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秦国的较高层军官,他们都能深切地感受到信陵君对秦国发展的威胁。
现在吕丞相又寻找这么一个能消灭不共戴天之敌的大好机会,他们怎能不欢欣鼓舞、跃跃欲试?
蒙骜当然也能很快就找到切入点:
“咱们立刻行动消灭景阳,然后猛扑郏州,迫使信陵急速来援。
不管他有多少兵马咱们都必须与他死战拖住他,以保证整个战役的胜利,我的命令是:
直战到一兵一卒也必坚持到最后!”
秦军将士多不善言词,而用握紧兵器、顿脚做回答,而最明确的表示则显现在战斗中……
景阳刚攻下秦营时,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满心想乘胜追击消灭蒙骜,在楚军战史上添写一个划时代的历史奇迹。
但为了寻找秦军下落,几次派出侦察的小分队不是被迂回就是被歼灭。
做为一个志于战场的将军,也开始意识到面临形势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乐观。
景阳心里不免有些发虚,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与魏军合在一处比较安全。
既然人家不愿来,那就只得腆然俯就。
不想主意刚定,又接到卫庆因桓齮进逼而要与楚军合并,而且部队已经出发。
这倒让景阳增强了自信心:
如果是自己去俯就卫庆与魏军合并,属于被迫,面子上很不好看;
现在卫庆终于要到自己这儿来“避难”,自己就是当然的“老大”。
在心理上,让景阳增添了一份优越感。
“三晋”在最后的危急关头,还是得找我楚军庇护!
可惜好景不长,按说楚、魏两军相距不太远,半天的时间就可以赶到。
但兴高采烈的等了两天却再无消息,派出的侦察都是有去无回。
景阳并不傻,突然意识到自己有可能被包围,所以派出的人都被截获。
这回他出汗了,而且流出的是冷汗。
因为他本能的预想到被秦军包围的后果,会像长平那样尸积如山、血流成河那样悲惨。
于是无法再顾全自己的面子了,立刻召集军官们开会研究对策。
其实,部下们已经嗅出了危险的气息,但景阳一向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对部下的意见根本听不进去。
今天因为面对危急形势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想到应该听听大家的。
其实主意好出:
既然被包围了,那就突围呗,但应该朝哪个方向突围?
因为都对外面的情况不明,谁也拿不出一个最佳方案来。
有人提出分成数股往外冲,屈建却不同意:
“力量分散了更容易被人家分而歼之。”
正在议论纷纷、犹豫不决的时候,经过一番激战的朱亥只带几个卫士闯了进来。
朱亥给他们解决了这个难题:
“形势非常危险,公子命令你们立即撤入郏州!”
这一次,蔡泽却是过高的估计了信陵君,因为他不能在蔡泽预计的时间内赶到郏州。
所以才按薛琦之计,派人扮成王龁的残兵向蒙骜假报军情。
制造紧张空气,造成蒙、桓二人的疑虑,使他们不敢对已陷入包围的楚军放手进攻,从而贻误了战机。
先是放跑了魏军,接到准备大会战的命令后,他们又要重新调整作战方案,不免再耽误一些时间。
才给朱亥留下挽救楚军的机会。
朱亥到得很及时,因为蒙骜还没有下达作战命令,秦军尚处于监控状态。
由景阳领头,朱亥断后,十几万楚军突然潮水般涌出大营。
为了逃命,楚军打得非常凶猛,猝不及防的秦军根本阻挡不住。
等蒙骜闻讯赶到时,已经无法遏制,眼睁睁看着煮熟的鸭子飞出锅去。
蒙骜懊恼不及,连连捶打自己的头盔……
王翦见蒙骜神情沮丧便安慰他:
“这样也好,咱们就更有精力去迎战信陵君。
如果能在吕丞相赶到之前就把信陵君打败,也是奇功一件呢。”
蒙骜苦笑一下:
“虽然咱们目前有三十余万兵力,却必须拿出一半以上去封赌郏州。
否则楚、魏军出来会使我们腹背受敌。
这样,剩余的兵力在数量上就不占优势了。
你只回忆一下邯郸之战,就应该知道信陵君是一个很强硬的对手,不能被轻易打败。”
王翦却自有高见:
“现在和当时的形势不同,在邯郸时我军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攻城上。
对信陵及各国联盟能够参战估计不足。
而且他们又是突然袭击,我军被动应战,所以吃了亏。
现在则是我们把他当做主要敌人,有准备的全力迎战,就可以采用能够击败他的战术。
他的兵力虽多,但毕竟是分属几国的联军。
所以咱们不必全面展开兵力跟他决战,而是集中兵力打击他的薄弱环节。
当年周桓王率六军伐郑,声势很大,而郑就是用‘鱼丽之阵’。
首先由曼伯攻击周室联军左翼的陈军,一触即溃;
失去左翼军配合的右翼蔡、卫军队,在祭仲方阵的猛烈攻击下,也纷纷败退;
周王中军为溃兵所扰,也无心再战。
信陵联军中韩国素弱,燕军曾败于赵,未免心存芥蒂;
咱们打击这两国的结合部队必能挫动其锋,则信陵君的勇谋无所用矣!”
蒙骜大喜:
“好!就按你说的办!
不过,用奇兵伏击的效果可能更好。”
一场恶战在紧锣密鼓的悄悄准备之中……
信陵君的途中又布满了荆棘和陷阱。
可怜又可爱的魏无忌,做为一个王子,你为什么偏要沿着这条艰险之路无怨无悔的走下去?
