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阳光透过宫墙照进了大殿。
可却带着一丝冷风。
大殿上的群臣对柳味提出的科举改革制度议论纷纷。
“锁院制度不错,以前只是让出题的考官幽禁起来,可主考官对于考题也是知晓的,将主考官、副主考官也幽禁起来,这样考题才不会泄露。”
有大臣表示对锁院制度的赞同,而主考官沈义伦也没有反对,这些天来他被那些书生弄的寝食难安,如果幽禁在贡院之中,倒少了这些麻烦。
只是对于弥封制度,很多大臣都是不赞成的。
朝中很多大臣谁每个亲戚朋友的晚辈要参加科举考试啊,谁没有几个得意门生啊,他们身在朝堂,就算不是考官,可有这一层关系在,他们的晚辈、门生就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可如果弥封起来了,谁知道谁是谁?
如此一来,他们仅有的一点特权也没有了,所以他们反对。
“圣上,锁院制度我等是赞成的,可这弥封制度绝对不行,科举考试是为朝廷选拔人才,可也要看一人之品行,如果一个考生平日里的品行很差,可考试成绩却很好,我们是否要录取他呢?糊名之后,我们那里知道那个是他的文章,若真录取了这样的考生,于我大宋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吧?”
“没错,这样的考生若是入了朝堂,指不定又是一奸臣、谗臣,这样的人,如何为朝廷效力?”
薛居正最先站起来反对,而他站出来后,魏王的一些人便也纷纷出列附和,魏王要靠这次春试为自己积蓄力量,如果糊名的话,那一切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而此时的魏王对薛居正的话很满意,如果一个人品性很差,你能录取他,让他当官吗?在地方他有可能欺压百姓,在朝堂他有可能妨碍国事,这样的人,你录取还是不录取?
除去魏王的人外,朝堂上一些其他大臣也是反对的,而他们反对的理由也很简单,他们不信自己的门生、晚辈因为弥封制度而名落孙山,只有知道谁的卷子是谁的,他们才安心。
可晋王的人却没有一个开口。
不管怎么说,自从苏另看那一番话后,晋王已是将局面看开,只要有利于大宋今后的发展,哪怕是牺牲自己的利益他也要支持科举改革,而在晋王看来,弥封制度对于科举、对于考生来说是最为公平的,一切全凭本事。
如果一个人只是因为身份而入了朝堂,要他有何用,只有有本事的人,才能够入朝堂,才能够为国家出谋划策。
弥封制度一出,谁想进士及第,都必须靠自己的本事。
赵匡胤坐在龙椅上有些犹豫,他的心思跟晋王一样,是支持弥封制度的,可他也清楚,弥封制度让很多官员的门生失去了凭仗,如果没有人能够说出好的理由来反驳,他这个皇帝要支持弥封制度也是困难的。
所以在朝臣议论纷纷表示反对的时候,赵匡胤将目光投向了柳味。
“柳驸马,此制度是你提出的,你可有好的理由?”
柳味颔首,道:“回圣上,刚才薛大人所言不无道理,一个人为官,除了能够明察秋毫外,品性也很重要,一个人的品性很差,又怎么能当好官?”
众人一愣,带着三分欣喜和三分不解,他们不明白柳味怎么突然支持起薛居正来了?既然支持,又何必提出弥封制度?
而就在众臣不解的时候,柳味继续说道:“只是薛大人说的又没有道理,靠以前不弥封的考试考上进士的书生,就没有品性差的吗?人性是复杂的,有的人更善于隐藏,但更多时候,人最容易受环境影响,也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人之品性是很难断的,若早知一人品性很差,就算用了弥封制度,那人也难在朝堂为官,难道圣上明知那人品性很差,还会用他吗?所以薛大人刚才所言品性的问题,其实是多虑的。”
柳味的话说的有些绕,以至于他说完很久后朝堂上的人才终于明白是什么意思。
如果一个人的品性是早被人知道的,那么他考上进士也不会让他当官,剥夺他进士的资格也是一句话的事情,如此一来,薛居正的担忧也就成了空。
而就在众臣明白柳味刚才那句话的意思后,柳味又继续说道:“人的品性是可以改变的,好人有时也可能变成坏人,可坏人也有可能做好事,只要朝堂的风气正,那些品性本来差的也难有作为,也可能因此有所改变也不一定,拿品性这种模糊的东西来反对弥封制度,臣下是觉得不妥的。弥封制度最主要的就是公平,他让天下寒士的心中有了希望。”
柳味一番话罢,整个朝堂都安静了下来,而那一句让天下寒士都有了希望,更让他们震撼。
在他们没有入朝堂的时候,有不少也是寒门子弟吧,他们能当官,很多都是因为五代之乱的缘故,如果是升平之世,他们能当上官吗?
