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郝武勇当年掉进粪坑里的那件囧事,康国柱哈哈一笑,说道:“那时咱们还太年幼,不懂事,为了一时高兴,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也是可以谅解地!再说了,还不是为了你出口气嘛!”周小同又是一拳,“行了吧你啊,你不出那坏点子,咱们大伙儿怎么能想得到!”
周伯通说道:“我听八弟说郝老师已经弃武学文了,现在已经是秀才了,成了咱们学堂真正的先生。”康国柱轻声道:“不知郝老师最近过的怎么样。过两天,咱们约了文伟和小倩,去吕家沟看看他们吧!”两人齐声叫好。
来到村中池塘,那条人工河流果然没有流过这里,池塘上结了一层厚冰,极为平滑亮洁,太阳照映之下,越发明亮剔透。四周边的冰面上洒落着横七竖八的柳枝,远远看去,池塘像一面深幽平静的镜子,四周洒落的柳枝,倒像是点缀在池塘镜面一圈儿上的美丽花边。
过了池塘,周伯通与二人分手,走了老远,突然传来一声嚎叫,自是周伯通兴奋过异的抒发。周小同康国柱听了,相视一笑,极力压抑心中的狂喜,轻笑着朝土坡走去。
到了土坡半中,康国柱牵马走到自家门口,回头说道:“小同,这几天我要在家里待着,好好陪我娘干点儿活,就不去找你了!”周小同心中兴奋,也体会胖子的孝心,和恋母之心,笑着回答道:“哈哈,好!在家里好好干活吧!等过个五七天,咱们再找文伟和小倩去。”
“哎!”康国柱应了一声,急急回头猛力牵马,迈着大步进了自家院子。
周小同长长吐出一口气,挥发出不少喜悦之情,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抚摸着跳动的心房,快步朝家走去。
忽听康国柱在自己院子里大声喊着:“娘!娘!我回来了!柱子柱子回来了!”……“汪汪汪……”传来几声家中老狗欢快的大声吼叫,掩盖住了康国柱的呼唤声,“噢……”一声老狗的惨叫,随即“吱吱吱吱”地没了声音。
周小同笑着自语道:“这胖子,回到家里就孽待看家老狗,没一点儿同情心……和人情……狗情味儿!哈哈……”来到家门口,抬头看向那高大门楼上书写着的‘周宅’两个烫金大字,心中一股暖流激出,洋洋洒洒传遍全身。
几步走近院子,撒开缰绳,周小同兴奋之极,再也不掩饰心中喜悦,极力叫喊道:“奶奶!爷爷!江伯伯!我回来了!小同回来了!奶奶!爷爷!江伯伯!……”小小人儿声音极其嘹亮,前院儿数十只觅食的土鸡听到这突来怪叫惊得四处奔走,“咯咯咯”地叫个不停。
走进二门,周奶奶迈着苍老的身躯,赶着碎步来了,周小同见了奶奶脸上泛出红光,跑上前去猛的扑到奶奶怀里。“奶奶,我回来了,我好想您呀。”
周奶奶一个趔趄,“咚咚咚”后退了几步,正巧脚下有一粒石子,将要摔倒时周小同急转至身后双手扶住了,奶奶的身躯好瘦弱啊。
“奶奶,没事的……您……您怎么变的……好像,好像瘦了一点点……”周小同双手扶稳奶奶,满头银发和更为苍白的枯容映入眼帘,内心升起一股酸意。
周奶奶慢慢抚平了心绪,听了孙儿一句话,顿时涌出一丝透凉。见孙儿关切的眼神中,似乎将要流出泪来,极力挥去那丝灰意,露出慈祥的笑容温和的说道:“奶奶年纪大了,自然会变得老了……人人都会这样的,呵呵……”
周小同见奶奶走稳了,改扶为搀,一步一步走进了堂屋。“奶奶,您为什么不修炼武功呢?修炼的好了,可以变得不那么老了!可以让爷爷教您啊?”
周奶奶拉着孙孙的小手坐下,笑吟吟的说道:“奶奶不是那块儿料。年轻的时候啊,奶奶也练过,最后没能坚持下来,所以就罢了。如今老了,更是练不动了,呵呵!好孙孙儿,奶奶这不挺好的!有你爷爷和江伯伯在,咱们还怕别人欺负不成!”周小同低头想了想,说道:“那,以后小同去买了可以使年级大的变成年轻的神丹来,让奶奶吃了,就可以不会变老了!”
“呵呵,好,好,好!俺的小同同长大了,知道孝顺奶奶了!”见奶奶面容露出红晕来,周小同自是高兴,“小同本来就知道孝顺奶奶啊?还有爷爷和江伯伯,还有爹爹他们!”
想起白姑姑送的那颗珍贵丹丸,周小同掏了出来,连同小瓷瓶塞到奶奶手中。“奶奶,这是我在大荒山里认的白姑姑送的丹药,叫‘黄心归元丹’,您吃了它,看能不能好了!”
