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凌操做的事情很曹蛋,让孙策很想剁了他,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凌操的这种性格又是很对孙策胃口的,是以孙策气归气,但真让他为此杀了凌操……
孙策对外人或许狠辣,但对待自己人,小霸王的血没那么冷。
可如果轻描淡写放过凌操,那就更别提了,孙策打小就在军中厮混,他知道这种事情若是轻轻揭过,将来其他人有样学样,孙策还如何御下,如何让他人信服?
甚至,纵然孙策可以心软,但程普等一干老将也不会放过凌操。
良久,孙策缓缓抽刀出鞘,对着凌操高高举起,凌操好似有些察觉,没有惊慌,没有闪避,脸上反而出现释然之色,然后将身体挺直,似是在主动等待孙策的刀斩下。
“伯符,这,还请……”
诸葛玄是个文人,背后算计人的时候或许心肠比较硬,但看着刚刚的同僚转眼就要化作刀下鬼,心里面还是有些承受不住,终于忍不住想要开口劝说。
而周泰等几个年轻一些的,也想开口,毕竟大家之前相处都是比较不错的,凌操的走漏消息对他们来说影响也不算大。
然而,孙策没有停顿,更没有再给旁人开口的机会,只见长刀刚刚举过头顶,便在瞬息之间斩下,刀光快到极致,众人只是感觉眼前一闪,下意识的眯起眼睛,紧跟着一阵风声传来,等睁眼再看时孙策已然收刀入鞘。
不过,出乎众人预料的,面前并没有出现凌操身首异处的血腥场面,只是凌操右脸侧的头发少了一缕,除此外身上再无缺损,反倒是孙策脚边落了一块被削掉的衣摆。
众人见状,知道孙策是不会要凌操性命了,程普皱眉心说这样不对,但黄盖拉了他一下,摇摇头,程普不知想到了什么,叹息一声将嘴边的话又收了回去。
至于周泰等人却是松了口气,同时他们的目光也无形中更加贴近孙策,毕竟,军令无情虽是理所应当,但事实上许多人却希望其中能够稍稍容下几许情分。
这时凌操也慢慢的睁开了眼睛,刚刚凌操都以为自己已经死了,然而久久未至的疼痛感还是让他睁开了眼睛,就那么呆呆的看着孙策,目光中满是不解。
不过孙策却没有多看凌操一眼,如同空气一般将他无视,转身捡起丢在地上的长枪,然后一边往县城方向走,一边头也不回的说道:“凌操不遵军令,已经被我斩杀,还望诸位引以为戒!”
孙策的声音相当冷冽,听得众人心中蓦的一紧,齐齐抱拳应喏,然后收拾兵刃衣甲,陆续跟随孙策而去,期间也同样无视了茫然跪在地上的凌操。
凌操呆呆的看着这一切,心里只觉得比死都难受,最后目光落到孙策留下了那一块衣摆上,颤着手将之抓起,片刻后忽的悲呼一声,掩面痛哭……
孙策离去后,虽然对于这次刺杀彻头彻尾的失败感到非常不甘,但他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没有再管凌操,也没有在阳泉县继续逗留,直接带人走小路回了吴郡,毕竟吴郡现在还很不安稳,而孙策可是将吴郡当做自家老巢去经营的。
至于说要不要带人撒网兜圈子再找一找李易,孙策一行人中没有一个有这样想过,毕竟在他们看来,李易先是得到了凌操示警,又悄无声息了避开了他们的算计,明显已经走在了他们前头,他们再想继续做点什么,就跟垂死挣扎差不多,将没有丝毫的意义,与其花费这个功夫,还不如赶快回去做点正事。
于是,让孙策咬牙切齿的李易就那么一路优哉游哉的晃悠到了庐江的皖城。
入城时,因为李易一行人面生,气势不俗且各个带着兵刃,城门官吏自然是要问询一下身份的,而李易到了目的地,也就没有了继续掩藏行踪的想法,笑呵呵的对那城门小吏报出了自己的一串名号,然后就在对方一脸懵逼的注视下去了赵大事先备好的别院。
因为李易的不加掩饰,所以李襄侯出现在皖城的消息不到半日的功夫就传开了,寻常百姓也就罢了,那些官员与世家之人却是着实好奇的很,这位李襄侯绕个大弯来皖城干嘛?
