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丛义带领下,九百余宣威军会合归附的降军,一起两千余人,直接大摇大摆的开到河静城下。
河静城,李全不在了,此时没有主事之人,乱成一团。
守城军士眼见大宋军队,声势壮大,当即弃守城门,城内的守军直接四散而逃。
杨丛义直接带领军队占领了河静城府衙,接管河静城防务。
府衙内的属官惊恐无状,当即跪迎天朝上使。
杨丛义当着众人道:“从此刻起,河静城重归天朝大宋管理。你等官职不变,职责不变。强调一句,此刻河静是大宋国土,若有人不服,胆敢作乱,大宋使者身负皇命,有先斩后奏的权利。希望诸位,不要试我手中之剑的锋芒。”
那些属官口称不敢,当即应承道:“愿听天朝调遣。”
一个时辰之后,河静城全在宣威军统治之下,杨丛义严令军队不得骚扰平民百姓,城内一切如旧,未有太大变动,
河静城的城门由宣威军亲自把守,归附的军队被打散编入宣威军,城里原本的军队,则由宣威军集中看管。
一切都处理的差不多了,河静城渐渐归于平静后,一艘战船出海,南下迎接戴大人返回河静城。
当晚,张彪带着一百来人押回十多名安南败军。
杨丛义一见张彪脸上的神情,顿时大喜,一是他们安全归来,二是带回来的人,看那模样在四十多岁,应该是先前那支败军的主帅无疑。
其实不需杨丛义再继续审讯,张彪已在路上完成了对他的初步审讯工作。
此人正是那支从升龙赶来的军队的主帅,当时临阵逃跑。此时因惊吓过度,精神不佳,走路也晃晃悠悠,需人搀扶。
杨丛义也懒得多问,直接把他押送下去看管起来。
张彪道:“先前盘问这支军队主帅,他们的确是升龙方面派过来的,对于大宋使节确有不轨之心。但他也只是听人指示赶到河静城来帮忙,并不知具体目的何在。”
又是不知道,不过这也在杨丛义的预料之中,既然河静刺史都不知道,一个支援军的统帅将军不知道也正常,既然想偷偷摸摸做下此等开罪大宋的事情,背后之人必然是要隐藏自己,不管事情是否败露,都要找人背黑锅。
戴骢回到河静城,对杨丛义擅作主张之事,颇为不满。突然对安南人动手,攻击安南军队,灭他们三千人,此时两国恐怕已成敌对之势。
但杨丛义对此并不在意,辩解道:“我大宋并未正式承认安南独立,安南此时仍是中原国土,只不过有些小人趁中原无暇顾及之时,拥兵自重,才将安南各据一方,如今又趁大宋使节来访之时,欲行不轨,想要羞辱大宋,这等乱臣贼子必须加以剿灭,如若不然,其他小国争相效仿,我大宋天威何存。
安南人,先是派人将大人带进城内,大人放松警惕之时,调军队将大人包围。后又派三千人从升龙方向急急赶来,欲对大宋使节行不利之事。安南人目的何在?敢对大宋使节动手,已是他们当先犯了死罪,此番拿下他们,也在情理之中。若不对这些人加以惩戒,周边小国,何以信服?天朝上国的权威,可以保存?况且,我等此行便为宣威南洋而来。然而安南人派三千人南下,想与我天朝作对。若不将他们一举成擒,宣威之事,恐怕是一场泡影。但若我们真能宣威成功,等回到临安,大人作为使节,必定风光无限。”
戴骢当然是聪明人,他所虑者,不过是我方人少,又处在异国他乡的安南、南洋,远离大宋国土,真出点事情,大宋朝廷无法支援,纵使能打一两场胜仗,恐怕难以为继。
杨丛义却道:“我大宋乃天朝上国,军威之胜,南洋诸国难以想象。莫说安南派三千人来,便是五千人、一万人又有何妨?我一千大宋男儿,以一当十,也并无不可。况且,安南原本就是大宋国土,何来远离大宋之说。大人安全问题,完全不必担心,可以安坐河静城,若有危险,可当先离开。其余诸事,自有宣威军来处理。”
戴骢一听此话,便无话可说,既然他的安全无虞,剩下的事就由宣威军去办吧。
随即,河静军政大事,重新归附天朝,此地将近两千军队守卫部队,被重新整编整顿,一半归戴大人带领的禁军统领,一半归宣威军直接管理。但为安全起见,并未分发武器。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升龙方向,再无任何消息传来。
