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半日,众人各有收获,特别是王大娃和王二娃,一个收获了很多香料,一个收获了很多野味,当然野味是大灰给抓的,特别是兔子,大灰刁了三只来给王大娃。
这点倒是叫王云柒大跌眼镜,大概是王大娃上山后,就先把自己的馒头给大灰吃了,然后大灰对王大娃就亲热很多,一下午都再帮着王大娃撵兔子,这算是狼的回礼吧。
俗话说得好,狼若回头,不是报仇就是报恩,看来她以后要善待这些动物,指不定哪天落单了,也不至于葬身它们腹中。
吃哺食前,众人一起下山,这重阳就算过完了。
其实也是现在穷得很,哪有心思过什么节啊,不过是讨个吉利而已。
重阳一过,这天就越发的凉了,村子里回来的人越来越多了,除了回不来的,其他人都回来了,还来了十几户新的人。
龙潭村原本就是杂姓村子,来了新的流民也很正常,而且村子很大,上沟到下沟都有一里多地,多十几户人也没觉得多了多少人。
村里原来的里正是林老爷子,如今林老爷子死了,村里有威望的就是李爷爷了。
立冬前的一天,蓬溪县城来了两个衙役,拿着朝廷颁发的政策,代表了整个蜀中乃是宋的疆土,百姓也是大宋的子民了。
新的政策很好,不但免了蜀中老百姓的徭役,还减免三年赋税,劝老百姓开荒种桑,特别是改了租佃制,还叫村里推荐里正,去学习制造新的灌溉技术,最好是木匠去。
得了这个要求,村里的人就准备选里正;除了林平和赵大虎,还有几家租了林平家地的人,其他人都选李爷爷当里正,特别是李婆子,说林平欺负小神女家,连旧棉被都霸占,一下子弄得林平一点威望都没有了。
众人因为害怕得罪小神女,而且村里又只有李家是木匠,最后全村人一致通过,选李爷爷当里正,推举李家兄弟去县城学习。
林平气的不行了,怒骂村里人是白眼狼,特别是周杏花,在自家院子门口指桑骂槐好几天,自然谁也没当他一回事。
李婆子得意了两三天,见人就吹自己家的两个儿子多好,当然好多人都是奉承着,也不说什么。
县里让统计村里的土地和人口上报,可是李爷爷不识字,这点很是痛苦,可这里正好不容易到手,也不能就这么放弃,知道王家认识唐家村的读书人,就让王家帮忙。
王婆子正在为难的时候,王大娃就出来了,“奶奶,我识字啊!”
李爷爷有些吃惊,可想起村里以前也有秀才,这些孩子懂一点也正常,可这是上报衙门的事,他可不敢马虎,就说道:“大娃,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写错一家,以后可就麻烦了。”
王云柒不爽,心下嘀咕,切,不就是统计人口嘛,她娘也会。
“娘,你不是会吗?”
王云柒果断透露了母亲的底,宋远菊顿时羞涩,嗔道:“柒柒,别乱说,娘懂得不多,胜任不了这种大事。”
既然全村识字的人很少,王家在这时候要站住脚,那这个就是优势了。
王云柒故作不解,“娘,你连草药都懂,还读了好多书,怎么不能胜任了?”
