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说:“其实牧民们赚点钱真是不容易,草原上风里来雨里去的,很辛苦地把羊养大;而编织这些羊毛制品也非常累,我自己就试过,所以很清楚。我们应该给别人留条路。”
最终,朝堂之上做出决定:由工部加紧挑选数百名熟练女工,进行培训,然后派往各牧区,教牧民们制作毛线和各种纺织品,并负责收购最初的羊毛制品。等市场培育起来后,再交给商贩们打理。
同时还规定:中原商贩原则上不得从牧区购买羊毛,如果购买了,则过关卡时会被征收较重的税。从牧区购买的应至少是毛线,纺织品更好,这些一律不收税。
李松觉得比较满意,这样的话,可以保证牧民们有一个不错的收益,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没问题。如果勤劳的话,甚至可以发家致富。
这些措施看似是在帮牧民,其实是帮晋朝。取得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比什么都重要,也有利于下面即将开始的发展计划。
农历8月,第三次收获的季节。跟去年一样,公主留了些玉米、土豆、红薯,其他大部份都上交了粮仓。她送了些到宫里,也送了些给贾南风。这位太子妃没说什么,收下了。
这几天,展会上订货的大臣们,纷纷把货款都送来了,都是全额付款。
饥饿营销厉害啊,都怕地毯买不到,抢着先付钱,连皇上也不例外。当然,接下来肯定优先为皇上做地毯,这个没人敢争。
现世界里,手工羊毛制品就很受欢迎,到了新世界也一样。比如一个羊毛帽子,就可以卖1两银子,在茶卡盐湖那里能买2只羊呢!原材料经过加工后在大都市卖出,价格果然不可同日而语,古今都一样啊。
最典型的是羊毛地毯,李松的定价是每个50两,已经收到了6个订单,而且都已付款。这订单够女工们忙活一阵子的了。
假如将来由牧民家庭来编织出羊毛地毯,就算商贩要赚取大半的利润,牧民家庭也可得到大约20两银子,相当于普通中原家庭一年的基本生活费了。
当然地毯的需求毕竟没那么大,但是那些帽子、围巾、袜子、手套,需求还是不少的。最大宗的应该是毛线了,李松已经预感到每年需求量巨大。
现在就等工部一步步来推进这个过程了。哪想到这个时候,工部派人来找李松,要求把那些资料给他们,不然没法培训女工。李松也只有这么一份,但工部的事要紧,他只好把资料先交给工部,只留下了一本《棒针编织大全》。
工部尚书裴秀拿到李松送来的厚厚一沓资料,惊叹不已,他没想到看似不起眼的羊毛,竟有这么多的工艺,可以制作这么多种物品。
不过,这资料上也有很多奇怪的符号,比如1、2、3、a、b、c之类,他从没见过。幸好资料上的繁体字都还是认得的,配图也看得很清楚,那些怪符号并不影响对资料的理解。但是,这么好的资料只有这独一份,确实太少了,不利于培训,要是再多几份就好了。
安宁侯府这边,李松也想到一个问题:如果工部的努力有成效,势必会生产出大量的毛线。随着毛线热销,对棒针编织资料的需求也会很大,几千、几万本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么多本书,回到现世界去打印是不现实的,只能因陋就简,在这里印刷。
而印刷术作为华夏四大发明之一,目前条件下完全能够实现,且对于文化、教育事业意义重大,符合李松选择项目的原则,因此他马上就把印刷术作为下一件事了。
历史上,晋朝时印刷术尚未出现,直到唐朝时期,开始出现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的工艺,一般用枣木或梨木作板材,在板面上刷一层浆糊,再将原稿写在薄而透明的纸上,反向贴在板上,用刻刀按原稿把图文之外的部分去除,即成为印版。在印版上刷墨,把纸铺在印版上,用刷子轻匀刷过,图文就转到纸上了。
雕版印刷的缺点是:每个字都要刻在版上,雕刻工作量很大。因此,宋代的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元朝的王祯创制了一套木活字,用其试印县志,效率很高。王祯还设计了转轮排字架,活字依韵排列在字架上,排版时转动轮盘,方便人取走木活字,提高排字效率。
此后木活字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并传入欧洲。德国的谷腾堡受中国活字印刷的影响,用合金制成了拼音文字的活字,用来印刷书籍。印刷技术加速了欧洲社会发展的进程,被誉为“文明之母”。
到了现代,在电脑排版印刷出现之前,印刷行业都采用铅字。不过考虑到晋朝的情况,李松决定还是采用简单易行的木活字。
李松打印的资料,都是从互联网上下载的,基本上都是图文混排。现在需要重新编排,把文字与图片分开,文字部份全部用木活字排版印刷,图片部份则只能采用雕版印刷了。
而木活字印刷,就得先制作木活字,常用汉字都有几千个,每个要制造几份,使用频率高的汉字,如“之乎者也”、“的地得”,还要多制造一些。而且此时的汉字都是繁体字,笔划多,所以光是雕刻木活字的工作量就已经很大。
这个事情看来还是得麻烦张华了。李松去见了张华,介绍了木活字印刷的原理。
张华不愧是读书人,他很快就明白了木活字印刷的原理。其实也好理解,古人多有私章,朝廷也有很多官印。而木活字印刷,不就是这些章、印的大规模使用吗?整本书都是由一个个的章、印组成的。
张华非常兴奋,怎么他就没想到这方法呢?此前,所有的书都是靠人工抄写来传承,不仅工作量大,书的数量也始终有限。如果采用这种印刷术,不就可以想印多少就印多少吗?这真是读书人的福音啊。
