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封赏中永乐城本城中获得升迁唯一列外是种建中,因为报捷书里讲明了种建中是种谔和秦延谋划后的执行人,监看制作气球、火药,并且将其秘密运到水城,防止被西贼探知,此战大胜种建中出力匪浅。
因此,种建中官阶从承事郎一跃为正七品的宣议郎,差遣变为鄜州节度判官,虽然鄜州也就是一个下州,那也是步入州郡的要职,还有蒙荫一子,彰显皇恩,可谓封赏极厚。
其实越是如此大家越是没有阻拦,无论王珪、刘挚、王岩叟等旧党,还是蔡确、章惇等新党都赞同了,因为众人都清楚官家越是如此厚赏种家诸人,种谔必然要受到严惩,鄜延路都副总管的职位必然不保了。
其他一切都好说,到了秦延的封赏时候,双方又开始争论不休了。
秦延功业很大,不但献上了火药和气球,而且在水城亲上战阵杀敌,沈括言披坚执锐勇不可挡,杀敌近百。
不用多说其他的大家也能脑补秦延奋勇杀敌的情形,这份勇悍不须多说了,只是气球和火药吧,没有这两样宋军兵力还处于绝对弱势,遇到徐禧那般大帅,宋军很可能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因此秦延和种谔的功业相当,种谔因为羁押钦差蔑视君上被搁置待勘,惩处是必须的了。
但是秦延却要厚加封赏的了,只是什么官阶和差遣众人争论不休。
赵頊打算封赏秦延为从六品的奉直郎,差遣为一州的节度判官,也是正式迈入州郡要员的行列。
官阶跃升两级,从六品啊,只有十九岁的从六品,很高吗,确实,从没有这样的先例。
但是也不高,谁都清楚,秦延在先后献出气球、伤病篇、马掌后就该升职,多了不讲一级总得有吧。
此番大胜西贼,秦延功勋最著,升一级多吗,真的是不多了,其他的不如秦延功业的官阶都是几级的跃升,最少也是三级,但是秦延呢,才两级,真的少了。
至于节度判官吧,官职不小,但不过是甲等进士入仕的入门级官职。
也就是只要每三年一次的大比后甲级进士一上任外放州郡一个节判是必有的,入门级别的,否则怎么彰显甲等进士的荣耀。
但是进士很少有二十岁以下的,最多的是二十多岁到三十多岁的,因此秦延的年龄颇为扎眼了。
关键是王珪等人不想让秦延升的如此之快。
因为秦延从来没有讲出他的立场是什么,也就是没站队。
如今的大宋官场必须站队,像李清臣那般没有站队获得擢升的必须是少数,大多数是必须表明自己是新党还是旧党,才有可能被各自派别的大佬报送升职。
而秦延呢,他从来没有有站队的表示,但是也有了端倪,那就是他和种谔走的近,而新党很多人是主战的,所以王珪等人就将秦延归入新党其中,因此对秦延擢升的如此之快极为不满。
“秦延虽立功不小,然年纪尚小,阅历不足,未经历练,骤然升为一州节判,怕是耽搁政务,冤狱横生,到时候反倒是害了秦延,不如徐徐图之,”
王岩叟反对道,他绝不说官职,就是抓住年纪、资历这两个秦延的最大弱点说事。
“老臣附议,秦延擢升太快,恐其骄纵,差遣须得谨慎,谨慎。”
王珪立即赞同道。
余者刘挚、苏辙立即附议,几人立即结成了一个反对的阵营。
赵頊看了这几个人,他现在对这几人心灰意冷,日后继续会投闲放置,不过现下是极为讨厌。
赵頊看向蔡确这位副相,毕竟蔡确是新党一员,总该说句话了吧。
‘陛下,臣下也以为秦延资历尚浅,不足以支撑一州之地,毕竟节度判官掌管牢狱、辎重,权限极重,’
让赵頊没想到的是蔡确也反对,其实蔡确此人心胸实在很不宽广,秦延没有亮明正身到底是新党旧党,蔡确绝不会贸然支持,还有就是十九岁就任节判,真的让蔡确嫉妒了,十九岁他还在苦读好嘛,你秦延怎么可以升职如此之快。
‘臣下以为从秦延屡立功勋来看,他向来都是谋而后定,颇有城府,不能只看秦延的年纪行事,因此臣下以为秦延可以掌一州的节度判官,’
倒是章惇旗帜鲜明的表示赞同,无论是本身还是秦延主战都对章惇的胃口,他不介意拉秦延一把,何况秦延还是赵頊看中的青年才俊,落得一个人情为何不呢。
但是王珪、蔡确都表示了反对,基本这就是尘埃落定了。
因为王珪、蔡确麾下的中枢门下省就是点验圣旨颁发修改的地方,他们有权将圣旨打回。
如果赵頊强行下令,他们还可以让吏部不予审官,那样的话就会将这个任命拖宕很久,这是宰辅的权力,皇帝遇上了也只能咬牙。
