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山灵双手叉着腰,有些生气道:“这么大雨,这家伙又跑那里去干嘛?飞扬快叫他回来吃饭。”
“这家伙?”李飞扬突然想道,自己的娘生气时候,也经常这般喊的,眼前这位叫山灵的女子,看上去也顶多二十出头,然而气场十足,连坡公都敢这般称呼,想必也是个狠角色,自然不敢怠慢,于是他转身就往回跑。
此时苏轼匆匆而过,轻抚那依依的垂柳,点点细雨,滴滴落进林中,带着思绪泛起阵阵的回忆……
“坡公,坡公,你在想什么呢?”李飞扬已经跑了上来,他见到苏轼站在那里久久没动,眼神也有些呆滞,忍不住喊道。
“我?”苏轼这才从思绪中抽离,回归现实,一见原来是李飞扬,他摸着李飞扬的头道,“哈哈,一时感触,想起了以前的那些事儿。”
“以前的事?是什么事?可以说来听听吗?”李飞扬一听又有故事听了,甭提多带劲了,因为他平生最喜欢的就是听讲故事了。
苏轼,于是索性坐下,开始诉说着那段久远的往事:
宋神宗熙宁二年二月,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王安石旋即发动一系列的改革变法,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开始,至元丰八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
王安石的变法,利弊互见。本意都是好的,发展了经济,壮大税源,扩充税基,减少浪费,节约支出,国家财政收入显着增加,而且还强化了本来虚弱的宋朝君权,着实有着积极的作用。但王安石急于求成,思维太过超前,推行过急,而且在当时儒家思想,习惯成自然的保守环境下,他的改革很难被完全接纳的,所以遭到许多守旧官员反对,当中就包括了苏轼在内,虽然苏轼和王安石同列唐宋八大家,但并不因此政见就可以偏袒。不过他与司马光为代表的旧臣不同,他是属于中间派,只是反对变法的部分。
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提倡:要迅速打破烂旧有观念,重新建立新的规则;而且现在国库空虚,要用行政权力干预、监管经济,将财富从地主商人的手里赚回来,装回到国家的钱库里。
以司马光为首的变法派则认为:还是维持陈规旧俗,再慢慢改掉那些弊端,如果变法无形中就等于与老百姓争夺利益,会扰乱经济秩序。
新旧党的争夺,反倒是中间派的苏轼受罪。其实,苏轼只是希望能够进行循序渐近地改良,而不是大刀霍霍的革新变法。
苏轼在神宗熙宁四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为杭州通判。这是地位在知州官之下的地方官。官职虽然被贬,但对生性豁达的苏轼丝毫没有影响。出门是舟楫画舫,住的是画栋雕梁,满目是迷人的湖光山色。
一日,他与陈季常、秦观、佛印禅师同游杭州西湖。玩毕,于宴饮时,招来歌舞班助兴,悠扬的丝竹声中,舞女们浓妆艳抹,长袖徐徐摆动,舞步曼妙轻盈。
舞女们当中,正有王朝云在其中。
王朝云字子霞,钱塘人,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为西湖名妓。由于丽质天生,聪颖伶俐,且能歌善舞,虽身处烟雨风尘中,依然能保持清新脱俗的气质和高尚品格。
很快,拥有艳丽的姿色和高超的舞技的王朝云,很快引起苏轼的注目。只见她一绺波浪般的长发挽成云髻,细长的柳叶眉,一双明眸流盼妩媚,娇小的鼻子,桃腮微晕,点绛般的嘴唇洁白的笑脸光洁如玉,不带丝毫瑕疵的雪肌如酥似雪,身形纤弱,她一出场,所有人都呆了。
舞罢,众舞女入座侍酒,王朝云恰转到苏轼身边,苏轼望着王朝云,如点绛的樱唇,白皙的双颊甚是美艳,体型轻盈,说起话来,娇滴滴的。
苏轼不觉,爱欲恣恣,春心泛泛,呼道:“美人在旁,何不与我同游也?”王朝云闻言,耳红面赤,心头撞鹿,羞答答不敢抬头。
此时,西湖之上,丽日晴空,湖面被光线折射得波光潋滟,自成一色。湖山美景,才子佳人,相映成趣。苏轼即悟顿至,挥毫写下: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此诗虽明写西湖,实乃表达苏轼初遇王朝云心动的感受。王朝云同时也十分仰慕苏轼的才华,决意追随其终身,进入苏门后,便觉得苏东坡学富五车又和蔼可亲。所以,王朝云对苏东坡的照料特别细心。二人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直至到了黄州后才由侍女改为侍妾。
