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皙说:“我懂了,拿钱去买债权,赚利息,是开源;提前归还借款,省下利息,是节流。开源和节流,只要有效果,都可以采用。”
李松说:“不错,你理解得很透彻。其实,工部买下债主们的债权,有个专门的说法,叫做‘回购’。比如舒国公夫人的那10万两债权,就被工部回购了,从此债权总额就不再是500万两,而是490万两了。”
束皙说:“明白。现在既然没有办法开源,那就通过回购走节流的路子,也是一样的。”
李松说:“可是,得有人卖债权,我们才能进行回购啊。走,我们现在就去交易市场看看吧。”
在祖逖的陪同下,李松和束皙来到了交易市场门口。
李松在黑板前驻足观看,上面的报价让李松有些吃惊:“怎么回事?1万两的债权竟然以9980两的价格卖出?”
束皙看了也很惊讶:“而且还不止1份,有2份,看来这个人是急等钱用了。”
李松点点头,心情有些不爽。
这时,正在屋内纠结不已的石超听到了李松的声音,忙出来打招呼:“侯爷来了?”
李松感到奇怪:“你怎么在这儿?”
石超叹了口气:“我要卖债权啊,这黑板上写的就是我的2份债权。”
李松说:“你就这么急着要用钱?”
石超说:“是啊,我的钱是找六叔借的,今天是约好的最后一天,必须把钱还给他。”
李松说:“原来如此。”
束皙说:“大人,工部要买债权,石公子又卖得这么便宜,这不是正好嘛。”
李松说:“确实,我都没想到会出现低于成本价的情况,那我们就买下来吧。”
石超说:“侯爷,那我们就进去交割吧。”
李松、束皙等人进了屋。石超在后面兴奋地挥舞着拳头,刚才的抑郁一扫而空。
常宁连忙过来迎接。王先生和郑老板悄悄问常宁:“这两位大人是?”
常宁介绍道:“这位是安宁侯、工部尚书李大人,这位是工部侍郎束大人。”
王先生和郑老板连忙施礼。石超对他们说:“对不起了两位,我的债权已经被工部买下了,价格是9980两。你们说的9900两,只好再等等,看有没有人愿意按照这个价格卖给你们了。”
李松说:“9900两?这么低?”
常宁解释说:“刚才石公子急于卖掉债权,这两位先生只愿意出9900两的价格。”
王先生和郑老板十分尴尬:“我们是看到这位公子急于脱手,才报的这个价格。做生意嘛,都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李松十分不快:工部的债权什么时候被压价到这种程度了?这不是打工部的脸么?于是李松对常宁说道:“以后如果有谁来卖债权,只要价格合理,工部全都包下来。”
束皙插话道:“工部现在有100万两银子等着买债权呢,足够买很多了。”
常宁兴奋地说:“这可太好了,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有人卖、没人买的情况了。”
郑老板连忙说:“侯爷,工部这么做不太好吧?应该让老百姓也能买到一些债权啊。”
李松说:“工部能接受合理的价格,你们能接受吗?你们需要的是9900两这样的超低价。”
李松的语气中蕴含着不满,王先生当然听出来了,连忙解释道:“侯爷,是石公子急着要卖掉,我们才压价的,这不过是商场上的寻常策略而已,侯爷何必耿耿于怀呢?”
郑老板也说:“其实我们对这2份债权还是很感兴趣的,前几天我们就从石公子那里买了不少呢。”
常宁说:“不错,确有其事。”
李松说:“既然如此,以后就公平竞争吧,谁先到、谁出的价格高,就卖给谁。”
王先生和郑老板点点头。王先生说:“那我们就以石公子出的9980两的价格买下吧。今天是我们先来的,应该卖给我们。”
石超说:“你们这会愿意买了?刚才说9900两的是谁?我不想卖给你们了,我卖给工部。”
李松说:“石超,这就是你不对了,我们都要守规矩,既然他们先来,理应优先。”
郑老板有些得意:“还是侯爷讲道理,石公子稍等,我马上去找我那朋友过来交割。”
王先生和郑老板是受朋友所托,过来了解情况的。其实9980两的价格他们已经很满意了,但是如果能压得更低,当然就更完美了。可是现在突然冒出工部这个强大的竞争对手,那就只能先按9980两的价格买下再说了。
谁知李松突然拦住了郑老板:“且慢!你们确实是先来,有优先权,可是还有一条,价高者更应该优先,对不对?”
