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幕后黑手
如果现在一个朋友要来告诉我他要做歌手,我会说非常难,如果你能做别的,还是转行吧。
但是如果朋友告诉我他就是想做音乐,在外人看来可笑幼稚不值一提的梦想,那种坚持却真的会让我热泪盈眶。
正因为渐渐被生活折磨地透不过气,我们才更是容易被那样清澈的东西震撼内心。其实很多时候,年轻并不是指的年龄,而是你还愿意去感受狂热和憧憬,执念而生,不轻易放弃不甘,还能敏感地去看待世界。
这段时间,整个朋友圈都在刷正午阳光的新剧《都挺好》,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三个性格迥异的兄妹,每个人都在为姚晨饰演的苏明玉感到心痛,活得再成功,都没办法对自己家里的一地鸡毛置之不理,同时又叹息母亲怎么能对自己亲生女儿这么嫌弃和刻薄?
里面有几幕戏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其一就是一家人围在一桌吃饭,母亲给大哥二哥分别夹了鸡腿,然后连正眼看女儿一眼都没有,便吃起自己的饭。
接着大哥要去美国念书,母亲就把女儿的房间卖掉凑钱,让女儿在自己房间加床睡,再接着打着“没钱”的旗号,逼迫成绩优异的女儿放弃清华,去念本地的免费师范学校。
儿子刚工作要去旅游,母亲一口答应给2000,女儿要上考前冲刺班,1000块钱都觉得是在浪费,母女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儿子需要什么,永远都是一句话,女儿需要什么,永远都是被骂,母亲总是以自己的立场去要求女儿,从来不给女儿任何自由的空间,直到女儿彻底离开苏家,十年再也没有回去。
这部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重男轻女”“家长里短”的电视剧,却让我感慨颇深。身边的人都说这剧看得人又恨又气想打人,但是太现实了,这就是中国式家庭。
虽然我们90后之后的这一代人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可原生家庭对于我们的各种束缚和情感绑架从来没有少过,以至于我身边有许许多多和我一样的朋友,在年少时都对自己说,无论如何,一定要让自己强大起来,去逃离那糟糕透顶的过去。
不是说所有的父母有多糟糕,而是大多数父母都太爱以自己的价值观去束缚子女了,那种冷冰冰又深沉的言语,总是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子女而不自知,总是以“我是为你着想”“我还会害你吗”这样的话来捆绑你。
苏母与明玉的争锋相对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亲子关系
现在回想起我的学生时期,其实有两件事一直让我觉得不寒而栗。
小学的时候,我用攒下的零花钱买了一支比较昂贵的钢笔,结果有一次做作业的时候被我爸看到,他的脸色突然变得很差,问我笔是从哪里来的,我说我买的,他非常质疑地看着我说,千万不要去偷东西,知道吗?那一刻或许对他而言,只是有口无心的一句教育,但却让我特别难受,那一瞬间我整个人都麻木了,直到他离开我房间,我过了很久才缓和过来。
还有一次是初二那年,我和父母一起吃午饭,不知道父母之间起了什么争执,我已经忘记了,只记得后来两人说起别人家的小孩考上了名牌大学,我妈说,没事,我们家孩子也可以的,我爸突然冒出一句:他?就他那水平,好大学就别想了。那一刻我也是愣在那里,一口饭也吃不下去了,原本刚刚领到的英语最高分的卷子我也不想拿出来给他们看了,当时默默回到房间,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掉。
这两件事在我心里一直有很深的阴影,虽然已经过去十几年了,可每每回想起那些不愉快的过去,这两件事一定是最先涌上我心头的。
就我爸看来,这是他再寻常不过的教育方式,想以说反语的方式来刺激我形成正确的人格,并有奋起直追的信心,但他绝对没有想到,简单的两句话会影响我们这么多年。