之前被抓到的安南军统帅,又被逼问多次,这才吐露一些消息。
从他那里才得知,此次南下,他是奉安南国王之子的命令。安南王子听说大宋使节到达河静之后,便让他带领三千人,前来河静将大宋使团拿住,送回升龙城,交给安南国王处置。
但此事是不是受安南国王指使,无人得知。
关于出使之事,是继续在河静等待,还是直接派人去升龙,又起争论。
经过一番讨论剖析之后,一致认为,主动去升龙,有损大宋天威,况且北方已不安全,还是待在河静城内,等待安南派人来接触才是。
石兴派人回城带来升龙方面的消息。据他所言,升龙方向得知援军惨败,被大宋军威所震之后,已重新派遣使者前来接洽,但具体是谁,目前尚不得知,何时到达,也不能确定。
这是一个好消息。
至少杨丛义知道,他派的探子已经潜进升龙城内,并且已经能探得消息。
杨丛义要石兴继续潜伏在安南,之前派出的人手,最好就留在升龙。他们的也钱财不多,杨丛义随即送他白银一千两,作为活动经费。潜进安南的人,都由石兴一手操控,让他们必须在安南生活下去,不管后续有事还是无事,随时通报升龙消息。
石兴领命而去。
他做这些谍报工作,已有心得。
此前他一直在临安,在殿前司任职,在那小小的一块地方十分憋屈,还因为得罪金国使节,从被恩荫的军官,降为普通军卒,在禁军中再无出头之日。
如今跟船队出来,才发现天大地大,也有机会一展抱负,最近做成的几件事,就让他很有成就感,对未来也信心满满,相信只要自己足够努力,一定可以重塑石家曾经的辉煌。
虽然杨监军派给他的人手只有区区三十人,但他们所做的事情,对整支宣威军而言,对整支回易船队,都至关重要。他们的消息保持畅通,河静的军队,河静的使团,便能提前得到消息,作出预判,不论何时何事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石兴,离开了河静,河静城已被宣威军拿下,归附天朝,他在这儿,没有用武之地,应该去升龙,那里是安南的中心,那里才是他的天地。
六天之后,升龙方向派遣来的使者,终于赶到河静城内。
一进城,升龙来的使者便被带到大宋使节面前。
安南使者当即跪拜,口称是有心之人,自作主张,败坏安南与大宋之间的关系,使两国生战乱,好从中渔利。
戴骢当即问道:“既然你已知晓,是有人自作主张。那在你看来能调动三千安南精锐部队,从升龙前来河静的,当是何人?现在何处?是你们自己送来,还是我天朝派遣天军亲自去升龙城抓捕,你们要考虑清楚。再给你们五天时间,若此人不能送来,天朝天军必将挥师北进,直入升龙城。你小小安南,不要妄想抵挡大宋天军。
大宋在北国,与草原辽国大战百年,对方精锐骑兵不下百万,但几十年前辽国已经灭亡,后大宋又与金国大战几十年,也不知,金国换了多少皇帝,死了多少将帅,而我大宋,依然安稳无忧。大宋国都临安城,人口不下百万,你小小升龙城,有多少人口?想河静城这样的小城,我大宋不计其数。任意一个州府,
都拥兵数万人,我大宋州府,不下百座,全部人口不下四千万人。即便你以为,大宋禁军全在北方,南方无多少精锐?就南方州府任意一府厢军,也不是你小小的安南便能抵御的。
如今我大宋与北方金国和平相处,翻手灭你小小安南便在举手之间。如若不信,便看看之前派来的三千安南精锐的下场。你安南有多少军队?我大宋一千男儿,便将安南三千精锐全灭,即便再派一万人来,也要让他们有来无回!现在便给你们一个机会,回升龙去,把罪魁祸首带来,交给我大宋。若得罪大宋,大宋天军南下,小小安南,灭国便在翻手之间,你安南国运怕是要就此断绝。回去吧,休得多言,本使给你五天时间,五天之内,交不出人来,等待你们的便是灭国。”
那使者道:“多谢上使,我一定会给上使一个交代。”
戴骢补充道:“本使提醒你一句,你们不要想随便找一人便能呼咙过去。本使之前已得到确切消息,幕后主使之人身份很不一般,至少是你安南国的王子。若送来比王子身份低的人,一样无法交差。本使等你五天,五天一过,安南自求多福。”
