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的嘴角勾了勾,循声看去,只见一个狗熊般的恶汉,全身披挂,满脸横肉,额角上一道长长的刀疤,两只眼睛如同铜铃一样地瞪着自己,鼻孔里尽喘着火气,看那架式,若不是卫玄为帅,他不敢过于放肆,只怕放在平时,这会儿早就冲上来把自己生吞活剥了。
杜如晦微微一笑,对这恶汉说道:“原来是上官将军,失敬,失敬,不知小的有何失言之处,让将军如此愤怒呢?”
这个恶汉不是别人,正是前慈州刺史上官政,天下著名的悍将,勇士。当年杨素出兵讨伐杨谅时,上官政独守慈州,挡住了叛军经略河南地的主力部队,又亲自率兵进入并州,归于杨素所部指挥,一路打下晋阳,可谓居功至伟。
但这上官政为人极为粗暴,又兼好色,在城破之后,在城中纵兵掳掠,而自己也借着抄查叛军官员的家属之机,对现任杨玄感所部黎阳刺史元务本家,大肆抄掠,还对其母卢氏严刑拷打,欲追查元家的私产,结果被路见不平的杨玄感一顿暴打,灰头土脸,而额上的这道伤疤,就是杨玄感留下的。
后来杨素当权,上官政因此事被追究治罪,本来是要远陡岭南,结果因为当时东宫事发后,被解除了右卫大将军职务的太子一党的大将,前右卫大将军元胄,与丢失了蒲州被免官的朋友丘和饮酒时戏言,说上官政是天下勇士,到了岭南一定会谋反,而你丘和丘老弟过去,就不会有问题了。
此话虽是酒席戏言,却被丘和怀恨在心,向杨坚密报,结果元胄竟被坐诛,而丘和则官至朔州刺史,连带着上官政也被授予了右骁卫将军,算是一出神奇的大转折。
此后,上官政虽然不敢直接对杨素和杨玄感有怨言,可是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却无不咬牙切齿,苦练武功,想着有机会一报当年的受辱丢官之仇,终于,十年之后,让他等到了机会,是以本来作为留守大兴的主官的他,坚决要求随军出征,为的就是亲手向杨玄感复仇!
杜如晦博览经史,对于这些名臣大将的旧怨,也多少知道一些,看到上官政如此怒不可遏,也料到一二,微笑道:“上官将军,前天的时候,看到喝杨氏一家血酒,吃杨素骨灰最卖力的,就是将军您了,您对杨氏一门的血海深仇,小的也知道一二。只是小的所言,只是客观地分析一下战局,没有偏向杨玄感吧。”
上官政咬牙切齿地说道:“你这是在给大帅出鬼点子,要他避战,最好是缩在关内不出,对不对?”
杜如晦点了点头:“不错,如果依小的愚见,只要牢牢守住潼关,或者前出,守住函谷关故城和魏函谷关新城,就可以阻止杨玄感入关中,他就是有雄兵十万,也无可奈何,到时候只要陛下的征辽大军一回,四面合围,叛军必败无疑!”
上官政哈哈一笑,对卫玄一拱手:“大帅,您听到了吧,这个姓杜的小子说来说去,就是想说我军打不过杨玄感的那些乌合之众,只能守关不出,只要一出关,就会跟达奚善意和裴弘策两军那样,被叛军所消灭,如此动摇军心之人,就是立斩于岸边,也不为过吧!”
杜如晦的脸色平静,可是李大亮却是急道:“大帅,杜如晦所言,乃是一片赤诚啊,即使是有所冒犯,也请念在他的一片忠诚的份上,免他无罪吧。”
卫玄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他没有理会上官政,而是看着杜如晦,缓缓地说道:“杜如晦,你凭什么就认定,我军正面与杨玄感的叛军作战,就会打不过呢?我关中府兵,是天下精锐,又有这么多世家子弟担任军官指挥,兵强马壮,杨玄感就算勇武过人,精兵也不会太多,十万之众,多数是乌合之众的船夫民工,听说他最近开仓放粮,吸引了不少饥民前去附逆,这些连饭都吃不饱的人,又怎么会是我军的对手呢?”
