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粮在厨房做了一碗米酿甜汤,因为家里没有了蔗糖,就放了几勺子红糖,虽然比不上蔗糖的甘甜,倒也有一股子浓郁的甜香。
因帆哥儿今儿个调皮不好好写大字,被良氏狠狠地打了好几下手心,这会儿正被关在他自个儿的房间里念书写字,米粮看他焉哒哒的,就特意做了这一小碗的米酿甜汤来哄他开心。
当然,这都是背着良氏做的,要是被良氏知道了她又拿家里的粮食来做这么精致的小吃,还不一个巴掌拍到她的脑门儿上,并上演一番什么叫做“河东狮吼”。
米粮做贼一般在帆哥儿的屋子外头瞧了瞧,没看见良氏,这才往屋子里头走去,帆哥儿正低垂着脑袋收拾学具。
米粮进去后左右环顾一下,见良氏也没在屋子里头,便问道:“阿娘哩?她不是在这里守着你写字么,怎么这会儿不见了。”
“阿娘刚走,阿娘守着我把大字写完了,就走了。”帆哥儿说着,指了指地窖的方向,道:“我瞧着应该是去那里了。”
米粮这才放心下来,忙向帆哥儿招手道:“帆哥儿,快过来,我给你煮了米酿甜汤。”
米粮的话音刚一落下,帆哥儿也不顾手上的学具了,小炮竹一般跑了过来,在米粮周围看了又看,没瞧见米酿甜汤,急急地问道:“阿姐,米酿甜汤呢?我的米酿甜汤呢?”
米粮被帆哥儿这一副馋嘴的模样逗得“噗嗤”一笑,拍了拍他的脑袋,笑道:“我放在厨房里哩,阿娘在这里,我可不敢端过来,被阿娘晓得了,我可是要挨一顿好打的。”
帆哥儿小鸡啄米一般点着小脑袋,拍胸脯保证道:“我一定会保密的,决不让阿娘知道了,我偷偷地吃。”
小孩子头顶的发丝软软的,米粮摸着也跟着软进了心里,她的阿弟果然是个小萌物,真的好喜欢o(n_n)o~
米粮帮着帆哥儿快速地收拾好了学具,姐弟俩背着良氏偷偷地往厨房溜去。
帆哥儿吃过米酿甜汤,又馋嘴的把碗都舔干净,米粮汗颜地看着干干净净的碗,打趣道:“这下可好了,我都不用去洗碗了。”
帆哥儿也不觉羞,还露着牙齿朝着她甜甜地笑,米粮瞬间就倒戈了。
她点着他的额头,笑道:“你个小机灵鬼,就知道讨好卖乖,都不知道你这个性子是跟谁学的。嘴这么甜,是不是每天都背着我们偷吃糖了。”
米粮这么说也是有故事的,帆哥儿是个小吃货,从他很小的时候她就发现了。
那时候,一两岁的帆哥儿,牙都还没有长全,见了米丰给米粮买糖,就伸手讨吃的,还会趁着米粮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拿了糖藏了起来慢慢吃。
帆哥儿摇头道:“才没有哩,阿娘都好久没有买糖回来吃了。”
现实的生活,已经让良氏进入了紧张的状态,在生活上自然也没有以前那么照顾孩子了。
姐弟俩围着厨房里的桌子坐着说了会儿话,帆哥儿趁机对米粮发了好多的牢骚,米粮细心地听着。
末了,她才劝帆哥儿道:“你平日里要乖乖的,知道么,阿爹没在家,好多人都瞧着我们家哩,阿娘心里烦,有时候对你就凶了很多,但阿娘还是很疼你的,要不然也不会一直管着你了。”
帆哥儿似懂非懂,眼神困惑地看着米粮。
米粮又打比方道:“上次你的那只小黄鸡还记得不。”
帆哥儿点点头。
小黄鸡是帆哥儿养的宠物,就像旁人养猫狗一样,只不过他养的是一只小鸡罢了,就为了这只米粮没有的小黄鸡,他还得意了好久,觉着阿娘还是最喜欢他,不喜欢阿姐。
“你看,阿娘只给你买了小黄鸡,我都没有。还有你的那只小豪笔,全家是不是只你有,我和阿爹都没有……可见在阿娘的心里最喜欢的还是你,我和阿爹都要靠后哩。阿娘这么喜欢你,你是不是要事事都听阿娘的话,做一个听话的好小孩,长大以后好好孝顺她。”
米粮七绕八绕,帆哥儿听得眼睛直冒圈圈,小小的他心里虽然觉着哪里不对,又反驳不了米粮的话。
是以,当米粮最后问话的时候,他下意识地点头同意道:“是哩,阿姐说得对……”还跟着米粮许下了好多的诺言,他虽然还只是个小孩子,但先生说过:“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他心里早就觉着自个儿长大后是要做君子的,虽然他还不明白君子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但光是听起来就很好的样子,又是先生说的,定是好东西错不了了。既然如此,他现下许下的诺言都是要遵守的,要不然就不能称为君子了。
