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仆后继
前仆后继
放飞第一攻击波后,南云率舰队继续朝中途岛快速挺进。从5时42分开始,云层中不时闪出美军侦察机的魅影——那正是艾迪中尉的“卡塔琳娜”,南云觉得机动部队很可能已遭美军定位,虽然这是迟早的事情。此时,天空云消雾散,这无疑对日军大为不利。如果中途岛的攻击机和他们的侦察机同样高效,预料中的反击很快就将到来。
于是几艘日军航母纷纷放飞本应为第二波攻击机护航的战斗机,以加强舰队上空的防御。让南云颇感无奈的是,他的所有舰艇均未配备雷达,导致机动部队对美机的感知和防御力大大降低——日本海军在这一关键领域的发展落后对手至少2年。其实日军已开始在舰船上装备第一批雷达,新技术的实验平台错误选择了高须的2艘老式战列舰“伊势”号和“日向”号,它们的雷达也是出征前刚刚装好,目前尚处于试用阶段。
目前南云舰队对来袭美机的观察完全依靠目力,虽然一众警戒哨经验丰富,表现尚佳,但谁都清楚再好的目力也无法与雷达相提并论。况且4日这天,舰队上空不时出现破碎断云层,使目力侦察大打折扣——死板的雷达就不存在这些障碍。这样,观测敌机的重任就落在了护航舰只身上。它们此时已刻意拉开了与航母的距离,以便尽量提前发现敌情发出预警,为航母实施积极反应争取尽可能充裕的时间。当发现敌机来袭时,它们通常会释放烟雾,或通过信号灯向航母发出警告。紧急时刻也会以向敌机来袭方向开炮的方式提供预警。
一旦发现敌机来袭,航母会将信息迅速传递给空中巡航的战斗机。日本海军尚未建立有效调配空中巡逻战斗机的机制,飞行员基本是各自为战,会攻击出现在视野内的任何敌机。这种缺乏统一协调的防守方式存在的缺点显而易见。对于多角度、全方位的空中威胁,这种防御体系就显得反应迟钝且过于脆弱。尽管零战异常彪悍,但面对近乎饱和的连续打击,其防御并非坚不可破,随后的进程将提供有力的佐证。
6时49分,南云收到了一条不幸消息,负责六号线搜索的侦察机因天气恶劣提前返航。此前大约在6时15分到30分之间,负责五号线搜索的侦察机曾在美军舰队以北约36公里处飞过。可能由于心不在焉,也可能由于云层遮挡,这架飞机并未发现海面上迤逦而行的美军舰队——当时距斯普鲁恩斯放飞攻击机群还有30~45分钟。后来日军将所有怒气对准了负责四号线的甘利洋司,事实上责任最大的应该是这架侦察机的飞行员长谷川忠之和电报员大竹彰。在其南面负责四号线的侦察机不仅晚飞了半小时,还严重偏离了预定航线。阴差阳错,这架侦察机的一等飞曹甘利洋司竟在错误的航线上意外发现了美军舰队。后来有日本记者说,“甘利能发现敌人纯属憨人有憨福”。一句题外话,之后“风头出尽”的甘利并未在此战丧生。他后来改飞夜航战斗机,1945年5月13日战死于冲绳岛上空。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历史也从不相信假设。但如果长谷川或甘利能在7时15分之前定位美军舰队,也就不存在后来争议颇多的“换弹”命令。南云肯定会在最短时间内放飞由3个精英少佐率领的“a级攻击部队”。这样等于交战双方同时出拳,即便不为日军赢得战争,也肯定会增加美国人的损失。可以说,从7时斯普鲁恩斯放飞所有攻击机开始,南云已经丧失了先发制人的机会,他已注定无法赢得这场至关重要的战役。
7时整,“赤城”号收到了以友永名义发回的“建议发起第二波攻击”的电报。就在南云思索下一步行动的同时,美军的反击已悄然来临。7时10分,“赤城”号的警戒哨率先发现美军攻击机正低空掠海而来。
此时,第一机动部队上空,有“赤城”号兼子正、宿正信和小野善志的3个战斗机小队,有“加贺”号山口弘行、山本旭的2个小队,以及“苍龙”号藤田恰与藏、原田要的2个小队,合计零战31架。它们无疑是日本海军航空兵精锐中之精锐——藤田在当天击落美机7架,是所有日军飞行员中战绩最好的。
首先抵达战场的是费伯林上尉的6架“报复者式”。美军飞行员勇则勇矣,但经验欠缺,他们中的很多人刚刚离开学校,有人甚至从未驾机离开过陆地上空。现在让他们在海上飞行很远距离之后在零战的阻击下冒着密集的防空炮火对高速移动的水面舰船实施攻击,难度极大。之前费伯林上尉已向队员部署了鱼雷攻击战术:如果只遇上1艘敌船,分队6架飞机就一分为二,分别由他和奥斯瓦德·盖尼尔少尉率领,一部攻击敌舰左舷,另一部则攻其右舷,这样敌舰无论如何规避也无法避免中雷。如敌舰不止一艘,各机就相机选择最适合攻击的目标,时机不成熟绝不投雷。战术布置看似简单,但执行起来绝对没有那么容易。
头天傍晚,欧内斯特少尉在沿跑道散步时意外捡到了一张两元面值的钞票。这种钞票发行极少,很多人认为它预示着不祥,但也有少数人认为是大吉大利的征兆。7时10分,飞临南云舰队上空的欧内斯特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海上行驶的舰船,他被那支舰队的恢宏气势惊得目瞪口呆。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之前只在本土匡塞特靶场投过一次模型鱼雷。现在,他就要使用真正的鱼雷去攻击世界上最强大的航母舰队了。
发现美机不断逼近,“赤城”号立即以战斗速度迎着美机驶去,尽量避免把两舷暴露给敌人,这是规避鱼雷攻击的最佳方法。“飞龙”号则以34节快速航行,之后转向左舷,以使右舷所有防空火炮都能进入攻击状态。护航巡洋舰和驱逐舰纷纷开火,天空瞬间绽放出一朵朵象征死亡的黑色蘑菇云。
费伯林和欧内斯特很快发现,日军航空兵就像传说中那样凶狠彪悍。为防止液压装置失灵导致无法投雷,美机提前打开了弹舱门,导致本就很慢的速度再次降低。在日军飞行员眼中,这些移动缓慢的飞机和射击训练时的靶子没有两样。众多零战蜂拥而上,他们的过度反应在所难免,这毕竟是美军攻击机第一次出现在视野之中,他们当然不知道前方飞来的是一群菜鸟。
由于冲上的日机太多,反而妨碍了彼此之间的行动。尽管如此,面对性能卓越的日军战斗机,美军鱼雷机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依靠低空飞行来勉强维持队形。欧内斯特的机枪手曼宁用机枪进行了几次扫射。几秒钟后,机腹射手兼报务员费里尔发现枪声忽然停了,回头看到曼宁已扑倒在机枪上,年轻的生命已离他而去。
18岁的费里尔似乎一下子成熟了许多——死亡原来距自己竟然如此之近。飞机液压系统被打烂,头部和手腕相继中弹的费里尔很快昏死过去。此时飞机再次中弹,升降舵失灵,脖子被子弹击中的欧内斯特几乎失去了控制能力,只感到一股热乎乎的东西顺脖子往下淌。他知道已不可能再去攻击敌人的航母了,于是朝左侧的一艘巡洋舰投下了鱼雷。有2架零战从不同方位向他猛烈射击。奇怪的是,后来它们竟莫名其妙地飞走了,他想起了捡到的两块钱。
此时他的鱼雷机电器系统失灵,液压系统被击毁,弹舱门关不上,空速计和油压表也全部完蛋,飞机上能运转的只剩他自己和发动机了。欧内斯特先朝南飞而后向东,此时苏醒过来的费里尔爬回了位置。9时40分,两人全然不顾岛上要他们尽快离开的信号强行着陆。飞机在地上打了个转儿,在扬起的尘土中戛然停住。这是分队中唯一返航的飞机。费伯林和其他战友都没能回来。看着同样重伤的同伴,欧内斯特再次想到了那两块钱。
中国古代有一个寓言故事。一名彪形大汉肚子饥饿,就到铺子里买烧饼吃。吃下第一个没饱,然后吃第二个、第三个……当吃下第七个时肚子圆了。大汉气呼呼地说:“早知道第七个能吃饱,还吃前面六个干吗?!”
如果将费伯林机队比喻成南云吃下的第一个烧饼,那么科林斯上尉的4架b-26无疑就是第二个,尽管前两个烧饼的块头略小了一点。科林斯和费伯林机几乎同时抵达战场,最好的战术当然是两支机队对同一艘航母实施协同攻击,但他们不知不觉中将注意力分别对准了两艘航母。费伯林选择的是“飞龙”号,科林斯则选择了“赤城”号。这一点都不奇怪,两支机队分属美国陆海军,虽然同一时间抵达战场,却完全是无意识的碰巧行为。
科林斯对日军外围护航舰只全然不顾,率队直取舰队中央的“赤城”号。他们低空飞入高射炮火之中,其勇敢精神大大超过了飞行技术。青木使出浑身解数左避右闪,科林斯在700米高度上投下鱼雷,詹姆斯·穆里中尉也在400米高度投雷,可惜无一命中。一架b-26对敌舰实施低空扫射,“赤城”号2名水兵中弹身亡。这架飞机旋即被零战击中,冒着黑烟一头栽进大海。
空中仅剩下一架美机。这架中弹的b-26并未试图飞离,而是直接冲向了航母舰桥,明知难逃一死的赫伯特·梅耶斯上尉试图与敌舰同归于尽。南云、草鹿瞪大眼睛看着飞机由远及近呼啸而至,他们惊讶于美国人竟然也有这种视死如归的“武士道精神”。躲避明显来不及了,草鹿下意识地缩了下脖子。有人惊呼“要撞到舰桥了”!出人预料的是,美机在距舰桥仅数米的空中一掠而过,冲向了“飞龙”号,在其左舷骤然下跌坠入海中。
好险!一众参谋禁不住发出阵阵欢呼。“心地善良”的草鹿表情肃穆,在心中默默为这个失去生命的美国人做了祈祷。渊田倚在舰桥旁的一只降落伞上,轻易就认出那是美国陆军的b-26。源田仰着头,眯起眼睛观察着这批美机,“他们实施鱼雷攻击的水平实在太臭,这次进攻简直就是一败涂地”。渊田笑着附和了一声“真逗”——一会儿你俩就逗不起来了。
一向爱说俏皮话的村田这次一声未吭,面孔异常严峻,两眼死死盯着那架美机坠落处的水柱高高升起又跌落下去。这人像他一样,是个英勇无畏、愿意为国捐躯的飞行员。村田想到自己的归宿很可能和他一样。果不其然,他战死于4个月后的圣克鲁斯海战。
9时15分,科林斯和穆里的飞机摇摇晃晃地降落在中途岛上,另外2机未返航。欧内斯特没有报告有命中记录,科林斯报告机队有2次命中。相对科林斯来说,日本人更加夸张,南云宣称击落美机19架,山口说仅“飞龙”号就击落了9架来犯美机中的8架——人家总共才来了10架。美军的前两轮攻击并非一无所获。“赤城”号羽生十一郎的零战被1架b-26击落,岩城芳雄的战斗机坠海显然是“报复者”的功劳。这些损失对机动部队战斗力并无太大影响。事实表明,美国人抛出的前两个烧饼略显迷你,南云显然胃口颇好,吃下后连心慌都没压住。
之前一直所向披靡的“赤城”号竟然遭到美军鱼雷攻击和机枪扫射,连南云自己也差点变成自杀美机的陪葬品,这是以前从未有的事情。如果那架美机再飞低几米,就等于在航母上投出了1颗超重磅炸弹,第一机动部队的指挥团队将全军覆没。接连遭到的打击彻底激怒了南云。他当然不会忘记,机动部队的首要任务是摧毁中途岛的航空力量及高炮群,为登陆作战扫清障碍。目前看来,这一目标远远没有实现。那些讨厌的美机如果不是对付防守严密、机动性强的航母舰队,而是攻击田中蜗牛般的运输船队,运气无疑会好得多。刚才美军的反击表明,中途岛仍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当务之急,是尽快按友永的建议发起第二波攻击,彻底瘫痪岛上的防御力量。
综合目前得到的消息,南云判断中途岛附近并无美军舰队存在。按时间推算,和第一攻击波一起出发的7架侦察机应该已飞抵搜索区尽头,没有发回任何消息。飞机返航途中也许能发现一些情况,但那种可能微乎其微。驾驶员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前方的情况,一般不会特别留意已侦察过的海域。据此南云认为,美国人并未发现日军的战略企图,他们的航母舰队一定还远在夏威夷,顶多也只是在赶来的路上。至少眼前,他最大的敌人仍然是中途岛的陆基航空兵。但是眼下,他还有几个棘手的问题亟待解决。
让即将返航的友永机队再次出击显然不太现实。首先,时间来不及。返航机群需要重新加油挂弹,受伤战机需要修复,替补飞行员要替换战损或受伤人员,战术布置及定位暖机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合计至少需要2~3小时。给敌人留出充裕时间去舔舐伤口是不明智的,主场作战的美军依靠陆上机场可以迅速恢复战斗力。其次,再次派出友永机队发起多轮攻击势必导致战斗力不断下降。一支部队在往来死拼,另一支更精锐的部队却躺在甲板上晒太阳或在机库中无所事事,这种做法无疑是死板和愚蠢的。
如此南云认为,尽快派出由3个精英少佐率领的“a级攻击部队”方为上上之选。可这就违背了山本的命令。之前他曾明确指出,要留出一半力量预防可能随时出现的美军舰队。
在4日早上的刀光剑影之中,山本先前的指令已变得毫无实战价值。对南云的想法,草鹿和源田都表示赞同。源田认为山本的要求过于僵化,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让准备就绪的打击力量仅仅等待那些可能出现或者干脆就不存在的敌军舰队,实在让人恼火,同时也会严重影响这部分官兵的士气。草鹿也提出,山本的要求尽管理论上非常合理,但与战场实际情况明显脱节。中途岛的陆基战机已向我发起攻击,在未发现敌航母部队情况下把一半部队置于无限期战备状态,是任何现场指挥官都无法容忍的。按山本的指示从事,无疑是让南云将一只手——?这只手还是最熟练的右手——?绑在背后,然后用左手和敌人的双手搏斗。两人一致建议,用压倒性的“a级攻击部队”发起第二波攻击,刻不容缓。
但南云还面临一大难题。友永机队承担攻击任务的是第一航空战队的36架俯冲轰炸机和第二航空战队的36架鱼雷机。对付可能出现敌舰的“a级攻击部队”由第一航空战队的43架鱼雷机和第二航空战队的34架俯冲轰炸机组成。如果由它们出击攻岛,山口的2艘航母还算简单,只需把俯冲轰炸机从机库提至甲板挂上炸弹就ok了。但南云就有很多麻烦,必须将鱼雷机上对舰攻击的鱼雷更换为对地攻击的800公斤炸弹。
渊田于是匆匆草拟出一道命令,“第二波飞机准备出击,所有鱼雷机换装炸弹”。7时15分,南云向4艘航母下达了后来引发无数争议的“换弹命令”。很显然命令主要是针对鱼雷机的。“赤城”号和“加贺”号现在面临一项艰巨任务,不仅要将鱼雷从飞机上卸下来,还要将沉重的炸弹再挂上去。这一过程并非易事,鱼雷与炸弹的挂架型号不同,连挂架都要重新更换。通常处于散件状态的炸弹同样需要重新组装。这是一个烦琐、费时的操作过程。
实战中这种情况十分鲜见,类似实验以前只在“飞龙”号上试过一次。“赤城”号机库内,军械兵推出6辆弹药车来运送沉重的炸弹和鱼雷。仅仅将炸弹搬出库就已让他们手忙脚乱,更不要说再将鱼雷安全放回去了。不是军械兵图省事,他们的确是没有时间。卸下的鱼雷只好暂时放在军械库升降机的储物架上,这种做法无疑是非常危险的。“加贺”号也在进行同样的操作。它的鱼雷机数量多,所需时间肯定更长。
将鱼雷机换弹、提升至飞行甲板、定位、暖气至少需要两个半小时。9时30分之前,南云不具备发起第二波攻击的条件。渊田在回忆录《中途岛海战——改变帝国命运的战役》一书中指出,准备过程仅需一个半小时,这显然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7时30分之后,“赤城”号、“加贺”号、“飞龙”号、“苍龙”号分别回收了1架、3架、2架、6架零战。加上之前降落的飞机,机动部队上空现在有战斗机14架。7时40分,“赤城”号上出现一次降落。那是负责179度一号线搜索的鱼雷机,飞曹长铃木繁的侦察注定毫无结果。
7时40分,2艘航母换弹工作已进行了近25分钟,“赤城”号、“加贺”号分别有6架、9架飞机完成换装。就在此时,“利根”号4号侦察机发回了一条震耳欲聋的惊人消息。
6月4日,对“利根”号4号机飞行员甘利洋司来说同样终生难忘。不明原因导致他的飞机5时才勉强升空,比计划整整晚了半小时。出发20分钟后,甘利就发回了接敌报告:“发现敌2艘潜艇,距我起飞点80海里。”40分钟后,甘利再次发回了敌情通报:“15架敌机正朝我舰队飞去。”此时第十六特混舰队的攻击机尚在甲板上待机,甘利发现的很可能是弗莱彻放飞的侦察轰炸机,但数量肯定没那么多。
这不过是他4日这天一系列表演的前奏。7时28分,完成外向搜索掉头返航的甘利发现海面上出现了一支舰队——那正斯普鲁恩斯的第十六特混舰队!甘利的发现是南云当天最大的幸运。如果延迟起飞后仍然严格执行原来的侦察计划,甘利是无法发现美军舰队的。正是因为偷工减料自作主张缩短了搜索半径,也可能是由于糊里糊涂的飞行,他才阴差阳错地发现了本该由“筑摩”号侦察机发现的目标。甘利迅速发回了第三次接敌报告:“发现10艘水面舰艇,好像是敌舰,距中途岛240海里,方位10度,航向150度,航速20多节。”
这一惊人消息在7时40分传到了“赤城”号。寥寥数言对南云来说,犹如晴天霹雳。草鹿激灵灵打了一个冷战:“他们原来在那儿!”这是开战以来机动部队第一次面临最现实的威胁。
“10艘水面舰艇,好像是敌舰。”简直是屁话!德国和意大利的军舰肯定不会跑到这儿,这里出现的舰艇除了自己人只能是敌舰。南云既好气又好笑,他知道机动部队是所有参战部队中距中途岛最近的,在他东面不可能有友军出现。清平天日,朗朗乾坤,哪里突然冒出来10艘敌舰?再说,电报发回的位置属于“筑摩”号侦察机的搜索范围,你甘利怎么自己的地不种,跑到别人地里去割麦子了?情报参谋小野迅速在海图上标出了位置——?它们距机动舰队约390公里。