安南使者匆匆离开河静城。
河静城,李全不在了,此时没有主事之人,乱成一团。
守城军士眼见大宋军队,声势壮大,当即弃守城门,城内的守军直接四散而逃。
杨丛义直接带领军队占领了河静城府衙,接管河静城防务。
府衙内的属官惊恐无状,当即跪迎天朝上使。
杨丛义当着众人道:“从此刻起,河静城重归天朝大宋管理。你等官职不变,职责不变。强调一句,此刻河静是大宋国土,若有人不服,胆敢作乱,大宋使者身负皇命,有先斩后奏的权利。希望诸位,不要试我手中之剑的锋芒。”
那些属官口称不敢,当即应承道:“愿听天朝调遣。”
一个时辰之后,河静城全在宣威军统治之下,杨丛义严令军队不得骚扰平民百姓,城内一切如旧,未有太大变动,
河静城的城门由宣威军亲自把守,归附的军队被打散编入宣威军,城里原本的军队,则由宣威军集中看管。
一切都处理的差不多了,河静城渐渐归于平静后,一艘战船出海,南下迎接戴大人返回河静城。
当晚,张彪带着一百来人押回十多名安南败军。
杨丛义一见张彪脸上的神情,顿时大喜,一是他们安全归来,二是带回来的人,看那模样在四十多岁,应该是先前那支败军的主帅无疑。
其实不需杨丛义再继续审讯,张彪已在路上完成了对他的初步审讯工作。
此人正是那支从升龙赶来的军队的主帅,当时临阵逃跑。此时因惊吓过度,精神不佳,走路也晃晃悠悠,需人搀扶。
杨丛义也懒得多问,直接把他押送下去看管起来。
张彪道:“先前盘问这支军队主帅,他们的确是升龙方面派过来的,对于大宋使节确有不轨之心。但他也只是听人指示赶到河静城来帮忙,并不知具体目的何在。”
又是不知道,不过这也在杨丛义的预料之中,既然河静刺史都不知道,一个支援军的统帅将军不知道也正常,既然想偷偷摸摸做下此等开罪大宋的事情,背后之人必然是要隐藏自己,不管事情是否败露,都要找人背黑锅。
戴骢回到河静城,对杨丛义擅作主张之事,颇为不满。突然对安南人动手,攻击安南军队,灭他们三千人,此时两国恐怕已成敌对之势。
但杨丛义对此并不在意,辩解道:“我大宋并未正式承认安南独立,安南此时仍是中原国土,只不过有些小人趁中原无暇顾及之时,拥兵自重,才将安南各据一方,如今又趁大宋使节来访之时,欲行不轨,想要羞辱大宋,这等乱臣贼子必须加以剿灭,如若不然,其他小国争相效仿,我大宋天威何存。
安南人,先是派人将大人带进城内,大人放松警惕之时,调军队将大人包围。后又派三千人从升龙方向急急赶来,欲对大宋使节行不利之事。安南人目的何在?敢对大宋使节动手,已是他们当先犯了死罪,此番拿下他们,也在情理之中。若不对这些人加以惩戒,周边小国,何以信服?天朝上国的权威,可以保存?况且,我等此行便为宣威南洋而来。然而安南人派三千人南下,想与我天朝作对。若不将他们一举成擒,宣威之事,恐怕是一场泡影。但若我们真能宣威成功,等回到临安,大人作为使节,必定风光无限。”
戴骢当然是聪明人,他所虑者,不过是我方人少,又处在异国他乡的安南、南洋,远离大宋国土,真出点事情,大宋朝廷无法支援,纵使能打一两场胜仗,恐怕难以为继。
杨丛义却道:“我大宋乃天朝上国,军威之胜,南洋诸国难以想象。莫说安南派三千人来,便是五千人、一万人又有何妨?我一千大宋男儿,以一当十,也并无不可。况且,安南原本就是大宋国土,何来远离大宋之说。大人安全问题,完全不必担心,可以安坐河静城,若有危险,可当先离开。其余诸事,自有宣威军来处理。”
戴骢一听此话,便无话可说,既然他的安全无虞,剩下的事就由宣威军去办吧。
随即,河静军政大事,重新归附天朝,此地将近两千军队守卫部队,被重新整编整顿,一半归戴大人带领的禁军统领,一半归宣威军直接管理。但为安全起见,并未分发武器。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升龙方向,再无任何消息传来。
之前被抓到的安南军统帅,又被逼问多次,这才吐露一些消息。
