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
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徐达
徐达和朱元璋是同乡,均为安徽凤阳人。和家世显赫的李靖不同,徐达只是个农家子弟。他没读过什么书,也没有可以教授他兵法的舅舅,一切都是靠他自己。
元朝末年,蒙人残暴的统治就如一条腐朽的铁链,再也拦不住天底下受苦受穷的汉人的反抗,他们揭竿而起,彼此响应,想靠自己手中的锄头、镰刀来挣得活命的机会。
起义军中的一支是郭子兴,也就是朱元璋的未来岳父领导的。徐达投到了郭子兴的麾下,那一年,他22岁。后来朱元璋也来了,《明史》上说,两人“一见语合”,这未免太过戏剧化了。其实,不论是徐达还是朱元璋,都在暗暗地观察彼此,看看对方是否是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这样的观察大概有两年左右,“慢工出细活”,两人后来合作一生,彼此无猜,跟这一段磨合期有很大关系。
郭子兴与另一支起义军的首领孙德崖发生冲突,将孙德崖绑了,囚禁起来。孙德崖的部下知道这事,礼尚往来地囚禁了当时已经做了郭子兴女婿的朱元璋。徐达为了救朱元璋,来到孙德崖部,用自己作为俘虏,把朱元璋替换下来。朱元璋为此一直暗暗感激。
后来,朱元璋离开郭子兴独闯天下,徐达也随着他离开,成为他手下的第一员猛将。“文有李善长,武有徐天德”,这是人们对朱元璋手下一文一武的描述。徐天德就是徐达,天德是他的字。
徐达虽然未曾上学读书,但他与只顾耍刀耍枪的一般武夫不同,他是一个求知上进的、渴望学习的人。每到一个地方,他就宴请当地有名望、有学问的先生前来讲学,从不以武力威胁,也从不倨傲凌下,而是以礼待人,敬之如师。这样,时间一久,不论是古人的政治智慧还是兵法韬略,徐达都有所耳闻,再加上他平时的实践与琢磨,慢慢地成就了他自己的处事原则和兵法谋略。
朱元璋说徐达是“动静语默,悉超群英”,又说他“平昔言简虑精,当提兵之时,令出不二,诸将敬若神明。”这就说明,徐达不是一个平常意义上的将才,而是一个帅才,而他也确实以往后的征战岁月印证了这一点。
在别的将领忙着勇武斗狠的时候,徐达已经开始为朱元璋出谋划策,从战略的高度与之指点江山。他先是为朱元璋去了滁、和等地,收编了大批人马,巩固了原有地盘。又为他征战张士诚、陈友谅,期间每一场战役都打得有声有色。尤其是围困张士诚,却不急着攻打,而是全力歼灭张士诚手下来援的军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充分显示了他卓越的指挥才干。
平定了张士诚、陈友谅后,朱元璋开始图谋北上,想把蒙人从奴役汉人的王座上赶下来,将他们赶回漠北。首先之人当然仍是徐达,他被任命为征虏大将军,统兵25万,与常遇春合击北上。大军到处,汉人热烈响应,蒙人闻声而逃,而徐达“军神”的盛名也就在这一路的势如破竹中逐渐确立。
常遇春是个火爆脾气。他的优点是打仗时身先士卒,“冒锋镝”,不畏牺牲,所以往往能鼓舞起士兵的勇气;可是,他的缺点同样明显,那就是残忍好杀,对待敌人,即使是已经投降的俘虏,也常常为了一时之快而挥刀杀尽。这就使得抵抗他的人常常觉得即使投降也不过是一死,还不如拼了这条命,还能换一个好汉的名声。所以,常遇春常常遇到殊死的抵抗。
徐达完全不同。相对于常遇春来说,他简直是一个斯文的秀才,可谓儒将。他常常告诫手下,要爱护百姓,不得骚扰。每攻取一城一池,都严令驭下,使之安分守己,与当地百姓秋毫无犯,因而常常得到百姓的拥戴和支持。他一路行军,很多地方根本不需耗费一兵一卒,便有当地的百姓揭竿而起,送到他的手中。此外,他对自己也绝对的严格。“至于对姑苏(苏州)之府库,置胡宫(北平)之美人,财宝无所取,妇女无所爱。”在那个暴露人性最丑恶一面的乱世,在其他将领都在战争的压力下肆意淫虐的环境下,徐达能洁身自好,且一以贯之,这尤为可贵。
明太祖朱元璋开国的功勋中,很多都不得好死。这固然是由于朱元璋猜忌心太重,但也是因为将领们一个个居功自傲,以为自己功劳最大,所以胡为乱来,不把朱元璋这个新科天子看在眼里。徐达得享天年,而且后世子孙都得到朱明的照顾和册封,这正是因为他妥善地处理了与朱元璋的关系。
早在朱元璋还是个小兵长的时候,别人还不把他放在眼里,徐达就对他尊敬有加。而后来朱元璋金鳞化龙,徐达也未改初衷。他治军虽严,令“诸将敬若神明”,但在朱元璋面前,则“逡逡如鄙人”,似是口不能言。即使私下里对朱元璋提意见,也倍加小心,不逞聪明,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给出答案。
1385年,徐达死了,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太祖朱元璋为了纪念表彰这位并肩作战了一辈子的老战友,亲手写下了歌颂他丰功伟绩的《神道碑》。
