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鲤、鲇鱼、鲤鱼及其同类
脂鲤、鲇鱼、鲤鱼及其同类鲤鱼、鲇鱼、脂鲤、鱼、鳅鱼及其同类是欧亚和北美主要的淡水鱼类,在非洲和南美也同样如此。(只有鲇鱼是澳大利亚的本地物种。)这其中约有6500个物种主要都是淡水鱼类,只有鲇鱼的2个科和鲤科的1个物种栖息在海中,也有少数几个属的物种会在咸水中栖息一段时间。
专家们将这些物种划分为数个主要类群(尽管人们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仍然存有许多争议),而来自婆罗洲的低唇鱼的归属却仍是一个谜团,尽管有的专家确信它应属于河鳅(爬鳅科),但看来似乎找不到特别适合它的一个类群。
种类多样,数量繁多
分类和形态
骨鳔总目分为2个系列:骨鳔系和无耳鳔系,其中前者包括的物种数量是后者的200倍。骨鳔系具有2个主要的一致特征:首先,当它们受到威胁时,大多能从皮肤的腺体中分泌出“警报物质”或信息素,从而引起其他骨鳔系物种的警觉。有厚甲的鲇鱼科物种并不具有这种警报物质,这是容易理解的,但令人费解的是,某些穴居脂鲤和鲤科物种居然也没有这类物质。
骨鳔系的第2个特征是韦伯氏器,即鱼类前端少量精细的椎骨(单个脊椎骨)所形成的一系列杠杆,也称鳔骨,能将鳔收到的压缩高频声波传送至内耳。由此可见骨鳔系具有敏锐的听力。至今尚无人知晓究竟它们是如何进化出这类“助听”结构的,但无耳鳔系所具有的“头肋”可能就是这种“助听”机制的原型,可以借此对韦伯氏器的来源一探究竟吧。
图为从上往下看的韦伯氏器,它是骨鳔系中许多鱼类的特有器官,能将鳔中产生的波动传输至内耳,极大地提高了鱼类的听觉能力。
无耳鳔系是一个物种各异、就某种程度而言也不尽一致的类群。牛奶鱼(虱目鱼科的唯一物种)是一种栖息在东南亚的食用鱼类,它们酷似有银色小鳞的大型鲱鱼,但却没有腹部鳞甲(“鳞板”)。许多地区都在鱼池中密集饲养牛奶鱼。它们能长至1米多长,也能适应不同盐度的水域。
鼠是其所属科(鼠科)中的唯一物种,它们栖息在温带及热带印度洋——太平洋的浅水域中,身体细长,有长吻,嘴位于腹部,无鳔。人们曾在加拿大的阿尔伯达发现了一个可能是鼠近族的化石。
与鼠不同的是,栖息在西非淡水中的铰嘴鱼或枕枝鱼的嘴位于背部,能伸展为短潜望镜。它们的鳔被分为数个小单元,能呼吸大气。当其长至15厘米长以上时,便局限在尼日尔和扎伊尔盆地的部分区域生活。
无耳鳔系还包括克奈鱼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物种(克奈鱼科),它们是栖息在热带和非洲尼罗河流域淡水中的小型淡水生物种,以藻类为食。它们呈明显的两性二态性,雄性的厣或鳃盖上有一个特殊的星号,但其作用尚不为人知。克罗麦鱼属和油奈氏鱼属都是性早熟物种,即它们在保持幼态体形的时候就已经达到性成熟了。部分专家认为这两属都属于克奈鱼,其他专家则将其视为一个单独的物种科。克罗麦鱼和油奈氏鱼都是栖息在西非河流的小型透明鱼类(这与其邻近科的物种不同),无鳞,无侧线。
脂鲤、鲇鱼、鲤鱼和新世界刀鱼都是非常成熟的物种类群,它们高度融合了其旧有的特质和极度激进的进化特征,同时它们所包含的物种多种多样,适应性极强,因而导致对其物种的分类十分困难。它们虽十分常见,但也是谜一样的类群。
脂鲤及其相关物种
脂鲤目
脂鲤目中有超过1340个现存物种,其中约210个都分布在非洲,其他则分布在美洲中、南部。这种不连续的分布状况意味着约1亿年前,脂鲤目广泛分布于冈瓦纳大陆,该大陆随后分裂为非洲、南美洲、南极洲和大洋洲。
从外表上看,脂鲤目物种与鲤鱼科(鲤科)物种十分相似,但它们的尾鳍和真背鳍之间通常还有一条肉质脂(“第二”背)鳍,此外,它们的颌上还有齿,而咽或喉部却无齿。它们在正在用的一整套实用的牙齿之后还有一套备用齿。部分脂鲤物种会先脱落上下颌一侧的旧齿并换上新齿,当该侧的新齿位置稳固后再更换另一侧的齿;而肉食性脂鲤则会一口气脱落全部旧齿并换上新齿,牙齿的更换一旦完成,它们的备用齿槽上就会长出一套新的备用齿。
非洲的脂鲤目包括3个科(分为几个亚科),都是肉食性和杂食性物种,但不及新热带区的脂鲤物种那么多种多样。其中最原始的是脂鲤科中的唯一物种喀辅埃河梭或非洲梭,它们常暗暗等在一旁伺机捕食鱼类,由于它们有一张带有强力圆锥齿的大嘴,因此能有效防止猎物逃脱。它们在漂浮的泡沫巢中产下数千个卵并在一旁护卵(其卵是烹饪的佳品),这对脂鲤目物种而言绝不寻常。孵化出来的幼鱼能用其头上的特殊黏性器官悬在水面上。
食鳍鱼是身体狭长的琴脂鲤(琴脂鲤科)物种,能大口咬食其他鱼类的鳞片及在鱼鳍上咬出深槽。食鳍鱼与另外两个相对无害的鱼类群密切相关,它们以有锯齿状边缘的鳞片(栉鳞)为特征,而不像其他脂鲤那样仅有光滑(圆形)的鳞片。
知识档案
脂鲤、鲇鱼及其同类
总目 骨鳔总目
目 脂鲤目、鲇形目、鲤目、裸背电鳗目、鼠鱚目
约6500个物种,分为至少960个属和约60个科。
分布:呈世界性分布,主要栖息在淡水中。
非洲脂鲤科包括约18属共100个物种,其中的非洲脂鲤属是脂鲤中最为人熟知的物种类群,在观赏鱼爱好者中知名度极高。它们色彩绚丽,通常有单条侧带和红色、橙色或黄色的鱼鳍,其身体或短而宽,或细而长(纺锤形)。它们的臀鳍形状呈两性二态性:雌性的臀鳍边缘十分整齐,而雄性的臀鳍则是凸起的。它们的尾椎骨也呈现奇特的两性二态性。但究竟这些物种如何识别该差异,这些差异又对物种有何益处,尚不得而知。非洲脂鲤有十分强力的多尖头齿,十分适于刮擦和研磨昆虫、鱼类、昆虫幼虫、浮游生物和各式各样的植物为食。
老虎鱼或狗脂鲤是一个包含了数种极具侵略性的肉食物种的属,在当地臭名昭著。它们的嘴闭合时,其长长的圆锥形齿便与颌外部彼此重叠,同时它们的身体上还有黑色的条纹(尽管这些条纹是横向而非纵向的),故而得此俗名。刚果的巨老虎鱼能长至超过1.5米长,重逾45千克,它们极富进攻性,有未曾证实的报道称它们甚至攻击人类。老虎鱼和狗脂鲤都是绝佳的游钓鱼类。奇怪的是,老虎鱼会一次脱落全部旧齿,因此偶尔人们还能发现其脱落的单个旧齿。它们开始换上新齿到可以使用仅需数天时间。新热带区的脂鲤多种多样,从凶残的肉食物种,到微小的食草物种乃至不能视物的地下物种。其中剃刀鱼是所有肉食物种中最被人们夸大其词的一个,它们敦实凶猛,有宽宽的头部和短而有力的颌,颌上还有如剃刀般锋利的三角形互锁齿。它们素喜群生,共同捕食小型鱼类为食,或如同传言中所说的那样,捕食受伤或健康的大型猎物为食。
每条剃刀鱼能在肉上咬出约16立方厘米的清晰咬痕,其所在鱼群的大小决定了猎物被吃光的速度。在有些地区,水中的一丝血腥便会触发它们的疯狂捕食,往往只需几分钟,猎物便会几乎只剩下一副骨架。人们在涉水或在水中沐浴时,也会遭到它们的攻击,但这种情况少之又少。有一个传说是这样描述的:一人一马掉进水中,后来被捞上来时早就被鱼儿把肉吃光了,但人的衣服却完好无损。很有些讽刺意味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是人类在捕食剃刀鱼——大量鱼类被傍亚马孙河和其他南美河流而居的人类(卡波克罗人)捕捞和食用(常用于煎炸)。
剃刀鱼很少长于60厘米,是绝佳的游钓鱼类。钓鱼者用结实的钓竿或用极其简单的带饵钩的手线,便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成功钓到饥饿的剃刀鱼。
剃刀鱼的近族包括食草或食杂性物种属,它们被观赏鱼爱好者称为银币鱼和帕克鱼。尽管它们外表相似,但其特性却与剃刀鱼大相径庭。帕克鱼还另有强壮的颌和研磨齿,能咬碎坚硬的种子和水果;银币鱼(银板鱼及其同类)则是更彻底的食植物物种。
脂鲤目的代表物种
1.喀辅埃河梭广泛分布于西非中部;2.大理石斧鱼有斧鱼常见的宽体形;3.霓虹灯鱼是一种南美物种;4.老虎鱼(狗脂鲤属)是栖息在非洲湖泊和河流中的脂鲤物种;5.针牙脂鲤是南美的一种高度特化的食鱼物种。
皱剃刀鱼(下锯脂鲤物种)以其他鱼类的鳞片为食,它们的下颌比上颌长,牙齿外翻,也就是说,牙齿向外伸展,这使得它们仅需简单地向上一刮便能刮下猎物的鱼鳞。如果遇到的是些非常机警的猎物,皱剃刀鱼便只得以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方鳍鱼”这一术语涵盖了许多栖息在南美和非洲的小型脂鲤。红鼻剪刀鱼栖息在巴西和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河和亚马孙河流域。
