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期间,宋人往往喜欢用烟火助兴,宫中、民间都放烟火,吸引游人仕女。
宋人庆祝节日的烟火爆竹种类繁多,有西瓜炮、采莲舫、赛明月等二十多种烟火炮仗,夜间燃放,绚丽多彩,叫人眼花缭乱,好不快活。
除了烟火爆竹,更有社火游街、唱歌跳舞、耍杂技等文艺活动在临安城大街上的某处开演,引得游人纷纷侧目,演到精彩处无不大声叫好。
这里头最有意思的莫过于【舞鲍老】,舞鲍老是一种头戴面具的舞蹈,动作模仿傀儡,滑稽可笑,可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很快推广开来,参加者非常之多。
辛弃疾跟着密探前往舞鲍老的台子前,跟着周围群众围观台上滑稽演员们的滑稽表演,看着那滑稽的动作,和各种各样滑稽的声音,不由自主的便会被逗笑。
一笑便是大家一起笑,一阵哄笑,气氛热烈,欢快不已,辛弃疾也跟着人群一起拍手鼓掌,放声大笑。
俗人有俗人的快乐,文人雅士也有文人雅士的风流,文人雅士们在元宵节更喜欢猜灯谜活动。
一盏一盏亮堂堂的灯笼下贴着有趣的灯谜,文人雅士带着女眷,解开一个个灯谜,在女眷面前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学和风度,至于猜中之后那小小的礼品,权当是助兴的添头。
比起这些,元宵节最值得一看的、为整个节日提供最大程度氛围的,当属花灯。
花灯的灯光点亮了夜幕降临之后的街市,让人们即使没有阳光也可以自由行走,整个临安城那么大范围的灯光,一夜下来,不知要燃尽多少灯笼、蜡烛。
宋代花灯制作工艺较之前朝大大提升,灯具革命带来的是日常生活的巨大变革。
除了寻常各式彩灯,宋元宵节常见的还有灯山,即在棚上张灯结彩堆叠成山林,上面绘着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说故事,远远望去如梦如幻,近观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民间如此热闹,赵宋皇室当然也要奉行与民同乐的祖训,快快乐乐的参与到这盛大的节日之中。
作为最高技术力拥有者的赵宋皇室在皇宫内搭起的灯山自然更为奇特,还创造出了我国最早的人工喷泉。
赵宋皇室搭建的灯山上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的手指能自动喷出五道水,夜色之下,明亮灯光之中,五道水流喷涌而出,晶莹剔透,宛若神迹,此情此景,如何不让宫中贵人们沉醉其中呢?
赵家皇帝观灯的仪式称为踏五花。
正月十四这天,赵家皇帝要带着文武百官先去五岳观的迎祥池。到了灯山,皇帝的御撵要围绕灯山转一圈,倒着观灯,所以叫踏五花。
然后皇帝要在御楼的东西角楼宴请近臣,此时节,宫门内外都被装扮成了灯的海洋,明亮无比,不仅让近臣观看,还放任民众自由观看,彰显皇家气度。
平日里高不可攀的皇帝只有在这一日变得无比亲民,甚至会特意登上城楼,与近在咫尺之间的百姓们见面,任由百姓们瞻仰皇帝的容颜。
每到此时,观看皇帝容颜的百姓总是特别的多,宫城之下几乎没有人们落脚之地,乃至于盛事散去之后,很多人都是被人流挤着离开此处,脚不沾地。
最后有些人丢了鞋子,有些人丢了帽子,有些人衣衫不整,叫人看了还以为做了什么苟且之事,相当滑稽。
辛弃疾对赵宋皇室不感兴趣,对赵构也不感兴趣,他不想去看赵构那张惹人生厌的老脸,他就去了众安桥边上的美食一条街。
此时此刻,这里也是人山人海,街道两旁的灯火较之其他商业街要更加密集、明亮一些,使得街道上亮如白昼。
辛弃疾便带着护卫们挤入了这人山人海之中,看着街边诱人的美食,闻着诱人的香气,腹中馋虫当即开始造反。
辛弃疾忍不住了,开始掏钱消费。
撒子香脆,来一份嚼嚼。
酥黄独味美而鲜,不可不尝。
十色花花糖甜美可口,哪能不吃?