最终,朝堂之上做出决定:由工部加紧挑选数百名熟练女工,进行培训,然后派往各牧区,教牧民们制作毛线和各种纺织品,并负责收购最初的羊毛制品。等市场培育起来后,再交给商贩们打理。
同时还规定:中原商贩原则上不得从牧区购买羊毛,如果购买了,则过关卡时会被征收较重的税。从牧区购买的应至少是毛线,纺织品更好,这些一律不收税。
李松觉得比较满意,这样的话,可以保证牧民们有一个不错的收益,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没问题。如果勤劳的话,甚至可以发家致富。
这些措施看似是在帮牧民,其实是帮晋朝。取得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比什么都重要,也有利于下面即将开始的发展计划。
农历8月,第三次收获的季节。跟去年一样,公主留了些玉米、土豆、红薯,其他大部份都上交了粮仓。她送了些到宫里,也送了些给贾南风。这位太子妃没说什么,收下了。
这几天,展会上订货的大臣们,纷纷把货款都送来了,都是全额付款。
饥饿营销厉害啊,都怕地毯买不到,抢着先付钱,连皇上也不例外。当然,接下来肯定优先为皇上做地毯,这个没人敢争。
现世界里,手工羊毛制品就很受欢迎,到了新世界也一样。比如一个羊毛帽子,就可以卖1两银子,在茶卡盐湖那里能买2只羊呢!原材料经过加工后在大都市卖出,价格果然不可同日而语,古今都一样啊。
最典型的是羊毛地毯,李松的定价是每个50两,已经收到了6个订单,而且都已付款。这订单够女工们忙活一阵子的了。
假如将来由牧民家庭来编织出羊毛地毯,就算商贩要赚取大半的利润,牧民家庭也可得到大约20两银子,相当于普通中原家庭一年的基本生活费了。
当然地毯的需求毕竟没那么大,但是那些帽子、围巾、袜子、手套,需求还是不少的。最大宗的应该是毛线了,李松已经预感到每年需求量巨大。
现在就等工部一步步来推进这个过程了。哪想到这个时候,工部派人来找李松,要求把那些资料给他们,不然没法培训女工。李松也只有这么一份,但工部的事要紧,他只好把资料先交给工部,只留下了一本《棒针编织大全》。
工部尚书裴秀拿到李松送来的厚厚一沓资料,惊叹不已,他没想到看似不起眼的羊毛,竟有这么多的工艺,可以制作这么多种物品。
不过,这资料上也有很多奇怪的符号,比如1、2、3、a、b、c之类,他从没见过。幸好资料上的繁体字都还是认得的,配图也看得很清楚,那些怪符号并不影响对资料的理解。但是,这么好的资料只有这独一份,确实太少了,不利于培训,要是再多几份就好了。
安宁侯府这边,李松也想到一个问题:如果工部的努力有成效,势必会生产出大量的毛线。随着毛线热销,对棒针编织资料的需求也会很大,几千、几万本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么多本书,回到现世界去打印是不现实的,只能因陋就简,在这里印刷。
而印刷术作为华夏四大发明之一,目前条件下完全能够实现,且对于文化、教育事业意义重大,符合李松选择项目的原则,因此他马上就把印刷术作为下一件事了。
历史上,晋朝时印刷术尚未出现,直到唐朝时期,开始出现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的工艺,一般用枣木或梨木作板材,在板面上刷一层浆糊,再将原稿写在薄而透明的纸上,反向贴在板上,用刻刀按原稿把图文之外的部分去除,即成为印版。在印版上刷墨,把纸铺在印版上,用刷子轻匀刷过,图文就转到纸上了。
雕版印刷的缺点是:每个字都要刻在版上,雕刻工作量很大。因此,宋代的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元朝的王祯创制了一套木活字,用其试印县志,效率很高。王祯还设计了转轮排字架,活字依韵排列在字架上,排版时转动轮盘,方便人取走木活字,提高排字效率。
此后木活字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并传入欧洲。德国的谷腾堡受中国活字印刷的影响,用合金制成了拼音文字的活字,用来印刷书籍。印刷技术加速了欧洲社会发展的进程,被誉为“文明之母”。
到了现代,在电脑排版印刷出现之前,印刷行业都采用铅字。不过考虑到晋朝的情况,李松决定还是采用简单易行的木活字。
李松打印的资料,都是从互联网上下载的,基本上都是图文混排。现在需要重新编排,把文字与图片分开,文字部份全部用木活字排版印刷,图片部份则只能采用雕版印刷了。
而木活字印刷,就得先制作木活字,常用汉字都有几千个,每个要制造几份,使用频率高的汉字,如“之乎者也”、“的地得”,还要多制造一些。而且此时的汉字都是繁体字,笔划多,所以光是雕刻木活字的工作量就已经很大。
这个事情看来还是得麻烦张华了。李松去见了张华,介绍了木活字印刷的原理。
张华不愧是读书人,他很快就明白了木活字印刷的原理。其实也好理解,古人多有私章,朝廷也有很多官印。而木活字印刷,不就是这些章、印的大规模使用吗?整本书都是由一个个的章、印组成的。
张华非常兴奋,怎么他就没想到这方法呢?此前,所有的书都是靠人工抄写来传承,不仅工作量大,书的数量也始终有限。如果采用这种印刷术,不就可以想印多少就印多少吗?这真是读书人的福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