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秦王狼狈不堪地碰了一鼻子灰,使赵国上下消除了“畏秦”心理,对赵国来说是取得一次鼓舞人心的巨大胜利。正是“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竟”,与赴会前的凄悲心情相映,君臣们则是满怀喜悦地返回邯郸。
    如果说在“完璧归赵”的斗争中,蔺相如的形象还是通过别人的叙述来描绘,“渑池会”上,赵惠文王则亲眼目睹了蔺相如以怎样的大智大勇,在刀刃剑尖上制服了秦王,不禁感慨万分:“蔺先生真抵得上十万雄兵啊!”
    所以归国后论功行赏时,以蔺相如为第一,进位上卿并代平原君为相国,位居百官之首。
    任何人的成功,都能得到正面的表扬,也会受到负面的议论:“谁在当时都会挺身而出,换个人,还兴许能逼着秦王投降呢!他还是胆小!”“他有什么胆子?还不是仗着赵奢的护驾军撑腰,才敢装大胆?”“哼!有什么了不起?侥幸而已!”“能升官,主要还是一路上把大王服侍舒服了,‘舐痔者受上赏’嘛?”
    这些话很难听,却只不过是某些人在暗地里嚼舌头,以发泄自己心理上的不平衡。而廉颇的门客中,却有本领在大将军的胸中点燃一股火,烧到蔺相如的身上,给他制造灾难,其中最积极的叫郭开。
    这位郭开何许人也?
    他的出身很难说清,他的父母早亡,又没什么宗室近亲,在缺乏社会福利事业的当时,一个孤儿居然长大成人,后来还在《史记》中出现过,可以扬名万世,确不非凡。
    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还在缪贤门下时的蔺相如,他们这些社会底层的人很难进入豪门贵府,就哀求蔺相如把他介绍给缪贤混口饭吃。
    当缪贤因为“和氏璧”惹恼赵王正惶恐不安时,他认为缪贤从此一蹶不振,闹不好还会受牵连,便趁乱离府,改换门庭;此人善交际,早就跟廉颇的门客拉上关系,于是又托人把自己介绍进廉府。廉颇此时如日中天,声名显赫,能进入他的府中,对于“食客”来说,是提高了一个档次。
    善于见风使舵攀高枝的,必然都精通“拍马术”,郭开进入廉府后,似乎什么都会干又什么都肯干。外出,则随在鞍前车傍;到家,就忙着端水倒茶,忙忙碌碌地比童仆还勤快。他最突出的特点是善于揣摩人意,时间不久,便把廉颇的性格爱憎、饮食起居等等都揣摩清楚,以致廉颇进家刚刚坐下,朝桌上瞅一眼,他就知道应该是端菜还是上水果,真可谓体贴入微、事事如意;而且他的口才也不错,廉颇闷了,他就讲些市井中的花边新闻,说几句半粗半细的笑话,倒也挺能调剂气氛,而且陪着聊天,又不全是随声附和、唯唯诺诺,有时故意搞点“分歧”引起争辩,却迎合廉颇的口味。廉颇常说:“我最厌烦那些溜沟子、拍马屁的小人!”郭开就长叹一声:“唉!天下如大将般耿直的能有几人?”廉颇得意地哼了一声:“真不多!”
    所以郭开终于能成为廉颇面前离不开的人。
    但廉颇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肯重用“心腹”,因为他负责军事部门,而军事部门关系到国家的存亡,他深知郭开这类人只适合当“食客”,尽管喜爱他们,却不能容忍军事部门里有“无用”的废料。
    郭开意识到自己在廉颇府中“前途渺茫”,恐怕要当一辈子插科打诨的小丑。突然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蔺相如因护壁有功,封为上大夫,这在门客队伍中无异于投下一枚“重磅炸弹”,立即掀起轩然大波。有人羡慕、有人嫉妒,议论纷纷,郭开也是又喜又恨。喜的是老朋友当上“大官”自己就有了“出头之日”,恨的是自己不该目光短浅,若留在缪贤处,也可能弄个“送宝使”当当,便是“副使”也能跟着沾点儿光嘛!不过蔺相如的官儿毕竟没廉颇大,权衡再三,他还是难以取舍,所以没“跳槽”。
    这回好了,蔺相如当上相国,有权有势,从手指缝里漏出个官儿帽子让自己戴上,都比在廉颇这儿成天笑脸相迎地当奴才强!何况,也许能给个“副相”?
    蔺相如完全像个老朋友那样招待他,但提出“帮一把”的问题后,蔺相如却很不够“交情”,只答应推荐他到某个部门去当“小跟班”,等做出贡献再相应提拔,郭开梦想的是一步登天、飞黄腾达,所求甚大,而蔺相如给的“底儿”太低,根本满足不了他的欲望,再三哀恳还是没什么效果,一怒之下,又回到廉颇府。
    这回他还是“恨”,但不再恨自己,而是恨蔺相如,“来而不往非礼也”,你既然不够意思,就别怪给你点儿颜色瞧!当然他自己对蔺相如的威胁只是背后臭骂,但廉颇的能量很大,可以挑动廉颇整他,不把他拿下马,也不能让他舒舒服服地当相国!
