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花生米的魅力
妻子兰妮儿开门一看,意外的发现是一个高鼻子深眼窝的外国人。她知道这位是苏联专家,有些不知所措的问道:“请问,你找谁?”
“我,柯察金。元。”柯察金根本不理会开门的女人说什么,直接用生硬的中文说道。
谢晋元一听见这个熟悉的腔调,立刻知道这是那个苏联专家柯察金。
他放开小女儿,连鞋子也来不及穿好,赶紧就趿拉着出门来迎接。
只见这个柯察金手里拎着一瓶伏特加,站在门口。他身材瘦削高大,比谢晋元高出半个头,是一个典型的俄罗斯人。谢晋元看见酒就立刻明白了。不用说,这个老外是找自己喝酒来了。
“欢迎柯察金来我家。请进。快请进。”
他开口邀请并作出手势。然后转头对兰妮儿说:“去,炒盘花生米来。”
花生米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堪称是最方便最实惠的下酒菜。
妻子兰妮儿头一次见家里来了外国人,有些慌乱的不知所措。听到丈夫的话,如逢大赦,赶紧去厨房。不多会儿炒了一盘花生米端上来,然后知趣的带着孩子躲出去了。
谢晋元很热情的欢迎柯察金,不仅是这个老外给自己的感觉不错,更因为这个老外懂得人情世故,到自己家还知道带酒来。在这个地方,白酒本来就是一个很稀缺的东西。商店里时有时无。而且,由于粮食紧张,白酒多用红薯干酿造,工艺也不好,酒中杂质太多,酒的品质都很差,稍微多喝一点,就会头痛欲裂。但是,来自苏联的伏特加酒就不同了,那是地地道道的俄罗斯名酒,专家特供的酒。
柯察金来到谢晋元家里,也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作为被派到中国工作外国专家,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组织纪律。纪律最重要的中一条,就是规定专家必须要保密,为此,专家组不允许和中国人交往过密。
但是,由于柯察金出身不好,虽然水平高,但是在专家组里也是边缘人物,不受其他专家的待见。再加上在异国他乡,亲人不在身边,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适应,这些都让他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感。所以,当他感觉的谢晋元这个人可以交往的时候,心里很高兴。他知道中国人含蓄,如果自己不主动的话,谢晋元是不会主动找自己的。于是,就在这个休息日,迫不及待的找来了。
柯察金与谢晋元交往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找个中国人聊天,排解寂寞。按照柯察金的想法,找这个人喝酒聊天是最合适不过的。即使自己喝醉了,也会因为专家的身份得到会很好的照顾。即使喝醉之后说出一些醉话也没关系,反正这个这个人也听不懂。
另外,柯察金也确实对中国也很感兴趣,想通过谢晋元多多的了解一下这个国家。他很懂得人情世故,知道男人之间聊天最好的方式就是喝酒。中国有句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几个对脾气的朋友聚在一起,只要一喝酒,就会成为很好的朋友。
柯察金对于谢晋元喝酒的方法很有兴趣。他们在苏联国内和朋友一起喝酒的时候,什么都不需要,都是各自对着瓶子吹。这个中国人喝酒要用杯子,还要有下酒菜。虽然下酒菜很简单,不过就是一盘花生米,但是,对于柯察金却是第一次,他很享受。花生米历来被国内当做下酒菜的王牌,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柯察金学着谢晋元的样子,喝一口酒,吃几粒花生米,仔细品味,感觉非常不错,就竖起大拇指称赞说:“腐枯斯呐.”
