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迁居大吉
方老太太领着方瑜坐打头的马车, 还把家里最值钱的东西都放在眼前看着。
剩下的儿媳妇和孙女都分坐在后面两辆马车里,方老大带着两个弟弟赶着家里的牛车和大伯家的牛车运行李和粮食。
马车走得快,一个多时辰就进了县城, 再走一会儿就到了方瑜买的宅子门前。
老三媳妇和方家姐妹们都是第一次来乐平县城。虽然来之前被家里老太太训导过, 说不许在马车上掀开帘子抻脖看外面, 但小姑娘还是没太忍住,偷偷撩了个缝,看外面的繁华街景。
其中就属小八方美臻最兴奋,她拉着三姐和四姐,笑着叽叽喳喳道:“县城真热闹人这么多, 还有卖糖人的呢,我都看到了, 比咱们村子强太多啦!”
三妮方舒怡拉过小妹, 笑着说:“你忘了奶说的话了,要是让咱们奶奶听到你这样说话,她该罚你了。”
师母吴氏领着几个帮佣在方宅里忙活呢, 听到外面的动静就迎了出来。
“老夫人,恭喜啊, 今日是您家迁居的大好日子, 我家老爷教书分不开身,特意让我过来帮你们家。”
方老太太快步走了过去, 一把拉住吴氏,再三客气地谢道:“秀才老爷和秀才娘子这般照顾我家, 老身真是感激不尽。尤其是您这个做师娘的, 之前舍家替我照顾瑜哥, 现在我家买房置地也是您帮着忙前忙后, 真是给您添了许多麻烦, 让我们全家都不知道该怎么谢您才好了。”
“您这话太见外了,我可是把瑜哥和瑾哥这两个孩子都当成自己儿子一样疼的,我们家那位也是一样。”吴氏肯定是要和方家打好关系的,她丈夫也是这么嘱咐的。
方老太太看着洞开的红色大门,心中十分激动和感慨。
她左边挽着吴氏,右手拉着方瑜,迈过高门槛,绕过刻着连年有余图样的影壁,正对面就是三间正房,东西两边各有一厢房,正房一侧是耳室,另一侧是个小的垂花门,直通第二进院落。
第二进院落比第一进院落稍大一点,里面也是正房和东西厢房的配置,只不过耳室多了几个,还有厨房和厕所。就是大房子连着小房子,院子看起来挤挤压压的,不过可居住的面积大,正好符合了方家人口多的需求。
方瑜买的这个二进宅子其实建的和一般规置不大一样,但很实用,方瑜很喜欢。
方老太太就更喜欢了,他们家终于在县城里有个落脚的宅子了,她能不欢喜嘛。
吴氏是个管家务的好手,她用方瑜留下的钱添置了不少生活必需品,什么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简单家具、炭火柴火,通通都有,满足一家上下的基本生活不成问题。
方老太太又再次谢过吴氏,然后就张罗着留吴氏吃午饭,方瑜就说要去饭馆叫上一桌酒菜。
方仟吉陪着儿子一起去,他进了饭馆还有些束手束脚,但他看他儿子却是气定神闲,对着菜牌开始点菜,心中不由得十分自豪。
方瑜点了几个招牌菜,然后又是几道大菜,有鸡有鸭有鱼有虾,再点了三道小炒,两个凉菜和一道鲜汤。
最后就是重头戏主食,猪肉大葱的包子和蒸饺,米饭,炒面,炒饼。家里的女孩子肯定是不能上席吃饭的,只能先去后院吃这些顶饱的主食。
等席面送到方宅,方老太太果然安排女孩子们去后院正房吃包子饺子那些主食。然后她又嫌弃老三媳妇有点上不得台面,就让她去后院看着女孩子吃饭。
前院堂屋里满满摆着一大桌子丰盛的菜肴,方老太太坐在主位招待吴氏,方瑜挨着师母坐,宾主双方聊得投契,十分亲近。
方家和刘家已经成了通家之好了。
吃过午饭,再稍坐片刻,吴氏便起身告辞。方老太太自然是再三挽留,然后带着全家人把吴氏送到大门外,看刘家的马车走远才转身回家,把新家的大门关好。
方老太太也不感觉累,十分精神地在新家前后转悠几圈,想着要怎么给家里人安排住处。
