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永和十年(二)
    在忙完抗旱治蝗之后,曾华终于有时间和自己的军政幕僚一起处理耽误三个月的军政大事,尤其是去年刚征战完的漠北地区,正流水般接连不断地传来捷报,等着曾华的处理。
    在经过一个冬天,五河地区的柔然部部众从六十余万骤然减少到了三十万。在永和九年入冬之前,也就是曾华动身回长安的时候就已经下达了“极限战”命令。
    近十万北府骑军连同斛律氏、窦氏、乌洛兰氏三部为主的漠北归降部众,对五河的柔然部发起长达两个月的四面围攻,不求决战,只是掠夺牛羊,破坏营帐。
    在经过十几万骑军不分昼夜,不分方向地疯狂侵袭,柔然部众在严冬大雪前损失惨重。虽然人员死伤数目不大,但是牛羊、帐篷等生活物资却损失殆尽。
    失去这些赖以生存的物资基础,柔然部众在漠北冬季的风雪中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三十余万部众连同他们的部落就这样悄然无声地消失在茫茫风雪中,而无数的尸首被掩盖在皑皑白雪中。就如同没有人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来到这五河之地,也没有人知道他们什么时候离开了这里。
    兵败逃回到天山(杭爱山)可汗王庭的柔然跋提可汗面对这个困境却无计可施。七万精锐尽数折在漠南,这让柔然元气大伤。接着拓跋鲜卑投降北府,大部分部众撤回漠南和阴山,将原驻地-兔圆水流域留给了汹涌而至的北府骑军。
    虽然代国灭亡时有一部分贵族带着十余万部众北降柔然,让柔然部实力一下子增长到了六十余万,听上去扩张了不少,但是依然改变不了柔然部注定的灭亡命运。
    在永和九年冬天窦邻就宣布归附北府,拉了附近三支小部落向北府骑军靠拢,让出了穹隆岭这个天险,让可汗王庭和五河流域腹地直接暴露在北上的六万北府骑军的铁蹄之下。
    曾华宣布姜楠接替自己在漠北的指挥,直接统领野利循、钟存连、傅难当、当煎涂、巩唐休、当须者、封养离和卢震、杨宿等一干将领以及近十万北府铁骑,外加以斛律协、窦邻、乌洛兰托为首的归降部众。
    出身西羌草原的姜楠和他的一干属下是非常清楚草原上的牧民最怕什么,再和熟悉漠北草原的斛律协等人商量一下,于是各种狠毒的手段纷纷使出,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柔然部在寒冬中饿垮、冻垮!
    跋提可汗虽然临时集中了一支五万骑的“新军队”,但是它无法跟加在一起有二十余万的北府联军抗衡,而且跋提也没有勇气与北府骑军决一死战,所以它的作用从一开始就是拱卫王庭的安全。
    当酷寒随着大雪悄然降临的时候,柔然部上下发现大自然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残酷出现在众人面前。北府骑军虽然凶狠无比,但是例如穷苦牧民和奴隶、工匠、年轻女子等都还会手下留情。可是在酷寒面前,无论你是贵族还是奴隶,无论是牧民还是工匠,无论是美貌的女子还是丑陋的女子,只要你失去了牛羊和帐篷,大自然一视同仁,格杀勿论。
    柔然各部开始骚动起来,谁都想在这个冬天活下去,但是在物资极度缺乏的时候要想活下去就必须抢夺别人的食物和物资,说不好听的就是要踩在别人的尸首上才能活下去。于是各部纷纷扬起了手里的刀和箭。尤其是北附的十几万代国叛部,他们跟着拓跋部混的时候没少欺压柔然各部,在这个严峻和微妙的时刻,两者很容易碰出火花来。
    不但原代国部众和柔然部众发生残酷血腥的厮杀,就是柔然部内部也开始无休止地厮杀,每一个部落,每一个人在越来越严寒的风雪中也变得越来越疯狂。砍倒别人是他们唯一的意念,不管倒在血泊里的是自己的仇人还是自己的亲人,只要身边还有人,还会对牛羊和帐篷产生威胁,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挥动自己手里的刀。
