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泽制定的计划是等燕、赵打得难分难解,两败俱伤时就出兵助燕击赵,从而控制燕。
而且已由张唐向栗腹做了援燕的暗示,所以栗腹才敢那么大胆猖狂。
没成想栗腹那么脓包不经打,几天之内就结束了战斗。
人家已经和平谈判,自己还要去帮着打仗,就没理由了。
而且据报赵国兵力比预计强大得多,也使蔡泽不敢轻举妄动,只能等探明情况后再调整计划。
但由于信陵君的注意力被牵制在燕赵之战上,秦将蒙骜趁机攻下韩国的滎阳、成皋等十余城,编为秦国的“三川郡”;
给日后东扩建立了一个更进一步的桥头堡。
而信陵君却不能及时纠合各国兵力援救,使“合纵”的裂痕变得更大。
总之,燕王喜这次是给秦国帮了一个不小的忙。
尽管燕赵相争的这个机会失效,但秦仍面临一片大好形势。
秦昭王决定趁机挥师东进,横扫三晋以报邯郸战败之耻,重振雄威,国内又进入战备状态……
三晋危急!天下危急!
接到情报的信陵君废寝忘食,尽力弥合修补各国之间的关系,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但齐王建、后胜之辈只顾吃喝玩乐,对信陵君的呼吁不理不睬;
信陵君也给魏王写信,诚恳邀请他加入“合纵”共同抗秦。
魏王却回信辱骂他妖言惑众,图谋不轨……
但信陵君却仍无悔地继续努力,哪怕说得口燥舌干,惟有他最清楚。
如果任由秦军肆虐,天下必尽为秦虏!
可惜,就在这时,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却抓住秦昭王之手。
公元前二五一年,在位五十六年,活了七十五岁的一代雄主,驾崩于咸阳。
太子安国君守丧一年,于公元前二五零年十一月十二日行改元继位之礼。
他下令大赦罪人,按功表彰先王功臣,优待宗族亲属,拆除王家园囿。
除丧三日后,大宴群臣,回宫后突患疾病,不治身亡,谥为孝文王。
嗣子公子楚继位,就是秦始皇的父亲庄襄王。
华阳夫人当了皇太后,子楚的“患难之妻”赵姬顺理成章地成了王后,儿子嬴政做了太子。
吕不韦当初帮助子楚成功逃到咸阳后,由于对他的感谢,在生活上得到秦昭王高规格的待遇:
住最好的驿馆,穿最漂亮的衣服,乘最华丽的马车,吃最贵重的食物——
虽然他没有作战,但他的战功却比大将军攻灭一个国家还要高,因为他拯救了皇孙和皇太孙!
然而,秦昭王却公私分明:
吕不韦只是嬴家的恩人,功不在国。
所以只给他一个较高的待遇,却没给他一定的权力。
这显然不是吕不韦以破产做代价,冒灭族之险以入秦的目标。
但在秦昭王时代,他必须谨小慎微。
通过内线消息,他听说秦昭王还没完全相信自己,惟恐是赵国费尽心机安插进来的密探。
他当然不能跑到秦王面前去剖白诉冤,最正确的措施就是远离政治。
好在现在有的是钱,背后还有华阳夫人这棵大树好乘凉,又不用为生意场上的盈亏胜负沤心沥血。
他也收集门客,纵情酒色渔猎、吃喝玩乐,成为咸阳出了名的“花花公子”。
对于他的放纵,也有人向秦昭王报告,并要求予以遏制,昭王只是一笑:
“人家救了咱俩代孙子,功不可没,只要不介入政事,由他乐去吧!”
可惜,秦昭王是个偏重于刀光剑影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对于从生活中渗透进来的阴谋却漠然视之。
在华阳夫人和安国君的庇护下,吕不韦已暗暗招集了很大的一批力量。
尤其与华阳夫人的关系,已亲密到令人羡慕的程度。
但不仅秦昭王,连安国君都毫无察觉。
后世也有传说,孝文王猝死,是因为吕不韦急于让子楚登上王位而做了手脚。
当时拿不出有力证据,所以还不能做出肯定。
但一是猝死过于蹊跷,二是吕不韦有做案动机和做案机会,所以能成为“犯罪嫌疑人”。
然而这只是后人的假说,当时并没立案。
不过,如果“假设”成立,也可知吕不韦在秦国能量已相当大了。
子楚是在吕不韦的扶助下,从一个“准死囚”逐步登上秦王的宝座,所以对他的缔造之恩感激万分。
可惜过去大部分的“感激”只能挂在嘴上,现在终于成为一国之尊。
当然就可以用实际行动来表现了。
吕不韦惨淡经营十几年,投入了大本钱,时机到后也要盘本计利、有种有收。
蔡泽何等聪明?