前院的正房自然是要留给她带着大孙子住的了,可三个儿子该怎么分呢。
正房和厢房都是三间的配置,两间卧房和一间会客起居用的堂屋。正房自然是比厢房好,但是正房只有两间了。
这宅子是方瑜买的,房舍的安排老太太自然是要和孙子商量一下的。
方瑜在买房之前就算过了,老太太挑一个正房住,剩下的正房给他爹他娘住,大伯和三叔家正好一家一个东厢房,姐妹们住在后院的西厢房,前院的西厢房一间留给方瑾住,一间当做客房,这样大爷爷大奶奶过来也有地方住。
他自己在家里住的时间不长,住在老太太正屋的西边卧房就可以了。
老太太听完孙子的安排,有些不乐意,她觉得这样住废房子,儿子和儿媳妇住一间卧房就尽够了,何必还要占着一室两厅。
她把自己的想法说了,方瑜一听就知道这是老太太的抠抠心眼又犯了,这次不打算顺着她,就说:“奶,我这样安排的就很合理了,要不然像你那样,大家住着也挤,空出来的房子和干不了别的,闲空着也是浪费,还不如让家里人住得宽敞舒服些呢。”
“你说得也有道理。”老太太还想再分辨一下,她其实性格挺独的,私心里是希望能掌握家里一切大权。“房子空出来也许还有别的用处呢,要不租出去也是个不错的营生,毕竟县城的花销大。”
方瑜笑着说:“奶,咱们家现在可是秀才门第了,哪有秀才会把自家住的院子给租出去的,说出去人家还不笑话我啊。县城花销大也有限,咱们家吃的粮食是村里庄稼种的,也不用花钱买,什么菜啊鸡蛋啊肉的也可以定期从村里拿。您又是个勤俭持家的人,我现在也有廪银拿了,咱们家不用愁过日子的钱了。”
“奶,您老现在可是城里人了,不能再和村里老太太一样了,这城里的日子要过好可有学问呢。”
方瑜握住话语权,平和地说:“奶你没事还得多向我师娘取取经,我师娘从小在县城长大又是秀才夫人,和您地位相当,很多事您看她怎么做就跟着一起做就差不多了。”
最后,住处的分配是按方瑜的意思来的,大家都很满意。
方瑜在他的屋子里睡了一个舒服的午觉,醒来又看了一会儿书,快到放学的时间就去先生家接方瑾。
方瑾在村里待了三天就回来读书了,方瑜都和他说好了,等搬到县城的新家就接他回来住。
方瑜进了私塾的大门,先和先生请了安,接到方瑾就去找勤书师兄说话,然后又去正院和中午才见过的师娘打招呼,最后才带着方瑾回家。
老太太很疼方瑾,她心里也记着大伯子一家这么多年来对他们这房的照顾,所以对方瑾的照顾就很周到,物质待遇上比对亲孙女还好。
老太太对方瑾说:“以后就在家里住,想吃什么就和二奶奶说,二奶奶亲自下厨给你做。”
方瑾苦着脸说:“先生说晚上要给我加课,平时就只能住在先生家,只有十天一小休的时候才能来您这住。”
他原本还想着住到二奶奶家就能完美躲掉先生的晚上加课了呢。可结果,先生他早就想到了,还安排好了,他逃不掉的。
嘤嘤嘤。
方瑾捂着小胸口,倒在床上,和自家堂弟诉苦:“这段日子没有你在,勤书师兄又是自习,先生他就只盯着我一个人了,我受不了啊!你看这左手,肿得和猪蹄似的,先生都不忍心打了。”
“先生不打你左手,改打哪了?”方瑜很了解先生的为人,定好的惩戒标准就一定会执行。
“我屁股。”方瑾可怜巴巴地说:“我现在总算是知道什么叫做如坐针毡了。”
方瑜很没有同情心地大笑两分钟,然后又特别有爱心地带着小瑾同学温习明天先生要考的功课。
小瑾同学泪眼汪汪地控诉道:“小鱼,你这鱼的心肝是越来越黑了,我看你以后就叫黑鱼吧。你哥我都这样了,你就不能安慰安慰我嘛。”
黑小鱼笑嘻嘻:“嘿嘿,我这是帮你明天少挨打呢,还不够对你好啊。”
“哼,不够,你个臭黑鱼!”这是小瑾同学的悲愤发声。
作者有话说:
大吉大利,今晚加更!
