因为青牛街有自己组织起来的巡逻队巡逻,难民少有机会逞凶,比之其他地方不知好上多少倍。
很多人都眼红,大家都想要住进来避难。
毕竟青牛街和其他街道、胡同比起来,真的已经算是天堂了。
大家各凭本事,有找亲戚托关系的,有给大把银子的,也有威胁恐吓的……
反正使什么手段的都有,陆陆续续也住进来了许多人,颇有些人满为患的感觉。
好在之前每家每户都有言在先。
我们不管你家里住了多少人,但你绝对不能惹是生非,要不然,不管你是谁家的亲戚,又给了多少钱,我们直接让人把你丢出去和那些难民们在一起。
大家因为害怕被赶出去,都很老实,安安静静地过日子,也没有惹出什么幺蛾子来。
米家在黎城没有亲戚,良氏的娘家又远在乡下,是以,比起那些住的挤挤挨挨的人户来说,空间很是宽裕。
不是没有人来米家探路子,想要租下米家屋子的人也不少,但都被米粮拒绝了。
她不喜欢自己家里住一些陌生人,那样会让她不自在。况且,她们的安全自有谭钟保护,也不需要别人再来掺和什么。
米粮的做法良氏也赞同,她们家现在不缺那几个钱,不用弄得家里人都不舒服。
陌生人良氏可以不管,但霍轴一家,良氏却很担心。
她同米粮商量道:“也不知道你张阿娘她们一家现在怎么样了,当初我那样劝她们留下来,偏偏你张阿娘是个倔强的性子,死活不肯答应住下来,这么久也不知道传个消息过来,真是急死个人哩。”
米粮说道:“要不我们让谭钟去马家胡同打探一下吧。”
对于霍轴一家,米粮是感谢的,她同良氏一样,真心为他们担心。
“待会儿我那些粮食过去,我们这些日子没少麻烦人家,人家虽说没有说什么,但我自个儿都觉得不好意思了。”良氏道。
良氏不知道谭钟的真实身份,单纯以邻居的角度出发考虑,自然会不好意思。
米粮没有反驳良氏的话,帮着她装好一小袋的粮食,又拿了一把自家种的小青菜,送良氏到夹门那里。
夜里,谭钟和他媳妇一道过来米家,手上还拿了小半斤的肉,显然是要给米家的。
刘氏刚说出肉是给米家的,良氏就拒绝道:“你这是做什么,这肉你拿回去,我们不能要,拿回去给老人孩子补身子也好,我们不能收。”
肉不同于粮食,粮食每家每户可能还有存货,但这么新鲜的肉却是很少见的,以现在的物价来看,这小半斤的肉,可以值二两银子,最重要的是,你就是有钱也没地方买,你还得有关系!
刘氏道:“应该给阿婶的,要不是阿婶让我当家的去马家胡同一趟,我当家的也拿不到几斤肉回来。”
良氏一脸疑惑。
刘氏解释道:“我当家的去马家胡同顺手救了一个老人,那老人家里就是做猪肉生意的,他为了感谢我当家的救命之恩,就给了我们三斤猪肉,这不,就给阿婶你们割了小半斤过来,东西有点儿少,阿婶你可千万别嫌弃。”
良氏感叹谭钟的好运气,自然也不会嫌弃,相反,她觉得谭家实在是太客气了,要不是他们租了她们家的房子,又相处了一些日子,她都会怀疑谭家是不是别有用心。
刘氏再三劝说,良氏还是接了那猪肉,小心地拿到厨房里的吊篮里藏起来,准备让米粮明儿个做了给大家开开荤。
她们家的确是很久都没有开过荤了。
良氏叹气。
这也是她没有坚持拒绝刘氏的原因,孩子们看着那猪肉眼睛都是绿油油,她实在是狠不下心来拒绝刘氏……
罢了,罢了。
以后孩子们阿爹回来之后,他们再想办法报答谭家吧。
米粮给谭钟他们倒了水,刘氏道了一声“谢”,便老实地坐在谭钟身边。
良氏知道谭钟是过来说霍轴一家的消息的,心里着急想知道,便问道:“他们家现在怎么样了?”
