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和束皙乘坐的四轮马车,由于车轮是木制的,而不是现世界里普遍采用的橡胶轮胎,所以,即使行驶在平坦的水泥马路上,如果车速太快,也会有些颠簸。
在应对颠簸方面,古罗马时期的四轮马车再次在技术上领先。从后世复原的情况看,古罗马的工匠们采用了牛皮拽拉模式来减震,在当时还没有弹簧的情况下,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
当然,在17世纪发明出弹簧后,各种车辆就主要依靠弹簧来减震了。现世界里的汽车就大量使用了减震弹簧,使得颠簸大为减轻,从而提高了乘车的舒适度。
回到工部,李松让人找来刘铁匠,画了一张弹簧的草图给他看。
刘铁匠看着图纸上这绕了一圈又一圈的东西,疑惑地问道:“大人,您这画的是什么?”
李松说:“这个东西叫做弹簧,用钢铁打造,按下去后,一松开就会弹起来。”
刘铁匠说:“这玩意做出来有啥用啊?”
李松说:“用处大着呢。目前可以先用在四轮马车上,起到减震的作用。这样的话,即使马车开得飞快,也不会像以前那么颠簸了。”
听李松这么一说,刘铁匠倒是有兴趣做出来看看。不过,看到这弯弯绕绕的形状,刘铁匠有些犯难:要做成这个样子,可不容易啊。
李松问:“怎么样?能做出来吗?”
刘铁匠说:“我试试看。”
李松知道,刘铁匠可以说是目前能找到的手艺最好的铁匠了,如果他都没有办法,那找别的铁匠估计也不行,希望刘铁匠不要让自己失望。
过了几天,刘铁匠拿着2个样品来找李松。
刘铁匠说:“大人,我试着做了2个您说的弹簧,您看看是否符合要求?”
李松接过样品看了一下,只见每个弹簧都只有手掌大小,不过形状倒确实是那种绕了一圈又一圈的样子。他双手分别按住2个弹簧,压到极限,然后松开手,两个弹簧随即都弹了起来。
李松说:“不错,就是这个样子。但是弹力还是有些不足,要是弹力能再大一些就好了。”
刘铁匠说:“我这次只是试着做了2个,后面还可以改进。”
李松说:“好的。你就按这个样子好好做,要争取做得质量更好一些。”
刘铁匠见样品获得了李松的认可,深受鼓舞,兴冲冲地离开了。
又过了几天,刘铁匠拿着5个样品来了,这次经过李松的测试,弹力基本上符合要求。
李松好奇地问道:“这次5个弹簧都做得不错,你是怎么打造出来的?”
刘铁匠说:“那天看了大人的图纸后,我回去想了很久,终于想到用拉丝的办法,可以做成这种一圈又一圈的形状。但是这对于手艺要求很高,稍不注意,就会成为次品。我每次都要花费不少时间才能做出一个弹簧来,很不容易。”
李松说:“真不愧是工部手艺最好的工匠啊。那就请你按这次5个弹簧的样子,尽快再做15个弹簧出来。”
刘铁匠说:“15个?这可要下大力气才能造出这么多,我得赶紧去忙了。”
李松说:“那就辛苦你啦。”
又经过几天的努力,刘铁匠终于拿着一共20个弹簧,来见李松。
李松让人找来束皙,和刘铁匠一起,来到上次制作的那辆4轮马车前。
李松让人另外打制了一块木板,大小跟马车车厢内部的地板一样,然后让刘铁匠在车厢地板上按照4行5列的方式,把这20个弹簧均匀地安放好,最后再把新木板放了上去。
安装完毕,李松用力压了压新木板,果然很有弹性。束皙也试了下,确实跟原来的大不相同。
李松请束皙上了车,打算体验一下改装后的四轮马车。
马车夫赶着马车,再次驶上了水泥马路,并逐渐开始加速,这次马车始终比较平稳。当加到最大速度时,仍然感觉不到多少颠簸。
束皙惊讶地说:“这次比上次平稳多了,是怎么回事?”
