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读书的姜凌见爹爹又欺负妹妹,便道,“树不只可以种在田里,还可以种在路边,种在缸里。”
姜二爷白了儿子一眼,“种在缸里的是盆栽,根畏畏缩缩地蜷着,枝干被人折腾得歪七扭八,活得憋屈!”
姜留哼了一声,“留儿明日就告诉祖母,爹爹说祖母种的那些宝贝盆栽活得憋屈。”
姜二爷捏紧小闺女的胖爪,“你尽管去,看你祖母是念叨你还是念叨爹。”
当然是念叨……我……姜留觉得无比悲催。
姜慕燕也放下了毛笔,“父亲,五弟乳名唤作小树,寓意极好。树长大可做栋梁材……”
“也有当不了栋梁,只长果儿的。”姜二爷懒洋洋道,现在大闺女的脾气越来越好,二爷在她面前越发随意了。
姜慕燕抿抿唇,继续道,“果树有何不好呢?汉高祖称帝后不忘为他解饥的柿树的功劳,令汉朝百姓广植柿树,咱们巷子中的柿树也此而来;蜀国武侯诸葛孔明亲栽八百株桑树,留做子孙衣食之用;三国时东吴名医董奉隐居庐山期间,为贫苦百姓看病不取分文,只让百姓痊愈愈后按病情轻重在他住所前后种杏树。短短数栽,他的房前屋后便有十万余株杏树,‘誉满杏林’便由此而来……”
姜慕燕列数先贤事迹,滔滔不绝地列举出十余种果树的光辉事迹,姜留听得津津有味。姜凌却道,“父亲睡了。”
姜慕燕停住,抬丹凤眸望过去,发现父亲果然已经闭上了眼睛,她皱起了细长的柳叶眉,转头对妹妹道,“小树这个名字很好。”
“对,很不错。”姜凌也肯定道。
姜留咧开小嘴儿,逗着哥哥姐姐玩,“姐姐,哥哥,你们俩都没有乳名,要不我也给你们起一个吧?”
姜慕燕立刻道,“姐姐已经长大,用不到乳名了。”
姜凌则道,“我有乳名。”
姜留好奇追问道,“哥哥的乳名叫什么?”
姜凌有些不好意思,“以后再告诉你。”
“哥哥现在说嘛。”姜留闹腾着。
“对了!”姜二爷忽然睁开了眼,“今年正月十五西市有灯会,到时候爹带你们去看灯。”
还不等妹妹应下,姜凌立刻道,“父亲今年应该与雅正夫人一起去看灯,儿带妹妹去看灯就好。”
父亲成亲后就不能赖在自己床上不走,也不能霸占着妹妹了,姜凌对此非常满意。
姜二爷还没说话,姜留也道,“是啊爹爹,订了亲的未婚夫妇是要一起去看灯的。”
姜二爷不肯,“爹带着你们与雅正一起去看灯!”
“不要!”三小只异口同声拒绝。
当真是反了天了!姜二爷站起身,摆出当爹的架子,“灯会人多拥挤,凌儿照看好你三姐,留儿为夫要亲自带着才放心。此事便这么定了,天色已然不早,洗洗睡吧。”
姜二爷这招简直是稳准狠,到了正月十五看花灯的正日,他把小闺女带出家门,大闺女和儿子也乖乖地跟着。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花市灯如昼。正月十五上元佳节,西市内火树银花,将街道照得亮如白昼,成双成对的观灯人在灯下慢步,犹如走在天街上,四周美得不似人间。
美若天仙的姜二爷也出来了,他手里牵着自己美美的小闺女,小闺女另一只手被雅正夫人握着。虽然顶着脑袋头发,头发上还顶着一顶暖和的花帽,但姜留就是觉得自己今天是带电的,脑袋堪比八百度的大灯泡,快把她爹、雅正夫人烤焦了,她自己也糊了。
与姜家父女游灯会,雅正夫人备受瞩目。她脸颊上带着红晕,故作镇定地牵起跟在身后的姜慕燕,轻声道,“此处人多,莫走散了。”
见雅正夫人牵两个自己却牵着一个,姜二爷觉得被比下去了,他回头看儿子,希望儿子识趣自己走过来。已经长大的姜凌才不肯被父亲牵着手到处逛,他故作看不见,抬手指着路边的灯架道,“父亲能够到最高的那个灯笼么?”
