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盘第一局
他将球握在左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之间,感受着网球的皮质表面。球在地面上弹击,一下、两下、三下,右手转拍。他花了些工夫打量球场的大小,正午的阳光刺眼,令宿醉的他更加难以忍受。他深吸一口气——即将开盘的比赛将是场生死之战。
他擦去额头上的汗珠,继续把玩左手指间的球。这球很少见:颇为破旧,使用过多次,比正常尺寸小一些,从结实程度看毫无疑问是法国制造;和他以往常玩的西班牙制造的空心网球比,这枚弹力更猛。他看了看脚下,鞋尖将球场边界的石灰线蹭花。他一条腿比另一条短,跛着身子挨到线后:这一身体“特征”反而令其御剑本领无人能敌,令敌人猝不及防,玩球时何不加以利用?
他听见球网的另一端等他发球的对手发出一阵狂笑,对方边上的一个下流坯子嘟囔了几句意大利语。那伙人当中有一个男人有些面熟:鼻子格外扎眼,红胡子,眼神忧郁,和圣王路易堂最近高调购入的那幅《圣马太蒙召》中的税吏马太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他将球抛向空中,大喊一声“接球!”他使出全身力气,那一瞬间感到羊肠编制成的球网紧了一下。
对手死死盯着飞向观赛边廊顶棚的球。球击中了边角。西班牙诗人笑了:首局开球就是致命一击,令对方无力招架。来自意大利伦巴第的对手过于自信了,以为这个跛子怎么也不会是他的对手。诗人扯着他那副卡斯蒂利亚人尖嗓子快声喊道:“跛子总比娘娘腔强!”那声音能穿透墙壁、击穿内心。但是球场的另一侧无人回应他的这句讥笑。站在边廊里的公爵冷眼旁观,笑得狡诈。
几年后,这位公爵,也就是诗人这方的司线员,被御封为西班牙大公。但1599年秋天之前,他仅仅是个只知挥霍身体的家伙,他败坏家族名声,令妻子担惊受怕,还惹恼了国王亲信。他又矮又壮,莽撞大胆,圆圆的脸上一个滑稽的尖鼻子。柚子籽般的一对小眼睛,就算心存善意也透着讥讽。短短的卷发,假惺惺的胡子,怎么看都像个傻子。他带着惯有的嘲讽鄙夷的态度,坐在边廊连拱屋檐下关注着比赛。比赛中,发出的球只有击中他脑袋上方的棚顶才能称得上好球。
伦巴第人占据底线后球场的中央位置,俯身蓄势待发,等待西班牙人发出的球弹过来。陪在伦巴第人身边的那一伙人这回不吱声了,透着股敬意。西班牙诗人再次发球,再次得分。球落在接近西班牙人这一侧的边廊顶棚的位置,对手死都接不住。公爵大声宣布比分:“三十比宁!”虽然他把“零”念成了“宁”,那帮意大利人还是听得明明白白。
西班牙人信心大涨。右手心在马裤上蹭干,左手转球。手上的汗水正好利于打出下旋,免去了啐口水的麻烦。出汗不是因为天热,而是源于燥火:这燥火惩罚着那些醉酒未清醒之人,将他们打入战栗的炼狱。他活动活动脖子,闭上双眼,袖子蹭蹭嘴巴。他攥紧手中的球,这不是一只普通的球,它有些不寻常,更像是护身符。他想也许正因如此,他的发球势不可挡。那他也要小心了:待会轮到他防守时,不能让更熟悉此球的对方,也就是球的主人,觉察出他发球常胜不败的奥秘。
诗人握紧球拍,将球抛起。“接球!”击球之猛,令他恍惚觉得,自己的病腿落回地面的刹那,地球自转都变慢了微秒。球落在边廊的顶棚上,轨迹无法预测。伦巴第人奋力伸展了全身的筋骨才接到。西班牙人想速战速决,但是没能得逞。记分未完,万幸的是,球击中了柱子,反弹后他将球打向另一侧球场的尽头。此策略虽好,但是这一套动作太耗费时间和体力,唯有出其不意的招式才能助他与对手相匹敌。对于伦巴第人来说,向后跃抽球并不成问题,这回击却令诗人无力招架。
“三十比十五。”公爵大声喊道。伦巴第人那边的司线员,一个寡言老成的数学教授,是他的随从里最谨慎的一位。数学教授钻进场子,用粉笔在球弹落的位置标了一个十字记号。标记之前,他转身看了一眼西班牙人的司线员。公爵冷漠地耸耸肩,确认标记无误。
诗人没有立即回到原位。他趁数学教授在场上做标记的工夫,跑到边廊那里。“他那记抽球漂亮极了,”当他靠近时,公爵说道,“凭你最好的状态也接不到。”诗人鼓起腮帮子,喷出一大口气,发出一声鼾响。“我不能输。”他说。“对,你不能输。”公爵表示赞同。
