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大战突厥
走了大半个月,周语琴终于领军来到凉州城。隋末时李轨在此建立了大凉国,后投降李唐,正因为如此才避免了像中原一样陷入动乱。此处虽地处西北,但水草丰美,地势平坦,又处在丝绸之路上,各国商侣往来不绝,是当时的一大名城。周语琴一路走来,感受到这里民风彪悍,又有草原大漠,景象与长安、洛阳截然不同,与岭南更是大异其趣。
军队来到城门外,周语琴远远就见一队人马驰来。等到了跟前,她见领头的是个少年将军,朗眉星目,英姿勃勃。旁边一员女将,美艳绝伦,在全身戎装的映衬之下更是光彩照人,难以直视。她知道二人必是薛丁山、樊梨花,忙躬身行礼。她毕竟只是五品下武官,而薛樊二人都是三品下的大将。
(初唐时三品为最高实职,每一品级又分上中下。)
薛樊夫妇早知朝廷派来了一员女将,本以为是位道术之士,却见来人浑身珠光宝气,不禁疑惑。她们夫妇二人是这些年来冒出的新锐,不知周语琴年纪虽然不太大,出道却很早。当晚设宴款待,席间樊梨花拿言语试探,周语琴也直言不讳,说自己练过多年武艺,并没学过法术,樊更觉奇怪。周问起战局,樊简要地介绍了一下。自从突厥军中来了一个妖魔后气焰嚣张,全靠樊梨花苦苦支撑,双方胜负相当。前些日子敌军退回大漠,至今没来进犯。
第二天樊梨花出城,原来她一直驻扎在城外百里处的大营,和凉州成犄角之势。周语琴主动请缨,一同前往。
此后樊梨花厉兵秣马,忙于军务,没怎么理会周语琴,但把她的一千突骑调走了一半。周语琴也不介意,整日督促突骑苦练骑射,指挥道人们炼制火药。她原本不希望配方泄露,但这次炼的量实在太大,为了加快速度,还是说了出来,要他们按照“一硫二硝三木炭”的比例配置。火药炼制方法就此流传于世。
过了半月,忽然探马来报,有大股敌军袭来,离我已不到百里。樊梨花传下将令,全军前出二十里,准备迎战。当晚,周语琴行走在营中,见唐军虽斗志昂扬,可连年征战,脸上都有风霜之色。她登高远望敌军的万千篝火,心中不禁感叹,明日不知又有多少人会成为“无定河边骨”。
清晨,唐军摆开阵势,步兵居中,两翼是骑兵。周语琴领五百突骑跟着主帅,见中军由约两万名刀盾手组成,另有二千大汉,皆身材魁梧,目光坚毅,手中持一把长柄大剑,想必就是陌刀手了。那剑十分厚重,有一掌宽,柄长一丈,的确非常人所能舞动。她再看远处,地势虽整体平坦,但仍有起伏,敌人如果杀来恐无法及时看清全貌,可战场对双方是公平的,敌方宜然。
过了半晌,随着一声号角,远处沙尘四起,敌军大举袭来,似乎有数万之众。突厥以游牧为生,善骑射,军中全是骑兵,并无步卒。突厥马匹先是小步慢跑,离唐军百丈时开始加速冲来。樊梨花一抬手,鼓声大震,唐军两翼骑兵呐喊着对冲了过去,双方厮杀了起来。突厥军都是轻骑兵,不披盔甲,手持短弓,且战且走,不停地放箭。唐军纪律严明,丝毫不乱,向前猛打猛冲。一场激战过后,突厥阵型开始散乱,跑得漫山遍野都是。
周语琴见我方得胜,心中欣喜,又见樊梨花脸色凝重,正向前方眺望。唐军骑兵已渐渐追远,突然胡笳尖厉,从正前方土坡之后又涌出一股骑兵,人数虽然只有万人,但皆身穿重甲,挥着马刀直奔唐军中军而来,口中“嗬嗬”狂呼。周语琴暗叫遭了,原来刚才的敌军只是诱饵,引开唐军两翼部队,好让己方重骑兵直捣黄龙。眼看敌势十分猛烈,光靠步兵很难抵挡,一旦被冲垮,我军势必被割成两段,可樊梨花却面无表情,显得格外镇定。敌军重骑兵越来越近,已不足百步,前排唐军步卒猛然间一声大喊,一齐弯下腰去,每人都用力拉地上的一根绳索,一大排拒马从沙地里被拉出,直竖了起来,无数根削得笔尖的木桩朝向敌人。