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匹毛发颜色不一的牵引着华贵威严的车架缓缓向前,刘宏站在车架之上,将目光投向车架两侧列阵而迎的西园禁军。
    两侧的阵列之中所有的军卒,皆是激动向着他们的皇帝投向最高的敬意,山呼万岁以响应。
    有天子降兵事,可以威临四方!
    车架之上,便是汉帝国的皇帝,大汉的天子,天下的共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曹操抬头看向高大的讲武台,大汉的皇帝刘宏已经在震耳欲聋的“万岁”声中,登上了讲武台。
    刘宏亲自登坛临军激励将士保卫疆土,并诵读《太公六韬》之文。
    太尉崔烈手捧策文朗声宣读着册封的名单。
    “以蹇硕为上军校尉,袁绍为中军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
    曹操的面色也渐渐的阴沉下来,他终于知道了为什么袁绍等人的面色如此的难堪。
    当初曹操在洛阳任北部尉,可是下令打死了蹇硕的叔父。
    现在这蹇硕却成了他的顶头上司,更让曹操不舒服的是,这蹇硕还是一个阉人。
    刘宏自称“无上将军”,又任卫尉董重为骠骑将军!
    卫尉董重是董太后的侄子,和刘宏乃是表兄弟的关系。
    曹操虽然不忿,但是登上讲武台后,还是控制了自己的面部表情,只是袁绍终究是年轻气盛些,亦或是丝毫不惧蹇硕,面色依旧是有些阴沉。
    只是天子刘宏此时正值兴头,好似并没有注意袁绍的神色。
    曹操等人跟随着刘宏站立在高大的讲武台上,台下由数万军卒组成的军阵,还有文武百官,皆被其尽收眼底。
    见到刘宏露面,两万余西园的禁军皆是高举着手中兵刃,向着刘宏山呼着“万岁”。
    望着底下黑压压几乎一眼望不到边,威武不凡的军卒方阵,一时间曹操竟有些失神。
    大汉的文武百官,武将军卒皆臣服讲武台下。
    虽然曹操知道他们所为之欢呼的并不是自己,而是刘宏,但心中也是第一次泛起一丝别样的情绪。
    “这就是万人之上的感觉吗?”
    曹操听着耳旁那振聋发聩的“万胜”致胜,定定的看着讲武台下,眼神慢慢的清明的起来。
    袁绍似乎心有所感,偏头看向身旁的曹操,他感觉身旁挚友,似乎有了一些变化。
    刘宏转过身来,对着一旁的太尉崔烈吩咐道:“凉、并两州叛乱不休,刺史身亡,我已决定州牧人选。”
    “凉州牧由张则担任,并州牧由丁原担任,太仆黄琬为豫州牧。”
    “益州刺史俭在益州大事聚敛,贪婪成风,缉捕入狱,以太常刘焉代之。”
    “诺。”
    崔烈听到刘宏终于定下了州牧的人选,也是松了一口气。
    张则和丁原二人皆是颇有勇略,可以升任。
    张则曾任护羌校尉、扶风太守,又往桂阳剿平盗贼有功。之后巴郡板隆叛乱,张则再任降集校尉,平叛有功,委任其镇守汉中。
    丁原出身在贫寒之家,有谋略,有武勇,善骑射,为南县吏,受使不辞难,有警急,追寇虏,辄在其前。
    “再封皇甫嵩为左将军,督领前将军董卓,各率两万军士以拒凉州之敌。”
    “命丁原屯兵河东郡,征召士兵,择时进取并州。”
    “诺。”
    崔烈再应诺,刘宏的安排可谓是非常的之妥当,所以他也并没有出言反对。
    “万岁!!!”
    更大的呼喊声传来。
    刘宏意气风发,白皙的脸上也带上了一丝笑容,回头看向众人言道:“朕有此强兵,何愁四海不平?”
    曹操看着刘宏泛着病态的白皙面孔,又想到了凉、并两州纷乱的情况。
    匈奴叛乱,黄巾军余党未灭,内陆民变不止,凉州羌乱未休。
    但是……
    大汉十三州的混乱,真会因为这支西园禁军的组建而平息吗?
    第二百四十八章 百废待兴
    “雁门郡,广武、卤城、阴馆、平城等十四城俱已被我军接收,龚都于三日前已领一部锐士,抵达雁门关。”
    刘辟跪坐在许安的身旁的一米左右的位置,手捧着竹简向着许安禀报着并州各地的情况。
    “定襄郡善无、中陵两城也被我军接收,只是长城西侧武定、桐过、骆县三城尚在匈奴人之手。”
    “雁门、太原、定襄三郡武库,尚有遗留铁甲227领,革甲1720领,环首刀1000柄,塔盾800面,曲缘盾700面,戟2000柄,甲骑具装50套,弩有1000余副,弓600副。”
    许安双眉微皱,太原郡武库之前被他夺取了一次,少了些许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定襄、雁门两处边郡却武备如此不足?
    按理来说,边郡的郡兵武备是绝对要优于内陆的郡兵,因为他们时刻需要面临着敌人的威胁。
    汉帝国此时的财政并没有如同明末那样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相反天子刘宏靠着卖官卖爵,靠着各式的税收,将大量的财富都收敛于手中。
    许安询问道:“两郡收编的汉军共有多少,武备如何?”
