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闪过了刃口吗?王振武死了。只有他的小说依然摆在我的面前,余留着他的生命的热温。那之中分明还搏动着他的生命的节奏。
读他的“关于原始社会的札记小说”,忍不住想马上写“札记小说”的札记。在迅速涌起的念头下或许掩藏了一个不敢深思、追问的问题:他死了,他的思索、感觉,他的爱,他的曾在现实的虚空中涌动的梦想,已统统同他的肉体一起消失了,只有这已变成文字的东西还显示着他曾经拥有的真实的存在……
这文字在多大程度上展示着王振武的生命,延续着他的生命力,还不是能够匆忙地回答的,但有一点却是不能不正视的现实:这文字已是他,又不是他了。
我写“札记小说的札记”能追溯和复制他吗?如同他追溯和复制原始社会?
1
放在面前的《火神的祭品》《那引向死灭的生命古歌》《生命,闪过刃口》,给着我奇妙的感觉,尤其是前两篇,直呈的生命激情几乎是冲撞着读者而来。
(是什么在纷扰着你,以致你失却了那过往的宁静?)
“自从大约在三十万年以前人类第一次以人的身份出现以来,一共有过多少个原始社会的出现和消灭,那个数字是不可能想象的。”除了人类学家,谁又真正去关注这些呢?至于究竟是“仰韶文化”还是“大溪文化”的哪一点特征牵动了王振武的好奇心,甚至也无关紧要。
王振武关注的是;
“人类系由阶梯的底层开始其生活的进程……
但是在其潜力方面却具有在以后要形成的一切……
这种进步在漫长的世代之中几乎是不可察觉的,因为在进步中所遭遇的许多障碍,和人类对抗这些障碍所费的精神差不多相抵消了。”
他把引自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话抄在《火神的祭品》的扉页。
他所要做的,是回到生命的源头,追寻终将迸发出任何生命的火焰或花朵的原始创造的火花或种子。
或许生命的挣扎、奋起总是和痛苦相伴随的。于是他用一种堪称辉煌的想象力描述着世界的原始痛苦。漫长岁月里文明累积的一切社会关系都蜕去了,在凭借“大溪文化”“仰韶文化”所提供的根据构造的骨架上,他自信地进行了人类学的还原。
在这里,似乎狩猎、采集、种植这三种生存方式都隐蔽到了人自身的生殖中,但是不,他泼墨渲染的生殖已不是种的繁衍,而是新生命的诞生——“新生命必与原生命不同,这是生殖的天意,如你必与你的父、母不一样,否则,天下万物便永远是一个样,何须生殖,那是有悖天意的。所以,我只能唱我自己的歌,而且只能用自己独有的声音(神赐我的)来唱。”他借韶的口说。他的甩脱了肉体的精神紧紧抓住孕育着人的第一抹精神闪光的肉体,或者说尚未走出肉体的精神。
人生成的历史中总有那样一个时刻,“我”和“你”一起从混沌中浮现出来。亦即,在神话的笼罩下,不意识的个体存在在哪一个瞬间从无选择中产生了朦胧的选择,从此有了吻合的感觉。吻合造成冲突,造成对抗,造成在对象的结合中的我和你——男人和女人的意识。这是爱的萌生,理解的萌生,是分离的个体的整体性趋向。它一开始就包含着未来展开的丰富性。
原始社会和文明社会显然是有根本的不同的,这个不同当然可以说不在于制度,不在于分工,而是一种“模仿方向”的不同。在新有的原始部落中都无例外地存在的祭祀活动,以其崇拜祖先、恐惧魔鬼的主要内容,证实着原始社会的主要模仿方向是早已死去了的祖先。尽管他们早已消失在那个不可见的虚幻世界,他们的势力和影响却靠祭祀活动在活着的长辈身上强化着。正是这种固置了的模仿方向使原始社会呈现着漫长的静止状态。那么人们为什么不进一步推测,在原始环境里进行的从半人到人的变化,一定是一次改变了模仿方向的转变的最初的契机呢?恰恰是这个契机,像曙光一样透露着人性的萌发。
2
与其说是靠历史研究的眼光,还不如说是靠一颗小说家的敏感的心,王振武捕捉到了在原始社会中由于改变模仿方向而导致的从半人到人的变化。
《火神的祭品》中的雉,没有模仿她的先辈。
豨像追逐她的鹂姐、鸧鹒姐、鹊姐、鸠妹……一样自然地追逐她。当她被扳倒,赤裸裸背贴着草,见一张前突的、缺两颗门齿的大嘴拱向她的脯、颈、下巴时,一个朦胧的对象意识的闪念——“是豨”——奇迹般地出现了,飘过了她的脑子。于是她跑,她挣扎,她拼死阻止那“蛇”穿进她的洞,她心里想着的是矢,是那会制奇异的箭、曾把一支血色的野鸡翎投给她的羽山的矢,她等着矢随她进“巢”。这一次拒绝导致了她生命的毁灭。
她没有模仿她的先辈,但她也还成不了模仿的对象。她知道“姐妹们于这样的和好从不真的拒之……”转眼间她们已都像躲着污鬼一样地躲着她。即使现在,她仍然也渴望和她们,和全族的人一起,投身于即将到来的火神祭,“融到那声响中去;她该是声响中的一个音,舞中的一个舞步,低伏的眼睛里的一瞥目光,去供奉火,祈求播种顺利,黍的丰收,族的昌盛;她也荣荣在昌盛里”。但她忘不了那刚刚体验过的混沌的神秘,那个怎么也弄不清的奇异的梦——就在她无意识地收紧下腹的时候,矢浮现在眼前:那只粗大的会制箭的、拿着血色的翎,目光炯炯,要穿透她腹下的葛片,使她战栗……就是这一个闪念,将她推入与她的种、她的族类永恒的隔膜中。祀会上射四豚后,那只应该射一只野鸡以作火神的祭牲的箭,竟从矢的颤抖的手里一直追逐她而去——既然她注定要消失在漫天的猩红大火里,喷涌的火苗已贪婪地舔着她的裙摆,既然矢的目光早就像穿过血红的杜鹃花蕊一样地穿过了她的身子,那就在这“无限漫长的一瞬”中如归巢一般地倒下吧。
《那引向死灭的生命古歌》中的柳,没有模仿她的先辈。
她已有她的偶——獒伯,在社日还可以回到先人们有过的那种景况:如锦鸡合群一般。但当她遇到韶,那个拄荆杖、瘸着左腿从北方来的北方佬时,她竟觉得他是她在梦中所见过的。她第一次产生了“唯一”的模糊感觉。众人追逐的耍弄,獒伯紧紧逼在身后的长牙,成为死的推力,推她奔向那用歌声召唤着她的北方佬。“从前,她能容忍虎的硕大无比的力,容忍獒的棘刺之苦,那么此后,除去有神力贯通她的男子外,再想弄她是绝不可能的了。她已成为神,不可随意去犯的神。”她的整个生命已化为一片萌动的春光,只能融化于那召引她的生命之歌中。
——告诉我,幸运者,你的名。
——叫我韶吧。
——那么韶,你还要到哪里去呢?