苏轼是一位性情豪放的人,在诗词中畅论自己的政见,得罪了当朝权贵,屡遭被贬。
一个柔弱女子,从豆蔻年华到英年早逝,无论他荣华、贫困,没有任何承诺、没有任何的缔约,甚至谈不上名份,而王朝云依然不离不弃,二十三年始终如一。恐怕当今任何婚礼誓词过后,都无法恪守到这种程度了吧?如此奇女子更收到惠州人民的敬仰,人们知道王朝云喜欢梅花,便在朝云墓边上遍植梅花,并纷纷祭奠。
王朝云在惠州又为苏东坡生下一子,取名苏遁,产后身体虚弱,又因救人被感染瘴毒,不久便以世长辞,年仅三十四岁。朝云死后,苏东坡将她葬在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泗洲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上筑六如亭以纪念她,亭柱上镌有一副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说来也巧,苏轼似乎与王姓颇为有缘,原配夫人王弗,嫁到苏家时才十六岁,祖籍四川眉州青神,两人婚后相敬如宾,更是苏轼的伴读良友,可谓是郎才女貌,情投意合,王弗生于书香世家,知书达理,博览群书,而苏轼也是才高八斗,清新豪健,学识渊博。二人育有一个儿子,名叫苏迈。
可惜天妒红颜,王弗二十七岁那年便在开封去世了。
苏轼久久不能释怀,十年后,苏轼在山东密州做知州。在密州时写的一首词《江城子。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作为亡妻王弗写的一首悼念词,更被后人誉为“千古第一悼亡词”。
妻子的丧事还没有料理停当,第二年四月,父亲苏洵又与世长辞了,享年五十八岁。于是苏轼苏辙兄弟护送苏洵的灵柩回四川老家,按照规矩须为父亲守丧三年。
王弗去世三年后,苏轼续娶王弗的堂妹王闰之为妻,王闰之给姐夫做填房,除了她性情温顺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苏轼人品和文采的仰慕。她对王弗的儿子苏迈视如己出,是一位贤妻良母,也深得苏轼敬重。
元佑八年八月,陪伴苏轼二十五年,时年四十六岁的王闰之也染病去世。
苏轼哀伤至极,写下了感天动地的《祭亡妻文》:
“呜呼!妇职既修,母仪甚敦。三子如一,爱出于天。从我南行,菽水欣然。汤沐两郡,喜不见颜。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须,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干。旅殡国门,我实少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
王朝云之位虽不与前两妻比,但在精神与艺术上,却更能靠近苏轼。
苏轼此生起伏的官场,妻妾散尽,只有王朝云,一直相随,不离不弃。
自古佳人多薄命,
王朝云不治,她最终于绍圣三年七月五日病死在惠州嘉佑寺,时年三十有四。临终前她执着东坡的手诵《金刚经》四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成为了她临终前的遗言,也成为了纪念她的碑铭。八月三日,王朝云葬在惠州西湖孤山上的栖禅院旁,苏东坡亲作墓志铭。
朝云死后,东坡悲痛万分,他写了《悼朝云》诗一首: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驻景恨无千岁药,赠行惟有小乘禅。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
苏轼讲到这里,不觉开怀大笑:“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李飞扬望着眼前的这位西湖一脉德高望重的坡公,心里更加崇敬起来,他不单止是个文学才子,而且样样皆能,又爱谈经论道,更是重情重义之人。
李飞扬再移目,在当年僧人筹款在墓上修了一座亭子……“六如亭”。亭柱上镌有苏东坡亲自撰写的一副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想到此间,李飞扬更加期待,明日与魔流派的一战。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山灵双手叉着腰,有些生气道:“这么大雨,这家伙又跑那里去干嘛?飞扬快叫他回来吃饭。”
