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和石崇让到一旁,石崇说:“大人,工部如果缺钱,可以找我们借啊。”
    李松打趣道:“找你们借?我是了解你的,这事恐怕没那么简单吧,条件是什么?”
    石崇说:“这样吧,钱都由我们出,买下这3成土地后,其中2成归投资公司,1成还是归朝廷。”
    李松说:“你还算讲交情,晓得不要把3成土地都拿走。”
    石崇说:“肯定要给工部留1成啊,以后如果朝廷问起,大人也好回话嘛。再说,投资公司即使拿走2成,也还是大赚,我也可以对股东们有所交代了。”
    李松说:“感谢你的美意,不过工部筹集了点资金,就看今天能否对付过去了。要是地主们都选择领钱,那就得找你帮忙了。”
    石崇点点头:“我明白了。”随即关注起束皙那边的动静。
    李松说:“你现在一定盼着地主们都去领钱吧?”
    石崇有些不好意思:“我当然希望工部能让投资公司买点土地啊,这可是难得一遇的好机会。”
    其实李松也有点紧张,这次带来的除了公主的52万两银子,还有工部的10万两银子,总共只有60多万两。但是买下沿线3成土地,需要110万两银子。要是地主们都不愿意存钱,那就真得向石崇开口了,而这就意味着需要付出一些代价。
    不久,挤在前面的地主有不少人办理完毕,从人群中挤了出来,陆续离开。
    李松注意到,多数人都是手拿钱袋,只有少数人是领的收据。看来地主们对陌生的东西还是不放心,即便有利息也要选择落袋为安。
    石崇也注意到了这种情况,不禁面露喜色:照这样下去,李松肯定得找他借钱了。
    正当李松感到担忧之际,只见一群地方官员装束的人走进了会场。
    工部有下属前来禀报:冀州刺史来访。李松一听不敢怠慢,连忙上前迎接。
    虽然李松的尚书职位比刺史高,但是这位冀州刺史可不一般,他乃是司马懿第四子司马亮,和司马师、司马昭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也是皇上的亲叔叔,资格不可谓不老。而且又被封为汝南王,身份尊贵,自然不能以刺史待之。
    据说,皇上本来对司马亮非常敬重,曾经委以重任。10多年前,秃发树机能反叛,司马亮就曾受命出征。可惜他吃了大败仗,让秃发树机能得以坐大,引得朝中大臣们纷纷弹劾,皇上被迫将他降职。这10多年来,司马亮历任多个职务,两年前出任冀州刺史。
    说起来,李松算是司马亮的孙女婿辈了,于是以晚辈的身份施礼。
    司马亮问道:“安宁侯来到冀州,怎么不去我府里坐坐?”
    李松与朝中大臣们很少私下往来,一是性格使然,谈不到一起;再一个是不想让皇上疑心。
    但是对于这位长辈,必要的礼貌还是不能少的,于是说道:“我来这里只是为了工部一点小事,故而不敢打扰王爷。”
    司马亮听说过李松的很多事情,对这位晚辈颇为赞赏。既然李松来到冀州,自己理当关照一下。
    司马亮说道:“听说你来这里是为了修马路,这对冀州来说也是大事,我作为刺史理应帮一下忙。修路的事情还顺利吗?”
    李松说:“线路已经确定了,沿线买地的事情也基本上谈妥了。”
    司马亮说:“那可不容易啊。现在谁都知道马路一通,路边的土地就会升值,你能谈下来,还是挺厉害的嘛。”
    李松正准备说:其实也没那么简单,还是会遇到一些麻烦事的。突然,束皙从人丛中挤了出来,向李松禀报:“大人,我们带的银子可能不够了。”
    这让李松有些头疼:自己担心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
    这时,束皙也看到了司马亮,连忙向汝南王施礼。司马亮说:“不必多礼。你刚才说银子不够是怎么回事?”
    束皙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司马亮说:“有7成的地主们选择了领现钱?”
    束皙说:“是的,只有3成愿意把钱存在工部。现在我们只剩几万两银子,很快就没钱付给地主们了,请尚书大人赶紧想个办法吧。”
    司马亮想了想说:“不要紧,我来帮一帮你们。”
    他对旁边一个随从耳语几句,随从点头,带着下属们走近挤在前面的地主们,冲着他们喊道:“刺史大人在此,你们还不赶快过来拜见?”
    喧嚣的会场顿时安静了不少,地主们回头一看,果然是刺史大人,立刻纷纷跪倒,拜见本地这位最大的父母官。
    司马亮让地主们都起身,然后说道:“既然工部答应了付给你们利息,为何你们还是要取出现钱?这不是让工部为难吗?”
    有个地主小心翼翼地说:“刺史大人,其实我们也想存钱的,只是看到前面的人都在取钱,我们也有些不放心,觉得钱还是拿在手里为好。”
    李松知道,这就是典型的“从众心理”了,但是他一时也无法改变人们的想法。
    司马亮说:“你们难道自己没有主见吗?把钱存在工部,不仅有利息,工部将来还送钱到家,这样的好事上哪里找?你们作为我治下的百姓,竟然如此糊涂,让我这当刺史的都颜面无光啊。”
    地主们听刺史这么一说,也有些犹豫。
    司马亮说:“难道朝廷会欠你们这点钱不还?你们都听我的,除非有急用,否则所有人都把钱存到工部,就这么办吧。”
    正所谓“不怕官,只怕管”,地主们知道工部的官只是来修路的,所以并不怕这些官;但是对于他们的父母官,还是比较敬畏的。既然父母官发话了,加之剩下的这些人本来也有存钱的意愿,于是马上有几个人表示,愿意按照刺史大人的吩咐去办。
    有人带了头后,从众心理再次发挥作用,大家纷纷跟着一起存钱。
    见此情景,束皙非常高兴,连忙带着下属们,为剩下的地主们开收据。这可比发放银两简单多了,办理的速度也很快,没多久,人群就渐渐散去。
    事情都办完了,束皙来报告说:“平阳公主的那52万两银子,已经全部用出去了,工部的钱也用掉了6万两。”
    司马亮有些诧异:“怎么工部用的是平阳的钱?”
    李松说:“工部没钱买地了,刚好平阳那里攒了点钱,所以就借来一用。”

章节目录

穿梭在晋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松岩之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松岩之上并收藏穿梭在晋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