身高臂长的姜二爷一抬手,便将灯笼摘了下来,见灯笼上贴着灯谜,便抬手转灯笼,念道,“南望孤星眉月升,这是什么?”
姜慕燕也道,“夫人,那个兔儿灯上的灯谜是什么?”
“待我取下来,咱们一起猜。”雅正夫人也抬手取灯。
机会来了!姜凌趁机拉住妹妹,姜留握住姐姐的手,三小只一溜烟便钻进了人海中,消失不见了。
------------
第359章 宣德楼下灯如昼
钻进人群的姜留跟姐姐、哥哥躲在一处花灯架子后偷看爹爹和雅正夫人。他俩各手提一盏花灯一人着象牙白工笔山水楼台圆领袍,一人着素石青色素面妆花袄,一个人间绝色一个气质出尘,同立在花树下,让人看着很是舒服。
姜慕燕担心道,“父亲会不会带着夫人去不该去的地方,或者觉得烦,半路将她扔下独自走了?”
姜留担心的是买东西谁结账的问题,“父亲没有带钱袋的习惯,姜猴儿也跑了,待会儿买东西不会让夫人付钱吧?”
她身后的书秋异常自信地道,“姑娘放心,不会的。整个西市内的东西,二爷想拿什么就拿什么,他掏钱买,店家都得跟他急了。”
也对,姜留点头。
姜凌拉着妹妹的手,“妹妹不是说要放花灯么,咱们走吧。”
没看到爹爹和雅正夫人手牵手的姜留颇为遗憾地站起身,望着金碧相映、锦绣交辉的灯山人海,心情很是激动,“本姑娘做的花灯呢?走,咱放灯去”
芹青立刻将花灯送上,书秋跟在自家姑娘身后嘀咕,“姑娘你看,好些人带面具呢,咱们也买几个戴着玩不?”
上元灯节除了观花灯,还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奇术异能、歌舞百戏不胜枚举,若不是穿越而来,自觉见多识广的现代人姜留,就算想破头也想象不到此等繁华。戴面具逛花灯很受年轻男女的喜爱。因为面具可以遮住他们的容颜,让他们更无所顾忌地畅游、观舞、听戏。
“戴面具不错,咱们去挑几个。”姜留拉着哥哥姐姐去挑面具。姜凌中意青面獠牙的山精妖怪面具,又怕戴上后会吓到妹妹,干脆挑了个白虎的,姜留和姜慕燕则挑了小狗和山羊的面具。书秋选了个小猪的套在脸上,得意地摇头晃脑。
芹白低声问,“书秋姐姐为何要让姑娘戴面具呢?戴面具遮住脸,走散了很难找的。”
“走散了还可以凭衣裳和发饰认出来,姑娘太漂亮了,遮住安生点。”书秋振振有词道,其实她是觉得姑娘做得花灯太丑了,大庭广众之下拿出来恐怕被周遭的人笑话,戴上面具才好放灯。
竟是为了这个?芹白小声嘀咕道,“那最该带面具的该是二爷才对。”二爷那张脸,实在太招摇了。
被孩子们晾在原地的姜二爷装作没事人一样,将花灯提到雅正面前,“南望孤星眉月升,应是什么字?”
雅正夫人也装着不尴尬,猜道,“上北下南,‘南望’应是指望字的下半部分,即‘王’字;‘孤星’一点,‘眉月’一撇,三者合一应是……”
姜二爷的桃花瞳一亮,“庄!”