是以,我们小小的帆哥儿,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被他狠心的阿姐给坑了还不自知……长大后每每想起来,也只能苦笑以对。
姐弟俩说了好一会儿的话,米粮觉着差不多了,把眼冒圈圈的帆哥儿赶到院子里去玩,自个儿开始准备晚饭。
自从王婆子走后,厨房的事情就被米粮接手了,她做的东西好吃,大家也都爱吃,良氏见状,索性让米粮执了大勺子,就权当是她出嫁前的历练了。
米粮正摊着大饼,她们家这一段时间晚饭都是吃的葱花饼,这东西不费材料、不费油,味道还不错,大家都爱吃。
米粮正忙着,忽然听见帆哥儿撕心裂肺的哭声,手上的锅铲一个没握住掉在了地上,心里一跳一跳的,也顾不上还煎在锅上的饼了,飞快地朝着帆哥儿的方向跑去。
米粮到的时候,良氏也刚到,身上套一个罩衣,灰扑扑的,早就看不出了之前的颜色。
她原本正在地窖里收拾、归纳东西,忽听了帆哥儿的哭声才急忙从地窖里爬了出来。
“这是怎么了?”良氏急忙问道。
她上前一把把帆哥儿搂进怀里,帆哥儿只是捂着脑袋哭,还一个劲儿地喊疼。
米粮忙拨开帆哥儿自个儿捂着的地方,一看吓一跳,居然被砸出血了,米粮心里一阵发紧,这到底是哪个天杀的,居然对一个小孩子做出这样的狠心的事情来。
良氏自然也是看见了,她“哎呀”一声惊呼出声,红着眼眶恨道:“这到底是哪个杀才做的,对一个小孩子下手,不要良心了么!”
米粮心疼帆哥儿,忙拉了良氏道:“阿娘,这些事情先放下,家里不是有一瓶黄道益么,上次阿爹的手被伤了就是黄道益治好的,你放哪儿了,快拿出来给帆哥儿抹一抹。”
良氏忙抱了帆哥儿进屋去给他抹药,米粮有心跟去,又记起厨房还烧着火,脚步生生改了方向,先去把厨房的东西收拾好了,才又往良氏的屋子走去。
此时帆哥儿已经止住了哭声,蜷缩在良氏的怀里,小身子一抽一抽的,看起来可怜极了。
米粮安慰他,问道:“帆哥儿莫哭,阿姐给你出气去。你还记不记得是什么东西砸了你,是从哪里砸进来的,怎么会砸到你的呢?”
帆哥儿得了安慰,又抹了药,虽然还是疼,但还在他能够忍受的范围,这会儿听了米良问话,闪着一对大眼睛眨巴眨巴想了一会儿才道:“我在院子里玩儿,有东西落到我头上,好疼。”
这是他能够组织出来的最好的语言了。
米粮想了想,同良氏说道:“阿娘,你照顾帆哥儿,我去院子里看看。”
良氏一听米粮的话就知道她想要去干什么,自然不会阻止,还嘱咐她道:“仔细寻寻,看是个什么东西。”又叹气道:“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还有一点怀疑,良氏没有说出来,她怀疑有人想要找他们家的麻烦,毕竟米家最近倒霉的事情太多了,由不得她不多想。
米粮在院子找了好几遍,终于在院角找到一块带血的石头,让人惊讶的是,石头上居然还绑着一根白色的带子。
她捡起石头取下带子放在手里,上面用炭笔歪歪扭扭地写着:“当心,有人要害米家”几个字。
几个字在米粮的心里泛起了惊涛骇浪,这是有人在像她们家示警,还只是一个恶作剧……
米粮翻看着手里的布带。
并不是什么名贵的布料,也不规则,像是谁随便从身上扯的一条下来,只是看布带完全看不出什么东西来。
米粮又看向院墙,这面墙外头是一个小巷子,仅仅只能容纳下一个小孩子的身形,还长满了青苔,滑腻腻的,一个不留心就会滑到,平日里都是没有人会去的。
另一边紧邻着林家,若是林家想要给他们家送信示警,根本就不用扔石头绑布带,他们会亲自上门,可见这石头并不是林家人扔过来的。
米粮一时间有些疑惑,她甚至搬了长梯过来爬上墙头看了一下。
常年累积下来的青苔明显有被人踩踏的痕迹,可见这石头是被人从这小巷子扔进来的,而且看青苔被踩踏的大小,对方还只是一个小孩子,或者是……身量不大的侏儒……