突厥军猝不及防,前排马匹直撞了上来,发出阵阵哀嘶,骑兵纷纷坠马。趁着敌势稍缓的这一刻,二千大汉手持陌刀,如墙而进,所到之处人马俱碎。周语琴这才知道樊梨花早有准备,心中佩服。她早年虽然也领着坞堡军作过战,但主要是冲锋陷阵,运筹帷幄实非所长。那些突厥重骑兵也十分悍勇,见无法一鼓作气冲垮敌人,并不逃走,反而纷纷下马,一手持马刀,一手拿小圆盾,与唐军展开步战,一时间两军杀声震天,血肉横飞。樊梨花手中令旗举起,号手吹奏起一个巨大的牛角,声音响彻旷野。正在追击的唐骑分兵一半,回头杀来,准备将敌人重骑兵三面包围,而剩下的唐军骑兵依然保持着严密的阵型继续冲击敌方轻骑兵。
眼看唐军即将大胜,伴随着笳声又一股敌方骑兵杀来,数量更少,只有约三千人,手中马槊霍霍。刚才那一波已经是重骑兵了,而这批敌军身上的甲胄更厚,内穿锁甲,外披扎甲,浑身上下只露出双眼,连座下战马都膘肥体壮,披着沉沉的马铠。樊梨花暗自惊讶,突厥作战向来重骑射,轻格斗,先前的重骑兵已经不同寻常,没想到后面居然还有这等甲骑具装。更加麻烦的是原以为把之前的那股敌军包围歼灭,我方即可稳操胜券,但敌方统帅似乎早有预料,包围圈中的敌人竟死战不退,把唐军牢牢拖住,新来的这股甲骑准备来个反包围。
周语琴虽然兵法孱弱,但也看出形势不妙。这甲骑具装又称“铁浮屠”,刀箭不入,唐军的陌刀手倒是可以砍马腿破解,但已经被敌人拖住,何况离得太远。好在甲骑跑动较慢,又极注重阵势严整,一时间还没杀到。周语琴忙道:“让我去挡他们一下,给陌刀手争取时间。”樊梨花见她勇气可嘉,点头同意。周语琴领五百突骑,皆穿皮甲,跨河曲马,成一字斜线,穿过两军间隙如闪电般往敌方甲骑冲来。他们人少,队形已尽量拉开,也只能攻击一半的敌军。双方还有三百步远时周语琴张射日弓,一箭将敌军的大旗射断。将士们士气大振,更加奋勇争先。转眼间已到百步之内,五百突骑一齐放箭。突厥甲骑自恃防高,毫不在意,任凭箭射在身上。突然,羽箭纷纷爆炸,硝烟四起。敌军盔甲虽然厚重,也挡不住火药之力,被硬生生撕开。其实箭上的火药份量有限,破甲之后剩余的威力已经不大,但敌人从未见识过这种武器,十分恐慌,座下的战马更是在巨大的爆炸声刺激下惊慌失措,乱跑乱跳,把不少骑士甩了下来。突骑们连射了好几轮,唐军刀盾手也赶来增援,甲骑的一翼已被彻底击溃。与此同时另一半甲骑已经冲入唐军,大砍大杀起来,所向无不披靡。周语琴急领突骑调转马头,从甲骑后方攻来,樊梨花也终于抽调出一部分陌刀手迎敌,双方一片混战。
厮杀良久,唐军渐渐占优,突然前方又传来胡笳之声。樊周二人大惊,敌人已经出动了三波人马,难道还有后备部队?放眼望去,这次却只来了百余人,皆身穿黑衣,手上各拿着一个葫芦。只见领头的将领挥舞一面黑旗,那些人打开了葫芦上的塞子,从里面咕噜噜地冒出黑烟来,飘得甚快,直奔唐军,整个战场上顿时伸手不见五指。突厥军似乎受过专门训练,并不慌乱,黑暗中大声喊着胡语,相互提醒,对着周围敌人砍杀。唐军将士一时不辨敌我,不知所措,被砍倒不少。只有周语琴身边七尺范围内黑烟无法靠近,但无济于事。正危急间,樊梨花头上气冲斗牛,娇喝道:“助风圣母何在!”话音刚落,一股飓风刮来,瞬间把黑烟刮得干干净净,战场上重现清朗。
周语琴知道领头的黑衣人必是魏征说的妖魔,张弓搭箭射去。那黑衣人没想到箭会射得这么远,速度又如此之快,慌忙躲闪,肩窝上还是中了一箭,调转马头就逃。总算周语琴怕火药箭太重,影响射程,用的是寻常铁箭。她飞马赶上,二人一前一后往远处跑去。樊梨花也知此人是关键,祭起“混天棋盘”,从空中罩住,让他无法腾云,也无法变化。周语琴渐渐追近,又是一箭射去,正中黑衣人的坐骑。趁他落马,周语琴飞身扑上,一掌拍来。黑衣人无奈,只得回身挡了一掌。此时二人都看清了对方的面容,一齐惊呼“是你!”这黑衣人竟是周语琴在皇宫中交过手的妖怪刺客。
