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上正式册封皇后之前,中军都督佥事宋晟带着其长子宋琥、次子宋瑛、从子宋端从西北赶回了京城。
虽然圣谕没让宋晟回到京师,但宋晟觉得皇后正式册封之时、其长子宋琥与四公主完婚之时,自己是无论如何不能缺席的。
回到京城的当天,宋晟就得以面见皇上。朱棣对宋晟此时来到京师有些恼火。虽然作为人臣、作为人父的宋晟此时入京属于人之常情,但毕竟帖木儿此时在西边虎视眈眈。
所以在听到宋晟解释他已在西北做好防御后,朱棣仍斥责了宋晟无诏入京,并严令其下次若无诏令,就算天崩了也不得进京。
不过宋晟既然已经回来了,总不能让他现在就回去?朱棣也只得无奈地让宋晟留下参加皇后册封典礼,毕竟宋晟因为帖木儿可汗而一直镇守西北边陲。
宋晟从宫中回到自己的府邸,当晚他就令家人就发帖子给在京的将领。宋晟此次回来,还有想为颍国公翻案的想法,而且他认为人多力量大。
这天,朱玉馨在宫女的伺候下将公主服饰穿好后,才见张辅急急忙忙地回家。她皱眉地对丈夫说:“今晚宋将军在府中摆宴,你怎么也不知道提早回来”?
张辅不好意思地说:“在军营忘了时间。这次要不是鬼老四提醒,别人说我眼睛长在天灵盖上那事,恐怕就要被坐实”.
听到丈夫说完,朱玉馨就发现张辅脸上有些无奈……朱玉馨却对此不以为然,她认为自己的丈夫有资格去傲然。
夫妻俩来到宋将军府门前,就因将军府前的车水马龙景象,让他们切身体会了什么是门庭若市。
待妻子随着宋家女眷去了女眷区,张辅并在宋瑛的引路下向宋晟所在的正厅走去。
还未来到正厅,张辅就听到诸位将军的声音。
见过众人后,张辅慢慢地听出宋晟与五军营右军主将李彬,有想替他们的老上级颍国公傅友德翻案。
虽然靖难诸将都有在场,但张辅却认为想给颍国公翻案没有这么简单。
张辅也佩服颍国公,但他知道皇上不太可能会为颍国公翻案。给颍国公翻案对皇上来说就是不孝。毕竟在这个时代,儿子是不能去说父亲的不是。
看到宋将军与李将军不停地去游说淇国公丘福,让淇国公与他们一起去领衔上奏。
而作为靖难首功之人,丘福在享受其荣誉后,每天都有一种不知如何是好的感觉。
就如宋晟与李彬想为颍国公翻案这事,丘福觉得两位将军能为之前的上级去鸣冤,自是忠义之士,所以丘福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但丘福同时也明白作为太祖的儿子,皇上不可能会给颍国公翻案。翻父亲的案就是做儿子的不孝。自己若是去领衔上奏,十有八九会被皇上训斥一顿。
就在丘福陷入左右为难之际,朱能替他解围地道:“既要为颍国公翻案,首先我们也得知道颍国公为什么会在有免死铁卷的情况下,还被太祖赐死吧”?
宋晟将回忆捋捋了后,伤感地道:“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先帝大宴文武,见颍国公有一道菜没有吃,先帝就在筵席中指责傅友德不敬,然后先帝严令地道:“把你两个儿子叫过来”。
“颍国公于是离席,去找他两个儿子。在路上有锦衣卫传话颍国公:“把他们的人头带过来。”不久,颍国公马上拿了两个儿子的首级过来,先帝惊讶地说:“怎么那么快?你为何如此残忍?”说到这,宋晟眼眶中已有泪花。
“颍国公从袖中抽出匕首说:“不过是想要我们父子的头罢了。”于是自刎。先帝大怒,流放颍国公其他没死的家属到辽东、云南,只留下已故寿春公主之子傅彦在京。”将这话说完,宋晟就嚎啕大哭起来。
一种“狡兔死,走狗烹”的感觉,让正厅中所有将领脸上都露有戚容。得见如此,丘福义愤地道:“我可以领衔上奏”。见到众人都看向自己,丘福问道:“还有谁,愿意在这奏折上签名”?
朱能闻此,立即就站了起来;王彦想了想,也站了起来;随之火真也站了起来……接下来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张辅见奏折上将颍国公赐死的经过一字未改,出于让事情有可行性,张辅建议地道:“这锦衣卫是不是恶少宋忠指使?而太祖被蒙在鼓里?若是的话,我建议也如实写上”。
见张辅话音刚落,就得到不少将领的点头,宋晟满脸热泪地说:“事情这么久了。你要我怎么去核实,是不是宋忠干的”?