——我不知,我就这么一直走,直到有一天,神启示心。心吿诉我:韶,你该歇下了,这儿有你的歌,你的人。我就不走了。不然,我就一直走到生命的终结。
……
他们仿佛在梦中相遇一般。柳打破了韶须臾不可离开的尖底瓶,那是他的母给他盛生命之水的。韶要柳把她的身子连同她的如生命之水的歌一起赔了他。“好像柳真的是从他身上裂开去的另一半,他们仿佛一个陶范的两个半边,合起来便可制成那盛生命之水的白衣彩陶、弧线纹、葫芦形口的尖底瓶。好像他在大地上,无论是走、跑、睡、滚、爬、跌倒,大地都全然容纳、承受了一样。他听着不断如缕的耳语般的歌,歌里混含着呼吸、喘息、叹息,他跟着那催动的声音哼着,于是呼吸、歌声在两张口之间撞击、混合,那是两股生命之息相吹、相吐纳……”于是,性命可断,歌却不能断。而那歌必定和父的歌是不一样的,它渗入了柳和韶的生命,它是新的生命的生殖,是鼓动起全部久远的生命力的生命的来潮……
《生命,闪过刃口》中的水,没有模仿她的先辈。
当血腥的战斗刚刚停息,锋利的刀刃仿佛仍在眼前晃动,她的耳边疯狂地回响着“后”的杀光北佬的誓言时,她碰见了陶,碰见了留在水聚落的最后一个北佬。而她的聚落人也死的死、跑的跑光了,只剩下她一个人。“刹那间,两人目光相对了,那是北佬、南蛮之间两双血海深仇的眼睛相对,又是穿过无数尸体后他们在荒凉、寂寞的世界上发现的唯一同类、可作为人去依赖的惊喜的目光相对,是一双久久离散、又在梦中相遇了的男女的目光相对。”但铺天盖地的仇恨压倒了一时变得缥缈的生命交流的渴望——嗜血的匕尖朝水的咽喉逼近,同时那只四棱形、有铤、铤呈扁圆形、前锋尖锐、通体磨光的石簇头正对准了陶的后心窝。只要水在倒下时触动暗箭的绊线,两个生命就将一起堕入永恒的黑暗,去追随他们飘逝的先辈的亡灵。
但此时,东方的第一缕阳光正漫过窑顶,松柴烧尽,窑顶的烟散灭——
是出窑的时候了。一个并不遥远的记忆仿怫是对潜藏的生命力的激情的召唤,那在仇恨和死亡的重压下蠕动的生命一下子勃发出意想不到的冲动。水把匕尖推开了,同时抱住陶——那个赞颂过水、改筑过窑、做个小口尖底瓶、有春阳般眼神的不共戴天的仇敌——躲过了那复仇的暗箭,并用她清江水波般的目光一波一波地拍向这北方佬,喃喃着:“北方的朋友,终于是你的生命穿过我,而不是可怕的匕尖……”
于是一个怪异的梦应验了:一个陌生的男子攻破了水,水竟生出了一个半边是人半边是小口尖底瓶的仔,只是那仔不仅有两种制陶技艺——既会水聚落的,也会陶氏的;他的眼睛也有两种奇异的神态——一是有春阳般的暖意,二是会泛出清江水一般绵长的波浪,两者似乎都从他生命的最深处透出……
王振武就是这样地为我们描述着人从半人到人的变化、生长。它证实了亚里士多德激情的断言:诗比历史更接近真实。
3
这个变化、生长不是靠生存本身的自然需要,这个需要固然可以延伸出人的漫长的历史,甚至在文明的条件下伸展出巨大的文明跨度。人是靠性欲所包孕的爱走出各种原始的自然关系、确定人的关系的。换一个角度说,是爱的萌生从原始人的群交、血亲、氏族、集体表象这种混沌不分的关系中抽引、引申出人的关系。这就是王振武说的“污泥生殖”。
其实即使在最文明的社会里,或许应该说正是在最文明的社会里,用爱和理解从层层包裹的文明矫饰中回复、昭示出人的关系,同样是一种污泥生殖。污泥生殖因而用一种转换了的形态呼唤着原始的单纯,成为一个活的隐喻。
柏拉图曾在《会饮篇》中借阿里斯托芬之口讲述那个关于爱的本质的美丽故事。我的一位朋友用他的解读给我提供了一个理解的视角:“据说,人类本来是球形的生物,后来它因自己的力量强大想反叛宙斯而被宙斯劈成两半。每个人都几乎是半人,但人与人彼此相爱的心愿也就种植在人心里了。因为每个人都渴望恢复完整,而爱就是期待在机遇中实现与补全与另一半相愈合,以便医治分裂的伤痛。”这是人的注定的命运吗?尼采借歌德的《浮士德》的引述,将“自我”的问题引进这人的注定命运中。他表达一个重要论点:一个男人对一个对其发展真正至关重要的女人的爱,或者同样的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的爱或许就是一个人“真实的自我”的一部分。——由此深化了爱的哲学。
而王振武却是用他的血肉丰满的画面,铺陈出爱的诞生和它脱胎而出的那一片混沌污浊的泥土。
正是爱成为原始所包孕却又能走出原始的真正契机。同样,它是呼唤着情感却永远不会囿于情感的确定性的原始冲动。它带着它的根,才成为人的纵横深阔的联系中的一个界面。
