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的建议似乎和很多秦国大臣的想法一致,但不同的地方在于,其他大臣只看到了背后的利益,却看不透事情的本质。经过吕不韦这么一分析,秦王已然明了,燕国声势虽大,但很快就会用实际行动告诉赵国,赵国无需担心自己。赵国的大敌一直是,也将永远是韩国!出兵攻打赵国太行山以西的城邑势在必行,但欲速则不达,缓一缓,对秦国更好!
    秦王在次日召见了赵礼,宣布了自己的决议。对秦王要求割地的要求,赵礼自然是断然拒绝。赵国在汾水以西已经没有了尺寸之地,再割地,就是汾水以东的土地。哪怕是数十里的土地,也足以让秦国在汾水以东立稳脚跟。日后两国爆发战事,赵国可就完全处于被动。
    好在,赵王对于割地的希望并不是那么迫切,被拒绝后,赵王又要求赵国送出二十万石粮草作为对秦国的补偿。作为回报,秦国将严守中立,绝不介入韩、赵两国的战事!
    这并没有超过赵国的底线,虽然二十万石粮草对赵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能换取秦国严守中立,对赵国也算值得。毕竟,赵国一开始对秦国出兵襄助自己就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如今的秦国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叱咤风云,天下谈秦而色变的秦国!秦国若是救赵,兵力少了没用,兵力多了则守备空虚!
    不过,赵国当然不傻,不会轻易相信秦王的许诺,所以,赵礼代表赵王表示,只会先付出五万石的粮草,剩下的十五万石,分三个月还清,每月五石粮草!没有歃血为盟,只是君子协定。
    秦、赵两国对于达成这样的协议,显然都很满意。秦国可以有足够的时间为伐赵做准备,赵国可以暂时摆脱来自西方的威胁,集中全力打退韩军的攻势。
    和秦国的情况类似,面对赵国的使者,齐国做出了相同的选择。那就是对韩、赵两国的战事不闻不问,不理不睬。不过,不同的是秦国是疑兵之计,齐国是真心实意不想惹事。
    随着韩国攻占卢县、聊城,齐国已然不和赵国接壤,攻打赵国即使占据数百里的土地也是飞地一块,与韩国为敌,襄助赵国,齐国又鼓不起这个勇气。虽然愤恨燕国攻占了自己的百里之地,但齐国君臣也清楚,现在不是斗气的时候。能够以旁观者的身份旁观这次大战,笑看韩、赵、燕三国的成与败,未尝不是一种满足!当然,如果燕国大败,齐国不介意自己举全国之兵,从燕国手上夺取原本属于自己的土地和百姓!
    燕国,蓟城。
    平阳君一路急行,终于在第八天赶到了燕都蓟城。对于这个略显简陋粗鄙的城邑,平阳君提不起半点兴趣。燕国的伐赵直接让赵国腹背受敌,这些时日以来,雁门、云中的大军已经南下,眼瞅着就要抵达巨鹿郡,却被赵王下令,前去抵御燕军,而不是南下挽回岌岌可危的邯郸。燕国趁火打劫毫不掩饰,要怪就怪赵国太过托大,怪赵王没有听从自己的建议,没有察觉到燕国的野心。
    不过,平阳君心里虽然愤恨,也清楚,燕国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左右赵国前途的存在。如果赵国还有十万精锐的话,完全可以从代郡出发,奔袭蓟城。但可惜,如今兵力充沛的是燕国,燕国在武阳一带集结的十万大军更像是无声的威胁。只要燕国愿意,随时都可以南北夹击巨鹿郡,让邯郸成为彻底的死敌。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平阳君在燕王面前就需要低声下气。在临出发时,平阳君和蔺相如交换了意见,得出了结论就是燕国此时对赵国大动干戈,只会白白便宜韩国。燕国得到的土地越多,损失就会越大。韩国完全可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费吹灰之力从燕国手中夺取这些土地。燕国不可能不去清楚这个道理!这也是平阳君游说燕国的最后依仗!
    一味地低声下气只会让燕国小瞧,摆出鱼死网破的架势才会有奇效!毕竟,如今的赵国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输得了,燕国则不然。
    燕国丞相将渠对平阳君赵豹的拜访显得不咸不淡,不冷不热,似乎看起来,这是一场再正常不过的出使活动,似乎,燕、赵两国还是当初相濡以沫联合对付韩国的盟友关系。
    平阳君没有时间遮遮掩掩,直接道明了来意,对将渠说道:“韩军已然攻克了葛孽城,邯郸以东,已然无险可守!邯郸援军又困于巨鹿郡,无法南下,今朝廷大臣争议不断,有言与韩国议和者,有言坚守不退者。如果丞相觉得无所谓,那(赵)豹马上就返回邯郸,代赵王出使韩国,将邯郸以南的所有土地割让给韩国,委派长安君质于韩,向韩国称臣,所图,不过是联韩伐燕。想必,韩国也愿意削弱燕国!”
    被平阳君这么直白的话语一呛,将渠再也坐不住了,赔笑道:“燕赵本为一体,君上何出此言啊?以渠之见,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从长计议!”