现在吕丞相又寻找这么一个能消灭不共戴天之敌的大好机会,他们怎能不欢欣鼓舞、跃跃欲试?
蒙骜当然也能很快就找到切入点:
“咱们立刻行动消灭景阳,然后猛扑郏州,迫使信陵急速来援。
不管他有多少兵马咱们都必须与他死战拖住他,以保证整个战役的胜利,我的命令是:
直战到一兵一卒也必坚持到最后!”
秦军将士多不善言词,而用握紧兵器、顿脚做回答,而最明确的表示则显现在战斗中……
景阳刚攻下秦营时,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满心想乘胜追击消灭蒙骜,在楚军战史上添写一个划时代的历史奇迹。
但为了寻找秦军下落,几次派出侦察的小分队不是被迂回就是被歼灭。
做为一个志于战场的将军,也开始意识到面临形势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乐观。
景阳心里不免有些发虚,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与魏军合在一处比较安全。
既然人家不愿来,那就只得腆然俯就。
不想主意刚定,又接到卫庆因桓齮进逼而要与楚军合并,而且部队已经出发。
这倒让景阳增强了自信心:
如果是自己去俯就卫庆与魏军合并,属于被迫,面子上很不好看;
现在卫庆终于要到自己这儿来“避难”,自己就是当然的“老大”。
在心理上,让景阳增添了一份优越感。
“三晋”在最后的危急关头,还是得找我楚军庇护!
可惜好景不长,按说楚、魏两军相距不太远,半天的时间就可以赶到。
但兴高采烈的等了两天却再无消息,派出的侦察都是有去无回。
景阳并不傻,突然意识到自己有可能被包围,所以派出的人都被截获。
这回他出汗了,而且流出的是冷汗。
因为他本能的预想到被秦军包围的后果,会像长平那样尸积如山、血流成河那样悲惨。
于是无法再顾全自己的面子了,立刻召集军官们开会研究对策。
其实,部下们已经嗅出了危险的气息,但景阳一向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对部下的意见根本听不进去。
今天因为面对危急形势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想到应该听听大家的。
其实主意好出:
既然被包围了,那就突围呗,但应该朝哪个方向突围?
因为都对外面的情况不明,谁也拿不出一个最佳方案来。
有人提出分成数股往外冲,屈建却不同意:
“力量分散了更容易被人家分而歼之。”
正在议论纷纷、犹豫不决的时候,经过一番激战的朱亥只带几个卫士闯了进来。
朱亥给他们解决了这个难题:
“形势非常危险,公子命令你们立即撤入郏州!”
这一次,蔡泽却是过高的估计了信陵君,因为他不能在蔡泽预计的时间内赶到郏州。
所以才按薛琦之计,派人扮成王龁的残兵向蒙骜假报军情。
制造紧张空气,造成蒙、桓二人的疑虑,使他们不敢对已陷入包围的楚军放手进攻,从而贻误了战机。
先是放跑了魏军,接到准备大会战的命令后,他们又要重新调整作战方案,不免再耽误一些时间。
才给朱亥留下挽救楚军的机会。
朱亥到得很及时,因为蒙骜还没有下达作战命令,秦军尚处于监控状态。
由景阳领头,朱亥断后,十几万楚军突然潮水般涌出大营。
为了逃命,楚军打得非常凶猛,猝不及防的秦军根本阻挡不住。
等蒙骜闻讯赶到时,已经无法遏制,眼睁睁看着煮熟的鸭子飞出锅去。
蒙骜懊恼不及,连连捶打自己的头盔……
王翦见蒙骜神情沮丧便安慰他:
“这样也好,咱们就更有精力去迎战信陵君。
如果能在吕丞相赶到之前就把信陵君打败,也是奇功一件呢。”
蒙骜苦笑一下:
“虽然咱们目前有三十余万兵力,却必须拿出一半以上去封赌郏州。
否则楚、魏军出来会使我们腹背受敌。
这样,剩余的兵力在数量上就不占优势了。
你只回忆一下邯郸之战,就应该知道信陵君是一个很强硬的对手,不能被轻易打败。”
王翦却自有高见:
“现在和当时的形势不同,在邯郸时我军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攻城上。
对信陵及各国联盟能够参战估计不足。
而且他们又是突然袭击,我军被动应战,所以吃了亏。
现在则是我们把他当做主要敌人,有准备的全力迎战,就可以采用能够击败他的战术。
他的兵力虽多,但毕竟是分属几国的联军。
所以咱们不必全面展开兵力跟他决战,而是集中兵力打击他的薄弱环节。
当年周桓王率六军伐郑,声势很大,而郑就是用‘鱼丽之阵’。
首先由曼伯攻击周室联军左翼的陈军,一触即溃;
失去左翼军配合的右翼蔡、卫军队,在祭仲方阵的猛烈攻击下,也纷纷败退;
周王中军为溃兵所扰,也无心再战。
信陵联军中韩国素弱,燕军曾败于赵,未免心存芥蒂;
咱们打击这两国的结合部队必能挫动其锋,则信陵君的勇谋无所用矣!”
蒙骜大喜:
“好!就按你说的办!
不过,用奇兵伏击的效果可能更好。”
一场恶战在紧锣密鼓的悄悄准备之中……
信陵君的途中又布满了荆棘和陷阱。
可怜又可爱的魏无忌,做为一个王子,你为什么偏要沿着这条艰险之路无怨无悔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