读王振武的原始社会札记小说,震撼现代读者的恰恰是这种携带着原始冲动的激情。
这激情直接倾泄、喧腾在生和死的背景上,在读者走出喧嚣的现实生活的每一个喘息中,切近地逼视着你心底的秘密。
一个不能在生和死的交织中体验爱的期待的人,是处于蒙蔽的价值意义中不敢直面人的存在的真实深渊的人,是不懂得生命真谛的人,正如一个时代,如果缺少对痛苦、死亡和爱的本质的揭示,则是一个贫乏的时代一样。
生命,闪过刃口。
4
生命,闪过刃口——一个多么令人震惊的题目。如果这三部小说可以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那么这个题目应该是这一组小说的总题目。
王振武把爱的希望高悬在生命的头顶:
在个体生命的每一次死亡中延续着生命的,是爱;在生命时空的每一层断裂中连接着时空的,是爱;在人类心灵的每一个伤口弥合着心灵的,是爱。
人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寻求着人的完整,寻求着人与人的理解。生命从第一天开始就是超出生命的生命的整体。而性欲,不仅是指性快感,指本来意义上的生殖和种的繁衍,它还蕴含着人的生存的最原始、最深层的欲望——一种形而上的欲望,它应该是以对生命整体的追逐作为自己的原动力和永恒的目的的。
那歌,那在《那引向死灭的生命古歌》中被柳和韶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歌,那祭神、唤神、与神交感以此来维系现实的可以感见的生活现象并赋予意义的歌,那在这种神秘意义的萌动下激发种族、个人的生之欲望的歌,原本是一个直观的象征。
王振武用辉煌的想象告诉人们:人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不是要寻根吗!这才是生存之根,是根源或直接之物,是人与世界的最原始的关系。
我的一位朋友说的是对的:“无论是民族之根还是文化之源,都不是一个时空跨度如何遥远的概念,它就在当下、此刻或眼前,但又是对用心灵能见到的人来说才这样,但对能见到的人来说,寻找又是多余的。”
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当下,即此时、瞬息,不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否则,它就消失在时间的链条中了,成为当下(此时、瞬息)的遮蔽。它也不只是流动、返回,因为时间的线性的回复仍然达不到当下的敞开。当下应是时间的空间化,达到深层,形成逗留。在每一个真正的或真实的自我的深层空间,它都打断表层的时间节奏存在着。一头连接着人的遥远的诞生,一头关联着现实生命激情的每一个涌动。能直面它的,是大思者、大勇者。人们多么容易沉湎于生命的常态,在日常的、沉沦的生命中随时间流逝。只有常态生活的断裂,文明累积起来的包裹着人的层层外在的社会关系在断裂中脱落,时间,才挣脱过去的因循惯性、将来的虚幻性和此时的遮蔽性的常态,进入当下、此时、瞬息,进入存在的直接性,进入生命的真实。只有在这生命的真实中达到心理和历史的直接转换,生命才能真正肩负起历史和社会。
5
生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闪过刃口。
《奥义书》说: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人类存活下来,没有像恐龙那样灭绝,这看来是生命闪过刃口了。但存活下来是什么意思?不是每天都有人死去,使人类忘不了自己的末日吗?谁能保证人类活的时间比恐龙更长?谁能许诺人类不会灭绝。太阳明天照样升起?人类终究逃不脱末日的审判,谁又敢说生命闪过刃口了……
无数的问题惊醒着人类的记忆。生命纵然美好,但生命的丑恶、腐败几乎触目皆是。或许,生命是无所谓美丑的,只是人们为了各自的目的而赋予它这样或那样的色彩和意义罢了。这种赋予意义的生活是生命的生活,但这种赋予的意义,却并不就是生命的本身,正如衣服不是肉体一样。人类曾是怎样地陶醉于它的“进步”,愈来愈把某种意义固置下来。或许这“意义”能够造成进取锋利的刀刃,唯其如此,这锋利的刀刃也就“固置”为现实的生命,生命直接变成有用性,变成一把刀的锋刃了。因为它就是这个东西,所以它不能不是这个东西,它因而是不能“越过”的。可是生命并不是刀的锋刃,谁能说服它?谁能拯救它?