反观《我们这一天》里,我们看到的爱更多是平等
记得有一次我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和我说起她母亲对她的教育,因为她母亲是老师,所以对待她就更加严苛,不可以让她比同龄人差,所以从小就让她学习各种技能,但是她从小身体不好,有时候往往达不到母亲的要求,她母亲就开始对她各种辱骂,说她就是不争气,自己掏心掏肺地培养她,她就是一直在辜负自己。后来我这个朋友给我看她的手臂,总是青一块紫一块,都是她妈掐的,当时她说,真的想快点逃离,每一天都想死。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看到和听到过太多故事,那些原生家庭在我们成长过程带来的阴影,就像是潮湿房屋角落里滋生的霉菌,那些父母自以为是的教育,很少会在意到孩子的感受。
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太习惯打一巴掌给颗糖吃的方式教育孩子,以为那些轻视那些刻薄都不过是在大爱中的一点点小浪花,总觉得生你养你莫过于给了你最大的爱,偶尔骂你一下,打你一下,根本无足挂齿,但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并非如此,孩子往往记住伤痛比记住快乐更深刻,到后来我们长大,会发现那些气质好性格阳光足够自信的人大多来自充满爱的家庭,而更多的人,是在离开原生家庭之后,花很长一段时间,慢慢靠着自我纠正,来学会爱和呵护世界与他人的。
在读张爱玲的《小团圆》的时候,张爱玲曾有一段情景是这样描述她与母亲的关系:
蕊秋难得单独带她上街……九莉坐久了都快睡着了,那年才九岁。去了几个部门之后出来,站在街边等着过马路。蕊秋正说“跟着我走;要当心,两头都看了没车子——”忽然来了个空隙,正要走,又踟躇了一下,仿佛觉得有牵着她手的必要,一咬牙,方才抓住她的手,抓得太紧了点,九莉没想到她的手指这么瘦……在车缝里匆匆穿过南京路,一到人行道上蕊秋立刻放了手……这是她这次回来唯一的一次形体上的接触,显然她也有点恶心。
当时看到这一段的时候简直触目惊心,亲生母亲从小对女儿便没有爱,一个简单的过马路的细节竟让我后背渗出冷汗。
在《对照记》中能看出张爱玲的母亲确实是非常养眼的美女,对于嫁给张爱玲的父亲,她是心有不甘,后来出国去,又有了新的男朋友,对于女儿,从来没有上过心,她是那种自我的女性,自己生活精彩的同时,可以毫不在乎子女的感受。
后来想到张爱玲笔下那些渴望爱又不懂爱的男男女女,或多或少都是因为她从小原生家庭给她带来的影响,造就了她那清冷又刻薄的文笔,23岁写出《第一炉香》和《金锁记》这样的文章,一边让人望而生畏,一边又让人有些心疼。甚至想着她说那句“出名要趁早”其实真的是希望证明自己强大不想依靠家里。
我很喜欢张爱玲笔下的香港,我总觉得比她所写的上海更迷人,后来我便知道她是用这样的方式在摆脱原生家庭,虽然她当时是因为太平洋战争没去成英国留学被迫到了香港,但香港确实在那个时候成了她自由生长的栖息地,可以看出她的状态在那个时候是最松弛的,她要走,走得远一点,离过去远一点,这样她才可以慢慢变成另一个不被母亲和后母嫌弃的自己。
张爱玲的母亲与张爱玲
在看到《都挺好》中,苏母去世的时候,女儿要去承担墓地和葬礼的费用,背着家人偷偷哭泣,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气得说,要是自己是苏明玉,一定逃得远远的,再也不要去管那些破事儿,凭什么啊?没有爱的家庭,又需要我承担什么责任?
我身边有个朋友和我说,他爸爸几乎没有参与过他的成长,但是一到需要用钱的时候,就会第一时间想到他,刚刚进入社会还没有什么收入的他,父亲让他去银行贷款,贷款的钱只是父亲需要赌博。当时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我忍不住问,那你真的去贷了吗?朋友说,当然没有!结果父亲有整整两年没有和他说过话。
可那时候就有另一个朋友问他,那如果你爸老了,你会管他吗?朋友犹豫了下说,会,没办法,怎么办呢?毕竟是亲生的爸,怎么办呢?
