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浦口码头上停泊的船只,中型以上的就有三十六艘,其中战船四艘,他们是:一艘炮舰、一艘炮艇、两艘轮渡改装的战船,其余的都是大小不一,型号各异的民用船只。小船还有几条,可以拴在船尾做机动使用。
    需要乘坐这些船只的人只有一百多人,内河上的船只都比较小,何况这些都是临时“征用”的船,杂七杂八的什么样的船都有,每一艘船上安置不了几个人。船老板在得到补偿的情况下也稳定下来,这也是强制性的,不跟着走也不行。如果平均一艘船上安置十几个人,大约十五六艘船也就够了。其余的船只装的是部队的各种物资,也包括武器弹药,此外,这次突围还不知道要走几天,人总是要吃饭的,所以用于做饭的炊事用船就有两艘,在船上做饭要强于陆地野营的临时野炊。
    等待乘船的人,昨天晚间已经集中于码头,并且分配了船只。此时,一声令下,所有的人员全部喊醒,不能睡觉了,并且按照所乘的船只集中,做好登船的准备,但是局面危险,还不能登船。每一艘船,按照船只的大小分配一两根长杆子,每船选几名身强力壮的上船,准备用杆子对付火船,当然还要有水手做一些必要的指导。
    上游不明船队的距离已经不足十里了,营长王志发出命令:炮舰和炮艇出击拦截,但是不要过分的接近,以防被缠住。自由攻击,不必请示。码头上的两艘渡船出动,游弋巡逻。
    国防军的舰船上都有探照灯和喊话器的装备,现在就可以利用了。
    炮艇的优点就是速度快,接到命令它一马当先,快速的向不明船队冲去,炮舰紧紧的跟随在后边,两条雪亮的探照灯的光柱在水面上不停的扫过。
    双方的距离本就不远,炮艇的速度快,双方相向而行,时间不长就接近了这个船队,近距离观察,这个船队的确庞大,大船也有三四十艘,小船数不清,至少一百条左右,各个船只上彩旗众多,也有不少带有各种颜色的灯笼,这些旗帜和灯笼显然是指挥发令的工具。他们是顺流而下速度当然不慢,炮艇接近船队三里时画了一个弧线,在船队的前方横向行驶。炮艇上的探照灯扫描着大小船只,喊话器开始喊话:“前面的船队不准靠近浦口码头!我命令你们立即掉转航向!”
    喊话在不断的重复着,但是毫无用途,对面的大小船只继续向前。
    猛然间,长江的西岸(就是浦口的同一侧江岸)火光
    闪闪,烟尘起,大地震动,随后“轰!轰!”炮声传来。随着炮声,江面上多处激起了十几个冲天的水柱。
    这是浦口之战的第一炮。
    显然这是陆地上官军的火炮开炮了,但是准确度太差,弹着点距离炮艇都很远,炮击的距离不够。有一些水柱反而距离对方的船队更近一些。这说明官军炮兵的素质差,特别是夜间射击,效果更差。也许官军知道自己的炮击水平不怎么样,所以才十几门炮一同射击,追求一个齐射的效果。
    炮舰和炮艇上的探照灯立即都熄灭了,他们不能用灯光协助敌方判断自己的方位。与此同时,炮舰上的主炮开炮了,目标当然是陆地上的炮兵阵地。
    炮舰的吨位只有两三百吨,在长江上也不算大船,在水中稳定性差,炮击的准确度是没法跟路基的火炮相比的,炮舰的炮击虽然接近了陆地的炮兵阵地,依然是没有击中。
    随后,陆地上官军的火炮再次炮击,这一次差的更远了,探照灯光熄灭了,舰艇的速度又快,国防军的舰艇是深灰色,如果不开炮,在夜间的水面上就难于发现他们了。
    炮舰修正后再次射击,前主炮是三联装,一次就是三发炮弹,这一次命中了一发,打在了炮兵阵地上,对方的伤亡不清楚,但是,此后官军的火炮停了很长时间,显然是那一炮造成了敌军的混乱。
    位于前方的炮艇也开炮了,它炮击的是对面的船队。炮艇只有一门炮,一次打一发炮弹,口径是20毫米,命中大船可以击伤,小船就可能击沉。炮艇的距离近,直射炮是用炮镜直瞄射击,准确度还是不错,所差的就是不好控制船只的颠簸。但是敌方船只密度大,船上的灯笼目标明显,国防军的实弹射击训练很多,他们经常要打靶,所以它的第一炮没有放空,击中了一条大船。
    20毫米口径炮弹的爆炸力相当于一枚手榴弹,力度偏小,但是此时发射的是穿甲弹,炮弹是要穿入木制的船体内部才爆炸的,这就放大了炮弹的破坏力。命中的位置偏于船只的中部,这一炮就是一个大窟窿,船只剧烈的摇晃,然后大量的江水就涌入了船中。此船即便不沉也废了。
    在炮艇上的士兵欢呼时,传来了炮舰上的灯光信号:“用燃烧弹!”