李爷爷一听,顿时惊喜,“是啊,阿银家的,你可是县城员外家的小姐,这种小事你可不能推迟,权当是帮叔了。”
王婆子也得意一笑了,立刻看着宋远菊,“阿菊,你就答应吧,回头去让阿银陪你去帮里正丈量土地,你也教教自己相公。”
王云柒就欢喜了,毕竟奶奶的话,母亲从来都不会拒绝。
宋远菊想想,也就答应了,李爷爷开心的不行了,说着就要王尧银和宋远菊去他家,先帮着登记了村里的人头再说。
这下子,村里好多女人就开始羡慕王云柒的母亲,连一些小孩子都羡慕的不行了,说王云柒的娘怎么怎么好,可把王云柒美了几天。
可惜立冬一过,两场小雨后,王云柒就冷的不愿意下床了,万思珉每天都来看她,时不时跟着哥哥们进山,给她带些山里的坚果给她,哄她开心。
小雪的那天,天空飘了小雨,家里的孩子全都不能进山了,高秀和吴春母女都来他们家聊天,得知王云柒没有棉衣,窝在被窝里,大家都笑了。
这可把王云柒气坏了,躲到被子里,抱怨着这日子太穷了……
王婆子也不想孙女窝在家里,只是现在家里唯一的营生也卖不出去,实在没有银子给王云柒买穿的。
原本山里弄得兔子皮,也拿去换了银子上梁,大娃才弄回来的兔子皮还没有干,实在是没法做啊。
大家笑过后,高秀期期艾艾的说着自己家,还说她家还有一斤差的棉花,原本是想加到童两斤的棉衣里的,让宋远菊先拿去做个棉背心给王云柒穿着,免得孩子冻着。
宋远菊连连道谢,可还是拒绝了,王云柒不解啊,娘为啥连高婶子的棉花都不要了?
等高秀和吴春走了后,王云柒才听到娘亲和祖母说,“娘,以后高秀拿什么给你,你都别要。”
“知道,周玉兰那婆子昨天回来就把高秀骂了一顿,她今儿还大方给你棉花,真不知道是不是那老虔婆教的。”
王婆子抱怨着,王云柒顿时明白了,是童山叔的娘回来了,听说灾年的时候,老婆子去了镇上女婿家,正好童大锤爷爷也在县城开山修庙,所以就丢下大儿子一家人在村里自生自灭……
童山叔遇上这样的娘也是倒霉,自己去活命了,连两个孙子都没带一个,真是狠毒,如今回来就欺负高秀婶子,真是一朵奇葩啊!
不过人各有命,她们家都自顾不暇了,哪有空操心别人家的事。
听娘说,如今村子统计了人口,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加在一起三百多人,有四十一户,可现成的田地不过三十亩,其中林平家十五亩田地;童山叔家两亩,田都只有八分,其他都是地;李爷爷家六亩,两亩田,四亩地。还有五亩田地是赵大虎家的三亩,货郎陈旺家两亩。
这点倒是叫王云柒大跌眼镜,大概是王大娃上山后,就先把自己的馒头给大灰吃了,然后大灰对王大娃就亲热很多,一下午都再帮着王大娃撵兔子,这算是狼的回礼吧。
俗话说得好,狼若回头,不是报仇就是报恩,看来她以后要善待这些动物,指不定哪天落单了,也不至于葬身它们腹中。
吃哺食前,众人一起下山,这重阳就算过完了。
其实也是现在穷得很,哪有心思过什么节啊,不过是讨个吉利而已。
重阳一过,这天就越发的凉了,村子里回来的人越来越多了,除了回不来的,其他人都回来了,还来了十几户新的人。
龙潭村原本就是杂姓村子,来了新的流民也很正常,而且村子很大,上沟到下沟都有一里多地,多十几户人也没觉得多了多少人。
村里原来的里正是林老爷子,如今林老爷子死了,村里有威望的就是李爷爷了。
立冬前的一天,蓬溪县城来了两个衙役,拿着朝廷颁发的政策,代表了整个蜀中乃是宋的疆土,百姓也是大宋的子民了。
新的政策很好,不但免了蜀中老百姓的徭役,还减免三年赋税,劝老百姓开荒种桑,特别是改了租佃制,还叫村里推荐里正,去学习制造新的灌溉技术,最好是木匠去。
得了这个要求,村里的人就准备选里正;除了林平和赵大虎,还有几家租了林平家地的人,其他人都选李爷爷当里正,特别是李婆子,说林平欺负小神女家,连旧棉被都霸占,一下子弄得林平一点威望都没有了。
众人因为害怕得罪小神女,而且村里又只有李家是木匠,最后全村人一致通过,选李爷爷当里正,推举李家兄弟去县城学习。
林平气的不行了,怒骂村里人是白眼狼,特别是周杏花,在自家院子门口指桑骂槐好几天,自然谁也没当他一回事。
李婆子得意了两三天,见人就吹自己家的两个儿子多好,当然好多人都是奉承着,也不说什么。
县里让统计村里的土地和人口上报,可是李爷爷不识字,这点很是痛苦,可这里正好不容易到手,也不能就这么放弃,知道王家认识唐家村的读书人,就让王家帮忙。
王婆子正在为难的时候,王大娃就出来了,“奶奶,我识字啊!”