南美“鲑”属的许多特性都表明它们是一个十分原始的物种类群,仅有唯一的标本可供研究。人们原本以为它们仍然存在于世,但自1900年捕获到该标本后就再也没有了它们的踪迹。捕食鳟鱼的肉食性脂鲤(马哈脂鲤属物种)在巴西被称为“多拉多斯”,是迄今为止最原始的脂鲤物种。它们虽是重要的食用和游钓物种,但人们对马哈脂鲤属中4个物种的分类归属仍然存在许多争议。
南美洲区的狼牙脂鲤物种就如同是非洲的脂鲤属物种,它们是有流线型身体的狗鱼状肉食动物,有令人望而生畏的牙齿。它们通常在开放的水域中捕食,能进行短促而高频的猛冲,甚至还能跃出水面。
淡水斧鱼的物种科(胸斧鱼科)则全然不同,它们由有长长胸鳍的宽体鱼组成,其体长很少超过10厘米,能有力地飞起来。它们宽厚的胸部上有强有力的肌肉,足以使胸鳍实现翅膀的功能。在飞起前,斧鱼最多可“滑行”12米,滑行的大部分时间内它们的尾部和胸部都停留在水中。它们飞起时,快速拍打自己的鱼鳍,发出明显的嗡嗡声。其飞行距离很少超过1.5米(但在理想条件下甚至能达39米),通常能飞至10厘米高,但也曾有人目击到它们飞至水面上90厘米处。飞行对于这一物种所耗费的身体能量究竟有多少,我们还不得而知,但人们猜想它们是在受到敌人的惊吓时才会飞起来的。在通常情况下,斧鱼栖息在水面附近,以昆虫为食。身体细长的斧鱼物种(石斧脂鲤物种)宽厚的胸部也包含了骨骼,还有与其他斧鱼类似的翼状胸鳍。为躲避敌人的追捕,斧鱼能依靠其胸部肌肉和胸鳍跃离水面1米来高,但这却并不是真正的飞行。
脂鲤大多能扩散产卵,但部分脂鲤也有特殊的繁殖行为。譬如,雄性呱脂鲤尾鳍基部或尾部的鳞片发育出特殊的腺体,即人们所知的“尾腺”,这些腺体能分泌信息素——一种异性无法抵抗的化学物质。如果单凭信息素还不足以吸引异性进行交配,部分雄性也会使用一种蠕虫状的诱饵——雄性剑尾脂鲤尤其擅长用此方式对自己心仪的雌性示好。究竟这种诱饵是模拟它们的猎物,还是对雌性的视觉暗示以便将雌性诱至雄性的身旁,与之排成一定的角度,以便雄性将精子送入雌性的生殖(性)孔中,人们还不得而知。它们也是人们所知的唯一行内部受精的脂鲤物种。
红翅溅水鱼属脂鲤科,能在悬垂的树叶或岩石上产卵,这样它们的卵就会比在水中安全得多。其雄性会一直对怀孕的雌性示好,直至雌性开始产卵。此时雄性会引导雌性至自己选定的水面上3厘米左右的悬垂地点,雄性首先尝试着跳向该产卵点,雌性随即依靠水的表面张力粘在其表面,并排出一些卵来,雄性便高高跃起对这些卵进行受精,或两性都同时跃起。在整个繁殖过程中,它们总共产下约200个卵并使其受精。在孵化结束后,雌性便自行离开,而雄性则在产卵点附近,不断将水溅至卵上直至其被孵化出来。孵化过程持续约3天,一旦仔鱼回到水中,雄性的“护卵”行为便宣告结束。
石脂鲤是一种巴拿马脂鲤物种,也能在水外产卵。该物种喜爱聚成一群在陆地上产卵,即约50条成鱼依靠身体的侧向摆动或尾部的拍打游至岸边,并在潮湿的陆地上产卵。其雄性有凸起的臀鳍,鳍刺上还有骨质的短骨针(微小的针状结构),十分易辨。它们没有护卵行为,其卵的孵化耗时约2天。
观赏鱼爱好者对大多数南美脂鲤情有独钟(如今它们大多被归于未定属)。这些极其成功的鱼类中的许多都色彩鲜艳,因此它们在观赏鱼产业中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也便于在野外将同族物种聚集成群。脂鲤是食杂物种,它们甚至能吞食任何能塞入嘴中的东西,但其中大多数是肉食性物种,主要以小型昆虫和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墨西哥盲穴脂鲤就是该类群中的一个。
鲇鱼
鲇形目
鲇鱼约有2400个物种,分为约34科,它们大多为热带淡水生物种,但也有部分分布在温带地区(科、鲇科、复须鲇科和鲿科),还有2个科(鳗鲇科和海鲇科)为海生物种。
鲇鱼因其长须而得名,这长须使其貌似有髯的猫(尽管并非所有鲇鱼物种都有须,须也不是该类群的特质)。鲇鱼的特征有:前4~8个椎骨结合成一体,其骨骼或小骨链还常将鳔和内耳连接起来;无顶骨,即头骨顶的成对骨头;头部的血管呈特殊的排列方式;无特有的鳞片,有些有强壮的背鳍刺和胸鳍刺。
鲇鱼无鳞,但大多数鲇鱼的身体并非完全是光秃秃的。棘甲鲇(棘甲鲇科)、亚洲山溪鲇鱼(科)和鳅鲇鱼(平鳍科)的侧线感觉孔周围都有骨质鳞甲或甲板,有时连背部也覆盖着鳞甲,甲鲇鱼和有甲美鲇鱼则全身都包裹着这种鳞甲。有些鲇鱼有强有力的锯齿状胸鳍和背鳍刺。这些棘刺依靠锁定机制保持直立,能与骨质鳞甲一道有效抵御鲇鱼的潜在敌人。鲇鱼的鳔部分或全部包裹在骨质囊中,其鳔明显退化,因此它们有在海底栖息的习性。人们对该结构的形成原因尚不了解。例如,退化和裹于囊中的鳔常为游动迅速的下眼鲇(下眼鲇科)物种和瓶鼻鲇鱼或无须鲇鱼所有,而底栖的电鲇鱼(电鲇科)的鳔却是所有鲇鱼中最大的!
南美的鲇鱼物种数量比其他各分布地点的总和还要多,世界上最小和最大的鲇鱼都分布在那里。玻利维亚的矮甲鲇(矮甲鲇科)是一种部分有甲的小型物种,其成鱼体长短于13毫米。而栖息于亚马孙河的油鲇(鸭嘴鲇物种)则可长至3米多长,鲇科的欧洲六须鲇的体长也与之相若。分布于南美的16科鲇鱼物种大多栖息在亚马孙河流域,另有4个物种科是安第斯山脉的本地物种。
鲇鱼的代表物种
1.甲鲇鱼及其独特的鳞片形状;2.海鲇鱼中的硬头鲇鱼,它们的鱼卵在雄性的嘴中孵化;3.能在两块水域之间的陆地上穿过的胡鲇;4.寄生鲇是一种寄生性物种,能在大型鱼类的鳃内吸食宿主的血液;5.渠鲇鱼是美国一种珍贵的游钓鱼类;6.蛙嘴鲇是分布于南亚的夜间活动的肉食性物种;7.巨鲇鱼是栖息于越南湄公河的一种濒危物种;8.倒游鲇能倒转着游泳,搜寻树叶背面的活性食物和藻类为食;9.欧洲六须鲇是一种大型鲇鱼,它们能长至5米,在鲇鱼中格外引人注目。
玻璃鲇鱼(鲇科)的身体异常透明,这是它们用于掩护自己的一种适应性表现,但其生理特性尚不为人知。
有甲吸口鲇(甲鲇科)是所有鲇鱼物种科中最大的一科,约包括600个物种。正如其名字所显示的那样,它们的嘴呈吸盘状,上有栉状的薄齿,适于刮擦藻丛。它们大多在夜间活动,白天则躲藏在岩缝和木头中。部分物种雄性的鳃盖骨(形成鳃盖的骨头)上有长刺,能在与其他雄性进行正面地盘性保护争斗时攻击对方。管吻鲇是细长的有甲鲇物种,身体长而薄,形如枯萎的细枝,因而得名。
攀鲇(视星鲇科)与有甲鲇关系密切,该科的40个物种栖息在安第斯山脉的急流中。这些特化的物种能用腹部表面的肌肉攀爬几乎垂直的光滑岩面,还能用吸盘般的腹鳍从旁协助攀爬。
有甲美鲇鱼(美鲇科)有盔甲般的鳞板,能在池塘干涸时防止其水分流失。其中数个属(如美鲇属和铁甲鲇属)的物种还能经受极端的温度变化,并能用腹鳍推动自己在干涸的表面上滑动。它们还能筑起漂浮的泡巢。兵鲇属包括近200个物种,是观赏鱼爱好者熟知的物种,他们曾记录下许多兵鲇物种的繁殖特性和发育过程。不同寻常的是,有些雌性兵鲇在交配中能吞食精子,精子会快速(并无丝毫变质)地滑过雌性的消化道,通过肛门释放到其腹鳍所形成的囊中,使囊中的数个卵受精。一旦受精完成,雌性便将受精卵置于合适的物体表面并自行离开。
囊鲇物种的体型差异极大,小至琴鲇(5厘米),大至骨须鲇或食螺鲇(1米)。它们大多为底栖物种,素有食水果的习性,并能有助于植物的种子扩散(种子不会被它们消化,在鱼体内穿过时能毫发无伤),实在令人称奇。
长须或有触角的鲇鱼(花鲇科)有300个物种,是一个形态多样的物种科,包括了许多为人熟知的鲇鱼物种,如红尾鲇鱼。它们大多为食杂物种,体型较大的物种却是肉食性的,或以其他鱼类为食,还有一个物种曾有吞食掉入水中的猴子的记录。部分亚马孙河流域的花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寄生鲇鱼(毛鼻鲇科)包括约155个物种,其中部分为寄生性物种,栖息在大型花鲇的鳃腔内并在那里产卵。寄生鲇可能是该科中最为臭名昭著的一个代表物种,当哺乳动物(包括人类)浸入水中时,这种纤细的鱼类便会侵入哺乳动物的尿道。可能是由于寄生鲇错把尿道的液体当做大型鲇鱼鳃室中排出的水流,因此它们“逆流而上”进入尿道,依靠自身有力的鳃盖刺在那里栖身。在一般情况下,它们会在宿主的鳃上磨出一个创口,以宿主的血液为食。一旦它们错误地寄生在哺乳动物尿道内,便无法离开那里(就如同它们寄生在鱼类宿主的鳃室中一样),因此会对宿主造成极大的危害。通常这种困在尿道的寄生鲇只能靠外科手术移除。
