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厚仁从李家寨子出来时天色已经不早了,李观音山原本是想留他吃了晚膳再走,或者是留宿在李家寨子里,即便是他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年轻人嘛,火气大,李观音山自觉也是可以理解,同时也能够为他准备的。
可是潘厚仁却坚持要走。
他从李家寨子出发,原本只需要循着原来的路线走回去,就能回到潘氏运输公司总部。可是当他走到李家寨子人视线所不及的地方时,却突然拨转马头,向着另外一个方向,昆明城更西面的方向而去了。
昆明城西面有什么地方值得潘厚仁此时去看的呢?
循着城外的官道放马缓行,潘厚仁一面调整着自己的呼吸,一面将真武剑换了个位置,放在马背上容易拔出来的地方,只因为接下来他要经过一个小小的镇子,而那个镇子的名字叫申家镇。
申家镇原本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镇子,在昆明府周围,像申家镇这样的镇子没有十个也有八个,这种依附城郭而形成的镇子往往没有太多的肥沃农田给镇子里面的百姓们耕种,就连朝廷里的官员都把进入这种镇子为官看作是一种耻辱,要政绩没政绩,要捞钱没钱捞,都是鸡毛蒜皮的事情,这样的官当着有啥意思?
据潘厚仁了解,这申家镇如今倒是有常住人口五百来户,说起来也算是个较大的镇子了,只是人口总量却是还不如李家寨子。一个汉人的镇子却不如一个民家的寨子,说起来有些好笑,可是在昆明这个地方那就真是没啥好笑的,毕竟这里主要的人口还是各种少数民族,而不是汉人。或许汉人对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数量上的优势,可是当将汉民和总体少数民族相比,汉人却又处在一种劣势当中,这也就是为啥朱棣始终不放心这块区域,故而将沐晟留在这里,永镇云南的道理。
“申家镇啊申家镇,你肚子里究竟住着什么样的妖怪呢?”
潘厚仁抬头看了看天空,差不多应该是申时快尽了,换算成后世的时间,那都是下午五点了。这个时候可没有时区的说法,故而京师是哪个时辰太阳升起来,那在昆明,太阳升起来的时辰也是同样一个,也就是说,每个地方的人们是按照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计算时间的,午时正午,日影最短。
申时差不多就吃晚饭的时候了,因为此时若再不能做好晚饭的话,就需要掌灯才能看见,可是点油灯做饭,对于很多贫困的老百姓,或者是少数民族的穷人来说,未免又太奢侈了一些。
幸亏潘厚仁的马鞍里还有一些干粮,他随便吃了一些,就继续往前走。在他左前方就是申家镇,站在他这个位置看申家镇,炊烟并不算密集,也就是说镇子里正常人家庭的数量,怕是少的有些不正常了。
五百户家庭,屋顶上的炊烟数来数去,也不会超过百条,潘厚仁冷冷一笑,道:“当真是个好地方啊,穷山恶水出刁民,这个申家镇子里面的人,难不成个个都上山去了?”
心中正在盘算,突然顺风传来隐约的马蹄声,潘厚仁连忙驾驭马儿离开官道,藏到路边树丛当中,也幸亏此时天色转暗,若是不留意的话,官道上行走的人不会注意到路面密林当中的一人一马。
马蹄声越来越近,潘厚仁躲在树林当中窥视,然而来的并非是他以为的众多骑兵,其实只有两人骑马,其他人骑的不是驴子就是骡子,就连那两匹马,分明都是驽马,连最差的战马都比不上,也就说还不如潘厚仁屁股下的这匹滇马。
可是引起潘厚仁注意的,却是那四脚牲口背上的人,分明个个都反穿着皮袄子,都是米教的中坚力量,趁着人马还没有过去,潘厚仁粗略的一数,数量竟然有三十多个!
“这个申家镇子,米教怎么突然之间变得如此有实力了?”潘厚仁心中微微一默,当初那米教成员交待的,申家镇子里的皮袄子数量怕是没有这么多吧?