这是什么神仙夜晚,我居然都能加更啦,现在让我们为这来之不易的勤劳鼓掌欢呼!
还有就是,今天我们家这边下雪了,还是飞雪的那种,下了好长时间……这是春天吗?
第73章 可怜之人
第二天就是方瑜的生辰, 方老太太照例早早就爬起来亲自为她大孙子揉面擀面做长寿面。
方瑜他爹和他三叔也没走,打算陪方瑜过完生辰明天早上再回去。
方瑜睡到自然醒,起来穿衣服洗漱, 然后就是吃长寿面。
小八借着哥哥的光, 也能享受到不错的待遇。
凌河村方家, 方瑜他娘躺在被窝里不出来,二妮给她端来早饭,她大口吃完,就开始哭,边哭边和二妮讲她心里的苦。
“我生的儿子, 我可是你们方家的大功臣,到了最后只把我撇在村里, 全家人都在县城给我亲儿子过生辰, 就不带我,你说你奶这是安的什么心啊!呜呜呜。”
乐平县方宅,方瑜吃完长寿面, 就要去取给先生定做的牌匾了。
方瑜受先生的恩惠颇多,他考上秀才后就想着该给先生送什么礼物来表达他的感激之情。
想来想去, 他现在虽然手头宽裕了却也比不上刘家家底殷实, 现在还无法从物质上回馈先生,那就从精神层面来吧。
读书人最看重的就是好名声了, 方瑜就打算敲锣打鼓地去给先生送牌匾,这样还能在县城里再宣传一下刘家私塾的招牌。
方家的三个男性长辈都跟着一起去了刘家, 方瑜雇了一支平时专门迎亲奏乐的队伍, 拿着刻有“桃李满天下”的牌匾, 一路从最热闹的街市穿过, 伴着欢快的曲调来到刘家私塾大门前, 许多好事的闲人和小孩子跟着过来,现场十分热闹。
刘秀才也听方瑾讲了方瑜的安排,心中十分受用,深感学生的贴心和尊敬,等听到外面的通传就去了大门口,接受了方瑜送的牌匾。
这场师生情的大型作秀活动十分成功,全县城都听说了这场热闹,刘家私塾今年的束脩费再一次迎来增长,前来报名的家长比去年还多。
送完牌匾,刘秀才留方家人吃饭,午饭过后又和方瑜谈了学业的安排。
方瑜是有些犹豫的。勤书师兄是再过五天就回同宁府读书了,他昨天还问了方瑜要不要跟他一起走。
跟着勤书师兄一起走其实也不错,在外地读书学习更静心,他还能提前进府学报道,那里的师长水平肯定更高。
只是他又不着急参加乡试,提前几个月准备也没有必要,家里刚搬过来还有许多事需要他来打理,他总要给家里定好大方向才能放心地离家求学啊。
刘秀才知道他的这个学生心气高,怕方瑜不顾身体还要拼着去省城考举人,就恳切地说道:“你就在家里过个年再去府学吧,这也是尽孝道。你明年可千万别跟着你师兄去省城,乡试熬人,别说你现在才十岁,就是再过三年我都不放心你去考。你先生我在二十岁时第一次去考举人都差点没挺过来,你要引以为戒。”
方瑜点头道:“学生知道,必定会听您的话,过完年再去府学读书。”
“嗯,到时候你就和勤书舅舅的商队一路去,到了府学也有你师兄照顾你。”刘秀才早就替最器重的学生想好了之后的安排。
等方瑜的生辰过完,方老太太又留两个儿子多住了几日,全家人一起来看关秋茗的相貌人品。
