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穿越者,杨崇从历史的角度看很清楚,所谓南北分歧,不过是观念上的差别,如果想宣传教义,就要想方设法附和地域里的风情,有些更改是必须的。但是发源地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堵住反对法的嘴,前往天竺取经,玄奘挑选的也必定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天竺来长安的僧人很多,波颇能成为玄奘挚友,恐怕最大的原因就是信念相近。
玄奘的想法与草堂寺有所冲突,才是另一个时空李世民不允许玄奘西行的真实理由;在这点上,杨崇与李世民的态度不一样,玄奘绝不是宋子贤那样疯魔之人,会弄出个类似与弥勒教的组织扰乱天下。佛学上的分歧通过辩论解决也好,草堂寺高僧如云,如果连一个年轻人都应付不了,适当的改革还是需要的。
杨崇自己提倡的是墨家,不可能象李世民那样标榜自己“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所以对佛教并不是十分排斥。更何况长期丝路的畅通,眼下大隋对西域熟悉的人才比比皆是,不用考虑玄奘日后在地域上的用处,象李世民父子一样,日后三天两头去要求玄奘还俗。
杨崇只是带点恶意地想,《西游记》中唐僧带着四个徒弟,眼下江山依旧姓隋,应该没有唐僧,而是隋僧。杨崇特意让张亮调了一匹白色青海马给玄奘做坐骑,另外要求草堂寺选派三名武僧同行,在礼部安排公文。玄奘听了一愣,越王杨崇可不是信佛的人,如此相助实在出人意料,玄奘急忙谢道:“武僧同行就不用了,小僧是去求学的,不需要铺张。”
杨崇笑笑说:“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玄奘从长安到巴蜀,走河洛,可曾动过情?”
满室愕然,杨崇的四句诗和本来无一物的那首诗相似,说尽了佛门弟子遇到一个情字的为难;玄奘年少,长相俊美,风度翩翩,有一种大家的气势,能让草堂寺头疼,自然是看到玄奘的潜力。这样的人物,如此的年轻,要说从来没有遇到过什么情感上的事,让人很难相信,关键是玄奘自己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出家人不打诳语,玄奘看上去也很纠结,最终还是平静地施礼说:“王爷高才,有些事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一切就依王爷的安排。”
看样子是赌对了,本来嘛,越是有才情的人,越是容易让自己遭受磨难,玄奘的佛心不可能是天成的,应该是在磨砺中培养出来的,应该有那种温情的一刻。杨崇笑笑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玄奘,你一路上会遇到种种磨难,还望你坚守本心,西去就不要回头。本王承诺,等你十年、二十年后带着佛经回到长安,本王会给你出书的机会,你自己沿途做好笔记,莫要让本王和草堂寺的高僧们失望。”
玄奘胸怀大志,聪慧无比,哪能听不出杨崇的点醒,只要杨崇还在把持朝政,就不能动摇草堂寺,不管佛学上辩论如何,官府的权威性不容挑战。杨崇的安排,就是要让自己的西行有官方的色彩,玄奘没有控制佛门的野心,闻言颔首笑道:“小僧谨遵王爷教诲,定不负王爷厚望。”
但是对杨崇重视草堂寺的原因,玄奘还是不清楚,只能百思不得其解地离开越王府,和他争辩的僧人也被送回草堂寺,顺便带了一封信给草堂寺的中外高僧。除了帮助阐述玄奘的设想外,杨崇还增加了一首佛诗:“抱包初舍蔚头蓝,京月松风处处参。他日惠林为上首,几年弥勒作同龛。真珠撒帐开新座,飞鸟衔花绕旧庵。云散关中长安友,独依香火思何堪。”
这是秦少游的诗,希望名僧佛印在佛门更上一层楼,杨崇不过是把南方的地点改到长安,提醒草堂寺,要和玄奘保持香火旧情。一天两首诗,杨崇的举动震醒了草堂寺,一改原先不管不问的态度,挑选武僧和随从,把玄奘的僧团组建起来,以保留双方的香火之情。
杨崇关心的还是墨庄和墨焯书院,长安的几所学院开设后,在生源方面并不理想,大隋现在还是千里读书只为官,权贵的家族和有志气的平民还是不屑于这些理工科,认为阻碍自己的仕途。再差一点的老百姓没有能力参与,不说官府的审核严格,在读书考试方面,寒门子弟教育的程度还是与士族有差异;虽然小学培养了有基础的学生,但是小学那种基础教育是为了识字和数学普及,与上学院的精英要求截然不同。
墨焯书院是个另类,由于杨崇自身的影响,墨庄有大量的产业,对专业人士的需求一直在扩大,学生不仅素质明显高,更是每年列出的招生名额都供不应求。政事堂很自然地把这种事情塞到杨崇的手中,希望杨崇能在不对官吏改革的情况下解决这个问题;山南学院与国子监还有一定差异,但是对墨焯书院的一枝独秀很多人不舒服。
长安已经有一种言论,墨焯书院是靠着权势占据了优势,虽然不是真的,但是流传与真相无关,关键随着杨崇的地位声誉越来越高,老百姓相信,墨焯书院的学生自己也相信。负责墨焯书院的副山长庞焕为此退掉了十几名学生,几乎都是大人物介绍的勋爵子弟,让学生的家长很不高兴。
但是庞焕很淡然,见到杨崇与杜淹过来丝毫没提这件事,不过在与老师们的交谈中,杨崇特意说了这件事:“当年我和宇文师兄、庞山长想办墨焯书院,是为了发扬墨子、刘焯的求学精神,弥补大隋在理工科方面的差距。这所学院培养的学生不是为了做官,也不是为了做生意,而是为了著书科学研究,不求最好的学生,只求最合适的学生;庞山长开除那些学生的举动我赞成看,我会向那些家长解释。”
玄奘的想法与草堂寺有所冲突,才是另一个时空李世民不允许玄奘西行的真实理由;在这点上,杨崇与李世民的态度不一样,玄奘绝不是宋子贤那样疯魔之人,会弄出个类似与弥勒教的组织扰乱天下。佛学上的分歧通过辩论解决也好,草堂寺高僧如云,如果连一个年轻人都应付不了,适当的改革还是需要的。
杨崇自己提倡的是墨家,不可能象李世民那样标榜自己“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所以对佛教并不是十分排斥。更何况长期丝路的畅通,眼下大隋对西域熟悉的人才比比皆是,不用考虑玄奘日后在地域上的用处,象李世民父子一样,日后三天两头去要求玄奘还俗。
杨崇只是带点恶意地想,《西游记》中唐僧带着四个徒弟,眼下江山依旧姓隋,应该没有唐僧,而是隋僧。杨崇特意让张亮调了一匹白色青海马给玄奘做坐骑,另外要求草堂寺选派三名武僧同行,在礼部安排公文。玄奘听了一愣,越王杨崇可不是信佛的人,如此相助实在出人意料,玄奘急忙谢道:“武僧同行就不用了,小僧是去求学的,不需要铺张。”
杨崇笑笑说:“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玄奘从长安到巴蜀,走河洛,可曾动过情?”