周奶奶接住了来回端详着雕刻精美的小瓷瓶,“白姑姑?哦,是你江伯伯新认识的那个白女侠吧?”“是啊!”“唉,乖孙孙,你白姑姑早就给奶奶看了,这什么‘黄心归元丹’也给了一粒,说是留着以后保命调气用。奶奶并非练武之人,吃了浪费啊!一粒足够,白姑姑送你的这一粒,要好好保存好,以后急用时再拿出来!”
“哦!”周小同接过瓷瓶重新放入怀内,想到白姑姑异常美丽的容貌,说道:“白姑姑可漂亮了!我第一见到她的时候都不敢相信是真的……还有,就是……就是不知道我娘亲有没有白姑姑漂亮!”
看着孙子一脸憧憬的样子,周奶奶爱怜的抚摸那一头柔嫩细滑的黑发,轻声说道:“你娘亲她呀,也是好看的很呀!却和你白姑姑长的不是一个味儿,啊,她们都是好看的!只是你娘亲娇小可人,比你白姑姑更招人疼爱!”“那我娘亲最漂亮了?”“应该是吧,你娘亲、美的秀气温柔,你白姑姑呢,生的模样是极美的……是那种……哦,你还不知道吧?你白姑姑如今呐,喜欢上你江伯伯了,如今在咱们家屋后的芦苇丛中搭建了两间竹屋,说要在咱们周康村常住。”
“哇!是吗!白姑姑看上我江伯伯了?哦,江伯伯变得好看了,所以就被白姑姑看上眼了!奶奶,那我江伯伯什么时候和白姑姑结婚呢?”“呵呵,没那么快,不过,乖孙儿,你可以问问他们俩呀!”“好,等会儿我就过去看看白姑姑。”
周奶奶松开孙子的小手走到屋外,冲东偏房喊道:“春芳,在吗?”春芳是周永茂帮周奶奶做家务的长工,周小同离开村子之前就来了,相处了几个月,周小同对这位春芳婶子还是挺有好感的。
过了片刻,春芳从外院儿赶了回来,后面跟着一个模样忠厚汉子,牵着周小同的那匹大青马进了后院。“大娘,我在外院儿呢,您有什么吩咐?”周小同自然也认得那后面的中年汉子,是春芳婶子的丈夫,只是见过的面少,不熟。“春芳婶儿好!张叔叔好!”
两人连忙答应,那中年汉子说道:“是小少爷吧!哎呀,都长这么大了,十几岁了?”“哈哈,张叔叔真会说,您看我有那么大嘛,我才八岁呀!”“哟,真是看不出来,多大的个子了,我还以为都有十二三岁了呢!”
周小同修炼武功,骨骼本就比一般小孩儿粗大,如今修炼到初级武士级别,个头增长迅猛,隐隐超过了比他大一岁多的五哥周伯通。
周奶奶让长工张帮着把马儿背上的包裹放到正堂西屋,又吩咐春芳中午多添几道菜,扯着孙子的小手,来到院子东边猪圈旁的那块儿暖棚前。
周小同抢着掀开秸秆,看到里面青幽幽的绿豆芽和一些青菜,高兴的大喊:“哇!这么多的绿豆芽,我又可以吃到豆芽菜了!噢呀……”一头钻进暖棚里,双手来回倒腾,揪了两把嫩嫩的豆芽苗。
周奶奶解下围裙放到一边,把揪下的绿豆芽搁到围裙上。祖孙俩忙活了一会儿,觉得够了,出了暖棚,用秸秆重新把小门堵了个严实。
周小同急着要吃豆芽菜,说道:“奶奶,小同早上没吃饭,您先给我炒盘豆芽菜呗,我都一年多没吃过了!”“呵呵……好!奶奶这就给你做去!”
周小同大喜,高兴的哇哇大叫,跟着奶奶清洗了豆芽苗,进了厨房,亲眼看着奶奶炒出一大盘油亮碧绿的豆芽菜,端到堂屋饭桌上,也不就着馍吃,拿起筷子张口大吃。
“奶奶,这豆芽菜还是和以前一样好吃,我太喜欢吃了……”
匆匆一顿海吃,一大盘豆芽菜吃的剩下点底子,周小同端起奶奶准备好的热茶大口喝了,说道:“奶奶,这次的豆芽好像味道更好了,豆芽也比以前的大了!”
周奶奶慈爱的看着比去年高了半个头的孙子,心中一丝惆怅,一丝温暖。“是啊,这次摘的豆芽苗长大了,所以味道也变了一些。就想你一样,也长大了!”周小同点点头道:“是啊,小同是长大了,去年拿去的衣服已经小了!可是,小同还是小同啊,其他的什么也没变啊?”
“呵呵……是啊!小同同永远都是奶奶的乖孙孙儿!”