嘚嘚嘚地马蹄声下,这对不算是骑兵的“机动队伍”打潘厚仁藏身的密林旁边擦过,潘厚仁不得不稍微将身影掩藏的深一些,担心被某个人无意识的发现了。
突然,一个熟悉的面孔落入潘厚仁眼帘,那双黄绿色的眼珠子引起了潘厚仁的注意——“姜老三!果然是申家镇的米教!”
认出了姜老三,潘厚仁就已经确信了自己的判断,唯一个疑惑是姜老三这是在干啥?那个络腮胡子不是他们的头头么,当时被潘恒用粪车丢到城门口,不是冷死也该饿死了吧?
潘厚仁忍不住心中的好奇,等到姜老三等皮袄子走的远了后,他又从树林当中出来,看看距离申家镇子不远,他干脆牵着马儿,用面罩遮了自己的口鼻,低着头向申家镇子而去。
依的潘厚仁的想法,他是要弄清楚申家镇子里面究竟有多少米教的成员,而且从刚才那姜老三身边的三十多个皮袄子来看,事情怕是有些非同寻常啊。
可是当潘厚仁牵着马儿走进申家镇子大门,抬头看到的第一眼,就顿时让他惊讶的合不拢嘴,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在申家镇子这个地方,看到如此如此一幕!
现在潘厚仁总算知道为何明明是做晚饭的时间,可申家镇子里面的炊烟如此稀少,而姜老三这个皮袄子,又为何会跟三十多个皮袄子一起顶着寒风赶回来,照理说按照这些皮袄子的生活习性,他们应该是在某个背风的地方点燃篝火烧烤才是。
进了寨子之后,潘厚仁不得不将头压得更低,只因为现在他面前聚集的可不是三十多个皮袄子,而是至少有五六十个,在周围还有两三百号一瞧就是米教成员的壮丁,若是被人认出身份来,或许潘厚仁要有张三丰那一身的功夫,才能逃出生天了!
“额滴神啊,都说好奇心害死猫,本少爷又不是猫,干嘛这么好奇!”潘厚仁在心中埋怨自己,却还是忍不住抬头望镇子中央竖起的那根大杆子上瞄了一眼。
可是潘厚仁却坚持要走。
他从李家寨子出发,原本只需要循着原来的路线走回去,就能回到潘氏运输公司总部。可是当他走到李家寨子人视线所不及的地方时,却突然拨转马头,向着另外一个方向,昆明城更西面的方向而去了。
昆明城西面有什么地方值得潘厚仁此时去看的呢?
循着城外的官道放马缓行,潘厚仁一面调整着自己的呼吸,一面将真武剑换了个位置,放在马背上容易拔出来的地方,只因为接下来他要经过一个小小的镇子,而那个镇子的名字叫申家镇。
申家镇原本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镇子,在昆明府周围,像申家镇这样的镇子没有十个也有八个,这种依附城郭而形成的镇子往往没有太多的肥沃农田给镇子里面的百姓们耕种,就连朝廷里的官员都把进入这种镇子为官看作是一种耻辱,要政绩没政绩,要捞钱没钱捞,都是鸡毛蒜皮的事情,这样的官当着有啥意思?
据潘厚仁了解,这申家镇如今倒是有常住人口五百来户,说起来也算是个较大的镇子了,只是人口总量却是还不如李家寨子。一个汉人的镇子却不如一个民家的寨子,说起来有些好笑,可是在昆明这个地方那就真是没啥好笑的,毕竟这里主要的人口还是各种少数民族,而不是汉人。或许汉人对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数量上的优势,可是当将汉民和总体少数民族相比,汉人却又处在一种劣势当中,这也就是为啥朱棣始终不放心这块区域,故而将沐晟留在这里,永镇云南的道理。
“申家镇啊申家镇,你肚子里究竟住着什么样的妖怪呢?”