谢晋元听不懂俄语,不知道柯察金说什么,但是也用不着听懂,因为竖起大拇指这个手势,就是表示赞扬的意思,这是全球通用的。于是给柯察金继续满上,一伸手,端起小酒杯说:
“请再喝一杯酒。”
柯察金也听不懂谢晋元说的是什么,但是同样也看懂了他的手势是请自己喝酒,于是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二人就这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说起话来如同鸡同鸭讲,但是手势语言却沟通无误。
最后,柯察金略带醉意,高高兴兴的回去了。
从这一次喝酒之后,柯察金深感有必要学一些中文,他突击恶补了几个月,居然学会不少日常用语了。于是在专家组中,他是第一个可以离开翻译,独立与工人沟通的。同样,谢晋元也恶补了俄语,但是文化不高的他,学会的俄语词汇非常少,远远无法通柯察金相比。
于是,一到星期天,柯察金就到谢晋元家里来喝酒。谢晋元不好意思每次都用花生米待客,于是就找机会出去捞点鱼,回来用豆腐炖鱼招待他。柯察金怕刺儿不敢吃鱼,但是对豆腐情有独钟。
以前人们对西北有误解,认为干旱地区没有鱼。其实不是没有鱼,是没有人会做鱼,或者没有人喜欢吃鱼而已。距离厂区不远,有一条不大的河流,连接着一些灌溉沟渠。这些沟渠里有很多鱼。很少有大鱼,大多是巴掌大小的鲫鱼、白条。谢晋元在株洲的师傅家学会了吃鱼,兰妮儿也学会了做鱼。所以,这些沟渠,就成了谢晋元打牙祭的好地方。
谢晋元从喝酒聊天中,知道了柯察金原本是乌克兰人,现在住在莫斯科。家中妻子叫娜塔莎,有一个男孩,已经十岁了。柯察金被派到中国来已经有二年了,二年没有见到自己的妻子孩子,十分想念。谢晋元就趁机劝酒:
“想家了吗?那就再来一杯。多喝点就不想了。”
“觉得在中国工作没意思吗?那就再来一杯。多喝点就有意思了。”
“花生米好吃吗?好吃就那就再来一杯。单吃菜不喝酒可不行。”
“······那就再来一杯。·”
谢晋元殷勤劝酒,结果柯察金每次都喝的有点醉醺醺回去。
有一次喝多了,柯察金情不自禁唱起了苏联流行歌曲,引得邻居探头探脑的张望。
他来的次数多了,被周围邻居发现,觉得一个老外经常跑到中国人家里,有些奇怪。后来发现这个老外不过是个酒鬼,也就一笑了之。不过,从柯察金这里开始,此后大家对苏联专家的敬畏倒是减少了许多。这也算柯察金为两国友谊做出的贡献吧。
他的行为,让组长彼得罗夫非常不满。这天,在苏联专家组的碰头会上,大家汇报完了工作上的事情之后,彼得罗夫对柯察金严肃的说:
“柯察金,我听说你经常去一个中国工人家里喝酒?你这样做很不好。我们是专家,应该和中国工人保持距离。”
伊万诺娃立刻附和说:“是啊柯察金,你很长时间没有参加小组的聚会了。”
安娜好奇的追问道:“柯察金,你为什么对那个工人这么有兴趣?”
马克西姆酸溜溜的说:“那还用说,一定是看上了人家的女人。”
彼得罗夫看见大家说着说着就说到女人身上,要跑题,赶紧拦住说:“柯察金,你不会忘记了我们来的时候,都宣誓过要遵守纪律,保守秘密吧?”
柯察金说:“你们想的多了。我去这个中国人家里,从来不谈工作,只是喝酒。再说,就算我谈工作,这个中国人听得懂俄语吗?”
马克西姆不依不饶的问道:“喝酒?在哪里喝酒不是一样的,为什么非要去中国人家里?”
他的这个问题也是大家都想知道的。大家一起瞪着他,等着他回答。
柯察金摇摇头说:“你们不知道。去元的家里喝酒,很舒服。”
彼得罗夫问道:“难道说,中国人的酒,比我们的伏特加还好吗?”
“那怎么可呢。” 柯察金说。
“我去他家喝酒有两个原因。其一,我感觉到这个人对我们很友好,不像其他人那样对我们敬而远之。我们既然来到这个国家,我还是想多多的了解一些中国人。其二,在他家喝酒,每次都有下酒菜。”
马克西姆怀疑的问道:“下酒菜?我听说中国人都很穷,不到过年,家里是没有肉吃的。怎么可能每次都能有下酒菜?”
柯察金得意起来,说:“他们的下酒菜,虽然没有肉,但是有花生米,还有豆腐。很好吃的。你们没有吃过,只有我吃过。”
彼得罗夫敏锐的感觉到不能再说下去了,说下去的话又转移到吃东西上面去,又会跑题,于是再次拦住大家,说道:“好了,今天的会议结束。散会!”
会后,彼得罗夫对安娜招招手,悄悄的嘱咐:“安娜,你盯着点这个柯察金。如果发现有什么可疑的,立刻报告。”
安娜不明白,问道:“什么是可疑的?”
“如果发现他带着咱们国家的任何东西出去,就是可疑的。要立刻报告。”
安娜想了想,问道:“听说以前他每次去,都带一瓶伏特加,那是咱们国家的东西。算不算可疑?”