    “呵呵”,平阳君连连冷笑,道:“本为一体?!从长计议?!丞相是在说笑吗?!当初,燕国想要图谋齐国,我们赵国二话不说,立即发兵秦国,为燕国吸引韩国的注意力!如今燕国夺取了济水以北的百里之地,是不是我们赵国失去了作用?!所以燕国就背信弃义,拉拢韩国,伐我赵国?!早知燕国是这种品性,我就该劝住赵王,也免得受今日的羞辱!”
    “君上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见平阳君动了怒火,将渠连连安抚道,继而摆出苦涩难为情的面容,长叹一声,道出了其中缘由。
    “伐赵一事,实非(将)渠的本意,奈何王上被小人蒙蔽,只看到背后的利益,却没有看到燕赵相互扶持的情谊!赵国若是将邯郸以南的土地割让给韩国,韩国将更加肆无忌惮。以韩国的国力,随时可以兵临邯郸城下,赵国只能低声下气!所谓君辱臣死,赵王血气方刚,以君上的贤明,怎会不知道其中的风险?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从长计议啊!”
    平阳君冷哼一声,算是接受了将渠的说辞,但还是很不满地说道:“燕国连取我三座城邑,百里之地,这笔账该如何清算?燕王若是不肯醒悟,又该如何?豹还希望丞相给我一个说法,我也好向赵王交差。否则,为了赵国的名声,大不了和燕国鱼死网破!豹可是听说,齐国一直想要恢复故土,这次齐国在燕国手下丢了上百里的土地,齐国又怎么肯善罢甘休!合韩、赵、齐三国之力,即使燕国有铁骑数万,也无济于事!”
    将渠略一皱了皱眉,当然清楚平阳君这是在威胁自己,只要赵国可以舍下面皮,韩国肯定愿意收赵国为小弟,再加上齐国,燕国只有败走的份。到时候,蓟城可要生灵涂炭了!看来,赵国这次是真的动了怒火。早知如此,就该只拿下一两座城邑,免得赵国紧张过度。
    “(将)渠这就入宫向王上陈说利弊,还请君上在此静候佳音,如何?”将渠不无讨好地说道。
    赵国终究太大了,等廉颇的大军回师,燕国想要全身而退可不容易。除非将武阳一带的大军调入巨鹿,燕国才有比较大的胜利把握。可如此,赵国选择和燕国针尖对麦芒,双方损失惨重,只会便宜了韩国!
    “还望丞相多多周旋!只要燕国肯罢兵休战,豹一定返回邯郸,奏明赵王,重修燕赵之好!毕竟,和韩国相比,我们即使再多出数万人口,数百里之地,也打败不了韩国!唯有齐心协力,方有转圜的余地!”平阳君说得很是真挚。
    “君上所言甚是!请君上稍候!”将渠告了一声罪,施施然退走。
    半个时辰后,燕王召集了群臣议事。将渠将赵国的威胁仔仔细细地道了出来,引得燕国君臣眉头紧锁。
    中郎将王方率先说道:“王上!赵国若是真的和我们燕国鱼死网破,我们的计划可就落空了!”
    燕国的计划是让韩、赵两国死拼,燕国坐享渔翁之利。但很明显,赵国不愿意自己的近邻“获益匪浅”,为了逼迫燕国改变初衷,不惜和燕国死拼,成全共同的敌人——韩国。这倒棘手了!如今的赵国颇有输红了眼睛的赌徒风范,不能以常理较之。赵国疯了,燕国可不能陪着赵国疯下去!
    对于自己的心腹的看法,燕王深以为是。即使这只是赵国的威胁,是赵国的气话,发生的可能性只有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依然不能小觑。因为一旦发生这件事,燕国将落入万劫不复的地步!韩、赵、齐三国联军将轻而易举地突破易水,甚至浴水,到时候,燕国只能逃亡辽西、辽东这样的苦寒之地,彻底离开中原这座舞台!
    赵国的反应很激烈,燕国若是按照最初的计划,攻下中人、顾县、苦陉以东的赵国城邑再退兵已经不太现实。如果强行如此,最大的可能就是赵国向韩国议和,在韩国的支持下,赵国通过占据燕国的大片富庶土地来弥补损失,韩国乐得看燕赵相争。
    中大夫栗腹也是言道:“如今我们占据的武垣、饶县、安平三座城邑,方圆也有百里,依臣之见,可以见好就收,撤苦陉之围,以便让赵国安心和韩国作战!武阳一带的十万大军,当北上蓟城,一方面显示我们燕国无心代郡,打消赵国的顾虑,另一方面也能让韩国安心。”
    将渠自然明白,栗腹所说的让韩国安心是什么意思。燕国如今的大军不过三十万,除了十万在边境一带半耕半战,剩下的十万当中,八万参与伐赵,两万提防齐国,十万在武阳一线,护卫蓟城方圆两百里的广大区域。如果燕国在投入八万大军的基础上,再投入十万大军,就可以让韩国断定,燕国所图甚大。绝不是一个小小的巨鹿就可以满足的。一战而吞代郡、雁门、云中、巨鹿也是很有可能!韩国在这种情况下,又怎么会帮助燕国牵制赵国的注意力呢?!
