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甫之今天有些不开心。
大学士总是不开心。
大学士不开心的时候,没什么人敢招惹他,所以一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得有三百天大家不想碰到他。
大学士不开心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而种理由也的确应该不开心。以前就有人劝过他,说,老张,得了吧,这种事你不开心也没用,天天有,管的来嘛,跟个儿过不去,何苦呢?
张甫之通常会翻个白眼,就是因为朝廷里到处都是这种跟自己过得去的人为官,张甫之才会天天不开心。
今天,张甫之不开心的原因是宫里和朝廷吵架了。
事情是这样的。
一大早,工部尚书杜明就气冲冲的去了户部衙门,他把折子猛地拍在了桌子上,说道:“韩尚书,你看看,你看看,这是各地的奏疏,今年年初,春汛的时候就淹过一次,若是不趁着冬天赶快维修,明年开春,这破河堤,还挡不挡得住?”
韩悦摸了摸官帽的边沿,刚想讲话,门外就传来了兵部尚书王博那大喇喇的声音。
“兵部招员的事情,吏部都批了,凭什么你户部不批。舍不得花银子,那你户部自己找人去镇守边疆好了,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什么道理,什么道理,韩悦,今儿个你得跟我好好说道说道!”
一向以老好人著称的韩悦也是火了。
“你们开口闭口就是要银子,老子要是有银子,不给你们批?户部的账上,你们心里能没点数?兵部的折子,老子把话撂这了,是内阁压着不批的,你要是有本事,出门左拐,内阁找大学士吵去,甭搁我这嚷嚷!”
王博一听,更来气了,撸起袖子就要上。
杜明见状,知道吵起来自己的事情就泡汤了,赶忙拦腰抱住了王博,“王大人,息怒息怒,”他又扭过脸对韩悦说道:“我这修河堤的事儿,可是民生大事,你总该批的呀。”
韩悦双手一摊,“修河堤的事儿,内阁是批了,可我这账上,没银子啊。”
闻言,杜明也是脸一黑,瞬间松手,和王博一道朝韩悦扑去,他们一个扭着韩悦的脖子,一个拉着韩悦的手,“岂有此理,你这是变着法子给我们添堵,大家都是老交情了,你以为有了大学士,就可以这山望着那山高,吃着碗里的瞅着锅里的,走走走,去内阁,就是大学士也得给个说法!”
“去就去,怕你不成,就是闹到勤政殿去,老子也是这么个说法。”
张甫之这两天心里也烦,顾之章莫名其妙的病了好几天,在朝廷里蹦的最欢的御史台好不容易消停点了,结果六部又趁着这段时间起劲儿了。
那一张张黄皮白纸的折子,摊开了,上面都只有两个字——要钱。
圣上是聪明,一听到是六部的折子,想都不想,就说,送到内阁去,大学士决断,朕照批就是。
这倒好,你要愿意批,你直接批了。户部没银子,好人你来做,坏人我来做,当官没有当到这个份儿上的。
就在张甫之唉声叹气的时候,门外有小太监着急的跑来,“大学士,可了不得,工部兵部户部的三位尚书大人骂骂咧咧的朝内阁来了。”
张甫之捂着脑袋,一连挥手了数次,“去去去,你没和他们说嘛,圣上有旨,不得擅闯内阁。”
小太监一跺脚,说道:“说了呀,结果三个尚书不听,说要是见到圣上,那就更好了,刚好问问圣上,他们的折子为什么不批。”
张甫之的脸黑的难看。
门外骂骂咧咧的闯进来三个人。
内阁的官员们全部放下了手中的折子,伸长了脖子看,虽说见过人吵架,见过人打架,都不新鲜,但是三位尚书打架,可就稀罕了。
张甫之捂着脑袋无奈的说道:“各位,有话好好说。兵部尚书,你别在揪户部尚书的胡子了,都快掉光了,还有你,工部尚书,别扯啦,再扯就烂啦......”
三人哪里听他的,扯的扯,揪的揪,骂的骂,张甫之火了,砰的一声,他重重的一拍桌子,底下的人吓了一跳,然后三人这才松了手,安安静静的站在那里。
张甫之骂道:“瞧瞧你二人,朝廷的尚书,国家的命官,正二品的官衔,打架打到内阁来了,丢不丢人?”
王博面色不善的说道:“大学士你先甭骂,我问你,我兵部的折子,吏部批了,到了你这,怎么不批?朝廷的国防不要了,出了事是我兵部担着还是你内阁担着?”
张甫之冷笑道:“你把相王搬出来压我,没用,吏部批的折子,你找吏部去啊?”
王博气的跺脚,“我找吏部有什么用,吏部哪里来的银子?”