两人争夺第四个比分的过程漫长而艰难。西班牙人几乎贴墙防守,应对飞来的球如同应对一支军队的围攻。“进攻!进攻啊!”公爵时不时喊道,但是敌手的勇猛使得西班牙人前进一步又后退两步。在孤注一掷的关头,他不得不背过身去才能拦截对手击出的抽球。这招虽然炫目却不实用。伦巴第人接住之后又是一击长球,杀向西班牙人身后的墙壁。球险些入看台,球若是进了,伦巴第画家便自动赢得此局。“平分!”公爵大喊。“平分!”教授用意大利语确认道。西班牙人再发球,正中边界。球在界内,无人能接。“四十五比三十。占先!”西班牙贵族喊道。另一侧的数学家表示默许。
赢得下一个比分,凭借智慧多于力量。诗人这次没有退到墙角,反倒将画家逼得无路可退——一招近球将他击败。“第一局结束!”公爵高声说。“西班牙胜出!”教授也高声用意大利语喊道。
规则
“网球”(raqueta):类似于手球的一种球类运动。一方防守,另一方进攻,随后调换。如果出现平分,则通过抢球来决定第三回合中哪方防守,哪方进攻,此回合根据“突然死亡”制决定胜负。发球时,网球必须击中球场边的边廊斜顶,球从同样的位置落向对方,后被对方击回。“raqueta”一词也指运动中使用的球拍,由木头组装而成,中间球网用结实的肠线织成。使用者握住拍柄,球随被击中后产生的冲力在球场两端往返,极为迅猛。比赛实行记分制,击球入发球方一侧看台者赢得一回合。连续赢三回合或总计四个回合,则赢得比赛。
《权威词典》 注释标题 1726至1793年间,西班牙皇家学院(real academia espa?ola)出版了《卡斯蒂利亚语词典》,也被称为《权威词典》(diccionario de autoridades)。
1726年,马德里
斩首(一)
1536年5月19日早晨,让·洪博接手了史上最糟糕的差事:一刀斩下彭布罗克女侯爵、英格兰王后安妮·博林的脑袋。正是因为这位美人儿,狭窄的多佛尔海峡竟然变得宽广如大西洋,成为英国和欧洲其它国家之间的一道鸿沟。亨利八世手下臭名昭著的大臣托马斯·克伦威尔把洪博从法国远道召唤来就是让他操刀。克伦威尔在一封简短的书信中写道,鉴于任务十分棘手,要求刽子手带上他那把铸工精良的托莱多剑。
洪博并非如意之选,这项任务也并不是非他不可。他外表英俊但为人下作,带着冷冷的幽默混迹于文艺复兴宫廷中由技能非常者组成的小圈子,他们在外交使节、内阁官员、内务大臣、皇室佣侍放任的眼皮底下发展兴盛。话少、貌美、胆大,这些特征让洪博自然而然地成为应对此类事件的绝佳人选:所有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所有人都闭口不谈;这种暗地里的勾当,没有了它们,政治权术也无从谈起。洪博的穿着品味让人怎么也想象不到他是一个杀人天使:昂贵的戒指,繁复锦缎织成的加尔松短裤,宝蓝色天鹅绒衬衫。而他和华服好不相配,因为他不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都是个贱胚子。他披散着的棕色头发里混杂着缕缕金发,头发上别着的各色土气又廉价的宝石都是从情妇那里顺来的。他耍着各色武器,凭借上帝赐予的一身本事让情妇们服服帖帖。没有人知道他的沉默是因为聪颖还是因为愚钝。他那深蓝色的双眸,眼角微微下垂,在他眼中永远都察觉不出同情,但也看不到敌意。此外,洪博是个法国人,对他来说,处死英格兰王后并非罪孽或者功绩,而是一份责任。克伦威尔之所以唤他来伦敦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因为洪博会把任务执行得干净利索。
斩首王后于托莱多剑而非钝斧之下的决策者并非亨利国王。王后的弟弟被赐死于第二种方式,他的罪名是与王后同床。仅这一项罪名便可以让他被赐死三次:欺君、通奸、有伤风化。所有人都不愿看见王后的美颈在钝斧下受罪,连托马斯·克伦威尔这种臭名昭著之徒也于心不忍起来。
1536年5月19日上午,安妮·博林参加了弥撒,做了忏悔。在被移交给绿塔的卫兵长之前,她请求让她的随身女侍剪掉她浓密的红发,并将剩下的头发剃净。在流传至今的各种肖像画中,包括仅有的那幅传闻完成于博林在世时的作品(这幅画被收入赫弗城堡的都铎画像馆),画中人都有着一头惹人注目的卷发。