庄襄王一上台就已经看清形势,不久就上表辞官,并说吕不韦之才强己百倍,荐以代己。
庄襄王也正在想怎么让蔡泽挪窝儿让位以便安插吕不韦呢,见表大喜。
对这位三朝丞相连句客气话都没说就同意了。
不过吕不韦在商场上手腕高明。
对于处理国家内政、外交、军事等各方面的知识能力,就感到不足了。
所以吕不韦正式任丞相后,便建议庄襄王任蔡泽为国师,做自己的高级某士。
蔡泽为他出谋划策很受重用,但只是工作关系,他并不属于吕不韦的私近心腹。
所以后来秦始皇除掉吕不韦尽逐其客而蔡泽并没受株连,仍然能保持自己的地位。
正如自己预计的那样:
过了四十三年吃细米肥肉的“幸福生活”,能为范雎和自己备退路、谋善终,蔡泽确不简单。
吕不韦虽在援救、扶立庄襄王中功高如山,但秦是个崇尚军功的国家。
“商君之法”规定:
没有军功,虽宗室贵族不给授于爵位,在人们的意识中“无功者耻,有功者荣”。
所以吕不韦要想保持政治地位,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还必须在军事上做出成绩。
秦昭王在遗嘱中以未灭“三晋”为恨。
庄襄王想起自己在赵国经受的那些苦难和迫害,也很想报复,就准备让吕不韦谋划伐赵。
王龁更对败于邯郸耿耿于怀,总想挽回面子,便对吕不韦摆了一大堆对赵作战的有利条件。
在王龁的鼓动下,吕不韦便认为赵国元气大伤,软弱可欺,因而跃跃欲试。
但蔡泽却不同意去攻赵,他认为吕不韦没有详细分析对赵作战有哪些困难。
更不肯说吕不韦在军事上无能,而是投其所好:
“丞相要立军功,何不去灭周?
费力不多,收获却大,此乃事半而功倍也。”
少投资而高回报,完全符合商人的心理要求,吕不韦听了大喜,笑嘻嘻拍着蔡泽的驼背:
“先生真乃吾之伊、吕!”
能让吕不韦欣然接受的这个建议,对吕不韦和自己也确有很大好处。
蔡泽可以说是善于“因人施教。”
而且已由张唐向栗腹做了援燕的暗示,所以栗腹才敢那么大胆猖狂。
没成想栗腹那么脓包不经打,几天之内就结束了战斗。
人家已经和平谈判,自己还要去帮着打仗,就没理由了。
而且据报赵国兵力比预计强大得多,也使蔡泽不敢轻举妄动,只能等探明情况后再调整计划。
但由于信陵君的注意力被牵制在燕赵之战上,秦将蒙骜趁机攻下韩国的滎阳、成皋等十余城,编为秦国的“三川郡”;
给日后东扩建立了一个更进一步的桥头堡。
而信陵君却不能及时纠合各国兵力援救,使“合纵”的裂痕变得更大。
总之,燕王喜这次是给秦国帮了一个不小的忙。
尽管燕赵相争的这个机会失效,但秦仍面临一片大好形势。
秦昭王决定趁机挥师东进,横扫三晋以报邯郸战败之耻,重振雄威,国内又进入战备状态……
三晋危急!天下危急!
接到情报的信陵君废寝忘食,尽力弥合修补各国之间的关系,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但齐王建、后胜之辈只顾吃喝玩乐,对信陵君的呼吁不理不睬;
信陵君也给魏王写信,诚恳邀请他加入“合纵”共同抗秦。
魏王却回信辱骂他妖言惑众,图谋不轨……
但信陵君却仍无悔地继续努力,哪怕说得口燥舌干,惟有他最清楚。
如果任由秦军肆虐,天下必尽为秦虏!
可惜,就在这时,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却抓住秦昭王之手。
公元前二五一年,在位五十六年,活了七十五岁的一代雄主,驾崩于咸阳。
太子安国君守丧一年,于公元前二五零年十一月十二日行改元继位之礼。
他下令大赦罪人,按功表彰先王功臣,优待宗族亲属,拆除王家园囿。
除丧三日后,大宴群臣,回宫后突患疾病,不治身亡,谥为孝文王。
嗣子公子楚继位,就是秦始皇的父亲庄襄王。
华阳夫人当了皇太后,子楚的“患难之妻”赵姬顺理成章地成了王后,儿子嬴政做了太子。
吕不韦当初帮助子楚成功逃到咸阳后,由于对他的感谢,在生活上得到秦昭王高规格的待遇:
住最好的驿馆,穿最漂亮的衣服,乘最华丽的马车,吃最贵重的食物——
虽然他没有作战,但他的战功却比大将军攻灭一个国家还要高,因为他拯救了皇孙和皇太孙!