张甫之双手一摊,“你找我有什么用,我也没银子。不信你倒我府上去搜,你要是能搜到十两一锭的白银,全归你。”
王博气的七窍生烟,“张甫之你...你...你不讲理。”
张甫之反正脸皮也厚了,老神自在的坐着,然后伸手指着门外说道:“你要讲理是吧,出门左拐,隔壁勤政殿,不送!”
“气煞我也!”王博一甩长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一个人面色阴沉的在那里跺脚生闷气。
工部尚书缓了缓,露出个笑脸,说道:“大学士,咱先不管兵部的事情。想来黄河沿岸的河堤失修一事,今年开春你也是知道的,若是再不修,明年黄河决了堤,淹了万顷的良田,这个责任我工部担不了。我也知道大学士你为难,今儿个我也把话搁这了,明年一开春,要是没事,皆大欢喜,若是有事,圣上怪罪下来,你内阁顶着,别找我工部的麻烦。”
张甫之额头冒出了冷汗,兵部招员的事情,可以暂缓。江南道事了,周若彤有南兵北收的意思,可以解决燃眉之急。
但是这河堤的事情,关系到百万生民,他张甫之不敢缓。
他先是对杜明露出了个和善的笑容,“杜大人,稍安勿躁,工部的折子,我没说不批嘛。”然后,他又望向了韩悦,说道:“韩大人,帮帮忙,匀点银子救救急。”
韩悦双手一摊,说道:“大学士,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那年一场国难,户部早就赤字了,中原四郡,花了三年的时间才缓过来,这些赈灾的款,哪里来的?现在就指望江南道的银子一到,可以解决今年和明年上半年的燃眉之急,但谁曾想那该死的朱明早不造反,晚不造反,偏偏这时候造反,好歹交了税再造反啊,现在你看看,江南是指望不上了,你就是杀了我,我也拿不出那么些银子啊。”
王博冷哼一声,说道:“谁不知道你韩悦号称韩扒皮,给谁看呢?”
韩悦面色一寒,“王大人,你说这话就没意思了。我韩悦已经三个月没领俸禄了,你兵部,我是缺过你王大人的,还是缺过你兵部其他人的?你吵着兵部没银子,你家姨太太都九房了,据说今年末还要再娶一个,凑个十全十美。我韩悦,就一个糟糠之妻,一个儿子,谁有钱谁没钱,还要我说吗?”
王博当下脸绿了,“韩悦,你这是挑事儿啊,别哪壶不开提哪壶!”
张甫之也说道:“王大人,国家艰难,那娶小老婆的事情,就晚两年再娶吧。”
王博火了,“我讨小妾,花的是我自己的银子,我碍着谁了?”
张甫之面色一正,说道:“王大人,话不能这样说,非常时期,非常对待嘛,外面都看着呢,你忍忍,过两年再讨。”
“我懒得和你说。”王博的确气的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张甫之又转向杜明和韩悦二人,说道:“修河堤的事,的确是民生大计。眼见着已经是年末,刚好水位低,等到来年春汛,就来不及了。这样,杜大人,你回去统计一下,挑最着急的报上来,其他的,还能撑上一两年的,就先缓缓。韩大人你也体谅一下,朝臣的俸禄可以先拖着,大家共渡难关嘛。要不这么着,就先从内阁开始吧。”
见张甫之这么说,杜明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他说道:“如此,只怕朝廷威严受损啊。”
张甫之说道:“仓廪实而知礼节,饭都没得吃,还在乎脸面?”
韩悦却说道:“哪怕如此,也是杯水车薪啊。”
张甫之想了一下,说道:“内务府的账上应该还有些银子。”
杜明也是眼睛一亮,但心里却嘀咕,现在娘娘不知道回来没回来,冯保保就是周若彤的狗,管内务府要银子,只怕难啊。
张甫之唤来小太监,说道:“你去和冯公公打声招呼,就说稍后我和三位大人去趟内务府。”
那小太监刚要出去,门外就传来了声音。“不用来内务府了,大学士,我自个儿来了。”
众人循声望去,见来的是内务府副总管兼广储司主管皇甫冲,跟在他身边的,则是脸色同样有些不好看的礼部尚书陶言。
内阁阁员们咽了口口水,好家伙,六部尚书,除了刑部和吏部,一口气来了四个。
这是内阁开阁以来最热闹的一次,已经有了半个朝堂的格局了。
张甫之先朝皇甫冲点了点头,难得的给了个笑脸,毕竟等会有求于人家。
然后,就望向陶言,说道:“陶大人,你怎么也来了?”
陶言先是对皇甫冲冷哼一声,然后对张甫之说道:“有件事,得请大学士决断。”
张甫之的脑门子上顿时起了黑线,这礼部又跟着出什么幺蛾子?