听到有人说自己是不是想借此不签名时,张辅又发现多数诸将一副时不我待的模样,他只好在奏折上签上自己的大名。
张辅原本的意思只是让奏章写成是宋忠假传圣旨,才导致这个悲剧。毕竟现在是为了翻案,而不是为了去数落太祖皇帝。
其实诸将也有不少人猜到张辅是这个意思,但见宋晟与李彬与淇国公如此大义凌然,他们自是也不肯做此等小人行径。
晚上回家后,在星空下的庭院中,馨儿见张辅心事重重。她关心地问道:“你怎么了”?张辅苦笑地说:“今天我干了件,日后得挨军棍之事”。
馨儿不高兴地说:“你既然觉得此事会被父皇斥责,为何还要去做”?
于是张辅将诸将上奏折为颍国公鸣冤之事,说给了妻子听。馨儿听完后,半响才道:“反正你复原得快”……
听到馨儿如此说,张辅心中有些啼笑皆非。
半响,馨儿又问道:“你那时说,存在着恶少宋忠假传圣旨的可能。是不是想将颍国公之死归咎于恶少在背后捣鬼?而皇爷爷只是上了当受了骗,颍国公更是因为被蒙蔽才大不敬皇爷爷”?
张辅见馨儿能领悟自己的想法,他并不感到意外。毕竟妻子的父系与母系,都是那种聪明绝顶之人。
张辅点了点头,坦然地道:“其实宋、李两位将军也将这事的起因给掐了。当时凉国公被诛,定远侯王弼曾私下对颍国公傅友德说:“皇上已经年老,早晚会把我们全部杀掉,我们得自己想个办法。”
“太祖得知了此事,定会对他们产生疑虑。把事情说白了,是个人处在皇上的位置上,都会有想凉国公与定远侯是不是想通过造反来自保?”张辅接着如是说。
张辅停了停,看着认真在听他说的馨儿继续道:“若想翻案成功。首先就得让太祖撇清关系,不然皇上翻案就是不孝;其次就得让颍国公这大不敬之罪是出自被奸人蒙蔽,不然皇上翻案岂不是有为日后自找麻烦的嫌疑”?
馨儿点了点头,她道:“父皇若是翻案,确实在变相鼓励日后那些将领去顶撞他”。
又想了想,馨儿不高兴地说:“按照君臣之道,颍国公应该服软。皇爷爷当时让锦衣卫去传那话,若是颍国公回来告罪求饶,事情不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看到张辅点头,朱玉馨微微颔首地接着道:“不过若是你说话管用的话,那奏折按你所想去写。这案子还真有可能被父皇翻案”。
张辅情不自禁地道:“是啊,若是我说话管用的话”。
察觉到丈夫眼神中遗憾,朱玉馨忽然明白那日丈夫为什么会替曹操辩解。因为她觉得丈夫此时的遗憾,是出自对自身权力过小的不满足。
正因为此,朱玉馨又忽然想起李景隆的太子太师与监修实录之事。她有些玩笑地道:“若是你日后荣升太子太师以及能监修国史后,你就可以按自己的心愿行事”。
由于此时的张辅认为历史已经产生偏差,他看着历史中并不存在的妻子笑着说:“什么太子太师,把太子两字去掉。我要做大明的唯二的太师”。
朱玉馨刚开始有些被丈夫给愣住,但随后就被张辅这大言不惭笑得直不起腰。半响,她才喘过气来,她一脸恭敬的恭敬地道:“敢问大明未来的副统帅,谁又会是另外一位副统帅呢”?