赵頊要的是尽快封赏下去,用这场大胜激励大宋上下的军心士气,只说明一件事,在他赵頊的治下,大宋夺取了米脂等处,直驱横山,这就是他赵頊的文治武功。
但是如果这几人拖宕下去一切的庆祝都会失色,种谔搁置,秦延封赏拖宕,这是大胜了呢,还是大败了呢,这场辉煌胜利就会黯然无光。
赵頊最后捏着鼻子认了,不过在官阶上他不打算再行退让了,也是一种置气的表现,他就是不想推了,所以王珪提出的七品官阶,被赵頊当即卷了回去。
于是君臣双方各退一步,秦延的官阶擢升为从六品的奉直郎,差遣最为确定为一个上县的知县,就是如此苏辙也说太过。
上县的知县,那就是一个百里候了,别看差遣不大,但是执掌一方,是可以任事的,所以苏辙对此表示不平,认为秦延到了哪个上县那个地方的百姓可要吃苦了。
赵頊根本无视之,历史上徐禧的大败让赵頊收敛了他有些偏执的任人方式,但是此番永乐城大胜,却是说明他特意擢拔的人才的方式没错,虽然徐禧那厮太不争气,但是秦延呢,同样被超格擢拔的秦延还给他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他赵頊擢升的这个方式最起码不能说全错吧。
所以,赵頊照旧依照自己的眼缘来识人任事,没法,宰辅那条路太窄了,而进士每三年才能给他提供一批人才,而且还得历练多年才可以执掌一方,毕竟刚刚入仕的进士就是一群书呆子。
赵頊可是等不起,他已经感到身体越来越差,拖不得了。
接下来就是徐禧的惩处了,这在两方面都是出气的一致,徐禧此人依仗赵頊的宠信在朝中傲然行事,将两方面的人都得罪了,所以双方都乐于落井下石,立即羁押徐禧回京师入昭狱,然后等待刑部论罪,最后交由官家和宰辅论罪。
徐禧的命运就这样定下了,赵頊没有反对,此时的他对徐禧也极为的不满,他重托于徐禧,寄予厚望,是徐禧辜负了了他,最后反倒让赵頊脸面无存,赵頊此时打杀了的心都有了,因为在任人上赵頊第一次犯了大错,这让以后那些反对他任人的大臣们有了充足的借口,赵頊甚为痛恨。
最后章惇提出米脂一带鼎定,有了永乐城在前面阻拦,必定安生不少,此处可以立县了,南边的绥德也可以成军,正好相互依托。
因此,种建中官阶从承事郎一跃为正七品的宣议郎,差遣变为鄜州节度判官,虽然鄜州也就是一个下州,那也是步入州郡的要职,还有蒙荫一子,彰显皇恩,可谓封赏极厚。
其实越是如此大家越是没有阻拦,无论王珪、刘挚、王岩叟等旧党,还是蔡确、章惇等新党都赞同了,因为众人都清楚官家越是如此厚赏种家诸人,种谔必然要受到严惩,鄜延路都副总管的职位必然不保了。
其他一切都好说,到了秦延的封赏时候,双方又开始争论不休了。
秦延功业很大,不但献上了火药和气球,而且在水城亲上战阵杀敌,沈括言披坚执锐勇不可挡,杀敌近百。
不用多说其他的大家也能脑补秦延奋勇杀敌的情形,这份勇悍不须多说了,只是气球和火药吧,没有这两样宋军兵力还处于绝对弱势,遇到徐禧那般大帅,宋军很可能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因此秦延和种谔的功业相当,种谔因为羁押钦差蔑视君上被搁置待勘,惩处是必须的了。
但是秦延却要厚加封赏的了,只是什么官阶和差遣众人争论不休。
赵頊打算封赏秦延为从六品的奉直郎,差遣为一州的节度判官,也是正式迈入州郡要员的行列。
官阶跃升两级,从六品啊,只有十九岁的从六品,很高吗,确实,从没有这样的先例。
但是也不高,谁都清楚,秦延在先后献出气球、伤病篇、马掌后就该升职,多了不讲一级总得有吧。
此番大胜西贼,秦延功勋最著,升一级多吗,真的是不多了,其他的不如秦延功业的官阶都是几级的跃升,最少也是三级,但是秦延呢,才两级,真的少了。
至于节度判官吧,官职不小,但不过是甲等进士入仕的入门级官职。
也就是只要每三年一次的大比后甲级进士一上任外放州郡一个节判是必有的,入门级别的,否则怎么彰显甲等进士的荣耀。
但是进士很少有二十岁以下的,最多的是二十多岁到三十多岁的,因此秦延的年龄颇为扎眼了。
关键是王珪等人不想让秦延升的如此之快。
因为秦延从来没有讲出他的立场是什么,也就是没站队。