难道是为了拯救自己,生命,才要用“死”作为自己的根,即用“死”来维持生命的沿革?佛中的“涅槃”合死生于一,那真谛恐怕就在这里吧——为了不让生命把自己变成刀刃,变成一个东西,一个“是什么”的什么东西。
生命是以死为根的。“既然死是绝对的可能性,那生命就是要把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生命本身就是奇迹。”因而生死的纠缠即生死同时是生命与生俱来的。这一认识使自我调节乃至自我调节造成的超越、升华变成人的内在的机制,变成生命自身的需要。一切外在的社会关系归根结底只是生命存在的可能样式,它不是唯一决定性的,恰恰相反,它只是人的生命存在超出的剩余物、沉积物。
王振武铺陈遥远的真实,铺陈在生和死的纠缠中挣扎的、脱颖而出的生命,不就是直观地要人们回到生命本身,回到生死同时的生命之源头吗?它不是遥远得不可企及的过去,它就在你的当下的生命直观中,这时,任何外在的、赋予给生命的意义甚至色彩,都是矫饰,生命,就是生命自身。
6
读王振武的这一组小说,总有一种新奇的感觉伴随你。仿佛你正在一步步走进一个人隐秘的内心世界。这个人是如此地执着、专注,把一个男人和女人的遭遇、理解、默契,看作生命奥秘的无解之解。以致,这遭遇、理解、默契,能承担起历史、社会,承担起任何外在的困难和风险。于是,王振武孜孜描写的原始风尚、风土人情……似乎都可以退到背景上,然而这背景的真实又是如此重要。王振武懂得这一点。他丝毫不敢让他的思索、感觉随意飘浮,而是将他思索、感觉的触角一直伸到每一个细节的描写上,粘满实实在在的泥土。
于是我才能紧跟被视作腹中有污鬼的雉,在族人惊恐的眼光追逼下,仿佛站到那一个杳无人迹的晦暗的狭谷之口。前面,靠近像居室一般高的柴堆,站着华发的后鹞;后鹞左侧,是披野鸡皮的巫鸿,头上系了一圈野鸡翎。当巫鸿一次又一次抓起蓍草,迅疾投进面前的黑彩筒形瓶,又一次次缩回手,飞快地无声地努动打皱的嘴皮时;当后鹞像刨猪皮一样不时掀起胸前干瘪的乳,不时挠着,眯起混浊的眼,倾听族内人们的声音,仿佛是倾听着自己血脉的跳动,倾听着古老的种族的呼喊时,雉像是一个声音,从族人的那片混声中浮出来了,从后鹞的血脉里汩出来了,被撞击、挤压,向血流底层陷进去,成为水面的一个气泡,破裂,沉到幽远的水底……这是比大火烧灼更恐惧的一刻。
其实这里的复述已多少抽绎掉了原作的真切和具体。因而复述不仅是多余的,而且是可能失真的。但我仍忍不住复述了。是想用复述带出我的感觉的真实,带出我的无法言说的情绪——在读这三篇小说时,一种混沌的力量攫住了我,其中混杂着各种复杂的、尚不明确的情绪。正是有了这情绪和这情绪孕育而生的感觉,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心灵世界才可能在一点上直接相通。
7
即使是在最平凡的日常生活里,我也有过一刹那直面恐惧的时候,因孤独直面恐惧,因被一个无形的力量拨弄而恐惧,甚至就是因恐惧而恐惧。恐惧是纷杂的声音骤然停止的死寂,生命在这瞬间的死寂中倾听自己无声的喘息。
我不知道王振武、我和雉,哪一个更真实。我只切身地感到,人的存在的情绪状态,恰恰是因为相似,才可触摸地形成了个体的人之间无法相通的隔膜;而人的瞬息的感觉,无论是复杂的或简单的,却能在瞬间跨越时空遇合。于是无法相通的情绪也遇合了。是感觉一下子带出了整个情绪。这感觉,至少是最真实的。
问题是:生命,闪过了刃口,这是一种感觉的真实;生命,没有闪过刃口,这是另一种感觉的真实,哪一种感觉的真实更真实呢?
雉死了,死在无法逃脱的箭下,死在猩红的大火里。柳和水,死而复生,孕育了新的生命,但终究也会死的。人终归是要死的。每一个个体的人都将预先被抛入人类的末日审判,然而在死亡的一刻降临前,死亡总是一个谜。而诞生,对于生者本人原本也是一个谜。因为“开端”与“终结”于体验着的生命的个体,是一样不可知的。人的整个生命就是在这诞生和死亡的不可知的背景下凸现出来的。死亡的自我意识,才真正惊奋着生的意义。
肉体不能翻越死亡,翻越生的极限,精神呢?
人们说精神是无限的,它作为类意识似乎可以翻越有限的肉体即有限的个体生命。但人类,人类不也是宇宙中的一个个体吗?那想翻越人类生命的精神又是什么呢?只有一个回答:上帝、神灵。这无非是说,上帝或神灵是生命与死的空寂相交接的边缘概念。任何想向外无限扩展的精神都会碰在上帝的边缘上而被挤压回来,回到内心中来,回到你想做这种翻越、超升的心灵中来。
感受它吧,感受这个承受莫名而困惑而寻求的灵魂吧!
生命,永远在刃口。但真实的生命又总可能直面“闪过”刃口的当下、此时、瞬息。
8
我就这样读着,感受着,表达着。我作为读者与王振武,与王振武笔下的人物在文字中相遇。
(据说,文字可以呼唤神灵,为什么我的文字不可以把王振武呼唤到我的面前呢?)