“伏特加不算。技术资料图纸什么的东西才是可疑的。”彼得罗夫说。对安娜这个女人的愚笨有点无奈。
第六十三章 夜半闷酒
妻子兰妮儿开门一看,意外的发现是一个高鼻子深眼窝的外国人。她知道这位是苏联专家,有些不知所措的问道:“请问,你找谁?”
“我,柯察金。元。”柯察金根本不理会开门的女人说什么,直接用生硬的中文说道。
谢晋元一听见这个熟悉的腔调,立刻知道这是那个苏联专家柯察金。
他放开小女儿,连鞋子也来不及穿好,赶紧就趿拉着出门来迎接。
只见这个柯察金手里拎着一瓶伏特加,站在门口。他身材瘦削高大,比谢晋元高出半个头,是一个典型的俄罗斯人。谢晋元看见酒就立刻明白了。不用说,这个老外是找自己喝酒来了。
“欢迎柯察金来我家。请进。快请进。”
他开口邀请并作出手势。然后转头对兰妮儿说:“去,炒盘花生米来。”
花生米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堪称是最方便最实惠的下酒菜。
妻子兰妮儿头一次见家里来了外国人,有些慌乱的不知所措。听到丈夫的话,如逢大赦,赶紧去厨房。不多会儿炒了一盘花生米端上来,然后知趣的带着孩子躲出去了。
谢晋元很热情的欢迎柯察金,不仅是这个老外给自己的感觉不错,更因为这个老外懂得人情世故,到自己家还知道带酒来。在这个地方,白酒本来就是一个很稀缺的东西。商店里时有时无。而且,由于粮食紧张,白酒多用红薯干酿造,工艺也不好,酒中杂质太多,酒的品质都很差,稍微多喝一点,就会头痛欲裂。但是,来自苏联的伏特加酒就不同了,那是地地道道的俄罗斯名酒,专家特供的酒。
柯察金来到谢晋元家里,也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作为被派到中国工作外国专家,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组织纪律。纪律最重要的中一条,就是规定专家必须要保密,为此,专家组不允许和中国人交往过密。
但是,由于柯察金出身不好,虽然水平高,但是在专家组里也是边缘人物,不受其他专家的待见。再加上在异国他乡,亲人不在身边,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适应,这些都让他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感。所以,当他感觉的谢晋元这个人可以交往的时候,心里很高兴。他知道中国人含蓄,如果自己不主动的话,谢晋元是不会主动找自己的。于是,就在这个休息日,迫不及待的找来了。
柯察金与谢晋元交往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找个中国人聊天,排解寂寞。按照柯察金的想法,找这个人喝酒聊天是最合适不过的。即使自己喝醉了,也会因为专家的身份得到会很好的照顾。即使喝醉之后说出一些醉话也没关系,反正这个这个人也听不懂。
另外,柯察金也确实对中国也很感兴趣,想通过谢晋元多多的了解一下这个国家。他很懂得人情世故,知道男人之间聊天最好的方式就是喝酒。中国有句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几个对脾气的朋友聚在一起,只要一喝酒,就会成为很好的朋友。
柯察金对于谢晋元喝酒的方法很有兴趣。他们在苏联国内和朋友一起喝酒的时候,什么都不需要,都是各自对着瓶子吹。这个中国人喝酒要用杯子,还要有下酒菜。虽然下酒菜很简单,不过就是一盘花生米,但是,对于柯察金却是第一次,他很享受。花生米历来被国内当做下酒菜的王牌,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柯察金学着谢晋元的样子,喝一口酒,吃几粒花生米,仔细品味,感觉非常不错,就竖起大拇指称赞说:“腐枯斯呐.”