关秋茗提着不少礼物来方家正式拜访,两家还没明说婚事,也没有先请媒婆,这其实有些不合乎常理。
方瑜是不在乎这些,他想让三妮先看看关秋茗,尽力让婚事开明一些。方老太太则是想先问问关秋茗的生辰八字,然后再找人算一算,看这关秋茗的命数到底会不会妨碍方家的运道。
关秋茗自觉比不上方瑜这个秀才的地位,就完全听从方家的意思。
这次拜访很成功。
方老太太觉得关秋茗的面相不错,家里条件又好,还是个读书人,只要八字算出来没有问题就可以定下这门亲事了。
三妮和关秋茗也在方瑜的安排下见了一面,还简单地交谈了几句。方瑜离远看着这对年轻男女,感觉这两人对彼此都很中意,空气中都有点粉红泡泡的味道了。
然后就是合八字的事了,方瑜大包大揽,先请人算了一下,结果不错,然后他就告诉家里人三妮和关秋茗是绝配,两人的婚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关秋茗请了师娘吴氏做媒,挑了个吉日下聘,然后就是商量婚期,关秋茗想快点成亲,越快越好。
他受够了一个人过年,他现在就想有个温暖的家。
方瑜感叹古代的嫁娶大事真是有效率,不过两三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所有的程序。
三妮过了年就要十八了,在这里已经属于老姑娘的序列,全家人对于关秋茗的提议是举双手双脚赞成,打算在十一月就把三妮给嫁出去。
这段时间,方瑜他娘就天天躺在炕上不动弹,等着二妮伺候,没事再嚎两嗓子,还能听到她娘家人过来安慰和奉承她的顺耳话。
王家现在就扒着这个生了秀才公的外嫁女,他们觉得从秀才外孙那里收到的好处还不够,就想着从秀才她娘手里捞油水,于是天天来方家给方瑜他娘灌迷魂汤。
方瑜他娘王氏从生下来那天起就没过过这般舒坦的日子。
不用干活,不用挨骂,天天躺着,有人伺候,手里还有钱,想吃肉就能拿钱买,真是神仙一般的生活啊。
王氏没出嫁时在家就是天天干活,吃饭就是半饱,家里有什么好东西也没她的份儿,爷奶爹娘哥弟在家里地位都比她高,她没事也就是能欺负欺负嫂子。
等嫁到方家,王氏能吃饱饭了,但还是每天干活挨管,地位变成最低等的儿媳妇,也没有人能再让她欺负一下了。
三十多年了,她的日子总算是熬出头了!
方老太太领着方瑜坐打头的马车, 还把家里最值钱的东西都放在眼前看着。
剩下的儿媳妇和孙女都分坐在后面两辆马车里,方老大带着两个弟弟赶着家里的牛车和大伯家的牛车运行李和粮食。
马车走得快,一个多时辰就进了县城, 再走一会儿就到了方瑜买的宅子门前。
老三媳妇和方家姐妹们都是第一次来乐平县城。虽然来之前被家里老太太训导过, 说不许在马车上掀开帘子抻脖看外面, 但小姑娘还是没太忍住,偷偷撩了个缝,看外面的繁华街景。
其中就属小八方美臻最兴奋,她拉着三姐和四姐,笑着叽叽喳喳道:“县城真热闹人这么多, 还有卖糖人的呢,我都看到了, 比咱们村子强太多啦!”