有时候想,大多数的中国家庭,为什么孩子从小到大对父母难以启齿那句“我爱你”,即使心中再强烈的亲情感受,都言表不出,是中国人含蓄深沉喜欢隐藏吗?其实更多的还是原生家庭在爱的教育上并没有给到孩子正确的导向。
打你是爱你,骂你也是爱你,管你是爱你,按我说的做都是爱你,这种爱是有权威和阶层的,只能从上往下,反之就是不孝,所以父母和我们说爱的时候,我们接受到的,都是不可反逆模仿的爱,你要这么对他们,他们肯定觉得你疯了。
所以,当我们在逃离原生家庭的时候在逃离什么呢?逃离的是大多数父母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的爱,逃离的是不公平的比较,逃离的是冷冰冰与不可反抗的权威。
更重要的是,我们害怕父母这样爱我们的方式影响了我们的三观,当我们下一代出生的时候,我们会和自己的父母一样去对待自己的孩子。
当我们看到苏明玉离开家后的十年,从一个师范生慢慢蜕变成一家大企业的总经理时,当我们看到她有车有房有地位时,我们一边为她感到欣慰,一边为她感到痛心,但对于她而言,逃离的这十年,她最终成为了明事理、有分寸、有担当的女人,而不是像自己母亲的那个样子。
可这么成功的苏明玉背后,却是她对人的抗拒,以及没有爱的不安全感。她再累都很难睡上一个好觉,生意上风风火火却没有把自己嫁出去,在当别人关心她的时候,她也选择闭口不答,连母亲去世都不愿告诉别人。所以,在一个没有爱的原生家庭长大的孩子,最可能的就是变成一个不懂得爱别人的人。那才是原生家庭的苦和冷带来最大的伤害。
中国式的家庭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但我却多么希望我们的孩子,孩子的孩子,是真正可以大方说出“我爱我家”,而不是一边说着“都挺好”一边还要无奈地去念那本经。
爱原本是人与人互相之间的感情,绝不是从上而下不可逆的命令和指挥,如果我们都能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平等看待爱这回事,也许幸福会来得更早一些。
前段时间回家过年,和几个老同学出来吃饭,惊奇地发现,毕业这么多年,兜兜转转,大家竟然都还是单身,其中也有已经经历过婚姻并已经走出来的,特别是已经结过婚又离婚的朋友,像是经历了大灾大难地奉劝大家说:千万别结婚,真的,太可怕了,那些你曾经相信的美好全部都会被摧毁。
对于尚且单身的人来说,这样的定义未免悲观了些,后来我们聊到一个话题,“婚姻”对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意义是什么?
大家便纷纷起了争执,有说是对父母的一种交待,有说是对长期恋爱关系的一种肯定,有说是对双方利益的再分配,后来话题变成了,你真的想结婚吗?
这个问题刚问完,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很累。”这是其中一个女生的回答,“光是现在恋爱都让我有时候觉得很烦,要去照顾另一个人的感受,还要放低自己,和他追我的时候完全不是一个人。想到结婚不单单是生活里多了个伴侣,同时还有双方父母和接下来的孩子,以及长年累月地无条件付出,就觉得结婚是个黑洞。”
但是如果朋友告诉我他就是想做音乐,在外人看来可笑幼稚不值一提的梦想,那种坚持却真的会让我热泪盈眶。
正因为渐渐被生活折磨地透不过气,我们才更是容易被那样清澈的东西震撼内心。其实很多时候,年轻并不是指的年龄,而是你还愿意去感受狂热和憧憬,执念而生,不轻易放弃不甘,还能敏感地去看待世界。
这段时间,整个朋友圈都在刷正午阳光的新剧《都挺好》,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三个性格迥异的兄妹,每个人都在为姚晨饰演的苏明玉感到心痛,活得再成功,都没办法对自己家里的一地鸡毛置之不理,同时又叹息母亲怎么能对自己亲生女儿这么嫌弃和刻薄?
里面有几幕戏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其一就是一家人围在一桌吃饭,母亲给大哥二哥分别夹了鸡腿,然后连正眼看女儿一眼都没有,便吃起自己的饭。
接着大哥要去美国念书,母亲就把女儿的房间卖掉凑钱,让女儿在自己房间加床睡,再接着打着“没钱”的旗号,逼迫成绩优异的女儿放弃清华,去念本地的免费师范学校。
儿子刚工作要去旅游,母亲一口答应给2000,女儿要上考前冲刺班,1000块钱都觉得是在浪费,母女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儿子需要什么,永远都是一句话,女儿需要什么,永远都是被骂,母亲总是以自己的立场去要求女儿,从来不给女儿任何自由的空间,直到女儿彻底离开苏家,十年再也没有回去。
这部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重男轻女”“家长里短”的电视剧,却让我感慨颇深。身边的人都说这剧看得人又恨又气想打人,但是太现实了,这就是中国式家庭。
虽然我们90后之后的这一代人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可原生家庭对于我们的各种束缚和情感绑架从来没有少过,以至于我身边有许许多多和我一样的朋友,在年少时都对自己说,无论如何,一定要让自己强大起来,去逃离那糟糕透顶的过去。