还不等雅正夫人说啥,卖灯的老丈立刻高声道,“二爷高才,一下就猜中了!”
姜二爷嘴角翘起,谦虚道,“不是爷,是雅正夫人猜中的。”
“雅正夫人是您没过门的媳妇,媳妇猜中的也算二爷猜中的!”老丈乐呵呵地把他摊子上最小却最漂亮的一盏灯取下来,双手递到姜二爷面前,“这是二爷猜中灯谜的彩头。”
这盏灯虽小,却是琉璃为骨制成的无骨灯,去年新安进贡无骨灯后,今年康安摊贩们也开始售卖新安无骨灯,这小小一盏,便要几十两银子。姜二爷不肯占摊主的便宜,便抬玉指点了货架上的面具,“老丈可否给咱们换成两个面具,爷看着你这摊子上的面具很是新奇。”
“二爷好眼力,这些面具都是我家婆子画的,她没稀罕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老丈笑得满脸褶子,将面具一一在二爷面前展示、讲解。
姜二爷随手挑了两个顺眼的,递给雅正一个,“这个倒也有趣。”
雅正夫人见二爷将面具戴上了,便抬手将面具罩在了脸上。
面具遮住了姜二爷的玉颜,令偷偷跟随在他周围的女子们发出遗憾地叹息声。姜二爷与雅正夫人顺着人流向前走,险些被人海冲散了。雅正夫人忍着羞涩,主动地、偷偷地拉住了姜二爷的一点点衣袖,心情紧张又雀跃。
姜二爷发现她落后一步,便慢了半步,护着她在人流里缓缓向前,“今晚万岁会在宣德楼上观灯,长乐门外搭彩灯山、起露台,彩灯山左右竖起了文殊菩萨骑狮子、普贤菩萨骑白象的彩像,菩萨的手臂能够活动,手指出活水五道,宛如山间流瀑,长乐门两侧各有一条用数万盏灯结成的灯龙,咱们也去瞧瞧热闹?”
雅正夫人也听说今年万岁会登长乐门上的宣德楼赏灯,也有些好奇,只是,“那边会不会有很多人?”
皇宫之外是六部九寺五监衙门所在的皇城,平日里是不准百姓随便进出的,此番大开皇城东西南三面七门,康安百姓必定会蜂拥而至,一睹盛世华灯。现在这个时辰,他们还能挤进去么?
姜二爷满是自信地道,“咱们从顺义门进,那边有差官把守。我已向大理寺卿萧大人讨了令牌,进皇城后咱们从大理寺穿过,可直达长乐门外。”
“二爷竟能从萧大人手里拿来令牌?!”雅正夫人惊叹一声。
“这有何难?不过是件小事罢了。”山精面具下,姜二爷的嘴角高高翘起,得以非常。为了带雅正和孩子们去看灯,他很是费了一番工夫,本想今日给孩子们一个惊喜的,谁知那三个没良心的小东西,竟扔下他独自跑了!
于是,姜二爷决定只带雅正去看灯,然后买下长乐门外最漂亮的灯送给雅正,什么也不给三个小东西带!