谭钟说道:“马家胡同和我们青牛街一样,也组织了巡逻队巡逻,大面上的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良氏松一口气,双手合十念一声“阿米佛陀”。
良氏自个儿就住在青牛街,自然明白巡逻队对一条街的重要性,当她知道马家胡同也组织了巡逻队时,她自然是庆幸的。
谭钟又道:“霍家的情况不好不坏,基本和大家差不多,只一点,阿婶之前说霍家只有三口人,我去的时候,却不止三口。由于霍家有些人对我心怀警惕,我也没有进屋去,只在门口大致看了一下,粗粗算不过去,怕是有六七个人。”
良氏先是一愣,接着便是愤怒。
她咬牙彻齿道:“肯定是那些霍家人又跑去了,真是吸血的水蛭,不把张阿妹他们一家吸干,就不罢休么!”
霍轴也不是家里的老大,他排行老三,下面还有一个阿弟和阿妹,照理说,霍家两个老人也是不用他来养活的,可偏偏他大哥死得早,二哥接了家产后,又是个游手好闲的,经常拖累他,偏偏还得不到一句好话。
霍家那些破事良氏尽是知晓的,是以,谭钟一说,她就猜到了头尾,心里替张阿娘难过。
“那你有把我的话带到么,张阿妹怎么说?”
米粮注意到,在良氏问这个问题的时候,谭钟明显楞了一下。
“阿婶的话,我都带到了,她们先是谢过了阿婶的好意,却没有打算要住过来。张阿婶还让我给你说……”
谭钟住了嘴,好似有些不好启齿。
良氏追问道:“说什么?”
谭钟低着头,道:“她说‘管好你自个儿就是,别咸吃萝卜淡操心’。”说完,也不敢看良氏的神情,忙拿了杯子喝水,以掩饰自个儿脸上的表情。
良氏先是一愣,后又笑道:“果然是那个张氏说的话!”又摇摇头,“哎呀,也不知道她的脾气什么时候才能改一改哦,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是当初那个火辣的性子……”
不过,她既然这么说了,应该确实是没什么事情了。
良氏了解张氏,她若是还能有精神骂人,估计日子是不难过的。
良氏于是放下了想让霍轴一家住过来的念头。
毕竟,只有霍轴一家过来没什么,但他们要是过来了,那些剩下的霍家人又怎么办?
良氏能顾及的只有霍轴一家,她没有那么多的心思,连同霍家所有人都要管的。
她只要知道张氏过得好就行。
良氏谢过谭钟,又拿了小袋粮食给刘氏,让他们带回去。
礼尚往来,有来有往,大家才能愉快地相处下去。
刘氏也没有同良氏客气,接过良氏的小半袋粮食道了一声“谢”。
一来,他们家确实是缺粮食;二来,她这么做也是为了让良氏安心,毕竟比起她送的那小半斤猪肉,这一小袋粮食确实不算什么。
良氏亲自送他们出去,临走前被李阿奶叫住,便转而让米粮去送。
米粮送他们到夹门处,刘氏和谭钟停下脚步,刘氏知道谭钟有事要对米粮说,自动走远几步去等他。
米粮问道:“可是霍家的事情?”
谭钟点头。
谭钟刚才说话时愣了几秒,米粮便有所感。
米粮叹一口气道:“说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谭钟想着霍家那个瘦的皮包骨的小孩子,又想到临走前霍轴的妻子对自个儿说的话。
“我心里明白她们的那份心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住过去,她们现在也不容易……大家谁又容易哩……我们不能过去给她添乱,你回去只管捡了好话说,别让她为我们担心……”
谭钟心里感叹。
他见惯了家人为了写蝇头小利就打得你死我活的场景,对良氏和张氏这样的姐妹情深很有感触。
但他毕竟是米粮的人,米粮自然有知道真相的权利。
“霍家的情况有些不好,倒不是说安全问题,而是没有吃的,我看她们家的人一个个都很瘦,特别是你张阿娘,瘦的都有脱形了,她们家人太多,许是吃的不够……”谭钟猜测道。
他的想法很简单,若是吃得不够,直接送些吃得过去就是了,只要米粮发话,他现在就可以送些过去。
米粮惊讶。
吃得不够?
怎么可能?
