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总盯着我的不足
    ■ 孩子来信
    叔叔,我是个笨小孩,今年上小学六年级,最大的愿望是听到爸爸妈妈的鼓励。
    “你怎么这么笨?”这是妈妈常挂在嘴边的话,每每听到,我心里便一阵抽搐。难道我很想这样吗?我已经很努力了,可惜,笨就是笨,这是我改变不了的事实。
    今天的天气很差,从早到晚,天上一直飘着乌云。可这不算什么,因为在我心里,已经下起了倾盆大雨。第16名,这是我期中考试的成绩,公布下来时,我特别高兴,因为比上次前进了3名,这是我上小学以来最好的成绩了。可是回到家里,妈妈却拉着脸说:“你有什么好高兴的,才进步几名?卷子上照样全是叉。”只这一句话,我的世界顿时变得乌云密布。看见我脸色变了,妈妈继续说:“你们数学老师不是说你学习特别认真吗?怎么才考了73分?这就是你认真的结果?”我撅着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其实,我的成绩在上升,只是速度慢了点儿。这是我惯用的方法,用来安慰自己,可是这一次,我还是忍不住哭了起来。
    “知道丢人就要更加努力,难道没听说过‘笨鸟先飞’吗?还不快点去学习!”说完,妈妈就转身进了卧室,不再理我。我多想说出来掉眼泪的原因:我不觉得自己丢人,我只是觉得委屈。哪个孩子会和我一样,学习进步了还要受到家长的指责。我已经很努力了呀!难道妈妈就不能给我一个微笑、一句表扬,或是一点点鼓励吗?
    不知道为什么,妈妈总喜欢盯着我的缺点,仿佛我不是她亲生的孩子。一句简单的赞赏真的就那么难?哪怕只是鼓励也好啊!但是这对我来说,已经变成一种奢求了。我甚至想,不鼓励我也行,只是不要总是盯着我的不足就好了,可这个愿望也很难实现。
    还记得上个周末,妈妈的一个朋友来串门,当时我正在抄写语文生字。那个阿姨见到我就说我是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可妈妈却说学习不好光漂亮有啥用。随后阿姨进到我的房间,立刻发出赞叹,说我的屋子比客厅整理得还干净。可是妈妈却不以为然地说:“会整理屋子有什么用,难道以后当保姆去吗?”那个阿姨笑笑不语,过一会儿又说我学习认真。“认真?是挺认真,就是学习成绩差,看这破字写的,和鸡爬的差不多。”那个阿姨干笑两声,返回了客厅,妈妈就和人家聊起了别的事情。可是留在卧室里的我呢?只想钻到桌子底下,大哭一场。我确实有很多缺点,但是用不着这样盯着不放吧!我不需要爸爸妈妈每天表扬我屋子收拾得干净、做事情井然有序,可是至少不要天天唠叨我的不足啊!
    在妈妈的眼里,我是一个没有任何优点的孩子,是个一无是处的孩子,她看不见我的闪光点,只抓着我的缺点不放。我不想要这样的妈妈,我希望有一个能安慰我、鼓励我的好妈妈……
    ■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要努力地寻找孩子的长处
    俗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古今中外的许多伟人、名人其实都有明显的缺点,可他们仍然是伟人、名人啊!伟人、名人不是没有缺点,只是最大限度地发展了自己的优点。家长们对自己的子女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总是怀着急切的心情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强,于是就会总盯着孩子的缺点不放。只要孩子达不到大人的要求,他们就横加指责,而对孩子的长处却总是熟视无睹。
    作为孩子,他们需要的是适度的表扬与激励,而不是无止无休的谩骂与批评。让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吧!73分是孩子辛辛苦苦取得的,第16名是孩子付出了很多努力获得的。这是一个既有上进心又认真学习的好孩子,这样优秀的好孩子都得不到表扬,那我们的表扬又要留给谁呢?
    我认为,这个孩子的最可取之处还不仅于此。她能在成绩一直不理想、家长一直不认可的情况下,依然不松懈、不气馁。她用成绩慢慢上升,来安慰自己、鼓励自己。这是多么难得呀!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因为学习不理想、得不到家长的认可,往往会自暴自弃,不仅荒废了学业,而且还养成很多不良的行为品质。可这个孩子不仅没有放弃,反倒自我宽慰执著地坚持着,具有这种心理品质,要比考到更好的名次更有意义,这样的孩子的人生才会走得更远、更稳健。
    孩子,无论你的父母怎样对待你,东子叔叔在这里都要向你竖起大拇指:你不是一个笨小孩,而是一个聪明、懂事理的好孩子。虽然叔叔没有见过你,但是通过这封信可以看出你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孩子,你是好样的!叔叔相信你会做得更好!