毛鼻鲇科除包括几个无眼物种外,还包括2个特殊的非寄生性物种属,这些物种的胸鳍上有充满脂肪的大器官。其中的肉鼻鲇属迄今仅有一个长4厘米的标本为人所知,它是在1925年由卡尔·特内兹博士在加拿大黑河省的圣加布里河中发现的。40年后,乔治·梅尔博士又在同一地点捕获到另一条十分相似但却属于一个新物种属的鱼。人们对这些神秘的物种仍不了解。
鲸鲇鱼(似鲸鲇科)有12个物种,人们对它们的了解也同样不多。其中部分物种特别凶残,能用其锯状齿咬食其他鲇鱼的圆形肉块。蓝鲸鲇鱼可能是该科中最为人熟知的物种。
浮木鲇鱼(项鳍鲇科)包括约60个物种,以身体上醒目的斑点和条纹为其特征。它们分布在从巴拿马至拉普拉塔的区域中,为夜间活跃物种,以碎屑为食,白天则列队栖息在中空的木头中。浮木鲇鱼行内部受精,这在鲇鱼中十分少见。雌性将受精卵排在水底上或植物丛中,这些毫无保护的受精卵在排出后约1周时间便会孵化出来。
下眼鲇或低眼鲇(下眼鲇科)则更不同寻常,与大多数鲇鱼不同的是,它们能用精细的鳃耙滤取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其长须也有助于将浮游生物送入自己的嘴中。由于下眼鲇物种多在水面摄食,因此其较高的脂肪含量和纸般轻薄的骨头都能增大其浮力。
在非洲的8个鲇鱼物种科中,只有3个是当地物种,有4个物种科也分布于亚洲,最后一个海鲇鱼(海鲇科)物种也遍及亚洲、大洋洲以及南美、北美的沿岸水域中。非洲的鲇鱼物种虽不及南美鲇鱼那样形态多样,但也有许多奇特的物种,其中几个与南美的异常物种十分相似。非洲的扎伊尔河就如同美洲的亚马孙河,那里聚集了非洲境内最丰富的鲇鱼物种。而鲇鱼物种在2块大陆分布的显著区别在于,非洲的里夫特山谷中有一系列湖泊,其中部分湖泊中有许多当地特有的鲇鱼物种。
鲿鱼(鲿科)是非洲分布最广泛的鲇鱼物种,包括200多个物种。其中部分尼罗河的鲿鱼物种重逾5千克。里夫特本地的小型鲿鱼栖息于急流,而大金鲿则是红腹鱼属中的“巨人”,这种鱼类栖息于坦噶尼喀湖,重达190千克。普通的鲿科物种也遍及亚洲。
胡鲇(胡鲇科)包括约30个物种,分为10属。这种长体的物种有长长的背鳍和臀鳍,还有扁而宽的头部。其中有些物种的鳃腔顶端的器官还能使它们呼吸大气,因此当水中缺氧时它们仍能生存。胡鲇与南美的美鲇一样,能穿过陆地到达另一片水域。最大的胡鲇物种是长丝异鳃鲇,重逾50千克;其他胡鲇物种则是小型的鳗鲡形(鳗形)物种,营穴居生活;索马里的无眼胡鲇没有眼睛,在地下生活;纳米比亚的穴胡鲇也同样没有眼睛。胡鲇科也遍及亚洲,但那里仅有少数几个淡水物种。
本地性电鲇科下有2个物种,是电鲇鱼的唯一物种科。所有鲇鱼都能探测电活动,但只有电鲇属物种能主动产生电。它们的两侧上部有高脂肪的密集电器官,使鱼体呈圆柱体状,形如腊肠。这些鲇鱼能产生很强的电脉冲(高达450伏特),既能抵御敌人,又能电击猎物。部分电鲇物种长逾1米,重达20千克。
尖声鲇或倒游鲇(双背鳍鲿科)仅分布于非洲,包括约170个物种,其中的100多个都属于倒游鲇属,其中少数物种能倒过身来游泳,就像在水底正常摄食那样取食水面的食物。该科中至少部分物种能发出声音,再加上其倒游的习性,因而得名尖声鲇或倒游鲇。
本地性鳅鲇鱼科(平鳍科)包括约47个小型物种,其中部分(如山溪鞭尾鱼、护尾、安氏细尾鲇)都有细长的板状身体,与南美的管吻鲇十分相似。平鳍科物种栖息在湍急寒冷的河流上游,附着于鹅卵石的基质上。
锡伯鲇(锡伯鲇科)在非洲有约20个物种,也遍及亚洲。它们有短小的背鳍和宽而扁平的身体。它们喜欢成群快速游动,个体数量众多,既能捕食其他鱼类,自身也是食鱼河鲈的主要食物来源。锡伯鲇无所不在,它们的食物范围极广,能迅速适应诸如有坝的湖泊和蓄水池这样的人工环境。
在亚洲的鱼类动物群中,鲇鱼的重要性仅次于鲤鱼及其同类。与非洲鲇鱼相比,人们对亚洲鲇鱼所知不多,它们的分布极广,涵盖印度尼西亚群岛以及中国和亚洲中部各分离的河流与湖泊。在亚洲它们有12个物种科,其中7个都是地方性物种。
鲿鱼分布广泛,其中又以所含物种丰富的属(包括约40个物种)最为典型。属物种大多体型较小——长8~35厘米;但其中部分却能长至约60厘米,如亚洲红尾鲿。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的骑兵鲇名字起得恰如其分,其成鱼的背鳍刺几乎与鱼身一般长,十分奇特。
鞘鱼(鲇科)是重要的鲇鱼物种科,分布于欧亚大陆、日本及部分岛屿。该科既有体长2米的凶残肉食性叉尾鲇,也有所有鲇鱼中最大的欧洲六须鲇。叉尾鲇在逆流洄游时,常跟在鲤鱼群之后,能在捕食酣畅时漂亮地跃出水面。
鲇鱼因其长须而得名,黑色牛头鲇鱼的长须尤其明显,这种北美物种喜爱在淤泥沉积的混浊水域中栖息。
本地性亚洲山溪鲇鱼(科)包括100个物种,钝头(钝头科)则包括约10个物种,它们都是栖息于山溪中的小型物种,依靠其腹部的皱褶形成的部分真空附着在基质之上。婆罗洲的蛙嘴鲇(连尾科)是身体扁平、有巨嘴和大头的鱼类,能极好地伪装自己。它们与部分琵琶鱼类似,并采用相似的摄食方式,能用诱饵将猎物诱至自己的嘴边。
鲨鲇(鱼芒鲇科)包括约21个物种,它们可能是东南亚最具经济价值的鲇鱼物种科。泰国在鱼塘中用水果和蔬菜饲养鱼芒鲇的历史已经持续了1个多世纪,其销售量也十分惊人。湄公河的巨鲇鱼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类之一,体长能达3米,尽管各地旅游者间流传着关于它的各种神乎其神的传说,但事实上它却是完完全全的草食物种。
鳗鲇(鳗鲇科)包括约32个物种,其中部分物种栖息在印度洋——太平洋,鳗鲇属和新鳗鲇属(鳗尾鲇)2个物种属则栖息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淡水中;其中鳗鲇属物种的标本可重达7千克。这些鱼类能用小鹅卵石、沙砾和黏土筑起直径约为2米的圆形巢,其卵的孵化需7天时间,在此期间雄性负责护卵。
囊鳃鲇科与胡鲇(胡鲇科)关系密切,也被称为刺鲇或气囊鲇,其每个鳃腔都有向后延伸出来的长气囊。它们还能扎刺敌人,其刺上的毒素足以使人致死。
海鲇鱼(海鲇科)分布在环热带,主要栖息在海洋中。雄性物种负责口孵,能将50个较大的受精卵含在嘴中达2个月之久,在此期间雄性无法摄食。
除少数几个海鲇物种分布于北美沿岸外,就只有北美淡水鲇一个物种科分布在北美境内,包括约45个物种,分为7个属。扁头鲇鱼是其中最大的一种,重达40千克上下,而蓝鲇鱼和渠鲇鱼则是北美大湖地区和密西西比河流域鲇鱼捕捞的主要对象。石鮰包括约25个物种。该科还包括3个穴居无眼的鮰物种,它们似乎是经由完全独立的进化线发育而来的。墨西哥盲鲇仅在墨西哥科阿韦拉州的一口井中存在,阔口盲鲇和无齿盲鲇则仅栖息在美国德州圣安尼奥喷水井的300米深处,人们猜想它们可能是在很深的含水层中存活。
鲤鱼及其同类
鲤形目
鲤鱼是主要由淡水产卵鱼类组成的重要鱼类群。它们都无颌齿,但其中大部分的咽或喉部都有一对长骨,其牙齿能抵住相邻骨和头骨的基。鲤鱼另一个不起眼的共有特征是它们的小骨,该小骨能使其上颌延展伸出。大多数鲤鱼头部无鳞,为欧亚大陆、非洲和北美的本土物种。与其他主要骨鳔系物种不同的是,鲤鱼并非南美和大洋洲的当地物种。
鲤鱼的5个科包括2660多个物种,分为约280属,其中最大的当属包括2000多个物种的鲤科。鲤科(白首鲤、米诺鱼、印度鲃、鲤鱼、须鲃等)能体现鲤鱼的分布状况,是淡水垂钓者和观赏鱼爱好者十分熟悉的物种。即使是在它们自然分布未及的地方,渔民、护塘人和美食家也对许多鲤鱼物种津津乐道。
普通鲤鱼是该科的代表物种,它们可能是中欧及亚洲的本地物种,为了延续其他大洲的鱼类生命,被陆续引入到各大洲。普通鲤鱼耐受各种环境的能力十分惊人,譬如当年它们作为外来移民的食物被引入非洲中部,随后便在那里顺利扎下根来,如今已经是当地最常见的鲤鱼物种了。大约在古罗马时期,普通鲤鱼被引入英国并受到垂钓者的青睐,人们也以钓到18千克重的普通鲤鱼为其终生目标。20世纪早期,普通鲤鱼被引入南非,人们曾在那里捕捉到一条重38千克的个体。
日本饲养鲤鱼则是为了美化生活,几百年的集中饲养培育了各种颜色的鲤鱼,许多景观池和水族馆所用的“锦”鲤(被称为锦鱼)售价极高。这些多彩的鱼类十分受欢迎,因此大型养殖和出口中心也随之在日本、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美国、以色列和几个欧洲国家应运而生。在其原生地欧亚大陆,鲤鱼主要被作为食物,即便如此它们还是发生了一些进化变异。细选首先产生了少鳞的鲤鱼(镜鲤)和随后的无鳞鲤鱼(无鳞鲤),深入的选择性培育又产生了无须状间肌骨的物种,这种间肌骨会给食用者带来不小的麻烦。