我期待在迎面而来的王振武的读者中,我能成为“参与性体验”的无数角度中的一个角度。因为无论我多么想力求“客观”,我的经历、气质,我的历史生存的影响,已无可挽回地渗入了我的理解中。我永远不能复制一个王振武,只能尽力地追溯着他的作品的表达。好在新解释学早已打破了旧解释学把作者与读者的关系看作是解释的主要关系、因而认为天才的读者可能复制作者的幻想。我清醒地看到:我只能面对作者所说的东西,而且我是有限的,位置已定的。即使王振武的表达只是在上一个时刻刚刚过去,时间,也已像深渊一样阻隔在我们之间。
这不也是我的命运的预示吗?我曾跨越时间的深渊回答你的呼唤。现在,轮到我了,轮到我来呼唤了。
1987年夏天
读他的“关于原始社会的札记小说”,忍不住想马上写“札记小说”的札记。在迅速涌起的念头下或许掩藏了一个不敢深思、追问的问题:他死了,他的思索、感觉,他的爱,他的曾在现实的虚空中涌动的梦想,已统统同他的肉体一起消失了,只有这已变成文字的东西还显示着他曾经拥有的真实的存在……
这文字在多大程度上展示着王振武的生命,延续着他的生命力,还不是能够匆忙地回答的,但有一点却是不能不正视的现实:这文字已是他,又不是他了。
我写“札记小说的札记”能追溯和复制他吗?如同他追溯和复制原始社会?
1
放在面前的《火神的祭品》《那引向死灭的生命古歌》《生命,闪过刃口》,给着我奇妙的感觉,尤其是前两篇,直呈的生命激情几乎是冲撞着读者而来。
(是什么在纷扰着你,以致你失却了那过往的宁静?)
“自从大约在三十万年以前人类第一次以人的身份出现以来,一共有过多少个原始社会的出现和消灭,那个数字是不可能想象的。”除了人类学家,谁又真正去关注这些呢?至于究竟是“仰韶文化”还是“大溪文化”的哪一点特征牵动了王振武的好奇心,甚至也无关紧要。
王振武关注的是;
“人类系由阶梯的底层开始其生活的进程……
但是在其潜力方面却具有在以后要形成的一切……
这种进步在漫长的世代之中几乎是不可察觉的,因为在进步中所遭遇的许多障碍,和人类对抗这些障碍所费的精神差不多相抵消了。”
他把引自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话抄在《火神的祭品》的扉页。
他所要做的,是回到生命的源头,追寻终将迸发出任何生命的火焰或花朵的原始创造的火花或种子。
或许生命的挣扎、奋起总是和痛苦相伴随的。于是他用一种堪称辉煌的想象力描述着世界的原始痛苦。漫长岁月里文明累积的一切社会关系都蜕去了,在凭借“大溪文化”“仰韶文化”所提供的根据构造的骨架上,他自信地进行了人类学的还原。
在这里,似乎狩猎、采集、种植这三种生存方式都隐蔽到了人自身的生殖中,但是不,他泼墨渲染的生殖已不是种的繁衍,而是新生命的诞生——“新生命必与原生命不同,这是生殖的天意,如你必与你的父、母不一样,否则,天下万物便永远是一个样,何须生殖,那是有悖天意的。所以,我只能唱我自己的歌,而且只能用自己独有的声音(神赐我的)来唱。”他借韶的口说。他的甩脱了肉体的精神紧紧抓住孕育着人的第一抹精神闪光的肉体,或者说尚未走出肉体的精神。
人生成的历史中总有那样一个时刻,“我”和“你”一起从混沌中浮现出来。亦即,在神话的笼罩下,不意识的个体存在在哪一个瞬间从无选择中产生了朦胧的选择,从此有了吻合的感觉。吻合造成冲突,造成对抗,造成在对象的结合中的我和你——男人和女人的意识。这是爱的萌生,理解的萌生,是分离的个体的整体性趋向。它一开始就包含着未来展开的丰富性。
原始社会和文明社会显然是有根本的不同的,这个不同当然可以说不在于制度,不在于分工,而是一种“模仿方向”的不同。在新有的原始部落中都无例外地存在的祭祀活动,以其崇拜祖先、恐惧魔鬼的主要内容,证实着原始社会的主要模仿方向是早已死去了的祖先。尽管他们早已消失在那个不可见的虚幻世界,他们的势力和影响却靠祭祀活动在活着的长辈身上强化着。正是这种固置了的模仿方向使原始社会呈现着漫长的静止状态。那么人们为什么不进一步推测,在原始环境里进行的从半人到人的变化,一定是一次改变了模仿方向的转变的最初的契机呢?恰恰是这个契机,像曙光一样透露着人性的萌发。
2
与其说是靠历史研究的眼光,还不如说是靠一颗小说家的敏感的心,王振武捕捉到了在原始社会中由于改变模仿方向而导致的从半人到人的变化。
《火神的祭品》中的雉,没有模仿她的先辈。
豨像追逐她的鹂姐、鸧鹒姐、鹊姐、鸠妹……一样自然地追逐她。当她被扳倒,赤裸裸背贴着草,见一张前突的、缺两颗门齿的大嘴拱向她的脯、颈、下巴时,一个朦胧的对象意识的闪念——“是豨”——奇迹般地出现了,飘过了她的脑子。于是她跑,她挣扎,她拼死阻止那“蛇”穿进她的洞,她心里想着的是矢,是那会制奇异的箭、曾把一支血色的野鸡翎投给她的羽山的矢,她等着矢随她进“巢”。这一次拒绝导致了她生命的毁灭。
她没有模仿她的先辈,但她也还成不了模仿的对象。她知道“姐妹们于这样的和好从不真的拒之……”转眼间她们已都像躲着污鬼一样地躲着她。即使现在,她仍然也渴望和她们,和全族的人一起,投身于即将到来的火神祭,“融到那声响中去;她该是声响中的一个音,舞中的一个舞步,低伏的眼睛里的一瞥目光,去供奉火,祈求播种顺利,黍的丰收,族的昌盛;她也荣荣在昌盛里”。但她忘不了那刚刚体验过的混沌的神秘,那个怎么也弄不清的奇异的梦——就在她无意识地收紧下腹的时候,矢浮现在眼前:那只粗大的会制箭的、拿着血色的翎,目光炯炯,要穿透她腹下的葛片,使她战栗……就是这一个闪念,将她推入与她的种、她的族类永恒的隔膜中。祀会上射四豚后,那只应该射一只野鸡以作火神的祭牲的箭,竟从矢的颤抖的手里一直追逐她而去——既然她注定要消失在漫天的猩红大火里,喷涌的火苗已贪婪地舔着她的裙摆,既然矢的目光早就像穿过血红的杜鹃花蕊一样地穿过了她的身子,那就在这“无限漫长的一瞬”中如归巢一般地倒下吧。
《那引向死灭的生命古歌》中的柳,没有模仿她的先辈。
她已有她的偶——獒伯,在社日还可以回到先人们有过的那种景况:如锦鸡合群一般。但当她遇到韶,那个拄荆杖、瘸着左腿从北方来的北方佬时,她竟觉得他是她在梦中所见过的。她第一次产生了“唯一”的模糊感觉。众人追逐的耍弄,獒伯紧紧逼在身后的长牙,成为死的推力,推她奔向那用歌声召唤着她的北方佬。“从前,她能容忍虎的硕大无比的力,容忍獒的棘刺之苦,那么此后,除去有神力贯通她的男子外,再想弄她是绝不可能的了。她已成为神,不可随意去犯的神。”她的整个生命已化为一片萌动的春光,只能融化于那召引她的生命之歌中。
——告诉我,幸运者,你的名。
——叫我韶吧。
——那么韶,你还要到哪里去呢?