徐达和朱元璋是同乡,均为安徽凤阳人。和家世显赫的李靖不同,徐达只是个农家子弟。他没读过什么书,也没有可以教授他兵法的舅舅,一切都是靠他自己。
元朝末年,蒙人残暴的统治就如一条腐朽的铁链,再也拦不住天底下受苦受穷的汉人的反抗,他们揭竿而起,彼此响应,想靠自己手中的锄头、镰刀来挣得活命的机会。
起义军中的一支是郭子兴,也就是朱元璋的未来岳父领导的。徐达投到了郭子兴的麾下,那一年,他22岁。后来朱元璋也来了,《明史》上说,两人“一见语合”,这未免太过戏剧化了。其实,不论是徐达还是朱元璋,都在暗暗地观察彼此,看看对方是否是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这样的观察大概有两年左右,“慢工出细活”,两人后来合作一生,彼此无猜,跟这一段磨合期有很大关系。
郭子兴与另一支起义军的首领孙德崖发生冲突,将孙德崖绑了,囚禁起来。孙德崖的部下知道这事,礼尚往来地囚禁了当时已经做了郭子兴女婿的朱元璋。徐达为了救朱元璋,来到孙德崖部,用自己作为俘虏,把朱元璋替换下来。朱元璋为此一直暗暗感激。
后来,朱元璋离开郭子兴独闯天下,徐达也随着他离开,成为他手下的第一员猛将。“文有李善长,武有徐天德”,这是人们对朱元璋手下一文一武的描述。徐天德就是徐达,天德是他的字。
徐达虽然未曾上学读书,但他与只顾耍刀耍枪的一般武夫不同,他是一个求知上进的、渴望学习的人。每到一个地方,他就宴请当地有名望、有学问的先生前来讲学,从不以武力威胁,也从不倨傲凌下,而是以礼待人,敬之如师。这样,时间一久,不论是古人的政治智慧还是兵法韬略,徐达都有所耳闻,再加上他平时的实践与琢磨,慢慢地成就了他自己的处事原则和兵法谋略。
朱元璋说徐达是“动静语默,悉超群英”,又说他“平昔言简虑精,当提兵之时,令出不二,诸将敬若神明。”这就说明,徐达不是一个平常意义上的将才,而是一个帅才,而他也确实以往后的征战岁月印证了这一点。
在别的将领忙着勇武斗狠的时候,徐达已经开始为朱元璋出谋划策,从战略的高度与之指点江山。他先是为朱元璋去了滁、和等地,收编了大批人马,巩固了原有地盘。又为他征战张士诚、陈友谅,期间每一场战役都打得有声有色。尤其是围困张士诚,却不急着攻打,而是全力歼灭张士诚手下来援的军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充分显示了他卓越的指挥才干。
平定了张士诚、陈友谅后,朱元璋开始图谋北上,想把蒙人从奴役汉人的王座上赶下来,将他们赶回漠北。首先之人当然仍是徐达,他被任命为征虏大将军,统兵25万,与常遇春合击北上。大军到处,汉人热烈响应,蒙人闻声而逃,而徐达“军神”的盛名也就在这一路的势如破竹中逐渐确立。
常遇春是个火爆脾气。他的优点是打仗时身先士卒,“冒锋镝”,不畏牺牲,所以往往能鼓舞起士兵的勇气;可是,他的缺点同样明显,那就是残忍好杀,对待敌人,即使是已经投降的俘虏,也常常为了一时之快而挥刀杀尽。这就使得抵抗他的人常常觉得即使投降也不过是一死,还不如拼了这条命,还能换一个好汉的名声。所以,常遇春常常遇到殊死的抵抗。
徐达完全不同。相对于常遇春来说,他简直是一个斯文的秀才,可谓儒将。他常常告诫手下,要爱护百姓,不得骚扰。每攻取一城一池,都严令驭下,使之安分守己,与当地百姓秋毫无犯,因而常常得到百姓的拥戴和支持。他一路行军,很多地方根本不需耗费一兵一卒,便有当地的百姓揭竿而起,送到他的手中。此外,他对自己也绝对的严格。“至于对姑苏(苏州)之府库,置胡宫(北平)之美人,财宝无所取,妇女无所爱。”在那个暴露人性最丑恶一面的乱世,在其他将领都在战争的压力下肆意淫虐的环境下,徐达能洁身自好,且一以贯之,这尤为可贵。
明太祖朱元璋开国的功勋中,很多都不得好死。这固然是由于朱元璋猜忌心太重,但也是因为将领们一个个居功自傲,以为自己功劳最大,所以胡为乱来,不把朱元璋这个新科天子看在眼里。徐达得享天年,而且后世子孙都得到朱明的照顾和册封,这正是因为他妥善地处理了与朱元璋的关系。
早在朱元璋还是个小兵长的时候,别人还不把他放在眼里,徐达就对他尊敬有加。而后来朱元璋金鳞化龙,徐达也未改初衷。他治军虽严,令“诸将敬若神明”,但在朱元璋面前,则“逡逡如鄙人”,似是口不能言。即使私下里对朱元璋提意见,也倍加小心,不逞聪明,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给出答案。
1385年,徐达死了,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太祖朱元璋为了纪念表彰这位并肩作战了一辈子的老战友,亲手写下了歌颂他丰功伟绩的《神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