澄沙糕软糯香甜,岂能错过?
蒸饼香气扑鼻,我的最爱。
八宝饭入口即化香甜宜人,不吃不是人!
辛弃疾这旺盛的购买欲望和食欲让密探看傻了,但是看了看辛弃疾高大的身材和健硕的身躯,他忽然感觉辛弃疾那么能吃也不是不能理解。
那么强壮的身躯要是不吃多一些,怎么扛得住巨大的消耗呢?
辛弃疾完全释放自己的食欲的同时,跟着一起来的护卫们也在辛弃疾的允许之下开始了大吃特吃,连带着密探也觉得前所未有的饥饿,这些早就吃遍的美食忽然间又变得可爱起来。
那就吃它一顿好了。
于是密探也化身食中饿鬼,大快朵颐起来。
辛弃疾吃下最后一口八宝饭,觉得口中甜腻,咂咂嘴,便看见街边有卖羊脂韭饼的。
此时他虽然感觉肚子已经饱了,但是嘴巴还想吃,虽然觉得晚上吃太多不好,可是见着如此盛况,不大吃一顿似乎对不起这一次南下。
想了想,觉得也是难得,来都来了,何苦压抑自己?
于是他就决定再来一份羊脂韭饼中和一下口中甜腻。
羊脂韭饼一口咬进嘴里,正准备感叹这份浓浓的油香,忽然间又看到了卖油焖鸡腿的,那黄灿灿油油的油焖鸡腿在灯光的映照之下居然能发光,看的辛弃疾两眼发直。
好久没吃鸡肉了,那就……吃一只?
于是辛弃疾花钱包了两只鸡腿,也给部下们一人买了两只鸡腿,然后一口羊脂韭饼搭配一口鸡肉,满嘴油光,虽不甚雅观,倒也省去了冬日里嘴唇干裂之苦。
走了一会儿,辛弃疾觉得累了,也觉得口中干渴,正好瞅见街边有一卖鲜鱼汤的行脚摊子,便带着六个随从卖了六碗鱼汤。
六人围着一张矮脚桌子坐了下来,一边吃手上的东西,一边喝鲜美的鱼汤,好不快活。
在这行脚摊子内喝鱼汤的人还有另外两桌,辛弃疾边吃边喝,边听着这两桌人的谈笑风生。
似乎是清河坊街边某家陈姓男主人死性不改,贼心不死,尽管被多次收拾,依然偷家里的钱去花月楼吃花酒,玩女人,被家中管事婆娘知道了,于是举着擀面杖追着他打了一整条街。
好家伙,那叫一个惊心动魄,陈家男主人身材瘦小,妻子却人高马大颇为彪悍,举着擀面杖追着打,打的陈家主人鬼哭狼嚎。
街边街坊笑看风云,看到兴起处,大声叫好者有之,摇头苦笑者有之,出谋划策指明方向者有之,张罗着给陈家男主人找接骨大夫者亦有之,没心没肺的孩童都以为这是好玩的游戏,拍手叫好,乐不可支。
一场风波之后,陈家男主人被抬着回了家,第三次赶来为他接骨的接骨大夫对陈家男主人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和由衷的敬佩。
辛弃疾听着听着,便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他嘴里嚼着鸡腿肉和羊脂韭饼,抬起头,看了看周围。
灯火笼罩之下,整条商业街都像是泛着一层桔红色的光一般,远远望去宛若天上人间,身处其中,叫人沉醉。
人们有的是欢声笑语,有的是欢乐无边,仿佛没有哀愁、没有哭闹,仿佛千百年间仁人志士们追求的一切就在这里。
耳边是喧闹声,是欢笑声,是叫卖声,是烟花爆竹之声。
是丈夫对妻子的和声细语,是妻子对孩子的温柔嘱咐。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真好啊。
有那么一瞬间,辛弃疾想着若是能永久停留在这一刻,这人生该多么幸福?多么美好?
