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存亡之所寄
赵国存亡之所寄——李牧
赵国的名将李牧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是继廉颇之后的又一忠臣良将,他曾北破燕军,南抗韩魏,三次采用“能而示不能”的战术大败匈奴,两次击退秦兵的进攻,被赵王封为武安君。他身经百战,从未打过败仗,守乃固,攻必克。这位长期驻守边疆,让匈奴不敢越雷池半步的李牧将军与“有攻城野战之大功”“勇气闻于诸侯”的廉颇将军在抵抗内忧外患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赵国的存亡与其息息相关。
赵孝成王时期,匈奴猖獗,赵王派李牧驻守边疆,抵抗匈奴。李牧在抗击匈奴期间充分利用其军事才能,首先在本地设置官吏,统一征收赋税作为军事开支。然后完善边防线,派精兵把手,加强情报侦探。同时李牧十分厚待士兵,使得全军战士士气高昂,这样为其以后的作战做好充分的准备。防守的前几年,李牧下令,只要有匈奴进攻,全部士兵都退居二线防守,不得应战,以此麻痹匈奴。
果真,几年后,匈奴认定李牧胆小如鼠,到处扬言说赵军懦弱。此话传至赵王耳中,让他觉得有失颜面,便撤下李牧,派另一名将领前往驻守,新将领每次都急于应战,但每次都惨败。赵王又不得不再次派李牧前往驻守,李牧闭门不出,道:“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赵王应允,李牧这才再次前往驻守。
身穿胡服、头戴胡帽的匈奴骑士。
终于,几年后时机成熟,在匈奴依旧认为李牧胆小之际,李牧首先利用千余牧民诱导匈奴,放纵他们强抢牧民物资。匈奴贪婪,野心太大,于是大举进军攻打李牧大军。李牧见匈奴中计,采用战车正面迎击、士兵两面夹击的战略,迅速消灭了10万匈奴骑兵。加上驻防的士兵个个都是蓄势待发、勇猛无敌。因此,这一仗实质上成了赵军屠杀匈奴兵的大战。此战后,匈奴兵数年不敢再冒犯赵国边界。
李牧击退匈奴后,被调回朝中任职。公元前246年,他以相国身份出使秦国,将赵国质子解救回国。第二年,随着赵奢、蔺相如逝世,廉颇游走他国,李牧成了赵国朝中重臣。
公元前243年,燕国窥视赵国,出兵攻打。赵王派李牧带兵攻打燕国。李牧一举攻下了燕国的武遂、方城,守住了赵国。
公元前235年,赵王迁即位。第二年,秦国攻打赵国,并直逼赵国后方,形势十分危急。赵王立即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命其率军抗秦。李牧率军在宜安与秦军抗击。他洞悉敌情,采取固守的策略,迷惑敌军,使敌军放松警惕。随后,见时机成熟大举进军,袭击秦军大营,将秦兵打得措手不及,秦军将领也因此畏罪潜逃至燕国。这一仗给秦军沉重的打击,同时也给了赵国喘息的机会。李牧再次为赵国立下大功,赵王封李牧为武安君。
赵王迁四年(公元前233年),秦王嬴政再次派兵攻打赵国,李牧率兵抗击,采取南守北攻的策略,将秦兵击退。但当时韩、魏已经与秦联合,两国尾随秦国继续进攻赵国。赵军抗击秦国之后,并未得到喘息的时间,继而在李牧的率领下,向南抵御韩、魏两国。
赵王迁七年(公元前229年),秦王派大将王翦再次来袭。赵王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司马尚为副将抗秦。王翦知李牧不除,赵国难灭。遂禀告秦王派奸细潜入赵国,收买赵王迁的近臣郭开,郭开便谣言说李牧有心造反。赵王迁听信谗言,便下令将李牧撤回。但李牧一直坚持“将在外,军令有所不从”,继续和秦军抗争。赵王迁恼怒,便暗中派人杀害了李牧。三个月后,王翦率军大败赵军。公元前222年,赵国最终灭亡。
秦之心腹痛极处,赵国也。六国之中,赵国是敢于挑战秦国、坚持与秦国抗衡的唯一一个国家,最终以威武不屈名垂青史,而这一切成就都是与李牧将军的付出分不开的。如果李牧没有被害,秦赵两国必定还会长期抗衡。可惜赵襄王为人刚愎自用,不懂察人用人,听信左右谗言,以致一代良将李牧最终为悭吝小人所害。