大部分鲤鱼都十分短小,其成鱼仅10~15厘米长。而栖息于喜马拉雅和印度河流的金印度鲃能长至2.7米,重达54千克,是鲤鱼中体型较大的特例。栖息于北美科罗拉多州和萨克拉曼多河流的科罗拉多叶唇鱼能长至1.8米多长,是上述地区居民重要的食物来源,该物种如今已在科罗拉多州灭绝(因筑坝之故),萨克拉曼多的叶唇鱼个体也更小更少了(因过渡捕捞之故)。栖息于中国东北黑龙江的黄鳃鲇鱼与科罗拉多叶唇鱼的体长相近。上述2个物种都是特化的肉食鱼物种,在鲤鱼(没有牙齿)中显得极不寻常。其他小型的肉食鱼物种还包括栖息在东非极少数河流中的玛利亚,栖息于中国南部、有不成比例的长头部的,以及栖息于湄公河的大鳍鱼。其中大鳍鱼是一种两侧极其扁平的物种,有成角度的嘴,下颌上还有钩和凹槽,当它们猛冲向猎物时,会扬起头以便张开自己的大口。
鲤鱼、刀鱼和牛奶鱼的代表物种
1.印度鲃;2.北美鲤;3.玫瑰鲃;4.普通鲤鱼;5.两条腹吸鳅属的山溪鲤鱼;6.鱼;7.~鱼;8.吸鳅或中国食草鳅;9.飞狐;10.锐项亚口鱼;11.鬼刀鱼;12.电刀鱼;13.牛奶鱼。
包括印度鲃在内的鲤鱼大多无所不食:碎屑、藻类、软体动物、昆虫、甲壳类动物,甚至包括奶酪三明治!中国的大头鲤鱼和银鲤鱼(鲢属物种)的鳃耙变异为精细的过滤器官,专以浮游生物为食。草鲤鱼物种以植物为食,因此被引入许多国家,用以清除沟渠、河流和湖泊中的杂草。
鲤鱼咽齿或“喉”齿的形状和排布通常决定其食物的类型。以软体动物为食的鲤鱼有排列密集的能碾物臼齿;以鱼类为食的鲤鱼有带钩薄齿;以植物为食的鲤鱼有刀状薄齿,能用于撕扯;食杂鲤鱼的牙齿则介于上述各形状之间。例如,在非洲,栖息在无螺湖泊中的大眼高臀物种有“中立”齿,而栖息在几千米以外的多螺湖泊中的物种则有厚而低的齿,齿形也更圆。但事实上,它们的幼鱼却具有完全一样的齿形。
属(除外,有些书中还以指代鲫鱼、二须、四须)分布广泛,所含物种也十分丰富,因其(通常)嘴周围的4根须而得名。其须上有味蕾,它们能在吞食食物前,用味蕾先尝试味道。部分非洲鲤鱼物种呈现不同的嘴形及唇厚,分别与其食物相对应。阔口鲤鱼的宽下颌上有锋利的边缘,能以石面藻类为食,包括岩石层上的壳状藻类;窄口鲤鱼有弹力厚唇,能吮吸石块及其附近的动物;同一物种所呈现的这2个极端嘴形和唇厚形态正好解释了为何这一物种从前却有50多个不同的名字。
鲤鱼大多不呈两性二态性,但部分小型鲃物种却是例外。在扎伊尔中部,4厘米长的小型蝴蝶鲃物种栖息在水下的树根丛中,其中便包括赫尔氏鲃和蝴蝶鲃;其雄性和雌性的色彩和图案呈现极大的差异,十分引人注目。
一般说来,鲤鱼的色彩不及脂鲤那样鲜艳,但部分东南亚波鱼也有与脂鲤相若的亮丽色泽。小型的马来西亚鲤鱼布氏波鱼和阿氏波鱼在鲤鱼目中的地位就如同极受欢迎的灯鱼和霓虹灯鱼(脂鲤目)。
地下鲤鱼的身体则完全没有任何颜色。鲃属、墨头鱼属和盲鲤属的穴居物种完全没有任何体色,眼睛也是如此,这是由于它们在地下的无光环境中生存的习性所造成的。
地表(如地面以上)的墨头鱼物种分布于非洲、印度和东南亚,这种底栖鱼类的头部背面有吮吸和感觉盘。与之相关的“鲨”属(野鲮属和角鱼属)与墨头鱼物种的分布十分相似,它们有精细的吮吸嘴,以刮擦藻类为食。野鲮属的一个非洲物种还专以浸在水中的河马周围的浮游生物为食。
少为人知的雪鳟(裂腹鱼物种)栖息在印度和中国西藏寒冷的山泉中,它们的生命形态与鳟和鲑十分相似。雪鳟身体较长,体长达30厘米,身上的鳞片极小(或无鳞片),仅在臀鳍基部有一排瓦片状鱼鳞。尼泊尔渔民用金属线绕成蠕虫状,外套一个环结,置于水下捕食雪鳟,一旦雪鳟向“蠕虫”扑来,该环结就会收紧将其捉住。
鲤鱼主要为淡水生物种,但也有部分能在盐度相当高的水域中生存:日本的红鳍(三块鱼属)物种能在海洋中游出5千米之远;欧洲的淡水拟鲤和鳊鱼也能栖息在波罗的海,那里的盐度约为50%。但这些仅是少数几个特例而已。
如果说鲤鱼并没有什么怪异的生活习性,这种说法可能还有待商榷,因为其中至少有2个物种嗜酒!在东南亚,大风子树的果实掉入水中后,雪茄“鲨”(细须鲃属物种)和银红鲃都会吞食其发酵的果实,它们甚至会在“营业时间”之前就聚集在发酵的果实周围。一旦这些鱼醉倒,便会毫无知觉地浮在水面,但由于它们的肉在酒精的作用下并不美味,因此就算全无知觉也还是相对安全的。欧亚大陆的丁鱥在民间素有“医生鱼”的美誉,这也弥补了鲤鱼不喜群聚的习性。据报道,受伤的鱼会找到丁鱥并在丁鱥的黏液中摩擦自己的伤口。尽管丁鱥的确拥有一层丰富的黏液膜,但该黏液的治疗特性却从未得到任何科学证明。
吸盘鱼(亚口鱼科)在北美有许多物种,在亚洲北部也有少数几个物种。由于其咽(喉)骨和齿的形状,长期以来它们都被视为最原始的鲤鱼物种。吸盘鱼的上弓鳃骨也发育为十分复杂的囊结构,加之该物种的分布状况也十分特殊,因此如今倾向于将之视做一个高度特化的鲤鱼类群。吸盘鱼通常为毫不起眼的无毒鱼类,只有2个物种属是例外:中国帆鳍吸盘鱼和科罗拉多的锐项亚口鱼。这2个属的物种都有宽厚的身体,有三角形的外轮廓,这种奇特的形状能使它们在山洪暴发时紧贴河流底部(这2个物种都栖息在易发洪水的河流中)。它们也是平行演化的绝佳例证。
“真”鳅鱼是有嵌入小鳞的(通常)呈鳗形的物种科(鳅科),嘴周围还有许多须。由于其鳔的大部分或全部都包括着骨质,因此它们的正常体积不易变化。鲤鱼物种的鳔和咽之间都有体管连通,能使它们吸入或排出空气,但由于鳅鱼的鳔有骨质的约束,因此它们使用体管的几率比其他鲤鱼物种频繁得多。几个世纪以来,东欧的气象鱼或气象鳅都被农夫视做活的气压计,随着大气压的变化它们会排出体内的空气,因此便开始晃动和持续“打嗝”,这可昭示着雷暴的到来,因此它们也成为最早的“气象预报器”。
其实并非所有鳅科物种都呈鳗形,譬如鳅鱼就较短小,其身体通常扁平,还有伸出的吻。该类群仅包括3个物种属,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沙鳅——包括一些人们熟悉的观赏鱼物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皇冠鳅。该物种侧躺着休息,造成已死的假相,这一生活习性极不寻常。
斜齿鳊广泛分布于欧洲,是当地熟知的物种,受到休闲垂钓者的喜爱。它们适应性极强,能在较差的水质中存活。当它们被引入一个水域时,甚至能侵占该区域,是一种十分成功的物种。
大多数鳅鱼都有小型的背鳍,臀鳍对称排列在身体的尾部。而长鳍鳅(爬鳅物种)的背鳍却与其身长相当,虽然人们对这一物种并不了解,但这个名字的确起得十分贴切。鳅鱼(就其最宽泛的意义而言)可划分为2个亚类群:眼睛下有直立刺的鳅鱼和没有直立刺的鳅鱼。它们多数为潜行物种,白天喜欢藏在石块之下。1976年,人们在伊朗发现了首条穴居的鳅鱼物种,在这一迟来的发现后不久,人们又在中国西南部发现另外2个相关物种。鳅鱼栖息在欧亚大陆,尚未分布于非洲(除那些尚存争议的外来欧洲北非物种以外)。
双孔鱼或食藻鱼(双孔鱼科)虽名为食藻,但却主要以碎屑为食。它们仅包括4个物种,都分布于东南亚。双孔鱼外伸嘴位于其腹部,如同吸尘器的管一般,能吮吸细小的基质(还能刮下结成壳的藻类)并滤出其中的可食用物质。
双孔鱼物种无咽齿,但究竟其咽齿是已经退化还是从未发育出来,人们尚不清楚。这些鱼类——常被误认为“吸盘鳅”——的鳃盖几乎全与身体连在一起,仅有顶端和末端的小开口,这种结构在鲤鱼物种中是独一无二的。其顶端鳃盖孔上覆有阀,能吸入水流以便为鳃注入氧气,这些水流又从其末端的鳃孔中排出体外。因此,它们的呼吸是经由鳃盖实现的,而非嘴,这也与其他鱼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河鳅、爬鳅或平鳍鳅(平鳍鳅科)包括2个亚类群:大多栖息在东南亚湍急河流乃至急流中的扁鳅(平鳍鳅科),以及分布主要局限于欧亚大陆的腹吸鳅(腹吸鳅科)。平鳍鳅身体极其扁平,胸鳍和腹鳍都发育为吸盘。其嘴位于腹部,当它们在食物丰富的水域中刮擦藻类为食时,一种特殊的骨结构能保护其吻,而其他鲤鱼物种的这种骨结构通常则是位于眼睛之下的。山溪鲤鱼物种的这种强化骨结构弯曲于其吻部之前,如同碰碰车的缓冲器一般。
欧亚大陆的腹吸鳅呈鳗形,整体外形类似于气象鳅及其近族。其中神秘的深条鳅却栖息于非洲。1900年,德根先生在埃塞俄比亚的察纳湖口处获得了一个鱼类标本,并将其保存于大英博物馆,数年后该标本也被命名为德根先生。但是从这以后,却再也没有发现该物种的标本。究竟是因为没有人故地重游,并采用与当年相同的捕捞方式,还是由于它们在博物馆的归类原本就是错误的呢?