等到这日傍晚,皖城县令慕名来访,李易笑呵呵的迎客,两人喝了点小酒,聊了半天,最后李易亲自将县令送到门外,县令一脸笑容的告辞而去,显然是相谈甚欢。
不过之后有人问起县令李易来意到底为何,县令却是闭口不谈,毕竟此事有损李易形象,这县令不愿与李易交恶,只对人说,李易来到皖城并无恶意就是了。
第二天一早,李易换了一身新衣,带上礼物与几个护卫,找到了当地姓乔的一户人家,递上了名帖。
这家主人姓乔名德,膝下有二女,正是江东大小乔.
乔家在皖城勉强算是大户人家,乔德也是名士,不过只是县城级别的名士,甚是说他是个读过书的地主更为贴切。
因此,原本生活淡如白水的乔德骤然听到李易登门拜访,直接就呆住了,连看了好几遍名帖,再三确认没认错人,乔德这才狠狠的拍了下脑门,既惊且喜的招呼全家出门相迎,生怕在礼数上怠慢了。
李易别有用心,自然不会摆架子,拉着乔德的手臂一番亲热开场白过后,笑呵呵的送上一封书信,只说是蔡邕赏识乔德才华,有意请乔德到到南阳当学院讲师云云……
按理说乔德有家有业的,没必要为了一个老师的岗位千里迢迢的跑去南阳,毕竟他在皖城随便收点租子,都抵得上南阳那边做教习的俸禄了。
但是,乔德只是稍微思考了一下,就答应了李易的邀请。
原因很简单,这年头许多人重视名声可是要胜过钱财的,像乔德这样有点文化,但又算不上智谋出众的中年大叔想要凭借自己本事赚名声,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而如今机会却是摆在面前。
名传天下的李襄侯亲自登门相请,文化圈大佬蔡中郎指名要人,这样的成名机会摆在面前,乔德这个县城级别的名士岂有不答应之理?
甚至,乔德按捺不住心中激动之情,差点就对李易说,你现在就把我带走吧。
不过李易的名声那么好,对属下也是贴心,怎么能做那么不人道的事情?
于是李易表示愿意为了乔德将来的美满生活考虑,可以在皖城多逗留两天时间,让乔德从容收拾家当,弄好之后带上老婆女儿随他一起去南阳。
乔德原本答应这事只是为了求名,现在发现李易竟然如此厚道,却是当真生出了几分效力之心,一脸感动的拍着心口表示,只要给他一天时间就可以了,绝对不会让自家的小事耽误了李易的大事。
乔家的事情就被李易以非常利落的手段搞定了,不过李易在目的达成之后,脸上却半是欢喜,半是唏嘘。
之前县令找李易说话,请教李易来皖城有什么事,是不是他能帮上忙的,李易倒也没有隐瞒,反正早晚都会被人知道,便直言说听闻乔家有二女,端庄秀丽……
结果县令一听这话,看李易的眼神登时就变了,跟看牲口似的,李易感觉不妙,再三追问,这才知道,原来大小乔的年纪实在是……
后世有句话叫做“东吴好萝莉”,大小乔也算是其中代表人物了,而今时今日可被比她们被孙策周瑜这俩好基友霸占要提前了六七年,可想她们现在才多大年纪?