当务之急是迅速查明10艘敌舰中有无航母存在。倘若没有,它们就无法对机动部队构成直接威胁。即使以30节航速计算,双方发生接触至少需要6小时。目前敌舰处于日军舰载机打击范围之内,可以让它们暂时多活一会儿。待“a级攻击部队”把中途岛的事干完,再与友永合力收拾它们不迟。但如果其中有1艘或数艘航母,情况就会截然相反,自己也同时处在敌军舰载机的打击范围之内。草鹿对此保持了高度警觉,“在报告中提及的活动在那片海域的敌舰队中,不可能没有航空母舰,它们肯定就在附近某个地方”。
南云的判断亦是如此。对海面上突然冒出来的10艘敌舰,南云没有等闲视之。在日本人眼中,第一攻舰武器当属鱼雷,虽然在紧急情况下炸弹也可使用,就像当初在印度洋对付英国人那样。不过炸弹对舰的破坏力远不及鱼雷。在接到甘利报告后仅5分钟,南云迅速下达新命令:“准备攻击敌军舰队,没有换装炸弹的鱼雷机停止换装。”7时47分,他命令“利根”号以最快速度通知甘利:“查明舰种,保持接触。”从接到电报到连续发出2道指令,南云仅用了短短7分钟。
但南云、草鹿、源田明显忽略了一个重要信息。当天海风来自东南方向,甘利的报告显示美军舰队正处于高速逆风状态,这就暗示着美军很可能正在发射飞机。在同一时间,斯普鲁恩斯正在为飞机起飞磨磨蹭蹭发脾气呢。
不容南云做出更多安排,美国人的“第三个烧饼”适时赶到。7时48分,“苍龙”号发信号说“发现敌机,方位320度”。随后“雾岛”号也升起了“发现敌机”的烟雾。
快速逼近的正是亨德森少校率领的16架“无畏式”。他手下的飞行员大多是新手,其中10人刚调来一周,很多同伴只是脸熟,连名字都叫不上来。个别人是几天前才开始驾驶这种飞机的。近期岛上燃油紧张,飞行队只进行过一小时训练。亨德森也知道弟兄们水平不行,但攻击必须立即发起。他将队员分成两组,技术较熟练的一组跟随自己,另一组则由埃尔默·格利登上尉带领。
就当时海军航空兵的技战术而言,俯冲轰炸无疑是最凌厉、最高效的。俯冲轰炸机一旦到达俯冲点,就变成了一具无坚不摧的利器。直线飞行的滑翔轰炸尽管优雅,但明显已经过时了,因为它放弃了接近甲板的机会,同时也不具备从高角度俯冲攻击的两大优势——不易被反击和高精准度。这样浅显的道理亨德森不可能不明白,但弟兄们实在技术太差,他只能采取后一种方式,就这也要他率先攻敌做出示范才行。
这就像奥运会跳高决赛中,突然出现一个采用跨越式或俯卧式的选手,肯定被他们高明的对手耻笑。亨德森设计的攻击方案是,从2400~1200米高空带油门高速下滑集体接敌,机动至最佳位置各自投弹,随后各机贴近水面或潜入云层快速脱离战场。
对美国人采取如此蹩脚的攻击方式,渊田和源田甚觉诧异。两人不知道前来进攻的还是一群菜鸟——他们不是不用那些高级动作,而是不会。
尽管空中只有9架零式战斗机,但它们凌厉的攻击依然无情地撕裂了美军的编队。亨德森少校很快发现,狡猾的对手分为上下两层,相互之间协同极佳。他们显然懂得“擒贼先擒王”的道理,凭借正确的直觉集中火力对付领队长机。亨德森竭力控制飞机,努力保持队形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的飞机最先中弹起火坠海,另有5架“无畏式”很快被击落。混战之中,美军的反击成功击杀了儿玉义美的零战。
队长出师未捷身先死,被大家亲昵地称作“铁人”的格利登上尉立即接过了指挥权,率幸存战机艰难穿越了地狱之门,诱人的猎物就在前方不远处。尽管队形被彻底打乱,但各机依旧义无反顾冲向了前方一艘航母,冒着密集的高射炮火在8时08分至12分投下炸弹。格利登相信至少有2颗命中,还有1颗“紧贴右舷飞过”。事实上,落点最近的2颗炸弹距航母也有50米之远。1颗近失弹激起的水柱让炮长长安泰邦和炮手洗了一个海水澡。“飞龙”号瞬间被大量炸弹激起的水柱完全遮盖,从其余舰只视野中消失了。但水消雾散之后,它依然巍然屹立在海面上。
从浓云中下滑而出的丹尼尔·艾弗森中尉发现前方海面上有3艘航母,“其中1艘中部冒烟”。他选择了自认为被战友忽视的其中一艘,它的飞行甲板前后各有一个血色的太阳——那无疑正是“加贺”号。艾弗森认为“有1颗炸弹险些命中尾部甲板”,日军记录有3颗炸弹落在“加贺”号附近,最近的1颗距舰尾仅20米。艾弗森躲过了日军零战的猎杀,后来他回忆说“飞机在脱离战场过程中数次中弹”。当飞机踉踉跄跄在岛上降落后,检修人员在机身上发现了210个弹洞,快被打成马蜂窝了。
布莱恩上尉摆脱了几架日机的拦截,穿过高射炮火飞抵目标上空投弹。飞机机翼和机身被射穿了许多窟窿,油泵故障,很快引擎也不转了。布莱恩只好选择在海上迫降。飞机在水面上停了大概3分钟,他和机枪手戈登·麦克菲力一等兵奋力抢出了一些救生物品。救生筏充气后有一处渗漏,两人堵漏后用头盔把里面的水舀出去。翌日清晨,他们被1架“卡塔琳娜”发现,但飞机因载油过多无法降落。6日,两人用最后一盏浮标灯进行联络时,被另一架侦察机的机枪手发现并成功救起。这架“卡塔琳娜”的飞行员竟然是布莱恩在彭萨科拉航空基地训练时结识的一位好友。
返航飞行员汇报说,“有3颗炸弹命中1艘‘加贺级’航母,还有几颗差点命中”。实际上,他们投下的炸弹除吓出日本人一身冷汗外,无一命中。8架飞机被日军击落,幸运返回的飞机也“千疮百孔,几近报废”。尽管未能取得战果,但美国人看似热闹的进攻搞得日军手忙脚乱,丧失了从容准备的宝贵时间。
美军的进攻花样繁多,有滑翔,有俯冲,还有高空水平轰炸,这些都给草鹿留下了深刻印象。但面对水平有限、准头欠佳的美军菜鸟,即使能提前发现来袭者,“飞龙”号的防空炮火也没有击落一架美机。炮长长安对此绝不赞同,他坚信正是自己“异常凶猛的防空火力”才使美机投弹失准。面对业余选手只能有如此表现,当美军航母上的精锐舰载机来攻时,如护航战斗机未能及时拦截,日军孱弱的防空火力看来是无法自卫的。
不过日军认为,这已是美军的最高水平了。在经历三轮打击之后,机动部队竟毫发无损,这是最值得骄傲的事情。虽然美军异常英勇,但他们既没有战斗机护航,投弹方式也很业余。有人甚至想得更远一点,如果这就是将“翔鹤”号打回维修船厂的美军的真正实力,第五航空战队的飞行员被称作“小老婆生的儿子”还真是高看他们了。其实南云和草鹿此时应意识到附近海域可能有美军航母存在,亨德森的“无畏式”正是他们航母使用的最新机型,尽管这种判断的前提是错误的。
几乎在亨德森机队投弹的同时,7时45分,“苍龙”号报告另一波美机正不断逼近:“270度发现敌军双引擎飞机,高度3000米。”日军观察哨显然有些紧张过度,连基本的数数都不会了。来袭者是由斯威尼率领的四引擎空中堡垒。统算起来,这是美军为南云奉上的“第四个烧饼”。
4日4时30分,斯威尼受命再次前往寻猎田中的运输船队。赛马德和拉姆齐提醒他,随时准备接收来自岛上的命令。一旦搜索机定位预定来袭日军航母——它们无疑更具威胁——斯威尼必须立刻改变方向前往攻击,尽力摧毁敌人的飞行甲板。至于较远且低速的运输船队,待干掉敌军航母回头再收拾它们不迟。收到拉姆齐发来的有关南云舰队位置的明码电报时,斯威尼距田中船队只剩390公里。中校迅速带领机队改变航向飞向预定位置,于7时32分发现了南云舰队。
源田仔细查对了机种识别表,判明来者为b-17空中堡垒。即使最蹩脚的飞行员,也不会错误判断这种庞大的四引擎飞机来自航母。在源田印象中,它们攻击水面舰艇的水平非常拙劣——事实的确如此。
b-17的飞行高度为6000米。因为头天攻击田中船队时有几架飞机被高炮击伤,面对装备更好、火力更强且有战斗机护航的日航母舰队,斯威尼有意提升了飞行高度,当然这样更降低了投弹精确度。由于日舰防空火炮射程不足,美军飞行员很快发现,敌人发射的炮弹尽管角度正确,却只在飞机下方炸响,效果极差。
美军轰炸机分成3组,从容不迫地对“赤城”号、“飞龙”号和“苍龙”号实施了攻击。由于零战大多在追杀亨德森机队的幸存者,加上它们已在空中飞行近4个小时,油料弹药即将告罄,斯威尼机队在飞抵目标上空时并未遭到有力拦截。卡尔·乌尔特尔上尉从6000米高度投下3颗炸弹,未能命中,于是转向邻近的航母后侧把剩余5颗炸弹一股脑儿投了下去,炸弹成一条直线飞向航母舰尾,他认为至少1颗命中了目标,于是掉头返航。
布鲁克·艾伦中校带领3架b-17集中攻击了看上去像“苍龙”号的1艘航母,照例无一命中。福克纳上尉第三小队向“4艘航母中最大的那艘发起攻击”,右僚机罗伯特·安德鲁斯投下的4弹均未中的,福克纳和左僚机的斯蒂德曼在投出所有8颗炸弹后转身飞往库雷岛。斯威尼选择了“加贺”号作为攻击目标,他认为自己的一颗炸弹击中了航母尾部,那里冒出了滚滚浓烟。只有少数几架零战进行了追击,福克纳机的4号发动机被打坏,机尾机枪手食指受伤,所幸均无大碍。
返航之后,起初斯威尼报告说“只击伤敌军1艘航母”。在汇总各机的报告后他高调宣称,“至少有5颗炸弹命中目标,导致3艘航母起火”。这些夸张的说辞随后引发了“陆军航空兵是中途岛海战取胜首席功臣”的美妙传说,并引发了一系列陆海军矛盾。事实上,空中堡垒的攻击同样颗粒无收。
即使头顶b-17在嗡嗡作响,“加贺”号还是冒险回收了4架燃油将尽的零战,随后将7架升入空中。其余3艘航母也进行着类似作业。4位舰长一致认为,应对美军持续攻击的最佳办法就是不断增加空中的防御力量。其间,几艘航母的飞行甲板始终处于忙碌状态。
南云的麻烦很快又来了。7时58分,甘利终于发回了最新消息:“敌舰队包括巡洋舰5艘、驱逐舰5艘。”
“总算弄清楚了!果然不出所料,敌舰队中没有航空母舰。”小野将译好的电文递给草鹿时,得意扬扬地说。
所有人顿觉一阵轻松,情况远没想象中那么糟糕。源田后来回忆说,他们“只是一时感到宽慰”。南云并未放松警惕,只是感到紧张的心理稍有缓和,终于可以有喘息之机来考虑如何逐退美军陆基飞机的骚扰,然后再度攻击端掉它们的老窝了。出于对甘利的不信任,南云下令“苍龙”号放飞一架新式彗星二式侦察机,前往协助甘利执行侦察任务。
草鹿同样保持着足够的警觉,“单凭这一报告显然不能说明,该海域没有敌军航空母舰。在当时情况下,在这一海域活动的敌舰队中不可能没有航空母舰。侦察机发现的可能只是护航舰只”。即使如此,他仍觉得没有必要更改之前的换弹命令,轻易更改命令势必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日军未能改变战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根深蒂固的“胜利病”在作祟。半年来的征战表明,美航空兵的攻击力不值一哂,刚才他们的拙劣表演更加深了这种印象。况且他们没有战斗机护航,各个机队单独发起进攻,毫无协同,这是愚蠢透顶的做法。再说,如果美军在附近海域真有航母,为什么不派出威力最大的鱼雷机前来进攻呢?
可能觉得只让日本人吃烧饼太噎得慌,美军特意为远道而来的客人准备了一碗酸辣鸡蛋汤。7时10分,美军潜艇“鹦鹉螺”号发现337度方位海面上有飞机在轰炸,随即出现了对空火力产生的烟雾。艇长威廉·布罗克曼少校认为有必要查明情况,快速驶向作战区域的少校很快发现了南云舰队。7时55分,潜艇被1架日军巡逻机发现并遭到扫射,布罗克曼立即下潜到30米,同时继续保持跟踪。
5分钟后,布罗克曼发现4艘日舰沿250度方向以25节高速行驶,其中1艘为战列舰。他的潜望镜再次被1架执行反潜巡逻的水上飞机发现,木村亲自指挥“长良”号杀了过来。8时10分,轻巡洋舰近距离投下5颗深水炸弹,7分钟后又投下6颗。布罗克曼迅速下潜至27米以躲避攻击。“长良”号再次投下9颗炸弹后转身离开。
“长良”号尚未在视野中完全消失,布罗克曼立即将潜艇上浮至潜望深度。后来他如此形容当时看到的情景:“眼前的景象是我在和平演习时从未见过的,位于不同方位的军舰都在快速移动穿过这片海域,同时要避免经过潜艇隐藏的位置。那艘战列舰位于舰队最前方,它的右舷所有火炮突然向我潜望镜的位置猛烈开火。”潜艇在8时15分进行反击,在4100米距离射出2条鱼雷。后来发现一个发射管内的鱼雷未能射出,“雾岛”号一个急速左转轻松避开了射来的鱼雷。“长良”号再次猛扑上来。8时30分,当又一轮深水炸弹爆响时,“鹦鹉螺”号已下潜到45米深度了。
8时06分,“筑摩”号再次报告,“更多敌机从左舷25度方位飞来”,并特别说明“这是首次发现敌军舰载机”。外围几艘驱逐舰立即开火,但打几炮又停了下来。“筑摩”号发现的原来是友永的返航机群,幸亏有人眼尖认出是自己人,马上停火才未造成损失。看到母舰正遭敌攻击,友永机群“加贺”号的1架零战立即率6架俯冲轰炸机加入了空中格斗——日军九九式舰载俯冲轰炸机投弹后机动性很强,攻击力仅稍逊零战一筹——“苍龙”号9架零战则迅速爬升,前往追击撤退中的斯威尼机队。友永率大队降至400米低空,在舰队附近盘旋等待航母给出降落信号。舰队上方,双方几个机队犬牙交错,互相追逐,简直乱成了一锅稀饭。恰在此时,美军“第五个烧饼”也赶来凑热闹了。
美军的攻击可谓前仆后继。紧随斯威尼出场的,是本杰明·诺里斯上尉的12架“报复者式”。连最先进的“无畏式”都在攻击中铩羽而归,颗粒无收,指望这些被讥讽为“振动器”或“风向器”的破玩意儿取得突破似乎不太现实。7时10分从岛上起飞,一直到8时20分,诺里斯才带着这些又笨又慢的家伙勉强飞抵机动部队外围。
8时08分,“赤城”号暂时进入逆风航向,准备放飞小野善志的3架战斗机,“加贺”号于8时15分升空了山口弘行的5架零战,同时另一个小队已做好了起飞准备。“飞龙”号同样升空了森茂的3人机队,他们都已是第二次升空。这3次出动加上原来空中的零战以及友永机群中加入格斗的战斗机,机动部队上空有足够力量击退美军的下一轮攻势。毫无疑问,很多原计划参加第二波攻击的护航零战已提前升空参加了格斗。
诺里斯毫不例外遇到了大批拦截者。出乎美军预料,日军的本次阻击比他们之前的叱咤风云逊色不少。那些日军飞行员不停起飞、战斗、降落,加油挂弹,再起飞、战斗、降落,已整整折腾了4个小时,就是铁人也该喘口气了。日军精英飞行员在美军不间断的攻击面前疲态渐露。
比起之前的“四个烧饼”,诺里斯明显战意不足,他对驾驶的“振动器”并没抱多大希望。在仔细观察战场形势后,诺里斯觉得攻击编队中央的航母难度太大,于是将不远处1艘漂亮的战列舰作为首选攻击目标。该舰处于编队边缘,很易攻击。诺里斯不知道那正是之前美国报纸大肆宣传,已被科林·凯利上尉“击沉”于菲律宾近海的“榛名”号战列舰。
在发出“攻击下方目标”的电令之后,诺里斯率队长距离高速下滑,“报复者式”一架接一架倾斜机身准备俯冲。日舰刹那间高炮齐鸣,火力极猛。“榛名”号舰长高间完驾驭巨舰,通过一系列蜿蜒曲折的转向规避攻击。美军的准头毫无改观,威廉森奋力投下了第一颗227公斤炸弹,命中与否他没看清。科特拉斯将战列舰舰首作为瞄准点,投弹后打了一个盘旋,“看见敌舰四周落下了许多炸弹,差点命中,舰首中了1弹”。当他飞离时敌舰正转向右舷,“舰体中部冒起了浓烟”。其实“榛名”号只挨了5~6颗近失弹,直接命中的1颗都没。
丹尼尔·卡明斯少尉没有投弹就停止滑行将飞机拉起,他知道俯冲没有到位,贸然投弹命中的可能性不大。他环顾四周开始寻找次要目标,此时他看到海面上有各类军舰约10艘,一个战斗机分队正从18公里外的1艘航母上飞过来。少尉就近选择1艘驱逐舰投下炸弹,没来得及观察弹着情况,掉头就跑。此后15分钟里,他拼命试图摆脱5架零战的围追堵截,他的“振动器”几乎被打烂。最终少尉幸运摆脱了追击,在距中途岛9公里处油料耗尽迫降。他那名“从未使用过机上机枪”的机枪手早已阵亡,第二十号鱼雷艇救起了他。在距他大约7公里处,第二十六号鱼雷艇救起了同样原因迫降的阿伦·林布劳姆少尉。
只有2架“振动器”被日军击落。陈旧过时的“报复者式”能有如此表现已属难能可贵,这与他们未深入战场中心,只在边缘露露头就跑有关。返航飞行员确信看见有2颗炸弹命中、3颗差点命中,“战列舰上浓烟滚滚,舰体发生了严重倾斜”。实际上,“榛名”号毫发无损,他们最大的成绩是让日军飞行员更加疲惫,让南云筹划的反攻更加困难。诺里斯的“第五个烧饼”显然没能让南云吃饱。唯一值得肯定的是,中途岛的5支攻击队全部准确找到了目标并实施了攻击。
南云对中途岛打出了第一拳,美国人马上还击了好几掌,虽然掌法欠精、掌力稍弱。现在进入局间休息,双方都在喘着粗气寻找再次出手的机会。南云舰队已经历了五轮空袭,每一次当问题看上去就要解决的时候,新警报又重新拉响。接二连三的空袭虽未造成太大损害,却完全打乱了南云的节奏,使他一直在被动做出反应。日军战斗机的反击虽然凌厉,却缺乏统一协调指挥,没人认真思索战斗机如此升升降降最后有什么结果。4艘航母各自为战,共同做法是在美机来袭时将战斗机尽可能多地升入空中。由于缺乏雷达,双方交火的地点总是距航母很近,已经有为数不少的美机突破拦截投放了鱼雷和炸弹。这说明日军的防守并非坚不可破。南云的运气能一直这么好吗?