    当身边最后一个人从自己的视线中消失,已经精疲力竭的胜利者也跟着倒在茫茫的风雪中,一起消失在一眼望不到边的白色中。
    面对无比混乱的局面,可汗跋提已经无力去应付,而且他身边的五万铁骑现在也被这股刮遍漠北的动乱阴风煽动得人心惶惶,来自不同姓氏和部落的这些骑兵早就把保护跋提的任务忘得一干二净。很快,这些骑兵纷纷离开王庭,加入到各自部落的争斗中,最后跋提只能控制了不到万余本部骑兵。
    看着一天接着一天的惨报,跋提知道柔然部完了。当年强大无比的匈奴也是在大雪之年遭到柔然、鲜卑等部的袭击,**加上天灾,最后崩溃瓦解。柔然可没有匈奴部那么强横,那么下场也会更惨,何况外面还有二十余万虎视眈眈的敌人,只等到春来花开的时候来痛打落水狗,因此跋提开始为自己策划后路。
    当永和十年的春天到来时,跋提首先动作,率领五千骑兵,掩护着自己三百余亲属取道天山南的白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逃到了剑水流域的契骨部落,留下三十余万奄奄一息的柔然部众。
    一直在密切观察柔然动静的姜楠看到春来雪融,立即下令蓄待一冬的北府骑军立即出动,开始收拾五河流域的残局。靠抢掠过来的牛羊帐篷安然度过一冬的北府骑军纷纷接令,从各自的驻地出发,整队向五河流域缓缓开进。这个时候的柔然已经被折磨得没剩几口气了,所以也没有什么战斗力了,就是想反抗也没有力气了。
    五月,北府骑军进驻天山脚下的柔然可汗王庭,正式接管柔然遗部。六月,卢震率一万骑军北击北海区域的东部敕勒,接战两个月,斩首万余,收拢二百六十九部,十五万部众。至此,漠北的金山以东,鲜卑山(大兴安岭)以西大部平定。
    挟此大胜余威,曾华开始大力改造漠北各部。根据从永和九年就开始的人口统计,现在漠北有敕勒、柔然、鲜卑、匈奴、东胡等各族部众二十万六千三百一十九户,人一百零六万七千三百二十四口。
    曾华下令将漠北所有部众尽数打乱进行混编,不分是敕勒、柔然或者匈奴还是东胡,统统废除部落姓氏制,而是以户为基础单位,政制编为十户、百户和千户,设目长、百户、千户,军事编制设骑尉、都尉、校尉,军政完全分开。漠北除去被分给军功者为奴者还余八十二万一千六百五十一人,编成十五万三千六百五十三户。
    曾华再一声令下,九万五千余北府骑军就地落户,按照军功高低择优担任目长、百户、千户和骑尉、都尉、校尉,而其余没有担任职位的骑军有家者将家眷接过来,没家者就地成家,带领分给自己的奴婢在富庶的五河流域、黑水和完水流域定居下来。一边继续履行镇守漠北的职责,一边做为主体开始安定漠北。
    曾华表姜楠为龙城将军,统领西、中五河流域三万余户;野利循为狼山将军,统领东五河流域两万余户;卢震为北海将军,统领北海一万五千户;杨宿为黑水将军,统领黑水一万户;当煎涂为完水将军,统领完水一万户;费听傀为漠东将军,统领完水南和漠东八千户;巩唐休为岭南将军,统领穹隆岭南七千户;当须者为岭南将军,统领阴山北七千户;封养离为诺水将军,统领阴山北、诺水流域六千户。
    再表斛律协为金山将军,领金山东、石水西一万二千户;窦邻为丁零将军,统领额根水中一万户;乌洛兰托为燕北将军,统领鲜卑山西、完水以南一万户。
    而随战立有战功的副伏罗部、达簿干部、泣伏利部、尉迟部、谷浑部、巴叶部、贺古部等部大人,在十万北府骑军和柔然灭亡的“威迫”下,只好交出自己的部众进行整编,但是他们分赏的奴隶都没有少,而且都得到了千户、校尉等官职,只是属下换了一拨人。
    曾华紧接着宣布对漠北进行均田制,以户为单位,并着重强调对普通牧民的安抚和保护,任何目长、百户、千户或者骑尉等军职都不能肆意欺压牧民,为此,曾华在漠北设三十六道巡察提检司和提刑大理司,并从北府调集了提检官和裁判官就职。
    通过司法**和直接任免百户及都尉以上的官职,曾华将漠北开始纳入到北府体系中,依照西羌的例子。