靠近北城时,街上的人越来越多。姜二爷看着周围成双成对手牵手的少年夫妻,握了握拳头想着自己是不是该拉着雅正,这样似乎有些失礼,姜二爷脸发热,抬手想摸摸高挺的鼻梁,手指却落在冰凉的面具上。
他抬袖时,雅正立刻放开了他的衣袖,低下了头。
姜二爷又靠近了一些,用胳膊护着她,有些不自在地解释道,“这样不会被撞倒。”
雅正道谢,随着他一起挪到顺义门外。姜二爷走到人少的一侧,亮出自己的令牌,领着雅正进了皇城。
“万岁,姜谪仙携苏氏经顺义门进了皇城。”杨奉走到玉案边,在万岁身侧轻声禀道。
------------
第360章 长乐门外露台下
由制灯局督办,自腊月准备至今的琉璃灯、玉石灯、走马灯、龙灯、纸糊百戏灯等千百种灯极尽新巧,在长乐门外的横街竞相争辉。香烟缭绕如五色祥云,灯光灿烂照耀天地。长乐门外搭起露台,台上正在上演
在宫中乐师的伴奏下,露台上数十位身着霓裳羽衣的歌姬翩然起舞,周围人叫好声络绎不绝。但因来得太晚,前边已聚满了百姓,很多当爹的为了哄孩子开心,都让孩子骑在自己的脖子上眺望露台,晚来的姜二爷和雅正站在人群后,只能看到歌姬们偶然抬起的衣袖。
这与姜二爷想象的,他带着雅正前来优雅观灯舞的场景完全不同,让姜二爷很觉得没面子。若是换做康安城别处,姜二爷摘下面具,完全可以凭着人气和笑容混到前排去,但这里是宫门外,万岁还在宣德楼上坐着呢,他可没胆子在万岁眼皮底下招摇。姜二爷左右观望,根本就寻不到可以让他和雅正登高远眺之处,就这么站着看别人的背后还成灰溜溜地带着雅正离开?
姜二爷哪个都不想选!
见姜二爷僵直站着,雅正便主动解围,抬头稍稍提高了声音——因这里人声鼎沸,不提高声音听不到,“二爷,妾身有些口渴,咱们去寻个安静去处饮杯茶再来观灯可好?”
姜二爷从衣袖中掏出几块哄孩子的桔子糖,递到雅正面前,“这糖能生津止渴。”
“多谢二爷。”雅正夫人捡起一块,掀开面具一角放入口中,酸甜味儿在口中蔓延开了,确实很不错,她抬手指着远处以灯堆迭起来形成的鳌山,建议道,“二爷瞧那边鳌山上五尺大的五色琉璃苏灯,上便绘的是嫦娥飞升图还是三仙奔月图?这么远看不清,咱们去鳌山下看看可好?”
比雅正高了一头的姜二爷望向鳌山,那边亦是摩肩接踵,雅正到了近前,看到的不是灯而是更多背影。于是,姜二爷生气了。
这些花灯他见过数次,没什么新鲜的,但雅正不同,她是独居女子又性子恬淡,定然没见过这样这场面。如今歌舞花灯就在近前,自己把人家带了来,却无法让人家尽情赏玩,实在是不够意思!
都怪那些扛孩子的家伙!
这些家伙是显摆他们有孩子,还是显摆他们力气大?显摆孩子,谁家的能比他的留儿聪明漂亮?显摆力气,他们扛个孩子孩子,能跟自己扛鼎比么!
于是乎,姜二爷低头与雅正道,“鳌山上的灯你若喜欢,爷明日就去制灯局给你提一盏回来玩,咱们今夜先观露台霓裳舞。”
“好。”
雅正应了一声,抬头望着前面的小娃儿头上的虎头帽时,便听二爷又道,“此处人多,我托起你看吧。”
啊?雅正夫人愣了,然后脸迅速变红,“二爷,使不得……”
“你带着面具,无人能认出你来,扶住我的帽子,放心,不会摔到你。”姜二爷双手握住雅正纤细的腰,稍一用力便将她提了起来。雅正夫人一阵眩晕,慌忙扶住姜二爷的帽子,脸热得都要将面具烧了。
抱起来才发现,雅正夫人没比留儿重多少。姜二爷心生怜惜,再往上一举,让她靠坐在自己的右肩上,抬头问道,“可瞧得见?”
横街上站得最高的雅正连忙点头,“看得见……”
“好,就这样看吧。”
“二爷,这使不得……”雅正慌乱不已。
“爷说使得就使得。”姜二爷很是坚决,还得意地瞟了瞟身边瞪着他的汉子们,“看什么?爷疼自己的媳妇,你们不服气也把媳妇、孩子扛起来啊!”
