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鱼
    体貌特征
    茴鱼(grayling,拉丁文名:thymallusthymallus)非常容易识别,不会和其他任何鱼种混淆,因为它的外形极具特色。茴鱼有着十分漂亮的船帆状背鳍和带有精美的紫色条纹的流线型身体。茴鱼的侧翼上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点,每条茴鱼身体上的斑点都有所不同,这有点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指纹一样,这是识别每一条茴鱼的特有标志。作为鳟鱼家族的成员之一,茴鱼有着肥厚的背鳍和一片刀叉样的尾鳍。在背鳍和尾鳍的上叶之间,有一个凸起的小结节。茴鱼有着小巧的头部,整体看上去尖尖的,牙齿细小而紧密,茴鱼就是用这细小紧密的牙齿来咬碎食物的。茴鱼有着一种奇特的味道,这正是它的拉丁文名“thymallus”的由来,也正是它的味道鲜美的原因。
    分布
    茴鱼喜欢生活在水流湍急的水域中,而它的大背鳍也有助于对抗湍急的流水。它们在水质纯净的大型浅溪流中生活,并且与鳟鱼共同生活。不幸的是,像茴鱼这种外表如此美丽的鱼种对水污染是非常敏感的,因此它们不能大范围地繁殖,只能生活在特定的水域。
    垂钓知识
    垂钓季节
    6月至来年3月
    食性
    昆虫,小的甲壳类动物,鱼苗和水蜗牛
    垂钓技巧
    最适合在冬天清澈的水域中用飞蝇做饵垂钓。垂钓时,时不时地把浮漂往回拉让饵料刚好位于水面下
    小型的茴鱼和茴鱼在水位比较浅、水流湍急的水域成群地生活着;而体型大一点的茴鱼更趋向于生活在急流和缓流的交汇处。真正的标本茴鱼则和其他鱼种一样,生活在水流比较平缓的深水水域中,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茴鱼不需要消耗过多的能量便能平静、慵懒地生活着。
    体型
    茴鱼体型通常不会很大,一条0.45千克的茴鱼就很值得钓者去垂钓,重达0.91千克的茴鱼可以称得上是很好的标本鱼。
    习性和食性
    茴鱼的天然食物有小型甲壳类动物、某些昆虫的蛹、水蜗牛、鱼苗以及游过它身边的任何昆虫。茴鱼喜欢在河底生活,但是在昆虫的蛹孵化成成虫的时节,它们也喜欢游到上层水域觅食。它们喜欢群居,这与斜齿鳊、鲮鱼、白鲑不同,淡水钓者们不可能用普通的饵料把它们钓上来。一旦在某个水域成群聚居,它们就会一直在那里生活直到它们准备迁徙为止。对钓者来说,最好先搞清楚茴鱼的聚居地,然后再设法投饵垂钓。
    茴鱼全年都需捕食,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其食欲最强,而在这种寒冷的季节其他鱼种大概只有鲮鱼还需吃食。在冬季,茴鱼喜欢成群聚集在一起,个别的茴鱼喜欢在水面附近活动,它们时不时地从水中跃起,然后落入水中,溅起层层浪花。对钓者来说,这正是寻找茴鱼的一个很好的信号。飞蝇是茴鱼最喜欢的食物,所有用来钓鳟鱼的方法都可以用来钓茴鱼。昆虫的蛹不管是单个的还是以几个为一组的蛹都是垂钓茴鱼的好饵料。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茴鱼会以浮在水面上的飞蝇饵为食,在冬季飞蝇是最传统的饵料,不管是湿飞蝇还是干飞蝇都值得一试。如果你想用淡水钓法来钓茴鱼,那么使用肉蛆作饵料和普通的钓线来钓茴鱼,效果很不错。钓茴鱼时,使用浮漂是最好的钓法。一般来说,一开始,茴鱼喜欢在水底觅食,但是随着食物越来越少,各类鱼对食物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此时茴鱼就会被迫游到各个水层觅食。但是对成群的大茴鱼来说情况却不是这样的,大茴鱼喜欢在水底来回游动,摄取任何经过它们身边的海底生物。这些大茴鱼特别喜欢捕食蚯蚓,钓时隔一段时间用大蚯蚓来替代肉蛆,把浮漂投到比普通垂钓时更深的水域是一种非常好的钓法。
    任何大小的茴鱼都喜欢以水生蛆为食,而且对移动的饵料反应很强烈。垂钓时慢慢地把浮漂往回收,饵料就会在水中摆动起来,这样会提高茴鱼的上钩率。
    两条质量上等的茴鱼
    在水中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茴鱼的大背鳍。

章节目录

鱼:全世界300种鱼的彩色图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朱立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朱立春并收藏鱼:全世界300种鱼的彩色图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