王先生和郑老板不由得愣住了。
常宁说:“那是当然,就算王先生和郑老板先来,如果工部出价更高,理应卖给工部。”
郑老板无可奈何地说:“不知道工部愿意出什么价?”
李松说:“就按原价1万两买下吧。”
郑老板有些不解:“工部干嘛非要跟我们老百姓抢生意呢?”
李松说:“不是抢生意,而是我看到工部的债权低于成本价,实在有些愤愤不平,难道工部的债权这么不值钱?我作为工部尚书,不希望发生这种情况,所以要以成本价买下。”
应该说,李松这么做也是有道理的。现世界里,为了保护债券的价格,相关方面有时也会采取一些措施,这一举动有个专门术语,叫做“护盘”。李松现在做的就是这个事。
郑老板说:“原来侯爷是这么考虑的啊,我明白了。”
王先生悄悄地问郑老板:“这个价格要买不?”
郑老板说:“这个价格比你、我买的价格都高,恐怕不好向咱们那位朋友交代啊。要不......算了?”
王先生点点头,他也不想将来被朋友埋怨。
郑老板说:“侯爷,这个价格我们就不考虑了,让给工部吧。”
李松说:“好,那就开始交割吧。”
趁着清点银两的当口,李松对石超说:“我记得半年前,最初买债权的人当中并没有你啊,你这债权是哪来的?”
听到李松问起,石超有些得意,于是把这些天发生的情况介绍了一遍。
在场的几个人,除了常宁外,无不感到惊讶。
李松说:“石超,你厉害啊,我只是随口说了句‘机会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的’,你就记在心里,并付诸行动,最后还真的让你抓住了一个大机会。不错,你这次确实有点你六叔的风范了。”
李松说:“不错,你理解得很透彻。其实,工部买下债主们的债权,有个专门的说法,叫做‘回购’。比如舒国公夫人的那10万两债权,就被工部回购了,从此债权总额就不再是500万两,而是490万两了。”
束皙说:“明白。现在既然没有办法开源,那就通过回购走节流的路子,也是一样的。”
李松说:“可是,得有人卖债权,我们才能进行回购啊。走,我们现在就去交易市场看看吧。”
在祖逖的陪同下,李松和束皙来到了交易市场门口。
李松在黑板前驻足观看,上面的报价让李松有些吃惊:“怎么回事?1万两的债权竟然以9980两的价格卖出?”
束皙看了也很惊讶:“而且还不止1份,有2份,看来这个人是急等钱用了。”
李松点点头,心情有些不爽。
这时,正在屋内纠结不已的石超听到了李松的声音,忙出来打招呼:“侯爷来了?”
李松感到奇怪:“你怎么在这儿?”
石超叹了口气:“我要卖债权啊,这黑板上写的就是我的2份债权。”
李松说:“你就这么急着要用钱?”
石超说:“是啊,我的钱是找六叔借的,今天是约好的最后一天,必须把钱还给他。”
李松说:“原来如此。”
束皙说:“大人,工部要买债权,石公子又卖得这么便宜,这不是正好嘛。”
李松说:“确实,我都没想到会出现低于成本价的情况,那我们就买下来吧。”
石超说:“侯爷,那我们就进去交割吧。”
李松、束皙等人进了屋。石超在后面兴奋地挥舞着拳头,刚才的抑郁一扫而空。
常宁连忙过来迎接。王先生和郑老板悄悄问常宁:“这两位大人是?”
常宁介绍道:“这位是安宁侯、工部尚书李大人,这位是工部侍郎束大人。”
王先生和郑老板连忙施礼。石超对他们说:“对不起了两位,我的债权已经被工部买下了,价格是9980两。你们说的9900两,只好再等等,看有没有人愿意按照这个价格卖给你们了。”
李松说:“9900两?这么低?”