    “群众舆论”需要反复地输入到“接收对象”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这是“进谗言”的一个技术要点;虽然“谎话重复一百遍就成了真理”,但谎话只靠自己声嘶力竭地去喊叫并不可能被听众们接受,所以他需要扩大宣传,于是采取多种形式,在廉府的食客中串联了几个臭味相投的人,在不同场合“投其所愿”向廉颇吹风,“不让他动火,我不姓郭!”
    应该说,当居高临下地看时,廉颇对蔺相如并无恶感,甚至还有点儿佩服,一个文弱书生单身入虎穴去同秦王面对面地抗争,那可是冒着粉身碎骨的危险啊!所以当有人说蔺相如是靠“摇唇鼓舌而平步青云”时,他并不同意:“在刀山枪林中向秦王摇唇鼓舌还能胜利而归得真有两下子,不信你去试试?我是不行。”这是心里话,并非谦虚,廉大将军的特色之一就是有啥说啥。
    “那你说的可不对!”郭开愤愤不平地反驳廉颇:“他凭什么跟您相比?您这个大将军,是几十年的南征北战、东奔西杀、出生入死、历尽艰辛,用无数汗马功劳挣来的!就说阳晋一战,您一口气连发一百零八箭,箭箭咬肉,齐人惊为天神。他?小样!这回辅佐太子监国,您白天在朝议政,夜里上城巡察,日夜操劳,他却在宴席上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快活享受,更不能跟您所受的辛苦比!”
    别看他生的瘦小干枯,倒也确是善于摇舌鼓唇,瞪圆了小花椒眼睛,直说的唾沫乱飞,几根老鼠须随着嘴角上窜下跳,可惜他这一嘴功夫没用于“利国”!
    他需喘口气时,另一位接上了:“当然,也别说姓蔺的没干活儿,能把那块玉骗回来,听听秦王敲大碗,还得说是不容易,可他毕竟只是太监的小跟班,为国家出点力,连升八级,当个下大夫也就满对得起他了!凭什么封上卿、拜相国?让人不服!”
    “可气的是竟位居大将军之右!虽说是恩自上出,他也该有自知之明,极力推辞,居然腆颜而受之,真是恬不知耻的卑鄙小人!”
    这句话触到廉颇的弱点了,对于蔺相如位居己上,他心里确实不舒服。夸张地贬低乙方、吹捧甲方,以造成二者鲜明的形象对比,是“进谗”的另一个技术要点,通过这种“对比”可以搧起、加深甲方对乙方的不满情绪。
    “更可气的事儿还有的是哪!您没看见这小子现在的神气劲儿吧?得意洋洋地坐在大王赐给的新车上,满大街地跑着,说是出去拜客,其实就是四处炫耀!那副笑逐颜开的嘴脸呀,让人看了恶心!呸!”
    这位知道廉颇的车已经旧了,就从这儿撩拨一下,真是无孔不入!
    另一位更恶毒,直接挑拨廉、蔺之间的关系:“他自己出尽风头还罢了,千不该、万不该,也不该贬低别人,连大将军都瞧不起!”
    廉颇有点儿吃不住劲儿了:“他说我吗?”
    “他、他说将军是个武夫,大老粗,只能领兵打仗,在管理国家的大事上,还得听他的。您瞧他狂的啊!岂止让人恶心?简直无法忍受!”
    “你听谁说的?”
    “我的亲家在平原府,亲耳所闻。”这种事情廉颇不能找平原君对证,更不能找他亲家。
    廉颇只想跟他进一步核实:“此话当真?”
    “哎呀,将军,我们可都是无限忠于您的呀!”
    坦率地说:论年龄、资历,自己都在蔺相如之上;论贡献,自我感觉也不比他少,但他的确是“平步青云”,几年间就窜到自己头上,使自己不得不向上仰视他,廉颇的心理就不平衡了,仅仅是为了保持风度,才没计较。今天居然听说他已狂到连自己都不放在眼里,怒火终于爆发:“好小辈!胆敢目中无人?啥时候在街上遇到他,当着众人教训、教训他!”
    不但“文人相轻”,“文、武”相轻,也是历史上的一个痼疾!
    既然做了官,按当时的习俗,蔺相如的府中也招了一批门客,搜集消息、了解动态、研究对策。当然数量、质量都不能与“四大公子”相比,但对蔺相如已是不小的帮助。为了执行任务,他们要深入到各个层次的各种地方;而廉颇的门客也不想保密,在茶馆、酒楼这些公共场所几乎天天喧嚷“廉将军要教训蔺相如!”,来显示自己的“不凡”以抬高身价。所以,廉颇的表态,很快就反馈到蔺相如府中。

章节目录

战国风云之侠义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清岚如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岚如水并收藏战国风云之侠义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