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育跟在无名先生身边多年,知道他素来喜静,特地吩咐小厮张胜留在蓝怡家里帮忙,他孤身和蓝怡赶往村中的义学。
张平育一走,张胜和王春荣这两个死党马上抱做一团,互诉思念之情,看得王承德直皱眉。
离着午时放学时间还有半个多时辰,蓝怡和张平育到了义学时,大门仍旧是关着的。蓝怡冲张平育微笑点头,轻轻推开两扇木门,轻手轻脚走了进去。
张平育见蓝怡孩子气的动作,眼角微微露出笑意,也跟了进去。义学也就是一溜四间宽大明亮的正房,并左右厢房几间,院中只种了几株老槐树,因年头已久,槐树的树荫竟遮盖了大半个院子,在这炎炎夏日中显出几分清幽雅趣。
与这份清幽相对的,是房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和笑声。听到阵阵笑声,张平育差异地挑挑眉,这声音在学堂里倒是少见,听声音,还是女娃们?
蓝怡先跟正在东厢房门口做饭的于伯招了招手,才向笑声处走去。张平育自然也认得于伯,恭敬的弯腰揖礼后跟在蓝怡身后。
蓝怡走到窗外隐蔽处,向张平育伸伸手,示意他向里看,然后她就笑眯眯地看着张平育。
张平育探身向屋内看去,本来平静的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眼睛和嘴巴越张越大,最后扇子竟从手中脱落,掉在棕色小头皮靴上,才将他惊醒过来。
看看在室内倒背着双手一脸慈爱的讲书的恩师无名,再看看屋内二十多个小约七八岁,大约十一二岁或坐或立、笑得十分开心的女娃们,张平育忍不住揉揉眼睛。不敢置信地望向蓝怡。
蓝怡心满意足地欣赏着他这张忽然表情很丰富的脸,点点头。对,这就是村里最受女娃们欢迎的孟夫子。
先生以前教学生什么样子蓝怡并没有见过,但是看了张平育的表情,她知道定是反差极大的。拉拉张平育,打算带他到于伯那里暂坐片刻,张平育却摆摆手。认真站在窗外听先生讲字。
蓝怡便不再管他。走到于伯身边,坐在灶边的小凳子上,笑眯眯地看他洗菜。
“姑娘。今日家中不忙?”蓝怡快成亲了,按说应该很忙才是,她怎得这般清闲,再看她身上穿的。依旧是往日的旧衣服,没有一点该有的样子。
蓝怡摇摇头。洗净手帮着于伯洗韭菜,“娘亲和瑶姨什么也不让我干,每日就是在家坐着学规矩,能出来也正好让耳根子清静清静。张二爷刚到村里。想来拜见先生,我便带他过来了。嘻嘻~~~”
于伯怎能不知道她在笑什么,无奈地摇摇头。主子收的这个女徒弟,在这方面与蓝俊辰倒有几分相似。“张二爷平日里不苟言笑,老奴也是第一次见他这幅模样。”
蓝怡连连点头,“正好义学也快放学了,我等着宇儿一块回去。于伯,怕您得再添点米了,张二爷估计得留在这里陪着先生用饭。”
“已经添了。”于伯擦净手,“姑娘,老奴去周老抠那买斤五花肉回来,再去姑娘的菜园里摘个稍瓜,张二爷喜肉。”
“于伯,还是我去吧。”
于伯摇头,“我的脚程比姑娘快一些。”
蓝怡又想起周卫极说于伯是武林高手的事情,便没有再谦让,“也好,于伯,后山坡上的大红果又红了不少,您多摘几个回来给先生做菜吧。”
于伯点头,转身而去。蓝怡洗好韭菜,还未将一头蒜包好,脸不红气不喘的于伯便拎着蔬菜和一条肉回来了,速度的确比蓝怡去要快很多。
看着于伯从草袋子里拿出几个大红果,蓝怡笑道:“于伯,胖子在后山坡上么?”
