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7章被如意簪收买了?
宋如琪一走,宫嬷嬷就陪着宋慈在春晖堂的小花园遛弯儿,说着闲话。
“您倒是舍得,竟是把太后娘娘的这支如意簪赏给了二小姐,连大小姐这么得您意,您都没赏。”
宋慈站在几盆极品名菊跟前鉴赏,道:“你看我什么时候是护东西的老人了?换在今日要下江南或是去别处的是茜儿,或另一个孙女,我都会赏。我身边的东西,都是死物,将来我也带不走的,但它们的价值却是存在着,如此,倒不如赏下去,让它们真正发挥价值,也总比束在高阁蒙尘的强。”
“老奴明白,作念想倒在其次,您是给二小姐做个撑腰。”
江南里头,不管是服饰还是饮食,出了名的精致,太后赏赐的如意簪,宋如琪戴着,在江南行走,勋贵圈里的看到了,也不敢小看,见了如意簪,自然而然的想到她身份,想到簪子原主人和当今太后的情分。
那么撑腰两个字,就达到了。
宋慈道:“你明白就好。唉,其实也是提前分给她了,毕竟她这一走,我们祖孙是见不着了。”
宫嬷嬷呼吸一窒,扶着她的手都紧了,嗔道:“您又在说糊涂话。”
宋慈咧嘴一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明白。”
宫嬷嬷不敢再接这话,只是岔开了话题,道:“大少爷他们也不知何时回来,到时候他们回来,您这身边可又热闹了。”
“可不是。”
正院,宋大夫人也有些感慨地看着宋如琪头上的如意簪,叹道:“你祖母倒是难得大方了一回,这簪子你可要仔细保管好,毕竟是太后娘娘所赐,要是损毁了,就是大不敬。同样,它也是能给你撑腰的好利器。”
宋如琪点点头,哽咽道:“娘,我这回走了,也不知何日回来,不能侍奉您和爹跟前,你们可要保重好身体。还有祖母那边,您也要时常尽孝。”
宋大夫人一哽,嗔笑道:“怎么,你祖母一支如意簪就把你给收买了?”
“娘!”宋如琪有些不痛快,道:“我生在富贵堆,什么好东西没见过?这如意簪贵是贵,可说收买,未免太势利些。我是觉得祖母老了不少,怕着这一走,就没机会再”
她说着说着,眼泪都滴落下来。
宋大夫人愣了几下,道:“好了,你祖母那边我们自然不会少了尽孝和伺候,你就放心吧。倒是你这去江南,纵有什么事,娘家一时也帮不了什么忙,你这性儿,可真要改改,遇事别太冲动,凡事三思而后行。”
“嗯。”
宋大夫人咬了咬牙,又道:“江南最是多美人,男人的心容易野,姑爷那边你可要拿捏好,若他当真要纳妾,倒不如你自己寻了身边可靠的丫头开了脸,倒比在外头的野路子要强。”
宋如琪心里不太舒服,闷闷的点了个头。
这种事,在祖母那里也听了一耳朵,可明明说的同一个事,祖母说的道理,就是比母亲这说的,要容易接受得多,难道是先入为主了?
(本章完)
宋如琪一走,宫嬷嬷就陪着宋慈在春晖堂的小花园遛弯儿,说着闲话。
“您倒是舍得,竟是把太后娘娘的这支如意簪赏给了二小姐,连大小姐这么得您意,您都没赏。”
宋慈站在几盆极品名菊跟前鉴赏,道:“你看我什么时候是护东西的老人了?换在今日要下江南或是去别处的是茜儿,或另一个孙女,我都会赏。我身边的东西,都是死物,将来我也带不走的,但它们的价值却是存在着,如此,倒不如赏下去,让它们真正发挥价值,也总比束在高阁蒙尘的强。”
“老奴明白,作念想倒在其次,您是给二小姐做个撑腰。”
江南里头,不管是服饰还是饮食,出了名的精致,太后赏赐的如意簪,宋如琪戴着,在江南行走,勋贵圈里的看到了,也不敢小看,见了如意簪,自然而然的想到她身份,想到簪子原主人和当今太后的情分。
那么撑腰两个字,就达到了。
宋慈道:“你明白就好。唉,其实也是提前分给她了,毕竟她这一走,我们祖孙是见不着了。”
宫嬷嬷呼吸一窒,扶着她的手都紧了,嗔道:“您又在说糊涂话。”
宋慈咧嘴一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明白。”
宫嬷嬷不敢再接这话,只是岔开了话题,道:“大少爷他们也不知何时回来,到时候他们回来,您这身边可又热闹了。”
“可不是。”
正院,宋大夫人也有些感慨地看着宋如琪头上的如意簪,叹道:“你祖母倒是难得大方了一回,这簪子你可要仔细保管好,毕竟是太后娘娘所赐,要是损毁了,就是大不敬。同样,它也是能给你撑腰的好利器。”
宋如琪点点头,哽咽道:“娘,我这回走了,也不知何日回来,不能侍奉您和爹跟前,你们可要保重好身体。还有祖母那边,您也要时常尽孝。”
宋大夫人一哽,嗔笑道:“怎么,你祖母一支如意簪就把你给收买了?”
“娘!”宋如琪有些不痛快,道:“我生在富贵堆,什么好东西没见过?这如意簪贵是贵,可说收买,未免太势利些。我是觉得祖母老了不少,怕着这一走,就没机会再”
她说着说着,眼泪都滴落下来。
宋大夫人愣了几下,道:“好了,你祖母那边我们自然不会少了尽孝和伺候,你就放心吧。倒是你这去江南,纵有什么事,娘家一时也帮不了什么忙,你这性儿,可真要改改,遇事别太冲动,凡事三思而后行。”
“嗯。”
宋大夫人咬了咬牙,又道:“江南最是多美人,男人的心容易野,姑爷那边你可要拿捏好,若他当真要纳妾,倒不如你自己寻了身边可靠的丫头开了脸,倒比在外头的野路子要强。”
宋如琪心里不太舒服,闷闷的点了个头。
这种事,在祖母那里也听了一耳朵,可明明说的同一个事,祖母说的道理,就是比母亲这说的,要容易接受得多,难道是先入为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