    另外,曾华在漠北再设龙城、狼山、白阜等二十九处集市,将漠北纳入到北府贸易经济体系中。
    曾华将阴山和鲜卑山南全部划成郡县,阴山南分属于朔州朔方、五原、云中三郡北延区域,而鲜卑山西南以下应该属于幽州的代郡、上谷郡,但是现在幽州又不归北府管,于是曾华将这里先划给朔州暂时管理。曾华重新调整了三郡郡守,继续委托谢艾治理朔州。毕竟那里有降服南归的原拓跋部四十余万,还有两年陆续归降的数十万其余各部,加上这里纷乱多年,脱离中原政权有上百年了,现在必须花大力气治理归心。而骑军又已经北上,光靠十余万镇北步军和府兵镇守,这任务有些艰巨,所以上马能战,下马能治的谢艾是最佳人员。
    但是曾华接着的一项政策在北府中枢引起了争论。曾华准备按照西羌例,除了在漠北各地广设教会,以教会的力量在传教的过程中推进漠北的医疗和基础教育,而且还打算让漠北百户、骑尉以上官员的子弟到北府雍州来念书,北府对他们一视同仁,按照北府其他学子一样,不但免学费,官府还包伙食住宿。
    就是后面这项决定让北府众官纷纷反对,尤其是以车胤、毛穆之为首,甚是激烈,而一向与曾华保持一致的笮朴这次意外地站在了车、毛一边,四巨头剩下的王猛却保持中立,既不反对也不支持。而支持曾华的唯独朔州的谢艾。
    车胤等人认为漠北之地和西羌之地完全不同。西羌在历史上从前汉开始对中原没有造成太大的危胁,漠北就不一样了,从强秦一统天下开始一直打到现在,对中原的危害简直数不胜数。要是让这些北蛮学到了文化知识,精通兵法和治国,那做起乱来对中原的危害更大。
    曾华认为他们担心的很对,西羌对中原危害不大,所以他们并不放在心里,隐隐当成了自己人,所以自己上次行此法的时候没有反对。但是漠北的危害太大,而刘渊等学好文化知识的“漠南移民”将中原搅了个天翻地覆,这还是前几十年的事情,这些人怎么敢忘记呢?
    根据曾华自己的历史知识,当年印度、越南到英国和法国留学的不少,可这些人却为英国、法国在印度和越南的殖民统治撞响了丧钟,最后让那些教育他们的人灰溜溜地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这必须值得注意。
    但是曾华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行此法的好处远大于弊,于是他找来四巨头好好谈了一次话。
    “其实漠北和西羌一样,都没有属于自己的真正文化和民族,不过漠北建立过数个政权,西羌没有建立过,所以你们觉得西羌比漠北要可靠得多。但是你们想过没有,其实漠北和西羌一样,都是一张白纸。以前我们都是用武力去征讨这些漠北部众,而用文却是以赏赐的态度去对付这些漠北部众。看不起却又打不过,我们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了,而且我们也不能让漠北再变成我们北方的边患,因为我们不能保证我们百年之后还有这么强势。”
    曾华非常耐心地说道,而四大巨头都在那里静静地听着,他们知道自己主公的许多思维和想法非常“匪夷所思”和“先进”,但是在施行前都会取得他们的赞同,至少必须要说服他们。
    “这次漠北大胜可以说是中原对漠北占据优势最明显的一次,我们必须把握这次机会,让漠北彻底融入进来。除了武力和经济,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我们可以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教育,让他们接受我们是一个民族,让他们和我们爱一个国家。只有通过不断的教育和熏陶,我们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同。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漠北纳入到华夏的版图来,不但成不了我们的威胁,还是我们继续强盛的助力!”