如今的大宋官场必须站队,像李清臣那般没有站队获得擢升的必须是少数,大多数是必须表明自己是新党还是旧党,才有可能被各自派别的大佬报送升职。
而秦延呢,他从来没有有站队的表示,但是也有了端倪,那就是他和种谔走的近,而新党很多人是主战的,所以王珪等人就将秦延归入新党其中,因此对秦延擢升的如此之快极为不满。
“秦延虽立功不小,然年纪尚小,阅历不足,未经历练,骤然升为一州节判,怕是耽搁政务,冤狱横生,到时候反倒是害了秦延,不如徐徐图之,”
王岩叟反对道,他绝不说官职,就是抓住年纪、资历这两个秦延的最大弱点说事。
“老臣附议,秦延擢升太快,恐其骄纵,差遣须得谨慎,谨慎。”
王珪立即赞同道。
余者刘挚、苏辙立即附议,几人立即结成了一个反对的阵营。
赵頊看了这几个人,他现在对这几人心灰意冷,日后继续会投闲放置,不过现下是极为讨厌。
赵頊看向蔡确这位副相,毕竟蔡确是新党一员,总该说句话了吧。
‘陛下,臣下也以为秦延资历尚浅,不足以支撑一州之地,毕竟节度判官掌管牢狱、辎重,权限极重,’
让赵頊没想到的是蔡确也反对,其实蔡确此人心胸实在很不宽广,秦延没有亮明正身到底是新党旧党,蔡确绝不会贸然支持,还有就是十九岁就任节判,真的让蔡确嫉妒了,十九岁他还在苦读好嘛,你秦延怎么可以升职如此之快。
‘臣下以为从秦延屡立功勋来看,他向来都是谋而后定,颇有城府,不能只看秦延的年纪行事,因此臣下以为秦延可以掌一州的节度判官,’
倒是章惇旗帜鲜明的表示赞同,无论是本身还是秦延主战都对章惇的胃口,他不介意拉秦延一把,何况秦延还是赵頊看中的青年才俊,落得一个人情为何不呢。
但是王珪、蔡确都表示了反对,基本这就是尘埃落定了。
因为王珪、蔡确麾下的中枢门下省就是点验圣旨颁发修改的地方,他们有权将圣旨打回。
如果赵頊强行下令,他们还可以让吏部不予审官,那样的话就会将这个任命拖宕很久,这是宰辅的权力,皇帝遇上了也只能咬牙。
赵頊要的是尽快封赏下去,用这场大胜激励大宋上下的军心士气,只说明一件事,在他赵頊的治下,大宋夺取了米脂等处,直驱横山,这就是他赵頊的文治武功。
但是如果这几人拖宕下去一切的庆祝都会失色,种谔搁置,秦延封赏拖宕,这是大胜了呢,还是大败了呢,这场辉煌胜利就会黯然无光。
赵頊最后捏着鼻子认了,不过在官阶上他不打算再行退让了,也是一种置气的表现,他就是不想推了,所以王珪提出的七品官阶,被赵頊当即卷了回去。
于是君臣双方各退一步,秦延的官阶擢升为从六品的奉直郎,差遣最为确定为一个上县的知县,就是如此苏辙也说太过。
上县的知县,那就是一个百里候了,别看差遣不大,但是执掌一方,是可以任事的,所以苏辙对此表示不平,认为秦延到了哪个上县那个地方的百姓可要吃苦了。
赵頊根本无视之,历史上徐禧的大败让赵頊收敛了他有些偏执的任人方式,但是此番永乐城大胜,却是说明他特意擢拔的人才的方式没错,虽然徐禧那厮太不争气,但是秦延呢,同样被超格擢拔的秦延还给他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他赵頊擢升的这个方式最起码不能说全错吧。
所以,赵頊照旧依照自己的眼缘来识人任事,没法,宰辅那条路太窄了,而进士每三年才能给他提供一批人才,而且还得历练多年才可以执掌一方,毕竟刚刚入仕的进士就是一群书呆子。
赵頊可是等不起,他已经感到身体越来越差,拖不得了。
接下来就是徐禧的惩处了,这在两方面都是出气的一致,徐禧此人依仗赵頊的宠信在朝中傲然行事,将两方面的人都得罪了,所以双方都乐于落井下石,立即羁押徐禧回京师入昭狱,然后等待刑部论罪,最后交由官家和宰辅论罪。
徐禧的命运就这样定下了,赵頊没有反对,此时的他对徐禧也极为的不满,他重托于徐禧,寄予厚望,是徐禧辜负了了他,最后反倒让赵頊脸面无存,赵頊此时打杀了的心都有了,因为在任人上赵頊第一次犯了大错,这让以后那些反对他任人的大臣们有了充足的借口,赵頊甚为痛恨。
最后章惇提出米脂一带鼎定,有了永乐城在前面阻拦,必定安生不少,此处可以立县了,南边的绥德也可以成军,正好相互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