旋即,富有烟火气和人情味儿的笑容从辛弃疾脸上敛去。
因为他知道,这一切只是幻梦罢了,是一个真实的可以触碰的幻梦。
他不是和平使者,他是战争代言人,他带来的不是和平,而是战争。
战争的刀剑悬在临安城头上,可是这座城内的人们却仿佛没有任何感觉一般,还在按部就班的欢庆。
这样真的快乐吗?
这转瞬即逝的深情人间真的快乐吗?
辛弃疾沉默了一会儿,又低下头大口吃喝,和护卫们一起把手中东西吃完,鲜美的鱼汤喝完。
然后他站起来,走到了摊主身边掏出了钱袋,用刚学会不久的蹩脚的南音向摊主询问价格。
“五文钱一碗鲜鱼汤,一共六碗,合计共三十文钱。”
摊主笑容可掬,微微前倾身子,笑吟吟的看着辛弃疾。
辛弃疾于是掏出了一把铜钱,也没细数,就塞到了摊主手里。
“鱼汤很好喝,多的你就留着吧。”
说着,辛弃疾转身就走。
摊主有些惊讶,看着手中满满一捧明显超过三十文钱的铜钱,忙说道:“客官,多了,真的多了。”
辛弃疾停住了身子,转过头看着满脸笑吟吟的摊主。
“咱们虽然是小生意人,但是也得讲究个一分价钱一分货,冬日里捞鱼不简单,所以四文钱的鱼汤卖了五文钱,但也就那么多了,再多,就不讲道理了。”
摊主挑出了三十文钱,然后把多余的钱递还给了辛弃疾。
辛弃疾看着店主双手奉还的铜钱,又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人到中年胖乎乎的摊主,感觉他看上去很面善,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尖酸刻薄的小人。
“给你了,留着便是,鱼汤好喝,我很高兴,这算是赏钱,不用还我了。”
摊主瞅了瞅辛弃疾,见他不似作伪,又是一副富贵样,便笑了。
“还不曾见过您这般大方的客人。”
辛弃疾笑了。
“来这儿的人都小气?”
“那也不能这样说,一分价钱一分货,明亮着做买卖,哪有小气的说法?都是过日子,怎么过都是过。”
摊主看着辛弃疾,问道:“您这口音,听着不像本地人,您是?”
“北边来的客商。”
辛弃疾笑道:“临安城里应该哪里来的人都有吧?”
“那可不,哪儿的人都有,北边明国、南边大理国、占城国,还有好多叫不出名字的番邦人,但凡是来了临安的,也都愿意来咱们这一条街上吃吃喝喝,玩玩乐乐。”
摊主笑呵呵的说道:“咱这摊子也在这儿开了十多年了,见的多了。”
“挺好,挺好。”
辛弃疾笑着点了点头,怀着莫名的情绪带着六个随从转身离开了。
“客官慢走,改日若有机会,再来咱这摊上喝碗鱼汤吧,不要钱。”
摊主鞠躬相送。
辛弃疾回头深深地看了这摊主一眼,朝他笑了笑,挥了挥手。
虽然不知道是否还会再来,也不知道再来的时候这摊子还在不在,但是不管怎么说,心情是好的,是愉快的。
人间烟火气,抚平了辛弃疾那颗莫名躁动的心。
吃饱喝足,夜色渐深,元宵灯会却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人们依然兴致盎然,人来人往之间,依旧是欢声笑语。
不只是为了美观还是为了照明,不仅街边灯柱上有灯,街边树枝上也挂满了彩灯,树上没有树叶,就像是长出来了这美妙的彩灯似的,流光溢彩,看上去别有一番韵味。
一路走过去,一支游龙队伍挥舞着亮堂堂的鱼龙灯笼喊叫着过了他身边,周围的人鼓掌欢笑,欣赏着这美妙的鱼龙舞。
辛弃疾身边一家子临安人家庭正在就晚上是该吃甜食好还是吃咸食好。
男主人力主咸食,女主人和孩子力主甜食,男人拗不过妻子和孩子,只能无奈妥协,吃起了一年到头也难得品尝一次的甜食。
另一边爷孙两个正在就冰糖葫芦到底该怎么分配而产生幼稚的争执。
爷爷说自己年纪大,应该多吃一个,小孙孙说自己年纪小,应该多吃一个,爷孙两个各执己见,争执的不亦乐乎。
真好啊。
一边走着,辛弃疾就一边如此感叹着。
为什么那么美好呢?
