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气势汹汹的荆州军步骑,守卫在营寨中的曹军将士,反倒逐渐升起一股同仇敌忾之情。虽然很多人都清楚,自己也许活不到天亮,但此时与强敌一战,将生死置之度外又有何妨?
雨水顺着寨墙后的通道圆木缝隙向下低落,一名曹军士卒虽然没有头盔,却丝毫没有注意到滴落到脖颈上的雨滴。他趴在寨墙上,从拳头大的孔洞先外张望着,同时嘴里念念有声:“还有五百步!前面是刀盾手,后面跟着的是穿重甲的枪兵。未曾看到弓弩手,或许是被挡住了。”
他身旁的一名百人将咧嘴道:“还早,这雨也下的好!只怕荆州兵扑腾到咱们寨墙下时,已是两腿黄泥,走路都困难啊。”
趁着敌军攻到寨墙下的这段空隙,有人磨刀霍霍,有的则将铠甲的系带紧了又松,松了又紧,还有人不断从寨墙的孔洞中向外刺出长枪,以测试是否会被卡住,又或者能刺到哪些方向。
前面的数座营寨都在荆州军霹雳车的进攻下,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虽然经过曹军将士的抢修加固,已将多数被损毁的寨墙修补好,但谁也不知道那些地方,在荆州军的攻击能坚持多久。
泥泞的地面使得荆州军将士行动起来颇为费力,尤其是身披重甲的长枪兵,一脚踩几下得带起好些烂泥。至于骑兵,除了少数轻甲斥候之外,多数都未曾出阵。而弓箭手们在这样的雨夜里,也很难发挥出应有的攻击力,所以各部都只是派出了弓弩手,且占的比例也不是很大。
强攻营寨所依赖的,也只能是步卒了。
曹军在城外的营寨交错布置,互为犄角,若是单从一个方向进攻,势必会陷入曹军多面打击之下。然而即便是多路突击,周瑜也并没有任其同时进攻。
虽然各路人马从不同方向和路线向曹军各营同时进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曹军不能互相支援,但对于进攻方来说,要做到这一点也非常困难。
曹仁在淮阴城外设立营寨之时,便充分考虑到了各种因素。使得进攻方很难同时向紧邻的曹军营寨发起攻击。除此之外,周瑜还想通过不断变化进攻的节奏,来打乱曹军营寨中守军的布置。唯有如此,才能用最小的伤亡,却获取最大的战果。
想要达到这种预期的效果,不但对于指挥全军的周瑜来说是个很高的挑战,即便是身处前沿的各部将校,也是对其指挥能力,以及临机应变能力的一次考验。
一鼓作气,一哄而上固然痛快,可那样的战术是以士卒伤亡为代价的消耗战。而掌控战场上的节奏,对于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将领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一方面受制于指挥方式,另一方面麾下步卒素质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很难想象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之上,仅仅通过简单的战鼓和鸣金便能够做到精妙的指挥。而那种派斥候传令的方法,也经常因为各种意外而失去作用。
同样的,若是士卒军纪不严,训练不足,也是无法做到如臂使指的。这也是许多起义军在起事之处能够叱咤风云,大杀四方,但到后期人马越多,反倒越容易吃败仗的主要原因。
在周瑜成为江东三营都督之后,他便有意识的进行过各部之间协同进攻的演练,否则他也不会在这种关键时刻,执行如此大胆的战术。
周瑜虽不是武将出身,也未曾学过什么招式枪法,但在他看来,两军相争,与二人相斗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进攻的时候不能忘记防守,防守的时候必须抓住时机进攻。打对手一拳其实未必是要将其击倒,引得对手招架之后露出破绽后,再继续击打,才会收到奇效。