张辅看上去有些揶揄地说:“自然是我儿子”。
被张辅这话笑得眼泪都出来后,朱玉馨没好气地说:“大明从来没有设立过太师,只有太子太师。之前就连我外公,也只是低于太师的太傅”。
然后朱玉馨又带着小骄傲地说:‘至于宋国公与颍国公只是太子太师,只是被某些人有意无意地去掉太子二字”。
见张辅有些尴尬而收起笑容,再又看到丈夫看向了苍穹下的明月,朱玉馨也抬头看向了皎月。朱玉馨知道再说太师这事,可能会让丈夫心中有出糗的感觉。
这时突如其来的夜风,让树叶与花草的摇摆发出了“沙沙”响声……这种自然之音让月色下的庭院在朦胧中又添了些画意。
也确实如张辅所料,第二天他就又领了二十军棍的赏。
后来皇上更因此对靖难功臣警告:“若想君臣有始有终。尔等必须得奉公守法,不然日后休怪朕寡恩”。
虽然圣谕没让宋晟回到京师,但宋晟觉得皇后正式册封之时、其长子宋琥与四公主完婚之时,自己是无论如何不能缺席的。
回到京城的当天,宋晟就得以面见皇上。朱棣对宋晟此时来到京师有些恼火。虽然作为人臣、作为人父的宋晟此时入京属于人之常情,但毕竟帖木儿此时在西边虎视眈眈。
所以在听到宋晟解释他已在西北做好防御后,朱棣仍斥责了宋晟无诏入京,并严令其下次若无诏令,就算天崩了也不得进京。
不过宋晟既然已经回来了,总不能让他现在就回去?朱棣也只得无奈地让宋晟留下参加皇后册封典礼,毕竟宋晟因为帖木儿可汗而一直镇守西北边陲。
宋晟从宫中回到自己的府邸,当晚他就令家人就发帖子给在京的将领。宋晟此次回来,还有想为颍国公翻案的想法,而且他认为人多力量大。
这天,朱玉馨在宫女的伺候下将公主服饰穿好后,才见张辅急急忙忙地回家。她皱眉地对丈夫说:“今晚宋将军在府中摆宴,你怎么也不知道提早回来”?
张辅不好意思地说:“在军营忘了时间。这次要不是鬼老四提醒,别人说我眼睛长在天灵盖上那事,恐怕就要被坐实”.
听到丈夫说完,朱玉馨就发现张辅脸上有些无奈……朱玉馨却对此不以为然,她认为自己的丈夫有资格去傲然。
夫妻俩来到宋将军府门前,就因将军府前的车水马龙景象,让他们切身体会了什么是门庭若市。
待妻子随着宋家女眷去了女眷区,张辅并在宋瑛的引路下向宋晟所在的正厅走去。
还未来到正厅,张辅就听到诸位将军的声音。
见过众人后,张辅慢慢地听出宋晟与五军营右军主将李彬,有想替他们的老上级颍国公傅友德翻案。
虽然靖难诸将都有在场,但张辅却认为想给颍国公翻案没有这么简单。
张辅也佩服颍国公,但他知道皇上不太可能会为颍国公翻案。给颍国公翻案对皇上来说就是不孝。毕竟在这个时代,儿子是不能去说父亲的不是。
看到宋将军与李将军不停地去游说淇国公丘福,让淇国公与他们一起去领衔上奏。
而作为靖难首功之人,丘福在享受其荣誉后,每天都有一种不知如何是好的感觉。
就如宋晟与李彬想为颍国公翻案这事,丘福觉得两位将军能为之前的上级去鸣冤,自是忠义之士,所以丘福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但丘福同时也明白作为太祖的儿子,皇上不可能会给颍国公翻案。翻父亲的案就是做儿子的不孝。自己若是去领衔上奏,十有八九会被皇上训斥一顿。
就在丘福陷入左右为难之际,朱能替他解围地道:“既要为颍国公翻案,首先我们也得知道颍国公为什么会在有免死铁卷的情况下,还被太祖赐死吧”?
宋晟将回忆捋捋了后,伤感地道:“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先帝大宴文武,见颍国公有一道菜没有吃,先帝就在筵席中指责傅友德不敬,然后先帝严令地道:“把你两个儿子叫过来”。
“颍国公于是离席,去找他两个儿子。在路上有锦衣卫传话颍国公:“把他们的人头带过来。”不久,颍国公马上拿了两个儿子的首级过来,先帝惊讶地说:“怎么那么快?你为何如此残忍?”说到这,宋晟眼眶中已有泪花。
“颍国公从袖中抽出匕首说:“不过是想要我们父子的头罢了。”于是自刎。先帝大怒,流放颍国公其他没死的家属到辽东、云南,只留下已故寿春公主之子傅彦在京。”将这话说完,宋晟就嚎啕大哭起来。
一种“狡兔死,走狗烹”的感觉,让正厅中所有将领脸上都露有戚容。得见如此,丘福义愤地道:“我可以领衔上奏”。见到众人都看向自己,丘福问道:“还有谁,愿意在这奏折上签名”?
朱能闻此,立即就站了起来;王彦想了想,也站了起来;随之火真也站了起来……接下来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张辅见奏折上将颍国公赐死的经过一字未改,出于让事情有可行性,张辅建议地道:“这锦衣卫是不是恶少宋忠指使?而太祖被蒙在鼓里?若是的话,我建议也如实写上”。
见张辅话音刚落,就得到不少将领的点头,宋晟满脸热泪地说:“事情这么久了。你要我怎么去核实,是不是宋忠干的”?