李松指着脚下的木板说:“这次是刚才增加的20个弹簧起了作用啊。”
刚才张铁匠安装弹簧时,束皙就曾拿过一个弹簧看了看,发现这个小小的装置很奇妙,当按压下去再松开后,弹簧就能恢复原状。
结合刚才看到的情景,束皙想明白了:“原来这些弹簧能起到缓冲的作用,怪不得能减少颠簸。”
李松说:“不错,就是这个原理。”
束皙感叹说:“四轮马车配上弹簧,行驶在这水泥马路上,简直是太舒服了。在开这么快的情况下还能这么平稳,我是第一次遇到。”
正说着,突然马车夫一个急转弯,李松和束皙都有些猝不及防,赶紧扶住马车的车厢。
李松往车外一看,原来马车刚刚驶出了熊耳山,来到平原上。
李松想起,此处的马路边就是那个王生家的祖坟,因为王生迟迟不肯迁坟,导致平直的马路在这里不得不来了个急转弯。
幸好马车夫刚才反应及时,才没有出问题。要不然肯定会冲出路面,搞不好会翻车,而车上的人也有可能受伤。
这种四轮马车在快速行驶的时候,对马车夫的要求很高,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遇到转弯的地方,要及时转动方向盘。
不过,要不是遇到王生这种特殊情况,这条马路是不会出现如此的急转弯的。这倒是让李松设计的转向装置经受了一次严峻考验,结果证明这种装置是可以较好地完成紧急转向的。
回到工部,束皙很兴奋:“尚书大人,我觉得这种四轮马车可以多生产一些,将来朝中的各位大人一定会很喜欢。”
李松也有跟束皙类似的这个想法。所谓“衣食住行”并列,可见“行”也是日常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洛阳通往长安的马路,再过2个多月就要完工了。可是光有水泥马路是不够的,还得有好的车,才不枉了这么好的马路啊。
李松说:“好啊,那就让张木匠再打造几辆四轮马车,让刘铁匠都给装上弹簧和转向装置,再交给马车夫们试用一下。”
10多天后,又有4辆这样的四轮马车被打造出来了。李松让工部的5名马车夫,每人赶着一辆四轮马车,天天在水泥马路上测试,如果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在应对颠簸方面,古罗马时期的四轮马车再次在技术上领先。从后世复原的情况看,古罗马的工匠们采用了牛皮拽拉模式来减震,在当时还没有弹簧的情况下,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
当然,在17世纪发明出弹簧后,各种车辆就主要依靠弹簧来减震了。现世界里的汽车就大量使用了减震弹簧,使得颠簸大为减轻,从而提高了乘车的舒适度。
回到工部,李松让人找来刘铁匠,画了一张弹簧的草图给他看。
刘铁匠看着图纸上这绕了一圈又一圈的东西,疑惑地问道:“大人,您这画的是什么?”
李松说:“这个东西叫做弹簧,用钢铁打造,按下去后,一松开就会弹起来。”
刘铁匠说:“这玩意做出来有啥用啊?”
李松说:“用处大着呢。目前可以先用在四轮马车上,起到减震的作用。这样的话,即使马车开得飞快,也不会像以前那么颠簸了。”
听李松这么一说,刘铁匠倒是有兴趣做出来看看。不过,看到这弯弯绕绕的形状,刘铁匠有些犯难:要做成这个样子,可不容易啊。
李松问:“怎么样?能做出来吗?”
刘铁匠说:“我试试看。”
李松知道,刘铁匠可以说是目前能找到的手艺最好的铁匠了,如果他都没有办法,那找别的铁匠估计也不行,希望刘铁匠不要让自己失望。
过了几天,刘铁匠拿着2个样品来找李松。
刘铁匠说:“大人,我试着做了2个您说的弹簧,您看看是否符合要求?”