用兵亦是如此,进攻这座营寨的时候,势必会引起另一座营寨中敌军的反应,然后再根据其应对,做出相应的指挥,这才是一名合格的将领所应该具有的能力。
在曹军普通士卒眼中,看的自然是荆州军席卷而来,根本分不清哪里是佯攻,哪里是真正的主攻,哪里又是佯攻便强攻。他们在荆州军接近寨墙时,便根据各营守将的命令,先是向荆州兵抛射箭矢,接着便在寨墙上等待与敌军厮杀。
然而在中军营寨的辕门望楼上指挥防守的于禁,却从中看出了荆州军绝不是硬碰硬这么简单的进攻。他一面调动各营人马应对荆州军的攻击,一面试图从繁复多变的战况中,寻找出周瑜用兵调度的蛛丝马迹。
从表面上看来,荆州军的各路人马似乎都是在各自为战,然而在周瑜的指挥下,时而彼此聚合围攻某个营寨,时而分散开来,在曹军营寨外游走骚扰。若是某个营寨的曹军将士稍有懈怠,便会遭到荆州军的猛攻。在这种轮番试探进攻,不断改变突破点的战术之下,曹军前方的数座营寨,一度告急。
其中有一座营寨被荆州军发现了防守薄弱之处后,立即展开了强攻,突破了寨墙,杀入营中。虽然营寨内的曹军将士拼死抵抗,但却难敌越来越多的荆州军,在于禁派出的援军尚未抵达之前,便被荆州军彻底攻占了这座营寨。守营的曹军将士伤亡过半,还有一部分见突围无望,只得放下刀枪当了俘虏。
曹仁虽与城外营寨距离较远,但因所立之处甚高,对于全局看得反倒更加清楚一些。只是从他这里指挥的话,就反应更慢了。所以曹仁只是根据战场的形势进行大致的指挥。城外营寨的具体指挥则全依赖于禁。
荆州军的攻势时紧时松,进攻的方向和路线又令人难以捉摸,使得于禁和守营的曹军将士疲于奔命,提心吊胆,不知道什么时候荆州军就会突然杀到。
从双方厮杀的惨烈程度上来看,其实比之前陈武率兵进攻曹军营寨时要低许多。不过这种战术的效果却非常好,自发动进攻后还不到一个时辰,便连续攻破了曹军三座营寨。
而此时虽然仍是阴雨绵绵,但东方天际却隐约有了一丝曙光。
雨水顺着寨墙后的通道圆木缝隙向下低落,一名曹军士卒虽然没有头盔,却丝毫没有注意到滴落到脖颈上的雨滴。他趴在寨墙上,从拳头大的孔洞先外张望着,同时嘴里念念有声:“还有五百步!前面是刀盾手,后面跟着的是穿重甲的枪兵。未曾看到弓弩手,或许是被挡住了。”
他身旁的一名百人将咧嘴道:“还早,这雨也下的好!只怕荆州兵扑腾到咱们寨墙下时,已是两腿黄泥,走路都困难啊。”
趁着敌军攻到寨墙下的这段空隙,有人磨刀霍霍,有的则将铠甲的系带紧了又松,松了又紧,还有人不断从寨墙的孔洞中向外刺出长枪,以测试是否会被卡住,又或者能刺到哪些方向。
前面的数座营寨都在荆州军霹雳车的进攻下,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虽然经过曹军将士的抢修加固,已将多数被损毁的寨墙修补好,但谁也不知道那些地方,在荆州军的攻击能坚持多久。
泥泞的地面使得荆州军将士行动起来颇为费力,尤其是身披重甲的长枪兵,一脚踩几下得带起好些烂泥。至于骑兵,除了少数轻甲斥候之外,多数都未曾出阵。而弓箭手们在这样的雨夜里,也很难发挥出应有的攻击力,所以各部都只是派出了弓弩手,且占的比例也不是很大。
强攻营寨所依赖的,也只能是步卒了。
曹军在城外的营寨交错布置,互为犄角,若是单从一个方向进攻,势必会陷入曹军多面打击之下。然而即便是多路突击,周瑜也并没有任其同时进攻。
虽然各路人马从不同方向和路线向曹军各营同时进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曹军不能互相支援,但对于进攻方来说,要做到这一点也非常困难。
曹仁在淮阴城外设立营寨之时,便充分考虑到了各种因素。使得进攻方很难同时向紧邻的曹军营寨发起攻击。除此之外,周瑜还想通过不断变化进攻的节奏,来打乱曹军营寨中守军的布置。唯有如此,才能用最小的伤亡,却获取最大的战果。