听到有人说自己是不是想借此不签名时,张辅又发现多数诸将一副时不我待的模样,他只好在奏折上签上自己的大名。
张辅原本的意思只是让奏章写成是宋忠假传圣旨,才导致这个悲剧。毕竟现在是为了翻案,而不是为了去数落太祖皇帝。
其实诸将也有不少人猜到张辅是这个意思,但见宋晟与李彬与淇国公如此大义凌然,他们自是也不肯做此等小人行径。
晚上回家后,在星空下的庭院中,馨儿见张辅心事重重。她关心地问道:“你怎么了”?张辅苦笑地说:“今天我干了件,日后得挨军棍之事”。
馨儿不高兴地说:“你既然觉得此事会被父皇斥责,为何还要去做”?
于是张辅将诸将上奏折为颍国公鸣冤之事,说给了妻子听。馨儿听完后,半响才道:“反正你复原得快”……
听到馨儿如此说,张辅心中有些啼笑皆非。
半响,馨儿又问道:“你那时说,存在着恶少宋忠假传圣旨的可能。是不是想将颍国公之死归咎于恶少在背后捣鬼?而皇爷爷只是上了当受了骗,颍国公更是因为被蒙蔽才大不敬皇爷爷”?
张辅见馨儿能领悟自己的想法,他并不感到意外。毕竟妻子的父系与母系,都是那种聪明绝顶之人。
张辅点了点头,坦然地道:“其实宋、李两位将军也将这事的起因给掐了。当时凉国公被诛,定远侯王弼曾私下对颍国公傅友德说:“皇上已经年老,早晚会把我们全部杀掉,我们得自己想个办法。”
“太祖得知了此事,定会对他们产生疑虑。把事情说白了,是个人处在皇上的位置上,都会有想凉国公与定远侯是不是想通过造反来自保?”张辅接着如是说。
张辅停了停,看着认真在听他说的馨儿继续道:“若想翻案成功。首先就得让太祖撇清关系,不然皇上翻案就是不孝;其次就得让颍国公这大不敬之罪是出自被奸人蒙蔽,不然皇上翻案岂不是有为日后自找麻烦的嫌疑”?
馨儿点了点头,她道:“父皇若是翻案,确实在变相鼓励日后那些将领去顶撞他”。
又想了想,馨儿不高兴地说:“按照君臣之道,颍国公应该服软。皇爷爷当时让锦衣卫去传那话,若是颍国公回来告罪求饶,事情不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看到张辅点头,朱玉馨微微颔首地接着道:“不过若是你说话管用的话,那奏折按你所想去写。这案子还真有可能被父皇翻案”。
张辅情不自禁地道:“是啊,若是我说话管用的话”。
察觉到丈夫眼神中遗憾,朱玉馨忽然明白那日丈夫为什么会替曹操辩解。因为她觉得丈夫此时的遗憾,是出自对自身权力过小的不满足。
正因为此,朱玉馨又忽然想起李景隆的太子太师与监修实录之事。她有些玩笑地道:“若是你日后荣升太子太师以及能监修国史后,你就可以按自己的心愿行事”。
由于此时的张辅认为历史已经产生偏差,他看着历史中并不存在的妻子笑着说:“什么太子太师,把太子两字去掉。我要做大明的唯二的太师”。
朱玉馨刚开始有些被丈夫给愣住,但随后就被张辅这大言不惭笑得直不起腰。半响,她才喘过气来,她一脸恭敬的恭敬地道:“敢问大明未来的副统帅,谁又会是另外一位副统帅呢”?
张辅看上去有些揶揄地说:“自然是我儿子”。
被张辅这话笑得眼泪都出来后,朱玉馨没好气地说:“大明从来没有设立过太师,只有太子太师。之前就连我外公,也只是低于太师的太傅”。
然后朱玉馨又带着小骄傲地说:‘至于宋国公与颍国公只是太子太师,只是被某些人有意无意地去掉太子二字”。
见张辅有些尴尬而收起笑容,再又看到丈夫看向了苍穹下的明月,朱玉馨也抬头看向了皎月。朱玉馨知道再说太师这事,可能会让丈夫心中有出糗的感觉。
这时突如其来的夜风,让树叶与花草的摇摆发出了“沙沙”响声……这种自然之音让月色下的庭院在朦胧中又添了些画意。
也确实如张辅所料,第二天他就又领了二十军棍的赏。
后来皇上更因此对靖难功臣警告:“若想君臣有始有终。尔等必须得奉公守法,不然日后休怪朕寡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