潘厚仁抬头看了看天空,差不多应该是申时快尽了,换算成后世的时间,那都是下午五点了。这个时候可没有时区的说法,故而京师是哪个时辰太阳升起来,那在昆明,太阳升起来的时辰也是同样一个,也就是说,每个地方的人们是按照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计算时间的,午时正午,日影最短。
申时差不多就吃晚饭的时候了,因为此时若再不能做好晚饭的话,就需要掌灯才能看见,可是点油灯做饭,对于很多贫困的老百姓,或者是少数民族的穷人来说,未免又太奢侈了一些。
幸亏潘厚仁的马鞍里还有一些干粮,他随便吃了一些,就继续往前走。在他左前方就是申家镇,站在他这个位置看申家镇,炊烟并不算密集,也就是说镇子里正常人家庭的数量,怕是少的有些不正常了。
五百户家庭,屋顶上的炊烟数来数去,也不会超过百条,潘厚仁冷冷一笑,道:“当真是个好地方啊,穷山恶水出刁民,这个申家镇子里面的人,难不成个个都上山去了?”
心中正在盘算,突然顺风传来隐约的马蹄声,潘厚仁连忙驾驭马儿离开官道,藏到路边树丛当中,也幸亏此时天色转暗,若是不留意的话,官道上行走的人不会注意到路面密林当中的一人一马。
马蹄声越来越近,潘厚仁躲在树林当中窥视,然而来的并非是他以为的众多骑兵,其实只有两人骑马,其他人骑的不是驴子就是骡子,就连那两匹马,分明都是驽马,连最差的战马都比不上,也就说还不如潘厚仁屁股下的这匹滇马。
可是引起潘厚仁注意的,却是那四脚牲口背上的人,分明个个都反穿着皮袄子,都是米教的中坚力量,趁着人马还没有过去,潘厚仁粗略的一数,数量竟然有三十多个!
“这个申家镇子,米教怎么突然之间变得如此有实力了?”潘厚仁心中微微一默,当初那米教成员交待的,申家镇子里的皮袄子数量怕是没有这么多吧?
嘚嘚嘚地马蹄声下,这对不算是骑兵的“机动队伍”打潘厚仁藏身的密林旁边擦过,潘厚仁不得不稍微将身影掩藏的深一些,担心被某个人无意识的发现了。
突然,一个熟悉的面孔落入潘厚仁眼帘,那双黄绿色的眼珠子引起了潘厚仁的注意——“姜老三!果然是申家镇的米教!”
认出了姜老三,潘厚仁就已经确信了自己的判断,唯一个疑惑是姜老三这是在干啥?那个络腮胡子不是他们的头头么,当时被潘恒用粪车丢到城门口,不是冷死也该饿死了吧?
潘厚仁忍不住心中的好奇,等到姜老三等皮袄子走的远了后,他又从树林当中出来,看看距离申家镇子不远,他干脆牵着马儿,用面罩遮了自己的口鼻,低着头向申家镇子而去。
依的潘厚仁的想法,他是要弄清楚申家镇子里面究竟有多少米教的成员,而且从刚才那姜老三身边的三十多个皮袄子来看,事情怕是有些非同寻常啊。
可是当潘厚仁牵着马儿走进申家镇子大门,抬头看到的第一眼,就顿时让他惊讶的合不拢嘴,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在申家镇子这个地方,看到如此如此一幕!
现在潘厚仁总算知道为何明明是做晚饭的时间,可申家镇子里面的炊烟如此稀少,而姜老三这个皮袄子,又为何会跟三十多个皮袄子一起顶着寒风赶回来,照理说按照这些皮袄子的生活习性,他们应该是在某个背风的地方点燃篝火烧烤才是。
进了寨子之后,潘厚仁不得不将头压得更低,只因为现在他面前聚集的可不是三十多个皮袄子,而是至少有五六十个,在周围还有两三百号一瞧就是米教成员的壮丁,若是被人认出身份来,或许潘厚仁要有张三丰那一身的功夫,才能逃出生天了!
“额滴神啊,都说好奇心害死猫,本少爷又不是猫,干嘛这么好奇!”潘厚仁在心中埋怨自己,却还是忍不住抬头望镇子中央竖起的那根大杆子上瞄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