因帆哥儿今儿个调皮不好好写大字,被良氏狠狠地打了好几下手心,这会儿正被关在他自个儿的房间里念书写字,米粮看他焉哒哒的,就特意做了这一小碗的米酿甜汤来哄他开心。
当然,这都是背着良氏做的,要是被良氏知道了她又拿家里的粮食来做这么精致的小吃,还不一个巴掌拍到她的脑门儿上,并上演一番什么叫做“河东狮吼”。
米粮做贼一般在帆哥儿的屋子外头瞧了瞧,没看见良氏,这才往屋子里头走去,帆哥儿正低垂着脑袋收拾学具。
米粮进去后左右环顾一下,见良氏也没在屋子里头,便问道:“阿娘哩?她不是在这里守着你写字么,怎么这会儿不见了。”
“阿娘刚走,阿娘守着我把大字写完了,就走了。”帆哥儿说着,指了指地窖的方向,道:“我瞧着应该是去那里了。”
米粮这才放心下来,忙向帆哥儿招手道:“帆哥儿,快过来,我给你煮了米酿甜汤。”
米粮的话音刚一落下,帆哥儿也不顾手上的学具了,小炮竹一般跑了过来,在米粮周围看了又看,没瞧见米酿甜汤,急急地问道:“阿姐,米酿甜汤呢?我的米酿甜汤呢?”
米粮被帆哥儿这一副馋嘴的模样逗得“噗嗤”一笑,拍了拍他的脑袋,笑道:“我放在厨房里哩,阿娘在这里,我可不敢端过来,被阿娘晓得了,我可是要挨一顿好打的。”
帆哥儿小鸡啄米一般点着小脑袋,拍胸脯保证道:“我一定会保密的,决不让阿娘知道了,我偷偷地吃。”
小孩子头顶的发丝软软的,米粮摸着也跟着软进了心里,她的阿弟果然是个小萌物,真的好喜欢o(n_n)o~
米粮帮着帆哥儿快速地收拾好了学具,姐弟俩背着良氏偷偷地往厨房溜去。
帆哥儿吃过米酿甜汤,又馋嘴的把碗都舔干净,米粮汗颜地看着干干净净的碗,打趣道:“这下可好了,我都不用去洗碗了。”
帆哥儿也不觉羞,还露着牙齿朝着她甜甜地笑,米粮瞬间就倒戈了。
她点着他的额头,笑道:“你个小机灵鬼,就知道讨好卖乖,都不知道你这个性子是跟谁学的。嘴这么甜,是不是每天都背着我们偷吃糖了。”
米粮这么说也是有故事的,帆哥儿是个小吃货,从他很小的时候她就发现了。
那时候,一两岁的帆哥儿,牙都还没有长全,见了米丰给米粮买糖,就伸手讨吃的,还会趁着米粮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拿了糖藏了起来慢慢吃。
帆哥儿摇头道:“才没有哩,阿娘都好久没有买糖回来吃了。”
现实的生活,已经让良氏进入了紧张的状态,在生活上自然也没有以前那么照顾孩子了。
姐弟俩围着厨房里的桌子坐着说了会儿话,帆哥儿趁机对米粮发了好多的牢骚,米粮细心地听着。
末了,她才劝帆哥儿道:“你平日里要乖乖的,知道么,阿爹没在家,好多人都瞧着我们家哩,阿娘心里烦,有时候对你就凶了很多,但阿娘还是很疼你的,要不然也不会一直管着你了。”
帆哥儿似懂非懂,眼神困惑地看着米粮。
米粮又打比方道:“上次你的那只小黄鸡还记得不。”
帆哥儿点点头。
小黄鸡是帆哥儿养的宠物,就像旁人养猫狗一样,只不过他养的是一只小鸡罢了,就为了这只米粮没有的小黄鸡,他还得意了好久,觉着阿娘还是最喜欢他,不喜欢阿姐。
“你看,阿娘只给你买了小黄鸡,我都没有。还有你的那只小豪笔,全家是不是只你有,我和阿爹都没有……可见在阿娘的心里最喜欢的还是你,我和阿爹都要靠后哩。阿娘这么喜欢你,你是不是要事事都听阿娘的话,做一个听话的好小孩,长大以后好好孝顺她。”
米粮七绕八绕,帆哥儿听得眼睛直冒圈圈,小小的他心里虽然觉着哪里不对,又反驳不了米粮的话。
是以,当米粮最后问话的时候,他下意识地点头同意道:“是哩,阿姐说得对……”还跟着米粮许下了好多的诺言,他虽然还只是个小孩子,但先生说过:“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他心里早就觉着自个儿长大后是要做君子的,虽然他还不明白君子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但光是听起来就很好的样子,又是先生说的,定是好东西错不了了。既然如此,他现下许下的诺言都是要遵守的,要不然就不能称为君子了。