然而,秦昭王却公私分明:
吕不韦只是嬴家的恩人,功不在国。
所以只给他一个较高的待遇,却没给他一定的权力。
这显然不是吕不韦以破产做代价,冒灭族之险以入秦的目标。
但在秦昭王时代,他必须谨小慎微。
通过内线消息,他听说秦昭王还没完全相信自己,惟恐是赵国费尽心机安插进来的密探。
他当然不能跑到秦王面前去剖白诉冤,最正确的措施就是远离政治。
好在现在有的是钱,背后还有华阳夫人这棵大树好乘凉,又不用为生意场上的盈亏胜负沤心沥血。
他也收集门客,纵情酒色渔猎、吃喝玩乐,成为咸阳出了名的“花花公子”。
对于他的放纵,也有人向秦昭王报告,并要求予以遏制,昭王只是一笑:
“人家救了咱俩代孙子,功不可没,只要不介入政事,由他乐去吧!”
可惜,秦昭王是个偏重于刀光剑影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对于从生活中渗透进来的阴谋却漠然视之。
在华阳夫人和安国君的庇护下,吕不韦已暗暗招集了很大的一批力量。
尤其与华阳夫人的关系,已亲密到令人羡慕的程度。
但不仅秦昭王,连安国君都毫无察觉。
后世也有传说,孝文王猝死,是因为吕不韦急于让子楚登上王位而做了手脚。
当时拿不出有力证据,所以还不能做出肯定。
但一是猝死过于蹊跷,二是吕不韦有做案动机和做案机会,所以能成为“犯罪嫌疑人”。
然而这只是后人的假说,当时并没立案。
不过,如果“假设”成立,也可知吕不韦在秦国能量已相当大了。
子楚是在吕不韦的扶助下,从一个“准死囚”逐步登上秦王的宝座,所以对他的缔造之恩感激万分。
可惜过去大部分的“感激”只能挂在嘴上,现在终于成为一国之尊。
当然就可以用实际行动来表现了。
吕不韦惨淡经营十几年,投入了大本钱,时机到后也要盘本计利、有种有收。
蔡泽何等聪明?
庄襄王一上台就已经看清形势,不久就上表辞官,并说吕不韦之才强己百倍,荐以代己。
庄襄王也正在想怎么让蔡泽挪窝儿让位以便安插吕不韦呢,见表大喜。
对这位三朝丞相连句客气话都没说就同意了。
不过吕不韦在商场上手腕高明。
对于处理国家内政、外交、军事等各方面的知识能力,就感到不足了。
所以吕不韦正式任丞相后,便建议庄襄王任蔡泽为国师,做自己的高级某士。
蔡泽为他出谋划策很受重用,但只是工作关系,他并不属于吕不韦的私近心腹。
所以后来秦始皇除掉吕不韦尽逐其客而蔡泽并没受株连,仍然能保持自己的地位。
正如自己预计的那样:
过了四十三年吃细米肥肉的“幸福生活”,能为范雎和自己备退路、谋善终,蔡泽确不简单。
吕不韦虽在援救、扶立庄襄王中功高如山,但秦是个崇尚军功的国家。
“商君之法”规定:
没有军功,虽宗室贵族不给授于爵位,在人们的意识中“无功者耻,有功者荣”。
所以吕不韦要想保持政治地位,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还必须在军事上做出成绩。
秦昭王在遗嘱中以未灭“三晋”为恨。
庄襄王想起自己在赵国经受的那些苦难和迫害,也很想报复,就准备让吕不韦谋划伐赵。
王龁更对败于邯郸耿耿于怀,总想挽回面子,便对吕不韦摆了一大堆对赵作战的有利条件。
在王龁的鼓动下,吕不韦便认为赵国元气大伤,软弱可欺,因而跃跃欲试。
但蔡泽却不同意去攻赵,他认为吕不韦没有详细分析对赵作战有哪些困难。
更不肯说吕不韦在军事上无能,而是投其所好:
“丞相要立军功,何不去灭周?
费力不多,收获却大,此乃事半而功倍也。”
少投资而高回报,完全符合商人的心理要求,吕不韦听了大喜,笑嘻嘻拍着蔡泽的驼背:
“先生真乃吾之伊、吕!”
能让吕不韦欣然接受的这个建议,对吕不韦和自己也确有很大好处。
蔡泽可以说是善于“因人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