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数量空前大的信件和这些信件当中表达出来的强烈的或是没那么强烈却依然很坚定的思想倾向,复兴会中央也出现了两种态度。
有人赞同这种思想,有人反对这种思想。
赞同的人认为这是宝贵的革命热情,不该扑灭,而应该予以支持。
支持他们的热情,让他们的热情燃烧起来,烧毁旧世界,加速新世界的到来。
大明不能长久停留在旧的社会形态,而应该尽快向新的形态转变,将所有的一切都进行变革,甩掉旧包袱,全力向前看。
否则就会出现类似于洪武三年、四年间那场巨大的腐败风波。
那场腐败风波给复兴会和明国带来的伤害至今依然让人心有余悸,很多人都在反思那是为什么,为什么曾经一起奋斗的同志们会堕落,会被金钱和奢靡的生活腐蚀。
现在看来答桉已经很明显了。
那就是接受与旧势力共存的局面,从而给了旧势力接触、腐蚀革命者的机会,让心志不坚定的革命者发生了异变,从而引发了之后一系列的事件,然后才是那场规模庞大的大整顿行动。
那场风波之后,苏咏霖公开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且提出要革命到底的口号,遂将腐化者与旧势力一起彻底扫入历史的垃圾堆。
明国吏治由此焕然一新,一直到如今,都没有再出现什么大的问题,至少复兴会内部没有再出现什么大的问题。
可见苏咏霖自己都承认与旧势力共存是一件错误的事情,既然如此,他们又怎么能忍受继续和社会层面上的旧势力共存呢?
必须要将他们全面扫除,然后在它们的尸骸之上建立起崭新的理想社会,完成大家为之奋斗流血的革命理想。
革命者如果不能前进,不能持续战斗,就必然后退,就必然会把一切都给葬送掉。
这样做困难吗?
当然困难,但是既然当年苏咏霖能在三年内覆灭强大的金国,完成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的事情,那么就证明三十年完成革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要有苏咏霖带领他们前进,只要苏咏霖带领他们奋勇向前,那么一切就绝对不是不可能的。
持有这种观念的中央干部数量不大,但是声音非常响亮,他们希望在这件事情上继续复制苏咏霖三年覆灭金国的奇迹。
而不赞同的人认为这种情况并不正常。
他们搬出苏咏霖自己的建国总结作为论据,与支持派进行辩论。
他们认为苏咏霖自己都说自己能够三年覆灭金国是由极大地侥幸成分,主要原因是金国内部民族矛盾十分激烈,给了他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于是他举起民族主义大旗进行斗争,团结了所有非女真族群,短时间内就聚集了强大的力量。
且当时金国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突出,皇帝完颜亮要改革,内部保守派不愿意改革,竭尽全力妨碍完颜亮的政策。
完颜亮一面和起义者作战,一面又要和内部的离心势力作战,且自身能力有限,昏招连连,并且最终死于内乱。
完颜亮一死,金国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统一指挥,各自为战,苏咏霖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举推翻了金国政权。
这是十分侥幸、危险且不可复制的一件事情。
成功虽然是必然的,但是三年成功却有极大的偶然性,这是起义之前苏咏霖自己也没有预料到的事情,以至于明国建国的仓促。
尽管苏咏霖用中都总务局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酝酿,但时间上还是不够,不得以接纳了大量旧官员进入明政府,遂酿成了之后大整顿事件。
这一事件的起因就可以总结到灭金太快、干部队伍人数不足且对治国难度预料不足这几件事情上,苏咏霖为此做过公开的自我检讨。
所以苏咏霖才把自己的成功定义为【侥幸、危险且不可复制】。
对于如此定义,难道支持者还要强行推动这样危险的事情吗?
当前大明面对的主要问题是恢复与发展,是清算旧社会,是消灭旧的王朝一统华夏,是完成黄河改道任务恢复中原、两淮地区的农业生产,将农业生产恢复到最佳状态。
这些都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建设理想社会是大家一致认定的终极理想,而不是阶段性的任务,应该先完成肉眼可见的需要完成的阶段性的任务,然后再谈终极理想,而不是把终极理想当做一个简单的任务去看待。
终极理想的实现需要太多太多的先决条件,没有先决条件,就无法实现终极理想。
支持者们太激进了。
支持者们对于反对者们的想法不以为然。
反而认为他们在思想上有保守、退化的迹象,这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革命者应该永远保持热情,而不能停下脚步,一旦停下脚步对现状感到满意,就会失去进取之心。
一旦失去了进取之心,倦怠之心就会占据上风,从而腐蚀革命者的斗争意志,以至于斗争最后失败。
大整顿事件固然有原因,但是当时整个朝廷内部稳定发展作为主流的指导思想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这也是苏咏霖承认的错误之一,不可无视,并且绝不可以放任这一现象再次出现。
但是反对者还是不认同。
他们认为苏咏霖所说的【社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客观规律是不应该以人力强行干预的】这一论断是十分正确的。
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这是自然规律,是不可能更改的。
让一块荒地变得可以正常种植粮食,视情况而定,需要两到三年时间,农业生产尚且如此艰难,更何况是建设理想社会呢?