周小同吃得香甜,要来半块儿馒头,沾着汤汁吃了个一干二净。见爷爷久不回来,问道“奶奶,我爷爷怎么还不回家啊?出远门了吗?”
周奶奶说道:“呵呵,现在咱们村子要把北边的荒地全部种上庄稼,你白姑姑说要向你娘一样,帮你江伯伯把沙河里的水引到北地去,出了好多好多银子,唉,好人呐。你爷爷是总负责,现还在北地忙活着挖河打堤呢。”
“那,我江伯伯呢?还有白姑姑,他俩也在北地挖河吗?”“你江伯伯和你白姑姑去了大荒山,带了好几十个会武功的高手,说要多打些猎物回来,好犒劳挖河的人们。去了七八天了,应该这一两日就会回来。”“哦,我白姑姑和江伯伯的武功太厉害了,他们俩去打猎,肯定能打到大家伙的!白姑姑也住咱们家里吗?”“呵呵,你白姑姑在咱们家屋后的芦苇丛里盖了两间小屋子,平日里就住在那里面。”
周小同吃饱喝足,挂念着爷爷和屋后新盖的房子,说道:“奶奶,我要到咱家屋后芦苇丛去看看新房子,然后再去找爷爷,一块儿回来吃饭。”奶奶唠叨的嘱咐几句,周小同认真听了,一溜小跑出了后院。
来到屋后大树下,一池清水印入眼帘,原先的大半芦苇丛变成了大片清池。池水并不结冰,水面上荡起淡淡白雾,寒风吹过,白雾流移,荡出波波纹理。此时看去,竟似春日池塘,却平添了一层朦胧。
池塘的最北边,坐落了两间精致青绿小屋,周围新栽植了百十颗竹子,小屋的一半靠于芦苇丛,一半悬撑在池水之上。
周小同想起原先小坑中的深井,想来水不结冰,必是受到那深井中的暖流影响。走到近处透过白雾张望,清水深处隐隐看到了那个磨盘大小的井口,随着水纹飘忽不定,宛如海市蜃楼。
转过清池,绕到芦苇丛,有一条两三米宽的河道通到这里,心说难怪了,这里的水突然上涨了很多呢。
顺着人工河道远远望去,极远处是一溜河堤,跟前的这条河道却仅仅是条支流。
顺着河道走在芦苇丛中,沿着河边小路缓缓朝着小屋行走,冬日里的芦苇大都是干枯的,可这里的芦苇多多是青绿的,一路走过,即使远处的芦苇根部也有淡淡的青绿至泥土中向上蔓延,越是往池塘小屋近了,那青绿越是明显。
走到通往小屋的竹桥边,蔓延而上的青绿直达芦苇顶端,想必是离近池中暖水的缘故。
走的近了,才看清这两间小屋都是用粗大的青竹搭建而成,青竹颗颗粗大,枝叶茂密,实不像冬日的模样。
一步一步走在小小的竹桥上,伴着步履发出“吱咛、吱咛”的声响,却很是好听。
两间小竹屋门前是宽达三米多的竹台,站在竹台之上芦苇与池水一览无遗,顺着池水一阵清风刮来,风儿带着一丝清香,拂过脸霞,不觉寒冷,却有温暖的感觉。
小屋门窗紧闭,周小同探头往里看,忽听到远处传来一声喊叫:“呔、你那小屁孩子,赶快离开,不想活命了!”
周小同吓了一跳,这么好的景致,怎么会有人粗声粗气的瞎喊,急忙转身去看,远远的清池边急匆匆行来一人,再看时,原来是舅爷康有为才。
“舅爷爷,是我,小同啊!”
康有才走的近了,看清了面相,放慢了步伐,语气也缓和了下来,“啊呀呀,小同同啊,刚从你奶奶那里过来,听说你回来了,都长的这么高了!哈哈……舅爷都快认不出你了!”
周小同走出竹屋,转出芦苇丛,来到清池岸边打躬作揖,“舅爷爷好!刚才您把小同吓了一跳,为什么不让到竹屋那里去呀?”
康有才看着长高了半个头的周小同,欣喜之意挂在面上,和颜悦色的说道:“那小竹屋一圈是白女侠的禁地,你爷爷命令任何人都不可以走进小竹屋的,不过,你倒是无有关碍,舅爷没看清,还以为是别家的小孩儿。”“哦!舅爷爷,您要去哪里?”