为什么这腐朽堕落的国度之中,也能出现这样一幕人间烟火情呢?
辛弃疾的脑海里又忍不住的想起了那两个带着孩子朝他磕头谢恩的妇女,眼前浮现出了他们衣衫褴褛面色青紫的模样。
她们还好吗?
还活着吗?
这临安城内温暖的人间烟火气,是否也能让她们嗅到一丝一毫呢?
能吗?
不能吗?
这仅仅只在临安城内温暖的烟火气,为什么不能也温暖一下临安城外那冰冷肃杀的人间绝境呢?、
城里城外,为何有着如此之大的差距?
辛弃疾的心中充满了疑惑。
这一刻,他真切的感受到了自己在这欢乐的人潮之中的疏离感。
他心中的疑惑与凄怆仿佛形成了一道屏障,把他与这方欢乐的世界隔绝开来——他们中间已经隔了一道可悲的厚壁障了。
身处于此,却又与这里的一切是那么的格格不入,是那么的不同。
这里的一切仿佛都无法对他形成任何的吸引力,反倒不断地把他往外推,推到了临安城外冰冷的雪地之中,推到那群凄怆的无路可走的流民们身边。
让他感受到冰冷彻骨的寒凉。
他就那么一路走着,走着,神态迷离,眼神飘忽。
他走过了热闹的歌舞声乐群。
他看着挥舞着各式彩灯欢乐无比的人们,耳畔是他们的欢声笑语与畅快明亮的音乐。
他看着周边装点着各式彩灯的树木。
一阵被烟火气加热的暖风吹过这条街道,吹得彩灯晃动,连带着光点也跟着摇晃。
于是他低声呢喃着。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他走过了欢乐游街的队伍。
一辆瑰丽的节日花车从他身边缓缓驶过,花车上专业的表演者们竭尽所能调动着周围观众的情绪。
花车旁游街的表演者们身着各式各样的服装,手上拿着各式各样辛弃疾都没见过的乐器,缓步慢走,吹吹打打,轻快的乐章弥漫在这方小小的天地之中。
他低声呢喃着。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他走过了欢笑的人群。
妆点着节日盛装的神仙眷侣们从他身旁经过,手持团扇面若神仙的仕女们也成群结队从他身旁经过,娇美靓丽,欢声笑语,待得经过之后,徒留暗香。
他还在低声呢喃着。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欢乐美食节的尽头,辛弃疾愕然站住脚步。
他望着面前的清冷的逐渐散入深夜的人们,再一回头,望着那一方热闹喧嚣的朦胧世界。
他仿佛身处于两个世界的交汇处,巨大的撕裂感撕扯着他。
“众里寻他千百度……”
他黯然低下了头,少顷,他又转过了身子,抬起了头,直视着前方清冷的深夜,深吸了一口气。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最后一个韵脚落下,辛弃疾迈开脚步,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这方热闹喧嚣的橘红色的朦胧世界,义无反顾的走入了清冷的严寒世界之中。
他张开双臂,拥抱着寒凉的空气,体验着锥心刺骨的感觉。
他再也没有回过头。
宋人庆祝节日的烟火爆竹种类繁多,有西瓜炮、采莲舫、赛明月等二十多种烟火炮仗,夜间燃放,绚丽多彩,叫人眼花缭乱,好不快活。
除了烟火爆竹,更有社火游街、唱歌跳舞、耍杂技等文艺活动在临安城大街上的某处开演,引得游人纷纷侧目,演到精彩处无不大声叫好。