常宁解释说:“刚才石公子急于卖掉债权,这两位先生只愿意出9900两的价格。”
王先生和郑老板十分尴尬:“我们是看到这位公子急于脱手,才报的这个价格。做生意嘛,都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李松十分不快:工部的债权什么时候被压价到这种程度了?这不是打工部的脸么?于是李松对常宁说道:“以后如果有谁来卖债权,只要价格合理,工部全都包下来。”
束皙插话道:“工部现在有100万两银子等着买债权呢,足够买很多了。”
常宁兴奋地说:“这可太好了,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有人卖、没人买的情况了。”
郑老板连忙说:“侯爷,工部这么做不太好吧?应该让老百姓也能买到一些债权啊。”
李松说:“工部能接受合理的价格,你们能接受吗?你们需要的是9900两这样的超低价。”
李松的语气中蕴含着不满,王先生当然听出来了,连忙解释道:“侯爷,是石公子急着要卖掉,我们才压价的,这不过是商场上的寻常策略而已,侯爷何必耿耿于怀呢?”
郑老板也说:“其实我们对这2份债权还是很感兴趣的,前几天我们就从石公子那里买了不少呢。”
常宁说:“不错,确有其事。”
李松说:“既然如此,以后就公平竞争吧,谁先到、谁出的价格高,就卖给谁。”
王先生和郑老板点点头。王先生说:“那我们就以石公子出的9980两的价格买下吧。今天是我们先来的,应该卖给我们。”
石超说:“你们这会愿意买了?刚才说9900两的是谁?我不想卖给你们了,我卖给工部。”
李松说:“石超,这就是你不对了,我们都要守规矩,既然他们先来,理应优先。”
郑老板有些得意:“还是侯爷讲道理,石公子稍等,我马上去找我那朋友过来交割。”
王先生和郑老板是受朋友所托,过来了解情况的。其实9980两的价格他们已经很满意了,但是如果能压得更低,当然就更完美了。可是现在突然冒出工部这个强大的竞争对手,那就只能先按9980两的价格买下再说了。
谁知李松突然拦住了郑老板:“且慢!你们确实是先来,有优先权,可是还有一条,价高者更应该优先,对不对?”
王先生和郑老板不由得愣住了。
常宁说:“那是当然,就算王先生和郑老板先来,如果工部出价更高,理应卖给工部。”
郑老板无可奈何地说:“不知道工部愿意出什么价?”
李松说:“就按原价1万两买下吧。”
郑老板有些不解:“工部干嘛非要跟我们老百姓抢生意呢?”
李松说:“不是抢生意,而是我看到工部的债权低于成本价,实在有些愤愤不平,难道工部的债权这么不值钱?我作为工部尚书,不希望发生这种情况,所以要以成本价买下。”
应该说,李松这么做也是有道理的。现世界里,为了保护债券的价格,相关方面有时也会采取一些措施,这一举动有个专门术语,叫做“护盘”。李松现在做的就是这个事。
郑老板说:“原来侯爷是这么考虑的啊,我明白了。”
王先生悄悄地问郑老板:“这个价格要买不?”
郑老板说:“这个价格比你、我买的价格都高,恐怕不好向咱们那位朋友交代啊。要不......算了?”
王先生点点头,他也不想将来被朋友埋怨。
郑老板说:“侯爷,这个价格我们就不考虑了,让给工部吧。”
李松说:“好,那就开始交割吧。”
趁着清点银两的当口,李松对石超说:“我记得半年前,最初买债权的人当中并没有你啊,你这债权是哪来的?”
听到李松问起,石超有些得意,于是把这些天发生的情况介绍了一遍。
在场的几个人,除了常宁外,无不感到惊讶。
李松说:“石超,你厉害啊,我只是随口说了句‘机会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的’,你就记在心里,并付诸行动,最后还真的让你抓住了一个大机会。不错,你这次确实有点你六叔的风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