李爷爷有些吃惊,可想起村里以前也有秀才,这些孩子懂一点也正常,可这是上报衙门的事,他可不敢马虎,就说道:“大娃,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写错一家,以后可就麻烦了。”
王云柒不爽,心下嘀咕,切,不就是统计人口嘛,她娘也会。
“娘,你不是会吗?”
王云柒果断透露了母亲的底,宋远菊顿时羞涩,嗔道:“柒柒,别乱说,娘懂得不多,胜任不了这种大事。”
既然全村识字的人很少,王家在这时候要站住脚,那这个就是优势了。
王云柒故作不解,“娘,你连草药都懂,还读了好多书,怎么不能胜任了?”
李爷爷一听,顿时惊喜,“是啊,阿银家的,你可是县城员外家的小姐,这种小事你可不能推迟,权当是帮叔了。”
王婆子也得意一笑了,立刻看着宋远菊,“阿菊,你就答应吧,回头去让阿银陪你去帮里正丈量土地,你也教教自己相公。”
王云柒就欢喜了,毕竟奶奶的话,母亲从来都不会拒绝。
宋远菊想想,也就答应了,李爷爷开心的不行了,说着就要王尧银和宋远菊去他家,先帮着登记了村里的人头再说。
这下子,村里好多女人就开始羡慕王云柒的母亲,连一些小孩子都羡慕的不行了,说王云柒的娘怎么怎么好,可把王云柒美了几天。
可惜立冬一过,两场小雨后,王云柒就冷的不愿意下床了,万思珉每天都来看她,时不时跟着哥哥们进山,给她带些山里的坚果给她,哄她开心。
小雪的那天,天空飘了小雨,家里的孩子全都不能进山了,高秀和吴春母女都来他们家聊天,得知王云柒没有棉衣,窝在被窝里,大家都笑了。
这可把王云柒气坏了,躲到被子里,抱怨着这日子太穷了……
王婆子也不想孙女窝在家里,只是现在家里唯一的营生也卖不出去,实在没有银子给王云柒买穿的。
原本山里弄得兔子皮,也拿去换了银子上梁,大娃才弄回来的兔子皮还没有干,实在是没法做啊。
大家笑过后,高秀期期艾艾的说着自己家,还说她家还有一斤差的棉花,原本是想加到童两斤的棉衣里的,让宋远菊先拿去做个棉背心给王云柒穿着,免得孩子冻着。
宋远菊连连道谢,可还是拒绝了,王云柒不解啊,娘为啥连高婶子的棉花都不要了?
等高秀和吴春走了后,王云柒才听到娘亲和祖母说,“娘,以后高秀拿什么给你,你都别要。”
“知道,周玉兰那婆子昨天回来就把高秀骂了一顿,她今儿还大方给你棉花,真不知道是不是那老虔婆教的。”
王婆子抱怨着,王云柒顿时明白了,是童山叔的娘回来了,听说灾年的时候,老婆子去了镇上女婿家,正好童大锤爷爷也在县城开山修庙,所以就丢下大儿子一家人在村里自生自灭……
童山叔遇上这样的娘也是倒霉,自己去活命了,连两个孙子都没带一个,真是狠毒,如今回来就欺负高秀婶子,真是一朵奇葩啊!
不过人各有命,她们家都自顾不暇了,哪有空操心别人家的事。
听娘说,如今村子统计了人口,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加在一起三百多人,有四十一户,可现成的田地不过三十亩,其中林平家十五亩田地;童山叔家两亩,田都只有八分,其他都是地;李爷爷家六亩,两亩田,四亩地。还有五亩田地是赵大虎家的三亩,货郎陈旺家两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