寝宫似乎抑制了亨利八世的性欲。在种种龌龊的婚外情中神勇的他,传宗接代的皇室责任却执行不力。没有人比彭布罗克女侯爵更清楚此事。在郊外一次欢爱后,她怀了他的孩子,当时亨利和前任王后的婚姻还未结束。他们俩有了一个和她一样美丽的女儿。国王对她的爱惊天动地,程度与其杀人成性的暴虐如出一辙。安妮·博林走向断头台的那一刻,对于女儿伊丽莎白登上王位的成功概率清楚得很,最终她的确成功了。所以在献身于死神时,她表现出计划得逞后的欣慰。面对众多见证她死亡的围观者,她生前最后一句话是:“我祈求上帝救赎我的国王并庇护他长治英格兰,因为从未有任何一位王子有他那般宽恕仁慈之心。”
为何赤裸的身体,这令众生平等的伟大之物,让我们变得疯狂?应该只有赤身的魔鬼才能激起我们的欲望。但这众人皆有的凡人之躯,竟令我们内心躁动。踏上断头台之前,陪伴服侍博林的女侍们已经将她的衣领摘下,项链也被取下。在她们看来,虽然王后被摘下面纱,取下发饰,但她的美色并未损减一丝一毫。削发的王后,和之前一样迷人。
王后泛着幽幽蓝光的玉颈在等待这致命一剑时不停地颤抖,这一幕令洪博动容。据当时一个围观者讲,这位赏金杀手怜香惜玉,想要猛地向裸露着香肩、光着头颅的博林落下致命一剑,出其不意。他高举利剑,随时准备好砍向王后的玉颈,却又故作轻松地问道:“有人看见我的剑了吗?”那女人微微晃了下肩膀,以为还有逆转命运的希望,松了口气。她闭上双眼。她的椎骨、软骨、气管和咽部的海绵状组织在身首异处的瞬间发出的声响,如同开红酒时软木塞砰地从瓶身射出般优雅。
让·洪博完成任务后,拒绝了托马斯·克伦威尔赏赐给他的一袋子银币。当着众人的面,他盯着这个计谋得逞成功废黜了王后的男人的双眼说道,他接受这个任务的原因,是不忍心让一位贵族女士经受刽子手的钝斧,这死法太过残忍。他侧身向目睹了行刑的众位大臣和教士行礼致意后,立刻快马加鞭回到多佛尔。在今晨早些时候,卫兵长已把英格兰王后的浓密秀发装进了他马背上的鞍囊里。
洪博对网球十分痴迷,因此王后的头发足以作为他的报酬。在断头台被行刑的人的头发有某种特殊价值,这使得它在巴黎的网球制作者之间颇受欢迎,高昂的价格直冲云霄。女人的头发会卖出更好的价钱;红色的更贵;而当朝王后的头发无疑超乎想象。
安妮·博林的头发最终被制成了四只网球,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奢华的运动用品。
关于网球运动的高贵性
首先,人们需要知道网球这项运动是为尊贵和理性而生。所有高贵的艺术均应如此,以自然为模板,经一番研习才能学成。需要注意的是,发明运动的先人智者考虑到最孱弱无力、面色苍白的年轻人都会追捧这项运动,便巧妙设计以避免对球手造成伤害。本文后面会陆续提到,为防止受伤,球手并非在空中直接击球,而是等球落地弹起后再打出。同理,接球者等待球从地面弹起,并计算下一步得分是否有效。如一方意欲占先,必须表现出必要的礼貌和体谅的态度,允许对方有时间恢复精力。
安东尼奥·斯卡伊诺,《网球运动论著》 注释标题 《网球运动论著》(trattato del giuoco della palla)由意大利哲学家安东尼奥·斯卡伊诺(antonio scaino)写于1555年,是第一本关于网球运动规则说明的著作。
1555年
他将球握在左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之间,感受着网球的皮质表面。球在地面上弹击,一下、两下、三下,右手转拍。他花了些工夫打量球场的大小,正午的阳光刺眼,令宿醉的他更加难以忍受。他深吸一口气——即将开盘的比赛将是场生死之战。
他擦去额头上的汗珠,继续把玩左手指间的球。这球很少见:颇为破旧,使用过多次,比正常尺寸小一些,从结实程度看毫无疑问是法国制造;和他以往常玩的西班牙制造的空心网球比,这枚弹力更猛。他看了看脚下,鞋尖将球场边界的石灰线蹭花。他一条腿比另一条短,跛着身子挨到线后:这一身体“特征”反而令其御剑本领无人能敌,令敌人猝不及防,玩球时何不加以利用?