这里头最有意思的莫过于【舞鲍老】,舞鲍老是一种头戴面具的舞蹈,动作模仿傀儡,滑稽可笑,可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很快推广开来,参加者非常之多。
辛弃疾跟着密探前往舞鲍老的台子前,跟着周围群众围观台上滑稽演员们的滑稽表演,看着那滑稽的动作,和各种各样滑稽的声音,不由自主的便会被逗笑。
一笑便是大家一起笑,一阵哄笑,气氛热烈,欢快不已,辛弃疾也跟着人群一起拍手鼓掌,放声大笑。
俗人有俗人的快乐,文人雅士也有文人雅士的风流,文人雅士们在元宵节更喜欢猜灯谜活动。
一盏一盏亮堂堂的灯笼下贴着有趣的灯谜,文人雅士带着女眷,解开一个个灯谜,在女眷面前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学和风度,至于猜中之后那小小的礼品,权当是助兴的添头。
比起这些,元宵节最值得一看的、为整个节日提供最大程度氛围的,当属花灯。
花灯的灯光点亮了夜幕降临之后的街市,让人们即使没有阳光也可以自由行走,整个临安城那么大范围的灯光,一夜下来,不知要燃尽多少灯笼、蜡烛。
宋代花灯制作工艺较之前朝大大提升,灯具革命带来的是日常生活的巨大变革。
除了寻常各式彩灯,宋元宵节常见的还有灯山,即在棚上张灯结彩堆叠成山林,上面绘着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说故事,远远望去如梦如幻,近观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民间如此热闹,赵宋皇室当然也要奉行与民同乐的祖训,快快乐乐的参与到这盛大的节日之中。
作为最高技术力拥有者的赵宋皇室在皇宫内搭起的灯山自然更为奇特,还创造出了我国最早的人工喷泉。
赵宋皇室搭建的灯山上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的手指能自动喷出五道水,夜色之下,明亮灯光之中,五道水流喷涌而出,晶莹剔透,宛若神迹,此情此景,如何不让宫中贵人们沉醉其中呢?
赵家皇帝观灯的仪式称为踏五花。
正月十四这天,赵家皇帝要带着文武百官先去五岳观的迎祥池。到了灯山,皇帝的御撵要围绕灯山转一圈,倒着观灯,所以叫踏五花。
然后皇帝要在御楼的东西角楼宴请近臣,此时节,宫门内外都被装扮成了灯的海洋,明亮无比,不仅让近臣观看,还放任民众自由观看,彰显皇家气度。
平日里高不可攀的皇帝只有在这一日变得无比亲民,甚至会特意登上城楼,与近在咫尺之间的百姓们见面,任由百姓们瞻仰皇帝的容颜。
每到此时,观看皇帝容颜的百姓总是特别的多,宫城之下几乎没有人们落脚之地,乃至于盛事散去之后,很多人都是被人流挤着离开此处,脚不沾地。
最后有些人丢了鞋子,有些人丢了帽子,有些人衣衫不整,叫人看了还以为做了什么苟且之事,相当滑稽。
辛弃疾对赵宋皇室不感兴趣,对赵构也不感兴趣,他不想去看赵构那张惹人生厌的老脸,他就去了众安桥边上的美食一条街。
此时此刻,这里也是人山人海,街道两旁的灯火较之其他商业街要更加密集、明亮一些,使得街道上亮如白昼。
辛弃疾便带着护卫们挤入了这人山人海之中,看着街边诱人的美食,闻着诱人的香气,腹中馋虫当即开始造反。
辛弃疾忍不住了,开始掏钱消费。
撒子香脆,来一份嚼嚼。
酥黄独味美而鲜,不可不尝。
十色花花糖甜美可口,哪能不吃?
