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六韩裒刚到相州,老谋深算的尉迟迥立马产生警觉。细细分析了半天,便对杨坚的意图洞若观火。尉迟迥装作若无其事,暗中却让人严密监视破六韩裒,很快就发现了他们的密谋。
“总管,晋昶这几个吃里爬外的东西和破六韩裒勾结起来,想要密谋除掉您,要不要直接杀掉这几个人?”
“他们不是吃里爬外,估计原本就是杨坚隐藏在我们当中的暗桩。既然是杨坚的人,杀他们还需要客气吗?”
“末将这就去取他们狗命。”
杀了朝廷派来的使者,造反的意图当然是再也无法掩盖了。尉迟迥召集治下文臣武将,号令士兵百姓围聚城楼底下。
随后,尉迟迥登上邺城城楼,慷慨激昂,振臂高呼:“杨坚以凡庸之才,藉后父之势,挟幼主而令天下,威福自己,赏罚无章,不臣之心,路人皆知。我位居将相,与国舅甥,同休共戚,义由一体。焉能坐视不管!”
在尉迟迥的一番渲染下,一时间现场杀声震天,呼叫声惊天动地,呐喊声震耳欲聋。群情激昂中,尉迟迥更是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待呼声渐弱,尉迟迥伸手止住了呐喊声,一脸威严的宣布道:“即日起,我相州臣民奉赵王宇文招幼子为主。我尉迟迥为大总管,统领百官,杀入长安,剿灭国贼杨坚。”
“杀入长安,剿灭国贼。杀入长安,剿灭国贼……”
随着一浪又一浪的杀声,尉迟迥向天下宣告,正式起兵造反。
消息传到长安,杨坚并没有感到慌张。这一切他其实早有预料,该来的终于来了。他知道,事到如今,自己已经没有任何退路,只有全力以赴,闯出一条血路。
丞相府内,杨坚的一帮心腹重臣自觉的齐聚一堂,商讨尉迟迥叛变一事。众人忧心忡忡,倒是杨坚自己气定神闲,像个没事人一样。
“尉迟迥已经公开宣布起兵造反,而且还迎立赵王之子为主,他自称总管,设置百官。他这是想以邺城为都城,与长安京城分庭抗礼,一较高下。”
杨坚瞟了郑译一眼,冷冷笑道。
“尉迟迥这个老糊涂,打战挺厉害的。关键问题上,老眼昏花。要是他打着清君侧的名义,直奔长安而来,我倒是有些心慌。”
李德林深表赞同,沉声回应道:“历来造反,只有清君侧才能名正言顺。尉迟迥自行拥立小皇帝,简直愚蠢至极。如此一来我们剿灭叛军,反倒是顺天应命,民心所向。”
“虽然尉迟迥大事上犯糊涂,但是叛军声势浩大,实力惊人。我们不可大意轻敌,必须全力以赴才能取胜。”
众人皆点头同意,杨坚环视一圈,接着说道。
“剿灭叛军的行军元帅我已经选定了,就用老将韦孝宽。至于其余大将人选,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高熲见无人答话,率先开口道。
“尉迟迥是沙场老将,手下更是兵多将广,所以我们选定的将领也必须是身经百战之人,方有取胜把握。梁士彦、宇文忻两位大将在平齐一战中就已经大放光彩。如今梁士彦官居上柱国,宇文忻也已是柱国之尊,此二人可担大任。”
郑译质疑道:“提议挺不错,只是不知道这两位会不会忠于丞相?”
众人互相看了一眼,都不敢随意保证,杨坚从容回道。
“这俩人我都曾经深入接触过,确实有将帅之才。梁士彦忠于宇文邕,我们以小皇帝的名义下诏,他定不会拒绝为国效力。至于宇文忻,他是我多年好友,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退缩。”
听闻此言,郑译笑着恭维道:“丞相交友广泛,人缘甚好,如今这些优势都派上用场了。下官记得元谐也是丞相太学时的同窗好友,后来凭军功升任大将军。丞相可以派他去前线作战。”
“我正有此意。早些时候,我已经将他引至左右,这一次正好让他大显身手。”
皇甫绩仔细盘算了一番,也忍不住提议道:“丞相,宇文忻曾随韦孝宽镇守玉壁,梁士彦、崔弘度、杨素曾跟韦孝宽攻取淮南,四人都是韦孝宽的老部下,不如一同任用也好配合作战。”
“崔弘度出身博陵崔氏,膂力过人,而且战功卓著,位列上大将军,派他领兵不成问题。”
停顿片刻,高熲看了看众人的神情,继续回道。
“只是杨素此人虽然屡建战功,但是为人狂妄不羁,且素来狡诈多变。宇文护时期视为心腹党羽,后来又转投宇文邕。不知丞相愿不愿意相信此人?”