康有才停了停说道:“嘿嘿,我去你四舅奶奶那儿去……咳……你不是要找你爷爷去嘛,走,在北地,咱爷俩正好顺路。”“好啊!”周小同一时没听明白四舅奶奶是谁,拉住康有才的手跟着走。
到了北地,一条南北人工河出现在眼前。往近走看,南面挖开的河道已冲满了河水,再往北,河床改了道,弯道很大,拐弯之处是一堵巨大的木栅栏,上面布了一层厚厚的巨大油布,堵住了南面的河水。木栅栏之后,河道慢慢拐成了东西方向,河床有四五米宽,再看河床下面,到处都是挖河打堤、拉土干活的人们。人群众多,干的热火朝天,少说也有三五千人。
周小同很是纳闷,村里的壮劳力往年都要到大荒山狩猎,即便不去,也不会有如此多的壮劳力啊!难道是爷爷为了加快挖河打堤的进度,到外村请的短工?可再仔细一瞧,绝大多数的壮汉衣着统一,看那抡锹挖泥的动作,却都是练武之人。
康有才做了好人,拉着小同同穿行在劳作的人们之中,千辛万苦找到姐夫周永茂。
周永茂正在和几名大汉站在一起,对着河床一侧指指画画,离的远,嘈杂的人群之中听的不清楚。康有才老远的大喊道:“大哥!我把小同同给你带过来了!”
周永茂手中拿着一张羊皮纸,忙着说话,并没回头。周小同松开舅爷爷紧跑两步,喊道:“爷爷!爷爷!”
周永茂猛得转头,一眼望到周小同,手中羊皮纸随手扔给旁边一人,迈开大步“腾腾腾腾”了过来抱起周小同高高的举在头顶。
周小同呵呵大笑,两只小手轻轻拍打着爷爷布满沟渠的老脸,激动万分,嘹亮的笑声惹的周边干活儿的人们好奇的往这里张望。
周永茂用那苍白的头发抵在孙子柔软的小胸脯上,来回拧动,嘴里呵呵笑着说:“额呵呵,我的乖孙孙,呵呵,终于回来了!……爷爷太高兴了,呵呵……”
爷孙俩亲热了一会儿,周永茂放下小孙子,看长高了不少,直是夸赞。
康有才点头哈腰来到近处,笑呵呵的说道:“大哥,这小同同个头长的大了啊,一年不见,看着都像十三四岁的大孩子了……”
周永茂见小舅子康有才能来这里很奇怪,“有才啊,你没事儿往这里瞎溜达个啥,还不回去把账目好好整理。”康有才听了一肚子委屈,难过的说道:“啊呀呀,大哥,你就这么瞧不起我这个内弟嘛,账目我早就和周永木大哥整理好了。我是怕小同同找不到你,好心好意送到这里的!大哥,你太让我伤心了!”
周永茂听了笑道:“你呀,多大岁数了,还在这里卖乖,你以为我不知道嘛,嘿,你是又要到你那小四儿家里去,路过咱家碰到小同同,所以才顺路带过来的!是不是?”
康有才瞬间变委屈为虔诚,乞求的望着周永茂说道:“大哥,什么都瞒不住你,可别告诉大姐啊!账目的事情大哥就尽管放心,保证万无一失。行,大哥你就忙吧,我先走一步!” 周永茂摇头道:“你呀,上次你那三房都是我从中做了好多弥补,你大姐才算勉强答应。这次虽说是人家主动找上门来,但你要是不同意,也不会再多出一房来。你大姐那里,你就看着办吧,我是没那个老脸了。”
康有才撤步往后走,笑嘻嘻的说道:“这次人家不要求住进来,大哥你替我瞒着就行,别的我自会料理!嘻嘻,走了啊!”
周小同趴在爷爷肩头,看舅爷屁颠屁颠的走了,问道:“爷爷,我舅爷又娶新媳妇了吗?” 周永茂搂着孙子圆鼓隆隆的小屁股,笑着说道:“呵呵,是啊,你舅爷又要当爹爹了,呵呵……记住不要告诉奶奶啊!”“哦,我替爷爷保密!舅爷爷真厉害!” 周永茂听了大笑,“哈哈……是啊,你舅爷是个能人啊!”
周永茂抱着小孙子来到那几个壮汉近处,周小同均不认识,连忙下来给众人行礼。几个壮汉竟然认识这位小少爷,纷纷冲着周小同鞠躬还礼,吓的周小同连忙跪下了,众人见了“呼啦啦”地全部跪倒在地,齐声道:“小少爷不敢行如此大礼,折杀小子了!”