就比如说丞相赵普,他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美誉,可若真说起来,还是因为他读书少的缘故,在他没有投靠赵匡胤之前,他也是个寒的不能再寒的寒士。
他们都能明白寒士想要成功想要入朝堂的艰辛。
赵匡胤在柳味说完这一番话后,便决定采取弥封制度。
采取弥封制度后,誊录制度也就顺理成章的得到了支持,而别试大家也没有意见,因为大家都很清楚,虽然明里看来,官宦子弟比普通考生要多考一场以示公正,可只要将官宦子弟的卷子放在了一起,那些考官还不能给个优待?
本来弥封制度是对官宦子弟很不利的,可再加个别试,就对他们又有利了,虽然不知道那些卷子都谁是谁的,可只要知道他们是官宦子弟就行了,只要不是差的很离谱,这功名是跑不了的。
科举制度改革的事情比想象中的顺利,至少在柳味的解释下,朝中反对的人成了少数,而反对的人少,这些改革也就可以实施下去了。
-------------------------------------------------------------
科举改革的内容很快传遍了京城,并且在传遍京城的时候,朝廷派人传之各州县,以后不管是乡试还是县试,皆要按照新的科举制度来实行。
当京城的书生都清楚明白新的科举制度后,那些寒士、有学识的书生皆是欢喜,本来他们担心自己虽有才情可却没有关系而名落孙山,如今实行弥封制度,名字什么的都要糊起来,那么只要文章写的好,要进士及第想来是很容易的。
而这些寒士、书生得知科举制度的改革是柳味提出来的时候,他们对柳味又生出一些敬佩之情来,本来他们就敬佩柳味才情,如今柳味让他们对科举有了信心和希望,这敬佩都快成为崇拜了。
当然,除了敬佩柳味的人外,也有痛恨柳味的。
本来有不少书生都是找好了关系的,只要他们的文章不是太差,功名是跑步了的,可如今柳味这么一弄,那些可以参加别试的官宦子弟还好,可他们就惨了,以前做的努力,送的礼全废了。
而这一切,都是柳味搞出来的。
柳味是个聪明人,自然清楚那些书生对他的敬佩和怨恨,这世上的事情,从来都是两面性的,而有时利益就是如此,有了你的,就难免要损害他的。
不过柳味并不以为意,他做事但求无愧于心、对己有利,如今他将科举制度这么一改革,虽然像吴生这样已是确定依附自己的人要靠自己的本事来谋取功名,可那天下寒士却是皆要心服于他的,以后每个靠自己本事获得功名的人,都会念他柳味的好吧?
有了这样的名声和好处,柳味觉得被一些人记恨也是没有关系的。
而当此事传开之后,柳味还得到了意外的惊喜,那便是吕蒙正和李沆二人对于科举改革很欣赏,他们两人才情不俗,而且也已得到了晋王的认可,只是他们两人总的来说是属于寒士的,若非他们二人偶然与柴凤结识,偶然被带到了开封府品评诗词,那么他们两人对于前途也是很渺茫的。
如今新的科举制度一出,他们就算没有了晋王的庇护,可对于考取功名却更有信心了。
这件事情,让柳味与吕蒙正、李沆他们的关系更近了一步,因为若非他们在上元节那天晚上一同猜灯谜,一同遇到了那个卖考题的男子,又怎么可能会有这样一番科举制度的改革呢?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拉近,就那么的奇怪,有时是志趣相投,有时是共同经历过某些事情,有时可能只是因为一句话。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一月悄然而去,二月来时春风似剪刀,剪的柳绿新芽,剪得春意融融。
在一个春风徐徐,阳光静好的一天,大宋朝最受人关注的科举考试终于开始了。科举考试开始的时候,柳味正忙。
可却带着一丝冷风。
大殿上的群臣对柳味提出的科举改革制度议论纷纷。
“锁院制度不错,以前只是让出题的考官幽禁起来,可主考官对于考题也是知晓的,将主考官、副主考官也幽禁起来,这样考题才不会泄露。”
有大臣表示对锁院制度的赞同,而主考官沈义伦也没有反对,这些天来他被那些书生弄的寝食难安,如果幽禁在贡院之中,倒少了这些麻烦。
只是对于弥封制度,很多大臣都是不赞成的。
朝中很多大臣谁每个亲戚朋友的晚辈要参加科举考试啊,谁没有几个得意门生啊,他们身在朝堂,就算不是考官,可有这一层关系在,他们的晚辈、门生就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可如果弥封起来了,谁知道谁是谁?