三妮方舒怡拉过小妹, 笑着说:“你忘了奶说的话了,要是让咱们奶奶听到你这样说话,她该罚你了。”
师母吴氏领着几个帮佣在方宅里忙活呢, 听到外面的动静就迎了出来。
“老夫人,恭喜啊, 今日是您家迁居的大好日子, 我家老爷教书分不开身,特意让我过来帮你们家。”
方老太太快步走了过去, 一把拉住吴氏,再三客气地谢道:“秀才老爷和秀才娘子这般照顾我家, 老身真是感激不尽。尤其是您这个做师娘的, 之前舍家替我照顾瑜哥, 现在我家买房置地也是您帮着忙前忙后, 真是给您添了许多麻烦, 让我们全家都不知道该怎么谢您才好了。”
“您这话太见外了,我可是把瑜哥和瑾哥这两个孩子都当成自己儿子一样疼的,我们家那位也是一样。”吴氏肯定是要和方家打好关系的,她丈夫也是这么嘱咐的。
方老太太看着洞开的红色大门,心中十分激动和感慨。
她左边挽着吴氏,右手拉着方瑜,迈过高门槛,绕过刻着连年有余图样的影壁,正对面就是三间正房,东西两边各有一厢房,正房一侧是耳室,另一侧是个小的垂花门,直通第二进院落。
第二进院落比第一进院落稍大一点,里面也是正房和东西厢房的配置,只不过耳室多了几个,还有厨房和厕所。就是大房子连着小房子,院子看起来挤挤压压的,不过可居住的面积大,正好符合了方家人口多的需求。
方瑜买的这个二进宅子其实建的和一般规置不大一样,但很实用,方瑜很喜欢。
方老太太就更喜欢了,他们家终于在县城里有个落脚的宅子了,她能不欢喜嘛。
吴氏是个管家务的好手,她用方瑜留下的钱添置了不少生活必需品,什么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简单家具、炭火柴火,通通都有,满足一家上下的基本生活不成问题。
方老太太又再次谢过吴氏,然后就张罗着留吴氏吃午饭,方瑜就说要去饭馆叫上一桌酒菜。
方仟吉陪着儿子一起去,他进了饭馆还有些束手束脚,但他看他儿子却是气定神闲,对着菜牌开始点菜,心中不由得十分自豪。
方瑜点了几个招牌菜,然后又是几道大菜,有鸡有鸭有鱼有虾,再点了三道小炒,两个凉菜和一道鲜汤。
最后就是重头戏主食,猪肉大葱的包子和蒸饺,米饭,炒面,炒饼。家里的女孩子肯定是不能上席吃饭的,只能先去后院吃这些顶饱的主食。
等席面送到方宅,方老太太果然安排女孩子们去后院正房吃包子饺子那些主食。然后她又嫌弃老三媳妇有点上不得台面,就让她去后院看着女孩子吃饭。
前院堂屋里满满摆着一大桌子丰盛的菜肴,方老太太坐在主位招待吴氏,方瑜挨着师母坐,宾主双方聊得投契,十分亲近。
方家和刘家已经成了通家之好了。
吃过午饭,再稍坐片刻,吴氏便起身告辞。方老太太自然是再三挽留,然后带着全家人把吴氏送到大门外,看刘家的马车走远才转身回家,把新家的大门关好。
方老太太也不感觉累,十分精神地在新家前后转悠几圈,想着要怎么给家里人安排住处。
前院的正房自然是要留给她带着大孙子住的了,可三个儿子该怎么分呢。
正房和厢房都是三间的配置,两间卧房和一间会客起居用的堂屋。正房自然是比厢房好,但是正房只有两间了。
这宅子是方瑜买的,房舍的安排老太太自然是要和孙子商量一下的。
方瑜在买房之前就算过了,老太太挑一个正房住,剩下的正房给他爹他娘住,大伯和三叔家正好一家一个东厢房,姐妹们住在后院的西厢房,前院的西厢房一间留给方瑾住,一间当做客房,这样大爷爷大奶奶过来也有地方住。
他自己在家里住的时间不长,住在老太太正屋的西边卧房就可以了。
老太太听完孙子的安排,有些不乐意,她觉得这样住废房子,儿子和儿媳妇住一间卧房就尽够了,何必还要占着一室两厅。
她把自己的想法说了,方瑜一听就知道这是老太太的抠抠心眼又犯了,这次不打算顺着她,就说:“奶,我这样安排的就很合理了,要不然像你那样,大家住着也挤,空出来的房子和干不了别的,闲空着也是浪费,还不如让家里人住得宽敞舒服些呢。”
