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鱼之光
活鱼之光人类作为陆生动物,在醒着的时候就已经习惯于光亮,因此对那种必须面对无休止黑暗的生活方式毫无感知。然而如果没有发光生物体的话,在大洋深处的生活就是在无边的黑暗中。请不要把这种生物发光和磷光或荧光混为一谈,所谓磷光或荧光是通过“激发”或“刺激”晶体,由非活性物质所产生的光,而生物发光却是在活着的生物体内由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光,这种物质通常是指虫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这类化合物。陆地上也有生物发光现象,最好的例子便是在夜空中闪光的萤火虫,或是在森林里的地面上发光的真菌。而淡水鱼类却没有这种生物发光现象。就生物发光强度和多样性而言,都以海生物种为最。
在现存的20000余个鱼类物种中,有1000~1500个物种能进行生物发光,其中包括6种生活在中部和海洋底部(底栖)的鲨鱼物种属,以及近190种海生硬骨鱼物种属,不过尚未发现七鳃鳗、盲鳗和肺鱼具有这种功能。这种现象最常见于灯笼鱼(灯笼鱼科)、圆罩鱼(钻光鱼科)以及几种有须龙鱼(巨口鱼科)的几个亚科(譬如无鳞黑龙鱼亚科、柔骨鱼亚科或松颌鱼、蝰鱼亚科),还有平头鱼、管肩鱼(管肩鱼科)和琵琶鱼(多个物种科)。几个浅水和底栖物种科中也有能产生生物发光的物种,它们易于被人们捕获并进行研究,因此人们对它们的生活习性与生理特征了解得较为清楚,这其中便包括马鱼、狗腰或三角仔(科)、灯眼鱼(灯颊鲷科)、松果鱼(松球鱼科)、蟾鱼(蟾鱼科)物种以及数种天竺鲷(天竺鲷科)。
树须科的印度须角正伸出发光的诱饵。该科物种的喉部伸出悬挂的触须,能发出光亮。
图为深海斧鱼(银斧鱼属)复杂的发光器官,图中所示是其常见的发光器官类型。发光器官产生的光被有色细胞部分过滤后,又被反射层返回晶状体,有时发出的光被过滤后会导致颜色的改变。
它们的发光源及其相关化学机制可简单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那些拥有能自发光的发光器官的物种,这些器官通常是排列成行的特殊结构,由高度发达的晶状体、反射器和有色屏组成。皮肤上的发光器官能通过发光(产生光的)细胞产生光亮,并通过晶状体和角膜状表皮(透明的皮肤组织)将光亮反射出去。平鳍蟾鱼的腹部有800多个发光器官,能产生柔和的光亮,有时甚至能发出强光,它们能慢慢调节光的强度,使之与投射在沙质水底的月光融为一体。
第二类是那些拥有发光细菌共生体的物种,这类共生体是指能与其鱼类宿主和谐相处的细菌。这些细菌生存于宿主的复杂器官中,依靠宿主的营养而生,同时为宿主产生更为明亮的光。鱼类不能控制这种外来(在外部产生)光亮的强度,也不能对细菌发出的光进行调整。针对这一不利之处,鱼类宿主便进化出一些十分有趣的机制,譬如有的鱼类有盖结构,当细菌发出的光成为宿主的阻碍或宿主不需要这些光时,就能用盖将其掩盖住。
那么鱼类的生物发光又有什么作用呢?对于大多数深海鱼类来说,这其实是一种反照明的伪装方式。在清澈的热带水域里,即使是在1000米的深度,灯笼鱼都会被自上而下的光照得清清楚楚,从而会被向上觅食的捕食者发现。但由于灯笼鱼身体下侧的几排发光器官能发出微光,就能抵消它们的投影,从而使灯笼鱼如同“消失”了一般。灯笼鱼身体其他部位的发光器官则可彰显其物种和性别。奇巨口鱼、巨口鱼和柔骨鱼的大型眼底发光器官(位于眼睛之下的器官)能发出红光,它们还有对红色十分敏感的视网膜,因此能像“红外线夜视镜”一样来捕食那些只能看见蓝绿色光的猎物。生物发光在深海中的作用还包括诱惑猎物,譬如很多无鳞黑龙鱼长长的发光颌须,以及琵琶鱼由背部第一根背鳍刺尾部发育而成的发光饵(诱饵)。此外,生物发光还可负责掩护,人们推测平头鱼以及某些长尾鳕或鼠尾鳕(鼠尾鳕科)能像乌贼和章鱼一样,对敌人喷出一团发光的雾并借机逃逸。
由于有了配备潜水装备的夜间水底观测者以及各水族馆收集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人们对浅水鱼类的生物发光特性才有了更深的了解。
松果鱼(日本松球鱼和澳洲光颌松球鱼)栖息在浅水中,它们显然是利用其嘴和颌中的发光器官来诱捕夜间活动的甲壳类动物。利用生物发光的完美典范是色盲的灯眼鱼,这种栖息在礁石附近的黑色小鱼眼睛下都有许多发光器官,所发出的强光30米开外都能看到。在夜晚的微光中,它们从深海游至礁石边觅食,待到天亮时分又躲入礁石深处的凹槽里。它们的生物光有多种用途,能用于觅食、吸引猎物、个体交流以及躲避敌人。灯眼鱼能开合发光器官上的黑色眼皮状结构,或能将整个发光器官在黑囊中旋转,从而产生持续的闪光。灯眼鱼所发出的光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