当初霍轴一家走的时候,她明明和良氏给了他们好几百斤的粮食,有了这些粮食,莫说一家三口,就是一家五口都能活得很好的。
除非是张阿娘自个儿藏了粮食不拿出来吃。
……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米粮想道。
从谭钟的话里不难看出,霍家现在是好多人住在一起,就像良氏说的那样,这些人都是水蛭,他们趴在张阿娘她们身上不停地吸血,只要张阿娘她们还有血,他们就会不停地吸,直到把张阿娘她们都吸死了才会罢手。
想要摆脱这些水蛭,只能装。
而依照张阿娘那个刚强的性子,必然是打着“要死大家一起死”的想法,在和那些霍家人斗狠。
米粮叹一口气。
虽然心里大致明白是因为什么缘由,还是对谭钟说道:“你若是能够避开所有人的视线,就想办法给霍家送些粮食去吧,特别是茂哥儿……算了,你问一下张阿娘,看能不能把茂哥儿送过来,她要和那些人死磕到底,总不能苦了茂哥儿,茂哥儿还是个孩子,张身子的时候,怎么能这么饿着哩,要是饿坏了,将来她都没地方哭去。”
霍家人不能过来,茂哥儿却只是一个小孩子,比较好操作。
谭钟应下米粮的话,当夜便光顾了霍家的屋顶。
当谭钟一袭黑衣突然出现在霍轴夫妻房内的时候,张氏好险没有惊叫出声来。
霍轴保护妻儿在身后,一脸警惕地看着谭钟。
“兄弟,你这是……”
张氏惊险之后认出是白日里来她们家的谭钟,心里的害怕去了不少,但还是很紧张。
她抱着茂哥儿躲在霍轴的身后,暗暗打量。
谭钟把肩膀上绑着的布袋子解下来扔到桌子上,道:“我叫谭钟,白天有来过你们家,哦,对了,你不在,不过你妻子是见过我的。”
谭钟说着看向张氏,霍轴也看向她,张氏点点头,小声同霍轴道:“他就是良阿姐拜托的那个人。”
谭钟见她解释清楚了,便又说道:“我是受了米家大姐儿之托,过来给你们送东西的。”
是友非敌。
霍轴紧绷的心,这才放了下来,但行事间还带了些许的警惕。
霍轴小心地请谭钟在屋内唯一一张椅子上坐下,谭钟也没客气,直接坐了下来,等着他们。
霍轴和张氏打开谭钟仍在桌子上的布袋子,里头有卷饼、馒头、白糕,甚至还有一小截煮好的腊肉……
霍轴和张氏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惊讶。
霍轴迟疑道:“这些都是大姐儿叫你给我们送过来的……?”
谭钟点头,道:“我回去就把你们的情况说了,米姑娘很聪明,她猜到了你们可能的情况,就准备了这些东西,让我给你们送过来。”
霍轴和张氏此时的心情很复杂,他们没想到,米粮居然能够做到这一步。
米粮让谭钟给他们送来的这些熟食,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及时雨,要是没有这些东西,他们恐怕就要撑不下去了。
却原来,霍轴和张氏本来是有良氏给的粮食的,那些粮食也尽够他们度过这个坎儿,偏偏霍家其他几户人赖进了他们家。
所谓财不外露,不然必遭灾祸。
他们若是把良氏给的粮食拿出来吃的话,先不说能有多少进了自个儿的肚子里,就是米家也要跟着一起遭殃。
霍家那些人的嘴脸,没有人比张氏更清楚的了,他们若是知道米家还有存粮,一定会想尽办法逼她去米家要粮食的,就是她抵死不从,他们怕也能够想出其他的办法找上米家去。
是以,张氏便和霍轴商量,就是再难再苦也不用良氏给他们的粮食做饭吃。
霍轴是霍家这颗烂了根子里的家族里出来的唯一一颗好苗子,张氏同他夫妻情深,张氏既然说了,他也就答应了。
只是两个大人的决定,却苦了孩子。
张氏藏起了良氏给的粮食,家里的粮食本就不多,又添了霍家那么多口嘴要饭吃,每日里能够到肚子里的,也就几碗稀粥,一把米兑了大半锅的水熬的粥,清澈的可以看见锅底。
张氏做饭,还能每次提前把干悄悄地舀出来给茂哥儿,可那能够有多少,茂哥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杯水车薪,根本就不够。
张氏眼看着茂哥儿一天一天瘦下去,心里疼的发苦,好几次都差点儿忍不住要把良氏给的粮食来出来了,可以想到霍家那些人的嘴脸,她又硬起了心肠,多少夜里都扑在霍轴的怀里哭湿了他的前襟。
尽管她这么难,但是她从来都没有想过去米家求助。
张氏看着这一袋子熟食,再也热不住心里的难受,哭了出声。
“呜呜呜……”张氏哭的很压抑。
霍轴搂着她,无声地安慰她,心里十分感叹。
对于张氏要把粮食藏起来保护米家的事情,他的心里不是没有怨言,只是他明白张氏对米家的感情,也知道自己那些亲人的贪婪……许多原因凑起来,促使了他答应了张氏的提议。
尽管他答应了张氏的提议,但是心里对米家,甚至是对张氏颇有微词,也别是当他看到茂哥儿收的蜡黄的小脸儿时,心里的怨言就更深了。
茂哥儿使他们唯一的孩子,他在张氏这个阿娘的心里,居然还没有米家那些人来得重要……
可是现在他看着谭钟送来的这些熟食,他突然能够明白张氏的坚持了,那是一份属于张氏和良氏之间纯粹的感情,是他从来也未体验过的亲情。
茂哥儿眼巴巴地看着桌上的吃食,不明白为什么他们都有吃的了,他阿娘还要哭。
难道是怕阿奶她们又来抢么?