不是说所有的父母有多糟糕,而是大多数父母都太爱以自己的价值观去束缚子女了,那种冷冰冰又深沉的言语,总是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子女而不自知,总是以“我是为你着想”“我还会害你吗”这样的话来捆绑你。
苏母与明玉的争锋相对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亲子关系
现在回想起我的学生时期,其实有两件事一直让我觉得不寒而栗。
小学的时候,我用攒下的零花钱买了一支比较昂贵的钢笔,结果有一次做作业的时候被我爸看到,他的脸色突然变得很差,问我笔是从哪里来的,我说我买的,他非常质疑地看着我说,千万不要去偷东西,知道吗?那一刻或许对他而言,只是有口无心的一句教育,但却让我特别难受,那一瞬间我整个人都麻木了,直到他离开我房间,我过了很久才缓和过来。
还有一次是初二那年,我和父母一起吃午饭,不知道父母之间起了什么争执,我已经忘记了,只记得后来两人说起别人家的小孩考上了名牌大学,我妈说,没事,我们家孩子也可以的,我爸突然冒出一句:他?就他那水平,好大学就别想了。那一刻我也是愣在那里,一口饭也吃不下去了,原本刚刚领到的英语最高分的卷子我也不想拿出来给他们看了,当时默默回到房间,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掉。
这两件事在我心里一直有很深的阴影,虽然已经过去十几年了,可每每回想起那些不愉快的过去,这两件事一定是最先涌上我心头的。
就我爸看来,这是他再寻常不过的教育方式,想以说反语的方式来刺激我形成正确的人格,并有奋起直追的信心,但他绝对没有想到,简单的两句话会影响我们这么多年。
反观《我们这一天》里,我们看到的爱更多是平等
记得有一次我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和我说起她母亲对她的教育,因为她母亲是老师,所以对待她就更加严苛,不可以让她比同龄人差,所以从小就让她学习各种技能,但是她从小身体不好,有时候往往达不到母亲的要求,她母亲就开始对她各种辱骂,说她就是不争气,自己掏心掏肺地培养她,她就是一直在辜负自己。后来我这个朋友给我看她的手臂,总是青一块紫一块,都是她妈掐的,当时她说,真的想快点逃离,每一天都想死。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看到和听到过太多故事,那些原生家庭在我们成长过程带来的阴影,就像是潮湿房屋角落里滋生的霉菌,那些父母自以为是的教育,很少会在意到孩子的感受。
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太习惯打一巴掌给颗糖吃的方式教育孩子,以为那些轻视那些刻薄都不过是在大爱中的一点点小浪花,总觉得生你养你莫过于给了你最大的爱,偶尔骂你一下,打你一下,根本无足挂齿,但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并非如此,孩子往往记住伤痛比记住快乐更深刻,到后来我们长大,会发现那些气质好性格阳光足够自信的人大多来自充满爱的家庭,而更多的人,是在离开原生家庭之后,花很长一段时间,慢慢靠着自我纠正,来学会爱和呵护世界与他人的。
在读张爱玲的《小团圆》的时候,张爱玲曾有一段情景是这样描述她与母亲的关系:
蕊秋难得单独带她上街……九莉坐久了都快睡着了,那年才九岁。去了几个部门之后出来,站在街边等着过马路。蕊秋正说“跟着我走;要当心,两头都看了没车子——”忽然来了个空隙,正要走,又踟躇了一下,仿佛觉得有牵着她手的必要,一咬牙,方才抓住她的手,抓得太紧了点,九莉没想到她的手指这么瘦……在车缝里匆匆穿过南京路,一到人行道上蕊秋立刻放了手……这是她这次回来唯一的一次形体上的接触,显然她也有点恶心。
当时看到这一段的时候简直触目惊心,亲生母亲从小对女儿便没有爱,一个简单的过马路的细节竟让我后背渗出冷汗。
在《对照记》中能看出张爱玲的母亲确实是非常养眼的美女,对于嫁给张爱玲的父亲,她是心有不甘,后来出国去,又有了新的男朋友,对于女儿,从来没有上过心,她是那种自我的女性,自己生活精彩的同时,可以毫不在乎子女的感受。
后来想到张爱玲笔下那些渴望爱又不懂爱的男男女女,或多或少都是因为她从小原生家庭给她带来的影响,造就了她那清冷又刻薄的文笔,23岁写出《第一炉香》和《金锁记》这样的文章,一边让人望而生畏,一边又让人有些心疼。甚至想着她说那句“出名要趁早”其实真的是希望证明自己强大不想依靠家里。
我很喜欢张爱玲笔下的香港,我总觉得比她所写的上海更迷人,后来我便知道她是用这样的方式在摆脱原生家庭,虽然她当时是因为太平洋战争没去成英国留学被迫到了香港,但香港确实在那个时候成了她自由生长的栖息地,可以看出她的状态在那个时候是最松弛的,她要走,走得远一点,离过去远一点,这样她才可以慢慢变成另一个不被母亲和后母嫌弃的自己。
张爱玲的母亲与张爱玲
在看到《都挺好》中,苏母去世的时候,女儿要去承担墓地和葬礼的费用,背着家人偷偷哭泣,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气得说,要是自己是苏明玉,一定逃得远远的,再也不要去管那些破事儿,凭什么啊?没有爱的家庭,又需要我承担什么责任?