谢晋元听不懂俄语,不知道柯察金说什么,但是也用不着听懂,因为竖起大拇指这个手势,就是表示赞扬的意思,这是全球通用的。于是给柯察金继续满上,一伸手,端起小酒杯说:
“请再喝一杯酒。”
柯察金也听不懂谢晋元说的是什么,但是同样也看懂了他的手势是请自己喝酒,于是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二人就这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说起话来如同鸡同鸭讲,但是手势语言却沟通无误。
最后,柯察金略带醉意,高高兴兴的回去了。
从这一次喝酒之后,柯察金深感有必要学一些中文,他突击恶补了几个月,居然学会不少日常用语了。于是在专家组中,他是第一个可以离开翻译,独立与工人沟通的。同样,谢晋元也恶补了俄语,但是文化不高的他,学会的俄语词汇非常少,远远无法通柯察金相比。
于是,一到星期天,柯察金就到谢晋元家里来喝酒。谢晋元不好意思每次都用花生米待客,于是就找机会出去捞点鱼,回来用豆腐炖鱼招待他。柯察金怕刺儿不敢吃鱼,但是对豆腐情有独钟。
以前人们对西北有误解,认为干旱地区没有鱼。其实不是没有鱼,是没有人会做鱼,或者没有人喜欢吃鱼而已。距离厂区不远,有一条不大的河流,连接着一些灌溉沟渠。这些沟渠里有很多鱼。很少有大鱼,大多是巴掌大小的鲫鱼、白条。谢晋元在株洲的师傅家学会了吃鱼,兰妮儿也学会了做鱼。所以,这些沟渠,就成了谢晋元打牙祭的好地方。
谢晋元从喝酒聊天中,知道了柯察金原本是乌克兰人,现在住在莫斯科。家中妻子叫娜塔莎,有一个男孩,已经十岁了。柯察金被派到中国来已经有二年了,二年没有见到自己的妻子孩子,十分想念。谢晋元就趁机劝酒:
“想家了吗?那就再来一杯。多喝点就不想了。”
“觉得在中国工作没意思吗?那就再来一杯。多喝点就有意思了。”
“花生米好吃吗?好吃就那就再来一杯。单吃菜不喝酒可不行。”
“······那就再来一杯。·”
谢晋元殷勤劝酒,结果柯察金每次都喝的有点醉醺醺回去。
有一次喝多了,柯察金情不自禁唱起了苏联流行歌曲,引得邻居探头探脑的张望。
他来的次数多了,被周围邻居发现,觉得一个老外经常跑到中国人家里,有些奇怪。后来发现这个老外不过是个酒鬼,也就一笑了之。不过,从柯察金这里开始,此后大家对苏联专家的敬畏倒是减少了许多。这也算柯察金为两国友谊做出的贡献吧。
他的行为,让组长彼得罗夫非常不满。这天,在苏联专家组的碰头会上,大家汇报完了工作上的事情之后,彼得罗夫对柯察金严肃的说:
“柯察金,我听说你经常去一个中国工人家里喝酒?你这样做很不好。我们是专家,应该和中国工人保持距离。”
伊万诺娃立刻附和说:“是啊柯察金,你很长时间没有参加小组的聚会了。”
安娜好奇的追问道:“柯察金,你为什么对那个工人这么有兴趣?”
马克西姆酸溜溜的说:“那还用说,一定是看上了人家的女人。”
彼得罗夫看见大家说着说着就说到女人身上,要跑题,赶紧拦住说:“柯察金,你不会忘记了我们来的时候,都宣誓过要遵守纪律,保守秘密吧?”
柯察金说:“你们想的多了。我去这个中国人家里,从来不谈工作,只是喝酒。再说,就算我谈工作,这个中国人听得懂俄语吗?”
马克西姆不依不饶的问道:“喝酒?在哪里喝酒不是一样的,为什么非要去中国人家里?”
他的这个问题也是大家都想知道的。大家一起瞪着他,等着他回答。
柯察金摇摇头说:“你们不知道。去元的家里喝酒,很舒服。”
彼得罗夫问道:“难道说,中国人的酒,比我们的伏特加还好吗?”
“那怎么可呢。” 柯察金说。
“我去他家喝酒有两个原因。其一,我感觉到这个人对我们很友好,不像其他人那样对我们敬而远之。我们既然来到这个国家,我还是想多多的了解一些中国人。其二,在他家喝酒,每次都有下酒菜。”
马克西姆怀疑的问道:“下酒菜?我听说中国人都很穷,不到过年,家里是没有肉吃的。怎么可能每次都能有下酒菜?”
柯察金得意起来,说:“他们的下酒菜,虽然没有肉,但是有花生米,还有豆腐。很好吃的。你们没有吃过,只有我吃过。”
彼得罗夫敏锐的感觉到不能再说下去了,说下去的话又转移到吃东西上面去,又会跑题,于是再次拦住大家,说道:“好了,今天的会议结束。散会!”
会后,彼得罗夫对安娜招招手,悄悄的嘱咐:“安娜,你盯着点这个柯察金。如果发现有什么可疑的,立刻报告。”
安娜不明白,问道:“什么是可疑的?”
“如果发现他带着咱们国家的任何东西出去,就是可疑的。要立刻报告。”
安娜想了想,问道:“听说以前他每次去,都带一瓶伏特加,那是咱们国家的东西。算不算可疑?”
“伏特加不算。技术资料图纸什么的东西才是可疑的。”彼得罗夫说。对安娜这个女人的愚笨有点无奈。
第六十三章 夜半闷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