中途岛的空中力量遭受重创,暂时失去了继续攻击的能力。非但如此,担负防守任务的战斗机也仅剩2架,应付日军的再次攻击只剩高射炮火。凯姆斯中校的话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家的心情:“根据敌人发动攻击的时间及航母的已知阵位,他们过三四个小时还会来的。如果敌机再度来犯,我们几乎没有战斗机来对付它们了,因此我们忧心忡忡,生怕日本人再来袭击。”在步步逼近的南云、近藤、田中眼中,中途岛已唾手可得,如果没有美军那2支特混舰队的话。
通过海底电缆,尼米兹在第一时间收到了岛上发来的战况报告。如果飞行员上报的战绩属实,日航母舰队无疑同样遭受了沉重打击。值得庆幸的是,尼米兹对乐观的战报并未照单全收——他后来一贯如此,在随后发给金上将的报告中上将明显有所保留:“中途岛部队的攻击已竭尽全力,但日本人仍未被挡住。约有10艘敌舰被击伤,其中l~2艘运输船或货船被击沉。对于集中朝中途岛逼近、拥有约80艘舰艇的舰队,这点损失实在微不足道。中途岛的战斗机、鱼雷机和轰炸机基本上全完了。”
对南云来说,局面似乎有所改观。但是8时20分,甘利再次发来了一条惊人的消息:“敌舰队中似乎有1艘航母殿后。”尽管甘利的报告姗姗来迟且一如既往地含糊其词,但这一消息无疑比美国人之前投下的每一颗炸弹都更具杀伤力。
“糟糕!”草鹿顿觉心中一凉。现在一切怀疑都已消失,最坏的情形果然出现了:美国人的航母就在附近。南云面前变戏法似的又跳出一只兔子。舰桥上的人都清楚,早上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没按山本的预想进行,他早先下达的指令完全可以付之一炬了。这同时验证了克劳塞维茨的名言,“没有任何作战计划能在第一次与敌接触后得以生存”。此时南云面临的难题是:友永提议对中途岛发起第二波进攻,甘利却报告发现了美军航空母舰,尽管暂时只有1艘。到底先攻击哪一个?很明显,立即破坏美军的飞行甲板成为目前机动部队的首要任务。
南云还面临一个难题:友永近百架返航战机此时正在头顶盘旋,燃油几尽,不少飞机受损、飞行员受伤。如不尽快降落,势必要在海上迫降——纠结呀!
有人明显比南云更猴急。“飞龙”号上的山口对南云的磨磨蹭蹭非常恼火。附近已发现美军航母,在消灭它的飞行队之前自己就肯定毫无安全可言。山口认为,再不对敌人发起攻击就是发疯,他怒气冲冲地向南云发来了信号:“立即出动进攻部队是可取的!”因规避美军空袭,机队部队原方形编队已变成菱形,航速最快的“飞龙”号冲出最远,山口不得不通过“野分”号转发信号。前文提到,山口和南云素来不睦,他的提议只会起到反作用。
没有采纳山口的建议立即放飞第二航空战队的俯冲轰炸机,成为后来无数历史学家——其中更多是日本人——指责南云优柔寡断、错失良机的最佳铁证。但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实际上山口的建议并不成立,此时机动部队并不具备迅速对敌发起反击的能力。几艘航母甲板上空空如也,只有零星几架战斗机。山口的提议等于完全放弃友永机群,将攻击机迅速提至甲板定位、暖机、起飞,这一过程至少需要45分钟。就是说在9时05分之前,南云并不具备放飞攻击机的条件。如果在偷袭珍珠港之前,以哀兵姿态出击的日军尚有可能采取这种孤注一掷的做法。现在的机动部队是连战连捷的百胜之师,南云会为了贸然出击,付出非战斗损失近百架飞机的代价吗?对山口的建议,南云简直都懒得搭理。
在南云看来,攻击目标的选择不需要任何踌躇,首选当然是美军航母。问题在于,是立即派出具备条件的攻击机,还是让友永机群降落,加油挂弹后以集团进攻来对付这一刚刚出现的重大威胁?今天我们当然倾向于南云应毫不犹豫立即发起攻击,但这是以知道最后的结局为前提的。作为现场指挥官,南云肯定考虑得更多更远。他当然不会忘记一个月前在珊瑚海,高木贸然出击只击沉了美军的油轮和驱逐舰,从而错失了攻击主力航母的绝佳机会。
如果像山口所言完全放弃友永机群,南云完全具备发起一次大规模攻击的能力。到7时45分,“赤城”号和“加贺”号的重装工作已完成大约1/3。机动部队能以最快速度起飞攻敌的飞机包括:山口的34架俯冲轰炸机,只需提至甲板挂弹即可;“赤城”号和“加贺”号尚未换装的鱼雷机,分别为12架和18架;合计64架。这仍是一支极端恐怖的打击力量。如果能准确锁定目标并发起攻击,它们足以将美军3艘航母统统送入海底。但南云认为不宜立即派出攻击机群有以下原因。
首先,日军认为攻舰首选的利器是鱼雷,这一观念根深蒂固,他们的长矛鱼雷的确是同行中最好的。作为鱼雷战专家,南云的理解肯定更加深刻。因此有必要将完成换装的1/3鱼雷机再由炸弹换回鱼雷,以期取得最佳攻击效果。
其次,南云此时已派不出零战为攻击机护航。它们大部分已经升空,有的随友永在空中盘旋,有的正追歼试图逃逸的美机。这些飞机油料所剩无几,飞行员也人困马乏。之前由于没有战斗机护航,中途岛美军攻击机遭受屠杀的悲惨场景犹在眼前。源田支持南云的观点,草鹿的立场更加坚定,“山口提出不补充油料弹药就去攻击敌舰队的观点,我并不完全反对。但不派战斗机护航这点,我是不同意的。我亲眼看见没有战斗机掩护的敌机是怎样被我方战斗机无情地、几乎全部消灭掉的。我真心实意想尽量为他们提供战斗机掩护”。
草鹿和源田的说法同样属于“事后诸葛亮”,目的是为最后的战败寻找借口。事实上两人计划为第二波空袭派出的护航零战只有区区12架——4艘航母各3架。这也符合人性常理,在伤敌和自保面前,人们往往会选择后者。刚才人家美国人甚至1架都不派呢。
最后,飞行甲板只能从事一项工作,要么将具备攻击条件的战机立即提上来,要么回收友永机队——他们的燃油每一秒钟都在减少,处境危急。如任由他们迫降水上,机组成员还可以由驱逐舰救起,但近百架精锐战机将悉数报废。出征之前,机动部队连正常编制都配不全。如果轻易放弃他们,即使最后能打赢,回到国内的南云也会被当作败家子被愤怒的民众活活骂死。如此重大的损失是穷酸的日本人绝对不能容忍的。
归根结底,南云和草鹿仍觉得此时局势非常有利,没必要急于发动兵力不均衡的进攻,第二波攻击可以等到万事俱备时再进行。办事素来有条不紊的草鹿偏好“经过充分准备和缜密谋划后集中兵力一击制敌”。他和源田对自己的战斗机充满信心,认为空中现有的零战加上友永返航的战斗机完全可以粉碎美军的任何攻势。渊田后来在书中写道:“我们一致认为,敌人的攻击毫不可怕。”
机动部队的精神领袖源田此时早已心急如焚,这关系到近百架飞机的命运,机上还有近200名机组成员。他们大多是源田的好友,于公于私都不能抛下他们不管。渊田于是向南云和草鹿建议:先回收返航的友永机群,做好充分准备再发起第二波攻击。
南云立即采纳了源田的建议。他的部队搭配得当,在实力上占据绝对优势。如果把全部兵力投入一次大规模的攻击中去,彻底消灭敌人并非难事。这是一种正统的战略思想,但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时间。战争的胜利并不总属于力量强大者,而往往属于能果断应对意外情况,并迅速抓住战机的一方。
在决定先回收友永机群的同时,南云在8时32分断然下令:“所有攻击机准备第二次攻击,鱼雷机换装鱼雷,俯冲轰炸机装载250公斤炸弹!”
命令迅速传达到机库,一向随和的增田乐呵呵地说:“看看,又得重来一遍!这玩意儿赶得上换装比赛了。”领导动动嘴,当兵的跑断腿,那些具体操作的军械兵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一些人边干边发牢骚:“司令部究竟在搞什么名堂?”穿着短衫短裤的水兵汗流浃背地把刚换上的炸弹卸下来,更换挂架,再装上鱼雷。炸弹和鱼雷均超过800公斤,再次换装绝非易事。卸下的炸弹来不及送到弹药库,只能胡乱堆放在机库里,许多炸弹装着引信。倒不是偷懒,他们根本没有时间。这引发了更大的灾难。
回过头来说“换弹命令”是诱发日军随后一切灾难的根源未免有些言过其实,这些随意堆放的炸弹不过是助长了那些灾难而已。“飞龙”号和“苍龙”号并未执行换弹命令,同样在美军一轮打击下彻底崩溃。这是日军航母自身的易损性决定的。
8时32分,近藤勇的新型彗星二式侦察机从“苍龙”号上起飞,前往核实甘利的情报。之后不久,甘利发回电报“燃油不足请求返航”。南云的肺简直都要气炸了:同样执行侦察任务,你甘利的觉悟跟人家菅野兼藏比,差距咋就这么大哩?对此他断然予以拒绝,电令甘利继续与美军保持接触。除了模棱两可的侦察报告令长官不悦,甘利自己也遇到了麻烦,他的行踪已被美军发现并遭到数架“野猫”的猎杀。幸好空中存在断云,技术娴熟的领航员巧妙避开了攻击。
经过紧张突击,4艘航母的飞行甲板已经清理完毕。8时37分,“赤城”号升起了一面印有黑球的白色旗帜,示意“甲板开放,可以降落”。看到桁端飘扬着令人心情舒畅的信号旗,在上空盘旋许久的友永终于松了口气。他们已在空中滞留了4个小时,其间还经历了一场激烈战斗。所有人都人困马乏,降落时发生了数起意外事故。手持灭火器的消防人员严阵以待,受伤飞机被数十名救护人员团团围住。“飞龙”号的1架鱼雷机降落时只剩一个轮子,肯定无法继续使用了。1架鱼雷机刚刚降落,被机枪打成重伤的野博治就昏死过去了。“加贺”号零战飞行员田中行雄在被抬出驾驶舱时已经死亡。
8时45分,甘利再次发来报告,“另发现2艘敌巡洋舰,方位8度,距中途岛250海里,航向150度,航速20节”。他发现的正是弗莱彻的第十七特混舰队。就在甘利发报的同时,阿部再次下令“筑摩”号派出岳琦正孝驾驶的4号侦察机前往协助甘利侦察。很显然,大家都认为甘利发回信息的速度太慢了。
8时50分,甘利再次发报要求返航,阿部当即严词拒绝。4分钟后,南云令其“打开发报机准备测向”。这一命令,言外之意就是让其充当信标,为机动部队向美舰方向运动导航。阿部向其转达了内容相同的命令,并要甘利继续监视敌人,等待“筑摩”号4号侦察机和“苍龙”号新式侦察机的到来。1分钟后,甘利确认收到电报并回复:“有10架敌鱼雷机正向你飞去。”那无疑正是弗莱彻刚刚放飞的鱼雷机队。
按照南云的计划,“赤城”号和“加贺”号应在10时30分前完成鱼雷机的换雷加油,“苍龙”号和“飞龙”号也必须在11时前准备就绪。与此同时,南云下令舰队转向东北航行向美军靠近。8时55分,他向“大和”号的山本发出了当天的第一封电报:“8时在中途岛方向10度,距该岛240海里发现由1艘航母、5艘巡洋舰、5艘驱逐舰组成的敌军舰队。我军正朝敌军前进。”在1分钟左右时间里连续向山本和甘利发报,可见南云当时有多忙。
之前“大和”号通过截收南云和甘利之间的通信已了解到部分情况。突然出现的美军航母并未让山本和宇垣不安,反而感到一阵亢奋,那不过是新增的猎物而已。宇垣在日记中如此写道:“开始我们很乐观,认为这就是我们一直寻找的美军特混舰队。我们还考虑,在立即派出第二攻击波击沉敌航母后如何歼灭其残部呢!”
直到此时,山本和参谋们才确信美国人至少有1艘航母就在中途岛附近。按照山本设计的时间表,美军航母现在是不能先出来的。他转头问黑岛:“你是否认为,我们应当命令南云立即攻击美军航空母舰?我想最好是立即下达命令。”
黑岛对此不以为然:“长官,南云已准备了一半航空兵力来对付可能出现的敌军航母,也许他们已经发起进攻了。”山本默许了黑岛的说法,继续任由南云自己指挥作战,并未发出任何命令。这也符合山本的一贯做法,把具体作战交给前线指挥官。对自己说的上述一番话,黑岛一直到死都闭不上眼。战后他曾多次为此“忏悔”:“南云没有按照联合舰队的要求去做,这是我的过错。”
就在日军航母忙于收容友永机群的8时46分,那艘美军潜艇再次升起了潜望镜,此时所有日舰都在“鹦鹉螺”号攻击范围之外。大约9时,再度升起潜望镜的布罗克曼发现,15000米外1艘“苍龙级”航母正以25节高速行驶。潜艇很快被日军发现,“长良”号立即扑了过来。布罗克曼决定先解决这艘令人讨厌的巡洋舰,他在9时10分发射了鱼雷。“长良”号避开鱼雷后继续快速逼近,别无选择的布罗克曼只好再次下潜。随后20分钟里,日舰陆续投下了14颗深水炸弹。如果知道2次前来捣蛋的是同一艘潜艇,他们一定会气炸肺的。随后木村命令“岚”号舰长渡边保正继续对潜艇发起攻击,确保主力舰队安全,自己则转身汇入主力舰队。中途岛海战中,美国人的运气简直好得不得了,留下对付潜艇的“岚”号竟意外成为美军俯冲轰炸机的最佳领航员。
在此期间,日军航母的收容工作在同步进行。“加贺”号和“赤城”号分别在8时50分和59分完成收容,第二航空战队完成收容的时间是9时10分。飞机被迅速送往机库,开始必要的维护并加油挂弹。南云调整舰队航向为70度、航速22节,向美军航母所在海域快速进发。此时天空已无美机踪影。这种令人愉悦的事态如果持续下去,南云就有时间将已完成换装的飞机升上甲板、定位、暖机,他的“a级攻击部队”将迅速升空并发起排山倒海般的绝命一击。多年来日本人梦寐以求的“太平洋决战”就在眼前,胜利依稀就在前方灯火阑珊处。
恰在此时,美国人令人讨厌的“第六个烧饼”拍马杀到——这次是由约翰·沃尔德伦少校率领的“大黄蜂”号鱼雷机中队。中队长沃尔德伦是个身材魁梧、锋芒毕露的南达科他州人。他长相难看,方下巴,有1/8印第安苏族人血统。头天晚上,他在写给妻子的信中说:“如果我不回来了,那么你和女儿们应该知道,我们这个中队是为海战的最高目标——击沉敌人——而战!”当晚,他给4号待机室里的鱼雷机飞行员散发了一份油印材料,上边写着:“有几句话现在想跟大家说说。我觉得我们已经做好了全部准备。我们的受训时间很短,又处于最艰难的时刻。但我们确实做了力所能及的一切。我确信,在当前的处境中,我们是这个世界上的佼佼者。但愿我们能够遇上有利的战机,这是我最大的愿望。如果不顺利,或有不测,我要求大家竭尽全力去消灭敌人。即使只剩下最后一架飞机,我也要求它冲上去,击中敌人。愿上帝保佑我们。祝大家成功,安全返航,狠揍敌人!”
沃尔德伦曾自豪地说,他灵敏的直觉归功于他的印第安血统。尽管平时御下极严,有时甚至近乎残酷,他却极受兄弟们的爱戴。平时他总是花费大量时间去潜心研究海军航空兵战术,不单是自己的,更多是日本人的。他每天都要给部下讲课,以板示和口授的形式讲解日本和美国的空战战术。出击之前,他告诉大家只管跟着自己飞就行:“不必担心敌人的航向,我会带着你们找到该死的日本人!”
参加中途岛海战的3艘美军航母中,“大黄蜂”号表现无疑是最差的。米切尔少将原拟以轰炸机和鱼雷机实施协同进攻,但在机群起飞后一小时里,天空突然浓云密布,沃尔德伦的鱼雷机队和林的轰炸机队很快消失在彼此视线之中。林的主力机队选择了南云机动部队后方,到达预定拦截点后,海上空空如也,他们已完全飞出了战场。林又沿原航向继续飞行了90公里。随着时间一点点流失,他们毫无发现敌军的迹象。实际上当时南云部队位于他们正南方。大约9时,形势变得越发严峻,大部分飞机油耗近半。之前错误的起飞安排导致战斗机最先到达理论返航点。战斗机队指挥官塞缪尔·米彻尔少校在未与林联系的情况下,率先在9时15分率队返航。米彻尔试图降低飞行高度以节约燃油,这使飞机视野不足,更难发现敌军舰队。最后他们向东南方向盲目飞行,在绝望中寻找地平线。大约10时,北方很远处出现了军舰高速航行的尾流,他们误认为那是日军舰队。战斗机无法攻击舰船,如果在那附近迫降很可能被日军俘虏。10时15分,这些燃油耗尽的战斗机陆续在海面迫降。到10时50分,最后1架“野猫”在空中消失,没有一名飞行员成功飞回航母。米彻尔等3人落点较近,得以共用2只救生筏和一份应急口粮。4天又20小时后,他们被1架“卡塔琳娜”发现成功救起,3人早已是饥饿难忍、浑身水泡,还被一条附近不断晃悠的鲨鱼吓得要死。另有5人先后被“卡塔琳娜”救起,1人在迫降时牺牲,另1人失踪。
罗伯特·约翰逊少校率13架俯冲轰炸机直接向中途岛飞去。其中1架出现引擎故障,不得不在距岛280公里处迫降。同样迫降的还有特罗伊·吉洛利少尉的飞机,他和机枪手在7个半小时后被1架“卡塔琳娜”救起,另1架飞机在距岛仅20公里处迫降。由于不了解正确的敌我识别信号,剩余飞机就把炸弹朝海里扔,试图以此证明是自己人。但岛上高射炮兵神经过敏,未能看出这个示好的姿态,机群一度被迫躲避友军的高射炮火。这些看似辛苦却寸功未立的飞机最终在11时35分降落东岛。他们随后的表现只能以“懦弱”来形容。
林的机队就这样分崩离析。他孤身一人于11时18分回到“大黄蜂”号,侦察轰炸机中队在沃尔特·罗迪上尉带领下随后降落,油料尚未耗尽。由于未能找到敌人,林的部队让人失望,很多人因此而责备他。米切尔和林试图寻找打击日军第二个航母群的豪赌最终以大败亏输告终,飞机折损率达到50%,大部分并不是在战斗中损失的。
对“大黄蜂”号俯冲轰炸机的糟糕表现,一向内敛的斯普鲁恩斯一直耿耿于怀——他与米切尔的矛盾也由此开始。在后来写给尼米兹的报告中,惜字如金的斯普鲁恩斯如此说:“如果能有他们参加,就可以攻击日军第四艘航空母舰,‘约克城’号后来也会免遭那艘航母的攻击。”斯普鲁恩斯不是那种侈谈“本来也许会如何如何”之类空话的人,在报告中能破例花费如此多文字,足以证明他对此次贻误战机是多么痛心疾首!