杜如晦摇了摇头,淡淡地说道:“杨玄感军所部,多是对我大隋苦大仇深的刁民顽匪,小的听说他们起兵的时候,甚至把不肯附逆的军士们杀死,分食其肉,以示绝无退路,加上杨玄感连续吞并了不少来援的小股朝廷官兵,把那些精良的装备分给了跟他初起的民夫船工。”
“这些老贼的训练虽然不足,但是悍不畏死,两军阵前,若是以这些死士冲锋,杨玄感再以他的部曲精兵为后援,在相持的时候冲击我军薄弱之处,我军就算有七万之众,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若是大军一战而溃,那潼关和函谷关可就无兵防守了,杨玄感若是入了关中,那响应他的世家子弟只会更多,如此,则大隋危矣!”
卫玄冷冷地说道:“难道只有杨玄感的兵不怕死吗?我军的将士,全军上下,也都喝了杨氏一族的血酒,也都分食了杨素的骨灰,按你的说法,也是士有必死之心,没有退路,两军相逢勇者胜,你凭什么说我军的士气和战斗力,不如叛军?”
杜如晦淡淡地说道:“因为我军是官军,官军即使战败,也可以回家,就算杨逆得到天下,也是会大赦的,他不可能杀掉每个跟他战斗过的朝廷军士,这样对他的统治也不利。可是叛军却是没有退路的,一旦战败,天下之大,也无处可逃,就如同十年前的杨谅谋反,参与叛军的军士,非死即流,许多人现在还在岭南和敦煌这种艰苦之地服刑呢。所以简而言之,我军还有退路,而叛军没有,如此在搏命的时候,哪方士气会更高呢?”
卫玄叹了口气:“你说的,也确实有几分道理,可我军是现在援救东都的唯一希望,若是连我们都畏战不出,那还有哪路兵马敢援救呢?东都之所以能撑到现在,就是指望着各地兵马来援,要是我们关中部队都不敢出战,只会助长叛军的气焰,也让东都的守军失望啊。杜如晦,你说是不是呢?”
杜如晦微微一笑,对这恶汉说道:“原来是上官将军,失敬,失敬,不知小的有何失言之处,让将军如此愤怒呢?”
这个恶汉不是别人,正是前慈州刺史上官政,天下著名的悍将,勇士。当年杨素出兵讨伐杨谅时,上官政独守慈州,挡住了叛军经略河南地的主力部队,又亲自率兵进入并州,归于杨素所部指挥,一路打下晋阳,可谓居功至伟。
但这上官政为人极为粗暴,又兼好色,在城破之后,在城中纵兵掳掠,而自己也借着抄查叛军官员的家属之机,对现任杨玄感所部黎阳刺史元务本家,大肆抄掠,还对其母卢氏严刑拷打,欲追查元家的私产,结果被路见不平的杨玄感一顿暴打,灰头土脸,而额上的这道伤疤,就是杨玄感留下的。
后来杨素当权,上官政因此事被追究治罪,本来是要远陡岭南,结果因为当时东宫事发后,被解除了右卫大将军职务的太子一党的大将,前右卫大将军元胄,与丢失了蒲州被免官的朋友丘和饮酒时戏言,说上官政是天下勇士,到了岭南一定会谋反,而你丘和丘老弟过去,就不会有问题了。
此话虽是酒席戏言,却被丘和怀恨在心,向杨坚密报,结果元胄竟被坐诛,而丘和则官至朔州刺史,连带着上官政也被授予了右骁卫将军,算是一出神奇的大转折。
此后,上官政虽然不敢直接对杨素和杨玄感有怨言,可是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却无不咬牙切齿,苦练武功,想着有机会一报当年的受辱丢官之仇,终于,十年之后,让他等到了机会,是以本来作为留守大兴的主官的他,坚决要求随军出征,为的就是亲手向杨玄感复仇!
