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易地
举个例子来说吧,某某大户家有几千倾田地。
田很平,也很肥,那就是好事。
被下了指标的县令很难受呀。
新政总署可是有严厉的要求的,要是办不好,年底就得卷铺盖走人!
所以,关于林大人和皇上的指示,必须办好呀。
可是你说,这些县令在这些地方也当了许多年的官了。
大户人家几乎都认识,平时,这些大户也经常帮忙收税、维持治安等等。
现在去打人家的田产的主意,好像不太好吧。
可是,不打主意更不好,想来想去,也只有去了。
那好,先派县太爷的小跟班儿里正爷去打前哨,好好宣讲一下新政“政策”。
能够兵不血刃,就最好。
但是几乎都不买账。
然后呢,县太爷又接着派县主簿拎着礼品去“探望”,好一阵嘘寒问暖。
最后县令老爷亲自出动,舔着老脸亲自登门去也。
弄得你不卖地都不好意思!
古中土民族强大的执行力在这一刻体现地淋漓尽致——虽然执行得有些扭曲了。
扭曲的程度有些深了,地方每天都有奏报送往新政总署。
林沐白看了都大笑。
帝国闽南有个富户想开个商行,扩大生意,结果一打听,嘿!
居然要办什么执照?
行,办就办!
于是,这个富户就按新政律当去县衙办理“执照”结果县令阴阳怪气地磨蹭了好些天都没给办。
托县里的熟人细一打听才知道,县老爷知道他家里有三千亩地,你要是不把多出来的两千多亩地给卖出来!
这个执照,你就办不到!
今天,县令不在家;明天,可能印章又不在衙门里。
反正,你就办不到。
除了这,江北有个县令,以修堤坝防洪为名,征发民夫。
在以前,有钱就行了,不想去徭役,拿钱,拿绸缎,拿粮食来抵!
大户人家只要出钱就能把这个徭役给免了,不过今年钱不好使了。
县令也是贼坏,专门征发大户人家的儿子,说什么一视同仁。
这些大户人家的公子哪干得了这种活?纷纷前去求情。
结果县令明里暗里地表示,只要他们把多余五百亩的地都卖出来,就可以免他们徭役。
总之,要说这些基层官聪明,那真是聪明到没边。
自新政实施以来,林沐白可没少知道这种事。
内阁四位大臣中,除了李承宗,浙赵两党在内阁中为官的徐哲辉和李明煜几次找到林沐白和李承宗。
痛斥林沐白的做法乃是窃国大盗,动摇国本之行为。
如此行为,必须召集文武百官,禀告天子,早朝之时重新讨论!
两人在林沐白面前喋喋不休,语气激烈,说了大半个时辰,林沐白重重地点了点头,回了一个:“哦。”
气得两人开口大骂:“林贼,饶是你现在风头无双,难不成还能对抗天下大势?惹恼了王爷,叫你活不过三日!”
林沐白呵呵一笑。冷冷道:“想杀我?你可以让你家主子来试试,燕王三十万铁军,星夜兼程两日即可到达京师。
想拼?想在天子脚下杀了我,那你们尽管来试试……”
林沐白正是抓住这一点,知道赵王不敢轻举妄动。
气得两人拂袖而去。
不过,对于各地传上来的新政反应,自己也不能完全不作为。
但是林沐白他就是睁只眼闭只眼,顶多不痛不痒地下令申饬下,却每次都雷声大雨点小。
他太清楚了,比起这点细枝末节,让无地农民有地才是正事,才是王道!只要这些官员不强占富者土地、不伤人不搞出人命,他才懒得管!
他只要快速落实新政!
慢慢的,全国的地主豪强都明白了,皇上不是闹着玩儿的,新政也不是闹着玩儿的。
在一亩地一两税的事实面前,在无数县令里正的软磨硬泡之下。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同意把地按照市场价卖给朝廷,再由官家卖给无田的老百姓。
新政在一步步推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但钱的问题,又暴露出来了。
推行新政,就要在各地建立各种机构,比如海关、税务司、提刑衙门等等,这不仅牵扯到各种办公衙门的建设费用,还必然使公职人员的数量剧增——这些最后都会归结到一个“钱”字上。
另外,给官员、士兵加工资,也要钱。
不可能新政一推行,税赋就马上能增加。
比如税务司,足足筹备了四个月,到了六月份,才在长江以北地区基本覆盖。而海关也差不多,要想正式运营还需要一段时间。
所以在前半年,大商国库的收入极其少,预计不会超过八十万两。
粗粗估算下,要让新政落地,至少需要五百万两银子。
那么这四百二十万的缺口怎么办呢?
