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见自己父皇,已是老态龙钟,但仪态还是和以往一样,威严未减半分。他赶紧趴在地上磕头,口中言道:“儿臣参见父皇,愿父皇万岁,万万岁。”
    “唔……。”朱元璋用鼻子唔了一下,然后看了看趴在地上的朱棣,轻轻地说道:“起来吧。”
    “谢父皇。”然后站了起来,对朱元璋说:“不知父皇召儿臣进宫,有何旨意?”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看了朱棣一会儿,突然说道:“你最近干得好事啊!”
    只此一句,把个朱棣顿时吓得魂飞天外,一张脸顿时变得煞白起来。难道是自己招揽势力,暗中屯积粮草兵器,以经被他察觉。想到此,他卟通一声,复又跪了下去,不住地磕头道:“儿臣谨遵父皇训示,从不敢越雷池一步,不知父皇此话是何意思,还望父皇明示。”
    “哈哈哈……。”朱元璋闻言哈哈大笑起来,接着说道:“你起来吧,不用害怕。”
    早在朱棣进御书房之前,他的脑子里已经把前前后后,内内外外的事情,仔仔细细地想了无数遍。他心里跟明镜似的,早把朱棣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看了个透。在自己众多皇子当中,只有眼前这个四皇子,是个了不起的角色,同时也是他的心腹之患。他倘若遵守自己的训导便罢,如若不然,将来祸乱天下的必定是他。
    其实,这朱棣是很对他胃口的,处世行事的风格很像当年的自己。若是在那风云变幻的年代,倒是自己一个极好的帮手。他之所以把他的封地放在燕京,也就是看中了这一点。元朝的残余势力还没有完全清除干净,北方的人心也没有完全稳定,所以没有他这种雄才大略之人,是难以经营好北方之地的。而朱棣也果然没有辜负他的厚望,不出几年,便把一个北方治理得井井有条,社会甚是安定,因而深得他的嘉许。
    自太子朱标病重过世之后,他甚至曾一度想将储君的位置传于与他,但无奈遭到朝廷的大多数人反对。无论从礼制和他自己判断是非的标准来看,他也觉得这些反对的大臣,说的并非没有道理。同时他也觉得朱棣太过诡诈,杀戮之心太重。这是做一个太平盛世君主所忌讳的。
    想到自己以前之所以屠戮功臣,建立严刑峻法,其实并非他所愿,他之所以这样做,完全为了剪除朝廷中各种势力,树立皇家的绝对权威,为后来的帝王铺平治理天下的道路。那时节是乱世,治理乱世就该重用典刑。不然天下怎么归心。自己以是黄土埋到脖子边的人了,并不在乎后人怎样去评价。只要不影响到朱家的千秋大业,什么昏庸残暴、什么卑鄙阴险、什么卸磨杀驴、屠戮功臣等等罪名,全都安到自己头上又有何防。
    他也知道自已的这些皇子皇孙,只会安享荣华,只会争权夺利。没有谁能理解自己对江山社稷的良苦用心,以对立皇孙朱允炆为储君的决定,定然是大大的不满。并且也知道朱棣在燕京的一些所作所为。他知道朱棣不会善干罢休的,他死之后,必会对皇孙朱允炆造成极大的威胁。他本想夺去朱棣的封地,将他贬为庶民。实在不行,或找个抗旨不遵图谋不轨的罪名将他除去,又或者找个蔑视祖宗成法大逆不道的罪名,将他流放远远的不毛之地,让他自己去了却残生。
    但他又不想骨肉相残,动摇他大明王朝的根基,其二毕竟是父子情深。虎毒尚不食子,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行此下策。所以今天把他召进宫来,一则要试探他的心思,二则要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知道其中利害,收敛自己的行为,让他自己回心转意,不要再作非份之想。
    他看了看朱棣说:“父皇这次将你召来京城,就是想听听你对太子允炆有何感想啊?”
    朱棣知道现在自己说错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所以他很谨慎地,又毕恭毕敬的回答说:“父皇立允炆为太子,实乃深谋远虑,为天下苍生着想。允炆年青有为通晓治国方略,并知道体恤百姓和臣属。在父皇的教导之下,将来一定是一个有为的明君。”
    朱元璋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说:“人们只知道天子车马与仪仗的威严,那里知道天子要总搅政务,晚睡早起,操心劳神的苦处。天子有那么好当的吗!你们这些做藩王的俸禄丰厚,处理的事务也很简单。居住在自己的封国里,其快乐是超过天子的。”
    朱棣赶紧跟着说:“父皇所言极是。”
    朱元璋话锋一转,望着朱棣说:“朕颁赐给诸王的《永鉴录》一书,你可曾看过?”
    “回父皇的话,儿臣以看过多遍,并以熟记于心。”
    “真的看过了?”
    “真的看过了。”
    “都记住了?”
    “回禀父皇,儿臣未有一日敢忘。”
    朱元璋阴沉着脸,严肃又威严的说:“藩王若不守祖宗成法,失亲亲之义的话,那是将自己置于油锅之中。朕想其中的意义,你不会不知道的,还望你好自为之。不要失朕所望!”
    朱棣这时已然汗流浃背,一颗心儿在胸膛里“怦怦”乱跳。恨不得立时便离开京城,回到自己的封国去,远离这险象环生的虎狼之地。只是此刻身不由己,只能曲身逢迎地说:“父皇但请放心,儿臣将竭力拥戴太子的威严,不敢不尽股肱之力。”
    “如此说来,甚合朕意。”接着又说道:“朕素知你识大局明大礼。不会辜负朕之所望。此番召你进京,两个皇孙可曾带来?”
    朱棣连忙回答说:“回禀父皇,按父皇的旨意,已经将两个孩子带来了。”
    “如此甚好,你立刻将他们送进宫来,朕要和他们亲近亲近。”此时,朱元璋脸上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和颜悦色地对朱棣言道:“燕京乃朕的紧要之地,你来京城已经很长时间了,政务不可荒芜太久。特别是清剿乃儿不花的事儿,你更要用心,朕在京城静候你的佳音。你准备一下,马上返回燕京去吧。你两个孩子就留在朕的身边,朕会早晚照看他们,你不用操心。”
    朱棣赶紧跪下谢恩说:“儿臣领旨,请父皇放心,儿臣将尽心尽力把父皇交待的事儿办好。”
    朱元璋挥了挥手说:“去吧。”
    朱棣闻言,慌忙起身,赶紧躬身退了出去。
    朱元璋望着朱棣离去的身影,心里不禁得意起来,自己这一番恩威并施,又将他的两个孩子扣在了自己的身,必将对他造成很大的羁绊,形成一定的威慑,使他不敢对皇位再有非份之想。
    可是朱元璋他千算万算,也没有算到事情的发展,并没有按他预设的轨道而行,而是将明王朝送进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风暴,上演了一场他不愿看到的骨肉相残,人伦惨变的大悲剧。今天他放走的,是一只出闸的猛虎,翻江倒海的蛟龙。
    再说朱元璋急匆匆离开皇宫后,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一路上边走边想。“看今天父皇的样子,他以是日薄西山时日无多了。我应即刻返回燕京,作好下一步打算。只是父皇将我两个孩儿扣住身边,留作了人质。手段未免也毒辣了些。使我投鼠忌器,做起事来颇费周折,但是天命系于我身。他们又其奈我何!”

章节目录

呼啸江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雷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雷鸣并收藏呼啸江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