军队来到城门外,周语琴远远就见一队人马驰来。等到了跟前,她见领头的是个少年将军,朗眉星目,英姿勃勃。旁边一员女将,美艳绝伦,在全身戎装的映衬之下更是光彩照人,难以直视。她知道二人必是薛丁山、樊梨花,忙躬身行礼。她毕竟只是五品下武官,而薛樊二人都是三品下的大将。
(初唐时三品为最高实职,每一品级又分上中下。)
薛樊夫妇早知朝廷派来了一员女将,本以为是位道术之士,却见来人浑身珠光宝气,不禁疑惑。她们夫妇二人是这些年来冒出的新锐,不知周语琴年纪虽然不太大,出道却很早。当晚设宴款待,席间樊梨花拿言语试探,周语琴也直言不讳,说自己练过多年武艺,并没学过法术,樊更觉奇怪。周问起战局,樊简要地介绍了一下。自从突厥军中来了一个妖魔后气焰嚣张,全靠樊梨花苦苦支撑,双方胜负相当。前些日子敌军退回大漠,至今没来进犯。
第二天樊梨花出城,原来她一直驻扎在城外百里处的大营,和凉州成犄角之势。周语琴主动请缨,一同前往。
此后樊梨花厉兵秣马,忙于军务,没怎么理会周语琴,但把她的一千突骑调走了一半。周语琴也不介意,整日督促突骑苦练骑射,指挥道人们炼制火药。她原本不希望配方泄露,但这次炼的量实在太大,为了加快速度,还是说了出来,要他们按照“一硫二硝三木炭”的比例配置。火药炼制方法就此流传于世。
过了半月,忽然探马来报,有大股敌军袭来,离我已不到百里。樊梨花传下将令,全军前出二十里,准备迎战。当晚,周语琴行走在营中,见唐军虽斗志昂扬,可连年征战,脸上都有风霜之色。她登高远望敌军的万千篝火,心中不禁感叹,明日不知又有多少人会成为“无定河边骨”。
清晨,唐军摆开阵势,步兵居中,两翼是骑兵。周语琴领五百突骑跟着主帅,见中军由约两万名刀盾手组成,另有二千大汉,皆身材魁梧,目光坚毅,手中持一把长柄大剑,想必就是陌刀手了。那剑十分厚重,有一掌宽,柄长一丈,的确非常人所能舞动。她再看远处,地势虽整体平坦,但仍有起伏,敌人如果杀来恐无法及时看清全貌,可战场对双方是公平的,敌方宜然。
过了半晌,随着一声号角,远处沙尘四起,敌军大举袭来,似乎有数万之众。突厥以游牧为生,善骑射,军中全是骑兵,并无步卒。突厥马匹先是小步慢跑,离唐军百丈时开始加速冲来。樊梨花一抬手,鼓声大震,唐军两翼骑兵呐喊着对冲了过去,双方厮杀了起来。突厥军都是轻骑兵,不披盔甲,手持短弓,且战且走,不停地放箭。唐军纪律严明,丝毫不乱,向前猛打猛冲。一场激战过后,突厥阵型开始散乱,跑得漫山遍野都是。
周语琴见我方得胜,心中欣喜,又见樊梨花脸色凝重,正向前方眺望。唐军骑兵已渐渐追远,突然胡笳尖厉,从正前方土坡之后又涌出一股骑兵,人数虽然只有万人,但皆身穿重甲,挥着马刀直奔唐军中军而来,口中“嗬嗬”狂呼。周语琴暗叫遭了,原来刚才的敌军只是诱饵,引开唐军两翼部队,好让己方重骑兵直捣黄龙。眼看敌势十分猛烈,光靠步兵很难抵挡,一旦被冲垮,我军势必被割成两段,可樊梨花却面无表情,显得格外镇定。敌军重骑兵越来越近,已不足百步,前排唐军步卒猛然间一声大喊,一齐弯下腰去,每人都用力拉地上的一根绳索,一大排拒马从沙地里被拉出,直竖了起来,无数根削得笔尖的木桩朝向敌人。突厥军猝不及防,前排马匹直撞了上来,发出阵阵哀嘶,骑兵纷纷坠马。趁着敌势稍缓的这一刻,二千大汉手持陌刀,如墙而进,所到之处人马俱碎。周语琴这才知道樊梨花早有准备,心中佩服。她早年虽然也领着坞堡军作过战,但主要是冲锋陷阵,运筹帷幄实非所长。那些突厥重骑兵也十分悍勇,见无法一鼓作气冲垮敌人,并不逃走,反而纷纷下马,一手持马刀,一手拿小圆盾,与唐军展开步战,一时间两军杀声震天,血肉横飞。樊梨花手中令旗举起,号手吹奏起一个巨大的牛角,声音响彻旷野。正在追击的唐骑分兵一半,回头杀来,准备将敌人重骑兵三面包围,而剩下的唐军骑兵依然保持着严密的阵型继续冲击敌方轻骑兵。