我身边有个朋友和我说,他爸爸几乎没有参与过他的成长,但是一到需要用钱的时候,就会第一时间想到他,刚刚进入社会还没有什么收入的他,父亲让他去银行贷款,贷款的钱只是父亲需要赌博。当时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我忍不住问,那你真的去贷了吗?朋友说,当然没有!结果父亲有整整两年没有和他说过话。
可那时候就有另一个朋友问他,那如果你爸老了,你会管他吗?朋友犹豫了下说,会,没办法,怎么办呢?毕竟是亲生的爸,怎么办呢?
有时候想,大多数的中国家庭,为什么孩子从小到大对父母难以启齿那句“我爱你”,即使心中再强烈的亲情感受,都言表不出,是中国人含蓄深沉喜欢隐藏吗?其实更多的还是原生家庭在爱的教育上并没有给到孩子正确的导向。
打你是爱你,骂你也是爱你,管你是爱你,按我说的做都是爱你,这种爱是有权威和阶层的,只能从上往下,反之就是不孝,所以父母和我们说爱的时候,我们接受到的,都是不可反逆模仿的爱,你要这么对他们,他们肯定觉得你疯了。
所以,当我们在逃离原生家庭的时候在逃离什么呢?逃离的是大多数父母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的爱,逃离的是不公平的比较,逃离的是冷冰冰与不可反抗的权威。
更重要的是,我们害怕父母这样爱我们的方式影响了我们的三观,当我们下一代出生的时候,我们会和自己的父母一样去对待自己的孩子。
当我们看到苏明玉离开家后的十年,从一个师范生慢慢蜕变成一家大企业的总经理时,当我们看到她有车有房有地位时,我们一边为她感到欣慰,一边为她感到痛心,但对于她而言,逃离的这十年,她最终成为了明事理、有分寸、有担当的女人,而不是像自己母亲的那个样子。
可这么成功的苏明玉背后,却是她对人的抗拒,以及没有爱的不安全感。她再累都很难睡上一个好觉,生意上风风火火却没有把自己嫁出去,在当别人关心她的时候,她也选择闭口不答,连母亲去世都不愿告诉别人。所以,在一个没有爱的原生家庭长大的孩子,最可能的就是变成一个不懂得爱别人的人。那才是原生家庭的苦和冷带来最大的伤害。
中国式的家庭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但我却多么希望我们的孩子,孩子的孩子,是真正可以大方说出“我爱我家”,而不是一边说着“都挺好”一边还要无奈地去念那本经。
爱原本是人与人互相之间的感情,绝不是从上而下不可逆的命令和指挥,如果我们都能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平等看待爱这回事,也许幸福会来得更早一些。
前段时间回家过年,和几个老同学出来吃饭,惊奇地发现,毕业这么多年,兜兜转转,大家竟然都还是单身,其中也有已经经历过婚姻并已经走出来的,特别是已经结过婚又离婚的朋友,像是经历了大灾大难地奉劝大家说:千万别结婚,真的,太可怕了,那些你曾经相信的美好全部都会被摧毁。
对于尚且单身的人来说,这样的定义未免悲观了些,后来我们聊到一个话题,“婚姻”对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意义是什么?
大家便纷纷起了争执,有说是对父母的一种交待,有说是对长期恋爱关系的一种肯定,有说是对双方利益的再分配,后来话题变成了,你真的想结婚吗?
这个问题刚问完,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很累。”这是其中一个女生的回答,“光是现在恋爱都让我有时候觉得很烦,要去照顾另一个人的感受,还要放低自己,和他追我的时候完全不是一个人。想到结婚不单单是生活里多了个伴侣,同时还有双方父母和接下来的孩子,以及长年累月地无条件付出,就觉得结婚是个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