——我不知,我就这么一直走,直到有一天,神启示心。心吿诉我:韶,你该歇下了,这儿有你的歌,你的人。我就不走了。不然,我就一直走到生命的终结。
……
他们仿佛在梦中相遇一般。柳打破了韶须臾不可离开的尖底瓶,那是他的母给他盛生命之水的。韶要柳把她的身子连同她的如生命之水的歌一起赔了他。“好像柳真的是从他身上裂开去的另一半,他们仿佛一个陶范的两个半边,合起来便可制成那盛生命之水的白衣彩陶、弧线纹、葫芦形口的尖底瓶。好像他在大地上,无论是走、跑、睡、滚、爬、跌倒,大地都全然容纳、承受了一样。他听着不断如缕的耳语般的歌,歌里混含着呼吸、喘息、叹息,他跟着那催动的声音哼着,于是呼吸、歌声在两张口之间撞击、混合,那是两股生命之息相吹、相吐纳……”于是,性命可断,歌却不能断。而那歌必定和父的歌是不一样的,它渗入了柳和韶的生命,它是新的生命的生殖,是鼓动起全部久远的生命力的生命的来潮……
《生命,闪过刃口》中的水,没有模仿她的先辈。
当血腥的战斗刚刚停息,锋利的刀刃仿佛仍在眼前晃动,她的耳边疯狂地回响着“后”的杀光北佬的誓言时,她碰见了陶,碰见了留在水聚落的最后一个北佬。而她的聚落人也死的死、跑的跑光了,只剩下她一个人。“刹那间,两人目光相对了,那是北佬、南蛮之间两双血海深仇的眼睛相对,又是穿过无数尸体后他们在荒凉、寂寞的世界上发现的唯一同类、可作为人去依赖的惊喜的目光相对,是一双久久离散、又在梦中相遇了的男女的目光相对。”但铺天盖地的仇恨压倒了一时变得缥缈的生命交流的渴望——嗜血的匕尖朝水的咽喉逼近,同时那只四棱形、有铤、铤呈扁圆形、前锋尖锐、通体磨光的石簇头正对准了陶的后心窝。只要水在倒下时触动暗箭的绊线,两个生命就将一起堕入永恒的黑暗,去追随他们飘逝的先辈的亡灵。
但此时,东方的第一缕阳光正漫过窑顶,松柴烧尽,窑顶的烟散灭——
是出窑的时候了。一个并不遥远的记忆仿怫是对潜藏的生命力的激情的召唤,那在仇恨和死亡的重压下蠕动的生命一下子勃发出意想不到的冲动。水把匕尖推开了,同时抱住陶——那个赞颂过水、改筑过窑、做个小口尖底瓶、有春阳般眼神的不共戴天的仇敌——躲过了那复仇的暗箭,并用她清江水波般的目光一波一波地拍向这北方佬,喃喃着:“北方的朋友,终于是你的生命穿过我,而不是可怕的匕尖……”
于是一个怪异的梦应验了:一个陌生的男子攻破了水,水竟生出了一个半边是人半边是小口尖底瓶的仔,只是那仔不仅有两种制陶技艺——既会水聚落的,也会陶氏的;他的眼睛也有两种奇异的神态——一是有春阳般的暖意,二是会泛出清江水一般绵长的波浪,两者似乎都从他生命的最深处透出……
王振武就是这样地为我们描述着人从半人到人的变化、生长。它证实了亚里士多德激情的断言:诗比历史更接近真实。
3
这个变化、生长不是靠生存本身的自然需要,这个需要固然可以延伸出人的漫长的历史,甚至在文明的条件下伸展出巨大的文明跨度。人是靠性欲所包孕的爱走出各种原始的自然关系、确定人的关系的。换一个角度说,是爱的萌生从原始人的群交、血亲、氏族、集体表象这种混沌不分的关系中抽引、引申出人的关系。这就是王振武说的“污泥生殖”。
其实即使在最文明的社会里,或许应该说正是在最文明的社会里,用爱和理解从层层包裹的文明矫饰中回复、昭示出人的关系,同样是一种污泥生殖。污泥生殖因而用一种转换了的形态呼唤着原始的单纯,成为一个活的隐喻。
柏拉图曾在《会饮篇》中借阿里斯托芬之口讲述那个关于爱的本质的美丽故事。我的一位朋友用他的解读给我提供了一个理解的视角:“据说,人类本来是球形的生物,后来它因自己的力量强大想反叛宙斯而被宙斯劈成两半。每个人都几乎是半人,但人与人彼此相爱的心愿也就种植在人心里了。因为每个人都渴望恢复完整,而爱就是期待在机遇中实现与补全与另一半相愈合,以便医治分裂的伤痛。”这是人的注定的命运吗?尼采借歌德的《浮士德》的引述,将“自我”的问题引进这人的注定命运中。他表达一个重要论点:一个男人对一个对其发展真正至关重要的女人的爱,或者同样的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的爱或许就是一个人“真实的自我”的一部分。——由此深化了爱的哲学。
而王振武却是用他的血肉丰满的画面,铺陈出爱的诞生和它脱胎而出的那一片混沌污浊的泥土。
正是爱成为原始所包孕却又能走出原始的真正契机。同样,它是呼唤着情感却永远不会囿于情感的确定性的原始冲动。它带着它的根,才成为人的纵横深阔的联系中的一个界面。