“爹,儿也要!”
姜二爷白了儿子一眼,“种在缸里的是盆栽,根畏畏缩缩地蜷着,枝干被人折腾得歪七扭八,活得憋屈!”
姜留哼了一声,“留儿明日就告诉祖母,爹爹说祖母种的那些宝贝盆栽活得憋屈。”
姜二爷捏紧小闺女的胖爪,“你尽管去,看你祖母是念叨你还是念叨爹。”
当然是念叨……我……姜留觉得无比悲催。
姜慕燕也放下了毛笔,“父亲,五弟乳名唤作小树,寓意极好。树长大可做栋梁材……”
“也有当不了栋梁,只长果儿的。”姜二爷懒洋洋道,现在大闺女的脾气越来越好,二爷在她面前越发随意了。
姜慕燕抿抿唇,继续道,“果树有何不好呢?汉高祖称帝后不忘为他解饥的柿树的功劳,令汉朝百姓广植柿树,咱们巷子中的柿树也此而来;蜀国武侯诸葛孔明亲栽八百株桑树,留做子孙衣食之用;三国时东吴名医董奉隐居庐山期间,为贫苦百姓看病不取分文,只让百姓痊愈愈后按病情轻重在他住所前后种杏树。短短数栽,他的房前屋后便有十万余株杏树,‘誉满杏林’便由此而来……”
姜慕燕列数先贤事迹,滔滔不绝地列举出十余种果树的光辉事迹,姜留听得津津有味。姜凌却道,“父亲睡了。”
姜慕燕停住,抬丹凤眸望过去,发现父亲果然已经闭上了眼睛,她皱起了细长的柳叶眉,转头对妹妹道,“小树这个名字很好。”
“对,很不错。”姜凌也肯定道。
姜留咧开小嘴儿,逗着哥哥姐姐玩,“姐姐,哥哥,你们俩都没有乳名,要不我也给你们起一个吧?”
姜慕燕立刻道,“姐姐已经长大,用不到乳名了。”
姜凌则道,“我有乳名。”
姜留好奇追问道,“哥哥的乳名叫什么?”
姜凌有些不好意思,“以后再告诉你。”
“哥哥现在说嘛。”姜留闹腾着。
“对了!”姜二爷忽然睁开了眼,“今年正月十五西市有灯会,到时候爹带你们去看灯。”
还不等妹妹应下,姜凌立刻道,“父亲今年应该与雅正夫人一起去看灯,儿带妹妹去看灯就好。”
父亲成亲后就不能赖在自己床上不走,也不能霸占着妹妹了,姜凌对此非常满意。
姜二爷还没说话,姜留也道,“是啊爹爹,订了亲的未婚夫妇是要一起去看灯的。”
姜二爷不肯,“爹带着你们与雅正一起去看灯!”
“不要!”三小只异口同声拒绝。
当真是反了天了!姜二爷站起身,摆出当爹的架子,“灯会人多拥挤,凌儿照看好你三姐,留儿为夫要亲自带着才放心。此事便这么定了,天色已然不早,洗洗睡吧。”
姜二爷这招简直是稳准狠,到了正月十五看花灯的正日,他把小闺女带出家门,大闺女和儿子也乖乖地跟着。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花市灯如昼。正月十五上元佳节,西市内火树银花,将街道照得亮如白昼,成双成对的观灯人在灯下慢步,犹如走在天街上,四周美得不似人间。
美若天仙的姜二爷也出来了,他手里牵着自己美美的小闺女,小闺女另一只手被雅正夫人握着。虽然顶着脑袋头发,头发上还顶着一顶暖和的花帽,但姜留就是觉得自己今天是带电的,脑袋堪比八百度的大灯泡,快把她爹、雅正夫人烤焦了,她自己也糊了。
与姜家父女游灯会,雅正夫人备受瞩目。她脸颊上带着红晕,故作镇定地牵起跟在身后的姜慕燕,轻声道,“此处人多,莫走散了。”
见雅正夫人牵两个自己却牵着一个,姜二爷觉得被比下去了,他回头看儿子,希望儿子识趣自己走过来。已经长大的姜凌才不肯被父亲牵着手到处逛,他故作看不见,抬手指着路边的灯架道,“父亲能够到最高的那个灯笼么?”