他听见球网的另一端等他发球的对手发出一阵狂笑,对方边上的一个下流坯子嘟囔了几句意大利语。那伙人当中有一个男人有些面熟:鼻子格外扎眼,红胡子,眼神忧郁,和圣王路易堂最近高调购入的那幅《圣马太蒙召》中的税吏马太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他将球抛向空中,大喊一声“接球!”他使出全身力气,那一瞬间感到羊肠编制成的球网紧了一下。
对手死死盯着飞向观赛边廊顶棚的球。球击中了边角。西班牙诗人笑了:首局开球就是致命一击,令对方无力招架。来自意大利伦巴第的对手过于自信了,以为这个跛子怎么也不会是他的对手。诗人扯着他那副卡斯蒂利亚人尖嗓子快声喊道:“跛子总比娘娘腔强!”那声音能穿透墙壁、击穿内心。但是球场的另一侧无人回应他的这句讥笑。站在边廊里的公爵冷眼旁观,笑得狡诈。
几年后,这位公爵,也就是诗人这方的司线员,被御封为西班牙大公。但1599年秋天之前,他仅仅是个只知挥霍身体的家伙,他败坏家族名声,令妻子担惊受怕,还惹恼了国王亲信。他又矮又壮,莽撞大胆,圆圆的脸上一个滑稽的尖鼻子。柚子籽般的一对小眼睛,就算心存善意也透着讥讽。短短的卷发,假惺惺的胡子,怎么看都像个傻子。他带着惯有的嘲讽鄙夷的态度,坐在边廊连拱屋檐下关注着比赛。比赛中,发出的球只有击中他脑袋上方的棚顶才能称得上好球。
伦巴第人占据底线后球场的中央位置,俯身蓄势待发,等待西班牙人发出的球弹过来。陪在伦巴第人身边的那一伙人这回不吱声了,透着股敬意。西班牙诗人再次发球,再次得分。球落在接近西班牙人这一侧的边廊顶棚的位置,对手死都接不住。公爵大声宣布比分:“三十比宁!”虽然他把“零”念成了“宁”,那帮意大利人还是听得明明白白。
西班牙人信心大涨。右手心在马裤上蹭干,左手转球。手上的汗水正好利于打出下旋,免去了啐口水的麻烦。出汗不是因为天热,而是源于燥火:这燥火惩罚着那些醉酒未清醒之人,将他们打入战栗的炼狱。他活动活动脖子,闭上双眼,袖子蹭蹭嘴巴。他攥紧手中的球,这不是一只普通的球,它有些不寻常,更像是护身符。他想也许正因如此,他的发球势不可挡。那他也要小心了:待会轮到他防守时,不能让更熟悉此球的对方,也就是球的主人,觉察出他发球常胜不败的奥秘。
诗人握紧球拍,将球抛起。“接球!”击球之猛,令他恍惚觉得,自己的病腿落回地面的刹那,地球自转都变慢了微秒。球落在边廊的顶棚上,轨迹无法预测。伦巴第人奋力伸展了全身的筋骨才接到。西班牙人想速战速决,但是没能得逞。记分未完,万幸的是,球击中了柱子,反弹后他将球打向另一侧球场的尽头。此策略虽好,但是这一套动作太耗费时间和体力,唯有出其不意的招式才能助他与对手相匹敌。对于伦巴第人来说,向后跃抽球并不成问题,这回击却令诗人无力招架。
“三十比十五。”公爵大声喊道。伦巴第人那边的司线员,一个寡言老成的数学教授,是他的随从里最谨慎的一位。数学教授钻进场子,用粉笔在球弹落的位置标了一个十字记号。标记之前,他转身看了一眼西班牙人的司线员。公爵冷漠地耸耸肩,确认标记无误。
诗人没有立即回到原位。他趁数学教授在场上做标记的工夫,跑到边廊那里。“他那记抽球漂亮极了,”当他靠近时,公爵说道,“凭你最好的状态也接不到。”诗人鼓起腮帮子,喷出一大口气,发出一声鼾响。“我不能输。”他说。“对,你不能输。”公爵表示赞同。
两人争夺第四个比分的过程漫长而艰难。西班牙人几乎贴墙防守,应对飞来的球如同应对一支军队的围攻。“进攻!进攻啊!”公爵时不时喊道,但是敌手的勇猛使得西班牙人前进一步又后退两步。在孤注一掷的关头,他不得不背过身去才能拦截对手击出的抽球。这招虽然炫目却不实用。伦巴第人接住之后又是一击长球,杀向西班牙人身后的墙壁。球险些入看台,球若是进了,伦巴第画家便自动赢得此局。“平分!”公爵大喊。“平分!”教授用意大利语确认道。西班牙人再发球,正中边界。球在界内,无人能接。“四十五比三十。占先!”西班牙贵族喊道。另一侧的数学家表示默许。