胖子现在相当于蓝怡的护园保镖,天天都会在她的菜园子里转悠几圈,待上一些时候帮她看园子。本来村里人家家有菜园,没有人会伸手到别家菜园里,但是今年蓝怡等户的菜园里种了大红果,这种蔬菜还没有普及开,味道好又极贵,所以惹来了一些嘴馋的大人孩子的惦记。村里种了大红果的人家,但凡是种在田里的,都会在地里支起草棚照看一二,胖子就在奶奶种的大红果边上支起了草棚子,日日住在里边,被蚊子咬一身包也不肯回家睡。蓝怡种在山坡上的一片菜园恰好离着胖子家的地不算太远,他坐在棚子里也就一并照看了,所以也没用蓝怡费心。因为有胖子看着,蓝怡种的大红果从未丢过。
于伯点点头,“在呢。这孩子倒是个有心的,为人也不错。”
蓝怡笑笑,于伯虽待人有礼,但胖子极怕他,每次于伯去摘菜,他都不敢靠近。
于伯利索地将肉用井水冲洗过,拿起菜刀十分快速而有节奏地将肉切成薄薄的肉片,放调料腌制上。他抬眼看了看日头,又看看安静立在窗边的张平育,并没有点火开始蒸米做饭,而是添了半锅热水,打算煮茶。张平育每次拜见先生,两人总是要喝许久的茶。
“姑娘,我刚回来时,见着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右眼下有刀疤的小伙子,他背背铁箭,骑着一匹白马进了周班头家里,你可认得此人?”
蓝怡一听,露出惊喜的笑容,“于伯您说的人,乃是周二哥的好兄弟刀无锋,他去边关办事有半年了,没想到现在能赶回来。”
“刀无锋么,”于伯眼中闪过深沉,此人身上有着极浓的血腥之气,看来这一趟边关之行,没少沾惹人命,“看面向,他不是中土人士吧?”
于伯很少会对什么人好奇,蓝怡听了他主动打听刀无锋,也有几分奇怪,“无锋与苏大哥一样,乃是大同人士。虽说他是我大周子民,但是他的父亲乃是外族,所以他看起来才更想番邦之人。”
“外族?”于伯一反常态地接着问道,“姑娘,不知他父亲是哪一族?”
蓝怡摇摇头,“这我就不清楚了。于伯,无锋有什么不妥之处么?”
否则一向不关心外事的于伯,怎么会频频问起他的事情来?
于伯摇摇头,“只是好奇罢了,姑娘看,秦夫子出来了,他这是要去敲钟,孩子们该放学了。”(未完待续)
张平育一走,张胜和王春荣这两个死党马上抱做一团,互诉思念之情,看得王承德直皱眉。
离着午时放学时间还有半个多时辰,蓝怡和张平育到了义学时,大门仍旧是关着的。蓝怡冲张平育微笑点头,轻轻推开两扇木门,轻手轻脚走了进去。
张平育见蓝怡孩子气的动作,眼角微微露出笑意,也跟了进去。义学也就是一溜四间宽大明亮的正房,并左右厢房几间,院中只种了几株老槐树,因年头已久,槐树的树荫竟遮盖了大半个院子,在这炎炎夏日中显出几分清幽雅趣。
与这份清幽相对的,是房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和笑声。听到阵阵笑声,张平育差异地挑挑眉,这声音在学堂里倒是少见,听声音,还是女娃们?