如此一来,他们仅有的一点特权也没有了,所以他们反对。
“圣上,锁院制度我等是赞成的,可这弥封制度绝对不行,科举考试是为朝廷选拔人才,可也要看一人之品行,如果一个考生平日里的品行很差,可考试成绩却很好,我们是否要录取他呢?糊名之后,我们那里知道那个是他的文章,若真录取了这样的考生,于我大宋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吧?”
“没错,这样的考生若是入了朝堂,指不定又是一奸臣、谗臣,这样的人,如何为朝廷效力?”
薛居正最先站起来反对,而他站出来后,魏王的一些人便也纷纷出列附和,魏王要靠这次春试为自己积蓄力量,如果糊名的话,那一切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而此时的魏王对薛居正的话很满意,如果一个人品性很差,你能录取他,让他当官吗?在地方他有可能欺压百姓,在朝堂他有可能妨碍国事,这样的人,你录取还是不录取?
除去魏王的人外,朝堂上一些其他大臣也是反对的,而他们反对的理由也很简单,他们不信自己的门生、晚辈因为弥封制度而名落孙山,只有知道谁的卷子是谁的,他们才安心。
可晋王的人却没有一个开口。
不管怎么说,自从苏另看那一番话后,晋王已是将局面看开,只要有利于大宋今后的发展,哪怕是牺牲自己的利益他也要支持科举改革,而在晋王看来,弥封制度对于科举、对于考生来说是最为公平的,一切全凭本事。
如果一个人只是因为身份而入了朝堂,要他有何用,只有有本事的人,才能够入朝堂,才能够为国家出谋划策。
弥封制度一出,谁想进士及第,都必须靠自己的本事。
赵匡胤坐在龙椅上有些犹豫,他的心思跟晋王一样,是支持弥封制度的,可他也清楚,弥封制度让很多官员的门生失去了凭仗,如果没有人能够说出好的理由来反驳,他这个皇帝要支持弥封制度也是困难的。
所以在朝臣议论纷纷表示反对的时候,赵匡胤将目光投向了柳味。
“柳驸马,此制度是你提出的,你可有好的理由?”
柳味颔首,道:“回圣上,刚才薛大人所言不无道理,一个人为官,除了能够明察秋毫外,品性也很重要,一个人的品性很差,又怎么能当好官?”
众人一愣,带着三分欣喜和三分不解,他们不明白柳味怎么突然支持起薛居正来了?既然支持,又何必提出弥封制度?
而就在众臣不解的时候,柳味继续说道:“只是薛大人说的又没有道理,靠以前不弥封的考试考上进士的书生,就没有品性差的吗?人性是复杂的,有的人更善于隐藏,但更多时候,人最容易受环境影响,也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人之品性是很难断的,若早知一人品性很差,就算用了弥封制度,那人也难在朝堂为官,难道圣上明知那人品性很差,还会用他吗?所以薛大人刚才所言品性的问题,其实是多虑的。”
柳味的话说的有些绕,以至于他说完很久后朝堂上的人才终于明白是什么意思。
如果一个人的品性是早被人知道的,那么他考上进士也不会让他当官,剥夺他进士的资格也是一句话的事情,如此一来,薛居正的担忧也就成了空。
而就在众臣明白柳味刚才那句话的意思后,柳味又继续说道:“人的品性是可以改变的,好人有时也可能变成坏人,可坏人也有可能做好事,只要朝堂的风气正,那些品性本来差的也难有作为,也可能因此有所改变也不一定,拿品性这种模糊的东西来反对弥封制度,臣下是觉得不妥的。弥封制度最主要的就是公平,他让天下寒士的心中有了希望。”
柳味一番话罢,整个朝堂都安静了下来,而那一句让天下寒士都有了希望,更让他们震撼。
在他们没有入朝堂的时候,有不少也是寒门子弟吧,他们能当官,很多都是因为五代之乱的缘故,如果是升平之世,他们能当上官吗?