茂哥儿想了想。
应该是这样的。
之前每一次阿娘悄悄给他盛了米粥让他喝,他还没有喝几口,就被阿奶她们找到,还抢了他的米粥去,一下子就喝完了。
哎,也不知道她们到底是怎么找到他的,他明明都悄悄藏好了的……
每次他的米粥被抢了,阿娘就要同阿奶他们吵一架,还要扑在阿爹怀里哭。
茂哥儿想着。
他这一次一定要把米阿姐给的吃食藏好,嗯,就藏到阿娘的床底下好了,他记得他阿娘以前就是把银子藏在那里的。
茂哥儿拉了拉张氏的一角,小声道:“阿娘,你莫哭了。我这次一定不让阿奶他们再发现我了,我一定悄悄藏好,很快很快吃掉。”说着,渴望地望向,桌子上的那些吃食。
好香啊……
他记得,米阿姐做的东西最好吃了,那滋味儿,他每次尝到都能连同自己的舌头一起吞进去肚子里去。
茂哥儿嘴里口水泛滥成灾。
张氏见他这样,越发心酸,哭得更凶了。
她可怜的茂哥儿啊……
很多人都眼红,大家都想要住进来避难。
毕竟青牛街和其他街道、胡同比起来,真的已经算是天堂了。
大家各凭本事,有找亲戚托关系的,有给大把银子的,也有威胁恐吓的……
反正使什么手段的都有,陆陆续续也住进来了许多人,颇有些人满为患的感觉。
好在之前每家每户都有言在先。
我们不管你家里住了多少人,但你绝对不能惹是生非,要不然,不管你是谁家的亲戚,又给了多少钱,我们直接让人把你丢出去和那些难民们在一起。
大家因为害怕被赶出去,都很老实,安安静静地过日子,也没有惹出什么幺蛾子来。
米家在黎城没有亲戚,良氏的娘家又远在乡下,是以,比起那些住的挤挤挨挨的人户来说,空间很是宽裕。
不是没有人来米家探路子,想要租下米家屋子的人也不少,但都被米粮拒绝了。
她不喜欢自己家里住一些陌生人,那样会让她不自在。况且,她们的安全自有谭钟保护,也不需要别人再来掺和什么。
米粮的做法良氏也赞同,她们家现在不缺那几个钱,不用弄得家里人都不舒服。
陌生人良氏可以不管,但霍轴一家,良氏却很担心。
她同米粮商量道:“也不知道你张阿娘她们一家现在怎么样了,当初我那样劝她们留下来,偏偏你张阿娘是个倔强的性子,死活不肯答应住下来,这么久也不知道传个消息过来,真是急死个人哩。”
米粮说道:“要不我们让谭钟去马家胡同打探一下吧。”
对于霍轴一家,米粮是感谢的,她同良氏一样,真心为他们担心。
“待会儿我那些粮食过去,我们这些日子没少麻烦人家,人家虽说没有说什么,但我自个儿都觉得不好意思了。”良氏道。
良氏不知道谭钟的真实身份,单纯以邻居的角度出发考虑,自然会不好意思。
米粮没有反驳良氏的话,帮着她装好一小袋的粮食,又拿了一把自家种的小青菜,送良氏到夹门那里。
夜里,谭钟和他媳妇一道过来米家,手上还拿了小半斤的肉,显然是要给米家的。
刘氏刚说出肉是给米家的,良氏就拒绝道:“你这是做什么,这肉你拿回去,我们不能要,拿回去给老人孩子补身子也好,我们不能收。”
肉不同于粮食,粮食每家每户可能还有存货,但这么新鲜的肉却是很少见的,以现在的物价来看,这小半斤的肉,可以值二两银子,最重要的是,你就是有钱也没地方买,你还得有关系!