想要达到这种预期的效果,不但对于指挥全军的周瑜来说是个很高的挑战,即便是身处前沿的各部将校,也是对其指挥能力,以及临机应变能力的一次考验。
一鼓作气,一哄而上固然痛快,可那样的战术是以士卒伤亡为代价的消耗战。而掌控战场上的节奏,对于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将领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一方面受制于指挥方式,另一方面麾下步卒素质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很难想象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之上,仅仅通过简单的战鼓和鸣金便能够做到精妙的指挥。而那种派斥候传令的方法,也经常因为各种意外而失去作用。
同样的,若是士卒军纪不严,训练不足,也是无法做到如臂使指的。这也是许多起义军在起事之处能够叱咤风云,大杀四方,但到后期人马越多,反倒越容易吃败仗的主要原因。
在周瑜成为江东三营都督之后,他便有意识的进行过各部之间协同进攻的演练,否则他也不会在这种关键时刻,执行如此大胆的战术。
周瑜虽不是武将出身,也未曾学过什么招式枪法,但在他看来,两军相争,与二人相斗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进攻的时候不能忘记防守,防守的时候必须抓住时机进攻。打对手一拳其实未必是要将其击倒,引得对手招架之后露出破绽后,再继续击打,才会收到奇效。
用兵亦是如此,进攻这座营寨的时候,势必会引起另一座营寨中敌军的反应,然后再根据其应对,做出相应的指挥,这才是一名合格的将领所应该具有的能力。
在曹军普通士卒眼中,看的自然是荆州军席卷而来,根本分不清哪里是佯攻,哪里是真正的主攻,哪里又是佯攻便强攻。他们在荆州军接近寨墙时,便根据各营守将的命令,先是向荆州兵抛射箭矢,接着便在寨墙上等待与敌军厮杀。
然而在中军营寨的辕门望楼上指挥防守的于禁,却从中看出了荆州军绝不是硬碰硬这么简单的进攻。他一面调动各营人马应对荆州军的攻击,一面试图从繁复多变的战况中,寻找出周瑜用兵调度的蛛丝马迹。
从表面上看来,荆州军的各路人马似乎都是在各自为战,然而在周瑜的指挥下,时而彼此聚合围攻某个营寨,时而分散开来,在曹军营寨外游走骚扰。若是某个营寨的曹军将士稍有懈怠,便会遭到荆州军的猛攻。在这种轮番试探进攻,不断改变突破点的战术之下,曹军前方的数座营寨,一度告急。
其中有一座营寨被荆州军发现了防守薄弱之处后,立即展开了强攻,突破了寨墙,杀入营中。虽然营寨内的曹军将士拼死抵抗,但却难敌越来越多的荆州军,在于禁派出的援军尚未抵达之前,便被荆州军彻底攻占了这座营寨。守营的曹军将士伤亡过半,还有一部分见突围无望,只得放下刀枪当了俘虏。
曹仁虽与城外营寨距离较远,但因所立之处甚高,对于全局看得反倒更加清楚一些。只是从他这里指挥的话,就反应更慢了。所以曹仁只是根据战场的形势进行大致的指挥。城外营寨的具体指挥则全依赖于禁。
荆州军的攻势时紧时松,进攻的方向和路线又令人难以捉摸,使得于禁和守营的曹军将士疲于奔命,提心吊胆,不知道什么时候荆州军就会突然杀到。
从双方厮杀的惨烈程度上来看,其实比之前陈武率兵进攻曹军营寨时要低许多。不过这种战术的效果却非常好,自发动进攻后还不到一个时辰,便连续攻破了曹军三座营寨。
而此时虽然仍是阴雨绵绵,但东方天际却隐约有了一丝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