在“大黄蜂”号攻击机群出发后半小时里,沃尔德伦对大队长的失望和愤怒不断增强。在他眼中,林选择向西飞行的做法简直是愚不可及。他宁可前往攻击已被定位的2艘敌舰,也不愿到西方寻找另2艘事实上根本不存在的航母。本·泰潘、汉弗莱·托尔曼和特洛伊·盖尔利三位少尉都听到,两人在通信中发生了激烈争吵。林命令沃尔德伦乖乖地跟在自己后边,少生事端。大约8时25分,气愤的沃尔德伦带鱼雷机队脱离大队,转向西南246度方向飞行。在南云调整航向为70度后,这支鱼雷机队恰好直接冲向了机动部队,两者的航线连起来简直就是一条直线。沃尔德伦有一种预感,觉得日本人会向东转,他寻敌的直觉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经260公里飞行,9时10分,紧贴水面的沃尔德伦发现了远方海面上袅袅升起的黑色烟柱。尽管他的勇敢和敏感嗅觉值得称赞,但他擅自违抗林的命令,单独行动使机队完全失去了战斗机保护。这样,他就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和身后的兄弟们置于必死之地!
“我们向日军舰队直扑过去,沃尔德伦似乎有一根绳子拴在敌舰队上一样。”乔治·盖伊少尉如此回忆当时的情景。盖伊去彭萨科拉海军飞行学校受训前是农业机械学院的学生,那天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带着鱼雷从航母上起飞。和战友一起升空后,这位25岁的年轻人从未产生过任何疑虑,他们对中队长无比尊敬,充分信任。后来他告诉一名记者:“我们几乎一看队长的后脑勺,就知道他脑子里在想什么。因为他曾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做什么。”
9时18分,“筑摩”号观察哨发现了35公里外一队美机正掠海而来,重巡洋舰立即升起2道烟幕并对空射击示警,1艘驱逐舰同时在“利根”号左舷施放了一道烟幕。紧接着“赤城”号也发现了来犯美机。日军几艘航母开始摆动着向左转舷,使舰尾朝向美机方向,这是规避鱼雷攻击的最佳方式。此时机动部队上空只有18架战斗机,“加贺”号9时20分迅速升空了饭塚雅夫的3架零战,“赤城”号在32分和37分连续放飞了5架和4架零战。空中巡逻的日军战斗机迅速达到了30架。
“他们终于来了!”源田口中喃喃自语,他眼中的美机就像“远处湖面上飞翔的一群水鸟”。后来渊田回忆说,当时“赤城”号舰桥上气氛骤然为之一变:如果说之前亨德森少校的“无畏式”来自岛上还是航母尚存疑问,这回来的可是地地道道的舰载机,这证明甘利发现的美军航母是现实存在的。这是一场精心谋划的针对日军的计策。大事不妙,中计了!
沃尔德伦本想攻击“赤城”号,但因遭到零战的阻击,就转向下方海面3艘航母居中的1艘——那无疑正是“苍龙”号。盖伊估计向他们射击的零战足有35架,日舰高炮一齐对空射击,战斗在一瞬间轰然打响。沃尔德伦将编队一分为二,另一支由詹姆斯·欧文斯上尉率领,试图对敌航母实施两舷夹击。因为多达21架零战从不同角度发起猛攻,美军2支编队不得不重新聚在一起。饭塚雅夫大尉和铃木清延、山本旭、谷口正夫3个一等飞曹的零战小队迅速将美军机队撕裂成4部分,之后单独攻击笨拙的鱼雷机。“蹂躏者”名不副实地变成了“被蹂躏者”,它们一架接一架被揍入大海。
包括盖伊在内,有3架鱼雷机顽强冲破阻截,逼近了“苍龙”号。在转向过程中,盖伊看到另2架友机已被日军击落。其余飞机尚未投雷就坠入海中。1架中弹的鱼雷机再次扑向“赤城”号,似乎想带雷撞击舰桥。草鹿后来回忆说:“当时我觉得这下完蛋了,但它没能撞上舰桥,而是一头栽进了大海。”勇士永远值得敬仰,即使他们是敌对一方。草鹿在心中为这个“英勇作战并失去了生命”的美军飞行员进行了简短的祈祷。
在飞往中途岛途中,“大黄蜂”号侦察轰炸机中队的勒鲁瓦·奎伦三等兵从无线电中断断续续听到了沃尔德伦的喊声:“立即进攻!当心战斗机!看那架落水了!我的情况吗?告诉我是谁干的,我重重有赏!水里有2架战斗机,我的2名僚机驾驶员落水了……”
对零战的顽强截击,沃尔德伦根本不屑一顾。他摆动机翼,侧着机身全速朝1艘航母猛冲,身后的弟兄们也跟着他俯冲。1架飞机像被猎人击中的鸟一样翻滚着跌落下去。“是‘零式’吗?”在嗒嗒嗒的机枪声中,沃尔德伦高声喊道。他的机枪手兼报务员霍勒斯·多布斯没有听见,那无疑是1架美军鱼雷机。又1架飞机摔下去了。沃尔德伦继续向前飞。在穿越由一道道黑烟柱和一串串明亮的曳光弹组成的铁幕时,少校的鱼雷机左油箱中弹起火。他身后的盖伊看见中队长挣扎着站起来,企图跳出大火肆虐的驾驶室。但鱼雷机飞得实在太低了,他们显然已失去了跳伞机会。猛然间一个浪头打在飞机起落架上,沃尔德伦和多布斯葬身大海。
在听到两声巨大的爆炸之后,盖伊发现同伴一个都没了。此时,他想起了中队长头晚关于“最后一架飞机”的指示——“冲上去,击中敌舰!”“我挂彩了。”说话的是报务员罗伯特·亨廷顿。盖伊转头一瞥,战友的脑袋已垂了下来,之后再也没抬起来。盖伊右臂被一颗子弹击伤,但依然驾机在一艘驱逐舰上方急速拉起,然后朝前方的1艘航母直冲过去。“苍龙”号向右急转冲他驶来,盖伊根本没把漫无目标的对空火力放在眼里。由于电动装置失灵,盖伊毅然扳下手动装置投下了鱼雷。“苍龙”号转了个弯儿,鱼雷从它旁边疾驶而过。
盖伊立即遭到5架零战围追堵截。飞机方向舵操纵器和副翼被摧毁,一个机翼突然折断,飞机风驰电掣般坠向水面。他想拉开座舱盖,但拉不开。此时海水迅速涌进机内,他猛力一拉舱盖——这次开了。盖伊艰难爬了出来,顺手抓起一个装有橡皮救生筏的袋子,还抓了一只黑色橡皮坐垫。在浮出水面时,他好像听见了一声巨响——他想一定是自己的鱼雷命中了目标——实际未中。盖伊发现躲在坐垫下边能有效避开敌人的视线。直到空战打到北面,他才从垫子下钻出来,从容将救生筏充上气。他就这样在水上漂着,手臂和腿都受了伤。盖伊不但保住了性命,还有幸目睹了这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海空大战。第二天,他被1架“卡塔琳娜”发现并成功救走。
沃尔德伦中队除盖伊外,其余29人无一幸存。究其原因,除“蹂躏者”自身孱弱——它被一名美军飞行员戏称为涂着白星的飞行运货车厢——和零战的彪悍,沃尔德伦的攻击没有战斗机护航,完全处在被动挨打的尴尬境地。就在沃尔德伦身后不远处,大约机动部队东部边缘6700米高空,有一支10架“野猫”组成的战斗机分队,领队是“企业”号的詹姆斯·格雷上尉。
根据默里舰长的命令,格雷的任务是为麦克拉斯基的俯冲轰炸机护航,必要时也可以冲下低空帮帮林赛的鱼雷机队。起飞之后,蹩脚的格雷向6000米战术高度爬升到将近一半时丢失了保护对象。他错位地跟上了先期出发、低空飞行的“大黄蜂”号沃尔德伦,并认为它们就是林赛的鱼雷机队。格雷只是默不作声地远远跟在后边,但在沃尔德伦发起攻击之前,格雷再次跟丢了目标。沃尔德伦根本不知道身后有友军存在,当然就不会发出求援呼叫。就这样,格雷带着10架“野猫”在战场边缘无所事事,任战友被日本人无情屠杀。这只是格雷一系列拙劣表演的开始。
9时38分,“筑摩”号向旗舰发出预警,“左舷50公里外发现敌机”。来袭者是“企业”号的14架鱼雷机。最晚出发的林赛独自沿240度方向航行,差点错过了在其北方的南云舰队。9时30分,林赛发现西北55公里外有袅袅升起的黑色烟柱,进而准确定位了敌军舰队。由于南云舰队此时正高速向东北行驶,林赛不得不从后方向其接近,这对速度极慢的“蹂躏者”无疑非常不利。低空飞行导致它们在很远距离上就被敌人发现。
由于之前曾参加过多次战斗,“企业”号的鱼雷机显然比“大黄蜂”号的同行老练得多。飞行员都有超过2000小时的飞行记录,大部分时间飞的都是鱼雷机。出师不利的林赛之前因事故损失了自己的飞机,现在中队的飞机只剩下14架。没戴飞行风镜的林赛将飞机分成了2组,每组7架。他率领其中一组,另一组由亚瑟·艾迪上尉指挥。他们选定的目标是“加贺”号,因为这艘航母是编队中最靠西南的一艘。统算起来,林赛机队应该是美国人为南云奉上的第七个烧饼。
当时机动部队上空的零战超过30架,但大都被沃尔德伦吸引到了东北方向。艾迪分队距从东面和东北方向赶来支援的日军战斗机最近,因此得到了优先关照。之前沃尔德伦的悲惨一幕再次上演,零战将美机编队无情撕裂,然后以密集炮火将“蹂躏者”逐一击落。美军机队越缩越小,艾迪分队只有2架飞机投射了鱼雷。“加贺”号舰长冈田次作上演了一出近乎教科书般的规避操作,轻松避开了鱼雷攻击。
艾迪分队成功吸引了零战的注意力,使林赛分队得以毫发无损地飞到“加贺”号左舷正横处。但“蹂躏者”速度太慢了,“赤城”号指宿正信的3架、“加贺”号的6架零战冲了过来。林赛只能绝望地狂呼“杰姆下来”——这是他与格雷约好的求援信号,未得到任何回应。出于云层遮盖或其他原因,格雷并未发现在敌军编队另一边林赛已经发起的攻击。他自称并未收到任何求援信号,美鱼雷机两次得到战斗机掩护的机会就这样遗憾错过了。
日本人依然使用擒贼先擒王的一贯伎俩,林赛的飞机第一个被击落。但他的弟兄们依然义无反顾地发起猛攻,同时成功击落了佐野信平的零战。很快又有3架“蹂躏者”被“蹂躏”,剩余3架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抵达理想投雷点。大约10时,绝望的飞行员从极不理想的角度投放了鱼雷。
看到“加贺”号成了美机主要的攻击目标,“赤城”号舰桥上的渊田朝冈田的方向做了一次短暂的祈祷。也许祈祷真的灵验,也许冈田根本无须他的祈祷,这位舰长娴熟地操舰向南转向,轻松避开了所有鱼雷。一边的源田禁不住击节赞叹:“‘加贺’号的作战看来非常出色。”南云也信心十足地说:“它没事!”
美军幸存者立即遭到了零战的围追堵截。飞行员发现此时恰好位于机动部队中央,想冲出去和方才冲进来一样困难。幸好此前由于连遭攻击,机动部队各舰拉开了较大距离,他们得以寻隙奋力冲出重围。他们无疑非常幸运的。之前零战在对沃尔德伦的攻击中几乎耗光了子弹。嗜杀成性的日军飞行员往往在击落敌机后,对跳伞飞行员也不放过。但是此时,他们显然已经筋疲力尽。当美机投出鱼雷后,他们往往会“大度”地放他们一马。一些零战飞行员开始明智地选择保存弹药和体力,以攻击更具威胁的目标。虽然油料还有剩余,他们却一个接一个飞回航母去补充弹药。地勤人员拍拍肩膀以示鼓励,他们就又爬进座舱仓促起飞了──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尽管日本人“手下留情”,美军2支分队也只有5架飞机带着累累弹痕侥幸逃脱——遗憾的是林赛和艾迪均不在其中——其中1架中途迫降,1架因伤势过重返航后被推入大海。因为沃尔德伦全军覆没,这样斯普鲁恩斯的2艘航母就只剩3架鱼雷机了。
中途迫降的艾伯特·温切尔和他的机枪手道格拉斯·科塞特不得不卷入另一场和大海的搏斗。迫降时他们奋力抢出了救生筏、应急口粮、急救包和降落伞,两人在战斗中虽受伤不重,但是很痛。他们就这样在海上漂了好几天,看见海中有小鱼游动时就到凉凉的海水中泡一会儿,因为有小鱼就证明附近没有鲨鱼。但真有鲨鱼前来攻击,他俩就用铝制船桨和单刃猎刀将它们赶跑。远处偶尔有飞机嗡嗡飞过,但因距离太远都没能发现他们。每当飞机黑点渐渐消失,温切尔总是挥着拳头朝天大骂:“好哇,你们这帮混蛋,下回在军官俱乐部休想要我再请你们喝酒!”应急口粮吃光后,两人狠心把好奇地跟着他们的一只信天翁打了下来。这种海鸟翼展虽宽,身子却小,肉腥味很重且老得嚼不动。大约第十二天,他们邂逅了1艘日军潜艇。意外的是,日本人绕着他们兜了几圈后径自离去。显然他们认为这两个“难民”已奄奄一息,开枪射击纯属浪费子弹,就放任他们自生自灭吧。6月21日,他们终于被1架“卡塔琳娜”发现救起,被紧急送往医院。两人在海上共漂流了17天,体重下降了20多公斤,很多人都认不出他们了。他俩是本次战役中被救起的最后两个人。
即使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但源田竟有余暇漫步来到航空指挥室,听取返航飞行员攻岛情况的汇报。有人说:“敌人战斗机确实讨厌,但我认为它们几乎全部被消灭了。”源田还了解到岛上防空炮火异常猛烈,但零战性能大大优于美军战斗机的说法也得到了证实。将在占领中途岛后担任驻岛第六航空队指挥官的冈岛清熊说:“航空参谋,今天打的可是一场硬仗。”源田轻松地回答:“是啊,不过也不必过于担心。”之后他转身返回了舰桥。
一直徜徉在机动部队边缘的格雷认为,自己的“野猫”只有机枪无法攻舰,他就一直无所事事盘桓到油料下降到危险点。9时52分,他发回报告说,自己虽处于目标上空,但油料将尽,必须返航。10分钟后,他又报告说:“敌舰队上空没有战斗机巡逻,我们已在它们上空飞了半小时。敌舰队中有驱逐舰8艘、战列舰2艘、航空母舰2艘,航向大致向北。”
“约克城”号上的弗莱彻不能确认“格雷”的身份,同时收到报告的斯普鲁恩斯和勃朗宁错误认为,发出这一信号的是麦克拉斯基。听说位于敌舰队上空的俯冲轰炸机队要求返航,两人简直痛心疾首。10时08分,心急火燎的勃朗宁在编队指挥所抓起话筒狂呼:“攻击!重复一遍,立即攻击!”
不知道格雷是否收到了这一电令,反正他于10时10分毅然率队返航。直到此时,日军终于发现了在舰队边缘上空盘旋了半小时的美军战斗机——他们错认为那是一小队水平轰炸机。“苍龙”号立即升空原田要的战斗机小队前往追击,但等他们升上高空时,格雷早已绝尘而去。这也算是他在这天的唯一贡献。10架“野猫”于10时50分安全降落在“企业”号上,自始至终一枪未发,毫发无损。
对格雷的解释,“大黄蜂”号鱼雷机中队的唯一幸存者始终不相信,盖伊一直到死都不肯原谅他。他认为格雷如果能有少许他们的英勇,冲上去帮一把,他的中队长就有可能活着回来,30人也不至于只有自己一人幸存。格雷承认自己始终处于目标上空,却任由两帮兄弟被日本人无情屠戮,这让包括老酒在内的所有人都义愤填膺。当时即使他仅仅飞下去溜达一圈,吸引哪怕微不足道的日军战斗机,都能给战友创造更好的进攻或逃生机会。
美军鱼雷机的两轮攻击颗粒无收且损失惨重,这让再次回到舰桥的源田踌躇满志,他之前的些许担心早一扫而空。南云、草鹿等众人也兴高采烈,大家自信满满地认为,机动部队有能力粉碎美军发起的任何攻势。“敌机再多我们也不怕”,这种念头在源田脑海中油然而生。他思忖着,“再也无须为机动部队能否扛住空袭怀疑了,这肯定又是一次胜仗。我们最好先干掉敌机,再打航母,然后从今天午夜至明天上午向中途岛发动毁灭性攻击”。
源田完全忽略了两个事实。其一,刚才的2支鱼雷机队显然不可能来自同一艘航母,附近海域至少存在美军2艘以上的航空母舰。其二,在刚才的战斗中,一旦美机来袭,所有空中巡逻的零战就会群起而攻之,基本不留出预备队防御舰队其他区域——就像人体白细胞一样发现毒素后群集吞噬。没人留意这种做法是否合理,或者计算派出多少战斗机才算合适。如果美军的多重进攻连续快速,空中的零战面对近乎饱和的攻击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非常有限。貌似风光的机动部队实际上毫无掌控力可言,他们一直在试图夺回主动权,却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尴尬境地。谁都清楚,单凭防守是无法赢得战争的。
10时整,南云同时致电山本、近藤、田中和小松:“6时30分发动对中途岛的进攻,7时15分敌陆基部队开始反击,我未遭损失。7时28分发现包含1艘航母在内的敌机动部队,航向西南。我们拟先消灭这股敌人,再图继续攻打中途岛。”此时机动部队距中途岛约250公里,与当初阿诺德的判断仅差30公里。日军4艘机库里,重装工作已接近尾声。那些恐怖的打击力量一旦被提升至甲板定位暖机,即可向美军发起排山倒海般的猛烈攻势。除了可能遇见几架“的确很讨厌的‘野猫’”之外,它们将一往无前,所向无敌。念及此,南云顿觉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南云估计没有读过雪莱诗人“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的诗句,要不他就会想到:既然敌军鱼雷机到了,那么俯冲轰炸机还会远吗?