周永茂扶起众人,拉起周小同说道:“呵呵,这都是你马大伯请来的叔叔,专门给咱们开拓河道的。”周小同望着诸位大叔,见一人很是面熟,仔细想了,指着那人惊呼道:“啊,叔叔,我认得你,去年在北疆分舵的时候,你是那个引我们吃饭的叔叔!”那大汉深鞠一躬,微笑着说道:“小少爷记性真好,还能记得小子,咱们三帮……三人都见过小少爷,小少爷很聪明啊!”说着给周小同连使眼色。
周小同忽地明白,以前爹爹嘱咐过自己,不要把那日的事情告诉任何人,包括爷爷奶奶也不能说。自己一时激动,差点儿忘记了。
周小同心里暗暗祈祷,爷爷总算把帮派啊响马啊什么混为一谈,刚才的话已说出了一些端倪,爷爷千万别听进去呀。
周伯通说道:“我听八弟说郝老师已经弃武学文了,现在已经是秀才了,成了咱们学堂真正的先生。”康国柱轻声道:“不知郝老师最近过的怎么样。过两天,咱们约了文伟和小倩,去吕家沟看看他们吧!”两人齐声叫好。
来到村中池塘,那条人工河流果然没有流过这里,池塘上结了一层厚冰,极为平滑亮洁,太阳照映之下,越发明亮剔透。四周边的冰面上洒落着横七竖八的柳枝,远远看去,池塘像一面深幽平静的镜子,四周洒落的柳枝,倒像是点缀在池塘镜面一圈儿上的美丽花边。
过了池塘,周伯通与二人分手,走了老远,突然传来一声嚎叫,自是周伯通兴奋过异的抒发。周小同康国柱听了,相视一笑,极力压抑心中的狂喜,轻笑着朝土坡走去。
到了土坡半中,康国柱牵马走到自家门口,回头说道:“小同,这几天我要在家里待着,好好陪我娘干点儿活,就不去找你了!”周小同心中兴奋,也体会胖子的孝心,和恋母之心,笑着回答道:“哈哈,好!在家里好好干活吧!等过个五七天,咱们再找文伟和小倩去。”
“哎!”康国柱应了一声,急急回头猛力牵马,迈着大步进了自家院子。
周小同长长吐出一口气,挥发出不少喜悦之情,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抚摸着跳动的心房,快步朝家走去。
忽听康国柱在自己院子里大声喊着:“娘!娘!我回来了!柱子柱子回来了!”……“汪汪汪……”传来几声家中老狗欢快的大声吼叫,掩盖住了康国柱的呼唤声,“噢……”一声老狗的惨叫,随即“吱吱吱吱”地没了声音。
周小同笑着自语道:“这胖子,回到家里就孽待看家老狗,没一点儿同情心……和人情……狗情味儿!哈哈……”来到家门口,抬头看向那高大门楼上书写着的‘周宅’两个烫金大字,心中一股暖流激出,洋洋洒洒传遍全身。
几步走近院子,撒开缰绳,周小同兴奋之极,再也不掩饰心中喜悦,极力叫喊道:“奶奶!爷爷!江伯伯!我回来了!小同回来了!奶奶!爷爷!江伯伯!……”小小人儿声音极其嘹亮,前院儿数十只觅食的土鸡听到这突来怪叫惊得四处奔走,“咯咯咯”地叫个不停。
走进二门,周奶奶迈着苍老的身躯,赶着碎步来了,周小同见了奶奶脸上泛出红光,跑上前去猛的扑到奶奶怀里。“奶奶,我回来了,我好想您呀。”
周奶奶一个趔趄,“咚咚咚”后退了几步,正巧脚下有一粒石子,将要摔倒时周小同急转至身后双手扶住了,奶奶的身躯好瘦弱啊。
“奶奶,没事的……您……您怎么变的……好像,好像瘦了一点点……”周小同双手扶稳奶奶,满头银发和更为苍白的枯容映入眼帘,内心升起一股酸意。
周奶奶慢慢抚平了心绪,听了孙儿一句话,顿时涌出一丝透凉。见孙儿关切的眼神中,似乎将要流出泪来,极力挥去那丝灰意,露出慈祥的笑容温和的说道:“奶奶年纪大了,自然会变得老了……人人都会这样的,呵呵……”
周小同见奶奶走稳了,改扶为搀,一步一步走进了堂屋。“奶奶,您为什么不修炼武功呢?修炼的好了,可以变得不那么老了!可以让爷爷教您啊?”
周奶奶拉着孙孙的小手坐下,笑吟吟的说道:“奶奶不是那块儿料。年轻的时候啊,奶奶也练过,最后没能坚持下来,所以就罢了。如今老了,更是练不动了,呵呵!好孙孙儿,奶奶这不挺好的!有你爷爷和江伯伯在,咱们还怕别人欺负不成!”周小同低头想了想,说道:“那,以后小同去买了可以使年级大的变成年轻的神丹来,让奶奶吃了,就可以不会变老了!”
“呵呵,好,好,好!俺的小同同长大了,知道孝顺奶奶了!”见奶奶面容露出红晕来,周小同自是高兴,“小同本来就知道孝顺奶奶啊?还有爷爷和江伯伯,还有爹爹他们!”
想起白姑姑送的那颗珍贵丹丸,周小同掏了出来,连同小瓷瓶塞到奶奶手中。“奶奶,这是我在大荒山里认的白姑姑送的丹药,叫‘黄心归元丹’,您吃了它,看能不能好了!”