从他那里才得知,此次南下,他是奉安南国王之子的命令。安南王子听说大宋使节到达河静之后,便让他带领三千人,前来河静将大宋使团拿住,送回升龙城,交给安南国王处置。
但此事是不是受安南国王指使,无人得知。
关于出使之事,是继续在河静等待,还是直接派人去升龙,又起争论。
经过一番讨论剖析之后,一致认为,主动去升龙,有损大宋天威,况且北方已不安全,还是待在河静城内,等待安南派人来接触才是。
石兴派人回城带来升龙方面的消息。据他所言,升龙方向得知援军惨败,被大宋军威所震之后,已重新派遣使者前来接洽,但具体是谁,目前尚不得知,何时到达,也不能确定。
这是一个好消息。
至少杨丛义知道,他派的探子已经潜进升龙城内,并且已经能探得消息。
杨丛义要石兴继续潜伏在安南,之前派出的人手,最好就留在升龙。他们的也钱财不多,杨丛义随即送他白银一千两,作为活动经费。潜进安南的人,都由石兴一手操控,让他们必须在安南生活下去,不管后续有事还是无事,随时通报升龙消息。
石兴领命而去。
他做这些谍报工作,已有心得。
此前他一直在临安,在殿前司任职,在那小小的一块地方十分憋屈,还因为得罪金国使节,从被恩荫的军官,降为普通军卒,在禁军中再无出头之日。
如今跟船队出来,才发现天大地大,也有机会一展抱负,最近做成的几件事,就让他很有成就感,对未来也信心满满,相信只要自己足够努力,一定可以重塑石家曾经的辉煌。
虽然杨监军派给他的人手只有区区三十人,但他们所做的事情,对整支宣威军而言,对整支回易船队,都至关重要。他们的消息保持畅通,河静的军队,河静的使团,便能提前得到消息,作出预判,不论何时何事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石兴,离开了河静,河静城已被宣威军拿下,归附天朝,他在这儿,没有用武之地,应该去升龙,那里是安南的中心,那里才是他的天地。
六天之后,升龙方向派遣来的使者,终于赶到河静城内。
一进城,升龙来的使者便被带到大宋使节面前。
安南使者当即跪拜,口称是有心之人,自作主张,败坏安南与大宋之间的关系,使两国生战乱,好从中渔利。
戴骢当即问道:“既然你已知晓,是有人自作主张。那在你看来能调动三千安南精锐部队,从升龙前来河静的,当是何人?现在何处?是你们自己送来,还是我天朝派遣天军亲自去升龙城抓捕,你们要考虑清楚。再给你们五天时间,若此人不能送来,天朝天军必将挥师北进,直入升龙城。你小小安南,不要妄想抵挡大宋天军。
大宋在北国,与草原辽国大战百年,对方精锐骑兵不下百万,但几十年前辽国已经灭亡,后大宋又与金国大战几十年,也不知,金国换了多少皇帝,死了多少将帅,而我大宋,依然安稳无忧。大宋国都临安城,人口不下百万,你小小升龙城,有多少人口?想河静城这样的小城,我大宋不计其数。任意一个州府,
都拥兵数万人,我大宋州府,不下百座,全部人口不下四千万人。即便你以为,大宋禁军全在北方,南方无多少精锐?就南方州府任意一府厢军,也不是你小小的安南便能抵御的。
如今我大宋与北方金国和平相处,翻手灭你小小安南便在举手之间。如若不信,便看看之前派来的三千安南精锐的下场。你安南有多少军队?我大宋一千男儿,便将安南三千精锐全灭,即便再派一万人来,也要让他们有来无回!现在便给你们一个机会,回升龙去,把罪魁祸首带来,交给我大宋。若得罪大宋,大宋天军南下,小小安南,灭国便在翻手之间,你安南国运怕是要就此断绝。回去吧,休得多言,本使给你五天时间,五天之内,交不出人来,等待你们的便是灭国。”
那使者道:“多谢上使,我一定会给上使一个交代。”
戴骢补充道:“本使提醒你一句,你们不要想随便找一人便能呼咙过去。本使之前已得到确切消息,幕后主使之人身份很不一般,至少是你安南国的王子。若送来比王子身份低的人,一样无法交差。本使等你五天,五天一过,安南自求多福。”
安南使者匆匆离开河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