    作为父母,我们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不放,而是要努力地寻找孩子的长处,并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毕竟是孩子,当然会有他的不足之处,如果我们经常骂孩子“笨蛋”,否定他的能力,孩子可能变得比你想象的还要笨。我们要尽可能多一些赞美,少一些指责。赞美孩子,相信他们,并帮助孩子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用激励引导他们战胜困难。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福禄贝尔说:“与其批评孩子,不如真心地鼓励孩子,这会起到比批评更好的效果。”是的,这就是告诉我们家长与其批评孩子的缺点,不如赞美孩子的闪光点,鼓励孩子去努力,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可以学会自信。做家长的应利用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无论孩子做什么事,只要他想去做就要给予肯定与鼓励。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与成功,给出适当赞赏,使他们积累积极的情感体验。再有,鼓励也包括接纳孩子的失败与不足。因为孩子正是在经历错误与失败的过程中进行学习的,所以,只要孩子付出了努力,家长就要给予肯定和支持,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孩子的过失。千万不要总盯着孩子做得不好或不足的地方去挑毛病。家长若对孩子否定多、指责多,就会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
    望子成龙、希望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本无可厚非,但是任何事情都应有个度,请记住:物极必反!
    咱们还要说说这学习的问题。
    每逢期中、期末考试过后,一些家长常会讨论孩子的分数:“你的孩子考了多少分?班上第几名?”
    “分数”和“名次”俨然已经成为他们唯一关心的。
    有些家长片面夸大分数的功能,以分数高低作为判断学习优劣的唯一标准。看到孩子考试分数比前次高了,就喜上眉梢,认为孩子学习努力了,成绩进步了,进一步推论孩子懂事了,在学校各方面表现肯定优秀。于是,更高的要求随之而来。
    家长普遍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与要求,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期望过高。父母为孩子的发展所定的标准要适当,应考虑到孩子自身的特点和能力,不能主观地总用过高标准去要求孩子。标准过高孩子达不到,屡遭失败,会产生持续失败的挫折感,积累消极的情感体验,最终导致孩子丧失自信心。
    广西桂林市的陈女士希望十三岁的女儿将来成为万众瞩目的歌手,于是她为没有音乐基础的女儿请了一位声乐家教,每周上课三次。每天早晨,陈女士都按照家教老师的要求,陪着女儿练声。可练了近三个月,女儿的歌唱水平不但不见提高,反倒没法唱歌了,就连朗诵课文都很吃力,平时说话的声音也是忽高忽低。
    到医院一检查,原来由于喉嗓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严重充血,声带出现了两个小结。陈女士后悔莫及,为了让孩子变成明星,害得孩子连正常说话都成了问题。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总想一步到位,这种急于求成的做法是不切实际的,它忽视了孩子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曲折过程。信中的这个孩子,如果不是因为父母期望过高、要求过于苛刻,孩子的进步也许会更大。这个孩子今天的进步是她一步步进取的结果,考到第16名就已经是她历史最好成绩了,那也就是说,她以前的成绩可能是第26、第36甚至是第46名。拿最初的第46名来说,如果家长当时就要求孩子考到前10名,那就是不切合实际的过高期望,而如果希望孩子向前40名迈进就很恰当。试想,如果孩子每学期的期中、期末两次考试都能进步三个名次,那么六年下来就是三十六个名次,就可以由班级的第46名跻身前10名。
    况且,这个小女孩不仅仅只知道在课业学习上努力。现在的孩子有几个能把屋子收拾得干净、做事情井然有序的?可这个孩子却能做到,这说明她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且勤勉、爱干净、做事有条理。而这些都是考多少分也换不来的优良品质和能力。
    每个孩子都有长处和短处,别老盯着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否则那真的会成为孩子真正的缺点。否定是摧毁孩子自信最有力的武器。
    每个人都希望被人关注,孩子更是如此。那些眼睛只盯着孩子缺点的家长,对孩子的一些优点总是视而不见,或是觉得孩子做得好是理所当然,不值得大惊小怪,而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往往更易引起父母的注意。如此一来,孩子很容易会做一些能引起父母注意的负面行为,而不愿去做父母毫不理会的事情。其结果会是怎样,我想家长们都想得出吧!
    所以,父母应多关注孩子,对良好行为和点滴进步给予及时肯定与奖励,那样孩子回报给你的就是你的期望所在。

章节目录

爸爸去哪,孩子就会去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东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东子并收藏爸爸去哪,孩子就会去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