赢得下一个比分,凭借智慧多于力量。诗人这次没有退到墙角,反倒将画家逼得无路可退——一招近球将他击败。“第一局结束!”公爵高声说。“西班牙胜出!”教授也高声用意大利语喊道。
规则
“网球”(raqueta):类似于手球的一种球类运动。一方防守,另一方进攻,随后调换。如果出现平分,则通过抢球来决定第三回合中哪方防守,哪方进攻,此回合根据“突然死亡”制决定胜负。发球时,网球必须击中球场边的边廊斜顶,球从同样的位置落向对方,后被对方击回。“raqueta”一词也指运动中使用的球拍,由木头组装而成,中间球网用结实的肠线织成。使用者握住拍柄,球随被击中后产生的冲力在球场两端往返,极为迅猛。比赛实行记分制,击球入发球方一侧看台者赢得一回合。连续赢三回合或总计四个回合,则赢得比赛。
《权威词典》 注释标题 1726至1793年间,西班牙皇家学院(real academia espa?ola)出版了《卡斯蒂利亚语词典》,也被称为《权威词典》(diccionario de autoridades)。
1726年,马德里
斩首(一)
1536年5月19日早晨,让·洪博接手了史上最糟糕的差事:一刀斩下彭布罗克女侯爵、英格兰王后安妮·博林的脑袋。正是因为这位美人儿,狭窄的多佛尔海峡竟然变得宽广如大西洋,成为英国和欧洲其它国家之间的一道鸿沟。亨利八世手下臭名昭著的大臣托马斯·克伦威尔把洪博从法国远道召唤来就是让他操刀。克伦威尔在一封简短的书信中写道,鉴于任务十分棘手,要求刽子手带上他那把铸工精良的托莱多剑。
洪博并非如意之选,这项任务也并不是非他不可。他外表英俊但为人下作,带着冷冷的幽默混迹于文艺复兴宫廷中由技能非常者组成的小圈子,他们在外交使节、内阁官员、内务大臣、皇室佣侍放任的眼皮底下发展兴盛。话少、貌美、胆大,这些特征让洪博自然而然地成为应对此类事件的绝佳人选:所有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所有人都闭口不谈;这种暗地里的勾当,没有了它们,政治权术也无从谈起。洪博的穿着品味让人怎么也想象不到他是一个杀人天使:昂贵的戒指,繁复锦缎织成的加尔松短裤,宝蓝色天鹅绒衬衫。而他和华服好不相配,因为他不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都是个贱胚子。他披散着的棕色头发里混杂着缕缕金发,头发上别着的各色土气又廉价的宝石都是从情妇那里顺来的。他耍着各色武器,凭借上帝赐予的一身本事让情妇们服服帖帖。没有人知道他的沉默是因为聪颖还是因为愚钝。他那深蓝色的双眸,眼角微微下垂,在他眼中永远都察觉不出同情,但也看不到敌意。此外,洪博是个法国人,对他来说,处死英格兰王后并非罪孽或者功绩,而是一份责任。克伦威尔之所以唤他来伦敦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因为洪博会把任务执行得干净利索。
斩首王后于托莱多剑而非钝斧之下的决策者并非亨利国王。王后的弟弟被赐死于第二种方式,他的罪名是与王后同床。仅这一项罪名便可以让他被赐死三次:欺君、通奸、有伤风化。所有人都不愿看见王后的美颈在钝斧下受罪,连托马斯·克伦威尔这种臭名昭著之徒也于心不忍起来。