同样充满疑点的还有对婆罗洲低唇鱼的描述和勾勒。它们的最初标本在1868年就已经遗失,许多年来都没有再获得它们的任何个体标本。如今人们虽在马来西亚和泰国发现它们的行踪,但对其仍然不甚了解。
新世界刀鱼
裸背电鳗目
新世界刀鱼包括裸背电鳗目下的6个物种科,它们都呈不同程度的鳗形,都没有腹带、腹鳍和背鳍。但臀鳍却极长,有140多条鳍刺,能前后摆动,是其游动所需推进力的主要来源。它们的尾鳍或高度退化或已完全消失。
新世界刀鱼或南美刀鱼有电器官,其中大部分物种的电器官都由特殊的变异肌肉细胞组成,而鬼刀鱼(线鳍电鳗科)的电器官则由神经细胞发育而成。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的电场微弱,主要用于夜间导航(大部分物种在夜间活跃)、寻找食物、同类物种间的交流。而通常被称为电鳗的电刀鱼所产生的有力电脉冲据说能使马晕厥。它们能长至2.3米,其电力既能使猎物致晕,也能用于自卫,因此它们既是夺命的捕食者,又是可怕的竞争对手。
牛奶鱼及其同类
鼠鱚目
鼠鱚目中分布最广也最具经济价值的物种当属牛奶鱼。这种流线型的银色鱼类与乌鱼大小相似,喜欢在环岛礁石和大陆架上的温暖水域中聚集成群,人们对其捕捞和养殖并用做食物的历史十分悠久,在菲律宾、中国台湾和印度尼西亚尤其如此。
另一个海生物种长喙沙鱼或鼠分布于南太平洋、印度洋、纳米比亚和南非的大西洋东南部的海岸线。在该分布区域中,人们对鼠进行商业捕捞。
淡水铰嘴鱼能将自己的嘴伸展为小型长嘴,并因此而得名。它们的鳔能实现肺的功能,因此该物种能在缺氧水域中生存。
专家们将这些物种划分为数个主要类群(尽管人们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仍然存有许多争议),而来自婆罗洲的低唇鱼的归属却仍是一个谜团,尽管有的专家确信它应属于河鳅(爬鳅科),但看来似乎找不到特别适合它的一个类群。
种类多样,数量繁多
分类和形态
骨鳔总目分为2个系列:骨鳔系和无耳鳔系,其中前者包括的物种数量是后者的200倍。骨鳔系具有2个主要的一致特征:首先,当它们受到威胁时,大多能从皮肤的腺体中分泌出“警报物质”或信息素,从而引起其他骨鳔系物种的警觉。有厚甲的鲇鱼科物种并不具有这种警报物质,这是容易理解的,但令人费解的是,某些穴居脂鲤和鲤科物种居然也没有这类物质。
骨鳔系的第2个特征是韦伯氏器,即鱼类前端少量精细的椎骨(单个脊椎骨)所形成的一系列杠杆,也称鳔骨,能将鳔收到的压缩高频声波传送至内耳。由此可见骨鳔系具有敏锐的听力。至今尚无人知晓究竟它们是如何进化出这类“助听”结构的,但无耳鳔系所具有的“头肋”可能就是这种“助听”机制的原型,可以借此对韦伯氏器的来源一探究竟吧。
图为从上往下看的韦伯氏器,它是骨鳔系中许多鱼类的特有器官,能将鳔中产生的波动传输至内耳,极大地提高了鱼类的听觉能力。
无耳鳔系是一个物种各异、就某种程度而言也不尽一致的类群。牛奶鱼(虱目鱼科的唯一物种)是一种栖息在东南亚的食用鱼类,它们酷似有银色小鳞的大型鲱鱼,但却没有腹部鳞甲(“鳞板”)。许多地区都在鱼池中密集饲养牛奶鱼。它们能长至1米多长,也能适应不同盐度的水域。
鼠是其所属科(鼠科)中的唯一物种,它们栖息在温带及热带印度洋——太平洋的浅水域中,身体细长,有长吻,嘴位于腹部,无鳔。人们曾在加拿大的阿尔伯达发现了一个可能是鼠近族的化石。
与鼠不同的是,栖息在西非淡水中的铰嘴鱼或枕枝鱼的嘴位于背部,能伸展为短潜望镜。它们的鳔被分为数个小单元,能呼吸大气。当其长至15厘米长以上时,便局限在尼日尔和扎伊尔盆地的部分区域生活。
无耳鳔系还包括克奈鱼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物种(克奈鱼科),它们是栖息在热带和非洲尼罗河流域淡水中的小型淡水生物种,以藻类为食。它们呈明显的两性二态性,雄性的厣或鳃盖上有一个特殊的星号,但其作用尚不为人知。克罗麦鱼属和油奈氏鱼属都是性早熟物种,即它们在保持幼态体形的时候就已经达到性成熟了。部分专家认为这两属都属于克奈鱼,其他专家则将其视为一个单独的物种科。克罗麦鱼和油奈氏鱼都是栖息在西非河流的小型透明鱼类(这与其邻近科的物种不同),无鳞,无侧线。
脂鲤、鲇鱼、鲤鱼和新世界刀鱼都是非常成熟的物种类群,它们高度融合了其旧有的特质和极度激进的进化特征,同时它们所包含的物种多种多样,适应性极强,因而导致对其物种的分类十分困难。它们虽十分常见,但也是谜一样的类群。
脂鲤及其相关物种
脂鲤目
脂鲤目中有超过1340个现存物种,其中约210个都分布在非洲,其他则分布在美洲中、南部。这种不连续的分布状况意味着约1亿年前,脂鲤目广泛分布于冈瓦纳大陆,该大陆随后分裂为非洲、南美洲、南极洲和大洋洲。
从外表上看,脂鲤目物种与鲤鱼科(鲤科)物种十分相似,但它们的尾鳍和真背鳍之间通常还有一条肉质脂(“第二”背)鳍,此外,它们的颌上还有齿,而咽或喉部却无齿。它们在正在用的一整套实用的牙齿之后还有一套备用齿。部分脂鲤物种会先脱落上下颌一侧的旧齿并换上新齿,当该侧的新齿位置稳固后再更换另一侧的齿;而肉食性脂鲤则会一口气脱落全部旧齿并换上新齿,牙齿的更换一旦完成,它们的备用齿槽上就会长出一套新的备用齿。
非洲的脂鲤目包括3个科(分为几个亚科),都是肉食性和杂食性物种,但不及新热带区的脂鲤物种那么多种多样。其中最原始的是脂鲤科中的唯一物种喀辅埃河梭或非洲梭,它们常暗暗等在一旁伺机捕食鱼类,由于它们有一张带有强力圆锥齿的大嘴,因此能有效防止猎物逃脱。它们在漂浮的泡沫巢中产下数千个卵并在一旁护卵(其卵是烹饪的佳品),这对脂鲤目物种而言绝不寻常。孵化出来的幼鱼能用其头上的特殊黏性器官悬在水面上。
食鳍鱼是身体狭长的琴脂鲤(琴脂鲤科)物种,能大口咬食其他鱼类的鳞片及在鱼鳍上咬出深槽。食鳍鱼与另外两个相对无害的鱼类群密切相关,它们以有锯齿状边缘的鳞片(栉鳞)为特征,而不像其他脂鲤那样仅有光滑(圆形)的鳞片。
知识档案
脂鲤、鲇鱼及其同类
总目 骨鳔总目
目 脂鲤目、鲇形目、鲤目、裸背电鳗目、鼠鱚目
约6500个物种,分为至少960个属和约60个科。
分布:呈世界性分布,主要栖息在淡水中。
非洲脂鲤科包括约18属共100个物种,其中的非洲脂鲤属是脂鲤中最为人熟知的物种类群,在观赏鱼爱好者中知名度极高。它们色彩绚丽,通常有单条侧带和红色、橙色或黄色的鱼鳍,其身体或短而宽,或细而长(纺锤形)。它们的臀鳍形状呈两性二态性:雌性的臀鳍边缘十分整齐,而雄性的臀鳍则是凸起的。它们的尾椎骨也呈现奇特的两性二态性。但究竟这些物种如何识别该差异,这些差异又对物种有何益处,尚不得而知。非洲脂鲤有十分强力的多尖头齿,十分适于刮擦和研磨昆虫、鱼类、昆虫幼虫、浮游生物和各式各样的植物为食。
老虎鱼或狗脂鲤是一个包含了数种极具侵略性的肉食物种的属,在当地臭名昭著。它们的嘴闭合时,其长长的圆锥形齿便与颌外部彼此重叠,同时它们的身体上还有黑色的条纹(尽管这些条纹是横向而非纵向的),故而得此俗名。刚果的巨老虎鱼能长至超过1.5米长,重逾45千克,它们极富进攻性,有未曾证实的报道称它们甚至攻击人类。老虎鱼和狗脂鲤都是绝佳的游钓鱼类。奇怪的是,老虎鱼会一次脱落全部旧齿,因此偶尔人们还能发现其脱落的单个旧齿。它们开始换上新齿到可以使用仅需数天时间。新热带区的脂鲤多种多样,从凶残的肉食物种,到微小的食草物种乃至不能视物的地下物种。其中剃刀鱼是所有肉食物种中最被人们夸大其词的一个,它们敦实凶猛,有宽宽的头部和短而有力的颌,颌上还有如剃刀般锋利的三角形互锁齿。它们素喜群生,共同捕食小型鱼类为食,或如同传言中所说的那样,捕食受伤或健康的大型猎物为食。
每条剃刀鱼能在肉上咬出约16立方厘米的清晰咬痕,其所在鱼群的大小决定了猎物被吃光的速度。在有些地区,水中的一丝血腥便会触发它们的疯狂捕食,往往只需几分钟,猎物便会几乎只剩下一副骨架。人们在涉水或在水中沐浴时,也会遭到它们的攻击,但这种情况少之又少。有一个传说是这样描述的:一人一马掉进水中,后来被捞上来时早就被鱼儿把肉吃光了,但人的衣服却完好无损。很有些讽刺意味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是人类在捕食剃刀鱼——大量鱼类被傍亚马孙河和其他南美河流而居的人类(卡波克罗人)捕捞和食用(常用于煎炸)。
剃刀鱼很少长于60厘米,是绝佳的游钓鱼类。钓鱼者用结实的钓竿或用极其简单的带饵钩的手线,便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成功钓到饥饿的剃刀鱼。
剃刀鱼的近族包括食草或食杂性物种属,它们被观赏鱼爱好者称为银币鱼和帕克鱼。尽管它们外表相似,但其特性却与剃刀鱼大相径庭。帕克鱼还另有强壮的颌和研磨齿,能咬碎坚硬的种子和水果;银币鱼(银板鱼及其同类)则是更彻底的食植物物种。
脂鲤目的代表物种
1.喀辅埃河梭广泛分布于西非中部;2.大理石斧鱼有斧鱼常见的宽体形;3.霓虹灯鱼是一种南美物种;4.老虎鱼(狗脂鲤属)是栖息在非洲湖泊和河流中的脂鲤物种;5.针牙脂鲤是南美的一种高度特化的食鱼物种。