“这家伙?”李飞扬突然想道,自己的娘生气时候,也经常这般喊的,眼前这位叫山灵的女子,看上去也顶多二十出头,然而气场十足,连坡公都敢这般称呼,想必也是个狠角色,自然不敢怠慢,于是他转身就往回跑。
此时苏轼匆匆而过,轻抚那依依的垂柳,点点细雨,滴滴落进林中,带着思绪泛起阵阵的回忆……
“坡公,坡公,你在想什么呢?”李飞扬已经跑了上来,他见到苏轼站在那里久久没动,眼神也有些呆滞,忍不住喊道。
“我?”苏轼这才从思绪中抽离,回归现实,一见原来是李飞扬,他摸着李飞扬的头道,“哈哈,一时感触,想起了以前的那些事儿。”
“以前的事?是什么事?可以说来听听吗?”李飞扬一听又有故事听了,甭提多带劲了,因为他平生最喜欢的就是听讲故事了。
苏轼,于是索性坐下,开始诉说着那段久远的往事:
宋神宗熙宁二年二月,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王安石旋即发动一系列的改革变法,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开始,至元丰八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
王安石的变法,利弊互见。本意都是好的,发展了经济,壮大税源,扩充税基,减少浪费,节约支出,国家财政收入显着增加,而且还强化了本来虚弱的宋朝君权,着实有着积极的作用。但王安石急于求成,思维太过超前,推行过急,而且在当时儒家思想,习惯成自然的保守环境下,他的改革很难被完全接纳的,所以遭到许多守旧官员反对,当中就包括了苏轼在内,虽然苏轼和王安石同列唐宋八大家,但并不因此政见就可以偏袒。不过他与司马光为代表的旧臣不同,他是属于中间派,只是反对变法的部分。
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提倡:要迅速打破烂旧有观念,重新建立新的规则;而且现在国库空虚,要用行政权力干预、监管经济,将财富从地主商人的手里赚回来,装回到国家的钱库里。
以司马光为首的变法派则认为:还是维持陈规旧俗,再慢慢改掉那些弊端,如果变法无形中就等于与老百姓争夺利益,会扰乱经济秩序。
新旧党的争夺,反倒是中间派的苏轼受罪。其实,苏轼只是希望能够进行循序渐近地改良,而不是大刀霍霍的革新变法。
苏轼在神宗熙宁四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为杭州通判。这是地位在知州官之下的地方官。官职虽然被贬,但对生性豁达的苏轼丝毫没有影响。出门是舟楫画舫,住的是画栋雕梁,满目是迷人的湖光山色。
一日,他与陈季常、秦观、佛印禅师同游杭州西湖。玩毕,于宴饮时,招来歌舞班助兴,悠扬的丝竹声中,舞女们浓妆艳抹,长袖徐徐摆动,舞步曼妙轻盈。
舞女们当中,正有王朝云在其中。
王朝云字子霞,钱塘人,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为西湖名妓。由于丽质天生,聪颖伶俐,且能歌善舞,虽身处烟雨风尘中,依然能保持清新脱俗的气质和高尚品格。
很快,拥有艳丽的姿色和高超的舞技的王朝云,很快引起苏轼的注目。只见她一绺波浪般的长发挽成云髻,细长的柳叶眉,一双明眸流盼妩媚,娇小的鼻子,桃腮微晕,点绛般的嘴唇洁白的笑脸光洁如玉,不带丝毫瑕疵的雪肌如酥似雪,身形纤弱,她一出场,所有人都呆了。
舞罢,众舞女入座侍酒,王朝云恰转到苏轼身边,苏轼望着王朝云,如点绛的樱唇,白皙的双颊甚是美艳,体型轻盈,说起话来,娇滴滴的。
苏轼不觉,爱欲恣恣,春心泛泛,呼道:“美人在旁,何不与我同游也?”王朝云闻言,耳红面赤,心头撞鹿,羞答答不敢抬头。
此时,西湖之上,丽日晴空,湖面被光线折射得波光潋滟,自成一色。湖山美景,才子佳人,相映成趣。苏轼即悟顿至,挥毫写下: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此诗虽明写西湖,实乃表达苏轼初遇王朝云心动的感受。王朝云同时也十分仰慕苏轼的才华,决意追随其终身,进入苏门后,便觉得苏东坡学富五车又和蔼可亲。所以,王朝云对苏东坡的照料特别细心。二人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直至到了黄州后才由侍女改为侍妾。