李易虽然比较没节操,背地里甚至挺混蛋,但他还不是禽兽,从县令那边了解到乔家的最真实情况后,便放弃了上门提亲的打算,借用一把蔡邕的名气,给未来的岳父大人提供了一个既稳定又轻松的铁饭碗工作。
想到乔德那高高兴兴的模样,李易就暗暗佩服自己的机智,唯一稍稍麻烦点的就是蔡邕那边,不过以之前胁迫蔡邕写各种段子的经验来看,李易觉得这事问题应该……不大。
于是,乔家之事顺利敲定,李易也就没了别的心思,准备好好休息一天,然后带上乔家老小上路,不过,让李易意外的事,这天下午,那位县令大人却再次登门,同时还为李易送上了一张请柬。
看着请柬末尾那个方方正正的署名,李易略一思索,眉毛明显颤了一下,然后果断应道:“既然是季宁公相邀,晚辈后生敢不从命?”
原来,邀请李易做客的人姓陆名康,单说这个名字可能会有些陌生,但他亲大哥家的孙子却是名声赫赫,就是那位先坑了关二哥,然后又一口气烧了刘皇叔七百里联营的陆逊陆伯言!
后世陆康的名声虽然没有陆逊那么响亮,但李易也是知道一点的,送走县令之后,又让人打听了一些,两相结合,李易发现这时候的陆康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太细的不说,只是陆康担任过太守的郡就有四五个之多,这份资历可谓相当的压人,而且陆康官声还很好,甚至上一任的庐江太守就是陆康,只是年纪大了,加上袁术这货当了扬州刺史,陆康才在皖城养老。
如果没有李易的参与,再往后推上几年,原本袁术造反后,那个时间线中袁术没有那么早到扬州,庐江太守还是陆康,袁术让孙策攻打庐江,双方打了两年的拉锯战,陆康方才城破病亡,陆氏也与孙氏结下血仇。
那时候的陆康已经垂垂老矣,能与有着袁术支持的孙策缠斗那么久,可见其个人威望之厚,也能看出陆家在庐江,乃至整个江东影响之深。
因此,对于陆康的邀请,李易是相当重视,同时也在暗暗猜想,陆康为何会邀请他。
皖城的县令是陆氏族人,第一次交谈时这位县令就想过召集皖城世家宴请李易,但李易以时间紧迫为由婉拒了。
有这一次婉拒在前,县令却还是送来了陆康的请柬,明显有些不妥,李易可不相信陆康只是好奇心来了,单纯的想看一看他这个晚辈。
李易在心中设想了许多种可能,只能大概判断出陆康并没有恶意,除此之外,虽然还有种种想法,但那些就真的只是猜测了。
时间还未到傍晚,李易为了表示尊敬,便让人备好礼物,打算提前一些拜访,但刚到陆家门口,李易就看到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先生,坐在陆府门前的台阶上,正与两个孩童比比划划的说着什么。
李易看老头的穿着虽然不显奢华,身上也没多少威势,但却有一种少见的从容镇定,显然养气功夫非凡,当即李易便猜测这人有可能就是陆康,不过他也不好贸然相问,毕竟陆家的人多,老头子也不少,万一认错就尴尬了。
而那老先生虽然年纪大了,但感觉却很敏锐,李易只是看了他不到两个呼吸的功夫,便被他注意到了。
老者抬头看向李易这边,目光稍一接触,老者又将视线转到李易身上,老脸上露出些许惊讶的表情,旋即便起身向着李易这边拱手深深一礼,朗声笑道:“老夫陆康,见过李襄侯。”
陆康对李易的这一礼没有半点含糊,腰弯的很厉害,几乎都要到九十度了,这根李易想的完全不一样。
原本李易觉得,陆康对他只是轻轻拱一拱手就算了,毕竟年纪那么大了,比刘表还要大十几岁,虽然如今只是在家养老,但人家可是老资格的太守了,根本不是李易这种新丁能比的,然而陆康一来就对李易如此大礼,让李易真心有些吃不消。
李易赶忙迎上前去,一揖到地,说道:“晚辈李易,见过季宁公!”