皱剃刀鱼(下锯脂鲤物种)以其他鱼类的鳞片为食,它们的下颌比上颌长,牙齿外翻,也就是说,牙齿向外伸展,这使得它们仅需简单地向上一刮便能刮下猎物的鱼鳞。如果遇到的是些非常机警的猎物,皱剃刀鱼便只得以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方鳍鱼”这一术语涵盖了许多栖息在南美和非洲的小型脂鲤。红鼻剪刀鱼栖息在巴西和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河和亚马孙河流域。
南美“鲑”属的许多特性都表明它们是一个十分原始的物种类群,仅有唯一的标本可供研究。人们原本以为它们仍然存在于世,但自1900年捕获到该标本后就再也没有了它们的踪迹。捕食鳟鱼的肉食性脂鲤(马哈脂鲤属物种)在巴西被称为“多拉多斯”,是迄今为止最原始的脂鲤物种。它们虽是重要的食用和游钓物种,但人们对马哈脂鲤属中4个物种的分类归属仍然存在许多争议。
南美洲区的狼牙脂鲤物种就如同是非洲的脂鲤属物种,它们是有流线型身体的狗鱼状肉食动物,有令人望而生畏的牙齿。它们通常在开放的水域中捕食,能进行短促而高频的猛冲,甚至还能跃出水面。
淡水斧鱼的物种科(胸斧鱼科)则全然不同,它们由有长长胸鳍的宽体鱼组成,其体长很少超过10厘米,能有力地飞起来。它们宽厚的胸部上有强有力的肌肉,足以使胸鳍实现翅膀的功能。在飞起前,斧鱼最多可“滑行”12米,滑行的大部分时间内它们的尾部和胸部都停留在水中。它们飞起时,快速拍打自己的鱼鳍,发出明显的嗡嗡声。其飞行距离很少超过1.5米(但在理想条件下甚至能达39米),通常能飞至10厘米高,但也曾有人目击到它们飞至水面上90厘米处。飞行对于这一物种所耗费的身体能量究竟有多少,我们还不得而知,但人们猜想它们是在受到敌人的惊吓时才会飞起来的。在通常情况下,斧鱼栖息在水面附近,以昆虫为食。身体细长的斧鱼物种(石斧脂鲤物种)宽厚的胸部也包含了骨骼,还有与其他斧鱼类似的翼状胸鳍。为躲避敌人的追捕,斧鱼能依靠其胸部肌肉和胸鳍跃离水面1米来高,但这却并不是真正的飞行。
脂鲤大多能扩散产卵,但部分脂鲤也有特殊的繁殖行为。譬如,雄性呱脂鲤尾鳍基部或尾部的鳞片发育出特殊的腺体,即人们所知的“尾腺”,这些腺体能分泌信息素——一种异性无法抵抗的化学物质。如果单凭信息素还不足以吸引异性进行交配,部分雄性也会使用一种蠕虫状的诱饵——雄性剑尾脂鲤尤其擅长用此方式对自己心仪的雌性示好。究竟这种诱饵是模拟它们的猎物,还是对雌性的视觉暗示以便将雌性诱至雄性的身旁,与之排成一定的角度,以便雄性将精子送入雌性的生殖(性)孔中,人们还不得而知。它们也是人们所知的唯一行内部受精的脂鲤物种。
红翅溅水鱼属脂鲤科,能在悬垂的树叶或岩石上产卵,这样它们的卵就会比在水中安全得多。其雄性会一直对怀孕的雌性示好,直至雌性开始产卵。此时雄性会引导雌性至自己选定的水面上3厘米左右的悬垂地点,雄性首先尝试着跳向该产卵点,雌性随即依靠水的表面张力粘在其表面,并排出一些卵来,雄性便高高跃起对这些卵进行受精,或两性都同时跃起。在整个繁殖过程中,它们总共产下约200个卵并使其受精。在孵化结束后,雌性便自行离开,而雄性则在产卵点附近,不断将水溅至卵上直至其被孵化出来。孵化过程持续约3天,一旦仔鱼回到水中,雄性的“护卵”行为便宣告结束。
石脂鲤是一种巴拿马脂鲤物种,也能在水外产卵。该物种喜爱聚成一群在陆地上产卵,即约50条成鱼依靠身体的侧向摆动或尾部的拍打游至岸边,并在潮湿的陆地上产卵。其雄性有凸起的臀鳍,鳍刺上还有骨质的短骨针(微小的针状结构),十分易辨。它们没有护卵行为,其卵的孵化耗时约2天。
观赏鱼爱好者对大多数南美脂鲤情有独钟(如今它们大多被归于未定属)。这些极其成功的鱼类中的许多都色彩鲜艳,因此它们在观赏鱼产业中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也便于在野外将同族物种聚集成群。脂鲤是食杂物种,它们甚至能吞食任何能塞入嘴中的东西,但其中大多数是肉食性物种,主要以小型昆虫和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墨西哥盲穴脂鲤就是该类群中的一个。
鲇鱼
鲇形目
鲇鱼约有2400个物种,分为约34科,它们大多为热带淡水生物种,但也有部分分布在温带地区(科、鲇科、复须鲇科和鲿科),还有2个科(鳗鲇科和海鲇科)为海生物种。
鲇鱼因其长须而得名,这长须使其貌似有髯的猫(尽管并非所有鲇鱼物种都有须,须也不是该类群的特质)。鲇鱼的特征有:前4~8个椎骨结合成一体,其骨骼或小骨链还常将鳔和内耳连接起来;无顶骨,即头骨顶的成对骨头;头部的血管呈特殊的排列方式;无特有的鳞片,有些有强壮的背鳍刺和胸鳍刺。
鲇鱼无鳞,但大多数鲇鱼的身体并非完全是光秃秃的。棘甲鲇(棘甲鲇科)、亚洲山溪鲇鱼(科)和鳅鲇鱼(平鳍科)的侧线感觉孔周围都有骨质鳞甲或甲板,有时连背部也覆盖着鳞甲,甲鲇鱼和有甲美鲇鱼则全身都包裹着这种鳞甲。有些鲇鱼有强有力的锯齿状胸鳍和背鳍刺。这些棘刺依靠锁定机制保持直立,能与骨质鳞甲一道有效抵御鲇鱼的潜在敌人。鲇鱼的鳔部分或全部包裹在骨质囊中,其鳔明显退化,因此它们有在海底栖息的习性。人们对该结构的形成原因尚不了解。例如,退化和裹于囊中的鳔常为游动迅速的下眼鲇(下眼鲇科)物种和瓶鼻鲇鱼或无须鲇鱼所有,而底栖的电鲇鱼(电鲇科)的鳔却是所有鲇鱼中最大的!
南美的鲇鱼物种数量比其他各分布地点的总和还要多,世界上最小和最大的鲇鱼都分布在那里。玻利维亚的矮甲鲇(矮甲鲇科)是一种部分有甲的小型物种,其成鱼体长短于13毫米。而栖息于亚马孙河的油鲇(鸭嘴鲇物种)则可长至3米多长,鲇科的欧洲六须鲇的体长也与之相若。分布于南美的16科鲇鱼物种大多栖息在亚马孙河流域,另有4个物种科是安第斯山脉的本地物种。
鲇鱼的代表物种
1.甲鲇鱼及其独特的鳞片形状;2.海鲇鱼中的硬头鲇鱼,它们的鱼卵在雄性的嘴中孵化;3.能在两块水域之间的陆地上穿过的胡鲇;4.寄生鲇是一种寄生性物种,能在大型鱼类的鳃内吸食宿主的血液;5.渠鲇鱼是美国一种珍贵的游钓鱼类;6.蛙嘴鲇是分布于南亚的夜间活动的肉食性物种;7.巨鲇鱼是栖息于越南湄公河的一种濒危物种;8.倒游鲇能倒转着游泳,搜寻树叶背面的活性食物和藻类为食;9.欧洲六须鲇是一种大型鲇鱼,它们能长至5米,在鲇鱼中格外引人注目。
玻璃鲇鱼(鲇科)的身体异常透明,这是它们用于掩护自己的一种适应性表现,但其生理特性尚不为人知。
有甲吸口鲇(甲鲇科)是所有鲇鱼物种科中最大的一科,约包括600个物种。正如其名字所显示的那样,它们的嘴呈吸盘状,上有栉状的薄齿,适于刮擦藻丛。它们大多在夜间活动,白天则躲藏在岩缝和木头中。部分物种雄性的鳃盖骨(形成鳃盖的骨头)上有长刺,能在与其他雄性进行正面地盘性保护争斗时攻击对方。管吻鲇是细长的有甲鲇物种,身体长而薄,形如枯萎的细枝,因而得名。
攀鲇(视星鲇科)与有甲鲇关系密切,该科的40个物种栖息在安第斯山脉的急流中。这些特化的物种能用腹部表面的肌肉攀爬几乎垂直的光滑岩面,还能用吸盘般的腹鳍从旁协助攀爬。
有甲美鲇鱼(美鲇科)有盔甲般的鳞板,能在池塘干涸时防止其水分流失。其中数个属(如美鲇属和铁甲鲇属)的物种还能经受极端的温度变化,并能用腹鳍推动自己在干涸的表面上滑动。它们还能筑起漂浮的泡巢。兵鲇属包括近200个物种,是观赏鱼爱好者熟知的物种,他们曾记录下许多兵鲇物种的繁殖特性和发育过程。不同寻常的是,有些雌性兵鲇在交配中能吞食精子,精子会快速(并无丝毫变质)地滑过雌性的消化道,通过肛门释放到其腹鳍所形成的囊中,使囊中的数个卵受精。一旦受精完成,雌性便将受精卵置于合适的物体表面并自行离开。
囊鲇物种的体型差异极大,小至琴鲇(5厘米),大至骨须鲇或食螺鲇(1米)。它们大多为底栖物种,素有食水果的习性,并能有助于植物的种子扩散(种子不会被它们消化,在鱼体内穿过时能毫发无伤),实在令人称奇。
长须或有触角的鲇鱼(花鲇科)有300个物种,是一个形态多样的物种科,包括了许多为人熟知的鲇鱼物种,如红尾鲇鱼。它们大多为食杂物种,体型较大的物种却是肉食性的,或以其他鱼类为食,还有一个物种曾有吞食掉入水中的猴子的记录。部分亚马孙河流域的花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寄生鲇鱼(毛鼻鲇科)包括约155个物种,其中部分为寄生性物种,栖息在大型花鲇的鳃腔内并在那里产卵。寄生鲇可能是该科中最为臭名昭著的一个代表物种,当哺乳动物(包括人类)浸入水中时,这种纤细的鱼类便会侵入哺乳动物的尿道。可能是由于寄生鲇错把尿道的液体当做大型鲇鱼鳃室中排出的水流,因此它们“逆流而上”进入尿道,依靠自身有力的鳃盖刺在那里栖身。在一般情况下,它们会在宿主的鳃上磨出一个创口,以宿主的血液为食。一旦它们错误地寄生在哺乳动物尿道内,便无法离开那里(就如同它们寄生在鱼类宿主的鳃室中一样),因此会对宿主造成极大的危害。通常这种困在尿道的寄生鲇只能靠外科手术移除。
毛鼻鲇科除包括几个无眼物种外,还包括2个特殊的非寄生性物种属,这些物种的胸鳍上有充满脂肪的大器官。其中的肉鼻鲇属迄今仅有一个长4厘米的标本为人所知,它是在1925年由卡尔·特内兹博士在加拿大黑河省的圣加布里河中发现的。40年后,乔治·梅尔博士又在同一地点捕获到另一条十分相似但却属于一个新物种属的鱼。人们对这些神秘的物种仍不了解。