刘氏道:“应该给阿婶的,要不是阿婶让我当家的去马家胡同一趟,我当家的也拿不到几斤肉回来。”
良氏一脸疑惑。
刘氏解释道:“我当家的去马家胡同顺手救了一个老人,那老人家里就是做猪肉生意的,他为了感谢我当家的救命之恩,就给了我们三斤猪肉,这不,就给阿婶你们割了小半斤过来,东西有点儿少,阿婶你可千万别嫌弃。”
良氏感叹谭钟的好运气,自然也不会嫌弃,相反,她觉得谭家实在是太客气了,要不是他们租了她们家的房子,又相处了一些日子,她都会怀疑谭家是不是别有用心。
刘氏再三劝说,良氏还是接了那猪肉,小心地拿到厨房里的吊篮里藏起来,准备让米粮明儿个做了给大家开开荤。
她们家的确是很久都没有开过荤了。
良氏叹气。
这也是她没有坚持拒绝刘氏的原因,孩子们看着那猪肉眼睛都是绿油油,她实在是狠不下心来拒绝刘氏……
罢了,罢了。
以后孩子们阿爹回来之后,他们再想办法报答谭家吧。
米粮给谭钟他们倒了水,刘氏道了一声“谢”,便老实地坐在谭钟身边。
良氏知道谭钟是过来说霍轴一家的消息的,心里着急想知道,便问道:“他们家现在怎么样了?”
谭钟说道:“马家胡同和我们青牛街一样,也组织了巡逻队巡逻,大面上的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良氏松一口气,双手合十念一声“阿米佛陀”。
良氏自个儿就住在青牛街,自然明白巡逻队对一条街的重要性,当她知道马家胡同也组织了巡逻队时,她自然是庆幸的。
谭钟又道:“霍家的情况不好不坏,基本和大家差不多,只一点,阿婶之前说霍家只有三口人,我去的时候,却不止三口。由于霍家有些人对我心怀警惕,我也没有进屋去,只在门口大致看了一下,粗粗算不过去,怕是有六七个人。”
良氏先是一愣,接着便是愤怒。
她咬牙彻齿道:“肯定是那些霍家人又跑去了,真是吸血的水蛭,不把张阿妹他们一家吸干,就不罢休么!”
霍轴也不是家里的老大,他排行老三,下面还有一个阿弟和阿妹,照理说,霍家两个老人也是不用他来养活的,可偏偏他大哥死得早,二哥接了家产后,又是个游手好闲的,经常拖累他,偏偏还得不到一句好话。
霍家那些破事良氏尽是知晓的,是以,谭钟一说,她就猜到了头尾,心里替张阿娘难过。
“那你有把我的话带到么,张阿妹怎么说?”
米粮注意到,在良氏问这个问题的时候,谭钟明显楞了一下。
“阿婶的话,我都带到了,她们先是谢过了阿婶的好意,却没有打算要住过来。张阿婶还让我给你说……”
谭钟住了嘴,好似有些不好启齿。
良氏追问道:“说什么?”
谭钟低着头,道:“她说‘管好你自个儿就是,别咸吃萝卜淡操心’。”说完,也不敢看良氏的神情,忙拿了杯子喝水,以掩饰自个儿脸上的表情。
良氏先是一愣,后又笑道:“果然是那个张氏说的话!”又摇摇头,“哎呀,也不知道她的脾气什么时候才能改一改哦,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是当初那个火辣的性子……”
不过,她既然这么说了,应该确实是没什么事情了。
良氏了解张氏,她若是还能有精神骂人,估计日子是不难过的。
良氏于是放下了想让霍轴一家住过来的念头。
毕竟,只有霍轴一家过来没什么,但他们要是过来了,那些剩下的霍家人又怎么办?