林沐白管寿王和光武帝去要这笔钱,没想到光武帝跟他耍起了光棍,说来说去就一个字,“穷”。
最后好说歹说,老皇帝光武终于咬咬牙答应他自己去解决一百万两——据他说是准备卖宫中的珍宝,不过林沐白不信。
但是他也知道,光武帝拿出这压箱底的一百万两以后,可能真的没钱了。
想来想去,他想到了商人。
现在这些商人有钱,特别是苏杭长江流域一带的商人。
比如扬州那几个大盐商,周有财、孔仁德。
为富不仁,赚黑心钱的这俩狗逼。
朝廷管他们借不就行了?
至于怎么个借法?
强抢硬来肯定是不行的。
林沐白想到了一个词:国债。
于是他和瑞清带兵亲自去了趟扬州,林沐白带着五千禁卫军离开京师的消息很快传开。
各方心里都很震惊,林沐白这是要干什么?
天子禁军现在都能带着?
但是,细细一打听,知道林沐白要去扬州。
顿时,大多人的心里那块石头就落地了。
没找咱们的麻烦就好……
林沐白到了扬州找到扬州城的周有财,让周有财把扬州境内排的上号的苏商都找过来。
别说,如今的周有财在苏商圈内混得那叫一个风生水起。原因一是周家的家底、商脉本来就不弱,至于二么,当然是因为浙党上面的人给他做过好几次活广告了。
眼下苏商圈内谁都知道,扬州城的大盐商是朝中大员的拜把子兄弟(虽然那朝中大员从未承认过这事),就冲这,跟周家做生意就放心!
不光放心,而且跟周家走得近,有事儿人家能罩着。
而事实上,扬州各地官员,确实对周家照顾有家——因为他们也认为浙党是周有财的保护伞。
不过,好像这也是事实,之前轰动一时的“扬州盐赋案”,貌似就是周有财这些人干的。
这种情况下,周有财想不发迹都难。
所以,当林沐白找到周有财要他办事时,周有财差不多是跳起来答应的。
虽然,周有财感觉到了来自林沐白的威胁感,之前自己组织大小商人囤货赚黑心钱的时候,林沐白就注意到了自己。
不过,自己只要不被林沐白抓到把柄,任他什么钦差大人,能拿自己怎么办?
举个例子来说吧,某某大户家有几千倾田地。
田很平,也很肥,那就是好事。
被下了指标的县令很难受呀。
新政总署可是有严厉的要求的,要是办不好,年底就得卷铺盖走人!
所以,关于林大人和皇上的指示,必须办好呀。
可是你说,这些县令在这些地方也当了许多年的官了。
大户人家几乎都认识,平时,这些大户也经常帮忙收税、维持治安等等。
现在去打人家的田产的主意,好像不太好吧。
可是,不打主意更不好,想来想去,也只有去了。
那好,先派县太爷的小跟班儿里正爷去打前哨,好好宣讲一下新政“政策”。
能够兵不血刃,就最好。
但是几乎都不买账。
然后呢,县太爷又接着派县主簿拎着礼品去“探望”,好一阵嘘寒问暖。
最后县令老爷亲自出动,舔着老脸亲自登门去也。
弄得你不卖地都不好意思!
古中土民族强大的执行力在这一刻体现地淋漓尽致——虽然执行得有些扭曲了。
扭曲的程度有些深了,地方每天都有奏报送往新政总署。
林沐白看了都大笑。
帝国闽南有个富户想开个商行,扩大生意,结果一打听,嘿!
居然要办什么执照?
行,办就办!
于是,这个富户就按新政律当去县衙办理“执照”结果县令阴阳怪气地磨蹭了好些天都没给办。
托县里的熟人细一打听才知道,县老爷知道他家里有三千亩地,你要是不把多出来的两千多亩地给卖出来!
这个执照,你就办不到!
今天,县令不在家;明天,可能印章又不在衙门里。
反正,你就办不到。
除了这,江北有个县令,以修堤坝防洪为名,征发民夫。
在以前,有钱就行了,不想去徭役,拿钱,拿绸缎,拿粮食来抵!
大户人家只要出钱就能把这个徭役给免了,不过今年钱不好使了。
县令也是贼坏,专门征发大户人家的儿子,说什么一视同仁。
这些大户人家的公子哪干得了这种活?纷纷前去求情。
结果县令明里暗里地表示,只要他们把多余五百亩的地都卖出来,就可以免他们徭役。
总之,要说这些基层官聪明,那真是聪明到没边。
自新政实施以来,林沐白可没少知道这种事。
内阁四位大臣中,除了李承宗,浙赵两党在内阁中为官的徐哲辉和李明煜几次找到林沐白和李承宗。
痛斥林沐白的做法乃是窃国大盗,动摇国本之行为。
如此行为,必须召集文武百官,禀告天子,早朝之时重新讨论!