李松接过样品看了一下,只见每个弹簧都只有手掌大小,不过形状倒确实是那种绕了一圈又一圈的样子。他双手分别按住2个弹簧,压到极限,然后松开手,两个弹簧随即都弹了起来。
李松说:“不错,就是这个样子。但是弹力还是有些不足,要是弹力能再大一些就好了。”
刘铁匠说:“我这次只是试着做了2个,后面还可以改进。”
李松说:“好的。你就按这个样子好好做,要争取做得质量更好一些。”
刘铁匠见样品获得了李松的认可,深受鼓舞,兴冲冲地离开了。
又过了几天,刘铁匠拿着5个样品来了,这次经过李松的测试,弹力基本上符合要求。
李松好奇地问道:“这次5个弹簧都做得不错,你是怎么打造出来的?”
刘铁匠说:“那天看了大人的图纸后,我回去想了很久,终于想到用拉丝的办法,可以做成这种一圈又一圈的形状。但是这对于手艺要求很高,稍不注意,就会成为次品。我每次都要花费不少时间才能做出一个弹簧来,很不容易。”
李松说:“真不愧是工部手艺最好的工匠啊。那就请你按这次5个弹簧的样子,尽快再做15个弹簧出来。”
刘铁匠说:“15个?这可要下大力气才能造出这么多,我得赶紧去忙了。”
李松说:“那就辛苦你啦。”
又经过几天的努力,刘铁匠终于拿着一共20个弹簧,来见李松。
李松让人找来束皙,和刘铁匠一起,来到上次制作的那辆4轮马车前。
李松让人另外打制了一块木板,大小跟马车车厢内部的地板一样,然后让刘铁匠在车厢地板上按照4行5列的方式,把这20个弹簧均匀地安放好,最后再把新木板放了上去。
安装完毕,李松用力压了压新木板,果然很有弹性。束皙也试了下,确实跟原来的大不相同。
李松请束皙上了车,打算体验一下改装后的四轮马车。
马车夫赶着马车,再次驶上了水泥马路,并逐渐开始加速,这次马车始终比较平稳。当加到最大速度时,仍然感觉不到多少颠簸。
束皙惊讶地说:“这次比上次平稳多了,是怎么回事?”
李松指着脚下的木板说:“这次是刚才增加的20个弹簧起了作用啊。”
刚才张铁匠安装弹簧时,束皙就曾拿过一个弹簧看了看,发现这个小小的装置很奇妙,当按压下去再松开后,弹簧就能恢复原状。
结合刚才看到的情景,束皙想明白了:“原来这些弹簧能起到缓冲的作用,怪不得能减少颠簸。”
李松说:“不错,就是这个原理。”
束皙感叹说:“四轮马车配上弹簧,行驶在这水泥马路上,简直是太舒服了。在开这么快的情况下还能这么平稳,我是第一次遇到。”
正说着,突然马车夫一个急转弯,李松和束皙都有些猝不及防,赶紧扶住马车的车厢。
李松往车外一看,原来马车刚刚驶出了熊耳山,来到平原上。
李松想起,此处的马路边就是那个王生家的祖坟,因为王生迟迟不肯迁坟,导致平直的马路在这里不得不来了个急转弯。
幸好马车夫刚才反应及时,才没有出问题。要不然肯定会冲出路面,搞不好会翻车,而车上的人也有可能受伤。
这种四轮马车在快速行驶的时候,对马车夫的要求很高,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遇到转弯的地方,要及时转动方向盘。
不过,要不是遇到王生这种特殊情况,这条马路是不会出现如此的急转弯的。这倒是让李松设计的转向装置经受了一次严峻考验,结果证明这种装置是可以较好地完成紧急转向的。
回到工部,束皙很兴奋:“尚书大人,我觉得这种四轮马车可以多生产一些,将来朝中的各位大人一定会很喜欢。”
李松也有跟束皙类似的这个想法。所谓“衣食住行”并列,可见“行”也是日常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洛阳通往长安的马路,再过2个多月就要完工了。可是光有水泥马路是不够的,还得有好的车,才不枉了这么好的马路啊。
李松说:“好啊,那就让张木匠再打造几辆四轮马车,让刘铁匠都给装上弹簧和转向装置,再交给马车夫们试用一下。”
10多天后,又有4辆这样的四轮马车被打造出来了。李松让工部的5名马车夫,每人赶着一辆四轮马车,天天在水泥马路上测试,如果发现问题及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