良氏能顾及的只有霍轴一家,她没有那么多的心思,连同霍家所有人都要管的。
她只要知道张氏过得好就行。
良氏谢过谭钟,又拿了小袋粮食给刘氏,让他们带回去。
礼尚往来,有来有往,大家才能愉快地相处下去。
刘氏也没有同良氏客气,接过良氏的小半袋粮食道了一声“谢”。
一来,他们家确实是缺粮食;二来,她这么做也是为了让良氏安心,毕竟比起她送的那小半斤猪肉,这一小袋粮食确实不算什么。
良氏亲自送他们出去,临走前被李阿奶叫住,便转而让米粮去送。
米粮送他们到夹门处,刘氏和谭钟停下脚步,刘氏知道谭钟有事要对米粮说,自动走远几步去等他。
米粮问道:“可是霍家的事情?”
谭钟点头。
谭钟刚才说话时愣了几秒,米粮便有所感。
米粮叹一口气道:“说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谭钟想着霍家那个瘦的皮包骨的小孩子,又想到临走前霍轴的妻子对自个儿说的话。
“我心里明白她们的那份心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住过去,她们现在也不容易……大家谁又容易哩……我们不能过去给她添乱,你回去只管捡了好话说,别让她为我们担心……”
谭钟心里感叹。
他见惯了家人为了写蝇头小利就打得你死我活的场景,对良氏和张氏这样的姐妹情深很有感触。
但他毕竟是米粮的人,米粮自然有知道真相的权利。
“霍家的情况有些不好,倒不是说安全问题,而是没有吃的,我看她们家的人一个个都很瘦,特别是你张阿娘,瘦的都有脱形了,她们家人太多,许是吃的不够……”谭钟猜测道。
他的想法很简单,若是吃得不够,直接送些吃得过去就是了,只要米粮发话,他现在就可以送些过去。
米粮惊讶。
吃得不够?
怎么可能?
当初霍轴一家走的时候,她明明和良氏给了他们好几百斤的粮食,有了这些粮食,莫说一家三口,就是一家五口都能活得很好的。
除非是张阿娘自个儿藏了粮食不拿出来吃。
……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米粮想道。
从谭钟的话里不难看出,霍家现在是好多人住在一起,就像良氏说的那样,这些人都是水蛭,他们趴在张阿娘她们身上不停地吸血,只要张阿娘她们还有血,他们就会不停地吸,直到把张阿娘她们都吸死了才会罢手。
想要摆脱这些水蛭,只能装。
而依照张阿娘那个刚强的性子,必然是打着“要死大家一起死”的想法,在和那些霍家人斗狠。
米粮叹一口气。
虽然心里大致明白是因为什么缘由,还是对谭钟说道:“你若是能够避开所有人的视线,就想办法给霍家送些粮食去吧,特别是茂哥儿……算了,你问一下张阿娘,看能不能把茂哥儿送过来,她要和那些人死磕到底,总不能苦了茂哥儿,茂哥儿还是个孩子,张身子的时候,怎么能这么饿着哩,要是饿坏了,将来她都没地方哭去。”
霍家人不能过来,茂哥儿却只是一个小孩子,比较好操作。
谭钟应下米粮的话,当夜便光顾了霍家的屋顶。
当谭钟一袭黑衣突然出现在霍轴夫妻房内的时候,张氏好险没有惊叫出声来。
霍轴保护妻儿在身后,一脸警惕地看着谭钟。
“兄弟,你这是……”
张氏惊险之后认出是白日里来她们家的谭钟,心里的害怕去了不少,但还是很紧张。
她抱着茂哥儿躲在霍轴的身后,暗暗打量。
谭钟把肩膀上绑着的布袋子解下来扔到桌子上,道:“我叫谭钟,白天有来过你们家,哦,对了,你不在,不过你妻子是见过我的。”
谭钟说着看向张氏,霍轴也看向她,张氏点点头,小声同霍轴道:“他就是良阿姐拜托的那个人。”
谭钟见她解释清楚了,便又说道:“我是受了米家大姐儿之托,过来给你们送东西的。”
是友非敌。
霍轴紧绷的心,这才放了下来,但行事间还带了些许的警惕。
霍轴小心地请谭钟在屋内唯一一张椅子上坐下,谭钟也没客气,直接坐了下来,等着他们。
霍轴和张氏打开谭钟仍在桌子上的布袋子,里头有卷饼、馒头、白糕,甚至还有一小截煮好的腊肉……
霍轴和张氏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惊讶。
霍轴迟疑道:“这些都是大姐儿叫你给我们送过来的……?”