身高臂长的姜二爷一抬手,便将灯笼摘了下来,见灯笼上贴着灯谜,便抬手转灯笼,念道,“南望孤星眉月升,这是什么?”
姜慕燕也道,“夫人,那个兔儿灯上的灯谜是什么?”
“待我取下来,咱们一起猜。”雅正夫人也抬手取灯。
机会来了!姜凌趁机拉住妹妹,姜留握住姐姐的手,三小只一溜烟便钻进了人海中,消失不见了。
------------
第359章 宣德楼下灯如昼
钻进人群的姜留跟姐姐、哥哥躲在一处花灯架子后偷看爹爹和雅正夫人。他俩各手提一盏花灯一人着象牙白工笔山水楼台圆领袍,一人着素石青色素面妆花袄,一个人间绝色一个气质出尘,同立在花树下,让人看着很是舒服。
姜慕燕担心道,“父亲会不会带着夫人去不该去的地方,或者觉得烦,半路将她扔下独自走了?”
姜留担心的是买东西谁结账的问题,“父亲没有带钱袋的习惯,姜猴儿也跑了,待会儿买东西不会让夫人付钱吧?”
她身后的书秋异常自信地道,“姑娘放心,不会的。整个西市内的东西,二爷想拿什么就拿什么,他掏钱买,店家都得跟他急了。”
也对,姜留点头。
姜凌拉着妹妹的手,“妹妹不是说要放花灯么,咱们走吧。”
没看到爹爹和雅正夫人手牵手的姜留颇为遗憾地站起身,望着金碧相映、锦绣交辉的灯山人海,心情很是激动,“本姑娘做的花灯呢?走,咱放灯去”
芹青立刻将花灯送上,书秋跟在自家姑娘身后嘀咕,“姑娘你看,好些人带面具呢,咱们也买几个戴着玩不?”
上元灯节除了观花灯,还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奇术异能、歌舞百戏不胜枚举,若不是穿越而来,自觉见多识广的现代人姜留,就算想破头也想象不到此等繁华。戴面具逛花灯很受年轻男女的喜爱。因为面具可以遮住他们的容颜,让他们更无所顾忌地畅游、观舞、听戏。
“戴面具不错,咱们去挑几个。”姜留拉着哥哥姐姐去挑面具。姜凌中意青面獠牙的山精妖怪面具,又怕戴上后会吓到妹妹,干脆挑了个白虎的,姜留和姜慕燕则挑了小狗和山羊的面具。书秋选了个小猪的套在脸上,得意地摇头晃脑。
芹白低声问,“书秋姐姐为何要让姑娘戴面具呢?戴面具遮住脸,走散了很难找的。”
“走散了还可以凭衣裳和发饰认出来,姑娘太漂亮了,遮住安生点。”书秋振振有词道,其实她是觉得姑娘做得花灯太丑了,大庭广众之下拿出来恐怕被周遭的人笑话,戴上面具才好放灯。
竟是为了这个?芹白小声嘀咕道,“那最该带面具的该是二爷才对。”二爷那张脸,实在太招摇了。
被孩子们晾在原地的姜二爷装作没事人一样,将花灯提到雅正面前,“南望孤星眉月升,应是什么字?”
雅正夫人也装着不尴尬,猜道,“上北下南,‘南望’应是指望字的下半部分,即‘王’字;‘孤星’一点,‘眉月’一撇,三者合一应是……”
姜二爷的桃花瞳一亮,“庄!”
