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独白》总序
“1999独白”,在这里是一个事实陈述,并不隐含任何价值先在性,意即并没有渲染某种观念的情绪倾向乃至情绪色彩。
就“时间”本身而言,我们并不相信也不期待“世纪末审判”。中国不比基督教世界,心头总潜伏着“末世论”的紧张。我们的精神是忧乐圆融,一个时段的结束同时也意味着一个时段的开始。但20世纪对于生活在这个世纪的中国人,它不仅是一个时段问题,它恰恰关系着我们这个民族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形态的盛衰之变。相信“进化论”的人会说这是历史的进步与发展,相信“类型说”的人会说这是历史的选择与嬗变。但不管怎么说,这个世纪的多变且剧,几为个人的经验所难以负重。于是在沉重的历史中,没有个人的经验我们一无所有,只有个人的经验我们同样一无所有,问题在于对历史的承担,包括语言的承担。
要做解释的是“独白”两字。作为一个经验的事实,它就是它的字面意义:一个人自顾自地说。它旨在强调一种立足于言者自身的个性特征、语言方式和入思方式。也就是说,这里是“圆桌会议”,没有主宾席。但或许也不是“会议”,因为没有主题,似在“时代广场”中,谁都可以就时代即兴发言。但或许也不是“时代”,因为“我”说的可能全然是我个人当下的遭际,像一个游离者的沉思;只是,语言、声音,甚至纯粹形式感应,“我”的语言方式和入思方式在另一个旁观者眼里,有了某种意义。既然这种情况也在“独白”之列,标题的设防就几乎到了不设防的地步。
然而“设防”还是有的,我们毕竟生活在20世纪和21世纪的交接处。像冬去春来的四季代谢,在纯粹的时间之流上有生命的死亡、衰老与新生。而作为言者的“我”不是永生者,既不能抽身出来对身边流过的时间通览,也不能任意选择切入的角度遍测它的深浅。“我”说的是我能说的,他者的差异既是“我”的限度,亦是“我”的个人经验越界、转换的契机和可能。
或许还必须做一个区分:“独白”不是私人语言。在语言上,即使你能说,我也不能听;在意义上,既然你存心放弃你的隐私权,它也就不成其为“私人语言”了。但“独白”可以是个人语言,至少在这样两层意义上:一是你可以想别人所未想、说别人所未说;二是你可以把独特的视域规定为独特的范畴、命题和表达式,给公共的话语存在提供新的地平线。这不是不可能的,宁可说,它才是应予期待的。
归根结底,“独白”即是“众说”,只是在“各抒己见”的立场上,陈述20世纪存在中的21世纪的到时。
“1999独白”,在这里是一个事实陈述,并不隐含任何价值先在性,意即并没有渲染某种观念的情绪倾向乃至情绪色彩。
就“时间”本身而言,我们并不相信也不期待“世纪末审判”。中国不比基督教世界,心头总潜伏着“末世论”的紧张。我们的精神是忧乐圆融,一个时段的结束同时也意味着一个时段的开始。但20世纪对于生活在这个世纪的中国人,它不仅是一个时段问题,它恰恰关系着我们这个民族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形态的盛衰之变。相信“进化论”的人会说这是历史的进步与发展,相信“类型说”的人会说这是历史的选择与嬗变。但不管怎么说,这个世纪的多变且剧,几为个人的经验所难以负重。于是在沉重的历史中,没有个人的经验我们一无所有,只有个人的经验我们同样一无所有,问题在于对历史的承担,包括语言的承担。
要做解释的是“独白”两字。作为一个经验的事实,它就是它的字面意义:一个人自顾自地说。它旨在强调一种立足于言者自身的个性特征、语言方式和入思方式。也就是说,这里是“圆桌会议”,没有主宾席。但或许也不是“会议”,因为没有主题,似在“时代广场”中,谁都可以就时代即兴发言。但或许也不是“时代”,因为“我”说的可能全然是我个人当下的遭际,像一个游离者的沉思;只是,语言、声音,甚至纯粹形式感应,“我”的语言方式和入思方式在另一个旁观者眼里,有了某种意义。既然这种情况也在“独白”之列,标题的设防就几乎到了不设防的地步。
然而“设防”还是有的,我们毕竟生活在20世纪和21世纪的交接处。像冬去春来的四季代谢,在纯粹的时间之流上有生命的死亡、衰老与新生。而作为言者的“我”不是永生者,既不能抽身出来对身边流过的时间通览,也不能任意选择切入的角度遍测它的深浅。“我”说的是我能说的,他者的差异既是“我”的限度,亦是“我”的个人经验越界、转换的契机和可能。
或许还必须做一个区分:“独白”不是私人语言。在语言上,即使你能说,我也不能听;在意义上,既然你存心放弃你的隐私权,它也就不成其为“私人语言”了。但“独白”可以是个人语言,至少在这样两层意义上:一是你可以想别人所未想、说别人所未说;二是你可以把独特的视域规定为独特的范畴、命题和表达式,给公共的话语存在提供新的地平线。这不是不可能的,宁可说,它才是应予期待的。
归根结底,“独白”即是“众说”,只是在“各抒己见”的立场上,陈述20世纪存在中的21世纪的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