李易给陆康的字号后加了一个公字,算是很尊敬的表现了,不过说罢李易并没有起身,而是再次一揖,又道:“易此来皖城乃是私事,中途不敢惊扰百姓与地方官员,是以易虽然久仰季宁公之名,却不知季宁公就在城中,否则必当早早拜见,如今却是劳烦季宁公主动相召,是晚辈失礼了,易惭愧万分。”
孙策对外人或许狠辣,但对待自己人,小霸王的血没那么冷。
可如果轻描淡写放过凌操,那就更别提了,孙策打小就在军中厮混,他知道这种事情若是轻轻揭过,将来其他人有样学样,孙策还如何御下,如何让他人信服?
甚至,纵然孙策可以心软,但程普等一干老将也不会放过凌操。
良久,孙策缓缓抽刀出鞘,对着凌操高高举起,凌操好似有些察觉,没有惊慌,没有闪避,脸上反而出现释然之色,然后将身体挺直,似是在主动等待孙策的刀斩下。
“伯符,这,还请……”
诸葛玄是个文人,背后算计人的时候或许心肠比较硬,但看着刚刚的同僚转眼就要化作刀下鬼,心里面还是有些承受不住,终于忍不住想要开口劝说。
而周泰等几个年轻一些的,也想开口,毕竟大家之前相处都是比较不错的,凌操的走漏消息对他们来说影响也不算大。
然而,孙策没有停顿,更没有再给旁人开口的机会,只见长刀刚刚举过头顶,便在瞬息之间斩下,刀光快到极致,众人只是感觉眼前一闪,下意识的眯起眼睛,紧跟着一阵风声传来,等睁眼再看时孙策已然收刀入鞘。
不过,出乎众人预料的,面前并没有出现凌操身首异处的血腥场面,只是凌操右脸侧的头发少了一缕,除此外身上再无缺损,反倒是孙策脚边落了一块被削掉的衣摆。
众人见状,知道孙策是不会要凌操性命了,程普皱眉心说这样不对,但黄盖拉了他一下,摇摇头,程普不知想到了什么,叹息一声将嘴边的话又收了回去。
至于周泰等人却是松了口气,同时他们的目光也无形中更加贴近孙策,毕竟,军令无情虽是理所应当,但事实上许多人却希望其中能够稍稍容下几许情分。
这时凌操也慢慢的睁开了眼睛,刚刚凌操都以为自己已经死了,然而久久未至的疼痛感还是让他睁开了眼睛,就那么呆呆的看着孙策,目光中满是不解。
不过孙策却没有多看凌操一眼,如同空气一般将他无视,转身捡起丢在地上的长枪,然后一边往县城方向走,一边头也不回的说道:“凌操不遵军令,已经被我斩杀,还望诸位引以为戒!”
孙策的声音相当冷冽,听得众人心中蓦的一紧,齐齐抱拳应喏,然后收拾兵刃衣甲,陆续跟随孙策而去,期间也同样无视了茫然跪在地上的凌操。
凌操呆呆的看着这一切,心里只觉得比死都难受,最后目光落到孙策留下了那一块衣摆上,颤着手将之抓起,片刻后忽的悲呼一声,掩面痛哭……
孙策离去后,虽然对于这次刺杀彻头彻尾的失败感到非常不甘,但他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没有再管凌操,也没有在阳泉县继续逗留,直接带人走小路回了吴郡,毕竟吴郡现在还很不安稳,而孙策可是将吴郡当做自家老巢去经营的。
至于说要不要带人撒网兜圈子再找一找李易,孙策一行人中没有一个有这样想过,毕竟在他们看来,李易先是得到了凌操示警,又悄无声息了避开了他们的算计,明显已经走在了他们前头,他们再想继续做点什么,就跟垂死挣扎差不多,将没有丝毫的意义,与其花费这个功夫,还不如赶快回去做点正事。
于是,让孙策咬牙切齿的李易就那么一路优哉游哉的晃悠到了庐江的皖城。
入城时,因为李易一行人面生,气势不俗且各个带着兵刃,城门官吏自然是要问询一下身份的,而李易到了目的地,也就没有了继续掩藏行踪的想法,笑呵呵的对那城门小吏报出了自己的一串名号,然后就在对方一脸懵逼的注视下去了赵大事先备好的别院。
因为李易的不加掩饰,所以李襄侯出现在皖城的消息不到半日的功夫就传开了,寻常百姓也就罢了,那些官员与世家之人却是着实好奇的很,这位李襄侯绕个大弯来皖城干嘛?