大学士总是不开心。
大学士不开心的时候,没什么人敢招惹他,所以一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得有三百天大家不想碰到他。
大学士不开心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而种理由也的确应该不开心。以前就有人劝过他,说,老张,得了吧,这种事你不开心也没用,天天有,管的来嘛,跟个儿过不去,何苦呢?
张甫之通常会翻个白眼,就是因为朝廷里到处都是这种跟自己过得去的人为官,张甫之才会天天不开心。
今天,张甫之不开心的原因是宫里和朝廷吵架了。
事情是这样的。
一大早,工部尚书杜明就气冲冲的去了户部衙门,他把折子猛地拍在了桌子上,说道:“韩尚书,你看看,你看看,这是各地的奏疏,今年年初,春汛的时候就淹过一次,若是不趁着冬天赶快维修,明年开春,这破河堤,还挡不挡得住?”
韩悦摸了摸官帽的边沿,刚想讲话,门外就传来了兵部尚书王博那大喇喇的声音。
“兵部招员的事情,吏部都批了,凭什么你户部不批。舍不得花银子,那你户部自己找人去镇守边疆好了,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什么道理,什么道理,韩悦,今儿个你得跟我好好说道说道!”
一向以老好人著称的韩悦也是火了。
“你们开口闭口就是要银子,老子要是有银子,不给你们批?户部的账上,你们心里能没点数?兵部的折子,老子把话撂这了,是内阁压着不批的,你要是有本事,出门左拐,内阁找大学士吵去,甭搁我这嚷嚷!”
王博一听,更来气了,撸起袖子就要上。
杜明见状,知道吵起来自己的事情就泡汤了,赶忙拦腰抱住了王博,“王大人,息怒息怒,”他又扭过脸对韩悦说道:“我这修河堤的事儿,可是民生大事,你总该批的呀。”
韩悦双手一摊,“修河堤的事儿,内阁是批了,可我这账上,没银子啊。”
闻言,杜明也是脸一黑,瞬间松手,和王博一道朝韩悦扑去,他们一个扭着韩悦的脖子,一个拉着韩悦的手,“岂有此理,你这是变着法子给我们添堵,大家都是老交情了,你以为有了大学士,就可以这山望着那山高,吃着碗里的瞅着锅里的,走走走,去内阁,就是大学士也得给个说法!”
“去就去,怕你不成,就是闹到勤政殿去,老子也是这么个说法。”
张甫之这两天心里也烦,顾之章莫名其妙的病了好几天,在朝廷里蹦的最欢的御史台好不容易消停点了,结果六部又趁着这段时间起劲儿了。
那一张张黄皮白纸的折子,摊开了,上面都只有两个字——要钱。
圣上是聪明,一听到是六部的折子,想都不想,就说,送到内阁去,大学士决断,朕照批就是。
这倒好,你要愿意批,你直接批了。户部没银子,好人你来做,坏人我来做,当官没有当到这个份儿上的。
就在张甫之唉声叹气的时候,门外有小太监着急的跑来,“大学士,可了不得,工部兵部户部的三位尚书大人骂骂咧咧的朝内阁来了。”
张甫之捂着脑袋,一连挥手了数次,“去去去,你没和他们说嘛,圣上有旨,不得擅闯内阁。”
小太监一跺脚,说道:“说了呀,结果三个尚书不听,说要是见到圣上,那就更好了,刚好问问圣上,他们的折子为什么不批。”
张甫之的脸黑的难看。
门外骂骂咧咧的闯进来三个人。
内阁的官员们全部放下了手中的折子,伸长了脖子看,虽说见过人吵架,见过人打架,都不新鲜,但是三位尚书打架,可就稀罕了。
张甫之捂着脑袋无奈的说道:“各位,有话好好说。兵部尚书,你别在揪户部尚书的胡子了,都快掉光了,还有你,工部尚书,别扯啦,再扯就烂啦......”
三人哪里听他的,扯的扯,揪的揪,骂的骂,张甫之火了,砰的一声,他重重的一拍桌子,底下的人吓了一跳,然后三人这才松了手,安安静静的站在那里。
张甫之骂道:“瞧瞧你二人,朝廷的尚书,国家的命官,正二品的官衔,打架打到内阁来了,丢不丢人?”
王博面色不善的说道:“大学士你先甭骂,我问你,我兵部的折子,吏部批了,到了你这,怎么不批?朝廷的国防不要了,出了事是我兵部担着还是你内阁担着?”
张甫之冷笑道:“你把相王搬出来压我,没用,吏部批的折子,你找吏部去啊?”
王博气的跺脚,“我找吏部有什么用,吏部哪里来的银子?”