革命者需要保持斗争的热情,但是也不能被热情烧昏了脑子,否则就要饿坏肚子。
肚子一旦饿坏了,脑子就不好使了,就要出大问题了,届时别说理想社会,现有的大明国能不能保住都是个问题。
革命成功不是自己觉得成功就成功了,需要广大民众的一致认同,而民众的认同难道没有吃饱肚子作为前提吗?
物质难道就不重要吗?
支持者和反对者们互相指责对方【保守】、【激进】,互相指责对方的思想出了岔子,和对方展开激烈的辩论。
从复兴会中央到地方分部,这样的争论无处不在。
对于这样的大辩论,只有辛弃疾、孔茂捷等朝廷高官和复兴会高级干部没说话。
他们考虑到自己的身份和影响力,觉得自己要是公开表态,可能造成的复兴会内部分裂,所以他们没有作出公开回应。
但是他们纷纷上表给苏咏霖,希望苏咏霖说点什么平息争论。
于是,在明国赢取第二次明宋战争的胜利并且大踏步展开对江南国的经济战争的同时,在明国内部对自身先进性和道路正确性的认同感再一次大规模提升之际,明国内部也进行了一场思想争锋。
这路是要一步步走下去,还是跑起来呢?
面对这场日益激烈的思想争锋,苏咏霖并没有第一时间表态。
这引起了一直都在关注这件事情的赵惜蕊的注意。
“外面都吵翻天了,你这个皇帝怎么还跟个没事人一样?这几天我去复兴会总部办事情的时候,每天都能看到好多人聚在一起争论,我都担心他们做不好本职工作了。”
赵惜蕊在难得的休息日里一边检查儿子的功课,一边看着苏咏霖时而奋笔疾书时而苦思冥想的模样,好奇地询问。(未完待续)
有人赞同这种思想,有人反对这种思想。
赞同的人认为这是宝贵的革命热情,不该扑灭,而应该予以支持。
支持他们的热情,让他们的热情燃烧起来,烧毁旧世界,加速新世界的到来。
大明不能长久停留在旧的社会形态,而应该尽快向新的形态转变,将所有的一切都进行变革,甩掉旧包袱,全力向前看。
否则就会出现类似于洪武三年、四年间那场巨大的腐败风波。
那场腐败风波给复兴会和明国带来的伤害至今依然让人心有余悸,很多人都在反思那是为什么,为什么曾经一起奋斗的同志们会堕落,会被金钱和奢靡的生活腐蚀。
现在看来答桉已经很明显了。
那就是接受与旧势力共存的局面,从而给了旧势力接触、腐蚀革命者的机会,让心志不坚定的革命者发生了异变,从而引发了之后一系列的事件,然后才是那场规模庞大的大整顿行动。
那场风波之后,苏咏霖公开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且提出要革命到底的口号,遂将腐化者与旧势力一起彻底扫入历史的垃圾堆。
明国吏治由此焕然一新,一直到如今,都没有再出现什么大的问题,至少复兴会内部没有再出现什么大的问题。
可见苏咏霖自己都承认与旧势力共存是一件错误的事情,既然如此,他们又怎么能忍受继续和社会层面上的旧势力共存呢?
必须要将他们全面扫除,然后在它们的尸骸之上建立起崭新的理想社会,完成大家为之奋斗流血的革命理想。
革命者如果不能前进,不能持续战斗,就必然后退,就必然会把一切都给葬送掉。
这样做困难吗?