等到这日傍晚,皖城县令慕名来访,李易笑呵呵的迎客,两人喝了点小酒,聊了半天,最后李易亲自将县令送到门外,县令一脸笑容的告辞而去,显然是相谈甚欢。
不过之后有人问起县令李易来意到底为何,县令却是闭口不谈,毕竟此事有损李易形象,这县令不愿与李易交恶,只对人说,李易来到皖城并无恶意就是了。
第二天一早,李易换了一身新衣,带上礼物与几个护卫,找到了当地姓乔的一户人家,递上了名帖。
这家主人姓乔名德,膝下有二女,正是江东大小乔.
乔家在皖城勉强算是大户人家,乔德也是名士,不过只是县城级别的名士,甚是说他是个读过书的地主更为贴切。
因此,原本生活淡如白水的乔德骤然听到李易登门拜访,直接就呆住了,连看了好几遍名帖,再三确认没认错人,乔德这才狠狠的拍了下脑门,既惊且喜的招呼全家出门相迎,生怕在礼数上怠慢了。
李易别有用心,自然不会摆架子,拉着乔德的手臂一番亲热开场白过后,笑呵呵的送上一封书信,只说是蔡邕赏识乔德才华,有意请乔德到到南阳当学院讲师云云……
按理说乔德有家有业的,没必要为了一个老师的岗位千里迢迢的跑去南阳,毕竟他在皖城随便收点租子,都抵得上南阳那边做教习的俸禄了。
但是,乔德只是稍微思考了一下,就答应了李易的邀请。
原因很简单,这年头许多人重视名声可是要胜过钱财的,像乔德这样有点文化,但又算不上智谋出众的中年大叔想要凭借自己本事赚名声,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而如今机会却是摆在面前。
名传天下的李襄侯亲自登门相请,文化圈大佬蔡中郎指名要人,这样的成名机会摆在面前,乔德这个县城级别的名士岂有不答应之理?
甚至,乔德按捺不住心中激动之情,差点就对李易说,你现在就把我带走吧。
不过李易的名声那么好,对属下也是贴心,怎么能做那么不人道的事情?
于是李易表示愿意为了乔德将来的美满生活考虑,可以在皖城多逗留两天时间,让乔德从容收拾家当,弄好之后带上老婆女儿随他一起去南阳。
乔德原本答应这事只是为了求名,现在发现李易竟然如此厚道,却是当真生出了几分效力之心,一脸感动的拍着心口表示,只要给他一天时间就可以了,绝对不会让自家的小事耽误了李易的大事。
乔家的事情就被李易以非常利落的手段搞定了,不过李易在目的达成之后,脸上却半是欢喜,半是唏嘘。
之前县令找李易说话,请教李易来皖城有什么事,是不是他能帮上忙的,李易倒也没有隐瞒,反正早晚都会被人知道,便直言说听闻乔家有二女,端庄秀丽……
结果县令一听这话,看李易的眼神登时就变了,跟看牲口似的,李易感觉不妙,再三追问,这才知道,原来大小乔的年纪实在是……
后世有句话叫做“东吴好萝莉”,大小乔也算是其中代表人物了,而今时今日可被比她们被孙策周瑜这俩好基友霸占要提前了六七年,可想她们现在才多大年纪?
李易虽然比较没节操,背地里甚至挺混蛋,但他还不是禽兽,从县令那边了解到乔家的最真实情况后,便放弃了上门提亲的打算,借用一把蔡邕的名气,给未来的岳父大人提供了一个既稳定又轻松的铁饭碗工作。
想到乔德那高高兴兴的模样,李易就暗暗佩服自己的机智,唯一稍稍麻烦点的就是蔡邕那边,不过以之前胁迫蔡邕写各种段子的经验来看,李易觉得这事问题应该……不大。
于是,乔家之事顺利敲定,李易也就没了别的心思,准备好好休息一天,然后带上乔家老小上路,不过,让李易意外的事,这天下午,那位县令大人却再次登门,同时还为李易送上了一张请柬。
看着请柬末尾那个方方正正的署名,李易略一思索,眉毛明显颤了一下,然后果断应道:“既然是季宁公相邀,晚辈后生敢不从命?”