周奶奶接住了来回端详着雕刻精美的小瓷瓶,“白姑姑?哦,是你江伯伯新认识的那个白女侠吧?”“是啊!”“唉,乖孙孙,你白姑姑早就给奶奶看了,这什么‘黄心归元丹’也给了一粒,说是留着以后保命调气用。奶奶并非练武之人,吃了浪费啊!一粒足够,白姑姑送你的这一粒,要好好保存好,以后急用时再拿出来!”
“哦!”周小同接过瓷瓶重新放入怀内,想到白姑姑异常美丽的容貌,说道:“白姑姑可漂亮了!我第一见到她的时候都不敢相信是真的……还有,就是……就是不知道我娘亲有没有白姑姑漂亮!”
看着孙子一脸憧憬的样子,周奶奶爱怜的抚摸那一头柔嫩细滑的黑发,轻声说道:“你娘亲她呀,也是好看的很呀!却和你白姑姑长的不是一个味儿,啊,她们都是好看的!只是你娘亲娇小可人,比你白姑姑更招人疼爱!”“那我娘亲最漂亮了?”“应该是吧,你娘亲、美的秀气温柔,你白姑姑呢,生的模样是极美的……是那种……哦,你还不知道吧?你白姑姑如今呐,喜欢上你江伯伯了,如今在咱们家屋后的芦苇丛中搭建了两间竹屋,说要在咱们周康村常住。”
“哇!是吗!白姑姑看上我江伯伯了?哦,江伯伯变得好看了,所以就被白姑姑看上眼了!奶奶,那我江伯伯什么时候和白姑姑结婚呢?”“呵呵,没那么快,不过,乖孙儿,你可以问问他们俩呀!”“好,等会儿我就过去看看白姑姑。”
周奶奶松开孙子的小手走到屋外,冲东偏房喊道:“春芳,在吗?”春芳是周永茂帮周奶奶做家务的长工,周小同离开村子之前就来了,相处了几个月,周小同对这位春芳婶子还是挺有好感的。
过了片刻,春芳从外院儿赶了回来,后面跟着一个模样忠厚汉子,牵着周小同的那匹大青马进了后院。“大娘,我在外院儿呢,您有什么吩咐?”周小同自然也认得那后面的中年汉子,是春芳婶子的丈夫,只是见过的面少,不熟。“春芳婶儿好!张叔叔好!”
两人连忙答应,那中年汉子说道:“是小少爷吧!哎呀,都长这么大了,十几岁了?”“哈哈,张叔叔真会说,您看我有那么大嘛,我才八岁呀!”“哟,真是看不出来,多大的个子了,我还以为都有十二三岁了呢!”
周小同修炼武功,骨骼本就比一般小孩儿粗大,如今修炼到初级武士级别,个头增长迅猛,隐隐超过了比他大一岁多的五哥周伯通。
周奶奶让长工张帮着把马儿背上的包裹放到正堂西屋,又吩咐春芳中午多添几道菜,扯着孙子的小手,来到院子东边猪圈旁的那块儿暖棚前。
周小同抢着掀开秸秆,看到里面青幽幽的绿豆芽和一些青菜,高兴的大喊:“哇!这么多的绿豆芽,我又可以吃到豆芽菜了!噢呀……”一头钻进暖棚里,双手来回倒腾,揪了两把嫩嫩的豆芽苗。
周奶奶解下围裙放到一边,把揪下的绿豆芽搁到围裙上。祖孙俩忙活了一会儿,觉得够了,出了暖棚,用秸秆重新把小门堵了个严实。
周小同急着要吃豆芽菜,说道:“奶奶,小同早上没吃饭,您先给我炒盘豆芽菜呗,我都一年多没吃过了!”“呵呵……好!奶奶这就给你做去!”
周小同大喜,高兴的哇哇大叫,跟着奶奶清洗了豆芽苗,进了厨房,亲眼看着奶奶炒出一大盘油亮碧绿的豆芽菜,端到堂屋饭桌上,也不就着馍吃,拿起筷子张口大吃。
“奶奶,这豆芽菜还是和以前一样好吃,我太喜欢吃了……”
匆匆一顿海吃,一大盘豆芽菜吃的剩下点底子,周小同端起奶奶准备好的热茶大口喝了,说道:“奶奶,这次的豆芽好像味道更好了,豆芽也比以前的大了!”
周奶奶慈爱的看着比去年高了半个头的孙子,心中一丝惆怅,一丝温暖。“是啊,这次摘的豆芽苗长大了,所以味道也变了一些。就想你一样,也长大了!”周小同点点头道:“是啊,小同是长大了,去年拿去的衣服已经小了!可是,小同还是小同啊,其他的什么也没变啊?”
“呵呵……是啊!小同同永远都是奶奶的乖孙孙儿!”
周小同吃得香甜,要来半块儿馒头,沾着汤汁吃了个一干二净。见爷爷久不回来,问道“奶奶,我爷爷怎么还不回家啊?出远门了吗?”
