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86年的冬季是个暖冬,虽然已经到了隆冬时节,气候却宛如小阳春,只是偶有小雪。人们不必穿上厚厚的冬衣,只需多加几件衣服就足以御寒。
    投资公司那边,石崇这个董事长“压力山大”。由于募集了巨额的资金,投资公司现在有上百个股东或债权人,这些人经常向石崇打听情况,最主要的就是询问马路何时开工。他们都注意到今年冬天天气暖和,适合修建马路,因此都希望马路尽快完工,好早点赚大钱。
    焦头烂额的石崇不得不经常来到工部,请求李松尽快开工。
    李松自然也希望马路快点动工,但是在此之前,必须先跟沿线的地主敲定购地的事宜。为此,李松让工部尽快召集洛阳到北平郡沿线的地主,让他们到冀州碰面。
    公元286年农历11月底,李松、束皙、石崇一行人来到冀州。
    冀州位于洛阳到北平郡的正中间,因而适合与沿线的地主们会面,商讨事情。
    李松他们一进入会场,就看见这里黑压压地坐了很多人。毕竟是长达1600里的道路,涉及到沿途无数地主,所以来的人很多。据说也有一些土地不多的人嫌麻烦没有来,选择了由同乡代为决定。
    而前来开会的这些地主,由于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事先也是做了不少功课的。他们参照的目标就是两京马路。
    通过多方打听,他们了解到,朝廷是一定要买下沿线的3成土地的,价格跟各地市价差不多。既然天子脚下的人都是这个待遇,他们就更没有什么好争的了,估计工部给出的条件跟这差不多。
    不过,他们最感兴趣的是,那些拥有沿线七成土地的地主们,现在过得怎么样?
    根据多方了解到的情况看,沿线的地主们有的自己开客栈、饭馆,有的租给商人们开店,情况有好有坏,但是多少都有些钱赚,比种地强多了。也有地主喜欢现钱,选择了转让土地,根据地段不同,通常都能以当地地价的3到5倍卖出。
    总之,两京马路表现出的财富效应,让与会的地主们对于新马路十分期待。当然,他们也少了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
    这使得李松跟地主们的谈判比较顺利。当李松提出,仍旧按照惯例,由朝廷平价收购沿线3成的土地时,地主们都选择了默认,没有人扯皮。
    石崇见状十分欣喜,他原先还担心有人闹事,提高地价,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被李松摆平了,这下修路就没啥大的阻碍了。
    李松倒是已经预料到会这样,而且以后再要修路,也都跟两京马路的情况差不多。所以说,万事开头难,如果开了个好头,后面就顺理成章了。
    但是今天李松另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尝试一下。他定了定神,对地主们说道:“感谢大伙对朝廷修路的支持,不过有件事想请大伙考虑下,就是买地的这个钱,你们可以有两个选择。”
    地主们一愣,不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松说:“一个选择是直接领走这笔钱,另一个选择是把钱存在工部这里,每年付给你们4分的利息,3年后本金也还给你们。”
    地主们听了,都思索起来。
    民间借钱的事情很常见,甚至高利贷也不少,但是朝廷向百姓借钱,他们还从没见过。在他们看来,朝廷如果缺钱,都是直接找百姓要,还用得着说借?百姓哪敢不交?可这次不但说借,还有利息,真是透着古怪。
    见没人作声,李松说:“工部今年事情多,一时周转不开。等到了明年就好了,借你们的钱肯定能还上。再说,你们把钱领回去,如果没有别的事,还不是放在家里,一点利息都没有么?存在工部这里至少还有利息。”
    这时,前排有个地主大声说:“我有个亲戚家住洛阳,听他说最近有个什么投资公司,以每年1成的利息向他借钱呢。工部只给4分的利息,太少了点吧?”
    会场上马上响起一片议论之声。李松说:“大家安静一下,听我说。现在是朝廷向你们借钱,这钱是绝对能还上的,所以给的利息少一些。至于投资公司,他们那边的风险大一些,所以愿意给出较高的利息。这个道理你们明白吧?”
    现世界的理念是“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李松不知道这些地主们能否懂得这个道理,不过他看到有好几个人在点头,似乎听懂了。
    李松又指着坐在旁边的石崇说:“这位就是投资公司的头,他们那边已经不再借钱了。”
    石崇随即站起来证实:“是的,前段时间确实以1成的利息借过钱,后来钱凑够了,就没再借了。”
    会场上顿时响起一片惋惜之声。
    现在只能借给工部了,很多人在考虑这位尚书大人的话:领了现钱回去,一点利息都没有;放在工部当然放心,朝廷难道还会赖账不成?
    会场上一阵窃窃私语,地主们有些难以决断,需要讨论一下。
    李松说:“你们考虑清楚了,就到前面来办理,想领钱的直接拿钱,愿意存钱的就领个收据。”
    于是地主们纷纷挤到前面,束皙和工部的下属们顿时忙碌起来。
    李松和石崇让到一旁,石崇说:“大人,工部如果缺钱,可以找我们借啊。”
    李松打趣道:“找你们借?我是了解你的,这事恐怕没那么简单吧,条件是什么?”
    石崇说:“这样吧,钱都由我们出,买下这3成土地后,其中2成归投资公司,1成还是归朝廷。”
    李松说:“你还算讲交情,晓得不要把3成土地都拿走。”
    石崇说:“肯定要给工部留1成啊,以后如果朝廷问起,大人也好回话嘛。再说,投资公司即使拿走2成,也还是大赚,我也可以对股东们有所交代了。”
    李松说:“感谢你的美意,不过工部筹集了点资金,就看今天能否对付过去了。要是地主们都选择领钱,那就得找你帮忙了。”
    石崇点点头:“我明白了。”随即关注起束皙那边的动静。
    李松说:“你现在一定盼着地主们都去领钱吧?”
    石崇有些不好意思:“我当然希望工部能让投资公司买点土地啊,这可是难得一遇的好机会。”
    其实李松也有点紧张,这次带来的除了公主的52万两银子,还有工部的10万两银子,总共只有60多万两。但是买下沿线3成土地,需要110万两银子。要是地主们都不愿意存钱,那就真得向石崇开口了,而这就意味着需要付出一些代价。

章节目录

穿梭在晋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松岩之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松岩之上并收藏穿梭在晋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