    “丞相的意思呢?”燕王没有急着表态,而是问向一直默然不语的丞相将渠。
    将渠恭敬地回道:“王上认为,赵国此战过后是否还能保全?”
    燕王一愣,有些不解其意,只是下意识地回道:“赵国立国已经超过百年,又行新法,百姓士卒归心,绝不是区区魏国可以比拟的。韩国灭魏有很大的运气,想要以区区二十万大军灭赵,痴心妄想也!即使寡人投入二十万大军,与韩军齐心协力,败赵易如反掌,想要灭赵,难啊!”
    将渠点了点头,欣慰地说道:“既然不能一战而亡赵,王上何不交好赵国,让赵国充当我们和韩国的缓冲?!经此一战,韩、赵多半势不两立,这正是拉拢赵国的良机!”
    “可如此,我们岂不是得罪了韩国?!”燕王不无担心地说道。
    将渠微微冷笑道:“我们燕国十万大军喋血济水南岸,大半是拜韩国所赐!我们交好韩国又有何用?!不过,为了不撕破脸皮,我们完全可以找到退兵的理由,比如说东胡犯边!韩国总不能强求我们帮他们牵制赵国援军吧!”
    东胡犯边?如今不过是七月,水草正是丰美,牲畜都在长膘,东胡人忙着牧羊,哪里有时间南下?!向来东胡犯边,大半是因为草原发生雪灾,少半是因为贪图中原的富庶,习惯使然。这完全是一个不着边际的理由!
    但燕王不得不承认,自己抛出这个理由,韩国还只能相信选择信任。就算不相信,韩国又有何招?!说不定,韩国还庆幸少了自己这么一个心怀叵测的盟友,可以专心和赵国博弈呢!
    最终,燕王采纳了群臣的建议,即收兵回国。将渠也将这个好消息在第一时间告诉了平阳君赵豹,虽然赵豹表面上一副吃了大亏的模样,觉得燕国应该将占据的百里之地归还给赵国,但心里面却是乐开了花!燕国大军一旦退走,赵国将再无隐忧,可以专心对付韩军了!
    与此同时,赵国的使者在抵达洛阳的四天后,见到了称病不出的韩王。在这四天,赵国的使者可谓尝尽了人间冷暖。韩国的三公九卿,似乎不忿赵王当初对典客陈筮的羞辱,对赵国使者的求见,皆是不见。谁都清楚,战争打到这种程度,赵国已然失去了当初伐秦时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豪迈。随着葛孽的失守,邯郸东面的平原成为一万羽林军的跑马场,邯郸已经失去了和各路援军的联系。没有一支军队敢南下支援邯郸,哪怕邯郸以北的城邑还属于赵国,但道路已经被韩军霸占!
    对于强势的韩王,赵国使者明智地选择了打感情牌,想要以理服人,以情服人。从智氏的飞扬跋扈说起,从赵氏孤儿说起,从三家分晋韩、赵相互扶持说起,从赵国对韩王的敬重说起,赵国使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很简单,那就是赵国是韩国的坚定盟友,过去是,现在是,未来还是,如今韩国伐赵,会让天下人觉得韩王刻薄寡恩,有损韩国的仁义。
    韩王对此当然是反唇相讥,举出陈筮携带自己的旨意,前往邯郸游说赵国从秦国罢兵,赵国不但不从,还说赵国事由赵国决之,韩国无言断之。秦国自从迁都晋阳后,与民休养生息,对赵国秋毫无犯,赵国如此兴师动众讨伐秦国,是为不义。若是没有赵国伐秦,秦国向韩国求援一事,韩国哪里愿意征调大军,讨伐赵国呢?!所以,这一切都是赵国咎由自取!
    赵国使者说不过道理,便开始可怜兮兮地表示,之前是赵王受了小人的蒙蔽,小人如今已经伏法,赵王已然清楚自己的不是,更派人下令廉颇即刻从太原郡收兵,想必不出半个月就能抵达邯郸!如今邯郸皆传韩国想要灭绝赵国,赵王不信韩国如此不义,不顾惜韩赵两国之前的交情,因此,特派自己前来与韩王交涉,讨要一个说法。
    前半句话,是表示赵国并非没有一战之力。一旦廉颇率军的精锐抵达邯郸,韩国的胜算不足一半。毕竟,抛开损失的兵马和必要的留守部队,廉颇应该还能指挥一支十万大军!韩国不如见好就收!
    下一半则是暗示,为了减少彼此的伤亡,赵国愿意议和,一个隐含的前提就是韩国的条件不要太过分,毕竟,韩国一直以仁义自诩,又占据了大片的土地,总不至于逼得赵国迁都吧!
    双方都清楚,燕国如今最有机会成为那个渔翁,韩、赵两国斗得太过厉害,只会白白便宜燕国!少了一个赵国,多出一个更加强大的燕国,韩国其实是得不偿失!

章节目录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蚂蚱不吃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蚂蚱不吃鱼并收藏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