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问题不怕,怕的是发现不了问题。看李家父子几个脸上沉凝的表情,估计父子仨儿都会好好考虑世家郡望这个问题了!
几人都是经过事儿的人,也不至于因为发现这么一个问题就惊慌失色之类的、世家与王权如何平衡,一直是中国几千年都存在的问题,阶级固化更是世界性难题,每个国家都要面对,不止大唐一朝一家就是了。
只要意识到问题,徐徐图之,占据着王权在握的优势,李唐皇室又不是那种软弱无力的皇室,还有时间可以慢慢筹谋。
说回拍卖会的问题,薛朗有些遗憾:“臣这一策,因为不够光明正大,所以,只能算下下之策,所以,若要采用这一策,我还会增加一些细节的东西来完善。”
圣人道:“此事交由你全权处理,务必把对朝廷的影响与损失降到最低。世家郡望存在这么多年,非一朝一夕可改,望你尽力而为。”
“喏!臣定当努力。”
禀报了关于拍卖会的事情,薛朗便出宫去了,平阳公主留了下来,陪着她的圣人阿耶说说话。
拍卖会改成了略相似于投标的行事,有些细节方面的东西就需要修改一下,薛朗也忙不得回府,直接去办公室,让人把李氏兄弟叫了来,直接着手拍卖会事务的改进,赶在报名截止前把事情定下来,才方便手下人操作。
六天后,报名截止的第二天,薛朗着人组织了一个品尝粉条的露天宴席,把所有参与拍卖的人邀约到一起,品尝粉条这个新事物。
炒土豆丝、大骨炖粉条土豆、炒薯粉、烘烤的土豆片、凉拌粉条,主食是烤红薯。食材全部取自红薯和土豆,整治了一桌,请所有人品尝。
新生的事物须得给人一个接受的过程,作为食物,而最直观的办法莫过于亲自品尝。土豆被一般的家庭主妇誉为当家菜,几乎家家桌上都有。红薯比土豆吃的少些,但红薯的制成品粉条几乎人人都吃过,这真是两个可粮可菜的作物。
味道不差,又有高产稳产的特点,在这个粮食产量低下的时代,但凡有点儿脑子的人都知道该作如何选择。
虽说为了保证新作物的推广利益不全被世家占去,这件事需要进行暗箱操作。不过,薛朗还是打算增加一些细节,增强说服力,比如这个本来不需要的品尝宴。
这个宴席是薛朗主持的,开席前,薛朗起身,朗声道:“今日举行这样一个宴饮,就是想请大家尝一尝红薯、土豆这两种新作物制出来的成品,试一试味道可还合口味。毕竟,说到底,红薯、土豆还是食物,如果难以下咽,那所谓的推广就是在为难大家。待大家尝过之后,心中想来就会有个底。请!”
估计这些人也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性质的宴席,都有些拘束,整个吃饭过程静悄悄地,把“食不言”的精髓发挥到最高,不过,桌上的菜式,消耗的并不慢。
薛朗心中默默地竖了个剪刀手,看来大家并不排斥,那接下来就好操作了。待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薛朗才道:“今日把大家聚在一起,一者是品尝;二者,是要把拍卖会的流程说一下。除了先期公布的举措外,请大家于三日内提交一个针对红薯、土豆的在当地推广计划来,交由朝廷品评。还有,趁着机会,关于红薯、土豆有什么疑问,大家可现在提出来,我将会尽量回答大家!”
“敢问薛侍郎,何谓推广计划?”
红薯、土豆大家刚才都尝了,味道如何,已然心中有数,再加上那亮眼到吓人的产量,各家都十分上心,这会儿听到薛朗说关于拍卖的事情,气氛都骤然严肃起来。
薛朗微微一笑,道:“红薯与土豆是两种新生的作物,在我大唐,无有人种植过,但是,它们的产量确实是高,此乃上天对我大唐之眷顾,圣人十分重视。然我朝初立,国库有限,除长安、洛阳两地之外,其余地州的推广,大多还需要大家去运作。怎么运作,如何推广,便是推广计划需要体现的内容,这个推广计划做的好坏与否,执行性是否高,关系到拍卖的得失,望大家用心做!”
采用暗拍这种便于暗箱操作的模式,失于光明正大,于国家政府的操作来说,其实并不恰当,国家政府需要的是公信力,也就是现代所说的阳光施政。但条件有限,所以,薛朗又想出这个运营计划来做补充,一者更方便操作,二者,也算是一个限制监督和补救措施——
就算最后真被郡望世家拍得,有这么个计划摆着,若不按照计划操作,就有了借口收回,也有了评判的标准。
因此,薛朗继续道:“除此之外,推广计划也算是大家的一个承诺书,有了这个推广计划,拍卖得主须得严格按照计划施行,若是违背,朝廷有权收回拍得的技术,并限制再进入该行业。所以,我必须强调,希望大家慎重对待此事!”
“喏,多谢薛侍郎提点!”