谭钟点头,道:“我回去就把你们的情况说了,米姑娘很聪明,她猜到了你们可能的情况,就准备了这些东西,让我给你们送过来。”
霍轴和张氏此时的心情很复杂,他们没想到,米粮居然能够做到这一步。
米粮让谭钟给他们送来的这些熟食,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及时雨,要是没有这些东西,他们恐怕就要撑不下去了。
却原来,霍轴和张氏本来是有良氏给的粮食的,那些粮食也尽够他们度过这个坎儿,偏偏霍家其他几户人赖进了他们家。
所谓财不外露,不然必遭灾祸。
他们若是把良氏给的粮食拿出来吃的话,先不说能有多少进了自个儿的肚子里,就是米家也要跟着一起遭殃。
霍家那些人的嘴脸,没有人比张氏更清楚的了,他们若是知道米家还有存粮,一定会想尽办法逼她去米家要粮食的,就是她抵死不从,他们怕也能够想出其他的办法找上米家去。
是以,张氏便和霍轴商量,就是再难再苦也不用良氏给他们的粮食做饭吃。
霍轴是霍家这颗烂了根子里的家族里出来的唯一一颗好苗子,张氏同他夫妻情深,张氏既然说了,他也就答应了。
只是两个大人的决定,却苦了孩子。
张氏藏起了良氏给的粮食,家里的粮食本就不多,又添了霍家那么多口嘴要饭吃,每日里能够到肚子里的,也就几碗稀粥,一把米兑了大半锅的水熬的粥,清澈的可以看见锅底。
张氏做饭,还能每次提前把干悄悄地舀出来给茂哥儿,可那能够有多少,茂哥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杯水车薪,根本就不够。
张氏眼看着茂哥儿一天一天瘦下去,心里疼的发苦,好几次都差点儿忍不住要把良氏给的粮食来出来了,可以想到霍家那些人的嘴脸,她又硬起了心肠,多少夜里都扑在霍轴的怀里哭湿了他的前襟。
尽管她这么难,但是她从来都没有想过去米家求助。
张氏看着这一袋子熟食,再也热不住心里的难受,哭了出声。
“呜呜呜……”张氏哭的很压抑。
霍轴搂着她,无声地安慰她,心里十分感叹。
对于张氏要把粮食藏起来保护米家的事情,他的心里不是没有怨言,只是他明白张氏对米家的感情,也知道自己那些亲人的贪婪……许多原因凑起来,促使了他答应了张氏的提议。
尽管他答应了张氏的提议,但是心里对米家,甚至是对张氏颇有微词,也别是当他看到茂哥儿收的蜡黄的小脸儿时,心里的怨言就更深了。
茂哥儿使他们唯一的孩子,他在张氏这个阿娘的心里,居然还没有米家那些人来得重要……
可是现在他看着谭钟送来的这些熟食,他突然能够明白张氏的坚持了,那是一份属于张氏和良氏之间纯粹的感情,是他从来也未体验过的亲情。
茂哥儿眼巴巴地看着桌上的吃食,不明白为什么他们都有吃的了,他阿娘还要哭。
难道是怕阿奶她们又来抢么?
茂哥儿想了想。
应该是这样的。
之前每一次阿娘悄悄给他盛了米粥让他喝,他还没有喝几口,就被阿奶她们找到,还抢了他的米粥去,一下子就喝完了。
哎,也不知道她们到底是怎么找到他的,他明明都悄悄藏好了的……
每次他的米粥被抢了,阿娘就要同阿奶他们吵一架,还要扑在阿爹怀里哭。
茂哥儿想着。
他这一次一定要把米阿姐给的吃食藏好,嗯,就藏到阿娘的床底下好了,他记得他阿娘以前就是把银子藏在那里的。
茂哥儿拉了拉张氏的一角,小声道:“阿娘,你莫哭了。我这次一定不让阿奶他们再发现我了,我一定悄悄藏好,很快很快吃掉。”说着,渴望地望向,桌子上的那些吃食。
好香啊……
他记得,米阿姐做的东西最好吃了,那滋味儿,他每次尝到都能连同自己的舌头一起吞进去肚子里去。
茂哥儿嘴里口水泛滥成灾。
张氏见他这样,越发心酸,哭得更凶了。
她可怜的茂哥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