还不等雅正夫人说啥,卖灯的老丈立刻高声道,“二爷高才,一下就猜中了!”
姜二爷嘴角翘起,谦虚道,“不是爷,是雅正夫人猜中的。”
“雅正夫人是您没过门的媳妇,媳妇猜中的也算二爷猜中的!”老丈乐呵呵地把他摊子上最小却最漂亮的一盏灯取下来,双手递到姜二爷面前,“这是二爷猜中灯谜的彩头。”
这盏灯虽小,却是琉璃为骨制成的无骨灯,去年新安进贡无骨灯后,今年康安摊贩们也开始售卖新安无骨灯,这小小一盏,便要几十两银子。姜二爷不肯占摊主的便宜,便抬玉指点了货架上的面具,“老丈可否给咱们换成两个面具,爷看着你这摊子上的面具很是新奇。”
“二爷好眼力,这些面具都是我家婆子画的,她没稀罕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老丈笑得满脸褶子,将面具一一在二爷面前展示、讲解。
姜二爷随手挑了两个顺眼的,递给雅正一个,“这个倒也有趣。”
雅正夫人见二爷将面具戴上了,便抬手将面具罩在了脸上。
面具遮住了姜二爷的玉颜,令偷偷跟随在他周围的女子们发出遗憾地叹息声。姜二爷与雅正夫人顺着人流向前走,险些被人海冲散了。雅正夫人忍着羞涩,主动地、偷偷地拉住了姜二爷的一点点衣袖,心情紧张又雀跃。
姜二爷发现她落后一步,便慢了半步,护着她在人流里缓缓向前,“今晚万岁会在宣德楼上观灯,长乐门外搭彩灯山、起露台,彩灯山左右竖起了文殊菩萨骑狮子、普贤菩萨骑白象的彩像,菩萨的手臂能够活动,手指出活水五道,宛如山间流瀑,长乐门两侧各有一条用数万盏灯结成的灯龙,咱们也去瞧瞧热闹?”
雅正夫人也听说今年万岁会登长乐门上的宣德楼赏灯,也有些好奇,只是,“那边会不会有很多人?”
皇宫之外是六部九寺五监衙门所在的皇城,平日里是不准百姓随便进出的,此番大开皇城东西南三面七门,康安百姓必定会蜂拥而至,一睹盛世华灯。现在这个时辰,他们还能挤进去么?
姜二爷满是自信地道,“咱们从顺义门进,那边有差官把守。我已向大理寺卿萧大人讨了令牌,进皇城后咱们从大理寺穿过,可直达长乐门外。”
“二爷竟能从萧大人手里拿来令牌?!”雅正夫人惊叹一声。
“这有何难?不过是件小事罢了。”山精面具下,姜二爷的嘴角高高翘起,得以非常。为了带雅正和孩子们去看灯,他很是费了一番工夫,本想今日给孩子们一个惊喜的,谁知那三个没良心的小东西,竟扔下他独自跑了!
于是,姜二爷决定只带雅正去看灯,然后买下长乐门外最漂亮的灯送给雅正,什么也不给三个小东西带!