放飞第一攻击波后,南云率舰队继续朝中途岛快速挺进。从5时42分开始,云层中不时闪出美军侦察机的魅影——那正是艾迪中尉的“卡塔琳娜”,南云觉得机动部队很可能已遭美军定位,虽然这是迟早的事情。此时,天空云消雾散,这无疑对日军大为不利。如果中途岛的攻击机和他们的侦察机同样高效,预料中的反击很快就将到来。
于是几艘日军航母纷纷放飞本应为第二波攻击机护航的战斗机,以加强舰队上空的防御。让南云颇感无奈的是,他的所有舰艇均未配备雷达,导致机动部队对美机的感知和防御力大大降低——日本海军在这一关键领域的发展落后对手至少2年。其实日军已开始在舰船上装备第一批雷达,新技术的实验平台错误选择了高须的2艘老式战列舰“伊势”号和“日向”号,它们的雷达也是出征前刚刚装好,目前尚处于试用阶段。
目前南云舰队对来袭美机的观察完全依靠目力,虽然一众警戒哨经验丰富,表现尚佳,但谁都清楚再好的目力也无法与雷达相提并论。况且4日这天,舰队上空不时出现破碎断云层,使目力侦察大打折扣——死板的雷达就不存在这些障碍。这样,观测敌机的重任就落在了护航舰只身上。它们此时已刻意拉开了与航母的距离,以便尽量提前发现敌情发出预警,为航母实施积极反应争取尽可能充裕的时间。当发现敌机来袭时,它们通常会释放烟雾,或通过信号灯向航母发出警告。紧急时刻也会以向敌机来袭方向开炮的方式提供预警。
一旦发现敌机来袭,航母会将信息迅速传递给空中巡航的战斗机。日本海军尚未建立有效调配空中巡逻战斗机的机制,飞行员基本是各自为战,会攻击出现在视野内的任何敌机。这种缺乏统一协调的防守方式存在的缺点显而易见。对于多角度、全方位的空中威胁,这种防御体系就显得反应迟钝且过于脆弱。尽管零战异常彪悍,但面对近乎饱和的连续打击,其防御并非坚不可破,随后的进程将提供有力的佐证。
6时49分,南云收到了一条不幸消息,负责六号线搜索的侦察机因天气恶劣提前返航。此前大约在6时15分到30分之间,负责五号线搜索的侦察机曾在美军舰队以北约36公里处飞过。可能由于心不在焉,也可能由于云层遮挡,这架飞机并未发现海面上迤逦而行的美军舰队——当时距斯普鲁恩斯放飞攻击机群还有30~45分钟。后来日军将所有怒气对准了负责四号线的甘利洋司,事实上责任最大的应该是这架侦察机的飞行员长谷川忠之和电报员大竹彰。在其南面负责四号线的侦察机不仅晚飞了半小时,还严重偏离了预定航线。阴差阳错,这架侦察机的一等飞曹甘利洋司竟在错误的航线上意外发现了美军舰队。后来有日本记者说,“甘利能发现敌人纯属憨人有憨福”。一句题外话,之后“风头出尽”的甘利并未在此战丧生。他后来改飞夜航战斗机,1945年5月13日战死于冲绳岛上空。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历史也从不相信假设。但如果长谷川或甘利能在7时15分之前定位美军舰队,也就不存在后来争议颇多的“换弹”命令。南云肯定会在最短时间内放飞由3个精英少佐率领的“a级攻击部队”。这样等于交战双方同时出拳,即便不为日军赢得战争,也肯定会增加美国人的损失。可以说,从7时斯普鲁恩斯放飞所有攻击机开始,南云已经丧失了先发制人的机会,他已注定无法赢得这场至关重要的战役。
7时整,“赤城”号收到了以友永名义发回的“建议发起第二波攻击”的电报。就在南云思索下一步行动的同时,美军的反击已悄然来临。7时10分,“赤城”号的警戒哨率先发现美军攻击机正低空掠海而来。
此时,第一机动部队上空,有“赤城”号兼子正、宿正信和小野善志的3个战斗机小队,有“加贺”号山口弘行、山本旭的2个小队,以及“苍龙”号藤田恰与藏、原田要的2个小队,合计零战31架。它们无疑是日本海军航空兵精锐中之精锐——藤田在当天击落美机7架,是所有日军飞行员中战绩最好的。
首先抵达战场的是费伯林上尉的6架“报复者式”。美军飞行员勇则勇矣,但经验欠缺,他们中的很多人刚刚离开学校,有人甚至从未驾机离开过陆地上空。现在让他们在海上飞行很远距离之后在零战的阻击下冒着密集的防空炮火对高速移动的水面舰船实施攻击,难度极大。之前费伯林上尉已向队员部署了鱼雷攻击战术:如果只遇上1艘敌船,分队6架飞机就一分为二,分别由他和奥斯瓦德·盖尼尔少尉率领,一部攻击敌舰左舷,另一部则攻其右舷,这样敌舰无论如何规避也无法避免中雷。如敌舰不止一艘,各机就相机选择最适合攻击的目标,时机不成熟绝不投雷。战术布置看似简单,但执行起来绝对没有那么容易。
头天傍晚,欧内斯特少尉在沿跑道散步时意外捡到了一张两元面值的钞票。这种钞票发行极少,很多人认为它预示着不祥,但也有少数人认为是大吉大利的征兆。7时10分,飞临南云舰队上空的欧内斯特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海上行驶的舰船,他被那支舰队的恢宏气势惊得目瞪口呆。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之前只在本土匡塞特靶场投过一次模型鱼雷。现在,他就要使用真正的鱼雷去攻击世界上最强大的航母舰队了。
发现美机不断逼近,“赤城”号立即以战斗速度迎着美机驶去,尽量避免把两舷暴露给敌人,这是规避鱼雷攻击的最佳方法。“飞龙”号则以34节快速航行,之后转向左舷,以使右舷所有防空火炮都能进入攻击状态。护航巡洋舰和驱逐舰纷纷开火,天空瞬间绽放出一朵朵象征死亡的黑色蘑菇云。
费伯林和欧内斯特很快发现,日军航空兵就像传说中那样凶狠彪悍。为防止液压装置失灵导致无法投雷,美机提前打开了弹舱门,导致本就很慢的速度再次降低。在日军飞行员眼中,这些移动缓慢的飞机和射击训练时的靶子没有两样。众多零战蜂拥而上,他们的过度反应在所难免,这毕竟是美军攻击机第一次出现在视野之中,他们当然不知道前方飞来的是一群菜鸟。
由于冲上的日机太多,反而妨碍了彼此之间的行动。尽管如此,面对性能卓越的日军战斗机,美军鱼雷机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依靠低空飞行来勉强维持队形。欧内斯特的机枪手曼宁用机枪进行了几次扫射。几秒钟后,机腹射手兼报务员费里尔发现枪声忽然停了,回头看到曼宁已扑倒在机枪上,年轻的生命已离他而去。
18岁的费里尔似乎一下子成熟了许多——死亡原来距自己竟然如此之近。飞机液压系统被打烂,头部和手腕相继中弹的费里尔很快昏死过去。此时飞机再次中弹,升降舵失灵,脖子被子弹击中的欧内斯特几乎失去了控制能力,只感到一股热乎乎的东西顺脖子往下淌。他知道已不可能再去攻击敌人的航母了,于是朝左侧的一艘巡洋舰投下了鱼雷。有2架零战从不同方位向他猛烈射击。奇怪的是,后来它们竟莫名其妙地飞走了,他想起了捡到的两块钱。
此时他的鱼雷机电器系统失灵,液压系统被击毁,弹舱门关不上,空速计和油压表也全部完蛋,飞机上能运转的只剩他自己和发动机了。欧内斯特先朝南飞而后向东,此时苏醒过来的费里尔爬回了位置。9时40分,两人全然不顾岛上要他们尽快离开的信号强行着陆。飞机在地上打了个转儿,在扬起的尘土中戛然停住。这是分队中唯一返航的飞机。费伯林和其他战友都没能回来。看着同样重伤的同伴,欧内斯特再次想到了那两块钱。
中国古代有一个寓言故事。一名彪形大汉肚子饥饿,就到铺子里买烧饼吃。吃下第一个没饱,然后吃第二个、第三个……当吃下第七个时肚子圆了。大汉气呼呼地说:“早知道第七个能吃饱,还吃前面六个干吗?!”
如果将费伯林机队比喻成南云吃下的第一个烧饼,那么科林斯上尉的4架b-26无疑就是第二个,尽管前两个烧饼的块头略小了一点。科林斯和费伯林机几乎同时抵达战场,最好的战术当然是两支机队对同一艘航母实施协同攻击,但他们不知不觉中将注意力分别对准了两艘航母。费伯林选择的是“飞龙”号,科林斯则选择了“赤城”号。这一点都不奇怪,两支机队分属美国陆海军,虽然同一时间抵达战场,却完全是无意识的碰巧行为。
科林斯对日军外围护航舰只全然不顾,率队直取舰队中央的“赤城”号。他们低空飞入高射炮火之中,其勇敢精神大大超过了飞行技术。青木使出浑身解数左避右闪,科林斯在700米高度上投下鱼雷,詹姆斯·穆里中尉也在400米高度投雷,可惜无一命中。一架b-26对敌舰实施低空扫射,“赤城”号2名水兵中弹身亡。这架飞机旋即被零战击中,冒着黑烟一头栽进大海。
空中仅剩下一架美机。这架中弹的b-26并未试图飞离,而是直接冲向了航母舰桥,明知难逃一死的赫伯特·梅耶斯上尉试图与敌舰同归于尽。南云、草鹿瞪大眼睛看着飞机由远及近呼啸而至,他们惊讶于美国人竟然也有这种视死如归的“武士道精神”。躲避明显来不及了,草鹿下意识地缩了下脖子。有人惊呼“要撞到舰桥了”!出人预料的是,美机在距舰桥仅数米的空中一掠而过,冲向了“飞龙”号,在其左舷骤然下跌坠入海中。
好险!一众参谋禁不住发出阵阵欢呼。“心地善良”的草鹿表情肃穆,在心中默默为这个失去生命的美国人做了祈祷。渊田倚在舰桥旁的一只降落伞上,轻易就认出那是美国陆军的b-26。源田仰着头,眯起眼睛观察着这批美机,“他们实施鱼雷攻击的水平实在太臭,这次进攻简直就是一败涂地”。渊田笑着附和了一声“真逗”——一会儿你俩就逗不起来了。
一向爱说俏皮话的村田这次一声未吭,面孔异常严峻,两眼死死盯着那架美机坠落处的水柱高高升起又跌落下去。这人像他一样,是个英勇无畏、愿意为国捐躯的飞行员。村田想到自己的归宿很可能和他一样。果不其然,他战死于4个月后的圣克鲁斯海战。
9时15分,科林斯和穆里的飞机摇摇晃晃地降落在中途岛上,另外2机未返航。欧内斯特没有报告有命中记录,科林斯报告机队有2次命中。相对科林斯来说,日本人更加夸张,南云宣称击落美机19架,山口说仅“飞龙”号就击落了9架来犯美机中的8架——人家总共才来了10架。美军的前两轮攻击并非一无所获。“赤城”号羽生十一郎的零战被1架b-26击落,岩城芳雄的战斗机坠海显然是“报复者”的功劳。这些损失对机动部队战斗力并无太大影响。事实表明,美国人抛出的前两个烧饼略显迷你,南云显然胃口颇好,吃下后连心慌都没压住。
之前一直所向披靡的“赤城”号竟然遭到美军鱼雷攻击和机枪扫射,连南云自己也差点变成自杀美机的陪葬品,这是以前从未有的事情。如果那架美机再飞低几米,就等于在航母上投出了1颗超重磅炸弹,第一机动部队的指挥团队将全军覆没。接连遭到的打击彻底激怒了南云。他当然不会忘记,机动部队的首要任务是摧毁中途岛的航空力量及高炮群,为登陆作战扫清障碍。目前看来,这一目标远远没有实现。那些讨厌的美机如果不是对付防守严密、机动性强的航母舰队,而是攻击田中蜗牛般的运输船队,运气无疑会好得多。刚才美军的反击表明,中途岛仍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当务之急,是尽快按友永的建议发起第二波攻击,彻底瘫痪岛上的防御力量。
综合目前得到的消息,南云判断中途岛附近并无美军舰队存在。按时间推算,和第一攻击波一起出发的7架侦察机应该已飞抵搜索区尽头,没有发回任何消息。飞机返航途中也许能发现一些情况,但那种可能微乎其微。驾驶员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前方的情况,一般不会特别留意已侦察过的海域。据此南云认为,美国人并未发现日军的战略企图,他们的航母舰队一定还远在夏威夷,顶多也只是在赶来的路上。至少眼前,他最大的敌人仍然是中途岛的陆基航空兵。但是眼下,他还有几个棘手的问题亟待解决。
让即将返航的友永机队再次出击显然不太现实。首先,时间来不及。返航机群需要重新加油挂弹,受伤战机需要修复,替补飞行员要替换战损或受伤人员,战术布置及定位暖机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合计至少需要2~3小时。给敌人留出充裕时间去舔舐伤口是不明智的,主场作战的美军依靠陆上机场可以迅速恢复战斗力。其次,再次派出友永机队发起多轮攻击势必导致战斗力不断下降。一支部队在往来死拼,另一支更精锐的部队却躺在甲板上晒太阳或在机库中无所事事,这种做法无疑是死板和愚蠢的。
如此南云认为,尽快派出由3个精英少佐率领的“a级攻击部队”方为上上之选。可这就违背了山本的命令。之前他曾明确指出,要留出一半力量预防可能随时出现的美军舰队。
在4日早上的刀光剑影之中,山本先前的指令已变得毫无实战价值。对南云的想法,草鹿和源田都表示赞同。源田认为山本的要求过于僵化,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让准备就绪的打击力量仅仅等待那些可能出现或者干脆就不存在的敌军舰队,实在让人恼火,同时也会严重影响这部分官兵的士气。草鹿也提出,山本的要求尽管理论上非常合理,但与战场实际情况明显脱节。中途岛的陆基战机已向我发起攻击,在未发现敌航母部队情况下把一半部队置于无限期战备状态,是任何现场指挥官都无法容忍的。按山本的指示从事,无疑是让南云将一只手——?这只手还是最熟练的右手——?绑在背后,然后用左手和敌人的双手搏斗。两人一致建议,用压倒性的“a级攻击部队”发起第二波攻击,刻不容缓。
但南云还面临一大难题。友永机队承担攻击任务的是第一航空战队的36架俯冲轰炸机和第二航空战队的36架鱼雷机。对付可能出现敌舰的“a级攻击部队”由第一航空战队的43架鱼雷机和第二航空战队的34架俯冲轰炸机组成。如果由它们出击攻岛,山口的2艘航母还算简单,只需把俯冲轰炸机从机库提至甲板挂上炸弹就ok了。但南云就有很多麻烦,必须将鱼雷机上对舰攻击的鱼雷更换为对地攻击的800公斤炸弹。
渊田于是匆匆草拟出一道命令,“第二波飞机准备出击,所有鱼雷机换装炸弹”。7时15分,南云向4艘航母下达了后来引发无数争议的“换弹命令”。很显然命令主要是针对鱼雷机的。“赤城”号和“加贺”号现在面临一项艰巨任务,不仅要将鱼雷从飞机上卸下来,还要将沉重的炸弹再挂上去。这一过程并非易事,鱼雷与炸弹的挂架型号不同,连挂架都要重新更换。通常处于散件状态的炸弹同样需要重新组装。这是一个烦琐、费时的操作过程。
实战中这种情况十分鲜见,类似实验以前只在“飞龙”号上试过一次。“赤城”号机库内,军械兵推出6辆弹药车来运送沉重的炸弹和鱼雷。仅仅将炸弹搬出库就已让他们手忙脚乱,更不要说再将鱼雷安全放回去了。不是军械兵图省事,他们的确是没有时间。卸下的鱼雷只好暂时放在军械库升降机的储物架上,这种做法无疑是非常危险的。“加贺”号也在进行同样的操作。它的鱼雷机数量多,所需时间肯定更长。
将鱼雷机换弹、提升至飞行甲板、定位、暖气至少需要两个半小时。9时30分之前,南云不具备发起第二波攻击的条件。渊田在回忆录《中途岛海战——改变帝国命运的战役》一书中指出,准备过程仅需一个半小时,这显然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7时30分之后,“赤城”号、“加贺”号、“飞龙”号、“苍龙”号分别回收了1架、3架、2架、6架零战。加上之前降落的飞机,机动部队上空现在有战斗机14架。7时40分,“赤城”号上出现一次降落。那是负责179度一号线搜索的鱼雷机,飞曹长铃木繁的侦察注定毫无结果。
7时40分,2艘航母换弹工作已进行了近25分钟,“赤城”号、“加贺”号分别有6架、9架飞机完成换装。就在此时,“利根”号4号侦察机发回了一条震耳欲聋的惊人消息。
6月4日,对“利根”号4号机飞行员甘利洋司来说同样终生难忘。不明原因导致他的飞机5时才勉强升空,比计划整整晚了半小时。出发20分钟后,甘利就发回了接敌报告:“发现敌2艘潜艇,距我起飞点80海里。”40分钟后,甘利再次发回了敌情通报:“15架敌机正朝我舰队飞去。”此时第十六特混舰队的攻击机尚在甲板上待机,甘利发现的很可能是弗莱彻放飞的侦察轰炸机,但数量肯定没那么多。
这不过是他4日这天一系列表演的前奏。7时28分,完成外向搜索掉头返航的甘利发现海面上出现了一支舰队——那正斯普鲁恩斯的第十六特混舰队!甘利的发现是南云当天最大的幸运。如果延迟起飞后仍然严格执行原来的侦察计划,甘利是无法发现美军舰队的。正是因为偷工减料自作主张缩短了搜索半径,也可能是由于糊里糊涂的飞行,他才阴差阳错地发现了本该由“筑摩”号侦察机发现的目标。甘利迅速发回了第三次接敌报告:“发现10艘水面舰艇,好像是敌舰,距中途岛240海里,方位10度,航向150度,航速20多节。”
这一惊人消息在7时40分传到了“赤城”号。寥寥数言对南云来说,犹如晴天霹雳。草鹿激灵灵打了一个冷战:“他们原来在那儿!”这是开战以来机动部队第一次面临最现实的威胁。
“10艘水面舰艇,好像是敌舰。”简直是屁话!德国和意大利的军舰肯定不会跑到这儿,这里出现的舰艇除了自己人只能是敌舰。南云既好气又好笑,他知道机动部队是所有参战部队中距中途岛最近的,在他东面不可能有友军出现。清平天日,朗朗乾坤,哪里突然冒出来10艘敌舰?再说,电报发回的位置属于“筑摩”号侦察机的搜索范围,你甘利怎么自己的地不种,跑到别人地里去割麦子了?情报参谋小野迅速在海图上标出了位置——?它们距机动舰队约390公里。