澄沙糕软糯香甜,岂能错过?
蒸饼香气扑鼻,我的最爱。
八宝饭入口即化香甜宜人,不吃不是人!
辛弃疾这旺盛的购买欲望和食欲让密探看傻了,但是看了看辛弃疾高大的身材和健硕的身躯,他忽然感觉辛弃疾那么能吃也不是不能理解。
那么强壮的身躯要是不吃多一些,怎么扛得住巨大的消耗呢?
辛弃疾完全释放自己的食欲的同时,跟着一起来的护卫们也在辛弃疾的允许之下开始了大吃特吃,连带着密探也觉得前所未有的饥饿,这些早就吃遍的美食忽然间又变得可爱起来。
那就吃它一顿好了。
于是密探也化身食中饿鬼,大快朵颐起来。
辛弃疾吃下最后一口八宝饭,觉得口中甜腻,咂咂嘴,便看见街边有卖羊脂韭饼的。
此时他虽然感觉肚子已经饱了,但是嘴巴还想吃,虽然觉得晚上吃太多不好,可是见着如此盛况,不大吃一顿似乎对不起这一次南下。
想了想,觉得也是难得,来都来了,何苦压抑自己?
于是他就决定再来一份羊脂韭饼中和一下口中甜腻。
羊脂韭饼一口咬进嘴里,正准备感叹这份浓浓的油香,忽然间又看到了卖油焖鸡腿的,那黄灿灿油油的油焖鸡腿在灯光的映照之下居然能发光,看的辛弃疾两眼发直。
好久没吃鸡肉了,那就……吃一只?
于是辛弃疾花钱包了两只鸡腿,也给部下们一人买了两只鸡腿,然后一口羊脂韭饼搭配一口鸡肉,满嘴油光,虽不甚雅观,倒也省去了冬日里嘴唇干裂之苦。
走了一会儿,辛弃疾觉得累了,也觉得口中干渴,正好瞅见街边有一卖鲜鱼汤的行脚摊子,便带着六个随从卖了六碗鱼汤。
六人围着一张矮脚桌子坐了下来,一边吃手上的东西,一边喝鲜美的鱼汤,好不快活。
在这行脚摊子内喝鱼汤的人还有另外两桌,辛弃疾边吃边喝,边听着这两桌人的谈笑风生。
似乎是清河坊街边某家陈姓男主人死性不改,贼心不死,尽管被多次收拾,依然偷家里的钱去花月楼吃花酒,玩女人,被家中管事婆娘知道了,于是举着擀面杖追着他打了一整条街。
好家伙,那叫一个惊心动魄,陈家男主人身材瘦小,妻子却人高马大颇为彪悍,举着擀面杖追着打,打的陈家主人鬼哭狼嚎。
街边街坊笑看风云,看到兴起处,大声叫好者有之,摇头苦笑者有之,出谋划策指明方向者有之,张罗着给陈家男主人找接骨大夫者亦有之,没心没肺的孩童都以为这是好玩的游戏,拍手叫好,乐不可支。
一场风波之后,陈家男主人被抬着回了家,第三次赶来为他接骨的接骨大夫对陈家男主人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和由衷的敬佩。
辛弃疾听着听着,便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他嘴里嚼着鸡腿肉和羊脂韭饼,抬起头,看了看周围。
灯火笼罩之下,整条商业街都像是泛着一层桔红色的光一般,远远望去宛若天上人间,身处其中,叫人沉醉。
人们有的是欢声笑语,有的是欢乐无边,仿佛没有哀愁、没有哭闹,仿佛千百年间仁人志士们追求的一切就在这里。
耳边是喧闹声,是欢笑声,是叫卖声,是烟花爆竹之声。
是丈夫对妻子的和声细语,是妻子对孩子的温柔嘱咐。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真好啊。
有那么一瞬间,辛弃疾想着若是能永久停留在这一刻,这人生该多么幸福?多么美好?