以上关于生物发光的简单介绍反映了人们对夜间海洋中生命的了解是何等有限。随着人类深入到夜间深海能力的增强,必定能发现更多与生物发光有关的奇特行为模式,届时人类的知识必会得到极大的扩展。
断齿黑星衫鱼的侧翼和下侧都有黯淡的发光斑点,通过紫外线拍摄的这一特殊物种的照片上,显示了它们身体和触须上的荧光发光器官。
在现存的20000余个鱼类物种中,有1000~1500个物种能进行生物发光,其中包括6种生活在中部和海洋底部(底栖)的鲨鱼物种属,以及近190种海生硬骨鱼物种属,不过尚未发现七鳃鳗、盲鳗和肺鱼具有这种功能。这种现象最常见于灯笼鱼(灯笼鱼科)、圆罩鱼(钻光鱼科)以及几种有须龙鱼(巨口鱼科)的几个亚科(譬如无鳞黑龙鱼亚科、柔骨鱼亚科或松颌鱼、蝰鱼亚科),还有平头鱼、管肩鱼(管肩鱼科)和琵琶鱼(多个物种科)。几个浅水和底栖物种科中也有能产生生物发光的物种,它们易于被人们捕获并进行研究,因此人们对它们的生活习性与生理特征了解得较为清楚,这其中便包括马鱼、狗腰或三角仔(科)、灯眼鱼(灯颊鲷科)、松果鱼(松球鱼科)、蟾鱼(蟾鱼科)物种以及数种天竺鲷(天竺鲷科)。
树须科的印度须角正伸出发光的诱饵。该科物种的喉部伸出悬挂的触须,能发出光亮。
图为深海斧鱼(银斧鱼属)复杂的发光器官,图中所示是其常见的发光器官类型。发光器官产生的光被有色细胞部分过滤后,又被反射层返回晶状体,有时发出的光被过滤后会导致颜色的改变。
它们的发光源及其相关化学机制可简单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那些拥有能自发光的发光器官的物种,这些器官通常是排列成行的特殊结构,由高度发达的晶状体、反射器和有色屏组成。皮肤上的发光器官能通过发光(产生光的)细胞产生光亮,并通过晶状体和角膜状表皮(透明的皮肤组织)将光亮反射出去。平鳍蟾鱼的腹部有800多个发光器官,能产生柔和的光亮,有时甚至能发出强光,它们能慢慢调节光的强度,使之与投射在沙质水底的月光融为一体。
第二类是那些拥有发光细菌共生体的物种,这类共生体是指能与其鱼类宿主和谐相处的细菌。这些细菌生存于宿主的复杂器官中,依靠宿主的营养而生,同时为宿主产生更为明亮的光。鱼类不能控制这种外来(在外部产生)光亮的强度,也不能对细菌发出的光进行调整。针对这一不利之处,鱼类宿主便进化出一些十分有趣的机制,譬如有的鱼类有盖结构,当细菌发出的光成为宿主的阻碍或宿主不需要这些光时,就能用盖将其掩盖住。
那么鱼类的生物发光又有什么作用呢?对于大多数深海鱼类来说,这其实是一种反照明的伪装方式。在清澈的热带水域里,即使是在1000米的深度,灯笼鱼都会被自上而下的光照得清清楚楚,从而会被向上觅食的捕食者发现。但由于灯笼鱼身体下侧的几排发光器官能发出微光,就能抵消它们的投影,从而使灯笼鱼如同“消失”了一般。灯笼鱼身体其他部位的发光器官则可彰显其物种和性别。奇巨口鱼、巨口鱼和柔骨鱼的大型眼底发光器官(位于眼睛之下的器官)能发出红光,它们还有对红色十分敏感的视网膜,因此能像“红外线夜视镜”一样来捕食那些只能看见蓝绿色光的猎物。生物发光在深海中的作用还包括诱惑猎物,譬如很多无鳞黑龙鱼长长的发光颌须,以及琵琶鱼由背部第一根背鳍刺尾部发育而成的发光饵(诱饵)。此外,生物发光还可负责掩护,人们推测平头鱼以及某些长尾鳕或鼠尾鳕(鼠尾鳕科)能像乌贼和章鱼一样,对敌人喷出一团发光的雾并借机逃逸。
由于有了配备潜水装备的夜间水底观测者以及各水族馆收集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人们对浅水鱼类的生物发光特性才有了更深的了解。
松果鱼(日本松球鱼和澳洲光颌松球鱼)栖息在浅水中,它们显然是利用其嘴和颌中的发光器官来诱捕夜间活动的甲壳类动物。利用生物发光的完美典范是色盲的灯眼鱼,这种栖息在礁石附近的黑色小鱼眼睛下都有许多发光器官,所发出的强光30米开外都能看到。在夜晚的微光中,它们从深海游至礁石边觅食,待到天亮时分又躲入礁石深处的凹槽里。它们的生物光有多种用途,能用于觅食、吸引猎物、个体交流以及躲避敌人。灯眼鱼能开合发光器官上的黑色眼皮状结构,或能将整个发光器官在黑囊中旋转,从而产生持续的闪光。灯眼鱼所发出的光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
以上关于生物发光的简单介绍反映了人们对夜间海洋中生命的了解是何等有限。随着人类深入到夜间深海能力的增强,必定能发现更多与生物发光有关的奇特行为模式,届时人类的知识必会得到极大的扩展。
断齿黑星衫鱼的侧翼和下侧都有黯淡的发光斑点,通过紫外线拍摄的这一特殊物种的照片上,显示了它们身体和触须上的荧光发光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