眼看唐军即将大胜,伴随着笳声又一股敌方骑兵杀来,数量更少,只有约三千人,手中马槊霍霍。刚才那一波已经是重骑兵了,而这批敌军身上的甲胄更厚,内穿锁甲,外披扎甲,浑身上下只露出双眼,连座下战马都膘肥体壮,披着沉沉的马铠。樊梨花暗自惊讶,突厥作战向来重骑射,轻格斗,先前的重骑兵已经不同寻常,没想到后面居然还有这等甲骑具装。更加麻烦的是原以为把之前的那股敌军包围歼灭,我方即可稳操胜券,但敌方统帅似乎早有预料,包围圈中的敌人竟死战不退,把唐军牢牢拖住,新来的这股甲骑准备来个反包围。
周语琴虽然兵法孱弱,但也看出形势不妙。这甲骑具装又称“铁浮屠”,刀箭不入,唐军的陌刀手倒是可以砍马腿破解,但已经被敌人拖住,何况离得太远。好在甲骑跑动较慢,又极注重阵势严整,一时间还没杀到。周语琴忙道:“让我去挡他们一下,给陌刀手争取时间。”樊梨花见她勇气可嘉,点头同意。周语琴领五百突骑,皆穿皮甲,跨河曲马,成一字斜线,穿过两军间隙如闪电般往敌方甲骑冲来。他们人少,队形已尽量拉开,也只能攻击一半的敌军。双方还有三百步远时周语琴张射日弓,一箭将敌军的大旗射断。将士们士气大振,更加奋勇争先。转眼间已到百步之内,五百突骑一齐放箭。突厥甲骑自恃防高,毫不在意,任凭箭射在身上。突然,羽箭纷纷爆炸,硝烟四起。敌军盔甲虽然厚重,也挡不住火药之力,被硬生生撕开。其实箭上的火药份量有限,破甲之后剩余的威力已经不大,但敌人从未见识过这种武器,十分恐慌,座下的战马更是在巨大的爆炸声刺激下惊慌失措,乱跑乱跳,把不少骑士甩了下来。突骑们连射了好几轮,唐军刀盾手也赶来增援,甲骑的一翼已被彻底击溃。与此同时另一半甲骑已经冲入唐军,大砍大杀起来,所向无不披靡。周语琴急领突骑调转马头,从甲骑后方攻来,樊梨花也终于抽调出一部分陌刀手迎敌,双方一片混战。
厮杀良久,唐军渐渐占优,突然前方又传来胡笳之声。樊周二人大惊,敌人已经出动了三波人马,难道还有后备部队?放眼望去,这次却只来了百余人,皆身穿黑衣,手上各拿着一个葫芦。只见领头的将领挥舞一面黑旗,那些人打开了葫芦上的塞子,从里面咕噜噜地冒出黑烟来,飘得甚快,直奔唐军,整个战场上顿时伸手不见五指。突厥军似乎受过专门训练,并不慌乱,黑暗中大声喊着胡语,相互提醒,对着周围敌人砍杀。唐军将士一时不辨敌我,不知所措,被砍倒不少。只有周语琴身边七尺范围内黑烟无法靠近,但无济于事。正危急间,樊梨花头上气冲斗牛,娇喝道:“助风圣母何在!”话音刚落,一股飓风刮来,瞬间把黑烟刮得干干净净,战场上重现清朗。
周语琴知道领头的黑衣人必是魏征说的妖魔,张弓搭箭射去。那黑衣人没想到箭会射得这么远,速度又如此之快,慌忙躲闪,肩窝上还是中了一箭,调转马头就逃。总算周语琴怕火药箭太重,影响射程,用的是寻常铁箭。她飞马赶上,二人一前一后往远处跑去。樊梨花也知此人是关键,祭起“混天棋盘”,从空中罩住,让他无法腾云,也无法变化。周语琴渐渐追近,又是一箭射去,正中黑衣人的坐骑。趁他落马,周语琴飞身扑上,一掌拍来。黑衣人无奈,只得回身挡了一掌。此时二人都看清了对方的面容,一齐惊呼“是你!”这黑衣人竟是周语琴在皇宫中交过手的妖怪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