旋即,富有烟火气和人情味儿的笑容从辛弃疾脸上敛去。
因为他知道,这一切只是幻梦罢了,是一个真实的可以触碰的幻梦。
他不是和平使者,他是战争代言人,他带来的不是和平,而是战争。
战争的刀剑悬在临安城头上,可是这座城内的人们却仿佛没有任何感觉一般,还在按部就班的欢庆。
这样真的快乐吗?
这转瞬即逝的深情人间真的快乐吗?
辛弃疾沉默了一会儿,又低下头大口吃喝,和护卫们一起把手中东西吃完,鲜美的鱼汤喝完。
然后他站起来,走到了摊主身边掏出了钱袋,用刚学会不久的蹩脚的南音向摊主询问价格。
“五文钱一碗鲜鱼汤,一共六碗,合计共三十文钱。”
摊主笑容可掬,微微前倾身子,笑吟吟的看着辛弃疾。
辛弃疾于是掏出了一把铜钱,也没细数,就塞到了摊主手里。
“鱼汤很好喝,多的你就留着吧。”
说着,辛弃疾转身就走。
摊主有些惊讶,看着手中满满一捧明显超过三十文钱的铜钱,忙说道:“客官,多了,真的多了。”
辛弃疾停住了身子,转过头看着满脸笑吟吟的摊主。
“咱们虽然是小生意人,但是也得讲究个一分价钱一分货,冬日里捞鱼不简单,所以四文钱的鱼汤卖了五文钱,但也就那么多了,再多,就不讲道理了。”
摊主挑出了三十文钱,然后把多余的钱递还给了辛弃疾。
辛弃疾看着店主双手奉还的铜钱,又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人到中年胖乎乎的摊主,感觉他看上去很面善,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尖酸刻薄的小人。
“给你了,留着便是,鱼汤好喝,我很高兴,这算是赏钱,不用还我了。”
摊主瞅了瞅辛弃疾,见他不似作伪,又是一副富贵样,便笑了。
“还不曾见过您这般大方的客人。”
辛弃疾笑了。
“来这儿的人都小气?”
“那也不能这样说,一分价钱一分货,明亮着做买卖,哪有小气的说法?都是过日子,怎么过都是过。”
摊主看着辛弃疾,问道:“您这口音,听着不像本地人,您是?”
“北边来的客商。”
辛弃疾笑道:“临安城里应该哪里来的人都有吧?”
“那可不,哪儿的人都有,北边明国、南边大理国、占城国,还有好多叫不出名字的番邦人,但凡是来了临安的,也都愿意来咱们这一条街上吃吃喝喝,玩玩乐乐。”
摊主笑呵呵的说道:“咱这摊子也在这儿开了十多年了,见的多了。”
“挺好,挺好。”
辛弃疾笑着点了点头,怀着莫名的情绪带着六个随从转身离开了。
“客官慢走,改日若有机会,再来咱这摊上喝碗鱼汤吧,不要钱。”
摊主鞠躬相送。
辛弃疾回头深深地看了这摊主一眼,朝他笑了笑,挥了挥手。
虽然不知道是否还会再来,也不知道再来的时候这摊子还在不在,但是不管怎么说,心情是好的,是愉快的。
人间烟火气,抚平了辛弃疾那颗莫名躁动的心。
吃饱喝足,夜色渐深,元宵灯会却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人们依然兴致盎然,人来人往之间,依旧是欢声笑语。
不只是为了美观还是为了照明,不仅街边灯柱上有灯,街边树枝上也挂满了彩灯,树上没有树叶,就像是长出来了这美妙的彩灯似的,流光溢彩,看上去别有一番韵味。
一路走过去,一支游龙队伍挥舞着亮堂堂的鱼龙灯笼喊叫着过了他身边,周围的人鼓掌欢笑,欣赏着这美妙的鱼龙舞。
辛弃疾身边一家子临安人家庭正在就晚上是该吃甜食好还是吃咸食好。
男主人力主咸食,女主人和孩子力主甜食,男人拗不过妻子和孩子,只能无奈妥协,吃起了一年到头也难得品尝一次的甜食。
另一边爷孙两个正在就冰糖葫芦到底该怎么分配而产生幼稚的争执。
爷爷说自己年纪大,应该多吃一个,小孙孙说自己年纪小,应该多吃一个,爷孙两个各执己见,争执的不亦乐乎。
真好啊。
一边走着,辛弃疾就一边如此感叹着。
为什么那么美好呢?