当务之急是迅速查明10艘敌舰中有无航母存在。倘若没有,它们就无法对机动部队构成直接威胁。即使以30节航速计算,双方发生接触至少需要6小时。目前敌舰处于日军舰载机打击范围之内,可以让它们暂时多活一会儿。待“a级攻击部队”把中途岛的事干完,再与友永合力收拾它们不迟。但如果其中有1艘或数艘航母,情况就会截然相反,自己也同时处在敌军舰载机的打击范围之内。草鹿对此保持了高度警觉,“在报告中提及的活动在那片海域的敌舰队中,不可能没有航空母舰,它们肯定就在附近某个地方”。
南云的判断亦是如此。对海面上突然冒出来的10艘敌舰,南云没有等闲视之。在日本人眼中,第一攻舰武器当属鱼雷,虽然在紧急情况下炸弹也可使用,就像当初在印度洋对付英国人那样。不过炸弹对舰的破坏力远不及鱼雷。在接到甘利报告后仅5分钟,南云迅速下达新命令:“准备攻击敌军舰队,没有换装炸弹的鱼雷机停止换装。”7时47分,他命令“利根”号以最快速度通知甘利:“查明舰种,保持接触。”从接到电报到连续发出2道指令,南云仅用了短短7分钟。
但南云、草鹿、源田明显忽略了一个重要信息。当天海风来自东南方向,甘利的报告显示美军舰队正处于高速逆风状态,这就暗示着美军很可能正在发射飞机。在同一时间,斯普鲁恩斯正在为飞机起飞磨磨蹭蹭发脾气呢。
不容南云做出更多安排,美国人的“第三个烧饼”适时赶到。7时48分,“苍龙”号发信号说“发现敌机,方位320度”。随后“雾岛”号也升起了“发现敌机”的烟雾。
快速逼近的正是亨德森少校率领的16架“无畏式”。他手下的飞行员大多是新手,其中10人刚调来一周,很多同伴只是脸熟,连名字都叫不上来。个别人是几天前才开始驾驶这种飞机的。近期岛上燃油紧张,飞行队只进行过一小时训练。亨德森也知道弟兄们水平不行,但攻击必须立即发起。他将队员分成两组,技术较熟练的一组跟随自己,另一组则由埃尔默·格利登上尉带领。
就当时海军航空兵的技战术而言,俯冲轰炸无疑是最凌厉、最高效的。俯冲轰炸机一旦到达俯冲点,就变成了一具无坚不摧的利器。直线飞行的滑翔轰炸尽管优雅,但明显已经过时了,因为它放弃了接近甲板的机会,同时也不具备从高角度俯冲攻击的两大优势——不易被反击和高精准度。这样浅显的道理亨德森不可能不明白,但弟兄们实在技术太差,他只能采取后一种方式,就这也要他率先攻敌做出示范才行。
这就像奥运会跳高决赛中,突然出现一个采用跨越式或俯卧式的选手,肯定被他们高明的对手耻笑。亨德森设计的攻击方案是,从2400~1200米高空带油门高速下滑集体接敌,机动至最佳位置各自投弹,随后各机贴近水面或潜入云层快速脱离战场。
对美国人采取如此蹩脚的攻击方式,渊田和源田甚觉诧异。两人不知道前来进攻的还是一群菜鸟——他们不是不用那些高级动作,而是不会。
尽管空中只有9架零式战斗机,但它们凌厉的攻击依然无情地撕裂了美军的编队。亨德森少校很快发现,狡猾的对手分为上下两层,相互之间协同极佳。他们显然懂得“擒贼先擒王”的道理,凭借正确的直觉集中火力对付领队长机。亨德森竭力控制飞机,努力保持队形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的飞机最先中弹起火坠海,另有5架“无畏式”很快被击落。混战之中,美军的反击成功击杀了儿玉义美的零战。
队长出师未捷身先死,被大家亲昵地称作“铁人”的格利登上尉立即接过了指挥权,率幸存战机艰难穿越了地狱之门,诱人的猎物就在前方不远处。尽管队形被彻底打乱,但各机依旧义无反顾冲向了前方一艘航母,冒着密集的高射炮火在8时08分至12分投下炸弹。格利登相信至少有2颗命中,还有1颗“紧贴右舷飞过”。事实上,落点最近的2颗炸弹距航母也有50米之远。1颗近失弹激起的水柱让炮长长安泰邦和炮手洗了一个海水澡。“飞龙”号瞬间被大量炸弹激起的水柱完全遮盖,从其余舰只视野中消失了。但水消雾散之后,它依然巍然屹立在海面上。
从浓云中下滑而出的丹尼尔·艾弗森中尉发现前方海面上有3艘航母,“其中1艘中部冒烟”。他选择了自认为被战友忽视的其中一艘,它的飞行甲板前后各有一个血色的太阳——那无疑正是“加贺”号。艾弗森认为“有1颗炸弹险些命中尾部甲板”,日军记录有3颗炸弹落在“加贺”号附近,最近的1颗距舰尾仅20米。艾弗森躲过了日军零战的猎杀,后来他回忆说“飞机在脱离战场过程中数次中弹”。当飞机踉踉跄跄在岛上降落后,检修人员在机身上发现了210个弹洞,快被打成马蜂窝了。
布莱恩上尉摆脱了几架日机的拦截,穿过高射炮火飞抵目标上空投弹。飞机机翼和机身被射穿了许多窟窿,油泵故障,很快引擎也不转了。布莱恩只好选择在海上迫降。飞机在水面上停了大概3分钟,他和机枪手戈登·麦克菲力一等兵奋力抢出了一些救生物品。救生筏充气后有一处渗漏,两人堵漏后用头盔把里面的水舀出去。翌日清晨,他们被1架“卡塔琳娜”发现,但飞机因载油过多无法降落。6日,两人用最后一盏浮标灯进行联络时,被另一架侦察机的机枪手发现并成功救起。这架“卡塔琳娜”的飞行员竟然是布莱恩在彭萨科拉航空基地训练时结识的一位好友。
返航飞行员汇报说,“有3颗炸弹命中1艘‘加贺级’航母,还有几颗差点命中”。实际上,他们投下的炸弹除吓出日本人一身冷汗外,无一命中。8架飞机被日军击落,幸运返回的飞机也“千疮百孔,几近报废”。尽管未能取得战果,但美国人看似热闹的进攻搞得日军手忙脚乱,丧失了从容准备的宝贵时间。
美军的进攻花样繁多,有滑翔,有俯冲,还有高空水平轰炸,这些都给草鹿留下了深刻印象。但面对水平有限、准头欠佳的美军菜鸟,即使能提前发现来袭者,“飞龙”号的防空炮火也没有击落一架美机。炮长长安对此绝不赞同,他坚信正是自己“异常凶猛的防空火力”才使美机投弹失准。面对业余选手只能有如此表现,当美军航母上的精锐舰载机来攻时,如护航战斗机未能及时拦截,日军孱弱的防空火力看来是无法自卫的。
不过日军认为,这已是美军的最高水平了。在经历三轮打击之后,机动部队竟毫发无损,这是最值得骄傲的事情。虽然美军异常英勇,但他们既没有战斗机护航,投弹方式也很业余。有人甚至想得更远一点,如果这就是将“翔鹤”号打回维修船厂的美军的真正实力,第五航空战队的飞行员被称作“小老婆生的儿子”还真是高看他们了。其实南云和草鹿此时应意识到附近海域可能有美军航母存在,亨德森的“无畏式”正是他们航母使用的最新机型,尽管这种判断的前提是错误的。
几乎在亨德森机队投弹的同时,7时45分,“苍龙”号报告另一波美机正不断逼近:“270度发现敌军双引擎飞机,高度3000米。”日军观察哨显然有些紧张过度,连基本的数数都不会了。来袭者是由斯威尼率领的四引擎空中堡垒。统算起来,这是美军为南云奉上的“第四个烧饼”。
4日4时30分,斯威尼受命再次前往寻猎田中的运输船队。赛马德和拉姆齐提醒他,随时准备接收来自岛上的命令。一旦搜索机定位预定来袭日军航母——它们无疑更具威胁——斯威尼必须立刻改变方向前往攻击,尽力摧毁敌人的飞行甲板。至于较远且低速的运输船队,待干掉敌军航母回头再收拾它们不迟。收到拉姆齐发来的有关南云舰队位置的明码电报时,斯威尼距田中船队只剩390公里。中校迅速带领机队改变航向飞向预定位置,于7时32分发现了南云舰队。
源田仔细查对了机种识别表,判明来者为b-17空中堡垒。即使最蹩脚的飞行员,也不会错误判断这种庞大的四引擎飞机来自航母。在源田印象中,它们攻击水面舰艇的水平非常拙劣——事实的确如此。
b-17的飞行高度为6000米。因为头天攻击田中船队时有几架飞机被高炮击伤,面对装备更好、火力更强且有战斗机护航的日航母舰队,斯威尼有意提升了飞行高度,当然这样更降低了投弹精确度。由于日舰防空火炮射程不足,美军飞行员很快发现,敌人发射的炮弹尽管角度正确,却只在飞机下方炸响,效果极差。
美军轰炸机分成3组,从容不迫地对“赤城”号、“飞龙”号和“苍龙”号实施了攻击。由于零战大多在追杀亨德森机队的幸存者,加上它们已在空中飞行近4个小时,油料弹药即将告罄,斯威尼机队在飞抵目标上空时并未遭到有力拦截。卡尔·乌尔特尔上尉从6000米高度投下3颗炸弹,未能命中,于是转向邻近的航母后侧把剩余5颗炸弹一股脑儿投了下去,炸弹成一条直线飞向航母舰尾,他认为至少1颗命中了目标,于是掉头返航。
布鲁克·艾伦中校带领3架b-17集中攻击了看上去像“苍龙”号的1艘航母,照例无一命中。福克纳上尉第三小队向“4艘航母中最大的那艘发起攻击”,右僚机罗伯特·安德鲁斯投下的4弹均未中的,福克纳和左僚机的斯蒂德曼在投出所有8颗炸弹后转身飞往库雷岛。斯威尼选择了“加贺”号作为攻击目标,他认为自己的一颗炸弹击中了航母尾部,那里冒出了滚滚浓烟。只有少数几架零战进行了追击,福克纳机的4号发动机被打坏,机尾机枪手食指受伤,所幸均无大碍。
返航之后,起初斯威尼报告说“只击伤敌军1艘航母”。在汇总各机的报告后他高调宣称,“至少有5颗炸弹命中目标,导致3艘航母起火”。这些夸张的说辞随后引发了“陆军航空兵是中途岛海战取胜首席功臣”的美妙传说,并引发了一系列陆海军矛盾。事实上,空中堡垒的攻击同样颗粒无收。
即使头顶b-17在嗡嗡作响,“加贺”号还是冒险回收了4架燃油将尽的零战,随后将7架升入空中。其余3艘航母也进行着类似作业。4位舰长一致认为,应对美军持续攻击的最佳办法就是不断增加空中的防御力量。其间,几艘航母的飞行甲板始终处于忙碌状态。
南云的麻烦很快又来了。7时58分,甘利终于发回了最新消息:“敌舰队包括巡洋舰5艘、驱逐舰5艘。”
“总算弄清楚了!果然不出所料,敌舰队中没有航空母舰。”小野将译好的电文递给草鹿时,得意扬扬地说。
所有人顿觉一阵轻松,情况远没想象中那么糟糕。源田后来回忆说,他们“只是一时感到宽慰”。南云并未放松警惕,只是感到紧张的心理稍有缓和,终于可以有喘息之机来考虑如何逐退美军陆基飞机的骚扰,然后再度攻击端掉它们的老窝了。出于对甘利的不信任,南云下令“苍龙”号放飞一架新式彗星二式侦察机,前往协助甘利执行侦察任务。
草鹿同样保持着足够的警觉,“单凭这一报告显然不能说明,该海域没有敌军航空母舰。在当时情况下,在这一海域活动的敌舰队中不可能没有航空母舰。侦察机发现的可能只是护航舰只”。即使如此,他仍觉得没有必要更改之前的换弹命令,轻易更改命令势必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日军未能改变战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根深蒂固的“胜利病”在作祟。半年来的征战表明,美航空兵的攻击力不值一哂,刚才他们的拙劣表演更加深了这种印象。况且他们没有战斗机护航,各个机队单独发起进攻,毫无协同,这是愚蠢透顶的做法。再说,如果美军在附近海域真有航母,为什么不派出威力最大的鱼雷机前来进攻呢?
可能觉得只让日本人吃烧饼太噎得慌,美军特意为远道而来的客人准备了一碗酸辣鸡蛋汤。7时10分,美军潜艇“鹦鹉螺”号发现337度方位海面上有飞机在轰炸,随即出现了对空火力产生的烟雾。艇长威廉·布罗克曼少校认为有必要查明情况,快速驶向作战区域的少校很快发现了南云舰队。7时55分,潜艇被1架日军巡逻机发现并遭到扫射,布罗克曼立即下潜到30米,同时继续保持跟踪。
5分钟后,布罗克曼发现4艘日舰沿250度方向以25节高速行驶,其中1艘为战列舰。他的潜望镜再次被1架执行反潜巡逻的水上飞机发现,木村亲自指挥“长良”号杀了过来。8时10分,轻巡洋舰近距离投下5颗深水炸弹,7分钟后又投下6颗。布罗克曼迅速下潜至27米以躲避攻击。“长良”号再次投下9颗炸弹后转身离开。
“长良”号尚未在视野中完全消失,布罗克曼立即将潜艇上浮至潜望深度。后来他如此形容当时看到的情景:“眼前的景象是我在和平演习时从未见过的,位于不同方位的军舰都在快速移动穿过这片海域,同时要避免经过潜艇隐藏的位置。那艘战列舰位于舰队最前方,它的右舷所有火炮突然向我潜望镜的位置猛烈开火。”潜艇在8时15分进行反击,在4100米距离射出2条鱼雷。后来发现一个发射管内的鱼雷未能射出,“雾岛”号一个急速左转轻松避开了射来的鱼雷。“长良”号再次猛扑上来。8时30分,当又一轮深水炸弹爆响时,“鹦鹉螺”号已下潜到45米深度了。
8时06分,“筑摩”号再次报告,“更多敌机从左舷25度方位飞来”,并特别说明“这是首次发现敌军舰载机”。外围几艘驱逐舰立即开火,但打几炮又停了下来。“筑摩”号发现的原来是友永的返航机群,幸亏有人眼尖认出是自己人,马上停火才未造成损失。看到母舰正遭敌攻击,友永机群“加贺”号的1架零战立即率6架俯冲轰炸机加入了空中格斗——日军九九式舰载俯冲轰炸机投弹后机动性很强,攻击力仅稍逊零战一筹——“苍龙”号9架零战则迅速爬升,前往追击撤退中的斯威尼机队。友永率大队降至400米低空,在舰队附近盘旋等待航母给出降落信号。舰队上方,双方几个机队犬牙交错,互相追逐,简直乱成了一锅稀饭。恰在此时,美军“第五个烧饼”也赶来凑热闹了。
美军的攻击可谓前仆后继。紧随斯威尼出场的,是本杰明·诺里斯上尉的12架“报复者式”。连最先进的“无畏式”都在攻击中铩羽而归,颗粒无收,指望这些被讥讽为“振动器”或“风向器”的破玩意儿取得突破似乎不太现实。7时10分从岛上起飞,一直到8时20分,诺里斯才带着这些又笨又慢的家伙勉强飞抵机动部队外围。
8时08分,“赤城”号暂时进入逆风航向,准备放飞小野善志的3架战斗机,“加贺”号于8时15分升空了山口弘行的5架零战,同时另一个小队已做好了起飞准备。“飞龙”号同样升空了森茂的3人机队,他们都已是第二次升空。这3次出动加上原来空中的零战以及友永机群中加入格斗的战斗机,机动部队上空有足够力量击退美军的下一轮攻势。毫无疑问,很多原计划参加第二波攻击的护航零战已提前升空参加了格斗。
诺里斯毫不例外遇到了大批拦截者。出乎美军预料,日军的本次阻击比他们之前的叱咤风云逊色不少。那些日军飞行员不停起飞、战斗、降落,加油挂弹,再起飞、战斗、降落,已整整折腾了4个小时,就是铁人也该喘口气了。日军精英飞行员在美军不间断的攻击面前疲态渐露。
比起之前的“四个烧饼”,诺里斯明显战意不足,他对驾驶的“振动器”并没抱多大希望。在仔细观察战场形势后,诺里斯觉得攻击编队中央的航母难度太大,于是将不远处1艘漂亮的战列舰作为首选攻击目标。该舰处于编队边缘,很易攻击。诺里斯不知道那正是之前美国报纸大肆宣传,已被科林·凯利上尉“击沉”于菲律宾近海的“榛名”号战列舰。
在发出“攻击下方目标”的电令之后,诺里斯率队长距离高速下滑,“报复者式”一架接一架倾斜机身准备俯冲。日舰刹那间高炮齐鸣,火力极猛。“榛名”号舰长高间完驾驭巨舰,通过一系列蜿蜒曲折的转向规避攻击。美军的准头毫无改观,威廉森奋力投下了第一颗227公斤炸弹,命中与否他没看清。科特拉斯将战列舰舰首作为瞄准点,投弹后打了一个盘旋,“看见敌舰四周落下了许多炸弹,差点命中,舰首中了1弹”。当他飞离时敌舰正转向右舷,“舰体中部冒起了浓烟”。其实“榛名”号只挨了5~6颗近失弹,直接命中的1颗都没。
丹尼尔·卡明斯少尉没有投弹就停止滑行将飞机拉起,他知道俯冲没有到位,贸然投弹命中的可能性不大。他环顾四周开始寻找次要目标,此时他看到海面上有各类军舰约10艘,一个战斗机分队正从18公里外的1艘航母上飞过来。少尉就近选择1艘驱逐舰投下炸弹,没来得及观察弹着情况,掉头就跑。此后15分钟里,他拼命试图摆脱5架零战的围追堵截,他的“振动器”几乎被打烂。最终少尉幸运摆脱了追击,在距中途岛9公里处油料耗尽迫降。他那名“从未使用过机上机枪”的机枪手早已阵亡,第二十号鱼雷艇救起了他。在距他大约7公里处,第二十六号鱼雷艇救起了同样原因迫降的阿伦·林布劳姆少尉。
只有2架“振动器”被日军击落。陈旧过时的“报复者式”能有如此表现已属难能可贵,这与他们未深入战场中心,只在边缘露露头就跑有关。返航飞行员确信看见有2颗炸弹命中、3颗差点命中,“战列舰上浓烟滚滚,舰体发生了严重倾斜”。实际上,“榛名”号毫发无损,他们最大的成绩是让日军飞行员更加疲惫,让南云筹划的反攻更加困难。诺里斯的“第五个烧饼”显然没能让南云吃饱。唯一值得肯定的是,中途岛的5支攻击队全部准确找到了目标并实施了攻击。
南云对中途岛打出了第一拳,美国人马上还击了好几掌,虽然掌法欠精、掌力稍弱。现在进入局间休息,双方都在喘着粗气寻找再次出手的机会。南云舰队已经历了五轮空袭,每一次当问题看上去就要解决的时候,新警报又重新拉响。接二连三的空袭虽未造成太大损害,却完全打乱了南云的节奏,使他一直在被动做出反应。日军战斗机的反击虽然凌厉,却缺乏统一协调指挥,没人认真思索战斗机如此升升降降最后有什么结果。4艘航母各自为战,共同做法是在美机来袭时将战斗机尽可能多地升入空中。由于缺乏雷达,双方交火的地点总是距航母很近,已经有为数不少的美机突破拦截投放了鱼雷和炸弹。这说明日军的防守并非坚不可破。南云的运气能一直这么好吗?