读王振武的原始社会札记小说,震撼现代读者的恰恰是这种携带着原始冲动的激情。
这激情直接倾泄、喧腾在生和死的背景上,在读者走出喧嚣的现实生活的每一个喘息中,切近地逼视着你心底的秘密。
一个不能在生和死的交织中体验爱的期待的人,是处于蒙蔽的价值意义中不敢直面人的存在的真实深渊的人,是不懂得生命真谛的人,正如一个时代,如果缺少对痛苦、死亡和爱的本质的揭示,则是一个贫乏的时代一样。
生命,闪过刃口。
4
生命,闪过刃口——一个多么令人震惊的题目。如果这三部小说可以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那么这个题目应该是这一组小说的总题目。
王振武把爱的希望高悬在生命的头顶:
在个体生命的每一次死亡中延续着生命的,是爱;在生命时空的每一层断裂中连接着时空的,是爱;在人类心灵的每一个伤口弥合着心灵的,是爱。
人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寻求着人的完整,寻求着人与人的理解。生命从第一天开始就是超出生命的生命的整体。而性欲,不仅是指性快感,指本来意义上的生殖和种的繁衍,它还蕴含着人的生存的最原始、最深层的欲望——一种形而上的欲望,它应该是以对生命整体的追逐作为自己的原动力和永恒的目的的。
那歌,那在《那引向死灭的生命古歌》中被柳和韶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歌,那祭神、唤神、与神交感以此来维系现实的可以感见的生活现象并赋予意义的歌,那在这种神秘意义的萌动下激发种族、个人的生之欲望的歌,原本是一个直观的象征。
王振武用辉煌的想象告诉人们:人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不是要寻根吗!这才是生存之根,是根源或直接之物,是人与世界的最原始的关系。
我的一位朋友说的是对的:“无论是民族之根还是文化之源,都不是一个时空跨度如何遥远的概念,它就在当下、此刻或眼前,但又是对用心灵能见到的人来说才这样,但对能见到的人来说,寻找又是多余的。”
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当下,即此时、瞬息,不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否则,它就消失在时间的链条中了,成为当下(此时、瞬息)的遮蔽。它也不只是流动、返回,因为时间的线性的回复仍然达不到当下的敞开。当下应是时间的空间化,达到深层,形成逗留。在每一个真正的或真实的自我的深层空间,它都打断表层的时间节奏存在着。一头连接着人的遥远的诞生,一头关联着现实生命激情的每一个涌动。能直面它的,是大思者、大勇者。人们多么容易沉湎于生命的常态,在日常的、沉沦的生命中随时间流逝。只有常态生活的断裂,文明累积起来的包裹着人的层层外在的社会关系在断裂中脱落,时间,才挣脱过去的因循惯性、将来的虚幻性和此时的遮蔽性的常态,进入当下、此时、瞬息,进入存在的直接性,进入生命的真实。只有在这生命的真实中达到心理和历史的直接转换,生命才能真正肩负起历史和社会。
5
生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闪过刃口。
《奥义书》说: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人类存活下来,没有像恐龙那样灭绝,这看来是生命闪过刃口了。但存活下来是什么意思?不是每天都有人死去,使人类忘不了自己的末日吗?谁能保证人类活的时间比恐龙更长?谁能许诺人类不会灭绝。太阳明天照样升起?人类终究逃不脱末日的审判,谁又敢说生命闪过刃口了……
无数的问题惊醒着人类的记忆。生命纵然美好,但生命的丑恶、腐败几乎触目皆是。或许,生命是无所谓美丑的,只是人们为了各自的目的而赋予它这样或那样的色彩和意义罢了。这种赋予意义的生活是生命的生活,但这种赋予的意义,却并不就是生命的本身,正如衣服不是肉体一样。人类曾是怎样地陶醉于它的“进步”,愈来愈把某种意义固置下来。或许这“意义”能够造成进取锋利的刀刃,唯其如此,这锋利的刀刃也就“固置”为现实的生命,生命直接变成有用性,变成一把刀的锋刃了。因为它就是这个东西,所以它不能不是这个东西,它因而是不能“越过”的。可是生命并不是刀的锋刃,谁能说服它?谁能拯救它?