两人在林沐白面前喋喋不休,语气激烈,说了大半个时辰,林沐白重重地点了点头,回了一个:“哦。”
气得两人开口大骂:“林贼,饶是你现在风头无双,难不成还能对抗天下大势?惹恼了王爷,叫你活不过三日!”
林沐白呵呵一笑。冷冷道:“想杀我?你可以让你家主子来试试,燕王三十万铁军,星夜兼程两日即可到达京师。
想拼?想在天子脚下杀了我,那你们尽管来试试……”
林沐白正是抓住这一点,知道赵王不敢轻举妄动。
气得两人拂袖而去。
不过,对于各地传上来的新政反应,自己也不能完全不作为。
但是林沐白他就是睁只眼闭只眼,顶多不痛不痒地下令申饬下,却每次都雷声大雨点小。
他太清楚了,比起这点细枝末节,让无地农民有地才是正事,才是王道!只要这些官员不强占富者土地、不伤人不搞出人命,他才懒得管!
他只要快速落实新政!
慢慢的,全国的地主豪强都明白了,皇上不是闹着玩儿的,新政也不是闹着玩儿的。
在一亩地一两税的事实面前,在无数县令里正的软磨硬泡之下。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同意把地按照市场价卖给朝廷,再由官家卖给无田的老百姓。
新政在一步步推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但钱的问题,又暴露出来了。
推行新政,就要在各地建立各种机构,比如海关、税务司、提刑衙门等等,这不仅牵扯到各种办公衙门的建设费用,还必然使公职人员的数量剧增——这些最后都会归结到一个“钱”字上。
另外,给官员、士兵加工资,也要钱。
不可能新政一推行,税赋就马上能增加。
比如税务司,足足筹备了四个月,到了六月份,才在长江以北地区基本覆盖。而海关也差不多,要想正式运营还需要一段时间。
所以在前半年,大商国库的收入极其少,预计不会超过八十万两。
粗粗估算下,要让新政落地,至少需要五百万两银子。
那么这四百二十万的缺口怎么办呢?
林沐白管寿王和光武帝去要这笔钱,没想到光武帝跟他耍起了光棍,说来说去就一个字,“穷”。
最后好说歹说,老皇帝光武终于咬咬牙答应他自己去解决一百万两——据他说是准备卖宫中的珍宝,不过林沐白不信。
但是他也知道,光武帝拿出这压箱底的一百万两以后,可能真的没钱了。
想来想去,他想到了商人。
现在这些商人有钱,特别是苏杭长江流域一带的商人。
比如扬州那几个大盐商,周有财、孔仁德。
为富不仁,赚黑心钱的这俩狗逼。
朝廷管他们借不就行了?
至于怎么个借法?
强抢硬来肯定是不行的。
林沐白想到了一个词:国债。
于是他和瑞清带兵亲自去了趟扬州,林沐白带着五千禁卫军离开京师的消息很快传开。
各方心里都很震惊,林沐白这是要干什么?
天子禁军现在都能带着?
但是,细细一打听,知道林沐白要去扬州。
顿时,大多人的心里那块石头就落地了。
没找咱们的麻烦就好……
林沐白到了扬州找到扬州城的周有财,让周有财把扬州境内排的上号的苏商都找过来。
别说,如今的周有财在苏商圈内混得那叫一个风生水起。原因一是周家的家底、商脉本来就不弱,至于二么,当然是因为浙党上面的人给他做过好几次活广告了。
眼下苏商圈内谁都知道,扬州城的大盐商是朝中大员的拜把子兄弟(虽然那朝中大员从未承认过这事),就冲这,跟周家做生意就放心!
不光放心,而且跟周家走得近,有事儿人家能罩着。
而事实上,扬州各地官员,确实对周家照顾有家——因为他们也认为浙党是周有财的保护伞。
不过,好像这也是事实,之前轰动一时的“扬州盐赋案”,貌似就是周有财这些人干的。
这种情况下,周有财想不发迹都难。
所以,当林沐白找到周有财要他办事时,周有财差不多是跳起来答应的。
虽然,周有财感觉到了来自林沐白的威胁感,之前自己组织大小商人囤货赚黑心钱的时候,林沐白就注意到了自己。
不过,自己只要不被林沐白抓到把柄,任他什么钦差大人,能拿自己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