赵国的名将李牧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是继廉颇之后的又一忠臣良将,他曾北破燕军,南抗韩魏,三次采用“能而示不能”的战术大败匈奴,两次击退秦兵的进攻,被赵王封为武安君。他身经百战,从未打过败仗,守乃固,攻必克。这位长期驻守边疆,让匈奴不敢越雷池半步的李牧将军与“有攻城野战之大功”“勇气闻于诸侯”的廉颇将军在抵抗内忧外患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赵国的存亡与其息息相关。
赵孝成王时期,匈奴猖獗,赵王派李牧驻守边疆,抵抗匈奴。李牧在抗击匈奴期间充分利用其军事才能,首先在本地设置官吏,统一征收赋税作为军事开支。然后完善边防线,派精兵把手,加强情报侦探。同时李牧十分厚待士兵,使得全军战士士气高昂,这样为其以后的作战做好充分的准备。防守的前几年,李牧下令,只要有匈奴进攻,全部士兵都退居二线防守,不得应战,以此麻痹匈奴。
果真,几年后,匈奴认定李牧胆小如鼠,到处扬言说赵军懦弱。此话传至赵王耳中,让他觉得有失颜面,便撤下李牧,派另一名将领前往驻守,新将领每次都急于应战,但每次都惨败。赵王又不得不再次派李牧前往驻守,李牧闭门不出,道:“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赵王应允,李牧这才再次前往驻守。
身穿胡服、头戴胡帽的匈奴骑士。
终于,几年后时机成熟,在匈奴依旧认为李牧胆小之际,李牧首先利用千余牧民诱导匈奴,放纵他们强抢牧民物资。匈奴贪婪,野心太大,于是大举进军攻打李牧大军。李牧见匈奴中计,采用战车正面迎击、士兵两面夹击的战略,迅速消灭了10万匈奴骑兵。加上驻防的士兵个个都是蓄势待发、勇猛无敌。因此,这一仗实质上成了赵军屠杀匈奴兵的大战。此战后,匈奴兵数年不敢再冒犯赵国边界。
李牧击退匈奴后,被调回朝中任职。公元前246年,他以相国身份出使秦国,将赵国质子解救回国。第二年,随着赵奢、蔺相如逝世,廉颇游走他国,李牧成了赵国朝中重臣。
公元前243年,燕国窥视赵国,出兵攻打。赵王派李牧带兵攻打燕国。李牧一举攻下了燕国的武遂、方城,守住了赵国。
公元前235年,赵王迁即位。第二年,秦国攻打赵国,并直逼赵国后方,形势十分危急。赵王立即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命其率军抗秦。李牧率军在宜安与秦军抗击。他洞悉敌情,采取固守的策略,迷惑敌军,使敌军放松警惕。随后,见时机成熟大举进军,袭击秦军大营,将秦兵打得措手不及,秦军将领也因此畏罪潜逃至燕国。这一仗给秦军沉重的打击,同时也给了赵国喘息的机会。李牧再次为赵国立下大功,赵王封李牧为武安君。
赵王迁四年(公元前233年),秦王嬴政再次派兵攻打赵国,李牧率兵抗击,采取南守北攻的策略,将秦兵击退。但当时韩、魏已经与秦联合,两国尾随秦国继续进攻赵国。赵军抗击秦国之后,并未得到喘息的时间,继而在李牧的率领下,向南抵御韩、魏两国。
赵王迁七年(公元前229年),秦王派大将王翦再次来袭。赵王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司马尚为副将抗秦。王翦知李牧不除,赵国难灭。遂禀告秦王派奸细潜入赵国,收买赵王迁的近臣郭开,郭开便谣言说李牧有心造反。赵王迁听信谗言,便下令将李牧撤回。但李牧一直坚持“将在外,军令有所不从”,继续和秦军抗争。赵王迁恼怒,便暗中派人杀害了李牧。三个月后,王翦率军大败赵军。公元前222年,赵国最终灭亡。
秦之心腹痛极处,赵国也。六国之中,赵国是敢于挑战秦国、坚持与秦国抗衡的唯一一个国家,最终以威武不屈名垂青史,而这一切成就都是与李牧将军的付出分不开的。如果李牧没有被害,秦赵两国必定还会长期抗衡。可惜赵襄王为人刚愎自用,不懂察人用人,听信左右谗言,以致一代良将李牧最终为悭吝小人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