杜如晦博览经史,对于这些名臣大将的旧怨,也多少知道一些,看到上官政如此怒不可遏,也料到一二,微笑道:“上官将军,前天的时候,看到喝杨氏一家血酒,吃杨素骨灰最卖力的,就是将军您了,您对杨氏一门的血海深仇,小的也知道一二。只是小的所言,只是客观地分析一下战局,没有偏向杨玄感吧。”
上官政咬牙切齿地说道:“你这是在给大帅出鬼点子,要他避战,最好是缩在关内不出,对不对?”
杜如晦点了点头:“不错,如果依小的愚见,只要牢牢守住潼关,或者前出,守住函谷关故城和魏函谷关新城,就可以阻止杨玄感入关中,他就是有雄兵十万,也无可奈何,到时候只要陛下的征辽大军一回,四面合围,叛军必败无疑!”
上官政哈哈一笑,对卫玄一拱手:“大帅,您听到了吧,这个姓杜的小子说来说去,就是想说我军打不过杨玄感的那些乌合之众,只能守关不出,只要一出关,就会跟达奚善意和裴弘策两军那样,被叛军所消灭,如此动摇军心之人,就是立斩于岸边,也不为过吧!”
杜如晦的脸色平静,可是李大亮却是急道:“大帅,杜如晦所言,乃是一片赤诚啊,即使是有所冒犯,也请念在他的一片忠诚的份上,免他无罪吧。”
卫玄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他没有理会上官政,而是看着杜如晦,缓缓地说道:“杜如晦,你凭什么就认定,我军正面与杨玄感的叛军作战,就会打不过呢?我关中府兵,是天下精锐,又有这么多世家子弟担任军官指挥,兵强马壮,杨玄感就算勇武过人,精兵也不会太多,十万之众,多数是乌合之众的船夫民工,听说他最近开仓放粮,吸引了不少饥民前去附逆,这些连饭都吃不饱的人,又怎么会是我军的对手呢?”
杜如晦摇了摇头,淡淡地说道:“杨玄感军所部,多是对我大隋苦大仇深的刁民顽匪,小的听说他们起兵的时候,甚至把不肯附逆的军士们杀死,分食其肉,以示绝无退路,加上杨玄感连续吞并了不少来援的小股朝廷官兵,把那些精良的装备分给了跟他初起的民夫船工。”
“这些老贼的训练虽然不足,但是悍不畏死,两军阵前,若是以这些死士冲锋,杨玄感再以他的部曲精兵为后援,在相持的时候冲击我军薄弱之处,我军就算有七万之众,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若是大军一战而溃,那潼关和函谷关可就无兵防守了,杨玄感若是入了关中,那响应他的世家子弟只会更多,如此,则大隋危矣!”
卫玄冷冷地说道:“难道只有杨玄感的兵不怕死吗?我军的将士,全军上下,也都喝了杨氏一族的血酒,也都分食了杨素的骨灰,按你的说法,也是士有必死之心,没有退路,两军相逢勇者胜,你凭什么说我军的士气和战斗力,不如叛军?”
杜如晦淡淡地说道:“因为我军是官军,官军即使战败,也可以回家,就算杨逆得到天下,也是会大赦的,他不可能杀掉每个跟他战斗过的朝廷军士,这样对他的统治也不利。可是叛军却是没有退路的,一旦战败,天下之大,也无处可逃,就如同十年前的杨谅谋反,参与叛军的军士,非死即流,许多人现在还在岭南和敦煌这种艰苦之地服刑呢。所以简而言之,我军还有退路,而叛军没有,如此在搏命的时候,哪方士气会更高呢?”
卫玄叹了口气:“你说的,也确实有几分道理,可我军是现在援救东都的唯一希望,若是连我们都畏战不出,那还有哪路兵马敢援救呢?东都之所以能撑到现在,就是指望着各地兵马来援,要是我们关中部队都不敢出战,只会助长叛军的气焰,也让东都的守军失望啊。杜如晦,你说是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