张甫之双手一摊,“你找我有什么用,我也没银子。不信你倒我府上去搜,你要是能搜到十两一锭的白银,全归你。”
王博气的七窍生烟,“张甫之你...你...你不讲理。”
张甫之反正脸皮也厚了,老神自在的坐着,然后伸手指着门外说道:“你要讲理是吧,出门左拐,隔壁勤政殿,不送!”
“气煞我也!”王博一甩长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一个人面色阴沉的在那里跺脚生闷气。
工部尚书缓了缓,露出个笑脸,说道:“大学士,咱先不管兵部的事情。想来黄河沿岸的河堤失修一事,今年开春你也是知道的,若是再不修,明年黄河决了堤,淹了万顷的良田,这个责任我工部担不了。我也知道大学士你为难,今儿个我也把话搁这了,明年一开春,要是没事,皆大欢喜,若是有事,圣上怪罪下来,你内阁顶着,别找我工部的麻烦。”
张甫之额头冒出了冷汗,兵部招员的事情,可以暂缓。江南道事了,周若彤有南兵北收的意思,可以解决燃眉之急。
但是这河堤的事情,关系到百万生民,他张甫之不敢缓。
他先是对杜明露出了个和善的笑容,“杜大人,稍安勿躁,工部的折子,我没说不批嘛。”然后,他又望向了韩悦,说道:“韩大人,帮帮忙,匀点银子救救急。”
韩悦双手一摊,说道:“大学士,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那年一场国难,户部早就赤字了,中原四郡,花了三年的时间才缓过来,这些赈灾的款,哪里来的?现在就指望江南道的银子一到,可以解决今年和明年上半年的燃眉之急,但谁曾想那该死的朱明早不造反,晚不造反,偏偏这时候造反,好歹交了税再造反啊,现在你看看,江南是指望不上了,你就是杀了我,我也拿不出那么些银子啊。”
王博冷哼一声,说道:“谁不知道你韩悦号称韩扒皮,给谁看呢?”
韩悦面色一寒,“王大人,你说这话就没意思了。我韩悦已经三个月没领俸禄了,你兵部,我是缺过你王大人的,还是缺过你兵部其他人的?你吵着兵部没银子,你家姨太太都九房了,据说今年末还要再娶一个,凑个十全十美。我韩悦,就一个糟糠之妻,一个儿子,谁有钱谁没钱,还要我说吗?”
王博当下脸绿了,“韩悦,你这是挑事儿啊,别哪壶不开提哪壶!”
张甫之也说道:“王大人,国家艰难,那娶小老婆的事情,就晚两年再娶吧。”
王博火了,“我讨小妾,花的是我自己的银子,我碍着谁了?”
张甫之面色一正,说道:“王大人,话不能这样说,非常时期,非常对待嘛,外面都看着呢,你忍忍,过两年再讨。”
“我懒得和你说。”王博的确气的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张甫之又转向杜明和韩悦二人,说道:“修河堤的事,的确是民生大计。眼见着已经是年末,刚好水位低,等到来年春汛,就来不及了。这样,杜大人,你回去统计一下,挑最着急的报上来,其他的,还能撑上一两年的,就先缓缓。韩大人你也体谅一下,朝臣的俸禄可以先拖着,大家共渡难关嘛。要不这么着,就先从内阁开始吧。”
见张甫之这么说,杜明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他说道:“如此,只怕朝廷威严受损啊。”
张甫之说道:“仓廪实而知礼节,饭都没得吃,还在乎脸面?”
韩悦却说道:“哪怕如此,也是杯水车薪啊。”
张甫之想了一下,说道:“内务府的账上应该还有些银子。”
杜明也是眼睛一亮,但心里却嘀咕,现在娘娘不知道回来没回来,冯保保就是周若彤的狗,管内务府要银子,只怕难啊。
张甫之唤来小太监,说道:“你去和冯公公打声招呼,就说稍后我和三位大人去趟内务府。”
那小太监刚要出去,门外就传来了声音。“不用来内务府了,大学士,我自个儿来了。”
众人循声望去,见来的是内务府副总管兼广储司主管皇甫冲,跟在他身边的,则是脸色同样有些不好看的礼部尚书陶言。
内阁阁员们咽了口口水,好家伙,六部尚书,除了刑部和吏部,一口气来了四个。
这是内阁开阁以来最热闹的一次,已经有了半个朝堂的格局了。
张甫之先朝皇甫冲点了点头,难得的给了个笑脸,毕竟等会有求于人家。
然后,就望向陶言,说道:“陶大人,你怎么也来了?”
陶言先是对皇甫冲冷哼一声,然后对张甫之说道:“有件事,得请大学士决断。”
张甫之的脑门子上顿时起了黑线,这礼部又跟着出什么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