    既然怀疑他们是放火之船,燃烧物定然多,于是炮舰和炮艇都换上了燃烧弹,炮击对方密集的船队。炮舰是七门炮,加上炮艇的一门炮,大量的燃烧弹就抛向敌方的船队。此时前面的炮艇不足两里的距离,炮舰也只有三四里,都是近距离射击。敌船上没有火炮,这个距离是安全的。时间不长,效果就出来了,敌方船队多处起火,并且迅速的蔓延。国防军的两艘舰艇则火上浇油,继续射击燃烧弹。八门炮,一分钟就发射150发以上的炮弹,这数百发的炮弹就彻底的焚烧了敌方的船队。
    水上作战用火攻是古已有之的战法,最著名的莫过于三国的赤壁之战。具体的实施有两种办法,一是靠上去,与被烧的船固定在一起,然后放火。二是事先点燃放火船,借助水流或风力靠近被烧船只。现在的官军就是用后一种方法,其原因就是国防军的火力太猛,靠不上去,硬要靠上去则放火之人有去无回,必定全部战死。所以官军就使用很多小船,装上易燃之物,保持一定的距离,点燃后,让火船借助江流送到攻击的目标处。他们的船都是一条大船带上数条小船,放火之后人员乘坐大船,或者撤退,或者借助火势进攻。
    这一次官军设计的火攻,看似合理,实际上是有漏洞的,第一,现在是深秋季节,北风逐渐增多,这一段长江是从西南向东北流动,放火之船是顶风而上,虽然有江流推动船只,但是极容易被风吹向南侧而不能靠近位于西北侧的浦口码头。这里的长江很宽阔,宽度大约六七里到十里,只要稍微偏离西北岸,火船就顺江而下了,起不到火攻的作用。第二,水中的漂流物总是自动的向水流湍急之处偏移。江河之中,水的流速最快之处在河流的主航道上,一般都是江河的中部,所以,自由流动的小船将自动的向江心靠拢,从而会脱离岸边的浦口码头,起不到火攻的作用。
    比如我们在河边抛入一个漂浮物,木块或者空瓶子,漂浮物只需几十米的距离就会向江心靠近。这是流体力学的原理,流速快的一侧压力低,漂浮物自然会向低压的一方移动。
    总而言之,这一次火攻,除非突然起了东南风,或者官军冒死把火船送到浦口码头,没有这两条之一,火攻注定失败。
    现在官军的情况就凄惨了,放火的船队距离浦口至少在六七里以上,船只已经大部分被点燃了,大小船只混杂在一起,并且距离密集,现在的官军不是如何进攻的问题,而是如何逃脱的问题。不要说船只交叉在一起无法自由航行,大火点燃了帆索,船只就失去了控制,长江之上水深数丈,船篙撑船是不现实的,船桨、摇橹力量太小,小船尚可,对于大船效率很低。所以说能够从这个火阵中逃脱出去,极为困难。
    黑暗之中看不清楚,估计跳水逃命是唯一的一招了,能否逃得性命就要看个人运气了。在水上,只要远离着了火的船只,逃出生天的希望还是有的,所以外围的船容易逃脱。
    真正的放火者,那两艘国防军的兵舰已经脱离了战场,快速返回了浦口码头。攻击漏网者可以扩大战果,但是大火无情啊!铁甲舰也一样怕烧,何况保卫码头还是更重要的任务。
    官军的一方,大小一百多条船只的火攻搞了个大乌龙,假定平均每条船用五人,船只总数100条,那么总人数就是500人,按损失五成算,伤亡二三百人,烧毁船只至少几十条!
    以上的数字都是最保守的算法,实际的损失可能更大。官军的这一个糊涂主意造成严重的损失,士气的损伤更大。
    官军企图火攻浦口码头,结果自己放火的船队反而被焚烧了,搞了个大乌龙。
    被焚烧的船队开始在浦口码头的外侧顺江流通过。正像事先估计的那样,在十里之外失去控制的被焚烧的船队在逐渐的向江心靠拢,已经威胁不到浦口码头了。但是国防军一方依然是高度的戒备,毕竟还有未燃烧的船只,要预防他们突然奔袭。
    码头上、城墙上的士兵们都呆呆的看着,这一条两里多长火龙映红了半边天,熊熊的大火在江心向下游飘去,也是蔚为壮观的景致,实在难得一见。燃烧的船只残骸依然不时的暴起一团团的冲天火苗,隐约的还能听到啪啪的声音,景象十分的凄惨。很难准确的清点数量,不少船交叉搅乱在一起,分辨不清,大型的船只容易辨认一些,大约有二十艘的样子,小型船只粗略的估计有七八十条船。
    南京的城墙上也有不少人,他们都是什么人?观感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逃出去的船只都不见了,估计吓破了胆子,都撤退了。浦口码头上依然是严阵以待,防备着不知何时突发的攻击。
    现在的时间是寅正已过(凌晨4点多),指挥部的军令传达到码头上,负责掩护的一个排和工兵,重新收拢铁丝网和地雷,之后撤回城内。其他的人全体上船,准备出发。国防军的船队将跟随在被焚烧的残骸的后面,沿着长江的西北岸,配合陆地的部队,水路并进,向下游撤退。
    ---第532章完---
    因故,两日发一章。

章节目录

明末强国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早点包子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早点包子铺并收藏明末强国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