“你说得也有道理。”老太太还想再分辨一下,她其实性格挺独的,私心里是希望能掌握家里一切大权。“房子空出来也许还有别的用处呢,要不租出去也是个不错的营生,毕竟县城的花销大。”
方瑜笑着说:“奶,咱们家现在可是秀才门第了,哪有秀才会把自家住的院子给租出去的,说出去人家还不笑话我啊。县城花销大也有限,咱们家吃的粮食是村里庄稼种的,也不用花钱买,什么菜啊鸡蛋啊肉的也可以定期从村里拿。您又是个勤俭持家的人,我现在也有廪银拿了,咱们家不用愁过日子的钱了。”
“奶,您老现在可是城里人了,不能再和村里老太太一样了,这城里的日子要过好可有学问呢。”
方瑜握住话语权,平和地说:“奶你没事还得多向我师娘取取经,我师娘从小在县城长大又是秀才夫人,和您地位相当,很多事您看她怎么做就跟着一起做就差不多了。”
最后,住处的分配是按方瑜的意思来的,大家都很满意。
方瑜在他的屋子里睡了一个舒服的午觉,醒来又看了一会儿书,快到放学的时间就去先生家接方瑾。
方瑾在村里待了三天就回来读书了,方瑜都和他说好了,等搬到县城的新家就接他回来住。
方瑜进了私塾的大门,先和先生请了安,接到方瑾就去找勤书师兄说话,然后又去正院和中午才见过的师娘打招呼,最后才带着方瑾回家。
老太太很疼方瑾,她心里也记着大伯子一家这么多年来对他们这房的照顾,所以对方瑾的照顾就很周到,物质待遇上比对亲孙女还好。
老太太对方瑾说:“以后就在家里住,想吃什么就和二奶奶说,二奶奶亲自下厨给你做。”
方瑾苦着脸说:“先生说晚上要给我加课,平时就只能住在先生家,只有十天一小休的时候才能来您这住。”
他原本还想着住到二奶奶家就能完美躲掉先生的晚上加课了呢。可结果,先生他早就想到了,还安排好了,他逃不掉的。
嘤嘤嘤。
方瑾捂着小胸口,倒在床上,和自家堂弟诉苦:“这段日子没有你在,勤书师兄又是自习,先生他就只盯着我一个人了,我受不了啊!你看这左手,肿得和猪蹄似的,先生都不忍心打了。”
“先生不打你左手,改打哪了?”方瑜很了解先生的为人,定好的惩戒标准就一定会执行。
“我屁股。”方瑾可怜巴巴地说:“我现在总算是知道什么叫做如坐针毡了。”
方瑜很没有同情心地大笑两分钟,然后又特别有爱心地带着小瑾同学温习明天先生要考的功课。
小瑾同学泪眼汪汪地控诉道:“小鱼,你这鱼的心肝是越来越黑了,我看你以后就叫黑鱼吧。你哥我都这样了,你就不能安慰安慰我嘛。”
黑小鱼笑嘻嘻:“嘿嘿,我这是帮你明天少挨打呢,还不够对你好啊。”
“哼,不够,你个臭黑鱼!”这是小瑾同学的悲愤发声。
作者有话说:
大吉大利,今晚加更!
这是什么神仙夜晚,我居然都能加更啦,现在让我们为这来之不易的勤劳鼓掌欢呼!
还有就是,今天我们家这边下雪了,还是飞雪的那种,下了好长时间……这是春天吗?
第73章 可怜之人
第二天就是方瑜的生辰, 方老太太照例早早就爬起来亲自为她大孙子揉面擀面做长寿面。
方瑜他爹和他三叔也没走,打算陪方瑜过完生辰明天早上再回去。
方瑜睡到自然醒,起来穿衣服洗漱, 然后就是吃长寿面。
小八借着哥哥的光, 也能享受到不错的待遇。
凌河村方家, 方瑜他娘躺在被窝里不出来,二妮给她端来早饭,她大口吃完,就开始哭,边哭边和二妮讲她心里的苦。
“我生的儿子, 我可是你们方家的大功臣,到了最后只把我撇在村里, 全家人都在县城给我亲儿子过生辰, 就不带我,你说你奶这是安的什么心啊!呜呜呜。”
乐平县方宅,方瑜吃完长寿面, 就要去取给先生定做的牌匾了。
方瑜受先生的恩惠颇多,他考上秀才后就想着该给先生送什么礼物来表达他的感激之情。
想来想去, 他现在虽然手头宽裕了却也比不上刘家家底殷实, 现在还无法从物质上回馈先生,那就从精神层面来吧。
读书人最看重的就是好名声了, 方瑜就打算敲锣打鼓地去给先生送牌匾,这样还能在县城里再宣传一下刘家私塾的招牌。
方家的三个男性长辈都跟着一起去了刘家, 方瑜雇了一支平时专门迎亲奏乐的队伍, 拿着刻有“桃李满天下”的牌匾, 一路从最热闹的街市穿过, 伴着欢快的曲调来到刘家私塾大门前, 许多好事的闲人和小孩子跟着过来,现场十分热闹。