原来,邀请李易做客的人姓陆名康,单说这个名字可能会有些陌生,但他亲大哥家的孙子却是名声赫赫,就是那位先坑了关二哥,然后又一口气烧了刘皇叔七百里联营的陆逊陆伯言!
后世陆康的名声虽然没有陆逊那么响亮,但李易也是知道一点的,送走县令之后,又让人打听了一些,两相结合,李易发现这时候的陆康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太细的不说,只是陆康担任过太守的郡就有四五个之多,这份资历可谓相当的压人,而且陆康官声还很好,甚至上一任的庐江太守就是陆康,只是年纪大了,加上袁术这货当了扬州刺史,陆康才在皖城养老。
如果没有李易的参与,再往后推上几年,原本袁术造反后,那个时间线中袁术没有那么早到扬州,庐江太守还是陆康,袁术让孙策攻打庐江,双方打了两年的拉锯战,陆康方才城破病亡,陆氏也与孙氏结下血仇。
那时候的陆康已经垂垂老矣,能与有着袁术支持的孙策缠斗那么久,可见其个人威望之厚,也能看出陆家在庐江,乃至整个江东影响之深。
因此,对于陆康的邀请,李易是相当重视,同时也在暗暗猜想,陆康为何会邀请他。
皖城的县令是陆氏族人,第一次交谈时这位县令就想过召集皖城世家宴请李易,但李易以时间紧迫为由婉拒了。
有这一次婉拒在前,县令却还是送来了陆康的请柬,明显有些不妥,李易可不相信陆康只是好奇心来了,单纯的想看一看他这个晚辈。
李易在心中设想了许多种可能,只能大概判断出陆康并没有恶意,除此之外,虽然还有种种想法,但那些就真的只是猜测了。
时间还未到傍晚,李易为了表示尊敬,便让人备好礼物,打算提前一些拜访,但刚到陆家门口,李易就看到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先生,坐在陆府门前的台阶上,正与两个孩童比比划划的说着什么。
李易看老头的穿着虽然不显奢华,身上也没多少威势,但却有一种少见的从容镇定,显然养气功夫非凡,当即李易便猜测这人有可能就是陆康,不过他也不好贸然相问,毕竟陆家的人多,老头子也不少,万一认错就尴尬了。
而那老先生虽然年纪大了,但感觉却很敏锐,李易只是看了他不到两个呼吸的功夫,便被他注意到了。
老者抬头看向李易这边,目光稍一接触,老者又将视线转到李易身上,老脸上露出些许惊讶的表情,旋即便起身向着李易这边拱手深深一礼,朗声笑道:“老夫陆康,见过李襄侯。”
陆康对李易的这一礼没有半点含糊,腰弯的很厉害,几乎都要到九十度了,这根李易想的完全不一样。
原本李易觉得,陆康对他只是轻轻拱一拱手就算了,毕竟年纪那么大了,比刘表还要大十几岁,虽然如今只是在家养老,但人家可是老资格的太守了,根本不是李易这种新丁能比的,然而陆康一来就对李易如此大礼,让李易真心有些吃不消。
李易赶忙迎上前去,一揖到地,说道:“晚辈李易,见过季宁公!”
李易给陆康的字号后加了一个公字,算是很尊敬的表现了,不过说罢李易并没有起身,而是再次一揖,又道:“易此来皖城乃是私事,中途不敢惊扰百姓与地方官员,是以易虽然久仰季宁公之名,却不知季宁公就在城中,否则必当早早拜见,如今却是劳烦季宁公主动相召,是晚辈失礼了,易惭愧万分。”