周奶奶说道:“呵呵,现在咱们村子要把北边的荒地全部种上庄稼,你白姑姑说要向你娘一样,帮你江伯伯把沙河里的水引到北地去,出了好多好多银子,唉,好人呐。你爷爷是总负责,现还在北地忙活着挖河打堤呢。”
“那,我江伯伯呢?还有白姑姑,他俩也在北地挖河吗?”“你江伯伯和你白姑姑去了大荒山,带了好几十个会武功的高手,说要多打些猎物回来,好犒劳挖河的人们。去了七八天了,应该这一两日就会回来。”“哦,我白姑姑和江伯伯的武功太厉害了,他们俩去打猎,肯定能打到大家伙的!白姑姑也住咱们家里吗?”“呵呵,你白姑姑在咱们家屋后的芦苇丛里盖了两间小屋子,平日里就住在那里面。”
周小同吃饱喝足,挂念着爷爷和屋后新盖的房子,说道:“奶奶,我要到咱家屋后芦苇丛去看看新房子,然后再去找爷爷,一块儿回来吃饭。”奶奶唠叨的嘱咐几句,周小同认真听了,一溜小跑出了后院。
来到屋后大树下,一池清水印入眼帘,原先的大半芦苇丛变成了大片清池。池水并不结冰,水面上荡起淡淡白雾,寒风吹过,白雾流移,荡出波波纹理。此时看去,竟似春日池塘,却平添了一层朦胧。
池塘的最北边,坐落了两间精致青绿小屋,周围新栽植了百十颗竹子,小屋的一半靠于芦苇丛,一半悬撑在池水之上。
周小同想起原先小坑中的深井,想来水不结冰,必是受到那深井中的暖流影响。走到近处透过白雾张望,清水深处隐隐看到了那个磨盘大小的井口,随着水纹飘忽不定,宛如海市蜃楼。
转过清池,绕到芦苇丛,有一条两三米宽的河道通到这里,心说难怪了,这里的水突然上涨了很多呢。
顺着人工河道远远望去,极远处是一溜河堤,跟前的这条河道却仅仅是条支流。
顺着河道走在芦苇丛中,沿着河边小路缓缓朝着小屋行走,冬日里的芦苇大都是干枯的,可这里的芦苇多多是青绿的,一路走过,即使远处的芦苇根部也有淡淡的青绿至泥土中向上蔓延,越是往池塘小屋近了,那青绿越是明显。
走到通往小屋的竹桥边,蔓延而上的青绿直达芦苇顶端,想必是离近池中暖水的缘故。
走的近了,才看清这两间小屋都是用粗大的青竹搭建而成,青竹颗颗粗大,枝叶茂密,实不像冬日的模样。
一步一步走在小小的竹桥上,伴着步履发出“吱咛、吱咛”的声响,却很是好听。
两间小竹屋门前是宽达三米多的竹台,站在竹台之上芦苇与池水一览无遗,顺着池水一阵清风刮来,风儿带着一丝清香,拂过脸霞,不觉寒冷,却有温暖的感觉。
小屋门窗紧闭,周小同探头往里看,忽听到远处传来一声喊叫:“呔、你那小屁孩子,赶快离开,不想活命了!”
周小同吓了一跳,这么好的景致,怎么会有人粗声粗气的瞎喊,急忙转身去看,远远的清池边急匆匆行来一人,再看时,原来是舅爷康有为才。
“舅爷爷,是我,小同啊!”
康有才走的近了,看清了面相,放慢了步伐,语气也缓和了下来,“啊呀呀,小同同啊,刚从你奶奶那里过来,听说你回来了,都长的这么高了!哈哈……舅爷都快认不出你了!”
周小同走出竹屋,转出芦苇丛,来到清池岸边打躬作揖,“舅爷爷好!刚才您把小同吓了一跳,为什么不让到竹屋那里去呀?”
康有才看着长高了半个头的周小同,欣喜之意挂在面上,和颜悦色的说道:“那小竹屋一圈是白女侠的禁地,你爷爷命令任何人都不可以走进小竹屋的,不过,你倒是无有关碍,舅爷没看清,还以为是别家的小孩儿。”“哦!舅爷爷,您要去哪里?”