杨坚低头沉思片刻,平静的回道:“杨素早年间便与我有些私交,此人虽然狂妄,且善于审时度势。不过能力确实出众,许以高官厚禄,他定会竭力尽忠。”
“如果丞相对这类人没有芥蒂之心,下官觉得丞相也可以考虑一下宇文述。此人也是将门之子,且弓马娴熟,骁勇过人。只是处世过于圆滑,有些八面玲珑。他以前是宇文护的亲信,后来也同样受到宇文邕的信任……”
郑译说到一半,故意停下来,偷偷查看杨坚的反应。
“我担任左小宫伯的时候,宇文护曾经派他监视我。不过,他暗中倒戈向我透风报信了几次。或许他是圆滑世故了些,只是既然他愿意为我所用,我也不会在意之前的过往。这个人可以委以重任。”
李德林对大周将领并不熟悉,此刻听众人谈起也插不上话,只能适时的夸赞杨坚几句。“丞相看样子和谁都有些交情,这天底下恐怕没有丞相不敢用的人吧。”
“忠于我,自然会受到重用。如果硬要和我过不去,那我也有没办法。”
柳裘沉默半天,心里突然想到一个人。“丞相,申国公李穆的侄子李询,在李氏一族中,声望甚高,备受好评。如果重用他,说不定能争取到李氏一族的支持。”
“好,就这么定了。明日早朝以新帝的名义下诏,任命韦孝宽为行军元帅,以郕国公梁士彦、乐安公元谐、化政公宇文忻、濮阳公宇文述、武乡公崔弘度、清河公杨素、陇西公李询七人为行军总管,出兵讨伐尉迟迥。”
“总管,晋昶这几个吃里爬外的东西和破六韩裒勾结起来,想要密谋除掉您,要不要直接杀掉这几个人?”
“他们不是吃里爬外,估计原本就是杨坚隐藏在我们当中的暗桩。既然是杨坚的人,杀他们还需要客气吗?”
“末将这就去取他们狗命。”
杀了朝廷派来的使者,造反的意图当然是再也无法掩盖了。尉迟迥召集治下文臣武将,号令士兵百姓围聚城楼底下。
随后,尉迟迥登上邺城城楼,慷慨激昂,振臂高呼:“杨坚以凡庸之才,藉后父之势,挟幼主而令天下,威福自己,赏罚无章,不臣之心,路人皆知。我位居将相,与国舅甥,同休共戚,义由一体。焉能坐视不管!”