满室愕然,杨崇的四句诗和本来无一物的那首诗相似,说尽了佛门弟子遇到一个情字的为难;玄奘年少,长相俊美,风度翩翩,有一种大家的气势,能让草堂寺头疼,自然是看到玄奘的潜力。这样的人物,如此的年轻,要说从来没有遇到过什么情感上的事,让人很难相信,关键是玄奘自己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出家人不打诳语,玄奘看上去也很纠结,最终还是平静地施礼说:“王爷高才,有些事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一切就依王爷的安排。”
看样子是赌对了,本来嘛,越是有才情的人,越是容易让自己遭受磨难,玄奘的佛心不可能是天成的,应该是在磨砺中培养出来的,应该有那种温情的一刻。杨崇笑笑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玄奘,你一路上会遇到种种磨难,还望你坚守本心,西去就不要回头。本王承诺,等你十年、二十年后带着佛经回到长安,本王会给你出书的机会,你自己沿途做好笔记,莫要让本王和草堂寺的高僧们失望。”
玄奘胸怀大志,聪慧无比,哪能听不出杨崇的点醒,只要杨崇还在把持朝政,就不能动摇草堂寺,不管佛学上辩论如何,官府的权威性不容挑战。杨崇的安排,就是要让自己的西行有官方的色彩,玄奘没有控制佛门的野心,闻言颔首笑道:“小僧谨遵王爷教诲,定不负王爷厚望。”
但是对杨崇重视草堂寺的原因,玄奘还是不清楚,只能百思不得其解地离开越王府,和他争辩的僧人也被送回草堂寺,顺便带了一封信给草堂寺的中外高僧。除了帮助阐述玄奘的设想外,杨崇还增加了一首佛诗:“抱包初舍蔚头蓝,京月松风处处参。他日惠林为上首,几年弥勒作同龛。真珠撒帐开新座,飞鸟衔花绕旧庵。云散关中长安友,独依香火思何堪。”
这是秦少游的诗,希望名僧佛印在佛门更上一层楼,杨崇不过是把南方的地点改到长安,提醒草堂寺,要和玄奘保持香火旧情。一天两首诗,杨崇的举动震醒了草堂寺,一改原先不管不问的态度,挑选武僧和随从,把玄奘的僧团组建起来,以保留双方的香火之情。
杨崇关心的还是墨庄和墨焯书院,长安的几所学院开设后,在生源方面并不理想,大隋现在还是千里读书只为官,权贵的家族和有志气的平民还是不屑于这些理工科,认为阻碍自己的仕途。再差一点的老百姓没有能力参与,不说官府的审核严格,在读书考试方面,寒门子弟教育的程度还是与士族有差异;虽然小学培养了有基础的学生,但是小学那种基础教育是为了识字和数学普及,与上学院的精英要求截然不同。
墨焯书院是个另类,由于杨崇自身的影响,墨庄有大量的产业,对专业人士的需求一直在扩大,学生不仅素质明显高,更是每年列出的招生名额都供不应求。政事堂很自然地把这种事情塞到杨崇的手中,希望杨崇能在不对官吏改革的情况下解决这个问题;山南学院与国子监还有一定差异,但是对墨焯书院的一枝独秀很多人不舒服。
长安已经有一种言论,墨焯书院是靠着权势占据了优势,虽然不是真的,但是流传与真相无关,关键随着杨崇的地位声誉越来越高,老百姓相信,墨焯书院的学生自己也相信。负责墨焯书院的副山长庞焕为此退掉了十几名学生,几乎都是大人物介绍的勋爵子弟,让学生的家长很不高兴。
但是庞焕很淡然,见到杨崇与杜淹过来丝毫没提这件事,不过在与老师们的交谈中,杨崇特意说了这件事:“当年我和宇文师兄、庞山长想办墨焯书院,是为了发扬墨子、刘焯的求学精神,弥补大隋在理工科方面的差距。这所学院培养的学生不是为了做官,也不是为了做生意,而是为了著书科学研究,不求最好的学生,只求最合适的学生;庞山长开除那些学生的举动我赞成看,我会向那些家长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