鲸鲇鱼(似鲸鲇科)有12个物种,人们对它们的了解也同样不多。其中部分物种特别凶残,能用其锯状齿咬食其他鲇鱼的圆形肉块。蓝鲸鲇鱼可能是该科中最为人熟知的物种。
浮木鲇鱼(项鳍鲇科)包括约60个物种,以身体上醒目的斑点和条纹为其特征。它们分布在从巴拿马至拉普拉塔的区域中,为夜间活跃物种,以碎屑为食,白天则列队栖息在中空的木头中。浮木鲇鱼行内部受精,这在鲇鱼中十分少见。雌性将受精卵排在水底上或植物丛中,这些毫无保护的受精卵在排出后约1周时间便会孵化出来。
下眼鲇或低眼鲇(下眼鲇科)则更不同寻常,与大多数鲇鱼不同的是,它们能用精细的鳃耙滤取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其长须也有助于将浮游生物送入自己的嘴中。由于下眼鲇物种多在水面摄食,因此其较高的脂肪含量和纸般轻薄的骨头都能增大其浮力。
在非洲的8个鲇鱼物种科中,只有3个是当地物种,有4个物种科也分布于亚洲,最后一个海鲇鱼(海鲇科)物种也遍及亚洲、大洋洲以及南美、北美的沿岸水域中。非洲的鲇鱼物种虽不及南美鲇鱼那样形态多样,但也有许多奇特的物种,其中几个与南美的异常物种十分相似。非洲的扎伊尔河就如同美洲的亚马孙河,那里聚集了非洲境内最丰富的鲇鱼物种。而鲇鱼物种在2块大陆分布的显著区别在于,非洲的里夫特山谷中有一系列湖泊,其中部分湖泊中有许多当地特有的鲇鱼物种。
鲿鱼(鲿科)是非洲分布最广泛的鲇鱼物种,包括200多个物种。其中部分尼罗河的鲿鱼物种重逾5千克。里夫特本地的小型鲿鱼栖息于急流,而大金鲿则是红腹鱼属中的“巨人”,这种鱼类栖息于坦噶尼喀湖,重达190千克。普通的鲿科物种也遍及亚洲。
胡鲇(胡鲇科)包括约30个物种,分为10属。这种长体的物种有长长的背鳍和臀鳍,还有扁而宽的头部。其中有些物种的鳃腔顶端的器官还能使它们呼吸大气,因此当水中缺氧时它们仍能生存。胡鲇与南美的美鲇一样,能穿过陆地到达另一片水域。最大的胡鲇物种是长丝异鳃鲇,重逾50千克;其他胡鲇物种则是小型的鳗鲡形(鳗形)物种,营穴居生活;索马里的无眼胡鲇没有眼睛,在地下生活;纳米比亚的穴胡鲇也同样没有眼睛。胡鲇科也遍及亚洲,但那里仅有少数几个淡水物种。
本地性电鲇科下有2个物种,是电鲇鱼的唯一物种科。所有鲇鱼都能探测电活动,但只有电鲇属物种能主动产生电。它们的两侧上部有高脂肪的密集电器官,使鱼体呈圆柱体状,形如腊肠。这些鲇鱼能产生很强的电脉冲(高达450伏特),既能抵御敌人,又能电击猎物。部分电鲇物种长逾1米,重达20千克。
尖声鲇或倒游鲇(双背鳍鲿科)仅分布于非洲,包括约170个物种,其中的100多个都属于倒游鲇属,其中少数物种能倒过身来游泳,就像在水底正常摄食那样取食水面的食物。该科中至少部分物种能发出声音,再加上其倒游的习性,因而得名尖声鲇或倒游鲇。
本地性鳅鲇鱼科(平鳍科)包括约47个小型物种,其中部分(如山溪鞭尾鱼、护尾、安氏细尾鲇)都有细长的板状身体,与南美的管吻鲇十分相似。平鳍科物种栖息在湍急寒冷的河流上游,附着于鹅卵石的基质上。
锡伯鲇(锡伯鲇科)在非洲有约20个物种,也遍及亚洲。它们有短小的背鳍和宽而扁平的身体。它们喜欢成群快速游动,个体数量众多,既能捕食其他鱼类,自身也是食鱼河鲈的主要食物来源。锡伯鲇无所不在,它们的食物范围极广,能迅速适应诸如有坝的湖泊和蓄水池这样的人工环境。
在亚洲的鱼类动物群中,鲇鱼的重要性仅次于鲤鱼及其同类。与非洲鲇鱼相比,人们对亚洲鲇鱼所知不多,它们的分布极广,涵盖印度尼西亚群岛以及中国和亚洲中部各分离的河流与湖泊。在亚洲它们有12个物种科,其中7个都是地方性物种。
鲿鱼分布广泛,其中又以所含物种丰富的属(包括约40个物种)最为典型。属物种大多体型较小——长8~35厘米;但其中部分却能长至约60厘米,如亚洲红尾鲿。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的骑兵鲇名字起得恰如其分,其成鱼的背鳍刺几乎与鱼身一般长,十分奇特。
鞘鱼(鲇科)是重要的鲇鱼物种科,分布于欧亚大陆、日本及部分岛屿。该科既有体长2米的凶残肉食性叉尾鲇,也有所有鲇鱼中最大的欧洲六须鲇。叉尾鲇在逆流洄游时,常跟在鲤鱼群之后,能在捕食酣畅时漂亮地跃出水面。
鲇鱼因其长须而得名,黑色牛头鲇鱼的长须尤其明显,这种北美物种喜爱在淤泥沉积的混浊水域中栖息。
本地性亚洲山溪鲇鱼(科)包括100个物种,钝头(钝头科)则包括约10个物种,它们都是栖息于山溪中的小型物种,依靠其腹部的皱褶形成的部分真空附着在基质之上。婆罗洲的蛙嘴鲇(连尾科)是身体扁平、有巨嘴和大头的鱼类,能极好地伪装自己。它们与部分琵琶鱼类似,并采用相似的摄食方式,能用诱饵将猎物诱至自己的嘴边。
鲨鲇(鱼芒鲇科)包括约21个物种,它们可能是东南亚最具经济价值的鲇鱼物种科。泰国在鱼塘中用水果和蔬菜饲养鱼芒鲇的历史已经持续了1个多世纪,其销售量也十分惊人。湄公河的巨鲇鱼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类之一,体长能达3米,尽管各地旅游者间流传着关于它的各种神乎其神的传说,但事实上它却是完完全全的草食物种。
鳗鲇(鳗鲇科)包括约32个物种,其中部分物种栖息在印度洋——太平洋,鳗鲇属和新鳗鲇属(鳗尾鲇)2个物种属则栖息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淡水中;其中鳗鲇属物种的标本可重达7千克。这些鱼类能用小鹅卵石、沙砾和黏土筑起直径约为2米的圆形巢,其卵的孵化需7天时间,在此期间雄性负责护卵。
囊鳃鲇科与胡鲇(胡鲇科)关系密切,也被称为刺鲇或气囊鲇,其每个鳃腔都有向后延伸出来的长气囊。它们还能扎刺敌人,其刺上的毒素足以使人致死。
海鲇鱼(海鲇科)分布在环热带,主要栖息在海洋中。雄性物种负责口孵,能将50个较大的受精卵含在嘴中达2个月之久,在此期间雄性无法摄食。
除少数几个海鲇物种分布于北美沿岸外,就只有北美淡水鲇一个物种科分布在北美境内,包括约45个物种,分为7个属。扁头鲇鱼是其中最大的一种,重达40千克上下,而蓝鲇鱼和渠鲇鱼则是北美大湖地区和密西西比河流域鲇鱼捕捞的主要对象。石鮰包括约25个物种。该科还包括3个穴居无眼的鮰物种,它们似乎是经由完全独立的进化线发育而来的。墨西哥盲鲇仅在墨西哥科阿韦拉州的一口井中存在,阔口盲鲇和无齿盲鲇则仅栖息在美国德州圣安尼奥喷水井的300米深处,人们猜想它们可能是在很深的含水层中存活。
鲤鱼及其同类
鲤形目
鲤鱼是主要由淡水产卵鱼类组成的重要鱼类群。它们都无颌齿,但其中大部分的咽或喉部都有一对长骨,其牙齿能抵住相邻骨和头骨的基。鲤鱼另一个不起眼的共有特征是它们的小骨,该小骨能使其上颌延展伸出。大多数鲤鱼头部无鳞,为欧亚大陆、非洲和北美的本土物种。与其他主要骨鳔系物种不同的是,鲤鱼并非南美和大洋洲的当地物种。
鲤鱼的5个科包括2660多个物种,分为约280属,其中最大的当属包括2000多个物种的鲤科。鲤科(白首鲤、米诺鱼、印度鲃、鲤鱼、须鲃等)能体现鲤鱼的分布状况,是淡水垂钓者和观赏鱼爱好者十分熟悉的物种。即使是在它们自然分布未及的地方,渔民、护塘人和美食家也对许多鲤鱼物种津津乐道。
普通鲤鱼是该科的代表物种,它们可能是中欧及亚洲的本地物种,为了延续其他大洲的鱼类生命,被陆续引入到各大洲。普通鲤鱼耐受各种环境的能力十分惊人,譬如当年它们作为外来移民的食物被引入非洲中部,随后便在那里顺利扎下根来,如今已经是当地最常见的鲤鱼物种了。大约在古罗马时期,普通鲤鱼被引入英国并受到垂钓者的青睐,人们也以钓到18千克重的普通鲤鱼为其终生目标。20世纪早期,普通鲤鱼被引入南非,人们曾在那里捕捉到一条重38千克的个体。
日本饲养鲤鱼则是为了美化生活,几百年的集中饲养培育了各种颜色的鲤鱼,许多景观池和水族馆所用的“锦”鲤(被称为锦鱼)售价极高。这些多彩的鱼类十分受欢迎,因此大型养殖和出口中心也随之在日本、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美国、以色列和几个欧洲国家应运而生。在其原生地欧亚大陆,鲤鱼主要被作为食物,即便如此它们还是发生了一些进化变异。细选首先产生了少鳞的鲤鱼(镜鲤)和随后的无鳞鲤鱼(无鳞鲤),深入的选择性培育又产生了无须状间肌骨的物种,这种间肌骨会给食用者带来不小的麻烦。
大部分鲤鱼都十分短小,其成鱼仅10~15厘米长。而栖息于喜马拉雅和印度河流的金印度鲃能长至2.7米,重达54千克,是鲤鱼中体型较大的特例。栖息于北美科罗拉多州和萨克拉曼多河流的科罗拉多叶唇鱼能长至1.8米多长,是上述地区居民重要的食物来源,该物种如今已在科罗拉多州灭绝(因筑坝之故),萨克拉曼多的叶唇鱼个体也更小更少了(因过渡捕捞之故)。栖息于中国东北黑龙江的黄鳃鲇鱼与科罗拉多叶唇鱼的体长相近。上述2个物种都是特化的肉食鱼物种,在鲤鱼(没有牙齿)中显得极不寻常。其他小型的肉食鱼物种还包括栖息在东非极少数河流中的玛利亚,栖息于中国南部、有不成比例的长头部的,以及栖息于湄公河的大鳍鱼。其中大鳍鱼是一种两侧极其扁平的物种,有成角度的嘴,下颌上还有钩和凹槽,当它们猛冲向猎物时,会扬起头以便张开自己的大口。
鲤鱼、刀鱼和牛奶鱼的代表物种