中途岛的空中力量遭受重创,暂时失去了继续攻击的能力。非但如此,担负防守任务的战斗机也仅剩2架,应付日军的再次攻击只剩高射炮火。凯姆斯中校的话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家的心情:“根据敌人发动攻击的时间及航母的已知阵位,他们过三四个小时还会来的。如果敌机再度来犯,我们几乎没有战斗机来对付它们了,因此我们忧心忡忡,生怕日本人再来袭击。”在步步逼近的南云、近藤、田中眼中,中途岛已唾手可得,如果没有美军那2支特混舰队的话。
通过海底电缆,尼米兹在第一时间收到了岛上发来的战况报告。如果飞行员上报的战绩属实,日航母舰队无疑同样遭受了沉重打击。值得庆幸的是,尼米兹对乐观的战报并未照单全收——他后来一贯如此,在随后发给金上将的报告中上将明显有所保留:“中途岛部队的攻击已竭尽全力,但日本人仍未被挡住。约有10艘敌舰被击伤,其中l~2艘运输船或货船被击沉。对于集中朝中途岛逼近、拥有约80艘舰艇的舰队,这点损失实在微不足道。中途岛的战斗机、鱼雷机和轰炸机基本上全完了。”
对南云来说,局面似乎有所改观。但是8时20分,甘利再次发来了一条惊人的消息:“敌舰队中似乎有1艘航母殿后。”尽管甘利的报告姗姗来迟且一如既往地含糊其词,但这一消息无疑比美国人之前投下的每一颗炸弹都更具杀伤力。
“糟糕!”草鹿顿觉心中一凉。现在一切怀疑都已消失,最坏的情形果然出现了:美国人的航母就在附近。南云面前变戏法似的又跳出一只兔子。舰桥上的人都清楚,早上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没按山本的预想进行,他早先下达的指令完全可以付之一炬了。这同时验证了克劳塞维茨的名言,“没有任何作战计划能在第一次与敌接触后得以生存”。此时南云面临的难题是:友永提议对中途岛发起第二波进攻,甘利却报告发现了美军航空母舰,尽管暂时只有1艘。到底先攻击哪一个?很明显,立即破坏美军的飞行甲板成为目前机动部队的首要任务。
南云还面临一个难题:友永近百架返航战机此时正在头顶盘旋,燃油几尽,不少飞机受损、飞行员受伤。如不尽快降落,势必要在海上迫降——纠结呀!
有人明显比南云更猴急。“飞龙”号上的山口对南云的磨磨蹭蹭非常恼火。附近已发现美军航母,在消灭它的飞行队之前自己就肯定毫无安全可言。山口认为,再不对敌人发起攻击就是发疯,他怒气冲冲地向南云发来了信号:“立即出动进攻部队是可取的!”因规避美军空袭,机队部队原方形编队已变成菱形,航速最快的“飞龙”号冲出最远,山口不得不通过“野分”号转发信号。前文提到,山口和南云素来不睦,他的提议只会起到反作用。
没有采纳山口的建议立即放飞第二航空战队的俯冲轰炸机,成为后来无数历史学家——其中更多是日本人——指责南云优柔寡断、错失良机的最佳铁证。但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实际上山口的建议并不成立,此时机动部队并不具备迅速对敌发起反击的能力。几艘航母甲板上空空如也,只有零星几架战斗机。山口的提议等于完全放弃友永机群,将攻击机迅速提至甲板定位、暖机、起飞,这一过程至少需要45分钟。就是说在9时05分之前,南云并不具备放飞攻击机的条件。如果在偷袭珍珠港之前,以哀兵姿态出击的日军尚有可能采取这种孤注一掷的做法。现在的机动部队是连战连捷的百胜之师,南云会为了贸然出击,付出非战斗损失近百架飞机的代价吗?对山口的建议,南云简直都懒得搭理。
在南云看来,攻击目标的选择不需要任何踌躇,首选当然是美军航母。问题在于,是立即派出具备条件的攻击机,还是让友永机群降落,加油挂弹后以集团进攻来对付这一刚刚出现的重大威胁?今天我们当然倾向于南云应毫不犹豫立即发起攻击,但这是以知道最后的结局为前提的。作为现场指挥官,南云肯定考虑得更多更远。他当然不会忘记一个月前在珊瑚海,高木贸然出击只击沉了美军的油轮和驱逐舰,从而错失了攻击主力航母的绝佳机会。
如果像山口所言完全放弃友永机群,南云完全具备发起一次大规模攻击的能力。到7时45分,“赤城”号和“加贺”号的重装工作已完成大约1/3。机动部队能以最快速度起飞攻敌的飞机包括:山口的34架俯冲轰炸机,只需提至甲板挂弹即可;“赤城”号和“加贺”号尚未换装的鱼雷机,分别为12架和18架;合计64架。这仍是一支极端恐怖的打击力量。如果能准确锁定目标并发起攻击,它们足以将美军3艘航母统统送入海底。但南云认为不宜立即派出攻击机群有以下原因。
首先,日军认为攻舰首选的利器是鱼雷,这一观念根深蒂固,他们的长矛鱼雷的确是同行中最好的。作为鱼雷战专家,南云的理解肯定更加深刻。因此有必要将完成换装的1/3鱼雷机再由炸弹换回鱼雷,以期取得最佳攻击效果。
其次,南云此时已派不出零战为攻击机护航。它们大部分已经升空,有的随友永在空中盘旋,有的正追歼试图逃逸的美机。这些飞机油料所剩无几,飞行员也人困马乏。之前由于没有战斗机护航,中途岛美军攻击机遭受屠杀的悲惨场景犹在眼前。源田支持南云的观点,草鹿的立场更加坚定,“山口提出不补充油料弹药就去攻击敌舰队的观点,我并不完全反对。但不派战斗机护航这点,我是不同意的。我亲眼看见没有战斗机掩护的敌机是怎样被我方战斗机无情地、几乎全部消灭掉的。我真心实意想尽量为他们提供战斗机掩护”。
草鹿和源田的说法同样属于“事后诸葛亮”,目的是为最后的战败寻找借口。事实上两人计划为第二波空袭派出的护航零战只有区区12架——4艘航母各3架。这也符合人性常理,在伤敌和自保面前,人们往往会选择后者。刚才人家美国人甚至1架都不派呢。
最后,飞行甲板只能从事一项工作,要么将具备攻击条件的战机立即提上来,要么回收友永机队——他们的燃油每一秒钟都在减少,处境危急。如任由他们迫降水上,机组成员还可以由驱逐舰救起,但近百架精锐战机将悉数报废。出征之前,机动部队连正常编制都配不全。如果轻易放弃他们,即使最后能打赢,回到国内的南云也会被当作败家子被愤怒的民众活活骂死。如此重大的损失是穷酸的日本人绝对不能容忍的。
归根结底,南云和草鹿仍觉得此时局势非常有利,没必要急于发动兵力不均衡的进攻,第二波攻击可以等到万事俱备时再进行。办事素来有条不紊的草鹿偏好“经过充分准备和缜密谋划后集中兵力一击制敌”。他和源田对自己的战斗机充满信心,认为空中现有的零战加上友永返航的战斗机完全可以粉碎美军的任何攻势。渊田后来在书中写道:“我们一致认为,敌人的攻击毫不可怕。”
机动部队的精神领袖源田此时早已心急如焚,这关系到近百架飞机的命运,机上还有近200名机组成员。他们大多是源田的好友,于公于私都不能抛下他们不管。渊田于是向南云和草鹿建议:先回收返航的友永机群,做好充分准备再发起第二波攻击。
南云立即采纳了源田的建议。他的部队搭配得当,在实力上占据绝对优势。如果把全部兵力投入一次大规模的攻击中去,彻底消灭敌人并非难事。这是一种正统的战略思想,但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时间。战争的胜利并不总属于力量强大者,而往往属于能果断应对意外情况,并迅速抓住战机的一方。
在决定先回收友永机群的同时,南云在8时32分断然下令:“所有攻击机准备第二次攻击,鱼雷机换装鱼雷,俯冲轰炸机装载250公斤炸弹!”
命令迅速传达到机库,一向随和的增田乐呵呵地说:“看看,又得重来一遍!这玩意儿赶得上换装比赛了。”领导动动嘴,当兵的跑断腿,那些具体操作的军械兵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一些人边干边发牢骚:“司令部究竟在搞什么名堂?”穿着短衫短裤的水兵汗流浃背地把刚换上的炸弹卸下来,更换挂架,再装上鱼雷。炸弹和鱼雷均超过800公斤,再次换装绝非易事。卸下的炸弹来不及送到弹药库,只能胡乱堆放在机库里,许多炸弹装着引信。倒不是偷懒,他们根本没有时间。这引发了更大的灾难。
回过头来说“换弹命令”是诱发日军随后一切灾难的根源未免有些言过其实,这些随意堆放的炸弹不过是助长了那些灾难而已。“飞龙”号和“苍龙”号并未执行换弹命令,同样在美军一轮打击下彻底崩溃。这是日军航母自身的易损性决定的。
8时32分,近藤勇的新型彗星二式侦察机从“苍龙”号上起飞,前往核实甘利的情报。之后不久,甘利发回电报“燃油不足请求返航”。南云的肺简直都要气炸了:同样执行侦察任务,你甘利的觉悟跟人家菅野兼藏比,差距咋就这么大哩?对此他断然予以拒绝,电令甘利继续与美军保持接触。除了模棱两可的侦察报告令长官不悦,甘利自己也遇到了麻烦,他的行踪已被美军发现并遭到数架“野猫”的猎杀。幸好空中存在断云,技术娴熟的领航员巧妙避开了攻击。
经过紧张突击,4艘航母的飞行甲板已经清理完毕。8时37分,“赤城”号升起了一面印有黑球的白色旗帜,示意“甲板开放,可以降落”。看到桁端飘扬着令人心情舒畅的信号旗,在上空盘旋许久的友永终于松了口气。他们已在空中滞留了4个小时,其间还经历了一场激烈战斗。所有人都人困马乏,降落时发生了数起意外事故。手持灭火器的消防人员严阵以待,受伤飞机被数十名救护人员团团围住。“飞龙”号的1架鱼雷机降落时只剩一个轮子,肯定无法继续使用了。1架鱼雷机刚刚降落,被机枪打成重伤的野博治就昏死过去了。“加贺”号零战飞行员田中行雄在被抬出驾驶舱时已经死亡。
8时45分,甘利再次发来报告,“另发现2艘敌巡洋舰,方位8度,距中途岛250海里,航向150度,航速20节”。他发现的正是弗莱彻的第十七特混舰队。就在甘利发报的同时,阿部再次下令“筑摩”号派出岳琦正孝驾驶的4号侦察机前往协助甘利侦察。很显然,大家都认为甘利发回信息的速度太慢了。
8时50分,甘利再次发报要求返航,阿部当即严词拒绝。4分钟后,南云令其“打开发报机准备测向”。这一命令,言外之意就是让其充当信标,为机动部队向美舰方向运动导航。阿部向其转达了内容相同的命令,并要甘利继续监视敌人,等待“筑摩”号4号侦察机和“苍龙”号新式侦察机的到来。1分钟后,甘利确认收到电报并回复:“有10架敌鱼雷机正向你飞去。”那无疑正是弗莱彻刚刚放飞的鱼雷机队。
按照南云的计划,“赤城”号和“加贺”号应在10时30分前完成鱼雷机的换雷加油,“苍龙”号和“飞龙”号也必须在11时前准备就绪。与此同时,南云下令舰队转向东北航行向美军靠近。8时55分,他向“大和”号的山本发出了当天的第一封电报:“8时在中途岛方向10度,距该岛240海里发现由1艘航母、5艘巡洋舰、5艘驱逐舰组成的敌军舰队。我军正朝敌军前进。”在1分钟左右时间里连续向山本和甘利发报,可见南云当时有多忙。
之前“大和”号通过截收南云和甘利之间的通信已了解到部分情况。突然出现的美军航母并未让山本和宇垣不安,反而感到一阵亢奋,那不过是新增的猎物而已。宇垣在日记中如此写道:“开始我们很乐观,认为这就是我们一直寻找的美军特混舰队。我们还考虑,在立即派出第二攻击波击沉敌航母后如何歼灭其残部呢!”
直到此时,山本和参谋们才确信美国人至少有1艘航母就在中途岛附近。按照山本设计的时间表,美军航母现在是不能先出来的。他转头问黑岛:“你是否认为,我们应当命令南云立即攻击美军航空母舰?我想最好是立即下达命令。”
黑岛对此不以为然:“长官,南云已准备了一半航空兵力来对付可能出现的敌军航母,也许他们已经发起进攻了。”山本默许了黑岛的说法,继续任由南云自己指挥作战,并未发出任何命令。这也符合山本的一贯做法,把具体作战交给前线指挥官。对自己说的上述一番话,黑岛一直到死都闭不上眼。战后他曾多次为此“忏悔”:“南云没有按照联合舰队的要求去做,这是我的过错。”
就在日军航母忙于收容友永机群的8时46分,那艘美军潜艇再次升起了潜望镜,此时所有日舰都在“鹦鹉螺”号攻击范围之外。大约9时,再度升起潜望镜的布罗克曼发现,15000米外1艘“苍龙级”航母正以25节高速行驶。潜艇很快被日军发现,“长良”号立即扑了过来。布罗克曼决定先解决这艘令人讨厌的巡洋舰,他在9时10分发射了鱼雷。“长良”号避开鱼雷后继续快速逼近,别无选择的布罗克曼只好再次下潜。随后20分钟里,日舰陆续投下了14颗深水炸弹。如果知道2次前来捣蛋的是同一艘潜艇,他们一定会气炸肺的。随后木村命令“岚”号舰长渡边保正继续对潜艇发起攻击,确保主力舰队安全,自己则转身汇入主力舰队。中途岛海战中,美国人的运气简直好得不得了,留下对付潜艇的“岚”号竟意外成为美军俯冲轰炸机的最佳领航员。
在此期间,日军航母的收容工作在同步进行。“加贺”号和“赤城”号分别在8时50分和59分完成收容,第二航空战队完成收容的时间是9时10分。飞机被迅速送往机库,开始必要的维护并加油挂弹。南云调整舰队航向为70度、航速22节,向美军航母所在海域快速进发。此时天空已无美机踪影。这种令人愉悦的事态如果持续下去,南云就有时间将已完成换装的飞机升上甲板、定位、暖机,他的“a级攻击部队”将迅速升空并发起排山倒海般的绝命一击。多年来日本人梦寐以求的“太平洋决战”就在眼前,胜利依稀就在前方灯火阑珊处。
恰在此时,美国人令人讨厌的“第六个烧饼”拍马杀到——这次是由约翰·沃尔德伦少校率领的“大黄蜂”号鱼雷机中队。中队长沃尔德伦是个身材魁梧、锋芒毕露的南达科他州人。他长相难看,方下巴,有1/8印第安苏族人血统。头天晚上,他在写给妻子的信中说:“如果我不回来了,那么你和女儿们应该知道,我们这个中队是为海战的最高目标——击沉敌人——而战!”当晚,他给4号待机室里的鱼雷机飞行员散发了一份油印材料,上边写着:“有几句话现在想跟大家说说。我觉得我们已经做好了全部准备。我们的受训时间很短,又处于最艰难的时刻。但我们确实做了力所能及的一切。我确信,在当前的处境中,我们是这个世界上的佼佼者。但愿我们能够遇上有利的战机,这是我最大的愿望。如果不顺利,或有不测,我要求大家竭尽全力去消灭敌人。即使只剩下最后一架飞机,我也要求它冲上去,击中敌人。愿上帝保佑我们。祝大家成功,安全返航,狠揍敌人!”
沃尔德伦曾自豪地说,他灵敏的直觉归功于他的印第安血统。尽管平时御下极严,有时甚至近乎残酷,他却极受兄弟们的爱戴。平时他总是花费大量时间去潜心研究海军航空兵战术,不单是自己的,更多是日本人的。他每天都要给部下讲课,以板示和口授的形式讲解日本和美国的空战战术。出击之前,他告诉大家只管跟着自己飞就行:“不必担心敌人的航向,我会带着你们找到该死的日本人!”
参加中途岛海战的3艘美军航母中,“大黄蜂”号表现无疑是最差的。米切尔少将原拟以轰炸机和鱼雷机实施协同进攻,但在机群起飞后一小时里,天空突然浓云密布,沃尔德伦的鱼雷机队和林的轰炸机队很快消失在彼此视线之中。林的主力机队选择了南云机动部队后方,到达预定拦截点后,海上空空如也,他们已完全飞出了战场。林又沿原航向继续飞行了90公里。随着时间一点点流失,他们毫无发现敌军的迹象。实际上当时南云部队位于他们正南方。大约9时,形势变得越发严峻,大部分飞机油耗近半。之前错误的起飞安排导致战斗机最先到达理论返航点。战斗机队指挥官塞缪尔·米彻尔少校在未与林联系的情况下,率先在9时15分率队返航。米彻尔试图降低飞行高度以节约燃油,这使飞机视野不足,更难发现敌军舰队。最后他们向东南方向盲目飞行,在绝望中寻找地平线。大约10时,北方很远处出现了军舰高速航行的尾流,他们误认为那是日军舰队。战斗机无法攻击舰船,如果在那附近迫降很可能被日军俘虏。10时15分,这些燃油耗尽的战斗机陆续在海面迫降。到10时50分,最后1架“野猫”在空中消失,没有一名飞行员成功飞回航母。米彻尔等3人落点较近,得以共用2只救生筏和一份应急口粮。4天又20小时后,他们被1架“卡塔琳娜”发现成功救起,3人早已是饥饿难忍、浑身水泡,还被一条附近不断晃悠的鲨鱼吓得要死。另有5人先后被“卡塔琳娜”救起,1人在迫降时牺牲,另1人失踪。
罗伯特·约翰逊少校率13架俯冲轰炸机直接向中途岛飞去。其中1架出现引擎故障,不得不在距岛280公里处迫降。同样迫降的还有特罗伊·吉洛利少尉的飞机,他和机枪手在7个半小时后被1架“卡塔琳娜”救起,另1架飞机在距岛仅20公里处迫降。由于不了解正确的敌我识别信号,剩余飞机就把炸弹朝海里扔,试图以此证明是自己人。但岛上高射炮兵神经过敏,未能看出这个示好的姿态,机群一度被迫躲避友军的高射炮火。这些看似辛苦却寸功未立的飞机最终在11时35分降落东岛。他们随后的表现只能以“懦弱”来形容。
林的机队就这样分崩离析。他孤身一人于11时18分回到“大黄蜂”号,侦察轰炸机中队在沃尔特·罗迪上尉带领下随后降落,油料尚未耗尽。由于未能找到敌人,林的部队让人失望,很多人因此而责备他。米切尔和林试图寻找打击日军第二个航母群的豪赌最终以大败亏输告终,飞机折损率达到50%,大部分并不是在战斗中损失的。
对“大黄蜂”号俯冲轰炸机的糟糕表现,一向内敛的斯普鲁恩斯一直耿耿于怀——他与米切尔的矛盾也由此开始。在后来写给尼米兹的报告中,惜字如金的斯普鲁恩斯如此说:“如果能有他们参加,就可以攻击日军第四艘航空母舰,‘约克城’号后来也会免遭那艘航母的攻击。”斯普鲁恩斯不是那种侈谈“本来也许会如何如何”之类空话的人,在报告中能破例花费如此多文字,足以证明他对此次贻误战机是多么痛心疾首!