当然困难,但是既然当年苏咏霖能在三年内覆灭强大的金国,完成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的事情,那么就证明三十年完成革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要有苏咏霖带领他们前进,只要苏咏霖带领他们奋勇向前,那么一切就绝对不是不可能的。
持有这种观念的中央干部数量不大,但是声音非常响亮,他们希望在这件事情上继续复制苏咏霖三年覆灭金国的奇迹。
而不赞同的人认为这种情况并不正常。
他们搬出苏咏霖自己的建国总结作为论据,与支持派进行辩论。
他们认为苏咏霖自己都说自己能够三年覆灭金国是由极大地侥幸成分,主要原因是金国内部民族矛盾十分激烈,给了他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于是他举起民族主义大旗进行斗争,团结了所有非女真族群,短时间内就聚集了强大的力量。
且当时金国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突出,皇帝完颜亮要改革,内部保守派不愿意改革,竭尽全力妨碍完颜亮的政策。
完颜亮一面和起义者作战,一面又要和内部的离心势力作战,且自身能力有限,昏招连连,并且最终死于内乱。
完颜亮一死,金国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统一指挥,各自为战,苏咏霖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举推翻了金国政权。
这是十分侥幸、危险且不可复制的一件事情。
成功虽然是必然的,但是三年成功却有极大的偶然性,这是起义之前苏咏霖自己也没有预料到的事情,以至于明国建国的仓促。
尽管苏咏霖用中都总务局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酝酿,但时间上还是不够,不得以接纳了大量旧官员进入明政府,遂酿成了之后大整顿事件。
这一事件的起因就可以总结到灭金太快、干部队伍人数不足且对治国难度预料不足这几件事情上,苏咏霖为此做过公开的自我检讨。
所以苏咏霖才把自己的成功定义为【侥幸、危险且不可复制】。
对于如此定义,难道支持者还要强行推动这样危险的事情吗?
当前大明面对的主要问题是恢复与发展,是清算旧社会,是消灭旧的王朝一统华夏,是完成黄河改道任务恢复中原、两淮地区的农业生产,将农业生产恢复到最佳状态。
这些都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建设理想社会是大家一致认定的终极理想,而不是阶段性的任务,应该先完成肉眼可见的需要完成的阶段性的任务,然后再谈终极理想,而不是把终极理想当做一个简单的任务去看待。
终极理想的实现需要太多太多的先决条件,没有先决条件,就无法实现终极理想。
支持者们太激进了。
支持者们对于反对者们的想法不以为然。
反而认为他们在思想上有保守、退化的迹象,这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革命者应该永远保持热情,而不能停下脚步,一旦停下脚步对现状感到满意,就会失去进取之心。
一旦失去了进取之心,倦怠之心就会占据上风,从而腐蚀革命者的斗争意志,以至于斗争最后失败。
大整顿事件固然有原因,但是当时整个朝廷内部稳定发展作为主流的指导思想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这也是苏咏霖承认的错误之一,不可无视,并且绝不可以放任这一现象再次出现。
但是反对者还是不认同。
他们认为苏咏霖所说的【社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客观规律是不应该以人力强行干预的】这一论断是十分正确的。
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这是自然规律,是不可能更改的。
让一块荒地变得可以正常种植粮食,视情况而定,需要两到三年时间,农业生产尚且如此艰难,更何况是建设理想社会呢?
革命者需要保持斗争的热情,但是也不能被热情烧昏了脑子,否则就要饿坏肚子。
肚子一旦饿坏了,脑子就不好使了,就要出大问题了,届时别说理想社会,现有的大明国能不能保住都是个问题。
革命成功不是自己觉得成功就成功了,需要广大民众的一致认同,而民众的认同难道没有吃饱肚子作为前提吗?
物质难道就不重要吗?
支持者和反对者们互相指责对方【保守】、【激进】,互相指责对方的思想出了岔子,和对方展开激烈的辩论。
从复兴会中央到地方分部,这样的争论无处不在。
对于这样的大辩论,只有辛弃疾、孔茂捷等朝廷高官和复兴会高级干部没说话。
他们考虑到自己的身份和影响力,觉得自己要是公开表态,可能造成的复兴会内部分裂,所以他们没有作出公开回应。
但是他们纷纷上表给苏咏霖,希望苏咏霖说点什么平息争论。
于是,在明国赢取第二次明宋战争的胜利并且大踏步展开对江南国的经济战争的同时,在明国内部对自身先进性和道路正确性的认同感再一次大规模提升之际,明国内部也进行了一场思想争锋。
这路是要一步步走下去,还是跑起来呢?
面对这场日益激烈的思想争锋,苏咏霖并没有第一时间表态。
这引起了一直都在关注这件事情的赵惜蕊的注意。
“外面都吵翻天了,你这个皇帝怎么还跟个没事人一样?这几天我去复兴会总部办事情的时候,每天都能看到好多人聚在一起争论,我都担心他们做不好本职工作了。”
赵惜蕊在难得的休息日里一边检查儿子的功课,一边看着苏咏霖时而奋笔疾书时而苦思冥想的模样,好奇地询问。(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