难道是为了拯救自己,生命,才要用“死”作为自己的根,即用“死”来维持生命的沿革?佛中的“涅槃”合死生于一,那真谛恐怕就在这里吧——为了不让生命把自己变成刀刃,变成一个东西,一个“是什么”的什么东西。
生命是以死为根的。“既然死是绝对的可能性,那生命就是要把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生命本身就是奇迹。”因而生死的纠缠即生死同时是生命与生俱来的。这一认识使自我调节乃至自我调节造成的超越、升华变成人的内在的机制,变成生命自身的需要。一切外在的社会关系归根结底只是生命存在的可能样式,它不是唯一决定性的,恰恰相反,它只是人的生命存在超出的剩余物、沉积物。
王振武铺陈遥远的真实,铺陈在生和死的纠缠中挣扎的、脱颖而出的生命,不就是直观地要人们回到生命本身,回到生死同时的生命之源头吗?它不是遥远得不可企及的过去,它就在你的当下的生命直观中,这时,任何外在的、赋予给生命的意义甚至色彩,都是矫饰,生命,就是生命自身。
6
读王振武的这一组小说,总有一种新奇的感觉伴随你。仿佛你正在一步步走进一个人隐秘的内心世界。这个人是如此地执着、专注,把一个男人和女人的遭遇、理解、默契,看作生命奥秘的无解之解。以致,这遭遇、理解、默契,能承担起历史、社会,承担起任何外在的困难和风险。于是,王振武孜孜描写的原始风尚、风土人情……似乎都可以退到背景上,然而这背景的真实又是如此重要。王振武懂得这一点。他丝毫不敢让他的思索、感觉随意飘浮,而是将他思索、感觉的触角一直伸到每一个细节的描写上,粘满实实在在的泥土。
于是我才能紧跟被视作腹中有污鬼的雉,在族人惊恐的眼光追逼下,仿佛站到那一个杳无人迹的晦暗的狭谷之口。前面,靠近像居室一般高的柴堆,站着华发的后鹞;后鹞左侧,是披野鸡皮的巫鸿,头上系了一圈野鸡翎。当巫鸿一次又一次抓起蓍草,迅疾投进面前的黑彩筒形瓶,又一次次缩回手,飞快地无声地努动打皱的嘴皮时;当后鹞像刨猪皮一样不时掀起胸前干瘪的乳,不时挠着,眯起混浊的眼,倾听族内人们的声音,仿佛是倾听着自己血脉的跳动,倾听着古老的种族的呼喊时,雉像是一个声音,从族人的那片混声中浮出来了,从后鹞的血脉里汩出来了,被撞击、挤压,向血流底层陷进去,成为水面的一个气泡,破裂,沉到幽远的水底……这是比大火烧灼更恐惧的一刻。
其实这里的复述已多少抽绎掉了原作的真切和具体。因而复述不仅是多余的,而且是可能失真的。但我仍忍不住复述了。是想用复述带出我的感觉的真实,带出我的无法言说的情绪——在读这三篇小说时,一种混沌的力量攫住了我,其中混杂着各种复杂的、尚不明确的情绪。正是有了这情绪和这情绪孕育而生的感觉,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心灵世界才可能在一点上直接相通。
7
即使是在最平凡的日常生活里,我也有过一刹那直面恐惧的时候,因孤独直面恐惧,因被一个无形的力量拨弄而恐惧,甚至就是因恐惧而恐惧。恐惧是纷杂的声音骤然停止的死寂,生命在这瞬间的死寂中倾听自己无声的喘息。
我不知道王振武、我和雉,哪一个更真实。我只切身地感到,人的存在的情绪状态,恰恰是因为相似,才可触摸地形成了个体的人之间无法相通的隔膜;而人的瞬息的感觉,无论是复杂的或简单的,却能在瞬间跨越时空遇合。于是无法相通的情绪也遇合了。是感觉一下子带出了整个情绪。这感觉,至少是最真实的。
问题是:生命,闪过了刃口,这是一种感觉的真实;生命,没有闪过刃口,这是另一种感觉的真实,哪一种感觉的真实更真实呢?
雉死了,死在无法逃脱的箭下,死在猩红的大火里。柳和水,死而复生,孕育了新的生命,但终究也会死的。人终归是要死的。每一个个体的人都将预先被抛入人类的末日审判,然而在死亡的一刻降临前,死亡总是一个谜。而诞生,对于生者本人原本也是一个谜。因为“开端”与“终结”于体验着的生命的个体,是一样不可知的。人的整个生命就是在这诞生和死亡的不可知的背景下凸现出来的。死亡的自我意识,才真正惊奋着生的意义。
肉体不能翻越死亡,翻越生的极限,精神呢?
人们说精神是无限的,它作为类意识似乎可以翻越有限的肉体即有限的个体生命。但人类,人类不也是宇宙中的一个个体吗?那想翻越人类生命的精神又是什么呢?只有一个回答:上帝、神灵。这无非是说,上帝或神灵是生命与死的空寂相交接的边缘概念。任何想向外无限扩展的精神都会碰在上帝的边缘上而被挤压回来,回到内心中来,回到你想做这种翻越、超升的心灵中来。
感受它吧,感受这个承受莫名而困惑而寻求的灵魂吧!
生命,永远在刃口。但真实的生命又总可能直面“闪过”刃口的当下、此时、瞬息。
8
我就这样读着,感受着,表达着。我作为读者与王振武,与王振武笔下的人物在文字中相遇。
(据说,文字可以呼唤神灵,为什么我的文字不可以把王振武呼唤到我的面前呢?)
我期待在迎面而来的王振武的读者中,我能成为“参与性体验”的无数角度中的一个角度。因为无论我多么想力求“客观”,我的经历、气质,我的历史生存的影响,已无可挽回地渗入了我的理解中。我永远不能复制一个王振武,只能尽力地追溯着他的作品的表达。好在新解释学早已打破了旧解释学把作者与读者的关系看作是解释的主要关系、因而认为天才的读者可能复制作者的幻想。我清醒地看到:我只能面对作者所说的东西,而且我是有限的,位置已定的。即使王振武的表达只是在上一个时刻刚刚过去,时间,也已像深渊一样阻隔在我们之间。
这不也是我的命运的预示吗?我曾跨越时间的深渊回答你的呼唤。现在,轮到我了,轮到我来呼唤了。
1987年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