靠近北城时,街上的人越来越多。姜二爷看着周围成双成对手牵手的少年夫妻,握了握拳头想着自己是不是该拉着雅正,这样似乎有些失礼,姜二爷脸发热,抬手想摸摸高挺的鼻梁,手指却落在冰凉的面具上。
他抬袖时,雅正立刻放开了他的衣袖,低下了头。
姜二爷又靠近了一些,用胳膊护着她,有些不自在地解释道,“这样不会被撞倒。”
雅正道谢,随着他一起挪到顺义门外。姜二爷走到人少的一侧,亮出自己的令牌,领着雅正进了皇城。
“万岁,姜谪仙携苏氏经顺义门进了皇城。”杨奉走到玉案边,在万岁身侧轻声禀道。
------------
第360章 长乐门外露台下
由制灯局督办,自腊月准备至今的琉璃灯、玉石灯、走马灯、龙灯、纸糊百戏灯等千百种灯极尽新巧,在长乐门外的横街竞相争辉。香烟缭绕如五色祥云,灯光灿烂照耀天地。长乐门外搭起露台,台上正在上演
在宫中乐师的伴奏下,露台上数十位身着霓裳羽衣的歌姬翩然起舞,周围人叫好声络绎不绝。但因来得太晚,前边已聚满了百姓,很多当爹的为了哄孩子开心,都让孩子骑在自己的脖子上眺望露台,晚来的姜二爷和雅正站在人群后,只能看到歌姬们偶然抬起的衣袖。
这与姜二爷想象的,他带着雅正前来优雅观灯舞的场景完全不同,让姜二爷很觉得没面子。若是换做康安城别处,姜二爷摘下面具,完全可以凭着人气和笑容混到前排去,但这里是宫门外,万岁还在宣德楼上坐着呢,他可没胆子在万岁眼皮底下招摇。姜二爷左右观望,根本就寻不到可以让他和雅正登高远眺之处,就这么站着看别人的背后还成灰溜溜地带着雅正离开?
姜二爷哪个都不想选!
见姜二爷僵直站着,雅正便主动解围,抬头稍稍提高了声音——因这里人声鼎沸,不提高声音听不到,“二爷,妾身有些口渴,咱们去寻个安静去处饮杯茶再来观灯可好?”
姜二爷从衣袖中掏出几块哄孩子的桔子糖,递到雅正面前,“这糖能生津止渴。”
“多谢二爷。”雅正夫人捡起一块,掀开面具一角放入口中,酸甜味儿在口中蔓延开了,确实很不错,她抬手指着远处以灯堆迭起来形成的鳌山,建议道,“二爷瞧那边鳌山上五尺大的五色琉璃苏灯,上便绘的是嫦娥飞升图还是三仙奔月图?这么远看不清,咱们去鳌山下看看可好?”
比雅正高了一头的姜二爷望向鳌山,那边亦是摩肩接踵,雅正到了近前,看到的不是灯而是更多背影。于是,姜二爷生气了。
这些花灯他见过数次,没什么新鲜的,但雅正不同,她是独居女子又性子恬淡,定然没见过这样这场面。如今歌舞花灯就在近前,自己把人家带了来,却无法让人家尽情赏玩,实在是不够意思!
都怪那些扛孩子的家伙!
这些家伙是显摆他们有孩子,还是显摆他们力气大?显摆孩子,谁家的能比他的留儿聪明漂亮?显摆力气,他们扛个孩子孩子,能跟自己扛鼎比么!
于是乎,姜二爷低头与雅正道,“鳌山上的灯你若喜欢,爷明日就去制灯局给你提一盏回来玩,咱们今夜先观露台霓裳舞。”
“好。”
雅正应了一声,抬头望着前面的小娃儿头上的虎头帽时,便听二爷又道,“此处人多,我托起你看吧。”
啊?雅正夫人愣了,然后脸迅速变红,“二爷,使不得……”
“你带着面具,无人能认出你来,扶住我的帽子,放心,不会摔到你。”姜二爷双手握住雅正纤细的腰,稍一用力便将她提了起来。雅正夫人一阵眩晕,慌忙扶住姜二爷的帽子,脸热得都要将面具烧了。
抱起来才发现,雅正夫人没比留儿重多少。姜二爷心生怜惜,再往上一举,让她靠坐在自己的右肩上,抬头问道,“可瞧得见?”
横街上站得最高的雅正连忙点头,“看得见……”
“好,就这样看吧。”
“二爷,这使不得……”雅正慌乱不已。
“爷说使得就使得。”姜二爷很是坚决,还得意地瞟了瞟身边瞪着他的汉子们,“看什么?爷疼自己的媳妇,你们不服气也把媳妇、孩子扛起来啊!”
“爹,儿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