1.印度鲃;2.北美鲤;3.玫瑰鲃;4.普通鲤鱼;5.两条腹吸鳅属的山溪鲤鱼;6.鱼;7.~鱼;8.吸鳅或中国食草鳅;9.飞狐;10.锐项亚口鱼;11.鬼刀鱼;12.电刀鱼;13.牛奶鱼。
包括印度鲃在内的鲤鱼大多无所不食:碎屑、藻类、软体动物、昆虫、甲壳类动物,甚至包括奶酪三明治!中国的大头鲤鱼和银鲤鱼(鲢属物种)的鳃耙变异为精细的过滤器官,专以浮游生物为食。草鲤鱼物种以植物为食,因此被引入许多国家,用以清除沟渠、河流和湖泊中的杂草。
鲤鱼咽齿或“喉”齿的形状和排布通常决定其食物的类型。以软体动物为食的鲤鱼有排列密集的能碾物臼齿;以鱼类为食的鲤鱼有带钩薄齿;以植物为食的鲤鱼有刀状薄齿,能用于撕扯;食杂鲤鱼的牙齿则介于上述各形状之间。例如,在非洲,栖息在无螺湖泊中的大眼高臀物种有“中立”齿,而栖息在几千米以外的多螺湖泊中的物种则有厚而低的齿,齿形也更圆。但事实上,它们的幼鱼却具有完全一样的齿形。
属(除外,有些书中还以指代鲫鱼、二须、四须)分布广泛,所含物种也十分丰富,因其(通常)嘴周围的4根须而得名。其须上有味蕾,它们能在吞食食物前,用味蕾先尝试味道。部分非洲鲤鱼物种呈现不同的嘴形及唇厚,分别与其食物相对应。阔口鲤鱼的宽下颌上有锋利的边缘,能以石面藻类为食,包括岩石层上的壳状藻类;窄口鲤鱼有弹力厚唇,能吮吸石块及其附近的动物;同一物种所呈现的这2个极端嘴形和唇厚形态正好解释了为何这一物种从前却有50多个不同的名字。
鲤鱼大多不呈两性二态性,但部分小型鲃物种却是例外。在扎伊尔中部,4厘米长的小型蝴蝶鲃物种栖息在水下的树根丛中,其中便包括赫尔氏鲃和蝴蝶鲃;其雄性和雌性的色彩和图案呈现极大的差异,十分引人注目。
一般说来,鲤鱼的色彩不及脂鲤那样鲜艳,但部分东南亚波鱼也有与脂鲤相若的亮丽色泽。小型的马来西亚鲤鱼布氏波鱼和阿氏波鱼在鲤鱼目中的地位就如同极受欢迎的灯鱼和霓虹灯鱼(脂鲤目)。
地下鲤鱼的身体则完全没有任何颜色。鲃属、墨头鱼属和盲鲤属的穴居物种完全没有任何体色,眼睛也是如此,这是由于它们在地下的无光环境中生存的习性所造成的。
地表(如地面以上)的墨头鱼物种分布于非洲、印度和东南亚,这种底栖鱼类的头部背面有吮吸和感觉盘。与之相关的“鲨”属(野鲮属和角鱼属)与墨头鱼物种的分布十分相似,它们有精细的吮吸嘴,以刮擦藻类为食。野鲮属的一个非洲物种还专以浸在水中的河马周围的浮游生物为食。
少为人知的雪鳟(裂腹鱼物种)栖息在印度和中国西藏寒冷的山泉中,它们的生命形态与鳟和鲑十分相似。雪鳟身体较长,体长达30厘米,身上的鳞片极小(或无鳞片),仅在臀鳍基部有一排瓦片状鱼鳞。尼泊尔渔民用金属线绕成蠕虫状,外套一个环结,置于水下捕食雪鳟,一旦雪鳟向“蠕虫”扑来,该环结就会收紧将其捉住。
鲤鱼主要为淡水生物种,但也有部分能在盐度相当高的水域中生存:日本的红鳍(三块鱼属)物种能在海洋中游出5千米之远;欧洲的淡水拟鲤和鳊鱼也能栖息在波罗的海,那里的盐度约为50%。但这些仅是少数几个特例而已。
如果说鲤鱼并没有什么怪异的生活习性,这种说法可能还有待商榷,因为其中至少有2个物种嗜酒!在东南亚,大风子树的果实掉入水中后,雪茄“鲨”(细须鲃属物种)和银红鲃都会吞食其发酵的果实,它们甚至会在“营业时间”之前就聚集在发酵的果实周围。一旦这些鱼醉倒,便会毫无知觉地浮在水面,但由于它们的肉在酒精的作用下并不美味,因此就算全无知觉也还是相对安全的。欧亚大陆的丁鱥在民间素有“医生鱼”的美誉,这也弥补了鲤鱼不喜群聚的习性。据报道,受伤的鱼会找到丁鱥并在丁鱥的黏液中摩擦自己的伤口。尽管丁鱥的确拥有一层丰富的黏液膜,但该黏液的治疗特性却从未得到任何科学证明。
吸盘鱼(亚口鱼科)在北美有许多物种,在亚洲北部也有少数几个物种。由于其咽(喉)骨和齿的形状,长期以来它们都被视为最原始的鲤鱼物种。吸盘鱼的上弓鳃骨也发育为十分复杂的囊结构,加之该物种的分布状况也十分特殊,因此如今倾向于将之视做一个高度特化的鲤鱼类群。吸盘鱼通常为毫不起眼的无毒鱼类,只有2个物种属是例外:中国帆鳍吸盘鱼和科罗拉多的锐项亚口鱼。这2个属的物种都有宽厚的身体,有三角形的外轮廓,这种奇特的形状能使它们在山洪暴发时紧贴河流底部(这2个物种都栖息在易发洪水的河流中)。它们也是平行演化的绝佳例证。
“真”鳅鱼是有嵌入小鳞的(通常)呈鳗形的物种科(鳅科),嘴周围还有许多须。由于其鳔的大部分或全部都包括着骨质,因此它们的正常体积不易变化。鲤鱼物种的鳔和咽之间都有体管连通,能使它们吸入或排出空气,但由于鳅鱼的鳔有骨质的约束,因此它们使用体管的几率比其他鲤鱼物种频繁得多。几个世纪以来,东欧的气象鱼或气象鳅都被农夫视做活的气压计,随着大气压的变化它们会排出体内的空气,因此便开始晃动和持续“打嗝”,这可昭示着雷暴的到来,因此它们也成为最早的“气象预报器”。
其实并非所有鳅科物种都呈鳗形,譬如鳅鱼就较短小,其身体通常扁平,还有伸出的吻。该类群仅包括3个物种属,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沙鳅——包括一些人们熟悉的观赏鱼物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皇冠鳅。该物种侧躺着休息,造成已死的假相,这一生活习性极不寻常。
斜齿鳊广泛分布于欧洲,是当地熟知的物种,受到休闲垂钓者的喜爱。它们适应性极强,能在较差的水质中存活。当它们被引入一个水域时,甚至能侵占该区域,是一种十分成功的物种。
大多数鳅鱼都有小型的背鳍,臀鳍对称排列在身体的尾部。而长鳍鳅(爬鳅物种)的背鳍却与其身长相当,虽然人们对这一物种并不了解,但这个名字的确起得十分贴切。鳅鱼(就其最宽泛的意义而言)可划分为2个亚类群:眼睛下有直立刺的鳅鱼和没有直立刺的鳅鱼。它们多数为潜行物种,白天喜欢藏在石块之下。1976年,人们在伊朗发现了首条穴居的鳅鱼物种,在这一迟来的发现后不久,人们又在中国西南部发现另外2个相关物种。鳅鱼栖息在欧亚大陆,尚未分布于非洲(除那些尚存争议的外来欧洲北非物种以外)。
双孔鱼或食藻鱼(双孔鱼科)虽名为食藻,但却主要以碎屑为食。它们仅包括4个物种,都分布于东南亚。双孔鱼外伸嘴位于其腹部,如同吸尘器的管一般,能吮吸细小的基质(还能刮下结成壳的藻类)并滤出其中的可食用物质。
双孔鱼物种无咽齿,但究竟其咽齿是已经退化还是从未发育出来,人们尚不清楚。这些鱼类——常被误认为“吸盘鳅”——的鳃盖几乎全与身体连在一起,仅有顶端和末端的小开口,这种结构在鲤鱼物种中是独一无二的。其顶端鳃盖孔上覆有阀,能吸入水流以便为鳃注入氧气,这些水流又从其末端的鳃孔中排出体外。因此,它们的呼吸是经由鳃盖实现的,而非嘴,这也与其他鱼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河鳅、爬鳅或平鳍鳅(平鳍鳅科)包括2个亚类群:大多栖息在东南亚湍急河流乃至急流中的扁鳅(平鳍鳅科),以及分布主要局限于欧亚大陆的腹吸鳅(腹吸鳅科)。平鳍鳅身体极其扁平,胸鳍和腹鳍都发育为吸盘。其嘴位于腹部,当它们在食物丰富的水域中刮擦藻类为食时,一种特殊的骨结构能保护其吻,而其他鲤鱼物种的这种骨结构通常则是位于眼睛之下的。山溪鲤鱼物种的这种强化骨结构弯曲于其吻部之前,如同碰碰车的缓冲器一般。
欧亚大陆的腹吸鳅呈鳗形,整体外形类似于气象鳅及其近族。其中神秘的深条鳅却栖息于非洲。1900年,德根先生在埃塞俄比亚的察纳湖口处获得了一个鱼类标本,并将其保存于大英博物馆,数年后该标本也被命名为德根先生。但是从这以后,却再也没有发现该物种的标本。究竟是因为没有人故地重游,并采用与当年相同的捕捞方式,还是由于它们在博物馆的归类原本就是错误的呢?
同样充满疑点的还有对婆罗洲低唇鱼的描述和勾勒。它们的最初标本在1868年就已经遗失,许多年来都没有再获得它们的任何个体标本。如今人们虽在马来西亚和泰国发现它们的行踪,但对其仍然不甚了解。
新世界刀鱼
裸背电鳗目
新世界刀鱼包括裸背电鳗目下的6个物种科,它们都呈不同程度的鳗形,都没有腹带、腹鳍和背鳍。但臀鳍却极长,有140多条鳍刺,能前后摆动,是其游动所需推进力的主要来源。它们的尾鳍或高度退化或已完全消失。
新世界刀鱼或南美刀鱼有电器官,其中大部分物种的电器官都由特殊的变异肌肉细胞组成,而鬼刀鱼(线鳍电鳗科)的电器官则由神经细胞发育而成。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的电场微弱,主要用于夜间导航(大部分物种在夜间活跃)、寻找食物、同类物种间的交流。而通常被称为电鳗的电刀鱼所产生的有力电脉冲据说能使马晕厥。它们能长至2.3米,其电力既能使猎物致晕,也能用于自卫,因此它们既是夺命的捕食者,又是可怕的竞争对手。
牛奶鱼及其同类
鼠鱚目
鼠鱚目中分布最广也最具经济价值的物种当属牛奶鱼。这种流线型的银色鱼类与乌鱼大小相似,喜欢在环岛礁石和大陆架上的温暖水域中聚集成群,人们对其捕捞和养殖并用做食物的历史十分悠久,在菲律宾、中国台湾和印度尼西亚尤其如此。
另一个海生物种长喙沙鱼或鼠分布于南太平洋、印度洋、纳米比亚和南非的大西洋东南部的海岸线。在该分布区域中,人们对鼠进行商业捕捞。
淡水铰嘴鱼能将自己的嘴伸展为小型长嘴,并因此而得名。它们的鳔能实现肺的功能,因此该物种能在缺氧水域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