1536年5月19日上午,安妮·博林参加了弥撒,做了忏悔。在被移交给绿塔的卫兵长之前,她请求让她的随身女侍剪掉她浓密的红发,并将剩下的头发剃净。在流传至今的各种肖像画中,包括仅有的那幅传闻完成于博林在世时的作品(这幅画被收入赫弗城堡的都铎画像馆),画中人都有着一头惹人注目的卷发。
寝宫似乎抑制了亨利八世的性欲。在种种龌龊的婚外情中神勇的他,传宗接代的皇室责任却执行不力。没有人比彭布罗克女侯爵更清楚此事。在郊外一次欢爱后,她怀了他的孩子,当时亨利和前任王后的婚姻还未结束。他们俩有了一个和她一样美丽的女儿。国王对她的爱惊天动地,程度与其杀人成性的暴虐如出一辙。安妮·博林走向断头台的那一刻,对于女儿伊丽莎白登上王位的成功概率清楚得很,最终她的确成功了。所以在献身于死神时,她表现出计划得逞后的欣慰。面对众多见证她死亡的围观者,她生前最后一句话是:“我祈求上帝救赎我的国王并庇护他长治英格兰,因为从未有任何一位王子有他那般宽恕仁慈之心。”
为何赤裸的身体,这令众生平等的伟大之物,让我们变得疯狂?应该只有赤身的魔鬼才能激起我们的欲望。但这众人皆有的凡人之躯,竟令我们内心躁动。踏上断头台之前,陪伴服侍博林的女侍们已经将她的衣领摘下,项链也被取下。在她们看来,虽然王后被摘下面纱,取下发饰,但她的美色并未损减一丝一毫。削发的王后,和之前一样迷人。
王后泛着幽幽蓝光的玉颈在等待这致命一剑时不停地颤抖,这一幕令洪博动容。据当时一个围观者讲,这位赏金杀手怜香惜玉,想要猛地向裸露着香肩、光着头颅的博林落下致命一剑,出其不意。他高举利剑,随时准备好砍向王后的玉颈,却又故作轻松地问道:“有人看见我的剑了吗?”那女人微微晃了下肩膀,以为还有逆转命运的希望,松了口气。她闭上双眼。她的椎骨、软骨、气管和咽部的海绵状组织在身首异处的瞬间发出的声响,如同开红酒时软木塞砰地从瓶身射出般优雅。
让·洪博完成任务后,拒绝了托马斯·克伦威尔赏赐给他的一袋子银币。当着众人的面,他盯着这个计谋得逞成功废黜了王后的男人的双眼说道,他接受这个任务的原因,是不忍心让一位贵族女士经受刽子手的钝斧,这死法太过残忍。他侧身向目睹了行刑的众位大臣和教士行礼致意后,立刻快马加鞭回到多佛尔。在今晨早些时候,卫兵长已把英格兰王后的浓密秀发装进了他马背上的鞍囊里。
洪博对网球十分痴迷,因此王后的头发足以作为他的报酬。在断头台被行刑的人的头发有某种特殊价值,这使得它在巴黎的网球制作者之间颇受欢迎,高昂的价格直冲云霄。女人的头发会卖出更好的价钱;红色的更贵;而当朝王后的头发无疑超乎想象。
安妮·博林的头发最终被制成了四只网球,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奢华的运动用品。
关于网球运动的高贵性
首先,人们需要知道网球这项运动是为尊贵和理性而生。所有高贵的艺术均应如此,以自然为模板,经一番研习才能学成。需要注意的是,发明运动的先人智者考虑到最孱弱无力、面色苍白的年轻人都会追捧这项运动,便巧妙设计以避免对球手造成伤害。本文后面会陆续提到,为防止受伤,球手并非在空中直接击球,而是等球落地弹起后再打出。同理,接球者等待球从地面弹起,并计算下一步得分是否有效。如一方意欲占先,必须表现出必要的礼貌和体谅的态度,允许对方有时间恢复精力。
安东尼奥·斯卡伊诺,《网球运动论著》 注释标题 《网球运动论著》(trattato del giuoco della palla)由意大利哲学家安东尼奥·斯卡伊诺(antonio scaino)写于1555年,是第一本关于网球运动规则说明的著作。
155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