是以,我们小小的帆哥儿,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被他狠心的阿姐给坑了还不自知……长大后每每想起来,也只能苦笑以对。
姐弟俩说了好一会儿的话,米粮觉着差不多了,把眼冒圈圈的帆哥儿赶到院子里去玩,自个儿开始准备晚饭。
自从王婆子走后,厨房的事情就被米粮接手了,她做的东西好吃,大家也都爱吃,良氏见状,索性让米粮执了大勺子,就权当是她出嫁前的历练了。
米粮正摊着大饼,她们家这一段时间晚饭都是吃的葱花饼,这东西不费材料、不费油,味道还不错,大家都爱吃。
米粮正忙着,忽然听见帆哥儿撕心裂肺的哭声,手上的锅铲一个没握住掉在了地上,心里一跳一跳的,也顾不上还煎在锅上的饼了,飞快地朝着帆哥儿的方向跑去。
米粮到的时候,良氏也刚到,身上套一个罩衣,灰扑扑的,早就看不出了之前的颜色。
她原本正在地窖里收拾、归纳东西,忽听了帆哥儿的哭声才急忙从地窖里爬了出来。
“这是怎么了?”良氏急忙问道。
她上前一把把帆哥儿搂进怀里,帆哥儿只是捂着脑袋哭,还一个劲儿地喊疼。
米粮忙拨开帆哥儿自个儿捂着的地方,一看吓一跳,居然被砸出血了,米粮心里一阵发紧,这到底是哪个天杀的,居然对一个小孩子做出这样的狠心的事情来。
良氏自然也是看见了,她“哎呀”一声惊呼出声,红着眼眶恨道:“这到底是哪个杀才做的,对一个小孩子下手,不要良心了么!”
米粮心疼帆哥儿,忙拉了良氏道:“阿娘,这些事情先放下,家里不是有一瓶黄道益么,上次阿爹的手被伤了就是黄道益治好的,你放哪儿了,快拿出来给帆哥儿抹一抹。”
良氏忙抱了帆哥儿进屋去给他抹药,米粮有心跟去,又记起厨房还烧着火,脚步生生改了方向,先去把厨房的东西收拾好了,才又往良氏的屋子走去。
此时帆哥儿已经止住了哭声,蜷缩在良氏的怀里,小身子一抽一抽的,看起来可怜极了。
米粮安慰他,问道:“帆哥儿莫哭,阿姐给你出气去。你还记不记得是什么东西砸了你,是从哪里砸进来的,怎么会砸到你的呢?”
帆哥儿得了安慰,又抹了药,虽然还是疼,但还在他能够忍受的范围,这会儿听了米良问话,闪着一对大眼睛眨巴眨巴想了一会儿才道:“我在院子里玩儿,有东西落到我头上,好疼。”
这是他能够组织出来的最好的语言了。
米粮想了想,同良氏说道:“阿娘,你照顾帆哥儿,我去院子里看看。”
良氏一听米粮的话就知道她想要去干什么,自然不会阻止,还嘱咐她道:“仔细寻寻,看是个什么东西。”又叹气道:“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还有一点怀疑,良氏没有说出来,她怀疑有人想要找他们家的麻烦,毕竟米家最近倒霉的事情太多了,由不得她不多想。
米粮在院子找了好几遍,终于在院角找到一块带血的石头,让人惊讶的是,石头上居然还绑着一根白色的带子。
她捡起石头取下带子放在手里,上面用炭笔歪歪扭扭地写着:“当心,有人要害米家”几个字。
几个字在米粮的心里泛起了惊涛骇浪,这是有人在像她们家示警,还只是一个恶作剧……
米粮翻看着手里的布带。
并不是什么名贵的布料,也不规则,像是谁随便从身上扯的一条下来,只是看布带完全看不出什么东西来。
米粮又看向院墙,这面墙外头是一个小巷子,仅仅只能容纳下一个小孩子的身形,还长满了青苔,滑腻腻的,一个不留心就会滑到,平日里都是没有人会去的。
另一边紧邻着林家,若是林家想要给他们家送信示警,根本就不用扔石头绑布带,他们会亲自上门,可见这石头并不是林家人扔过来的。
米粮一时间有些疑惑,她甚至搬了长梯过来爬上墙头看了一下。
常年累积下来的青苔明显有被人踩踏的痕迹,可见这石头是被人从这小巷子扔进来的,而且看青苔被踩踏的大小,对方还只是一个小孩子,或者是……身量不大的侏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