    曾华的话听上去非常有道理,车胤等人也对中原文化“教化”人的本事还是很有自信,心里都开始慢慢地松动起来。以前老是听说主公嚷嚷着把狼群变成狼犬,现在他们也认识到光靠武力只能占据一段时间的优势,只有利用中原最强大的武器-文化去同化他们才能算得上长治久安。
    曾华心里更有自信,那个留着辫子的王朝在入主统治了两百年后,居然让许多国人对那些代表落后和愚昧的辫子产生了认同。相比之下,自己中原文化去默化漠北蛮夷之地应该更容易吧。
    曾华觉得自己没有做错,反正后世某些史学家上老是歌颂这段历史的民族大融合,不管里面有多少血腥和冤魂。自己顺应历史潮流,也搞了一把民族大融合,不过这里面的血腥和冤魂换了个对象,不知道后世那些史学家对自己的这次民族大融合会怎么看待?认为太血腥而没有符合华夏民族融合的特点?不管他了,自己先做好自己的事情。
    在曾华的劝说下,四巨头终于一致地赞同了曾华的观点,同意他进行漠北各贵族子弟雍州求学的计划,也同意从北府预算中拨出这笔钱款来。
    曾华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曾华知道自己高瞻远瞩,目光远大,可以说是站在巨人的头上吃喝拉撒,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的实际行政能力是一塌糊涂,就是一个中等的郡守可能也比不上。曾华知道自己的优缺点,所以除了要害事情亲自抓之外,他非常舍得放权。
    从长水军开始,曾华经常是只管制定方针策略,具体的执行工作一概不管,完全交给相应的属下去办理,自己只管监督和协调,外加出面做一个最高领导者该做的事情。例如宣布法令告示,表扬惩戒,或者是跟江陵和建业打擂台,这种“耍无赖”的活曾华玩得很溜。
    忙完漠北的事情,曾华又赶着把教会的事情办完了。忙完这些俗事曾华好赶着去当新郎。
    曾华以北府首脑的名义宣布《圣教法令》,代表北府官府正式承认圣教在北府的合法地位(这有点扯蛋)。并且同时以北府首脑的名义宣布《圣教教会组织法则》,正式对教会套上紧箍咒。
    圣教以教区为基本单位,每个教区的人数最少不限,最多却不能超过一千户,必须有一所教堂,不管大小。教区上面才是县教区和郡教区以及州教区。而教堂只是教民祈祷礼拜的地方,只能用于圣教的宗教活动或者慈善等社会活动,严禁进行任何有关政治的集会和活动。
    教会由教士或者牧师主持,他们只负责管理教堂,主持祈祷和礼拜,或者传教开导民众,允许进行医馆、学校的开设和运作。而这些教士都是在神学院毕业后由传教士升职过来的。
    传教士必须在教区教堂服务三年以上,然后由该教区教民评议,认为他是一名合格的神职人员,这样才能由上级教会授职为教士。在教士职位上服务三年以上,才有资格由教民评议选举为牧师,牧师的数目是根据教民的数量来划分的,每个教区的名额都不一样,一般都是二十个教士才能有一个牧师。
    牧师可以组成牧师会,是郡教区的管理机构。一年开若干次会,检讨该区教会工作,同意任命新教士,选举牧师团做为郡教区日常管理机构,而牧师团的牧师称为执事牧师。
    牧师会再从牧师团里选举产生主教,主教组成主教会议是州教区的管理机构,也是一年若干次会议,检讨教会工作和任命新牧师,选举主教团做为州教区日常管理机构,主教团的主教称为执事主教。
    主教会议再选举产生大主教,大主教会议是圣教最高管理机构,和其他两级会议机构一样的职能,而曾华以先知明王的身份从大主教会议中任命七名红袍大主教组成大主教团,成为圣教最高日常管理机构。
    除了这些框架之外还有非常详细的条款,例如教会没有自己的财产,因为他们所有的钱财都是教民捐赠的。所以神职人员除了领有固定的薪水维持家庭之用外,对教堂等教会固定资产并无所有权,只有管理权。教会的财富全部集中在教会共金会,而且这笔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做为州教会的基金委托州教会共金会管理运作,做州教区以下各级教会日常开支所用。另一部分被集中在教会总共金会里,由大主教团掌握,用于大神庙等“高级别”教堂的维护以及大主教会议等机构和人员的开支,还有用于扩张传教等其他用途。
    在曾华颂布的法规中,教会使用的任何一笔钱不但都必须通过牧师会、主教会议和大主教会议的审核,而且还受到官府的审计机构的管辖,官府有权审计教会的收支,依法进行监督和惩戒,并公示于众。
    由于曾华的身份,圣教不管怎么样都必须接受这个条款,而且教会也完全接受了,做为准则公布于世。范哲等大主教团成员还编制了《圣教神职人员准则》,交由曾华以先知明王的名义颂布。
    这准则完全按照《圣教教会组织法则》的原则来制定,非常详细地规定了神职人员必须以身服侍上帝,因此不得纳妾,不得揽财、不得介入世俗事务等。这部准则最重要的核心除了神职人员只是引导和帮助教民信奉上帝,并没有权力和能力却传达上帝的“旨意”(因为话都让先知曾华说完了),所以他们不能擅自解释圣典以外,更重要的是规定神职人员必须和世俗事务划清界限,严禁介入其中。
    曾华以北府首脑的名义发表《圣教法令》、《圣教教会组织法则》和以教会首脑的名义发布《圣教神职人员准则》是有深意的,他就是要通过这个方式向世人以及后人宣布,教会与世俗政权是严格分开的,教会不绝对能影响到世俗政权,而世俗政权却能影响到教会。

章节目录

华夏立国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曾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曾鄫并收藏华夏立国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