就比如说丞相赵普,他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美誉,可若真说起来,还是因为他读书少的缘故,在他没有投靠赵匡胤之前,他也是个寒的不能再寒的寒士。
他们都能明白寒士想要成功想要入朝堂的艰辛。
赵匡胤在柳味说完这一番话后,便决定采取弥封制度。
采取弥封制度后,誊录制度也就顺理成章的得到了支持,而别试大家也没有意见,因为大家都很清楚,虽然明里看来,官宦子弟比普通考生要多考一场以示公正,可只要将官宦子弟的卷子放在了一起,那些考官还不能给个优待?
本来弥封制度是对官宦子弟很不利的,可再加个别试,就对他们又有利了,虽然不知道那些卷子都谁是谁的,可只要知道他们是官宦子弟就行了,只要不是差的很离谱,这功名是跑不了的。
科举制度改革的事情比想象中的顺利,至少在柳味的解释下,朝中反对的人成了少数,而反对的人少,这些改革也就可以实施下去了。
-------------------------------------------------------------
科举改革的内容很快传遍了京城,并且在传遍京城的时候,朝廷派人传之各州县,以后不管是乡试还是县试,皆要按照新的科举制度来实行。
当京城的书生都清楚明白新的科举制度后,那些寒士、有学识的书生皆是欢喜,本来他们担心自己虽有才情可却没有关系而名落孙山,如今实行弥封制度,名字什么的都要糊起来,那么只要文章写的好,要进士及第想来是很容易的。
而这些寒士、书生得知科举制度的改革是柳味提出来的时候,他们对柳味又生出一些敬佩之情来,本来他们就敬佩柳味才情,如今柳味让他们对科举有了信心和希望,这敬佩都快成为崇拜了。
当然,除了敬佩柳味的人外,也有痛恨柳味的。
本来有不少书生都是找好了关系的,只要他们的文章不是太差,功名是跑步了的,可如今柳味这么一弄,那些可以参加别试的官宦子弟还好,可他们就惨了,以前做的努力,送的礼全废了。
而这一切,都是柳味搞出来的。
柳味是个聪明人,自然清楚那些书生对他的敬佩和怨恨,这世上的事情,从来都是两面性的,而有时利益就是如此,有了你的,就难免要损害他的。
不过柳味并不以为意,他做事但求无愧于心、对己有利,如今他将科举制度这么一改革,虽然像吴生这样已是确定依附自己的人要靠自己的本事来谋取功名,可那天下寒士却是皆要心服于他的,以后每个靠自己本事获得功名的人,都会念他柳味的好吧?
有了这样的名声和好处,柳味觉得被一些人记恨也是没有关系的。
而当此事传开之后,柳味还得到了意外的惊喜,那便是吕蒙正和李沆二人对于科举改革很欣赏,他们两人才情不俗,而且也已得到了晋王的认可,只是他们两人总的来说是属于寒士的,若非他们二人偶然与柴凤结识,偶然被带到了开封府品评诗词,那么他们两人对于前途也是很渺茫的。
如今新的科举制度一出,他们就算没有了晋王的庇护,可对于考取功名却更有信心了。
这件事情,让柳味与吕蒙正、李沆他们的关系更近了一步,因为若非他们在上元节那天晚上一同猜灯谜,一同遇到了那个卖考题的男子,又怎么可能会有这样一番科举制度的改革呢?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拉近,就那么的奇怪,有时是志趣相投,有时是共同经历过某些事情,有时可能只是因为一句话。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一月悄然而去,二月来时春风似剪刀,剪的柳绿新芽,剪得春意融融。
在一个春风徐徐,阳光静好的一天,大宋朝最受人关注的科举考试终于开始了。科举考试开始的时候,柳味正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