    “定襄郡约有郡兵二千二百余人,其中步卒一千五百人,骑兵七百人。”
    “雁门郡约有四千余人,雁门郡本应有五千余名郡兵,但之前匈奴南下,虽然依靠城关击退了匈奴,但也伤亡了近千人,现在雁门郡有步卒二千一百人,骑兵二千二百人。”
    “至于武备,两郡郡兵步卒基本披挂革甲,铁甲主要集中在骑兵身上,有甲胄一千一百领。”
    许安从刘辟手中接过竹简,细细的查看着记载的事情。
    张懿自刎后,李恩率众归降,剩下的大部分都是步卒约有两千四百余人,骑兵只余下了八百余骑。
    步卒的损耗是在匈奴人进攻汉军营垒时造成的,而汉军的骑兵减员过半,则是旷野上张懿和须卜骨都候鏖战后的结果。
    而太原郡留守的军卒,共有一千一百多人,皆是步卒。
    算上定襄、雁门两郡的降兵,如今许安麾下又添了4700名步卒,3700名骑兵。
    只不过这些军队,大部分都无法调动,许安还需要他们来防备北方的匈奴人。
    也暂时不能整编,匈奴人的威胁并没有退却,他们还徘徊在西河郡和雁门郡外,虎视眈眈,准备扑食猎物。
    “雁门、定襄两郡和匈奴人常年厮杀,彼此皆有血仇,现在已经归降,反叛的风险基本没有。”
    许安放下竹简,他已经命令了龚都带着一部黄巾军锐士北上,接管了雁门关的守备。
    白饶和白雀两人则是作为龚都的副手各领了一千军卒一起北上,白雀领兵坐镇定襄郡郡治善无,白饶则是坐镇雁门郡的郡治阴馆。
    许安沉吟了片刻言道:“留下一千名骑兵给龚都、其余的骑兵全部集中到晋阳城来。”
    刘辟楞了一下,转而问道:“主公,这是准备建立一支骑兵部曲吗?”
    许安点头道:“除了留下各军的斥候外,我还准备再建立一支骑兵部曲,野战之中,我军骑兵远远劣于汉军,战胜却不能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一旦战败却有倾覆的危险……”
    许安停下了言语,他看到了刘辟的面色有些不对。
    刘辟强笑道:“如此,我等再也无需惧怕汉军的骑兵了。”
    许安突然想起,刘辟是黄天使者的统领。
    在广宗一战,为了掩护大军撤离。
    张梁命令黄绍领着所有的黄天使者留下来为大军殿后,而让刘辟跟在了身旁。
    刘辟最为得意的弟子则是广宗城外那支黄巾军马队的统领。
    就是那支被张梁留下迎击汉帝国最为骁勇的三河骑士,用性命来为大军赢来喘息之机的黄巾军马队。
    在广宗一战,张梁统领的黄巾军主力失去了所有的骑兵,所有的黄天使者。
    一时间,许安也想起了昔日的一些旧事。
    那些跟他睡在一个军帐的袍泽,现在只有两个人活着了,一个是徐大,他的亲卫曲曲长,另一个便是张季,那个一直替他扛着军旗的小孩。
    只是他那面小小的队率旗,如今已是换成了高大的大纛旗,张季虽然也长大了不少,却是也无法继续替许安执旗了。
    想到此处,许安继续说道:“并州鹰狼卫署衙应该是百废待兴吧?”
    “百废待兴?”
    刘辟有些疑惑,但马上也明白了许安言语的意思。
    “之前主公又拨了一笔款项,鹰狼卫准备在太原郡内设千户所一座,雁门、定襄两处设百户所,确实缺少人手,还有事务没有处理,暂时没有办法递送信息。”
    “还记得张季吗?”许安笑道,“就是那个一直替我执旗的小子。”
    刘辟微一思索,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瘦小的半大小孩,那个一直紧紧的跟在许安身后,举着许安的军旗的小子。
    “记起来了。”刘辟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他之前还教过那小子练刀。
    只不过他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忙着处理的鹰狼卫的事务,倒是没有怎么见到张季了。
    “主公,莫非是想安排张季进入我鹰狼卫中?”
    刘辟心中一动,也是猜出了许安的想法。
    “太原郡中,百户所空缺颇多……”
    “不必。”许安打断了刘辟的言语,“百户官起步太高,张季在我亲卫曲中不过一名什长,毫无功劳,又如何能任百户?”
    “我记得,绛邑城的百户是赵绩可对。”
    刘辟应道:“正是。”
    许安轻轻的敲了敲案桌言道:“就让张季去绛邑城做一名旗官,在赵绩的手下历练一番。”
    “诺。”
    刘辟抱拳应诺。
    许安安排完张季的事务,对刘辟继续言道:“这次选拔人员,鹰狼卫暂时不要从军中的斥候,还有骑兵中挑选,匈奴人危机还在,不能让宝贵的斥候和骑兵,去填补鹰狼卫的空缺。”

章节目录

黄天之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罗小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罗小明并收藏黄天之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