“不用客气,我希望能让大家多了解红薯和土豆这两种新生的作物,全力推广,争取明年让红薯、土豆都能上各家各户的餐桌。”
大概是看薛朗说话和气,虽坐在首位,态度却十分平易近人,渐渐地,问问题的人多了起来——
“请问薛侍郎,红薯、土豆之产量,圣人诏书所公布之产量,在长安之外的地界,也能达到否?”
薛朗道:“这两种作物都是高产、稳产的作物,一般来说,只要土质没有太大的问题,红薯的产量不会降太多;土豆与耕种技术和水土有关,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潮,是故,土豆的产量可能会有些变化,但比一般的作物丰产确是一定的!如若拍得,朝廷会安排人手教导大家如何耕种这两种作物,定不会撒手不管!另外,还可以告诉大家一个消息!”
薛朗顿了顿,看场中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了,方才道:“土豆在某些气候适宜的地区,是能一年两季播种的,春种、秋种,即便产量有所降低,但两季加起来,产量便十分惊人了!这些地区,拍卖的价格会高一些,具体是哪些地区,价目如何,请大家关注朝廷的公告!”
听到可以播种两季,一时间,下面议论纷纷。薛朗耐心的等着,等着大家安静下来。在短暂的议论声后,场中再次安静下来,提问的人倒是踊跃了许多——
“敢问薛侍郎,多少斤红薯、土豆可做一斤粉条?”
“一般是五斤能得一斤。”
“请问薛侍郎,红薯、土豆这般好,我等出钱出人出力拍得技术,是否要免费教与他人?”
这个问题是关键,一问出来,场中都突然安静了,显然大家都很关心。薛朗道:“第一年种植的种子,将由朝廷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来分发给大家,给拍卖得主培训耕种需要的技术和粉条制作的技术。粉条制作的技术,可以给大家三年的独家经营权,但耕种技术却需要大家免费推广,毕竟,种的人越多,粉条作坊的营收才能越好!这个帐怎么算,想必大家都比我清楚!”
“那三年之后呢?”
“这三年是对大家拍卖花费投入的返利,三年之后,朝廷将放开粉条制作技术的限制,不再限制独家经营权。”
……
林林总总的,只回答问题薛朗就说了一个多时辰,嗓子都说哑了,但也把朝廷的政策和推广支持力度等,明明白白的表达出来,这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方式,倒是让进京参与拍卖的人家吃了一个定心丸——
对于未知的事物,人大多保持着警惕心。如今薛朗说得这般清楚了,众人心里便有底了,对于红薯与土豆的想法,也坚定了许多。
拍卖会还有几天,氛围竟因着这一顿饮宴,慢慢地紧张起来!
几人都是经过事儿的人,也不至于因为发现这么一个问题就惊慌失色之类的、世家与王权如何平衡,一直是中国几千年都存在的问题,阶级固化更是世界性难题,每个国家都要面对,不止大唐一朝一家就是了。
只要意识到问题,徐徐图之,占据着王权在握的优势,李唐皇室又不是那种软弱无力的皇室,还有时间可以慢慢筹谋。
说回拍卖会的问题,薛朗有些遗憾:“臣这一策,因为不够光明正大,所以,只能算下下之策,所以,若要采用这一策,我还会增加一些细节的东西来完善。”
圣人道:“此事交由你全权处理,务必把对朝廷的影响与损失降到最低。世家郡望存在这么多年,非一朝一夕可改,望你尽力而为。”
“喏!臣定当努力。”
禀报了关于拍卖会的事情,薛朗便出宫去了,平阳公主留了下来,陪着她的圣人阿耶说说话。
拍卖会改成了略相似于投标的行事,有些细节方面的东西就需要修改一下,薛朗也忙不得回府,直接去办公室,让人把李氏兄弟叫了来,直接着手拍卖会事务的改进,赶在报名截止前把事情定下来,才方便手下人操作。
六天后,报名截止的第二天,薛朗着人组织了一个品尝粉条的露天宴席,把所有参与拍卖的人邀约到一起,品尝粉条这个新事物。
炒土豆丝、大骨炖粉条土豆、炒薯粉、烘烤的土豆片、凉拌粉条,主食是烤红薯。食材全部取自红薯和土豆,整治了一桌,请所有人品尝。
新生的事物须得给人一个接受的过程,作为食物,而最直观的办法莫过于亲自品尝。土豆被一般的家庭主妇誉为当家菜,几乎家家桌上都有。红薯比土豆吃的少些,但红薯的制成品粉条几乎人人都吃过,这真是两个可粮可菜的作物。
味道不差,又有高产稳产的特点,在这个粮食产量低下的时代,但凡有点儿脑子的人都知道该作如何选择。
虽说为了保证新作物的推广利益不全被世家占去,这件事需要进行暗箱操作。不过,薛朗还是打算增加一些细节,增强说服力,比如这个本来不需要的品尝宴。
这个宴席是薛朗主持的,开席前,薛朗起身,朗声道:“今日举行这样一个宴饮,就是想请大家尝一尝红薯、土豆这两种新作物制出来的成品,试一试味道可还合口味。毕竟,说到底,红薯、土豆还是食物,如果难以下咽,那所谓的推广就是在为难大家。待大家尝过之后,心中想来就会有个底。请!”