在“大黄蜂”号攻击机群出发后半小时里,沃尔德伦对大队长的失望和愤怒不断增强。在他眼中,林选择向西飞行的做法简直是愚不可及。他宁可前往攻击已被定位的2艘敌舰,也不愿到西方寻找另2艘事实上根本不存在的航母。本·泰潘、汉弗莱·托尔曼和特洛伊·盖尔利三位少尉都听到,两人在通信中发生了激烈争吵。林命令沃尔德伦乖乖地跟在自己后边,少生事端。大约8时25分,气愤的沃尔德伦带鱼雷机队脱离大队,转向西南246度方向飞行。在南云调整航向为70度后,这支鱼雷机队恰好直接冲向了机动部队,两者的航线连起来简直就是一条直线。沃尔德伦有一种预感,觉得日本人会向东转,他寻敌的直觉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经260公里飞行,9时10分,紧贴水面的沃尔德伦发现了远方海面上袅袅升起的黑色烟柱。尽管他的勇敢和敏感嗅觉值得称赞,但他擅自违抗林的命令,单独行动使机队完全失去了战斗机保护。这样,他就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和身后的兄弟们置于必死之地!
“我们向日军舰队直扑过去,沃尔德伦似乎有一根绳子拴在敌舰队上一样。”乔治·盖伊少尉如此回忆当时的情景。盖伊去彭萨科拉海军飞行学校受训前是农业机械学院的学生,那天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带着鱼雷从航母上起飞。和战友一起升空后,这位25岁的年轻人从未产生过任何疑虑,他们对中队长无比尊敬,充分信任。后来他告诉一名记者:“我们几乎一看队长的后脑勺,就知道他脑子里在想什么。因为他曾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做什么。”
9时18分,“筑摩”号观察哨发现了35公里外一队美机正掠海而来,重巡洋舰立即升起2道烟幕并对空射击示警,1艘驱逐舰同时在“利根”号左舷施放了一道烟幕。紧接着“赤城”号也发现了来犯美机。日军几艘航母开始摆动着向左转舷,使舰尾朝向美机方向,这是规避鱼雷攻击的最佳方式。此时机动部队上空只有18架战斗机,“加贺”号9时20分迅速升空了饭塚雅夫的3架零战,“赤城”号在32分和37分连续放飞了5架和4架零战。空中巡逻的日军战斗机迅速达到了30架。
“他们终于来了!”源田口中喃喃自语,他眼中的美机就像“远处湖面上飞翔的一群水鸟”。后来渊田回忆说,当时“赤城”号舰桥上气氛骤然为之一变:如果说之前亨德森少校的“无畏式”来自岛上还是航母尚存疑问,这回来的可是地地道道的舰载机,这证明甘利发现的美军航母是现实存在的。这是一场精心谋划的针对日军的计策。大事不妙,中计了!
沃尔德伦本想攻击“赤城”号,但因遭到零战的阻击,就转向下方海面3艘航母居中的1艘——那无疑正是“苍龙”号。盖伊估计向他们射击的零战足有35架,日舰高炮一齐对空射击,战斗在一瞬间轰然打响。沃尔德伦将编队一分为二,另一支由詹姆斯·欧文斯上尉率领,试图对敌航母实施两舷夹击。因为多达21架零战从不同角度发起猛攻,美军2支编队不得不重新聚在一起。饭塚雅夫大尉和铃木清延、山本旭、谷口正夫3个一等飞曹的零战小队迅速将美军机队撕裂成4部分,之后单独攻击笨拙的鱼雷机。“蹂躏者”名不副实地变成了“被蹂躏者”,它们一架接一架被揍入大海。
包括盖伊在内,有3架鱼雷机顽强冲破阻截,逼近了“苍龙”号。在转向过程中,盖伊看到另2架友机已被日军击落。其余飞机尚未投雷就坠入海中。1架中弹的鱼雷机再次扑向“赤城”号,似乎想带雷撞击舰桥。草鹿后来回忆说:“当时我觉得这下完蛋了,但它没能撞上舰桥,而是一头栽进了大海。”勇士永远值得敬仰,即使他们是敌对一方。草鹿在心中为这个“英勇作战并失去了生命”的美军飞行员进行了简短的祈祷。
在飞往中途岛途中,“大黄蜂”号侦察轰炸机中队的勒鲁瓦·奎伦三等兵从无线电中断断续续听到了沃尔德伦的喊声:“立即进攻!当心战斗机!看那架落水了!我的情况吗?告诉我是谁干的,我重重有赏!水里有2架战斗机,我的2名僚机驾驶员落水了……”
对零战的顽强截击,沃尔德伦根本不屑一顾。他摆动机翼,侧着机身全速朝1艘航母猛冲,身后的弟兄们也跟着他俯冲。1架飞机像被猎人击中的鸟一样翻滚着跌落下去。“是‘零式’吗?”在嗒嗒嗒的机枪声中,沃尔德伦高声喊道。他的机枪手兼报务员霍勒斯·多布斯没有听见,那无疑是1架美军鱼雷机。又1架飞机摔下去了。沃尔德伦继续向前飞。在穿越由一道道黑烟柱和一串串明亮的曳光弹组成的铁幕时,少校的鱼雷机左油箱中弹起火。他身后的盖伊看见中队长挣扎着站起来,企图跳出大火肆虐的驾驶室。但鱼雷机飞得实在太低了,他们显然已失去了跳伞机会。猛然间一个浪头打在飞机起落架上,沃尔德伦和多布斯葬身大海。
在听到两声巨大的爆炸之后,盖伊发现同伴一个都没了。此时,他想起了中队长头晚关于“最后一架飞机”的指示——“冲上去,击中敌舰!”“我挂彩了。”说话的是报务员罗伯特·亨廷顿。盖伊转头一瞥,战友的脑袋已垂了下来,之后再也没抬起来。盖伊右臂被一颗子弹击伤,但依然驾机在一艘驱逐舰上方急速拉起,然后朝前方的1艘航母直冲过去。“苍龙”号向右急转冲他驶来,盖伊根本没把漫无目标的对空火力放在眼里。由于电动装置失灵,盖伊毅然扳下手动装置投下了鱼雷。“苍龙”号转了个弯儿,鱼雷从它旁边疾驶而过。
盖伊立即遭到5架零战围追堵截。飞机方向舵操纵器和副翼被摧毁,一个机翼突然折断,飞机风驰电掣般坠向水面。他想拉开座舱盖,但拉不开。此时海水迅速涌进机内,他猛力一拉舱盖——这次开了。盖伊艰难爬了出来,顺手抓起一个装有橡皮救生筏的袋子,还抓了一只黑色橡皮坐垫。在浮出水面时,他好像听见了一声巨响——他想一定是自己的鱼雷命中了目标——实际未中。盖伊发现躲在坐垫下边能有效避开敌人的视线。直到空战打到北面,他才从垫子下钻出来,从容将救生筏充上气。他就这样在水上漂着,手臂和腿都受了伤。盖伊不但保住了性命,还有幸目睹了这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海空大战。第二天,他被1架“卡塔琳娜”发现并成功救走。
沃尔德伦中队除盖伊外,其余29人无一幸存。究其原因,除“蹂躏者”自身孱弱——它被一名美军飞行员戏称为涂着白星的飞行运货车厢——和零战的彪悍,沃尔德伦的攻击没有战斗机护航,完全处在被动挨打的尴尬境地。就在沃尔德伦身后不远处,大约机动部队东部边缘6700米高空,有一支10架“野猫”组成的战斗机分队,领队是“企业”号的詹姆斯·格雷上尉。
根据默里舰长的命令,格雷的任务是为麦克拉斯基的俯冲轰炸机护航,必要时也可以冲下低空帮帮林赛的鱼雷机队。起飞之后,蹩脚的格雷向6000米战术高度爬升到将近一半时丢失了保护对象。他错位地跟上了先期出发、低空飞行的“大黄蜂”号沃尔德伦,并认为它们就是林赛的鱼雷机队。格雷只是默不作声地远远跟在后边,但在沃尔德伦发起攻击之前,格雷再次跟丢了目标。沃尔德伦根本不知道身后有友军存在,当然就不会发出求援呼叫。就这样,格雷带着10架“野猫”在战场边缘无所事事,任战友被日本人无情屠杀。这只是格雷一系列拙劣表演的开始。
9时38分,“筑摩”号向旗舰发出预警,“左舷50公里外发现敌机”。来袭者是“企业”号的14架鱼雷机。最晚出发的林赛独自沿240度方向航行,差点错过了在其北方的南云舰队。9时30分,林赛发现西北55公里外有袅袅升起的黑色烟柱,进而准确定位了敌军舰队。由于南云舰队此时正高速向东北行驶,林赛不得不从后方向其接近,这对速度极慢的“蹂躏者”无疑非常不利。低空飞行导致它们在很远距离上就被敌人发现。
由于之前曾参加过多次战斗,“企业”号的鱼雷机显然比“大黄蜂”号的同行老练得多。飞行员都有超过2000小时的飞行记录,大部分时间飞的都是鱼雷机。出师不利的林赛之前因事故损失了自己的飞机,现在中队的飞机只剩下14架。没戴飞行风镜的林赛将飞机分成了2组,每组7架。他率领其中一组,另一组由亚瑟·艾迪上尉指挥。他们选定的目标是“加贺”号,因为这艘航母是编队中最靠西南的一艘。统算起来,林赛机队应该是美国人为南云奉上的第七个烧饼。
当时机动部队上空的零战超过30架,但大都被沃尔德伦吸引到了东北方向。艾迪分队距从东面和东北方向赶来支援的日军战斗机最近,因此得到了优先关照。之前沃尔德伦的悲惨一幕再次上演,零战将美机编队无情撕裂,然后以密集炮火将“蹂躏者”逐一击落。美军机队越缩越小,艾迪分队只有2架飞机投射了鱼雷。“加贺”号舰长冈田次作上演了一出近乎教科书般的规避操作,轻松避开了鱼雷攻击。
艾迪分队成功吸引了零战的注意力,使林赛分队得以毫发无损地飞到“加贺”号左舷正横处。但“蹂躏者”速度太慢了,“赤城”号指宿正信的3架、“加贺”号的6架零战冲了过来。林赛只能绝望地狂呼“杰姆下来”——这是他与格雷约好的求援信号,未得到任何回应。出于云层遮盖或其他原因,格雷并未发现在敌军编队另一边林赛已经发起的攻击。他自称并未收到任何求援信号,美鱼雷机两次得到战斗机掩护的机会就这样遗憾错过了。
日本人依然使用擒贼先擒王的一贯伎俩,林赛的飞机第一个被击落。但他的弟兄们依然义无反顾地发起猛攻,同时成功击落了佐野信平的零战。很快又有3架“蹂躏者”被“蹂躏”,剩余3架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抵达理想投雷点。大约10时,绝望的飞行员从极不理想的角度投放了鱼雷。
看到“加贺”号成了美机主要的攻击目标,“赤城”号舰桥上的渊田朝冈田的方向做了一次短暂的祈祷。也许祈祷真的灵验,也许冈田根本无须他的祈祷,这位舰长娴熟地操舰向南转向,轻松避开了所有鱼雷。一边的源田禁不住击节赞叹:“‘加贺’号的作战看来非常出色。”南云也信心十足地说:“它没事!”
美军幸存者立即遭到了零战的围追堵截。飞行员发现此时恰好位于机动部队中央,想冲出去和方才冲进来一样困难。幸好此前由于连遭攻击,机动部队各舰拉开了较大距离,他们得以寻隙奋力冲出重围。他们无疑非常幸运的。之前零战在对沃尔德伦的攻击中几乎耗光了子弹。嗜杀成性的日军飞行员往往在击落敌机后,对跳伞飞行员也不放过。但是此时,他们显然已经筋疲力尽。当美机投出鱼雷后,他们往往会“大度”地放他们一马。一些零战飞行员开始明智地选择保存弹药和体力,以攻击更具威胁的目标。虽然油料还有剩余,他们却一个接一个飞回航母去补充弹药。地勤人员拍拍肩膀以示鼓励,他们就又爬进座舱仓促起飞了──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尽管日本人“手下留情”,美军2支分队也只有5架飞机带着累累弹痕侥幸逃脱——遗憾的是林赛和艾迪均不在其中——其中1架中途迫降,1架因伤势过重返航后被推入大海。因为沃尔德伦全军覆没,这样斯普鲁恩斯的2艘航母就只剩3架鱼雷机了。
中途迫降的艾伯特·温切尔和他的机枪手道格拉斯·科塞特不得不卷入另一场和大海的搏斗。迫降时他们奋力抢出了救生筏、应急口粮、急救包和降落伞,两人在战斗中虽受伤不重,但是很痛。他们就这样在海上漂了好几天,看见海中有小鱼游动时就到凉凉的海水中泡一会儿,因为有小鱼就证明附近没有鲨鱼。但真有鲨鱼前来攻击,他俩就用铝制船桨和单刃猎刀将它们赶跑。远处偶尔有飞机嗡嗡飞过,但因距离太远都没能发现他们。每当飞机黑点渐渐消失,温切尔总是挥着拳头朝天大骂:“好哇,你们这帮混蛋,下回在军官俱乐部休想要我再请你们喝酒!”应急口粮吃光后,两人狠心把好奇地跟着他们的一只信天翁打了下来。这种海鸟翼展虽宽,身子却小,肉腥味很重且老得嚼不动。大约第十二天,他们邂逅了1艘日军潜艇。意外的是,日本人绕着他们兜了几圈后径自离去。显然他们认为这两个“难民”已奄奄一息,开枪射击纯属浪费子弹,就放任他们自生自灭吧。6月21日,他们终于被1架“卡塔琳娜”发现救起,被紧急送往医院。两人在海上共漂流了17天,体重下降了20多公斤,很多人都认不出他们了。他俩是本次战役中被救起的最后两个人。
即使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但源田竟有余暇漫步来到航空指挥室,听取返航飞行员攻岛情况的汇报。有人说:“敌人战斗机确实讨厌,但我认为它们几乎全部被消灭了。”源田还了解到岛上防空炮火异常猛烈,但零战性能大大优于美军战斗机的说法也得到了证实。将在占领中途岛后担任驻岛第六航空队指挥官的冈岛清熊说:“航空参谋,今天打的可是一场硬仗。”源田轻松地回答:“是啊,不过也不必过于担心。”之后他转身返回了舰桥。
一直徜徉在机动部队边缘的格雷认为,自己的“野猫”只有机枪无法攻舰,他就一直无所事事盘桓到油料下降到危险点。9时52分,他发回报告说,自己虽处于目标上空,但油料将尽,必须返航。10分钟后,他又报告说:“敌舰队上空没有战斗机巡逻,我们已在它们上空飞了半小时。敌舰队中有驱逐舰8艘、战列舰2艘、航空母舰2艘,航向大致向北。”
“约克城”号上的弗莱彻不能确认“格雷”的身份,同时收到报告的斯普鲁恩斯和勃朗宁错误认为,发出这一信号的是麦克拉斯基。听说位于敌舰队上空的俯冲轰炸机队要求返航,两人简直痛心疾首。10时08分,心急火燎的勃朗宁在编队指挥所抓起话筒狂呼:“攻击!重复一遍,立即攻击!”
不知道格雷是否收到了这一电令,反正他于10时10分毅然率队返航。直到此时,日军终于发现了在舰队边缘上空盘旋了半小时的美军战斗机——他们错认为那是一小队水平轰炸机。“苍龙”号立即升空原田要的战斗机小队前往追击,但等他们升上高空时,格雷早已绝尘而去。这也算是他在这天的唯一贡献。10架“野猫”于10时50分安全降落在“企业”号上,自始至终一枪未发,毫发无损。
对格雷的解释,“大黄蜂”号鱼雷机中队的唯一幸存者始终不相信,盖伊一直到死都不肯原谅他。他认为格雷如果能有少许他们的英勇,冲上去帮一把,他的中队长就有可能活着回来,30人也不至于只有自己一人幸存。格雷承认自己始终处于目标上空,却任由两帮兄弟被日本人无情屠戮,这让包括老酒在内的所有人都义愤填膺。当时即使他仅仅飞下去溜达一圈,吸引哪怕微不足道的日军战斗机,都能给战友创造更好的进攻或逃生机会。
美军鱼雷机的两轮攻击颗粒无收且损失惨重,这让再次回到舰桥的源田踌躇满志,他之前的些许担心早一扫而空。南云、草鹿等众人也兴高采烈,大家自信满满地认为,机动部队有能力粉碎美军发起的任何攻势。“敌机再多我们也不怕”,这种念头在源田脑海中油然而生。他思忖着,“再也无须为机动部队能否扛住空袭怀疑了,这肯定又是一次胜仗。我们最好先干掉敌机,再打航母,然后从今天午夜至明天上午向中途岛发动毁灭性攻击”。
源田完全忽略了两个事实。其一,刚才的2支鱼雷机队显然不可能来自同一艘航母,附近海域至少存在美军2艘以上的航空母舰。其二,在刚才的战斗中,一旦美机来袭,所有空中巡逻的零战就会群起而攻之,基本不留出预备队防御舰队其他区域——就像人体白细胞一样发现毒素后群集吞噬。没人留意这种做法是否合理,或者计算派出多少战斗机才算合适。如果美军的多重进攻连续快速,空中的零战面对近乎饱和的攻击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非常有限。貌似风光的机动部队实际上毫无掌控力可言,他们一直在试图夺回主动权,却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尴尬境地。谁都清楚,单凭防守是无法赢得战争的。
10时整,南云同时致电山本、近藤、田中和小松:“6时30分发动对中途岛的进攻,7时15分敌陆基部队开始反击,我未遭损失。7时28分发现包含1艘航母在内的敌机动部队,航向西南。我们拟先消灭这股敌人,再图继续攻打中途岛。”此时机动部队距中途岛约250公里,与当初阿诺德的判断仅差30公里。日军4艘机库里,重装工作已接近尾声。那些恐怖的打击力量一旦被提升至甲板定位暖机,即可向美军发起排山倒海般的猛烈攻势。除了可能遇见几架“的确很讨厌的‘野猫’”之外,它们将一往无前,所向无敌。念及此,南云顿觉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南云估计没有读过雪莱诗人“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的诗句,要不他就会想到:既然敌军鱼雷机到了,那么俯冲轰炸机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