康有才停了停说道:“嘿嘿,我去你四舅奶奶那儿去……咳……你不是要找你爷爷去嘛,走,在北地,咱爷俩正好顺路。”“好啊!”周小同一时没听明白四舅奶奶是谁,拉住康有才的手跟着走。
到了北地,一条南北人工河出现在眼前。往近走看,南面挖开的河道已冲满了河水,再往北,河床改了道,弯道很大,拐弯之处是一堵巨大的木栅栏,上面布了一层厚厚的巨大油布,堵住了南面的河水。木栅栏之后,河道慢慢拐成了东西方向,河床有四五米宽,再看河床下面,到处都是挖河打堤、拉土干活的人们。人群众多,干的热火朝天,少说也有三五千人。
周小同很是纳闷,村里的壮劳力往年都要到大荒山狩猎,即便不去,也不会有如此多的壮劳力啊!难道是爷爷为了加快挖河打堤的进度,到外村请的短工?可再仔细一瞧,绝大多数的壮汉衣着统一,看那抡锹挖泥的动作,却都是练武之人。
康有才做了好人,拉着小同同穿行在劳作的人们之中,千辛万苦找到姐夫周永茂。
周永茂正在和几名大汉站在一起,对着河床一侧指指画画,离的远,嘈杂的人群之中听的不清楚。康有才老远的大喊道:“大哥!我把小同同给你带过来了!”
周永茂手中拿着一张羊皮纸,忙着说话,并没回头。周小同松开舅爷爷紧跑两步,喊道:“爷爷!爷爷!”
周永茂猛得转头,一眼望到周小同,手中羊皮纸随手扔给旁边一人,迈开大步“腾腾腾腾”了过来抱起周小同高高的举在头顶。
周小同呵呵大笑,两只小手轻轻拍打着爷爷布满沟渠的老脸,激动万分,嘹亮的笑声惹的周边干活儿的人们好奇的往这里张望。
周永茂用那苍白的头发抵在孙子柔软的小胸脯上,来回拧动,嘴里呵呵笑着说:“额呵呵,我的乖孙孙,呵呵,终于回来了!……爷爷太高兴了,呵呵……”
爷孙俩亲热了一会儿,周永茂放下小孙子,看长高了不少,直是夸赞。
康有才点头哈腰来到近处,笑呵呵的说道:“大哥,这小同同个头长的大了啊,一年不见,看着都像十三四岁的大孩子了……”
周永茂见小舅子康有才能来这里很奇怪,“有才啊,你没事儿往这里瞎溜达个啥,还不回去把账目好好整理。”康有才听了一肚子委屈,难过的说道:“啊呀呀,大哥,你就这么瞧不起我这个内弟嘛,账目我早就和周永木大哥整理好了。我是怕小同同找不到你,好心好意送到这里的!大哥,你太让我伤心了!”
周永茂听了笑道:“你呀,多大岁数了,还在这里卖乖,你以为我不知道嘛,嘿,你是又要到你那小四儿家里去,路过咱家碰到小同同,所以才顺路带过来的!是不是?”
康有才瞬间变委屈为虔诚,乞求的望着周永茂说道:“大哥,什么都瞒不住你,可别告诉大姐啊!账目的事情大哥就尽管放心,保证万无一失。行,大哥你就忙吧,我先走一步!” 周永茂摇头道:“你呀,上次你那三房都是我从中做了好多弥补,你大姐才算勉强答应。这次虽说是人家主动找上门来,但你要是不同意,也不会再多出一房来。你大姐那里,你就看着办吧,我是没那个老脸了。”
康有才撤步往后走,笑嘻嘻的说道:“这次人家不要求住进来,大哥你替我瞒着就行,别的我自会料理!嘻嘻,走了啊!”
周小同趴在爷爷肩头,看舅爷屁颠屁颠的走了,问道:“爷爷,我舅爷又娶新媳妇了吗?” 周永茂搂着孙子圆鼓隆隆的小屁股,笑着说道:“呵呵,是啊,你舅爷又要当爹爹了,呵呵……记住不要告诉奶奶啊!”“哦,我替爷爷保密!舅爷爷真厉害!” 周永茂听了大笑,“哈哈……是啊,你舅爷是个能人啊!”
周永茂抱着小孙子来到那几个壮汉近处,周小同均不认识,连忙下来给众人行礼。几个壮汉竟然认识这位小少爷,纷纷冲着周小同鞠躬还礼,吓的周小同连忙跪下了,众人见了“呼啦啦”地全部跪倒在地,齐声道:“小少爷不敢行如此大礼,折杀小子了!”
周永茂扶起众人,拉起周小同说道:“呵呵,这都是你马大伯请来的叔叔,专门给咱们开拓河道的。”周小同望着诸位大叔,见一人很是面熟,仔细想了,指着那人惊呼道:“啊,叔叔,我认得你,去年在北疆分舵的时候,你是那个引我们吃饭的叔叔!”那大汉深鞠一躬,微笑着说道:“小少爷记性真好,还能记得小子,咱们三帮……三人都见过小少爷,小少爷很聪明啊!”说着给周小同连使眼色。
周小同忽地明白,以前爹爹嘱咐过自己,不要把那日的事情告诉任何人,包括爷爷奶奶也不能说。自己一时激动,差点儿忘记了。
周小同心里暗暗祈祷,爷爷总算把帮派啊响马啊什么混为一谈,刚才的话已说出了一些端倪,爷爷千万别听进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