刘秀才也听方瑾讲了方瑜的安排,心中十分受用,深感学生的贴心和尊敬,等听到外面的通传就去了大门口,接受了方瑜送的牌匾。
这场师生情的大型作秀活动十分成功,全县城都听说了这场热闹,刘家私塾今年的束脩费再一次迎来增长,前来报名的家长比去年还多。
送完牌匾,刘秀才留方家人吃饭,午饭过后又和方瑜谈了学业的安排。
方瑜是有些犹豫的。勤书师兄是再过五天就回同宁府读书了,他昨天还问了方瑜要不要跟他一起走。
跟着勤书师兄一起走其实也不错,在外地读书学习更静心,他还能提前进府学报道,那里的师长水平肯定更高。
只是他又不着急参加乡试,提前几个月准备也没有必要,家里刚搬过来还有许多事需要他来打理,他总要给家里定好大方向才能放心地离家求学啊。
刘秀才知道他的这个学生心气高,怕方瑜不顾身体还要拼着去省城考举人,就恳切地说道:“你就在家里过个年再去府学吧,这也是尽孝道。你明年可千万别跟着你师兄去省城,乡试熬人,别说你现在才十岁,就是再过三年我都不放心你去考。你先生我在二十岁时第一次去考举人都差点没挺过来,你要引以为戒。”
方瑜点头道:“学生知道,必定会听您的话,过完年再去府学读书。”
“嗯,到时候你就和勤书舅舅的商队一路去,到了府学也有你师兄照顾你。”刘秀才早就替最器重的学生想好了之后的安排。
等方瑜的生辰过完,方老太太又留两个儿子多住了几日,全家人一起来看关秋茗的相貌人品。
关秋茗提着不少礼物来方家正式拜访,两家还没明说婚事,也没有先请媒婆,这其实有些不合乎常理。
方瑜是不在乎这些,他想让三妮先看看关秋茗,尽力让婚事开明一些。方老太太则是想先问问关秋茗的生辰八字,然后再找人算一算,看这关秋茗的命数到底会不会妨碍方家的运道。
关秋茗自觉比不上方瑜这个秀才的地位,就完全听从方家的意思。
这次拜访很成功。
方老太太觉得关秋茗的面相不错,家里条件又好,还是个读书人,只要八字算出来没有问题就可以定下这门亲事了。
三妮和关秋茗也在方瑜的安排下见了一面,还简单地交谈了几句。方瑜离远看着这对年轻男女,感觉这两人对彼此都很中意,空气中都有点粉红泡泡的味道了。
然后就是合八字的事了,方瑜大包大揽,先请人算了一下,结果不错,然后他就告诉家里人三妮和关秋茗是绝配,两人的婚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关秋茗请了师娘吴氏做媒,挑了个吉日下聘,然后就是商量婚期,关秋茗想快点成亲,越快越好。
他受够了一个人过年,他现在就想有个温暖的家。
方瑜感叹古代的嫁娶大事真是有效率,不过两三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所有的程序。
三妮过了年就要十八了,在这里已经属于老姑娘的序列,全家人对于关秋茗的提议是举双手双脚赞成,打算在十一月就把三妮给嫁出去。
这段时间,方瑜他娘就天天躺在炕上不动弹,等着二妮伺候,没事再嚎两嗓子,还能听到她娘家人过来安慰和奉承她的顺耳话。
王家现在就扒着这个生了秀才公的外嫁女,他们觉得从秀才外孙那里收到的好处还不够,就想着从秀才她娘手里捞油水,于是天天来方家给方瑜他娘灌迷魂汤。
方瑜他娘王氏从生下来那天起就没过过这般舒坦的日子。
不用干活,不用挨骂,天天躺着,有人伺候,手里还有钱,想吃肉就能拿钱买,真是神仙一般的生活啊。
王氏没出嫁时在家就是天天干活,吃饭就是半饱,家里有什么好东西也没她的份儿,爷奶爹娘哥弟在家里地位都比她高,她没事也就是能欺负欺负嫂子。
等嫁到方家,王氏能吃饱饭了,但还是每天干活挨管,地位变成最低等的儿媳妇,也没有人能再让她欺负一下了。
三十多年了,她的日子总算是熬出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