苏轼是一位性情豪放的人,在诗词中畅论自己的政见,得罪了当朝权贵,屡遭被贬。
一个柔弱女子,从豆蔻年华到英年早逝,无论他荣华、贫困,没有任何承诺、没有任何的缔约,甚至谈不上名份,而王朝云依然不离不弃,二十三年始终如一。恐怕当今任何婚礼誓词过后,都无法恪守到这种程度了吧?如此奇女子更收到惠州人民的敬仰,人们知道王朝云喜欢梅花,便在朝云墓边上遍植梅花,并纷纷祭奠。
王朝云在惠州又为苏东坡生下一子,取名苏遁,产后身体虚弱,又因救人被感染瘴毒,不久便以世长辞,年仅三十四岁。朝云死后,苏东坡将她葬在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泗洲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上筑六如亭以纪念她,亭柱上镌有一副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说来也巧,苏轼似乎与王姓颇为有缘,原配夫人王弗,嫁到苏家时才十六岁,祖籍四川眉州青神,两人婚后相敬如宾,更是苏轼的伴读良友,可谓是郎才女貌,情投意合,王弗生于书香世家,知书达理,博览群书,而苏轼也是才高八斗,清新豪健,学识渊博。二人育有一个儿子,名叫苏迈。
可惜天妒红颜,王弗二十七岁那年便在开封去世了。
苏轼久久不能释怀,十年后,苏轼在山东密州做知州。在密州时写的一首词《江城子。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作为亡妻王弗写的一首悼念词,更被后人誉为“千古第一悼亡词”。
妻子的丧事还没有料理停当,第二年四月,父亲苏洵又与世长辞了,享年五十八岁。于是苏轼苏辙兄弟护送苏洵的灵柩回四川老家,按照规矩须为父亲守丧三年。
王弗去世三年后,苏轼续娶王弗的堂妹王闰之为妻,王闰之给姐夫做填房,除了她性情温顺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苏轼人品和文采的仰慕。她对王弗的儿子苏迈视如己出,是一位贤妻良母,也深得苏轼敬重。
元佑八年八月,陪伴苏轼二十五年,时年四十六岁的王闰之也染病去世。
苏轼哀伤至极,写下了感天动地的《祭亡妻文》:
“呜呼!妇职既修,母仪甚敦。三子如一,爱出于天。从我南行,菽水欣然。汤沐两郡,喜不见颜。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须,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干。旅殡国门,我实少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
王朝云之位虽不与前两妻比,但在精神与艺术上,却更能靠近苏轼。
苏轼此生起伏的官场,妻妾散尽,只有王朝云,一直相随,不离不弃。
自古佳人多薄命,
王朝云不治,她最终于绍圣三年七月五日病死在惠州嘉佑寺,时年三十有四。临终前她执着东坡的手诵《金刚经》四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成为了她临终前的遗言,也成为了纪念她的碑铭。八月三日,王朝云葬在惠州西湖孤山上的栖禅院旁,苏东坡亲作墓志铭。
朝云死后,东坡悲痛万分,他写了《悼朝云》诗一首: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驻景恨无千岁药,赠行惟有小乘禅。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
苏轼讲到这里,不觉开怀大笑:“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李飞扬望着眼前的这位西湖一脉德高望重的坡公,心里更加崇敬起来,他不单止是个文学才子,而且样样皆能,又爱谈经论道,更是重情重义之人。
李飞扬再移目,在当年僧人筹款在墓上修了一座亭子……“六如亭”。亭柱上镌有苏东坡亲自撰写的一副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想到此间,李飞扬更加期待,明日与魔流派的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