在尉迟迥的一番渲染下,一时间现场杀声震天,呼叫声惊天动地,呐喊声震耳欲聋。群情激昂中,尉迟迥更是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待呼声渐弱,尉迟迥伸手止住了呐喊声,一脸威严的宣布道:“即日起,我相州臣民奉赵王宇文招幼子为主。我尉迟迥为大总管,统领百官,杀入长安,剿灭国贼杨坚。”
“杀入长安,剿灭国贼。杀入长安,剿灭国贼……”
随着一浪又一浪的杀声,尉迟迥向天下宣告,正式起兵造反。
消息传到长安,杨坚并没有感到慌张。这一切他其实早有预料,该来的终于来了。他知道,事到如今,自己已经没有任何退路,只有全力以赴,闯出一条血路。
丞相府内,杨坚的一帮心腹重臣自觉的齐聚一堂,商讨尉迟迥叛变一事。众人忧心忡忡,倒是杨坚自己气定神闲,像个没事人一样。
“尉迟迥已经公开宣布起兵造反,而且还迎立赵王之子为主,他自称总管,设置百官。他这是想以邺城为都城,与长安京城分庭抗礼,一较高下。”
杨坚瞟了郑译一眼,冷冷笑道。
“尉迟迥这个老糊涂,打战挺厉害的。关键问题上,老眼昏花。要是他打着清君侧的名义,直奔长安而来,我倒是有些心慌。”
李德林深表赞同,沉声回应道:“历来造反,只有清君侧才能名正言顺。尉迟迥自行拥立小皇帝,简直愚蠢至极。如此一来我们剿灭叛军,反倒是顺天应命,民心所向。”
“虽然尉迟迥大事上犯糊涂,但是叛军声势浩大,实力惊人。我们不可大意轻敌,必须全力以赴才能取胜。”
众人皆点头同意,杨坚环视一圈,接着说道。
“剿灭叛军的行军元帅我已经选定了,就用老将韦孝宽。至于其余大将人选,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高熲见无人答话,率先开口道。
“尉迟迥是沙场老将,手下更是兵多将广,所以我们选定的将领也必须是身经百战之人,方有取胜把握。梁士彦、宇文忻两位大将在平齐一战中就已经大放光彩。如今梁士彦官居上柱国,宇文忻也已是柱国之尊,此二人可担大任。”
郑译质疑道:“提议挺不错,只是不知道这两位会不会忠于丞相?”
众人互相看了一眼,都不敢随意保证,杨坚从容回道。
“这俩人我都曾经深入接触过,确实有将帅之才。梁士彦忠于宇文邕,我们以小皇帝的名义下诏,他定不会拒绝为国效力。至于宇文忻,他是我多年好友,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退缩。”
听闻此言,郑译笑着恭维道:“丞相交友广泛,人缘甚好,如今这些优势都派上用场了。下官记得元谐也是丞相太学时的同窗好友,后来凭军功升任大将军。丞相可以派他去前线作战。”
“我正有此意。早些时候,我已经将他引至左右,这一次正好让他大显身手。”
皇甫绩仔细盘算了一番,也忍不住提议道:“丞相,宇文忻曾随韦孝宽镇守玉壁,梁士彦、崔弘度、杨素曾跟韦孝宽攻取淮南,四人都是韦孝宽的老部下,不如一同任用也好配合作战。”
“崔弘度出身博陵崔氏,膂力过人,而且战功卓著,位列上大将军,派他领兵不成问题。”
停顿片刻,高熲看了看众人的神情,继续回道。
“只是杨素此人虽然屡建战功,但是为人狂妄不羁,且素来狡诈多变。宇文护时期视为心腹党羽,后来又转投宇文邕。不知丞相愿不愿意相信此人?”
杨坚低头沉思片刻,平静的回道:“杨素早年间便与我有些私交,此人虽然狂妄,且善于审时度势。不过能力确实出众,许以高官厚禄,他定会竭力尽忠。”
“如果丞相对这类人没有芥蒂之心,下官觉得丞相也可以考虑一下宇文述。此人也是将门之子,且弓马娴熟,骁勇过人。只是处世过于圆滑,有些八面玲珑。他以前是宇文护的亲信,后来也同样受到宇文邕的信任……”
郑译说到一半,故意停下来,偷偷查看杨坚的反应。
“我担任左小宫伯的时候,宇文护曾经派他监视我。不过,他暗中倒戈向我透风报信了几次。或许他是圆滑世故了些,只是既然他愿意为我所用,我也不会在意之前的过往。这个人可以委以重任。”
李德林对大周将领并不熟悉,此刻听众人谈起也插不上话,只能适时的夸赞杨坚几句。“丞相看样子和谁都有些交情,这天底下恐怕没有丞相不敢用的人吧。”
“忠于我,自然会受到重用。如果硬要和我过不去,那我也有没办法。”
柳裘沉默半天,心里突然想到一个人。“丞相,申国公李穆的侄子李询,在李氏一族中,声望甚高,备受好评。如果重用他,说不定能争取到李氏一族的支持。”
“好,就这么定了。明日早朝以新帝的名义下诏,任命韦孝宽为行军元帅,以郕国公梁士彦、乐安公元谐、化政公宇文忻、濮阳公宇文述、武乡公崔弘度、清河公杨素、陇西公李询七人为行军总管,出兵讨伐尉迟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