蓝怡先跟正在东厢房门口做饭的于伯招了招手,才向笑声处走去。张平育自然也认得于伯,恭敬的弯腰揖礼后跟在蓝怡身后。
蓝怡走到窗外隐蔽处,向张平育伸伸手,示意他向里看,然后她就笑眯眯地看着张平育。
张平育探身向屋内看去,本来平静的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眼睛和嘴巴越张越大,最后扇子竟从手中脱落,掉在棕色小头皮靴上,才将他惊醒过来。
看看在室内倒背着双手一脸慈爱的讲书的恩师无名,再看看屋内二十多个小约七八岁,大约十一二岁或坐或立、笑得十分开心的女娃们,张平育忍不住揉揉眼睛。不敢置信地望向蓝怡。
蓝怡心满意足地欣赏着他这张忽然表情很丰富的脸,点点头。对,这就是村里最受女娃们欢迎的孟夫子。
先生以前教学生什么样子蓝怡并没有见过,但是看了张平育的表情,她知道定是反差极大的。拉拉张平育,打算带他到于伯那里暂坐片刻,张平育却摆摆手。认真站在窗外听先生讲字。
蓝怡便不再管他。走到于伯身边,坐在灶边的小凳子上,笑眯眯地看他洗菜。
“姑娘。今日家中不忙?”蓝怡快成亲了,按说应该很忙才是,她怎得这般清闲,再看她身上穿的。依旧是往日的旧衣服,没有一点该有的样子。
蓝怡摇摇头。洗净手帮着于伯洗韭菜,“娘亲和瑶姨什么也不让我干,每日就是在家坐着学规矩,能出来也正好让耳根子清静清静。张二爷刚到村里。想来拜见先生,我便带他过来了。嘻嘻~~~”
于伯怎能不知道她在笑什么,无奈地摇摇头。主子收的这个女徒弟,在这方面与蓝俊辰倒有几分相似。“张二爷平日里不苟言笑,老奴也是第一次见他这幅模样。”
蓝怡连连点头,“正好义学也快放学了,我等着宇儿一块回去。于伯,怕您得再添点米了,张二爷估计得留在这里陪着先生用饭。”
“已经添了。”于伯擦净手,“姑娘,老奴去周老抠那买斤五花肉回来,再去姑娘的菜园里摘个稍瓜,张二爷喜肉。”
“于伯,还是我去吧。”
于伯摇头,“我的脚程比姑娘快一些。”
蓝怡又想起周卫极说于伯是武林高手的事情,便没有再谦让,“也好,于伯,后山坡上的大红果又红了不少,您多摘几个回来给先生做菜吧。”
于伯点头,转身而去。蓝怡洗好韭菜,还未将一头蒜包好,脸不红气不喘的于伯便拎着蔬菜和一条肉回来了,速度的确比蓝怡去要快很多。
看着于伯从草袋子里拿出几个大红果,蓝怡笑道:“于伯,胖子在后山坡上么?”
胖子现在相当于蓝怡的护园保镖,天天都会在她的菜园子里转悠几圈,待上一些时候帮她看园子。本来村里人家家有菜园,没有人会伸手到别家菜园里,但是今年蓝怡等户的菜园里种了大红果,这种蔬菜还没有普及开,味道好又极贵,所以惹来了一些嘴馋的大人孩子的惦记。村里种了大红果的人家,但凡是种在田里的,都会在地里支起草棚照看一二,胖子就在奶奶种的大红果边上支起了草棚子,日日住在里边,被蚊子咬一身包也不肯回家睡。蓝怡种在山坡上的一片菜园恰好离着胖子家的地不算太远,他坐在棚子里也就一并照看了,所以也没用蓝怡费心。因为有胖子看着,蓝怡种的大红果从未丢过。
于伯点点头,“在呢。这孩子倒是个有心的,为人也不错。”
蓝怡笑笑,于伯虽待人有礼,但胖子极怕他,每次于伯去摘菜,他都不敢靠近。
于伯利索地将肉用井水冲洗过,拿起菜刀十分快速而有节奏地将肉切成薄薄的肉片,放调料腌制上。他抬眼看了看日头,又看看安静立在窗边的张平育,并没有点火开始蒸米做饭,而是添了半锅热水,打算煮茶。张平育每次拜见先生,两人总是要喝许久的茶。
“姑娘,我刚回来时,见着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右眼下有刀疤的小伙子,他背背铁箭,骑着一匹白马进了周班头家里,你可认得此人?”
蓝怡一听,露出惊喜的笑容,“于伯您说的人,乃是周二哥的好兄弟刀无锋,他去边关办事有半年了,没想到现在能赶回来。”
“刀无锋么,”于伯眼中闪过深沉,此人身上有着极浓的血腥之气,看来这一趟边关之行,没少沾惹人命,“看面向,他不是中土人士吧?”
于伯很少会对什么人好奇,蓝怡听了他主动打听刀无锋,也有几分奇怪,“无锋与苏大哥一样,乃是大同人士。虽说他是我大周子民,但是他的父亲乃是外族,所以他看起来才更想番邦之人。”
“外族?”于伯一反常态地接着问道,“姑娘,不知他父亲是哪一族?”
蓝怡摇摇头,“这我就不清楚了。于伯,无锋有什么不妥之处么?”
否则一向不关心外事的于伯,怎么会频频问起他的事情来?
于伯摇摇头,“只是好奇罢了,姑娘看,秦夫子出来了,他这是要去敲钟,孩子们该放学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