估计这些人也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性质的宴席,都有些拘束,整个吃饭过程静悄悄地,把“食不言”的精髓发挥到最高,不过,桌上的菜式,消耗的并不慢。
薛朗心中默默地竖了个剪刀手,看来大家并不排斥,那接下来就好操作了。待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薛朗才道:“今日把大家聚在一起,一者是品尝;二者,是要把拍卖会的流程说一下。除了先期公布的举措外,请大家于三日内提交一个针对红薯、土豆的在当地推广计划来,交由朝廷品评。还有,趁着机会,关于红薯、土豆有什么疑问,大家可现在提出来,我将会尽量回答大家!”
“敢问薛侍郎,何谓推广计划?”
红薯、土豆大家刚才都尝了,味道如何,已然心中有数,再加上那亮眼到吓人的产量,各家都十分上心,这会儿听到薛朗说关于拍卖的事情,气氛都骤然严肃起来。
薛朗微微一笑,道:“红薯与土豆是两种新生的作物,在我大唐,无有人种植过,但是,它们的产量确实是高,此乃上天对我大唐之眷顾,圣人十分重视。然我朝初立,国库有限,除长安、洛阳两地之外,其余地州的推广,大多还需要大家去运作。怎么运作,如何推广,便是推广计划需要体现的内容,这个推广计划做的好坏与否,执行性是否高,关系到拍卖的得失,望大家用心做!”
采用暗拍这种便于暗箱操作的模式,失于光明正大,于国家政府的操作来说,其实并不恰当,国家政府需要的是公信力,也就是现代所说的阳光施政。但条件有限,所以,薛朗又想出这个运营计划来做补充,一者更方便操作,二者,也算是一个限制监督和补救措施——
就算最后真被郡望世家拍得,有这么个计划摆着,若不按照计划操作,就有了借口收回,也有了评判的标准。
因此,薛朗继续道:“除此之外,推广计划也算是大家的一个承诺书,有了这个推广计划,拍卖得主须得严格按照计划施行,若是违背,朝廷有权收回拍得的技术,并限制再进入该行业。所以,我必须强调,希望大家慎重对待此事!”
“喏,多谢薛侍郎提点!”
“不用客气,我希望能让大家多了解红薯和土豆这两种新生的作物,全力推广,争取明年让红薯、土豆都能上各家各户的餐桌。”
大概是看薛朗说话和气,虽坐在首位,态度却十分平易近人,渐渐地,问问题的人多了起来——
“请问薛侍郎,红薯、土豆之产量,圣人诏书所公布之产量,在长安之外的地界,也能达到否?”
薛朗道:“这两种作物都是高产、稳产的作物,一般来说,只要土质没有太大的问题,红薯的产量不会降太多;土豆与耕种技术和水土有关,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潮,是故,土豆的产量可能会有些变化,但比一般的作物丰产确是一定的!如若拍得,朝廷会安排人手教导大家如何耕种这两种作物,定不会撒手不管!另外,还可以告诉大家一个消息!”
薛朗顿了顿,看场中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了,方才道:“土豆在某些气候适宜的地区,是能一年两季播种的,春种、秋种,即便产量有所降低,但两季加起来,产量便十分惊人了!这些地区,拍卖的价格会高一些,具体是哪些地区,价目如何,请大家关注朝廷的公告!”
听到可以播种两季,一时间,下面议论纷纷。薛朗耐心的等着,等着大家安静下来。在短暂的议论声后,场中再次安静下来,提问的人倒是踊跃了许多——
“敢问薛侍郎,多少斤红薯、土豆可做一斤粉条?”
“一般是五斤能得一斤。”
“请问薛侍郎,红薯、土豆这般好,我等出钱出人出力拍得技术,是否要免费教与他人?”
这个问题是关键,一问出来,场中都突然安静了,显然大家都很关心。薛朗道:“第一年种植的种子,将由朝廷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来分发给大家,给拍卖得主培训耕种需要的技术和粉条制作的技术。粉条制作的技术,可以给大家三年的独家经营权,但耕种技术却需要大家免费推广,毕竟,种的人越多,粉条作坊的营收才能越好!这个帐怎么算,想必大家都比我清楚!”
“那三年之后呢?”
“这三年是对大家拍卖花费投入的返利,三年之后,朝廷将放开粉条制作技术的限制,不再限制独家经营权。”
……
林林总总的,只回答问题薛朗就说了一个多时辰,嗓子都说哑了,但也把朝廷的政策和推广支持力度等,明明白白的表达出来,这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方式,倒是让进京参与拍卖的人家吃了一个定心丸——
对于未知的事物,人大多保持着警惕心。如今薛朗说得这般清楚了,众人心里便有底了,对于红薯与土豆的想法,也坚定了许多。
拍卖会还有几天,氛围竟因着这一顿饮宴,慢慢地紧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