为什么这腐朽堕落的国度之中,也能出现这样一幕人间烟火情呢?
辛弃疾的脑海里又忍不住的想起了那两个带着孩子朝他磕头谢恩的妇女,眼前浮现出了他们衣衫褴褛面色青紫的模样。
她们还好吗?
还活着吗?
这临安城内温暖的人间烟火气,是否也能让她们嗅到一丝一毫呢?
能吗?
不能吗?
这仅仅只在临安城内温暖的烟火气,为什么不能也温暖一下临安城外那冰冷肃杀的人间绝境呢?、
城里城外,为何有着如此之大的差距?
辛弃疾的心中充满了疑惑。
这一刻,他真切的感受到了自己在这欢乐的人潮之中的疏离感。
他心中的疑惑与凄怆仿佛形成了一道屏障,把他与这方欢乐的世界隔绝开来——他们中间已经隔了一道可悲的厚壁障了。
身处于此,却又与这里的一切是那么的格格不入,是那么的不同。
这里的一切仿佛都无法对他形成任何的吸引力,反倒不断地把他往外推,推到了临安城外冰冷的雪地之中,推到那群凄怆的无路可走的流民们身边。
让他感受到冰冷彻骨的寒凉。
他就那么一路走着,走着,神态迷离,眼神飘忽。
他走过了热闹的歌舞声乐群。
他看着挥舞着各式彩灯欢乐无比的人们,耳畔是他们的欢声笑语与畅快明亮的音乐。
他看着周边装点着各式彩灯的树木。
一阵被烟火气加热的暖风吹过这条街道,吹得彩灯晃动,连带着光点也跟着摇晃。
于是他低声呢喃着。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他走过了欢乐游街的队伍。
一辆瑰丽的节日花车从他身边缓缓驶过,花车上专业的表演者们竭尽所能调动着周围观众的情绪。
花车旁游街的表演者们身着各式各样的服装,手上拿着各式各样辛弃疾都没见过的乐器,缓步慢走,吹吹打打,轻快的乐章弥漫在这方小小的天地之中。
他低声呢喃着。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他走过了欢笑的人群。
妆点着节日盛装的神仙眷侣们从他身旁经过,手持团扇面若神仙的仕女们也成群结队从他身旁经过,娇美靓丽,欢声笑语,待得经过之后,徒留暗香。
他还在低声呢喃着。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欢乐美食节的尽头,辛弃疾愕然站住脚步。
他望着面前的清冷的逐渐散入深夜的人们,再一回头,望着那一方热闹喧嚣的朦胧世界。
他仿佛身处于两个世界的交汇处,巨大的撕裂感撕扯着他。
“众里寻他千百度……”
他黯然低下了头,少顷,他又转过了身子,抬起了头,直视着前方清冷的深夜,深吸了一口气。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最后一个韵脚落下,辛弃疾迈开脚步,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这方热闹喧嚣的橘红色的朦胧世界,义无反顾的走入了清冷的严寒世界之中。
他张开双臂,拥抱着寒凉的空气,体验着锥心刺骨的感觉。
他再也没有回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